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yoc2009”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关于陕西方言谚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陕西方言谚语,供大家参考。

关于陕西方言谚语

篇1:关于陕西方言谚语

1、十处乡风九不同。 (西安)

2、入国问禁,入乡问俗。 (咸阳)

3、出门问路,入乡问俗。

4、荞麦三棱麦颗尖,千里乡俗不一般。

5、娶媳妇穿孝衫,十里乡情不一般。 (汉中)

6、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渭南)

7、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 (安康)

8、一弯一曲,一乡一俗。 (渭南)

9、上地肩搭一根绳,出门爬坡靠步行。

[注] 这里说的是神木、府谷等丘陵沟豁地区农村生活习惯。

10、山高石头多,出门上下坡,路无五里平,担背累死人。

[注] 指吴堡县乡情。

11、风沙滚滚漫无边,白天还要把灯点;十年九旱秋不收,讨饭要往老山走。 (榆林)

[注] 指榆林北部地区昔日乡情。老山:泛指延安一带。

12、家有三声,日月兴隆。 (咸阳)

[注] 三声:指读书声、小儿哭声、织布机声。

13、庄稼户三件宝鸡飞猪咬娃娃吵。 (渭南)

14、人有三个不如意;蠢妻劣子走扇子门。 (西安.回族)

15、关中妇女有三爱;棉花搅团苜蓿菜。 (咸阳)

篇2:关于陕西方言谚语

云里搭铺山头歇,伸手摸住半边月。 (汉中)

[注] 南郑县大巴山区人们的居住特点。

土打墙,泥抹房,几代人睡一盘炕。

[注] 三边民居特点。

有钱没钱都盖窑,城里城外都捣毛。 (榆林)

[注] 捣毛:贩运羊毛。

宁要门前热热闹闹,莫叫屋后有条大道。

长子不离老庄,次子不离马房。

[注] 民间分家习俗。

哥东弟西,老三出去。 (铜川)

房子单面盖,面条像裤带,眼镜头顶戴,女子不出外,烧饼像锅盖,有了辣子不吃菜,椅子不坐蹲起来,唱戏吵架分不开,姑娘上树比猴快,把好就叫?坏奶?(西安)

[注] 此谚即民间流传的“陕西十大怪”,亦称“关中十大怪”,个别地方说法略有不同。

堰河村,是模范,地上净得能擀面。 (宝鸡)

[注] 堰河村:在岐山县,全国着名卫生模范村。

御厨出蓝田,艺高天下传。

[注] 蓝田誉称“厨师之乡”,据说明代崇祯皇帝的御厨王承思清代光绪皇帝和慈裕太后的御厨李芹溪和侯治荣都是蓝田县人。

蓝田勺勺客,四面八方飞。

[注] 勺勺客:厨师的俗称。

要找蓝田乡党,大小衙门厨房。 (西安)

[注] 谓蓝田厨师多。如今仍有许多蓝田人在中央机关人民大会堂驻外使领馆操厨。

柳林酒,东湖柳,女人手。 (宝鸡)

[注] 柳林:指凤翔县柳林镇,西风名酒产于该镇。东湖:在风翔东关,湖畔垂柳依依,景致幽雅。女人手:当地妇女手巧,善于编织。

正月猪,二月猫,三月婆娘满地跑。 (铜川)

正月响雷墓鼓堆,三月响雷麦鼓堆。 (咸阳)

[注] 当地民俗,认为正月打雷多灾,三月打雷丰产。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炒豆豆。 (西安)

二月小蒜,香死老汉。

过了三月三,行人着衣单。 (咸阳)

过了春分,不上新坟。

篇3:关于陕西方言谚语

早饭窝窝熬莱豇豆汤,中午烩莱捞饭喝拌汤,晚上和菜炒面是家常。

[注] 过去神木农家一日的饭食。

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注] 三边高原风情。

女十岁,鞋十对。 (榆林)

[注] 榆林民风,女子长到岁时,就要学会做鞋,袜。

五脊六兽,简瓦包沟。

[注] 韩城民居的装饰。

芝川无太岁,建房不择日。 (渭南)

[注] 太岁:传说中的土神,挖土要避开太岁方位方安。

有钱没钱,庄子面南。

三孔石窑一院,苹果树栽在两岸。 (铜川)

暖窑热炕一盆火,稀饭咸菜泡蒸馍。 (延安)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 (咸阳)

南楼北厅巽字门,东西厢房并排齐。

[注] 韩城民居布局。

官住衙门客住店,韩城人住的四合院。

东房二八,西房四九,南房三七,北房一六。

[注] 指房高尺寸的尾数,如“东房二八”,就是一丈二尺八寸。

四合头院子歇檐厅,走马门楼挂红灯。 (渭南)

[注] 韩城民居制式。

车马打从头顶过,只闻鸡犬不见人。 (咸阳)

[注] 渭北原上,过去有不少农民住地窑,远处能听见鸡狗叫声,却看不见人的住处。

篇4:关于陕西方言谚语

长安女人有三爱;酸杏搅团浆水莱。家家院有葡萄架,吃果歇凉又哄娃。 (西安)

高家的好枣刺,余寨的好小于。

[注] 高家余寨:地名,在淳化县。

徐长村的好苇子,南北居寨的好女子。 (咸阳)

[注] 徐长村南北居寨:地名,在淳化县。

沣河两岸好苇子,牛东第五桥好女子。 (西安)

[注] 牛东第五桥:地名在户县。

岐山锅盔岐山面,岐山姑娘真好看。

诸村杨村堰河村,马王沙庄草场村,好货出在杨柳村。 (宝鸡)

[注] 好货:土语,这里指漂亮姑娘。杨柳村,蚊山县地名。

山青水秀赛江南,汉中姑娘桃花面。 (汉中)

丹凤眼,山阳脸,洛南尻子赛笸篮。 (商洛)

[注] 尻子:土语,即臀部。

关中妇女多勤俭,上炕剪子下炕镰。 (渭南)

三原颡,泾阳脚,高陵婆娘赛骆驼。 (西安)

[注] 颡(音sia)脚;指当地妇女重视头和脚部妆饰。赛骆骆:喻吃苦耐劳。

米脂婆姨绥德汉,榆林女子赛貂蝉。 (榆林)

[注] 汉:俗称丈夫。

耀州瓷,出陈炉,如今落个大瓷壶。

[注] 大瓷壶:又称痴胡。土语,指特别老实的人,

关中人,生性犟,不置铺盖光烧炕,一面热,三面凉,烫的急了转个向。 (铜川)

紫阳一大怪,石头当瓦盖。 (安康)

[注] 紫阳县广产瓦石,人们用以盖房,故云。

东山石头西山蒜,黑山女人不用看。

[注] 东山西山黑山:村名,均在府谷县高石崖乡。不用看:指女子貌美,用不着挑选。

篇5:关于陕西方言谚语

男人走口外,女人掏苦菜。 (榆林)

[注] 旧社会,陕北遇春荒时,男人去宁夏内蒙古一带揽工,女人在家挖野莱度日。

东原好吹,南原好堆,西原好推,北原好背。 (咸阳)

[注] 东原南原酉原北原:地名,屑彬县。好吹:指唢呐;好堆:指堆土攒肥;好推:推车子;好背:身披羊皮衣。

骑驴婆姨赶驴汉,怀里抱个肉圪蛋。 (榆林)

[注] 肉圪蛋:土语,幼儿。

养儿防老,养女解愁。

有儿不在夸,哭到坟里送到家。

男不叫花,女不叫发。

[注] 花发:指人名。

外甥再好隔姓着,侄儿再好心另着。

三秋不顶一夏,好侄不顶瞎娃。

干大是个鳖,一年三料节。 (咸阳)

[注] 干大:土语,干爸。三料节:有了干儿要按正月“追年”五月“追端午”九月“追九九”的风俗去干儿家走亲,并送上长辈的礼物。

老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羊肉,一把卖切糕。 (西安.回族)

临潼人,吃稀饭,稀饭上边盖炒面,不用小碗用老碗,端上老碗到处窜。 (西安)

[注] 老碗:土语,粗瓷大碗。窜:串门子。此风习在冬季盛行。

进了落星湾,先吃柿子后吃烟。

[注] 落星湾盛产柿子和烟叶,当地人多用来招待客人。

亲戚来了做啥饭,荷包鸡蛋臊子面。 (宝鸡)

进门当做亲戚看,鼎罐给你唱乱弹。 (汉中)

[注] 唱乱弹:指用鼎罐在火塘上炖肉,罐中发出的响声。

洋芋糊汤疙瘩火,除过神仙就数我, (商洛)

[注] 昔日商洛大山中穷人生活情景。

穿得新,走得快,肚里装的酸白菜;穿得烂,走得慢,扁食疙瘩家常饭。

[注] 以往,榆林城东人省吃俭用,讲究穿戴;城西人则讲究吃喝,不太顾穿着。

篇6:陕西方言谚语

十处乡风九不同。 (西安)

入国问禁,入乡问俗。 (咸阳)

出门问路,入乡问俗。

荞麦三棱麦颗尖,千里乡俗不一般。

娶媳妇穿孝衫,十里乡情不一般。 (汉中)

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渭南)

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 (安康)

一弯一曲,一乡一俗。 (渭南)

上地肩搭一根绳,出门爬坡靠步行。

[注] 这里说的是神木、府谷等丘陵沟豁地区农村生活习惯。

山高石头多,出门上下坡,路无五里平,担背累死人。

[注] 指吴堡县乡情。

风沙滚滚漫无边,白天还要把灯点;十年九旱秋不收,讨饭要往老山走。 (榆林)

[注] 指榆林北部地区昔日乡情。老山:泛指延安一带。

家有三声,日月兴隆。 (咸阳)

[注] 三声:指读书声、小儿哭声、织布机声。

庄稼户三件宝鸡飞猪咬娃娃吵。 (渭南)

人有三个不如意;蠢妻劣子走扇子门。 (西安?回族)

关中妇女有三爱;棉花搅团苜蓿菜。 (咸阳)

长安女人有三爱;酸杏搅团浆水莱。家家院有葡萄架,吃果歇凉又哄娃。 (西安)

高家的好枣刺,余寨的好小于。

[注] 高家、余寨:地名,在淳化县。

徐长村的好苇子,南北居寨的好女子。 (咸阳)

[注] 徐长村、南北居寨:地名,在淳化县。

沣河两岸好苇子,牛东第五桥好女子。 (西安)

[注] 牛东、第五桥:地名在户县。

岐山锅盔岐山面,岐山姑娘真好看。

诸村杨村堰河村,马王沙庄草场村,好货出在杨柳村。 (宝鸡)

[注] 好货:土语,这里指漂亮姑娘。杨柳村,蚊山县地名。

山青水秀赛江南,汉中姑娘桃花面。 (汉中)

丹凤眼,山阳脸,洛南尻子赛笸篮。 (商洛)

[注] 尻子:土语,即臀部。

关中妇女多勤俭,上炕剪子下炕镰。 (渭南)

三原颡,泾阳脚,高陵婆娘赛骆驼。 (西安)

[注] 颡(音sia)、脚;指当地妇女重视头和脚部妆饰。赛骆骆:喻吃苦耐劳。

米脂婆姨绥德汉,榆林女子赛貂蝉。 (榆林)

[注] 汉:俗称丈夫。

耀州瓷,出陈炉,如今落个大瓷壶。

[注] 大瓷壶:又称痴胡。土语,指特别老实的人,

关中人,生性犟,不置铺盖光烧炕,一面热,三面凉,烫的急了转个向。 (铜川)

紫阳一大怪,石头当瓦盖。 (安康)

[注] 紫阳县广产瓦石,人们用以盖房,故云。

东山石头西山蒜,黑山女人不用看。

[注] 东山、西山、黑山:村名,均在府谷县高石崖乡。不用看:指女子貌美,用不着挑选。

男人走口外,女人掏苦菜。 (榆林)

[注] 旧社会,陕北遇春荒时,男人去宁夏、内蒙古一带揽工,女人在家挖野莱度日。

东原好吹,南原好堆,西原好推,北原好背。 (咸阳)

[注] 东原、南原、酉原、北原:地名,屑彬县。好吹:指唢呐;好堆:指堆土攒肥;好推:推车子;好背:身披羊皮衣。

关于陕西方言谚语(集锦12篇)骑驴婆姨赶驴汉,怀里抱个肉圪蛋。 (榆林)

[注] 肉圪蛋:土语,幼儿。

养儿防老,养女解愁。

有儿不在夸,哭到坟里送到家。

男不叫花,女不叫发。

[注] 花、发:指人名。

外甥再好隔姓着,侄儿再好心另着。

三秋不顶一夏,好侄不顶瞎娃。

干大是个鳖,一年三料节。 (咸阳)

[注] 干大:土语,干爸。三料节:有了干儿要按正月“追年”、五月“追端午”、九月“追九九”的风俗去干儿家走亲,并送上长辈的礼物。

老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羊肉,一把卖切糕,

(西安?回族)

临潼人,吃稀饭,稀饭上边盖炒面,不用小碗用老碗,端上老碗到处窜。 (西安)

[注] 老碗:土语,粗瓷大碗。窜:串门子。此风习在冬季盛行。

进了落星湾,先吃柿子后吃烟。

[注] 落星湾盛产柿子和烟叶,当地人多用来招待客人。

亲戚来了做啥饭,荷包鸡蛋臊子面。 (宝鸡)

进门当做亲戚看,鼎罐给你唱乱弹。 (汉中)

[注] 唱乱弹:指用鼎罐在火塘上炖肉,罐中发出的响声。

洋芋糊汤疙瘩火,除过神仙就数我, (商洛)

[注] 昔日商洛大山中穷人生活情景。

穿得新,走得快,肚里装的酸白菜;穿得烂,走得慢,扁食疙瘩家常饭。

[注] 以往,榆林城东人省吃俭用,讲究穿戴;城西人则讲究吃喝,不太顾穿着。

早饭窝窝熬莱豇豆汤,中午烩莱捞饭喝拌汤,晚上和菜炒面是家常。

[注] 过去神木农家一日的饭食。

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注] 三边高原风情。

女十岁,鞋十对。 (榆林)

[注] 榆林民风,女子长到10岁时,就要学会做鞋,袜。

五脊六兽,简瓦包沟。

[注] 韩城民居的装饰。

芝川无太岁,建房不择日。 (渭南)

[注] 太岁:传说中的'土神,挖土要避开太岁方位方安。

有钱没钱,庄子面南。

三孔石窑一院,苹果树栽在两岸。 (铜川)

暖窑热炕一盆火,稀饭咸菜泡蒸馍。 (延安)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 (咸阳)

南楼北厅巽字门,东西厢房并排齐。

[注] 韩城民居布局。

官住衙门客住店,韩城人住的四合院。

东房二八,西房四九,南房三七,北房一六。

[注] 指房高尺寸的尾数,如“东房二八”,就是一丈二尺八寸。

四合头院子歇檐厅,走马门楼挂红灯。 (渭南)

[注] 韩城民居制式。

车马打从头顶过,只闻鸡犬不见人。 (咸阳)

[注] 渭北原上,过去有不少农民住地窑,远处能听见鸡狗叫声,却看不见人的住处。

云里搭铺山头歇,伸手摸住半边月。 (汉中)

[注] 南郑县大巴山区人们的居住特点。

土打墙,泥抹房,几代人睡一盘炕。

[注] 三边民居特点。

有钱没钱都盖窑,城里城外都捣毛。 (榆林)

[注] 捣毛:贩运羊毛。

宁要门前热热闹闹,莫叫屋后有条大道。

长子不离老庄,次子不离马房。

[注] 民间分家习俗。

哥东弟西,老三出去。 (铜川)

房子单面盖,面条像裤带,眼镜头顶戴,女子不出外,烧饼像锅盖,有了辣子不吃菜,椅子不坐蹲起来,唱戏吵架分不开,姑娘上树比猴快,把好就叫?坏奶?。 (西安)

[注] 此谚即民间流传的“陕西十大怪”,亦称“关中十大怪”,个别地方说法略有不同。

堰河村,是模范,地上净得能擀面。 (宝鸡)

[注] 堰河村:在岐山县,全国著名卫生模范村。

御厨出蓝田,艺高天下传。

[注] 蓝田誉称“厨师之乡”,据说明代崇祯皇帝的御厨王承思、清代光绪皇帝和慈裕太后的御厨李芹溪和侯治荣都是蓝田县人。

蓝田勺勺客,四面八方飞。

[注] 勺勺客:厨师的俗称。

要找蓝田乡党,大小衙门厨房。 (西安)

[注] 谓蓝田厨师多。如今仍有许多蓝田人在 、人民大会堂、驻外使领馆操厨。

柳林酒,东湖柳,女人手。 (宝鸡)

[注] 柳林:指凤翔县柳林镇,西风名酒产于该镇。东湖:在风翔东关,湖畔垂柳依依,景致幽雅。女人手:当地妇女手巧,善于编织。

正月猪,二月猫,三月婆娘满地跑。 (铜川)

正月响雷墓鼓堆,三月响雷麦鼓堆。 (咸阳)

[注] 当地民俗,认为正月打雷多灾,三月打雷丰产。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炒豆豆。 (西安)

二月小蒜,香死老汉。

过了三月三,行人着衣单。 (咸阳)

过了春分,不上新坟。

鬼不走干路。

[注] 喻清明节前后修坟祭祖时多雨。

篇7: 陕西方言

1、麻米儿D→不讲理不明事理。

2、幕囊D→行动迟缓浪费时间的行为

3、明个D→明天

4、麻达D→麻烦问题

5、细香戏法D→细致仔细。

6、饿D→人称代词我

7、扑西来海D→邋遢不整洁不干净

8、niaD→人家

9、年四个D→去年

10、打圆D→周围附近

11、碟D→吃饭打人

12、啊达D→哪里?一般回答用:WER

13、逼列D→完蛋了,指事态无可挽回。

14、产活D→好,舒服

15、成马列D→程度形容词,例如快成马列,漂亮成马列

16、骚青D→热情过分,讨好献媚之嫌

17、罢列D→一般,还行过得去

18、饿贼D→不太礼貌的用语,表示很惊讶的感叹。

19、了杂列D→很好,很美

20、蹭D→厉害

21、制达D→那里

22、瓷马二楞D→不机灵,迟钝。

23、忒D→很好,很棒

24、克里马擦D→快点,英文:hurryup

25、马卡D→差劲

26、野个D→昨日

27、啊四D→哪?哪个是?一般回答用:握四

28、列远D→一边去

29、木乱D→不舒服不适,思绪烦乱

30、谝D→聊天,说话

31、噶达马西一和滩D→乱七八糟一大堆

32、扎式D→摆架子,打肿脸充胖子

33、后个D→后天

34、雾达D→那里

35、花搅D→开玩笑恶作剧取笑

36、四火D→试一试,

37、都成送列D→都成什么样了啊?

38、前个D→前天

39、南常D→困难,不容易办的

篇8: 陕西方言

1、制达—那里

2、啊达—哪里?一般回答用:WER

3、寺—是

4、四火—试一试,

5、花搅—开玩笑恶作剧取笑

6、都成送列—都成什么样了啊?

7、骚青—热情过分,讨好献媚之嫌

8、年四个—去年

9、幕囊—行动迟缓浪费时间的行为

10、扑西来海—邋遢不整洁不干净

11、前个—前天

12、麻米儿—不讲理不明事理。

13、野个—昨日

14、社—说

15、后个—后天

16、木乱—不舒服不适,思绪烦乱

17、推荐在西安女孩子不要说“锤子”二字,西安人都明白

18、细香戏法—细致仔细。

19、再—咱们

20、罢列—一般,还行过得去

21、忒—很好,很棒

22、。。咧--…了

23、饿贼—不太礼貌的用语,表示很惊讶的感叹。

24、扎式—摆架子,打肿脸充胖子

25、碟—吃饭打人

26、马卡—差劲

27、瓷马二楞—不机灵,迟钝。

28、谝—聊天,说话

29、包—不,例如:“你包社列”就“是你别说了”

30、产活—好,舒服

31、逼列—完蛋了,指事态无可挽回。

32、明个—明天

33、活试—适宜,满意

34、了杂列—很好,很美

35、nia—人家

36、糟怪—撒谎

37、克里马擦—快点,英文:hurryup

38、伙计—一般制朋友哥们女孩子的男朋友

39、饿—人称代词我

40、雾达—那里

41、蹭—厉害

42、南常—困难,不容易办的

43、噶达马西一和滩—乱七八糟一大堆

44、啊四—哪?哪个是?一般回答用:握四

45、列远—一边去

46、打圆—周围附近

47、一案子起—一边去

48、…成马列—程度形容词,例如快成马列,漂亮成马列

49、麻达—麻烦问题

篇9: 陕西方言

咸阳方言词语

1、【锅盔】烙馍。

2、【谄】好。

3、【}】奶水。

4、【脖项】脖子。

5、【野雀】喜鹊。

6、【沟子】屁股。

7、【活泛】人灵活的意思。

8、【搞】哄。如:把娃搞个子,意即把娃哄一下。

9、【浆水不唧】说话无水平,语无伦次,不着边际。

10、【屋里人】妻子

11、【撩猫斗狗】挑逗。

12、【日弄】整治人。

13、【日囊】吃,含贬义。如“光日塞,不干活”。

14、【老后儿】大后天的次一天。

15、【后儿】后天。

16、【营更】此刻。

17、【把】奶奶。

18、【启鸡】拂晓前。

19、【望想】指望。

20、【不乖】指小孩子生病了。

21、【老丧】表示退步,含贬义。如书念老丧了。

22、【打啊声】指啊啊着应付。

23、【人麻山气】形容人很多。

24、【搞摸】指哄孩子。如:“把孩子搞摸一下”。

25、【脚扬手】指乱动手动脚。

26、【西番】指女人长得漂亮。如:“她长得很西番”。

27、【五眼六指】指做事说话不象人。

28、【胛搁】肩膀。

29、【大】父亲。

30、【明儿】明天。

31、【今儿个】今日。

32、【头牯】牲畜。

33、【囊才头】不中用的人。

34、【吱蝼蝼】蝉。

35、【将养】将息,补养。

36、【尸气派态】同“尸气不拉”。

37、【自阿格】当然。

38、【瓷了】发呆。

39、【】形容小孩子瘦弱。

40、【巴】拉屎。

41、【囊哉】舒坦的样貌。如:“日子过得很囊哉”。

42、【泼烦】情绪烦躁。

43、【游转户】即游村转户,指东家出西家进,不干事胡转悠。如:“他整天游转户”。

44、【咣咣】说话,含贬义。

45、【疙拧】走动的样貌。含贬义。

46、【挣叫】高声喊叫,含贬义。如“甭挣叫,把人吵死了!”

47、【踏识】物色。

48、【尸气】食物腐败。

49、【胡叫冒答应】俚语,指胡乱答应。

50、【气长】指长了精神。

51、【次}】形容人闷,遇事不能挺身而出。

52、【恨世不足】指贪欲太大。

53、【郎的当】①上当。如:“给上了一个郎的当”。②不用心,不负职责。

54、【医治】拾掇修理。

55、【冒子】性格鲁莽的人。

56、【姨父】①指母亲的姊妹的丈夫。②指妻子的父亲。

57、【而】扔掉。

58、【缠搅】指胡搅蛮缠,惹事生非。

59、【大大】叔父。

60、【上前儿】大前天

61、【糊涂】面粉做的稀汤饭。

62、【牛下半截】指牛屁股。

63、【刻里马察】立刻立刻。

64、【志】①试验,称重量。②指某人见人少问话,少应答,使人感到他不平易近人。

65、【瓷锤】反映迟钝的人。

66、【念想】想头。

67、【嘴硬沟子松】类似于“色厉内荏”。

68、【燕唧唧】燕子。

69、【起启鸡,打半夜】起早睡晚。

70、【受活】指舒服,含贬义。如:“看把你受活死了。”

71、【二不楞登】痴呆。

72、【麻糖】麻花。

73、【长虫】蛇。

74、【】麻雀。

75、【稀坑中醋“诌”,好。

76、【p】害羞。

77、【外前人】丈夫。

78、【簪】指物品裂了缝。

79、【略略】乱侃,带贬意。

80、【后晌】下午。

81、【姨】①指母亲的姊妹。②指妻子的母亲。

82、【乖张】乖戾。

83、【乖】指小孩子长得漂亮健康听话。

84、【帽盖】辫子。

85、【}}】奶头。

86、【蛮】指小孩子长得健壮。

87、【早子】早晨上午。

88、【】瞥了一眼。

89、【粘】形容人不利落不干脆。

90、【瓜子】傻瓜。

91、【不搭眼】不中看。含贬义。

92、【待承】招待。如:“她把父母待承得很好。”

93、【一带州】指占得宽。

94、【吱哇】高声乱说话。

95、【不当】实在可怜的意思。

96、【隔经】犹如说“差窍”。

97、【外后儿】大后天。

98、【样样数数】各种各样。

99、【稳坚】稳当。如:“那人很稳坚”。

100、【疥凸子】蟾蜍。

101、【支应】服侍。

102、【二溺子】脑子不够用的人。

103、【黑老哇】乌鸦。

104、【日塌】①损坏。②牺牲,带贬意。

105、【打】拾掇。如,“你把东西打一下。”

106、【猩吼】猫头鹰。

107、【踢里倒腾】象声词,响声很大。

108、【晋让】礼让。如:“吃东西时要晋让客人”。

109、【壁缝蚂】蚂蚁。

110、【麻达】问题。如“没麻达”。

111、【弧亢谩

112、【合尺】适宜。

113、【鹁羔】鸽子。

114、【对劲】指关系好。“张三和李四很对劲。”

115、【疥疙蛙】青蛙。

116、【燕抓拉】燕子。

117、【撕挖】撕扯。

118、【绺娃】小偷。

119、【零整】收拾整理治疗。

120、【日眼扒步】指做事占地方。

121、【尺谋】思考。

122、【前晌】上午。

123、【显哗】指亮给人看,好表现。如“藏好,别显哗!”“那人好显哗”。

124、【前儿】前天

125、【尸气不拉】说话又臭又长。

126、【熊不顶】什么作用也不起。

127、【见般思样】见一样,想一样。如:“她每一天做饭都是见般思样!”

篇10: 陕西方言

形容类:

用人的某一器官形容:

眼:好看叫顺眼,厌恶叫训眼,麻烦叫麻眼,难看叫伤眼,不讨人爱叫白眼,勾心斗角叫玩心眼,脾气暴躁叫毛眼,死不认帐叫瞪白眼,束手无策叫干瞪眼,事情乱叫没眉眼,另眼看叫翻白眼,盼人究叫害红眼,向上看叫势利眼,有点子有办法叫有板眼,心胸窄气量小叫留意眼。

手:系陕南一带多用,熟练叫老物,帮忙叫搭手,紧俏叫抢手,出售叫脱物,小偷小摸叫三只手,谨慎肯干叫挖抓手。

脚:上坡叫爬脚,下坡叫力脚。走路叫拐脚,岔路叫撇脚,不穿鞋袜叫精脚,能干重活叫力脚。

气:关中一带常把发怒叫着气,遇到坏事叫晦气,自大叫傲气,痴呆叫二气,排场叫阔气,刻薄叫贪气,挨整叫受气,胡搅叫邪气,扭捏叫妖气,努力向上叫争气,老人康健叫福气,小孩聪明叫志气,心灵手巧叫灵气,痴头笨脑叫木气,办事漂亮叫美气,遇到好事叫运气,死人叫断气,慷慨大方叫爽气,穿戴时髦叫洋气,正直无私叫硬气。

用十二属相形容人:

奸得跟老鼠一样,犟得跟牛犊一样,凶得跟老虎一样,跑得跟兔子一样,大得跟飞龙一样,毒得跟蛇蝎一样,欢得跟马驹一样,绵得跟羊娃一样,灵得跟猴子一样,红得跟鸡冠一样,笨得跟猪脑一样,轻得跟狗尾一样。

用地理名词形容:

山:骄傲自满叫张山,耍半吊子叫争山,爱吹大话叫撂山,行动轻浮叫飘山。

水:掏腰包出钱叫出水,谋取非法所得叫捞油水,太罗嗦叫浆水,找不见叫落水。

用数字形容:

对懒汉无赖通常用:二溜子、二混子、二痞子、二赖子、二毛子等;

对一些精神或思维不正常的人通常用:二蛋子、二楞子、二杆子、二糊子、二不拉子、二货子、二荐子、二尚子、二八卦子等。

用定语的形容:

活泼好动的人猴的,心眼很多的人鬼的,穿戴时兴的人飘的,思想迟钝的人闷的,干活偷懒的人奸的,甩膀大干的人实的,逢迎献媚的人轻的,不听忠告的人瓷的,意气风发的人兴的,风面卖乖的人滑的,有本事的人能的,汉有耐的人肉的,爱逞能的人奔的,长的太聪明的人蛮的。

用名词形容:

太或太太,称心如意叫谄得太,不讲道理叫蛮得太,穿戴时髦叫洋得在,做事狂妄叫张得太,官运享通叫红得太,巴结献媚叫轻得太,多才多艺叫能得太,聪明令俐叫精得太,调皮捣蛋叫瞎得太,寡言无语叫瓷得太。

还有重叠加重语气用法: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得太太、我这蒜苗嫩得太。

在人字前加形容词:

跟人能合得来的人燎人,偷摸拐骗的人瞎人,八面玲珑四方讨好的人滑人,待人冷冰脑子迟钝的人痴人,脾气古怪忽冷忽热的人怪人,明知死胡同偏要硬闯的人犟人,一学就会干啥像哈的人能人。

同义不同字类奇特的称呼:

商州柞水一带,因山大沟深,人群分散,因地域不同而称呼不同,县南部把父亲叫爷,把祖父叫爹或家;县中部一部分人把父亲叫爹,把祖父叫爷;县北部则把父亲叫爸或大,把母亲叫妈,把伯父叫伯(音贝);其他地方把祖父叫祖、先人,把父亲叫叔、伯、父或大老汉,把母亲叫娘、妲、婺(音务)、姨、勒、婶、细老汉,有的地方把儿童叫仔或叫囝崽、娃,把睡觉叫困醒、晦醒、眯,把吃饭叫嘬饭、薅饭、咦饭。媒人叫红爷,客气叫讲礼,礼貌叫斯文,回答叫言传,留客叫立下,操菜叫捻菜,烧火叫添水

篇11: 陕西方言

铜川方言版

1、麻达的——麻烦地

2、念塞没mo见过烈——谁没见过,不稀罕

3、来球的——坏蛋

4、你窝挨娃——你这小子

5、到达达——在哪里

6、碎松——小娃

7、吹松——吹牛

8、杂势——死撑面子

9、片含船——说闲话,聊天

10、到达斜起了——去哪里了

11、刻里马查——干净利索

12、奈个——哪个

13、刨舌烈——别说了,

14、撇了——扔了

15、塞介娃——谁家孩子

16、早皮溜谎——说谎话

17、咋日地——骂人,(无法解释请见谅)

18、一岸子去——一边呆着去

19、逗一吓he——动一下

20、日特了——坏了,相当于东北话(折she了)

篇12: 陕西方言

1、树上各咎着两只巧,一只乖巧一只哈巧。哈巧对乖巧社:“你朝过挪一哈.”乖巧社:“挪不成,再挪奏载哈起咧!”哈巧社:“末四,载哈来饿搂着你。”乖巧害臊滴社:“哈松!”

2、以前有一段黑巴实的感情摆在老子的面前,哎!搞忘了珍惜.当老子失去后才晓得可惜呀!算拉!老子再找一个斗是拉撒..

3、请高声朗读:卧似梅闻花,卧似深井冰.卧似打春绿,卧似牢木竹.喂看懂了吗!

4、张艺谋高喊:俺红,饿想你,饿想你想的睡不捉;陕城美女高喊:涨一谋,饿想你,饿想你想的想睡觉!

5、希奇希奇真希奇,发现意投达春绿,春绿头脑有问题,不吃不喝不休息,要问春绿在哪里,正在埋头看消息!

6、以前右倚份真诚地干情拜灾饿面浅,饿莫气拯西,挡饿史气塔地时候,饿干倒后会.人师间贼搭地通酷摸锅愚呲

7、一个女孩深情地对她的男友说:“锅,垒四轻山袄四六水。”(淮安方言:哥,你是青山我是绿水。)

8、请高声朗读:卧似梅闻花,卧似深井冰.卧似打春绿,卧似牢木竹.喂看懂了吗!

9、入过伤舔给饿挤灰让饿从来椅回地花,饿灰对那个女娃奢饿哀馁,入过匪要吧这端干情假伤歌椅接先地花,饿希枉是椅弯撵

10、暗石绿,暗石竹,暗石透春绿,暗石透春竹。

11、人和咬井都施马省的,补同的人施人塔马的,咬施咬塔马的(人和妖精都是妈生的,不同的人是人他妈的,妖是妖他妈的)

12、饿是煮!饿是答烂煮!

13、有一妇女过河,不留意鞋子掉到了河里,她大叫俺的孩子掉河里了。

14、昨日夜了个,我又把你整生气了,我此刻向你赔个不是,别在瞎寻思了

15、逆给饿电石减,饿突阿突阿奏洗冠了!(你给我点时间,我吐啊吐啊就习惯了!)

16、甲:我想获副啦,遂有豁垒。乙:我直达有豁垒,哈是归附、不怕的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