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rotHunte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成语刻舟求剑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成语刻舟求剑的故事,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成语刻舟求剑的故事
【拼音】: kè zhōu qiú jiàn
【解释】: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篇2:成语刻舟求剑的故事
主要批评
刻舟求剑是由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揭示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篇3:成语刻舟求剑的故事
秦朝宰相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目录学家和经学家。后为秦国丞相,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并辅立异人(秦始皇之父秦庄襄王)登上王位。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任秦国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即《吕览》。其门客有三千人。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为秦始皇所杀。有关成语:一字千金。本文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篇4:刻舟求剑成语
【拼音】:kè zhōu qiú jiàn
【简拼】:kzqj
【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示例】: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近义词】:守株待兔、墨守成规
【反义词】: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头脑不灵活
篇5:刻舟求剑成语
【顺接】:剑南诗稿、剑及履及、剑及屦及、剑头一吷、剑头一映、剑履上殿、剑态箫心、剑戟森森
【顺接】:瞋目案剑、驰马试剑、唇枪舌剑、封刀挂剑、风刀霜剑、季礼挂剑、结缨伏剑、刻舟求剑
【逆接】:春宵一刻、彫虫篆刻、雕虫篆刻、功在漏刻、几尽一刻、精雕细刻、立时三刻、每时每刻
【逆接】:刻不可缓、刻不容松、刻不容缓、刻不待时、刻己自责、刻意求工、刻意经营、刻木为吏
篇6:成语造句:刻舟求剑
成语造句:刻舟求剑
1、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果还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无异于刻舟求剑。
2、他本来思想就僵化,会干出像刻舟求剑般的蠢事来也不意外。
3、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4、刻舟求剑和买椟还珠都是违反哲学规律的。
5、规章制度的不折不扣的执行就是一种刻舟求剑的现实演绎.
6、从事研究工作,眼界要宽,知所权变,切忌刻舟求剑。
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刻舟求剑是行不通的。
8、他个性呆板、思想僵化,老是干出刻舟求剑的.蠢事,实在让人生气。
9、你不循原路回去找钱,只会在屋子?刻舟求剑般地乱找有什么用?
10、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11、我们应当记取刻舟求剑的教训,使我们的思想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
12、在求新求变的潮流中,我们绝不能刻舟求剑,食古不化。
13、愚民也要与时俱进才行。这样刻舟求剑是不行的
14、刻舟求剑是冷笑话啊!
15、因应各种状况,我们不宜刻舟求剑,不知变通。
16、今非昔比,你老是想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和刻舟求剑有何不同?
17、你不循原路回去找钱,只会在屋子里刻舟求剑般地乱找有什么用?
18、时势已变,刻舟求剑只会成为前进的绊脚石。
19、李智揣测杨肉白必然会来探望亲亲,于是在病院里布满了警员,刻舟求剑。
20、未必我讲的就是对的,()即使当时是对的,时过境迁,也可能是刻舟求剑。
21、现在大规模再推雷锋,很有刻舟求剑之忧
22、处理事情本来就要考虑各种情况,然后提出最适当的因应措施,绝不能刻舟求剑。
23、这种刻舟求剑的人,当然不能给他做大事的机会。
24、技术指标只是参考而已,灵活利用,不能刻舟求剑
25、寓言故事刻舟求剑让我领悟到学习和做事应灵活变通。
26、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27、今非昔比,你老是想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和刻舟求剑有何不同,经典名言?
2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有些人总喜欢刻舟求剑,照搬本本。
29、与人交往时,不要缩在角落里,刻舟求剑,而应该要主动出击,主动与人交流。
30、很多家长容易走一个误区,就是刻舟求剑。
31、这样一种“刻舟求剑”的思维方式至今未能退出思想舞台。
32、刻舟求剑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33、如果我们继续自以为是,拘泥固执,难免会做出“刻舟求剑”的蠢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