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甜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一、积累运用(50分)
1、读一读,写一写。(5分)
cháo shāo xiè mán yàn
鸟( ) 树( ) 玉( ) ( )头 ( )语
zhì xiá yù ruì zhào
( )雪球 应接不( ) 索溪( )( )雪( )丰年
2、按要求填空。(6分)
①查“忌”字,应先查____部,然后再查____画。“忌”的字义有a忌妒;b怕;c人为不适宜而避免;d戒除。下列词语中应选哪种解释,填在括号里。
A无所顾忌( )B忌生冷食物( )忌烟酒( )猜忌( )
②“宛”字用总产查字法,应查____部,再查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字母____再查___音节。“宛”字有两种解释a曲折;b仿佛。在“宛如”一词中应选( )种解释。
3、组词。(12分)
① 郎( ) 恋( ) 暇( ) 境( ) 限( )
朗( ) 峦( ) 瑕( ) 镜( ) 很( )② 用下列字组三个反义词。(5分)
续___、_____、____、然___、_____、___、察____、____、_____。
③ 填入反义词组成词语。(4分)
舍( )求( ) 因( )失( ) 弄( )成( )若( )若( ) 化( )为( ) 扬( )避( )
争( )恐( ) 转( )为( )
4、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 )的雪花 环视( ) ( )雪球 ( )的冷空气
( )的礼花 仰视( ) ( )雪人 ( )的银条儿
( )的浪花 注视( ) ( )雪景 ( )的雪球儿
5、把画线部分换上成语或词语。(4分)
①雪后,万山变成了一处洁白晶莹的世界。( )
②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我的眼睛都忙不过来了。( )
③大榕枝干的数目多得数也数不清。( )
④及时的好雪预示着来年是个丰大收年。( )
6、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①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三支浆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真好听。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张家界的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指出下列句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3分)
①只见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
②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 )
③索溪峪的山是野的,水是野的,人也是野的,你说美不美。( )
8、把“吗、呢、吧、呀”四个词语恰当填入下列句子中。(2分)
①雪后的景色多美( )! ②你去干什么( )?
③让我们一起去滑雪( )! ④你会在电脑上画画( )?
9、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括号里。(5分)
既然……就…… 只有……才…… 虽然……但是……
之所以……是因为…… 宁可……也不……
①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 )没有看到鸟,( )鸟都栖息了。
②( )狼是凶恶的,( )不能全部杀光。
③( )这自然的美,( )会净化人的心灵。
④我们( )明白了生态平衡的道理,( )应该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⑤妈妈( )自己吃苦,( )让小明退学。
10、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句子。(6分)
①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前一个“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个“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 读(20分)
㈠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0分)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扒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未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 ,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1、按原文填空。(3分)
2、用“____”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1分)
3、作者围绕中心句分了三层来写雪景,请你用“‖”在文中把它划分出来。
4、请用“_________”画出文中静态描写的句子;用“ ”画出动态描写的句子。(2分)
㈡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10分)
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
1、本段节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我们熟悉的作家_________。我们以前曾读过他的作品___________。(3分)
2、本节写的是“我们”第____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情景,先写榕树的___态,再写鸟的____态。作者用_____巧妙地从静态转入动态,引出了千鸟齐鸣,百鸟争飞的动人情景。用____________一句话加以总说。接着作者从鸟的数量多、种类多、动态美,表达_____________这情。写鸟的动态,作者用了“____、___、_____”等词语贴切自然。(5分)
3、“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运用了______的写法。(2分)
三、习作。(30分)
题目:我发现了____________
要求:
⒈把题目补充完整。
⒉要写清楚发现了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
⒊字数500字左右。
篇2: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
一、直接写得数。
56 - 13 = 38 ×47 = 12 ×45 +0.6= 1- 712=
40×20%= 14 ×99+ 14 = 28÷45 = 1÷25 ×415 =
二、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 )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3、下面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鸡蛋中蛋壳的质量约占( ),蛋黄的质量约占( )。如果一个鸡蛋重8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蛋白重( )克。
4、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看电视 打球 听音乐 看小说 其他
人数 80 68 74 56 23
C.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身高/cm 125 129 135 140 150 153
A用( )统计图 B用( )统计图 C用( )统计图
5、看图: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 )%。全世界有60亿人口,中国约有( )亿人口。
三、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下表是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
种类 摄入量/克 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油脂类 50
奶类和豆类 450
鱼、禽、肉、蛋等类 600
蔬菜和水果 900
谷类 1800
根据统计图完成表格。
2、下图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⑴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数的( )%。
⑵喜欢( )节目和( )节目的人数差不多。
⑶喜欢( )节目的人数最少。
⑷如果该学校有15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 )。
2题图 3题图
3、上图是聪聪家十月份生活支出情况统计图。
⑴这是( )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⑵如果聪聪家这个月的支出是1600元,请你分别计算出各项支出的钱数。
⑶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下面是林场育苗基地树苗情况统计图。
⑴柳树有3500棵,这些树苗的总数是多少棵?
⑵松树和柏树分别有多少棵?
⑶杨树比槐树多百分之几?
四、智慧屋。
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18 ,是小圆面积的 38 。如果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求这幅图的总面积。
************************
*自我评价*
************************
满意□ 比较满意□ 还需努力□
篇3: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
一、填空。(25分)
1.( )( ) =0.35=( ):60=28÷( )
2.4米是5米的( )( ) ,5米是4米的( )( ) ,4米比5米少( )( ) ,5米比4米多( )( ) 。
3.( )千克比30千克少13 。
40千克比( )千克少13 。
比( )公顷多27 是90公顷。
4.12米增加它的13 后,再减少13 米,是( )米。
5.3吨煤用去13 后还剩( )吨,( )吨煤用去13 后还剩3吨。
6.修一段公路,每天修它的219 ,5天修了这段公路的( )( ) ,( )天可以修完。
7.已知六(1)班男、女生人数比为5:3,男生比女生多8人,男生有( )人。
8.50的417 相当于60的( )( ) 。
9.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30天完成,两队合做( )天可以完成。
10.现价比原价降低110 ,现价是原价的( )( ) 。6月份比5月份增产110 ,6月份产量相当于5月份的( )( ) 。
11.码头上有676个学生准备渡江,派来的船只大小一样,乘坐的.人数相同,分四批把他们渡完,派来( )只船。
12.甲袋大米的27 给乙袋后,两袋大米同样多,原来乙是甲的( )( ) 。
13.找规律填空
(1)1,1,2,3,5,8,( ),( )
(2)已知3+32 =3×32 =92 ,5+54 =5×54 =254 ,
则( )+( )( ) =( )×( )( ) ,A+( )( ) =A×( )( )
二、判断题。(10分)
1.今年吴良村产粮42吨,比去年增产16 ,今年比去年增产7吨。( )
2.男生人数比女生多14 ,女生人数就比男生少14 。 ( )
3.1千克苹果比1千克梨贵310 元,那么1千克梨就比1千克苹果便宜310 元。( )
4.A、B是不为0的自然数,A÷16 =B×15 ,则A<B。 ( )
5.一堆货,已运的占总数的27 ,则已运的就是剩下的25 。 ( )
三、选择题。(10分)
1.甲比乙多25 ,乙相当于甲的( )
A.35 B.53 C.57 D.75
2.打一份稿件,单独打甲要13 小时,乙要14 小时,求两人合打的时间,列式为( )
A.1÷(13 +14 ) B.1÷(3+4) C.1÷13+4
3.“8月份增产110 与9月份产量相同”,是把 看作单位“1”。 ( )
A.8月份产量 B.9月份产量 C.8月份增产的产量
4.一种电视机提价110 后,又降价110 ,现价( )原价。
A.高于 B.等于 C.低于
5.甲数是35 的13 ,乙数的35 是13 ,两数比较(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四、计算。(33分)
1.口算。(3分)
516 ÷14 = 42×23 = 91÷1314 =
710 ÷25 = 12 ―13 = 56 ×45 =
2.脱式计算。(18分)
(16 +34 +56 )÷14 517 ×19 +1217 ÷9
3―58 ÷2536 ―110 710 +57 ×45 +37
45 ÷89 +57 ×725 25 ÷2+2÷25
3.列式计算。(6分)
(1)一个数的58 加上23 的和是34 ,求这个数。
(2)一个数的13 比它的15 多14 ,这个数是多少?
4.解下列方程。(6分)
X+29 X=1112 23 X―15 X=14
五、动手操作题。(6分)
新新家装修房子,爸爸买了四幅“春夏秋冬”的风景画,准备用钉子钉在墙上作装饰。现要求每张画的4个角都钉上1颗图钉才行,一共需要多少颗图钉?你能帮他设计几种方案吗?(以钉子颗数的不同为标准,画出简单示意图。)
六、应用题。(36分)
1.一个果园去年产橘子56吨,今年比去年多生产17 ,今年生产橘子多少吨?
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6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8天完成,甲队先做3天,然后由乙队去做,还要几天才能完成?
3.某电视机厂原计划全年生产彩电7台,结果上半年完成全年计划的59 ,照这样计算,全年可以超产多少台?
4.果园里有苹果树98棵,比桃树多16 ,果园里有桃树多少棵?
5.网络公司为某花园小区安装宽带网络线,已经安装了250户,还有611 没有安装,这个花园小区一共有多少户居民?
6.五(3)班男生比全班人数的25 多12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2 ,五(3)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篇4: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一)仔细读拼音,认真写词语,相信你一定行。(8分)
xíng zhuàng xīnshǎng shìxiàn yúyè
( ) ( ) ( ) ( )
chōuchū guāfēng féiliào yàocái
( ) ( ) ( )( )
(二)你看这些字长得是不是很像啊,那你要细心辨一辨,再组词。(8分)
蓝( )拣( )浸( ) 披( )
篮( )练( )侵( ) 批( )
(三)我能照样子写词语。(6分)
又松又软 __ __ ___ ___
不慌不忙__ __ ___ _ __
确确实实 ____ __ ___ ___
(四)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在括号里写上序号。(6分)
深:①与“浅”相反 ②久,时间长 ③程度高 ④颜色重
1、海水有深有浅。( )
2、这本书的内容太深了。( )
3、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
好:①完,完成 ②友爱,和睦③容易
1、请你闪开点,好让我过去。( )
2、我和小明是好朋友。( )
3、我们的学习计划已经订好了。( )
(五)你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词填空吗,试试吧。(4分)
有趣 乐趣
1、在动物园里,我看到了许多( )的动物。
2、我们在生活中体验到无限的( )。
简单 简陋
1、解放前,我家的房子十分( )。
2、他的文章虽然内容( ),但感人至深。
(六)我积累了好多写景的古诗名句,不信,你们看。(4分)
1、 两岸青山相对出, 。
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 _______。
3、 ,山后山前处处梅。
4、水光潋滟晴方好, 。
二、阅读。(34分)
(一)细心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片断,回答问题。(18分)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 )。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 )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 )。
1、 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把这段话补充完整。(3分)
2、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为什么会五光十色?请用“_____”画出表示原因的句子,相信你一定能画准。(2分)
3、 在第一自然段中有两对反义词,我能找出来。(2分)
( )———( ) ( )————( )
4、文中的词用得真是太恰当了,我来填一填。(2分)
( )蠕动( )鹿角( )花朵( )海水
5、海底里有 、 、 这三种生物。(3分)
6、把你最喜欢的文中的一个句子抄下来,能告诉我为什么喜欢这句吗?(3分)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的`祖国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像香港、西沙群岛……我还知道有( )、( )、( )。(3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6分)
我们校园里有一座花坛。花坛里种了十来种花,有红石榴、石蜡红、月季红、鸡冠花……
每年秋天,各种各样的菊花,朵朵盛开。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红的。
在这许多菊花当中,我最喜欢的一种红菊花。它的茎是墨绿的,挺得笔直,看上去挺神气。叶子也是墨绿的,像张开的手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朵朵红菊花。花瓣是一丝一丝的,弯弯曲曲,像是蛟龙的爪子。整个花朵像个火红的绒球,从远处看,花盘微微低垂着,又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蛋低头不语。美丽的红菊花,你是多么惹人喜爱呀!
望着这些千姿百态的花朵,我猛然间想起,要是没有园丁叔叔的劳动,哪有这么美丽的花朵啊!
1、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
2、描写菊花颜色的词语有: 、 、 。(3分)
3、从文中抄出你喜欢的四字词。(2分)
、 、 、 。
4、第三自然段共有( )句话。用“ ”划出这段话的中心句。(2分)
5、文中有几处采用比喻的手法写,请你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比喻句摘抄下来。(2分)
6、请仿照"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红的。"这句话的写法,用上“有……有……还有……”写一句话。(3分)
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想对园丁叔叔说呢?(2分)
三、作文。(30分)
我们祖国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请你对其中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写一写,注意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还要注意语句的通顺。要求300字左右。
篇5: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5分)
kāipì fèixū miǎntiǎn téngxiě jiān sè
( )( )( ) ( ) ( )
二、用“___”画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再按顺序在改正。(3分)
1、七八十台逢刃机发出的燥音震耳欲聋。( )
2、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滥不甚,到处都是血迹。( )
三、以下是我们学过的四字词语,你肯定能写出来,并根据句意选词填空。(6.5分)
一如( )往 雪上加( ) ( )胜于( )
来日方( ) ( )( )不安
1、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并不那么准确,但( )。
2、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 )的心房。
3、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 )地鼓励我。
4、我想我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 )。
5、我会用剩下的一个四字词造句。
四、默读下面四个句子,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在( )里打“ √”(2分)
1、东湖的春天是最美丽的时候。 ( )
2、满山遍野到处都开满了鲜艳的映山红。 ( )
3、在森林里,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和各色的花。( )
五、在句子中加上合适的关联词。(3分)
1、我( )腼腆( )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的确是我写的。
2、( )我是母亲,( )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3、( )发生了什么,你( )会和我在一起!
六、把下列对应的句子用直线连接起来,再写一句类似的课外名言警句。(3分)
兄弟敦和睦, 不在于饰貌。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孝在于质实, 朋友笃诚信。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七、结合课文内容,读读下面的句子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写在括号里。(2分)
1、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
2、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道:“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
八、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本单元,我们通过学习,感受到了父母之爱的深沉和宽广,想必你也收集了不少有关歌颂父爱母爱的诗或名言警句了吧。试试写下来歌颂一下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吧。(2分)
九、你对课外阅读感兴趣吗?联系你平时课外阅读和搜集资料的情况,谈谈你搜集资料的方法和你对课外阅读的看法。(3.5分)
我平时通常用 、 、 等方法搜集资料,我对课外阅读的看法: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4分)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得嚷道:“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着我,不住地赞扬。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诗确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妈妈 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我红着脸问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他晚上七点钟回来母亲抚摸我的脑袋笑着说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画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侯,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1、给第二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2分)
2、“誊”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2分)
3、写母亲看诗后的神态的词有两个: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说明了写母亲赞扬我以后,我的神态的词有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默读带横线的句子,然后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4分)
问题:
答:
5、当母亲赞扬我的诗写得精彩极了后,我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4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5分)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了,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翘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老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是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的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的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象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象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的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给短文加上标题。(1分)
2、在原文中找出下面的近义词。(2分)
锋利( )痛苦( )不谋而合( )坚定( )
3、这篇短文主要写了
(2分)
4、请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⑴找出弟弟情绪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1.5分)
当弟弟碰见爸爸时,弟弟
当爸爸走了后,弟弟
当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弟弟
⑵从弟弟的情绪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5、本文写父爱,抓住了爸爸回头的动作和神态来写,真切感人,你能用“ ”画出这句来吗?认真读读这句,从这动作和神态中体现了爸爸的性格是: (2.5分)
6、爸爸回头时的心理是怎样的呢?请揣摩一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2分)
第三部分:习作积累与运用(40分)
一、小练笔。(5分)
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母爱慈祥,父爱严厉。有的同学喜欢鼓励性的爱,有的同学喜欢严厉的爱,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喜欢哪种爱,为什么?请用80—100字说说自己的理由。
二、习作。(35分)
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吧!
要求:1、围绕作文要求写一篇记叙文,适当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把事情写清楚具体,语句要通顺,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写错别字。2、字数400字以上。
篇6: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一、把音节补充完整。8分
流( )iú 名( )íng 色( )è 能( )éng
字( )ì 分f( ) 书( )ū 贝( )èi
二、看拼音,写汉字。8分
xiě zì qīng cǎo duì shǒu zhù xià
( ) ( ) ( ) ( )
cóng lái fēn kāi fēng làng yě xǔ
( ) ( ) (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16分
从( ) 贝( ) 丰( ) 时( )
虫( ) 见( ) 风( ) 对( )
草( ) 知( ) 字( ) 手( )
早( ) 和( ) 子( ) 毛(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12分
东( ) 今( ) 合( ) 黑( )
错( ) 湿( ) 入( ) 短( )
后( ) 关( ) 坏( ) 里( )
五、给下面的字加上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14分
例:主 (住) (抱住)
包( )( ) 也( )( ) 早( )( )
与( )( ) 子( )( ) 寸( )( )
月( )( ) 木( )( ) 可( )( )
六、选词填空。6分
有名 充足 强烈 要好
( )的伙伴 ( )的水分 ( )的书法家
七、连线。12分
3月8日 jiàoshī jié 一片 柔嫩的 枫叶
9月10日 fù nǚ jié 一丛 上进的 小手
10月1日 jiàn dǎng jié 一双 火红的 小草
7月1日 guó qìng jié 一个 干净的 孩子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怀素( )( )就喜爱( )( ),是个( )学上进的孩子。
2、( )( )对小河说:“你的( )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3、一九二九( )( )( ),三九( )九冰( )走。
4、( )( )( ),一个兵,一群鸟,一个营。鸟儿千千万万,一支护林军,哪里有害虫,( )( )捉干净。
九、把下面的.词组成句子。6分
1、小鸟 天上 飞 在 2、在 一起 好朋友 很 开心
3、星期天早上 公园 去 看菊花 我和妈妈
十、阅读《怀素写字》片断,完成练习。8分
怀(huái)素(sù)写(xiě)字(zì)非(fēi)常(cháng)认(rèn)真(zhēn)。他(tā)总(zǒng)是(shì)先(xiān)看(kān)清(qīng)字(zì)的(de)形(xíng)状(zhuàng),记(jì)住(zhù)字(zì)的(de)笔(bǐ)顺(shùn),再(zài)一(yī)笔(bǐ)一(yī)画(huà)照(zhào)着(zhe)写(xiě)。这(zhè)样(yàng),怀(huái)素(sù)的(de)字(zì)进(jìn)步(bù)很(hěn)快(kuài)。
1、这段话共有( )句。
2、怀素写字时先看清( ),记住字的( ),再( )。
3、因为怀素写字( ),所以他的字进步很快。
篇7: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苏教版
试卷是一些纸张或电子版的答题卷或问题卷,在纸张或电子版上印有考试组织者为检测接受考试者学习情况而设定的并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的试题。以下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苏教版”,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 看拼音,写词语
chuán rǎn xuè pō cí ài fǔ mō fù zá
( ) ( ) ( ) ( ) ( )
jiān dìnɡ dī chén sī háo bǔ shā cōnɡ lǜ
( ) ( ) ( ) ( ) ( )
二、 组词
钓( )拖( )未( )毫( )捕( )
钩( )托( )末( )豪( )哺( )
蝇( )构( ) 提tí( ) 泊pō( )
绳( )沟( ) dī( ) bó( )
三、 填字成词
小心( )( ) 生机( )( ) 坐观成( )
( )兵不动 ( )之过急 轻举( )动
蠢蠢( )动 雷( )风行 ( )风而动
四、 造句
1、 允许--
2、 慈爱--
五、 选词填空
居然 果然 当然
1、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傍晚时,( )下起了小雨。
2、我家的仙人掌已经一个月没浇水了,它( )然活着。
3、你已经答应帮他的忙了,( )要有实际行动。
要求 请求
1、老师( )大家上课时不要做小动作。
2、妈妈微笑着答应了我的( )。
赞赏 欣赏
1、爸爸在一旁微笑着投来( )的目光。
2、他正在( )着一首经典的钢琴曲。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有没有人看见,我们 应该 。”从爸爸的 的口气中,汤姆知道已经没有 的余地了。爸爸坚持让汤姆把鱼放掉这件事,使汤姆和我们读者明白了:
2、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 , 。小鸟在枝头 , 的鹿在林间 。但鹿群的后面, 常常跟着 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 。
3、从陶行知和小朋友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这些关于蜻蜓的知识:蜻蜓的尾巴是 ,又细又长,它可以 , 。蜻蜓的眼睛 ,结构 ,是由 ,可以看清 ……
4、树木成阴, 。绿了大地, 。治山治水不栽树, 。植树造林镇风沙, 。
七、排列顺序错乱的句子
( )它绕过树根,拍打卵石,它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 )这里的风景美如诗画。
( )我赶快用光光的脚丫去感受那清泉的惬意和凉爽。
( )我们赤脚走在石棱上,青苔软软的,暖暖的,搔着脚板。
( )清水凉凉,从被洗得异常光滑的石缝间流淌下来。
八、阅读
(一)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 )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 )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 )了传染病对鹿群的( )。而人们( )要保护的鹿,( )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 )森林,( )自己的“祸首”。
1、 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2、 “功臣”指 ,它是功臣的.原因是 。
“祸首”指 ,它是祸首的原因是 。
3、这个故事告诫人们 。
(二)老办法不管用了
一个炎热的夏天,乌鸦出门去旅行。路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它口干舌燥。它决定休息一下,找口水喝,歇歇脚,于是就收起翅膀,在路旁的一个村口停了下来。
说来奇怪,乌鸦从村前找到村后,竟找不到一滴水。村后的一条小溪,由于天气干旱,已经干了。
这时,迎面飞来一只喜鹊。乌鸦问 喜鹊老兄 这儿有水吗 花喜鹊回答 这儿用的水是井水 只是井底很深 乌鸦说:“这个我有经验。”它想:“以前我喝水喝不着,瓶子很深,丢些小石子,水就涨上来啦……”
它来到井边一看,水井果然很深,于是就衔来石子,一块一块填进井里。它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也没见井水涨上来。
又渴又累的乌鸦回到村口,始终没喝上一滴水,它叹息着:“唉! 啦?”
1、 选择文中的词语填空
( )的夏天 ( )的太阳
( )的乌鸦 ( )的瓶子
2、 根据内容,给下列小标题排序。
( )没找到水;;
( )想找水喝;
( )没喝上水;
( )用老办法喝水。
3、 给 内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 给第5小节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5、 “乌鸦忙活了半天,一口水都没有喝着。”使我不由得想起一句歇后语“ 。”
6、 正在乌鸦唉声叹气的时候,喜鹊说:“我有办法喝到水了!”只见喜鹊
7、 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把它写下来 。
篇8: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不见曦月()素湍绿潭()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艨艟数百()如履平地()雾凇沆砀()藻荇交横()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属引凄异()
③沉鳞竞跃()④吞天沃日()
3.默写。(6分)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②《游山西村》中表达诗人对农村生活向往的诗句是:,
。
③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④渡远荆门外,。山随平野尽,。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⑤《使至塞上》流传最广的诗句是:,。
⑥《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江上景色的诗句是:,。
4.填空。(3分)
①《三峡》作者是,该文选自。文中的“清荣峻茂”一句共写了个对象,它们依次是。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写了山中景物,是传诵千古的名句。在后世传用中,这两句诗得到了引申和阐发,常用来说明这样的道理:。
5.下列作家、作品、朝代连线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归园田居》——陶渊明——晋代B.《游山西村》——陆游——南宋
C.《水经注》——郦道元——北魏D.《观潮》——周密——三国吴人
6.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4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③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饮食百物皆倍穹时。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二、文言文阅读(45分)
(一)(17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晴初霜旦()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
[5]
[6]
[7]
10.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2分)
A.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
B.林:青林翠竹林寒涧肃
C.绝:哀转久绝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11.从文中找出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有珠联壁合、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2分)
12.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夏”“春”“秋”季的景物特色。(2分)
夏春秋
13.第三段中写“高猿长啸”有什么作用?(2分)
14.请你调动想象,用形象的文字将“清荣峻茂”的景色描绘下来。(3分)
(二)(14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14.选出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2分)
A.天下之伟观也势极雄豪
B.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C.吴儿善泅者数百溯迎而上
D.分列两岸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15.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
A.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B.天:天下之伟观也吞天沃日
C.百:艨艟数百腾身百变
D.而:溯迎而上而僦赁看幕
16.解释加点词的意义。(4分)
①方其远出海门()②每岁京尹()
③为火所焚()④四马塞途()
1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如履平地
②黄烟四起
③略不相睹
④随波而逝
18.简答。(4分)
①能概括全文的一句话是。
②第一段中写潮水的顺序是。
③第二段中表现教阅场面宏伟的句子是。
④侧面烘托江潮之盛的句子是。
(三)(14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
[5]
[6]
[7]
19.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是日更定()②余拿一小船()
③长堤一痕()④客此()
20.用现代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③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④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1.选出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
A.白: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B.余:余住西湖上下十余里间
C.更:是日更定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及:及下船及郡下
22.选出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2分)
A.舟子:舟子喃喃曰左右舟子各一人
B.是:是日更定是金陵人
C.绝:湖中人鸟声俱绝哀转久绝
D.饮: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3.简答。(2分)
①文章的文眼是。
②请用横线标出作者运用白描手法描写雪景的语句。
24.请你写出两句你读过的描写雪景的诗句。(2分)
三、写作(30分)
25.请以“因为有你而精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其中的“你”可以指人,指物,也可以指事。要求字数不少于550字。
第六单元A卷
一、
1.xī;tuān;shù;jùn;chōng;lǚ;hàng;xìng
2.①正午;②连续不断;③潜游在水中的鱼;④冲荡太阳
3.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青林翠竹;四时俱备②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③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④来从楚国游;江入大荒流;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①郦道元;《水经注》;四;水、木、山、草②只要充满信心,就能够战胜困难险阻,达到新地境界
5.D(宋代)
6.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高峰/入云,清流/见底③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C
二、
(一)
8.①飞奔的马②早晨
9.①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②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10.B18.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示例:险;秀;凄
12.突出秋天三峡的凄冷
13.示例:清清的泉水一路跳跃着,闪动着活泼的光;树木茂盛繁密,山峰高而挺拔,野草密密的,好象连风也吹不过。
(二)
14.C
15.C
16.①当……时②年③烧④堵塞
17.①就好象踩在平地上活动一样②江面上到处升起了黄烟③人们彼此一点也看不见④随着江流飘荡逐渐消失
18.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②由远及近③艨艟数百,分列两岸④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三)
19.①完了,结束②撑,划③痕迹④客居
20.①岸边树木早已是冰花一片晶莹,湖面上到处是白气弥漫着,天空与云雾、山岭、湖水,上上下下全都白了②仅仅只有那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也只看到那么一小点,小船看起来如小草般,船上的人看起来只有两三粒米那样大小罢了③有两个人在铺着毡子的地上相对而坐,一个童仆正在煮酒,那炉火正旺④看见我,十分高兴地说:“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21.D
22.B
23.①痴;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4.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4]
[5]
[6]
[7]
三、25.略
第六单元B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急湍(tuǎn)飞漱(sù)B.竹柏(bó)青荇(xìnɡ)
C.京尹(yī)百舸(ɡě)D.痕(hén)迹荒秽(huì)
2.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B.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具绝。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清荣峻茂(树茂盛)晓雾将歇(消散)
B.欣然起行(走)仅如银线(只有)
C.乘骑弄旗(马)江干上下(岸边)
D.上下一白(全)带月荷锄(扛着)
4.提炼出下面诗中关于“民俗”的信息。(4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体味下面的句子,写出两三句鉴赏性的话。(4分)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二、文言文阅读(53分)
(一)(18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①,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②;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③作响;好鸟相鸣,嘤嘤④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⑤飞戾⑥天者,望峰息心;经纶⑦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4]
[5]
[6]
[7]
〖注释①缥碧(piǎobì):青白色。②轩邈(xuāunmiǎo):争高争远。③泠泠(línglíng):形容水声的清越。④嘤嘤(yīngyīng):鸟鸣声。⑤鸢(yuān):一种猛禽⑥戾(lì):至、达到。⑦经纶(jīnglún):筹划、治理。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6分)
①天下独绝()②急湍甚箭()
③猛浪若奔()④负势竞上()
⑤蝉则千转不穷()⑥窥谷忘反()
7.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①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②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8.两则短文都从视觉和听觉写景。试从文中各摘出一组(不少于2个小句)相关的句子。(4分)
【甲】文从视觉写:
从听觉写:
【乙】文从视觉写:
从听觉写:
9.两文都运用了以静写动、动静结合的手法,试从两文中各摘出一组运用这种写法的句子。(2分)
【甲】文:
【乙】文:
10.两文都以写景为主,也有抒情的点睛之笔。摘出两文中的抒情句子。(2分)
吴文:
陶文:
(二)使至塞上(4分)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1.颔联用“征蓬”“归雁”自喻,暗示了诗人政治生涯的。(2分)
12.以传神之笔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2分)
(三)暮江吟注(8分)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这首诗大约写于长庆二年(822)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13.首句写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4.诗人通过对“露”和“月”的描写,创造出________、________的意境。(2分)
15.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分)
(四)题破山寺后禅院(6分)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6.对这首诗中有关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高林”指的是山上高高的树林。
[4]
[5]
[6]
[7]
B.“曲径通幽”四字,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清幽的景色,常被后人借来题写山水景点。
C.“潭影空人心”的意思是“潭水十分清澈,倒影其中,觉得心中杂念被洗涤一空。”
D.“万籁”泛指自然界的一切声音。
1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内容上说,本诗写了破山寺后禅院的深幽、寂静,赞美的是佛境摆脱尘俗、怡悦无忧的境界。
B.尾联用钟磬音反衬静,亦深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妙,所以此联在本诗中最为人们所欣赏。
C.本诗构思巧妙,以叙写事,以情布景,绘形绘声,写事写物超出象外,让人领略到景致之外的神髓。
D.本诗造意工致,透过视觉的、听觉的、透视的、比衬的种种意象,使人如置身于它的时空之中,受到感官的、精神的感染,有难言之妙。
(五)西湖(17分)
袁宏道
从武林门向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年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18.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突兀()即棹()小舟入湖
已不觉目酣()神醉波纹如绫()
19.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即棹小舟入湖(名词船桨,这里作动词,划桨)
B.已不觉目酣神醉(喝醉酒)
C.觅阿宾旧住僧房(寻找)
D.余游西湖始此(开始)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②已不觉目酣神醉。
21.文中游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3分)
22.按下面的提示,分别写出相关的文句。(2分)
①作者描写西湖全景的句子是。
②描写初见西湖美景时心态的句子是。
23.用现代汉语描绘下列景色。(4分)
山色如娥,花光如颜,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三、写作(30分)
24.以“我好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补全题目,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50字。
第六单元B卷
一、
1.D(A.tuān,shù;B.bǎi;C.yǐn)
2.B(祯,俱)
3.B(几乎,将近)
4.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村民们在迎神的萧鼓声中来来往往。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社公(土地神),乞求丰收
5.示例:①一早一晚,一静一动,一空中一水面,一鸣一跃,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立体的流动的画面②作者从视觉的错觉角度,通过写积水的清澈与透明,写出了月光之清,月华之美
[4]
[5]
[6]
[7]
二、(一)
6.①独一无二②超过,比……更快③奔驰的马④依凭⑤通“啭”,呜叫⑥通“返”,回来。
7.①树枝纵横交错向上延伸,遮住了天空,虽是白天,林间仍显得昏暗。②傍晚,夕阳将要落山,原先沉入水底的鱼儿,争着跃出水面。
8.【甲】文视觉: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听觉: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乙】文视觉: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听觉: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9.【甲】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乙】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10.【甲】文: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
11.漂浮不定
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三)
13.“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或:“铺”字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14.和谐宁静
15.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或: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四)
16.A(“高林”指树林的高处)
17.B
(五)
18.wù;zhào;hān;línɡ
19.B(形容非常爱看。酣,喝足酒)
20.①喝完了茶,就划着小船进了西湖。②已经不知不觉让人看得如醉如痴了。
21.从武林门出西行,到昭庆,然后棹小舟入湖。
22.①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②不觉目酣神醉,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23.略
三、24.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