“szxjz”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一
第1课 隋朝的统一
一、隋文帝统一南北
1、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南朝的陈,实现南北统一。
2、隋文帝的改革措施
政治上: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
经济上:清理户口,整理户籍;继续推行均田制;轻摇薄赋。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大运河的开凿
1、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 基本情况:大运河工程分四段进行,即:通济渠、邯沟、永济渠和江南河。从6起,隋炀帝杨广征发百万民工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程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P4图
3、 作用、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三、李渊灭隋
6,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迅速占领长安。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第2课“贞观之治”
一、“贞观之治”
1、唐朝开放的民族政策很成功,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
2、唐太宗重用贤才,虚心纳谏。房玄龄长于谋略,杜如晦善于断决大事,唐太宗就任用他们做宰相。魏征为人刚正,敢于直谏,他前后进谏200多次,深受太宗器重。
3、“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的太景象。由于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贞观之治”。
二、文成公主入藏
7世纪初,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松赞干布仰慕唐朝的文化,几次派使者到长安求婚。唐太宗决定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原为高宗皇后,高宗死后,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太宗时期的各项政策,重视农业生产,破格选用贤才,完善科举制度,提拔、重用庶族出身的官吏,使得当时的政治和文化继续发展。
二、“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社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唐玄宗这一时期的年号是“开元”,因此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三.长安的繁荣
唐朝的都城长安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东方文化的中心,城中有宫城、皇城、
坊和市。坊是官民居住区,市为商业区。
四、“安史之乱”
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沉湎酒色,怠于政事,造成奸臣掌权,朝政混乱。755年,边城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起兵叛乱,史称“安史之乱”。9世纪后期,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唐朝受到致命打击。9,唐朝灭亡。
篇2: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二
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一、 唐朝的少数民族
藏族的祖先是吐蕃人,维吾尔族的祖先是回纥人;云南苍山洱海一带有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建立的南诏政权。
二、 唐朝的民族政策
唐朝在各民族地区设立行政管理机构,任用当地民族首领做长官,对当地民族和风俗习惯很尊重。
三、 科举制度的确立
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到唐朝进一步得到发展。
唐朝科举制度考试科目较多,常设的主要科目是进士科和明经科。进士科主要考察
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加试文史方面的知识。明经科主要测试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比进士科简单。考中进士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科举制度基本上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
围,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拔制度。在我国古代社会沿用了1300多年。
第5课 唐朝的对外关系
一、 朝、日遣唐使
唐朝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新罗向中国派出大量使节和留学生。在所有留学生当中,
新罗留学生的人数是最多的。
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从隋朝起,日本就派人到中国学习。唐朝时,先后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次。
二、 鉴真东渡
鉴真是唐玄宗时期的高僧,应日本僧人邀请,决定东渡日本,弘扬佛法。10多年间,
5次东渡失败,第六次才成功。
三、 玄奘取经
唐朝与天竺(古印度)的文化交流主要是围绕着佛教进行的,影响最大的是玄奘,他
根据途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一书。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就是取材于此,唐僧西行取经的目的地就是天竺。
四、 唐朝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国力最强、历时最长、贡献最大的王朝之一。唐都长安是当时中外
文化交流的中心。
第6课 隋唐的科学技术
一、 赵州桥
赵州桥是隋朝时,由著名工匠李春主持修建的一座大跨度的石拱桥。因在今河北赵县,
故叫赵州桥。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单孔大拱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天下之雄胜。”
二、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朝。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确切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后期印刷
的《金刚经》。
三、“药圣”孙思邈
孙思邈是隋朝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总结前人的医学成果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医学名著。被后世尊称为“药圣”。
三、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烧制的陶器,是唐代陶器中精品。因其基本釉色是绿、赭、蓝三色,故称“唐三彩。”
篇3:冀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
(二)内容:1、制定《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从1949年-1954年起作用):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
(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1949,10.1下午2时):
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2、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3、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 篇章。
三、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一、 土地改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识的标志。
作用(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
1、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时间是:1950年10月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总司令:彭德怀 英雄人物:黄继光 邱少云。
4、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
5、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6、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篇4:冀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时间1954年9月 地点:北京;
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二、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首次提出:1953年12月中印谈判、周恩来。
(2)共同倡导: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成为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2、亚非万隆会议:
(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参与国:亚非29个国家
(3)特点: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会议。
(4)万隆会议中心议题是: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
(5)会议中的矛盾: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国间矛盾错综复杂。
(6)万隆会议出现分歧时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一五计划:
(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4)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三铁路)。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篇5:七年级冀教版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七年级冀教版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基石。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
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小说《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女作家。“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带双关,一方面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本文有两条线索:主线是爸爸爱花,副线是毕业典礼。
3、《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的童话作品另外还有《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160多篇。本文中的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和追求。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史称“俄罗斯之父”,他的诗歌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未选择的路》作者是弗罗斯特,美国诗人。他常被称为是“交替性诗人”。诗作有《白桦树》、《修墙》等。
5、《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所谓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他们的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所以也称“唐宋散文八大家”,其文章不但震撼唐宋文坛,而且是后世散文的楷模,彪炳于文学之林。
6、《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词作者是光未然,原名张光年。《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作品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等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7、《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小弗郎士、韩麦耳先生的形象,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标题《最后一课》指最后一堂法语课,不仅指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蕴含着悲怆的气氛和悲愤的情绪,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成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作者是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的丰碑”。标题的含义是: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改变艰难的国运,要以雄健的精神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本文用了一系列的比喻:用长江大河比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的顺利发展;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流滚滚,一泻千里”比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9、《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文章题目的含义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10、《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诗歌塑造了木兰深明大义、不贪图功名利禄的品质和爱国精神。“乐府”是汉魏六朝文学出现的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壁,简称“乐府双壁”。
11、邓嫁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贡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2、闻一多是我国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13、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九部,另有歌剧、戏剧、钢琴协奏曲等。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福楼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屠格涅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前夜》、《父与子》等。都德是法国作家,我们曾学过分创作的小说《最后一课》。左拉是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歌德是德国作家,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
15《孙权劝学》选取自北宋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的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16、《社戏》一文选自《鲁迅全集》,作者是鲁迅。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17、《安塞腰鼓》一文的作者是刘成章,陕西延安人。他的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18、《竹影》选自《丰子恺文集(艺术卷)》。作者丰子恺,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人,现代画家、散文家。文中提到的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清末民初书画篆刻家。赵子昂,,湖州人,元朝初期书画家。
19、《观舞记》选自《冰心全集》,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我国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除散文、小说、儿童作品外,好也曾创作过一些无标题自由体小诗,后来收在《繁星》和《春水》两本诗集中。
20、《x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人。《虞初新志》是清朝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21、《伟大的悲剧》一文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这篇文章选自《人类群星闪耀时》。
22、《在沙漠中心》的作者是埃克絮佩里,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夜航》《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给一个人质的信》、《小王子》。他也是法国最早的一代飞行员之一。在二战时期的一次飞行任务中,他驾驶飞机飞上湛蓝的天空,就此失踪,再也没有回来。本文记叙了“我”在沙漠中由“痛苦、绝望”到“平静、乐观”的心理过程,通过对沙漠奇景的描绘和“我”内心的独白,表现了“我”战胜困难、走出沙漠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望。
23、《登上地球之巅》一文节选自《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作者郭超人,是我国的新闻工作者,曾担任过新华社社长。这篇文章中写最后突出珠穆朗玛峰峰顶的四位登山队员会别是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藏族运动员贡布。
24、《真正的英雄》一文是一篇演说词,演讲者是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这篇文章是为了悼念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上遇难的七位英雄。
25、《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这部书的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其中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传说中的共工氏,他那种勇敢、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本文选自《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
26、《猫》的作者是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寓意深刻、感情真挚。
27、《斑羚飞渡》一文选自《和乌鸦做邻居》,作者是沈石溪,原名沈一鸣。1980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了哲理内涵,风格独特。
28、《华南虎》一诗作者牛汉,原名史成汉,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x期间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的除《华南虎》以外,还有《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等。
29、《马》一文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作者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他的主要著作是用了
30、《狼》节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文学家。“聊斋”,是他的书房,“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其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31、《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2、《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这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33.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易》、《诗》、《书》、《礼》、《春秋》。
如何提高初一学生的语文成绩
1、循序渐进。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不能急于求成。每天制定好计划,哪怕只做一点儿但只要坚持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每天可以认真的练几个字,每周背几首诗能认真的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看几篇文章,每学期读一本名著。
2、熟读精思。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
3、自求自得。端正读书的态度,就是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
4、博研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机结合。
5、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注意观察日常的生活,在生活中领悟语文,把语文学习带出课堂。
学好语文的方法
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
(1)听: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专注度,在听记叙文时注重听人和事,在听说明文时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在听议论文时注重听出作者的观点及理由。
(2)说:学会将自身观念,通过简洁的语言大胆地说出来,还要连贯得体地表达出来。
(3)读:首先掌握默读、朗读、精读及泛读的不同技巧,然后在读的同时可以将分析与欣赏相结合。
(4)写:在写作时要用通顺的文字和丰富的想象力,将主次结构分明;在写人与事时要突出其真情的实感;在写事物时要学会抓住其特征做到条理清楚;在写观点时要有理有据,使人无法反驳。
篇6: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一、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1、排泄是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
2、人体的代谢废物包括:尿素、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粪便不是代谢废物
3、人体排泄的途径:
1)排汗(皮肤):一部分的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
2)呼气(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少量的水
3)排尿(泌尿系统):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最主要的排泄途径)
4、排泄的意义:
1)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2)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含量平衡
3)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排粪便是排食物残渣,不算是排泄。
二、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①肾脏:有形成尿液的功能
②输尿管:输送尿液
③膀胱:暂时储存尿液的功能
④尿道:排出尿液的功能
其中,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
肾脏可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小球主要分布在髓质。
三、尿的形成
1、血液((水、无机盐、尿素、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肾小球的滤过(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
在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肾小管重吸收(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
形成尿(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吸收到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余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形成尿液。每天排除的尿液大约为1.5升。
2、血浆、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比较
水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尿酸无机盐
血浆900—93070—8010.30.049.0
原尿970微量10.30.049.0
尿液950001.80.0511.0
四、尿的排出:
肾脏(产生尿液)输尿管膀胱(暂时贮存)尿道(排出体外)
五、排尿的意义:
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背生物的最快方法有哪些
1.简化记忆法
分析初中生物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 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口诀记忆
将生物学知识编成“顺口溜”,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不易遗忘。例如:判断遗传病的显性或隐性关系:无(病)中生有(病)为隐性(遗传病);有(病)中生无(病)为显性(遗传病)。
3.知识浓缩法
可借用书店有卖的小本参考书(不要那些又大又厚的全解之类的,如果要在短时间内复习好生物,没必要背得那么全面),里面的内容要像笔记一般精炼简单,并有总结各个单元知识要点,照参考书上——背吧!
4.联想记忆法
根据生物学科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5.联系实际记忆
常说学以致用,反过来用也可促学。把生活实践中的经验知识应用到课堂学习中来,激发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会记得更牢固。例如:管理农作物时进行松土,可以促肥记植物的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必需要氧气促进根的有氧呼吸。
初中生如何快速背生物
分析生物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初中生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初中生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篇7: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冀教版
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
第一节
1、 食物 几种物质的性质
淀粉遇碘变蓝;含有蛋白质的液体与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和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铜反应,会变成紫色;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或吲哚酚试剂褪色。
2、 六种营养物质的生理作用
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也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脂肪是人体贮存能源的物质。
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无机盐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还参与人体内的代谢活动。 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3、 了解几种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A预防近视缺失引起夜盲症;维生素B1缺失引起神经炎,严重脚气病;维生素C缺失引起坏血病;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儿童缺失引起佝偻病,成人引起骨质疏松。
4、 热价:糖和蛋白质相同为17.15千焦,脂肪热价为38.91千焦,故相同质量的的脂肪释放的能量比糖和蛋白质要多一些。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
1、 关于“唾液在馒头消化过程中起的作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试管中加入“馒头渣”(相当于牙齿的咀嚼作用)和唾液后,“振荡摇匀”(舌的搅拌),之后将其置于“37℃水浴加热”(口腔温度37℃,也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几分钟后取出,冷却后滴加碘液,发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原因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2、 消化的方式
a、 物理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事物的吞咽、胆汁对脂肪的乳化 b、 化学消化:所有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
3、 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酸性环境)、小肠(主要消化器官)、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胃腺(分泌胃蛋白酶)、肝脏(分泌胆汁乳化脂肪)、胰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肠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
4、 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
淀粉 → 麦芽糖 → 葡萄糖 蛋白质 → → 氨基酸 脂肪 → 脂肪微滴→ 甘油+脂肪酸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1、六种营养物质的吸收
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注:1、小肠是主要吸收器官,结构上小肠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面积;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物质容易通过。
2、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就可以被直接吸收)
2、三种营养物质的利用
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多余部分贮存备用;
氨基酸:在细胞内重新被合成蛋白质,作为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原料; 甘油和脂肪酸:到体内合成脂肪。
第四节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的分类:
1.细菌及其毒素污染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问题;(举例:腐烂的食品、苍蝇叮过的食物等)
2.有毒化学药品及激素等引起的食品污染问题;(举例:工业食盐当成食盐使用、蔬菜残余农药、瘦肉精、红心蛋、毒水产、激素猪肉等)
3.新型种品种的安全问题,包括未经实践证明是无害的转基因食品、强化食品和保健食品等。
第二章 爱护心脏 确保运输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
1、 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
⑴血浆:是物质运输的载体,不仅运输血细胞,还运输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及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血浆是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析出的液体,呈淡黄色;
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为血清。)
⑵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氧低时与氧分离。依靠血红蛋白特性为全身细胞输送氧。(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表现为贫血,需补铁和蛋白质。)
⑶白细胞:可吞噬侵入体内病菌,对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白细胞过少时身体抵抗力差容易出现炎症;白细胞过多时代表身体已经出现炎症) ⑷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血小板过少伤口难愈合)
血液不仅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作用,还有参与体液调节和调节体温等多种功能。
第二节 运输物质的器官
1、 血管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动脉血流速度快,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 静脉:把血液从全身运回心脏。静脉血流速度较慢,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大中型静脉中有半月形的静脉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毛细血管: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血流速度极慢(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管壁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管径极细(只能使红细胞单排通过)。
⑵心脏的工作原理
A、 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B、 心室收缩,心房舒张: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
C、 心房舒张,心室舒张:血液由静脉流入心房。
3、 几个名词
每搏输出量:两个心室每搏动一次输出的血液量。
心输出量:衡量心脏工作能力大小的标志。=每搏输出量×每分钟搏动次数(脉搏或心率)。
每搏输出量与心肌收缩力有关,运动员心肌发达,搏动有力,因此心肌收缩力强,平时心率慢,每搏输出量大。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路线
1、 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分: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注:一般来说动脉中都流的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但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2、 血液循环
肺静脉 → 左心房 → 左心室 → 主动脉 → 全身各级动脉 ↑ ↓
肺毛细血管 全身毛细血管 ↑ ↓
肺动脉 ← 右心室 ← 右心房 ← 上下腔静脉 ← 全身各级静脉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第三章:健肺强肾 精力充沛
第一节:呼吸
(一):呼吸道和肺的功能
一:呼吸系统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二:呼吸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1:呼吸道以骨或软骨为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2:鼻毛,鼻黏膜,气管纤毛,气管腺细胞等结构对气体进行处理,使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
三:肺的结构特点:
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
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肺的功能:气体交换的场所。
(二):肺通气是怎样实现的
一:肺通气: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靠呼吸运动实现的。
二: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的变大变小的过程。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 三,1: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变大——吸气运动
2: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变小——呼气运动
四:实际用,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呼吸肌的舒缩能力增强;同时增多了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的数量。
2:肺活量测三次,并取最大值。
(三):人体的气体交换
一:呼吸: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二:呼吸的四个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三: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四:呼吸的实质(氧气的利用)
有机物+——→二氧化碳+水+能量(用于学习,运动,维持体温等)
(四)吸烟的危害
香烟中主要有害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
尼古丁:引起烟瘾主要物质;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
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篇8: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冀教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欧洲的南面,东临印度洋及红海、西面和北面临大西洋和地中海,非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纬度位置:大致上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横穿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
概况
非洲海岸线平直,西面的几内亚湾是非洲最大的海湾,东南面的马达加斯加岛是非洲最大的岛屿,东面的索马里半岛有“非洲之角”之称。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东部和南部分布着埃塞阿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山脉有阿特拉斯山和德拉肯斯堡山分布在西北部和东南部,非洲的最高峰是乞力马扎罗山。纵贯东非高原和埃塞阿比亚高原的东非大裂谷带经红海延伸到亚洲的约旦地沟,长约6000千米,带内多连串湖泊和火山、地震,东非裂谷带有陆地表面“最大的伤疤”之称。北非分布着面积达770万平方千米的撒哈拉大沙漠
本区有6亿多人,其中90%以上都是黑种人,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沙漠以北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地,在南部非洲有欧洲移民的后裔
主要河流:非洲有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四大河流。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的淡水湖
境内的世界之最: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大的大裂谷东非大裂谷、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大型野生动物最多的地区。热带高级哺乳动物,如大猩猩、河马、非洲象、斑马、长颈鹿等是非洲珍奇动物
非洲有“富饶大陆”的称号,非洲的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南部非洲盛产黄金和金刚石;撒哈拉区和几内亚湾沿岸盛产石油;扎伊尔和赞比亚毗邻处有举世闻名的“铜带”
经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落后(南非除外),很多国家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概念:单一商品经济是指过分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初级产品生产的经济。
初级产品是指矿产、木材、牲口、经济作物产品等工业原料和半成品。
不利之处:工业制造品的价格要比初级产品贵得多,因此这些国家卖出初级产品、买进工业制造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另外,“单一商品经济”,只依赖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采购,出口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波动很大。
原因:由于殖民者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现在,黑非洲的国家都已独立)
出路: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农业,发展加工工业、旅游业、水产等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增长率世界最高,由此带来了粮食问题,过渡开荒有引发了环境问题。
解决途径: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的问题 第四节 澳大利亚
大洋洲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南临印度洋、东面同南、北美洲遥遥相对
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以及散布在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三大群岛,共一万多个岛屿。许多岛屿在国际交通上具有重要地位。大洋洲的岛屿按成因分大陆岛、火山岛和珊瑚岛三类。
地理位置: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南回归线横贯中部。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的一些岛屿,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面积与人口:地广人稀的国家。是大洋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地形:东部山地——大分水岭;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西部高原
特有的动物:袋鼠、鸸鹋、考拉(树袋熊)、鸭嘴兽
澳大利亚有这么多古老物种的原因:其一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环境单一,没有大型的野生食肉动物,这些古老物种就没有大型天敌,物种进化缓慢;其二,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所以南极洲大陆没有)
澳大利亚是世界是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为羊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主要出口产品还有牛肉和小麦
澳大利亚是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主要矿产有煤(东南沿海)、铁(西部)、铝土矿(东北部)——澳大利亚是世界是铝土矿最多的国家。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澳大利亚的采矿业、冶金和机械制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由于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有人称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目前,服务业已经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这里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
主要城市:首都堪培拉,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
美国
概述:
北美洲位于西半球的北部。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东北隔丹麦海峡、格陵兰海与欧洲相望,南以巴拿马运河同南美洲分界。范围主要包括北美大陆、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为世界第三大洲
北美洲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半岛和海湾。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东南部的西印度群岛环绕形成的加勒比海是大西洋经巴拿马运河通往太平洋的要道
北美洲的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为低缓的高地
北美洲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东西两岸的气候有明显的差异性:太平洋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墨西哥湾沿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中美地峡及印度洋群岛为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北冰洋沿岸为极地气候。寒潮与大西洋上的飓风是北美洲的灾害性天气
北美有广阔的温带草原和温带森林。中部平原有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安大略湖、伊利湖五大湖,是世界是最大的淡水湖群。发源于美国北部的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长的河流
北美洲有三亿六千多万人口,种族成分复杂,有白、黄、黑三大人种,也有混血种人。白种人占80%以上,印第安人是北美的土著居民,欧洲殖民者到达之后,对印第安人进行屠杀,现在仅有几十万人。北部寒冷地区居住着因纽特人,南部中美洲以黑人和混血人种为主
北美洲有37个国家和地区,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是其中面积较大的国家
位置:北接加拿大、南临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跨寒、温、热三带
领土组成:本土有48个州,一个首都所在的特区,还有两个海外州:一个阿拉斯加(临北冰洋、太平洋、北极圈穿过)一个夏威夷州(位于太平洋中、北回归线穿过、属大洋州领土)
美国的面积是93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人口2.78亿,其中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今天居住在美国的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都是在近200多年的时间里移入美国的,是个移民大国。
美国的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石油、铜、铅、锌等
农业:
农业地区专业化: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要,美国农业生产可分为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和灌溉农业区等主要农业带或农业区
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机械化和专业化。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不到全国的3%,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耕种、灌溉、施肥、锄草、收割、脱粒、贮藏、运输全部机械化,效率高,产量大
美国是农业大国。它生产的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烟草、乳肉等都居世界前列,不仅那能满足本国需要,还大量出口粮食,成为世界是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工业:美国工业现代化程度很高,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钢铁、汽车、宇航、飞机、石油、电子、化学等工业都居世界前列。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国是输出工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也是进口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
美国工业的分布:
工业区 工业部门 发展条件 工业中心
东北部地区 钢铁、汽车、化学
⑴阿巴拉契亚山区丰富的煤、五大湖西部大量的铁矿
⑵大西洋沿岸有许多优良港口,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运便利
⑶平原肥沃的土壤 纽约:美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城市
华盛顿:首都
芝加哥:中部交通、工业中心
南部地区 石油、飞机、宇航、电子
⑴墨西哥湾西北是美国主要的石油产地⑵环境好
休斯敦:美国南部石油化工、宇宙研究和发展中心
西部地区 宇航、电子、飞机制造
环境好 旧金山:新兴电子工业中心(硅谷),西部大港口
洛杉矶: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海港
好莱坞:美国电影、电视工业中心
加利福尼亚:西部经济最发达地区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三高”:高生产、高消费、高浪费。因此,在世界环境治理和维护世界可持续发展当中,应承担主要责任。 第二节 巴西
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部,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加勒比海,西北角与中美地峡相连,南隔德雷克海峡同南极洲相望
巴西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五大国。
巴西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居民是由白种人、黑白混血种人、黑种人构成。在这个民族的大熔炉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文化融合的例子:桑巴舞、足球、狂欢节)。巴西通用语言为葡萄牙语,其他的拉美国家通用西班牙语
巴西境内的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世界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主要地形区
主要地形区 面积占全国的比重 气候类型
巴西高原 2/3 热带草原气候
亚马孙平原 1/3 热带雨林气候 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东南部是铁矿石主要分布地区,伊塔比拉露天铁矿石巴西最大的铁矿山。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巴西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由巴西和巴拉圭合资修建的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水电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农业是巴西重要的经济基础部门。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调节全球气候。
受破坏的原因:修路、砍伐优良木材、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垦荒。
带来的后果:亚马孙地区的开发,引起了深刻的环境问题。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措施:巴西政府在1990年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巴西环境报告》,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念被世人接受,并开始付诸实践
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人口过渡集中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
主要城市: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首都是巴西利亚;最大的港口城市是里约热内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