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bZub”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浇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浇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浇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砼浇筑应达到的质量要求有哪些?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浇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砼浇筑应达到的质量要求有:
1.防止离析,保证所浇混凝土均匀密实,强度符合要求,
2.保证结构构件几何尺寸准确。
3.钢筋和预埋件位置准确。
4.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
(二)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浇筑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为防止混凝土离析,要降低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在其底部先灌50~100 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避免产生蜂窝及麻面现象。
2.为了使混凝土能振捣密实,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混凝土每层浇筑厚度应符合规定。
3.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工作应尽可能连续作业。当由于技术上或组织上的原因,必须间歇作业时,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要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时间(即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经过运输和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得超过规定。
4.正确留置施工缝。
篇2:工业锅炉砌筑、浇筑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锅炉使用中,由于砌筑质量不合格,易引起炉墙漏风、开裂、甚至脱落等现象,严重影响锅炉的热效率,浪费燃料,污染生产环境,以下是在砌筑时应注意的几项问题:
(1)炉墙砌筑、浇筑和绝热层施工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适用于P≤2.5MPa的锅炉。
(2)必须在锅炉水压试验合格,及所有砌入墙内的零件、水管和炉顶的支、吊装置等的安装质量均符合设计和砌筑要求后,方可进行砌筑。
(3)凡在炉墙内与耐火砌体接触的柱子、梁、炉门框、窥视孔、管子、集箱等的表面,均应铺贴石棉板和缠绕石棉绳。
(4)使用材料:粘土砖2300mm×113mm×65mm,红砖240mm×115mm×53mm,耐火混凝土。
(5)砖的加工面和有缺陷的表面不宜朝向炉膛或炉子通道的内表面。不得在砌体上砍凿砖,砌砖时应用木锤探正,砌筑时内外墙体均应勾缝。
(6)砌筑炉墙粘土砖应同时砌筑红砖,至一定高度后(1.5m)且在炉墙内外层高度基本相等时放置拉固砖,拉固砖向外伸出115mm。在高度方向上每隔五层或七层就要加拉固砖。拉固砖在水平方向上应每隔两块砖长间断留设,并上下交错拉固。粘土砖单独砌筑的高度不应超过九层。砌砖中断或返工拆砖而必须留槎时,应作成阶梯形的斜槎。
(7)考虑到砖的热膨胀和加强保温绝热(主要是绝热),可在红砖和粘土砖之间留出空气夹层。
(8)当炉膛砌至炉排水平面以上时,在前后墙和左右侧墙的外墙上,沿水平方向每隔2~2.5m埋入一根直径20mm的短节钢管,或暂留一块丁砖不砌。作为烘炉的排汽孔洞。烘炉完毕将孔洞堵塞。
(9)在炉墙长度方向上每隔5m留伸缩缝,宽25mm(偏差+5mm)。伸缩缝应避开受力部位和骨架,砌体内层的伸缩缝,上下层应互相错开,
伸缩缝应均匀平直,缝内应无杂物,并充填直径大于缝宽的涂有泥浆的石棉绳。朝向火焰的缝内充填硅酸铝耐火纤维毡条。炉墙垂直伸缩缝内的石棉绳应在砌砖的同时压入。以防炉渣进入而使伸缩缝失去作用,同时石棉绳的嵌入也有利于防止漏风。伸缩缝只存在高温层即耐火砖层之中。
(10)折焰墙:在砌筑焰墙时,应遵守下列技术要求:
a. 与折焰墙砌筑有关的管子,应符合砌筑的要求,保证其间隙和表面平整。
b. 折焰墙同炉墙衔接部分,应留设膨胀缝,其尺寸误差不得超过3mm,缝内应用石棉绳填塞严密。
c. 折焰墙在同层内应砌同一高度尺寸的砖。
(11)炉顶的砌筑:一般采用铺砌式,将砖块或耐火混凝土板直接铺砌在炉顶受热面上,这种炉顶支承简单,而且能适应高温区。工业锅炉一般有顶棚水冷壁,而且跨度都不大,采用耐火砖铺砌这种炉顶时,由于管子支承面不整齐,砖和管子不宜密合,应先在顶棚管上铺一层石棉板,然后再铺耐火砖。这样即保证了平整又可造成膨胀间隙。如果面积较大,最好用耐火混凝土进行现场浇筑,但考虑管子和混凝土膨胀系数不同,避免一旦发生胀差时产生较大的内应力使耐火砖开裂,在浇注前可在棚管上涂1—3mm厚的沥青,或铺上油毡纸或用草绳缠住管子等方法都可以。这些物质烧掉以后,便在管子和混凝土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以供相对位移。在整体浇注混凝土时,必须沿纵向和横向每隔1~1.5m留出5~6mm伸缩缝。
(12)炉拱的砌筑:一般采用耐火混凝土浇筑。筑拱时,应首先按设计尺寸和技术要求做出拱胎且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支设拱胎时,必须支设的正确牢固。混凝土要均匀拌合,搅拌好的矾土水泥耐火混凝土应在30min内浇注完,并应按设计规定的位置和构造留出伸缩缝,分层浇注时,应连续进行,并应用棒式震捣器进行捣固,以便保证质量。与混凝土接触处的拱管应涂以沥青,或缠绕石棉绳、油毡纸等,借此留出膨胀间隙。已初凝的混凝土不得用来浇注。矾土水泥耐火混凝土应潮湿养护,适宜养护温度为15~25℃,养护时间至少应为3天。不承重的板模,应在耐火混凝土的强度能保证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到损坏时,才可拆除;承重模板应在耐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才可拆除。
(13)耐火砌体或隔热砌体,在施工过程中,直至投入生产前,应预防受湿。
篇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及问题处理分析建筑工程论文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及问题处理分析建筑工程论文
摘要:随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获得愈来愈普遍的应用,其施工技术难度大、项目条件繁杂,施工技术要求高。要充分认识浇筑技术和有关病害形成因素,使用科学的方式与施工工艺实施应对。文章笔者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及问题处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特点
1.1工程条件复杂,混凝土的需要量大
现在基本都是现浇的大体积混凝土,因此整个浇筑项目的条件比较复杂,这对于浇筑技术的需求比较高。大体积混凝土本身的体积要比普通混凝土要大,在浇筑的经过中就需要许多的原材料。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时的特征之一就是混凝土相对大的需要量。
1.2施工技g与养护工作的要求高
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大,构造厚实,而且在浇筑时容易形成裂缝,因此在浇筑的经过中一定要确保其整体性。通常状况下需要混凝土实施连续浇筑,防止留下任何缝隙;后期的养护工作一定要做好,不然大体积混凝土就会发生一连串的问题,这对于整个项目而言都会形成非常大的影响。
1.3施工难度相对大,容易形成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在现实浇筑中水泥的水化热量相对大,再加上混凝土的体积大,因此混凝土内部不容易散发热量,而混凝土外部的热量散发快,这就产生了温差。温差就会造成应力的出现,应力就会造成混凝土发生裂缝,裂缝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是严重的质量问题。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2.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问题
任何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也不例外。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混凝土结构物出现裂缝,裂缝的出现是因为固体材料中的某种物体不连续的现象,从建筑角度来说,属于结构材料强度理论的范围。裂缝的类型主要分为没有受到负荷的混凝土或者是钢筋混凝土出现微观裂缝,例如骨料裂缝、水泥石裂缝与粘着裂缝。而外荷载的作用、直接应力与变形才是引起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2.2浇筑质量产生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时所出现的裂缝问题主要是因为内外部温度存在差异性所引起的,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膨胀收缩的现象,即温度变形。产生温度变化的原因是水泥的水化热引起的,在混凝土凝结期间由于水泥水化的影响,会在早期发生大量的水化热,使混凝土的.温度不断上升,影响了大体积混凝土导热性能,致使内部温度没有及时分散出去,而外部温度下降速度过快,内部不断发生膨胀,从而出现裂缝。
3.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3.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水泥、外加剂、砂石骨料和水等,为了有效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开裂,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择质量好的水泥作为原材料,若质量不合格的应禁止投入使用。因为水泥内部会形成水化热的现象,让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不一样,因此,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是最佳的施工方法。如果使用的水泥,其水化热过高,应及时制定合理科学的措施降低水化热,例如在混凝土中适当掺入延缓凝固剂和减水剂,提升混凝土强度,分散水泥粒子,将水泥中过多的水释放出来,以此降低水泥中的水化热。除此之外,为了确保混凝土凝固效果,在使用水泥时,尽可能使用凝结时间较长的水泥,这也是有效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最佳方法。
3.2分层连续浇筑
(1)混凝土浇筑时,完成第一层浇筑后,再实施第二层的浇筑。但要留意实施第二次浇筑以前,保证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没有初凝,并在这基础上实施一层一层地持续浇筑,直到完工为止。同时在使用分层连续浇筑或者推移式连续浇筑时,最好缩短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层间的间隔时间要比混凝土初凝时间要少,当中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能够经过试验来确定。(2)对混凝土实施浇筑能应用分层浇筑的技术,分层浇筑技术一般能分为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全面分层是在第一层的浇筑完成了以后再实施第二层的浇筑,循环接替完成全部的浇筑工作,这种方案能有效地避免发生裂缝,如果形成了裂缝也能实施及时有效的修补,所以受到了普遍运用。(3)分段分层是从底层实施浇筑工作,当浇筑到必然的高度后就由第二层开始向后浇筑,使用这样的技术所浇筑的层数非常多,在完成浇筑后第一层也没有初凝,这种浇筑技术对长度、面积相对大而且略薄厚度的混凝土适用。(4)斜面分层浇筑就是由最下一层开始向上浇筑,关键应用于构造、长度为厚度3倍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里。值得留意的是,为了把浇筑质量提高,要对振捣程序实施严格的控制,在粗骨料没有发生下沉状况时实施振捣,把混凝土里面的气泡排出,对振捣的时间也要提前计算好,让漏振、过振和欠振问题获得避免。振捣器插入混凝土下层要控制在5cm左右的深度,旨在避免混凝土中出现过振的状况。完成振捣后,要根据合理的方法实施拔出,要控制好速度和时间。
3.3做好养护措施。提高混凝土质量
3.3.1裂缝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因为水化热的形成具有较高温度、速度快和降温幅度大的特点,让混凝土形成很大的收缩应力与较高的温度,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缝。由于是温度引起的开裂问题,因此,施工前应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对温度进行控制。例如施工工作人员在混凝土表面敷设一些草席,两层较为适宜,并在草席上面盖上一层塑料薄膜,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一直处于湿润适中的状态中,以免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开裂,进而给工程质量带来影响,并确保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的温差在25℃以下。需要注意的是,在拆除草席和薄膜时,应确定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足够才能够进行,若强度没有符合标准要求就强行拆除,就可能发生坍塌事件,不仅给工程进度带来影响,还浪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
3.3.2浇筑找平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工程项目来说,浇筑的平整度是对施工质量进行判断的重要标准,因此,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刮平也是施工技术中的核心。大体积混凝土的刮平技术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槽钢、方钢和螺栓杆等,需要注意的是,方钢的长度均保持一致,然后将槽钢与螺栓杆进行焊接,组成一个支托,然后利用螺母将其进行固定,在上方安装方钢作为刮板行走的轨道,就组成了一个大体积混凝土刮平技术的支架。同时,大体积混凝土在进行浇筑之前,应提前放置好标识钢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与平整度进行控制。而混凝土浇筑的厚度与底板厚度相比,要厚一倍,然后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粗劣刮平表面,混凝土在凝固之前要检查支托,确保撤除及时。通常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刮平相关要求分为两部分:(1)开始凝固之前;施工工作人员应使用机械磨光机粗磨一遍表面,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平整性,还可以满足振实效果的要求;(2)干硬后,在重新对表面细磨一次,然后使用人工压浆的方法对板状与柱状的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进行涂抹。同时,在刮平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面浆灌注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确保表面没有形成小凹洞。刮平工作结束后,应定期对其进行养护,加大养护工作的力度,以此提升施工的质量。
4.结语
综上,基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控制。同时,在购买原材料过程中,应严抓把关,不合格的产品禁止进入施工现场,并做好养护措施,防止后期出现裂缝问题,进而确保混凝土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