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奇”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汽车维修安全小常识,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汽车维修安全小常识,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汽车维修安全小常识
1、盲目拆掉发动机节温器
如果因发动机温度高而盲目拆除节温器,冷却液只能进行大循环,不能调节冷却强度,难以保证发动机在较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反而使发动机经常处于低温状态下工作,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磨损加快,油耗增加。如果发动机节温器发生故障检修或更换之后,发动机温度还高,就应检修冷却系统的其他部位,不能拆除节温器。
2、发动机温度怕高不怕低
有些人认为行车时发动机温度怕高不怕低。其实,发动机温度低时危害性也很大。应根据汽车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正常温度行车,才能保证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3、水泵风扇皮带越紧越好
皮带越紧并非越好。皮带过紧不仅会使其拉长或断裂,缩短皮带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会因拉力过大,导致发电机轴、水泵轴变形弯曲和轴承的早期损坏。汽车发动机风扇皮带的松紧度应符合技术要求,一般正常皮带装配时挠曲度为10-15mm为宜。
4、发动机用怠速升温
用怠速升温时,由于转速较低,机油泵不能较快地将润滑油压入各润滑表面,油压也低,使发动机各运动机件在干摩擦或半干摩擦状态下工作;燃油因低温雾化不良,使未燃烧的燃油窜入曲轴箱,冲刷掉缸壁上的油膜,也会加速机件的磨损。所以,发动机启动数秒后,应用快怠速升温,改善发动机的润滑条件。
5、用喷灯烘烤油底
冬季用喷灯烘烤油底,不但会使机油中的添加剂发生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性能,而且还会使机油胶结、油底变形,容易引起火灾。最好的做法是根据当地冬季的最低气温选用相适应的机油。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把车辆停放在有保温设施的车库内。
篇2:汽车维修安全小常识
一、般安全操作规程
一、不准赤脚或穿拖鞋、高跟鞋和裙子上班。留长发者要戴工作帽。
二、在进行工作时禁止吸烟。
三、工作时要集中精神,不准说笑、打闹。
四、使用一切机械工具及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其安全操作规程,并要爱护使用。
五、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带保用品,不准光着膀子进行工作。
六、严禁无驾驶证人员开动一切车辆。
七、严禁开动与驾驶证规定不相符的车辆。
八、未经领导批准,非操作者不得随便动用机床等设备。
九、工作场所、车辆旁、工作台、通道应经常保持整洁,做到文明生产。
十、严禁一切低燃点油、气、醇与照明设施及带电的线路接触。
汽车维修省钱方法
1.车辆保养周期按照手册说明
很多车主由于过分爱车,会缩短车辆保养周期,明明5000公里保养一次就可以,个别车主会提前这一标准,卡酷汽车网专家给出,这样做是没必要的,自行缩短保养周期不仅浪费保养费,而且是没有什么太大意义的。
2.更新汽车配件按手册执行
车辆的花销除了加油费用以外,维修保养费用就是最大的开销了,有些4S店会利用车主不懂业务,忽悠车主换一些不必要更换的备件,或者是提前更换一些配件,例如花粉过滤器一年更换一次就可以了,有些4S店为了盈利,会让车主在半年左右的时候就更换,这就造成了保养费用的浪费,提醒广大车主在更换汽车配件的时候最好参考汽车保养手册,除非有特大磨损除外。
3.4S店有免费检测服务就抓住
很多4S店为了吸引消费者,经常会推出免费检测活动,提醒广大车主,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了解自己爱车的基本情况,将潜在隐患及时解决。
篇3:雨季汽车保养维修小常识
雨季汽车保养维修小常识
及时清洗
遇到大雨天气时,车子返回后应进行及时清洗,否则可导致车辆下侧的空隙处积存污泥,这就是湿气得以藏匿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导致生锈的地方。
漆面保护
雨水中的酸性成分对汽车的漆面具有极强的腐蚀作用,久而久之就会对汽车的漆面造成损害,因此在雨水较多的季节,最好能给爱车进行一次漆面修容。最简单的是打蜡,更长久更有效的是进行封釉容。无论何种方法,都给爱车穿上一件看不见的保护外衣,防止漆面褪色老化,让亮丽的车容常伴左右。
底盘护理
底盘是和地面最贴近的部位,受路况影响特别严重,一般这个部位最容易锈蚀斑斑,轮壳处甚至还可能松动穿孔。因此,一定要注意汽车底盘的清洁防锈处理,做一次底盘防锈处理,防锈效果可保持3个月时间,
做完防锈护理还要注意不要用碱性清洗液冲洗车身及底盘,这样会影响防锈效果并缩短防锈时间。
点火启动
雨天,车主经常会碰到发动机不易启动的毛病,有时即使勉强启动起来,也是有气无力的。这种毛病最大的可能是出自点火系统因潮湿而产生的漏电。此外,可能是一到下雨天气变凉了,而封在分电盘内的热空气就有可能凝结成水滴而造成分电盘内部的小水灾,因而丧失了正常的点火功能。
一旦发现是因为点火系统的潮湿而造成点火不良、发动机性能下降的话,最好先用干燥的纸巾或干布把分电盘内外及电线等擦干,然后用专用干燥剂喷罐将干燥剂喷在分电盘盖、电瓶接头、火花塞、高压线及点火线圈等处,等一阵后就可启动发动机了。
制动除水
轿车制动系统绝大多数是双管路真空助力液压制动,值得重视的是,传递制动力的制动液具有极强的吸水性。如果有水进入制动液,在制动的过程中,摩擦产生的高温会使水气化。而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在制动液中被压缩,就会造成制动失灵甚至失效。雨水多时,空气的湿度会越来越大,如果制动液在雨季到来之前就有少量水分,那将是很危险的。有些制动液吸水较严重的车辆,在制动液油杯盖上就能看见水珠。所以在保养时必须要检查制动液,以保证驾乘者的生命安全。
篇4:汽车维修安全常识
汽车维修安全常识
1、盲目拆掉发动机节温器
如果因发动机温度高而盲目拆除节温器,冷却液只能进行大循环,不能调节冷却强度,难以保证发动机在较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反而使发动机经常处于低温状态下工作,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磨损加快,油耗增加。如果发动机节温器发生故障检修或更换之后,发动机温度还高,就应检修冷却系统的其他部位,不能拆除节温器。
2、发动机温度怕高不怕低
有些人认为行车时发动机温度怕高不怕低。其实,发动机温度低时危害性也很大。应根据汽车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正常温度行车,才能保证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3、水泵风扇皮带越紧越好
皮带越紧并非越好。皮带过紧不仅会使其拉长或断裂,缩短皮带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会因拉力过大,导致发电机轴、水泵轴变形弯曲和轴承的早期损坏。汽车发动机风扇皮带的松紧度应符合技术要求,一般正常皮带装配时挠曲度为10-15mm为宜。
4、发动机用怠速升温
用怠速升温时,由于转速较低,机油泵不能较快地将润滑油压入各润滑表面,油压也低,使发动机各运动机件在干摩擦或半干摩擦状态下工作;燃油因低温雾化不良,使未燃烧的燃油窜入曲轴箱,冲刷掉缸壁上的油膜,也会加速机件的磨损。所以,发动机启动数秒后,应用快怠速升温,改善发动机的润滑条件。
5、用喷灯烘烤油底
冬季用喷灯烘烤油底,不但会使机油中的添加剂发生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性能,而且还会使机油胶结、油底变形,容易引起火灾。最好的做法是根据当地冬季的最低气温选用相适应的机油。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把车辆停放在有保温设施的车库内。
汽车音响维修注意事项
第一:音响维修所需专用工具
汽车音响出了故障,应到专门的站进行全面检查,才能鉴定病因、对症下药,绝非“街头诊所”所能胜任。汽车音响不同于家用音响,电路设计也比家用音响复杂,非专业的维修站甚至不知如何拆卸,更不知专用拆卸工具为何物。
部分车主有病乱投医,找一些个人或街头小店修理,其结果是原来的问题没有修好又产生了新的故障;有的使用二手拆机件,价格便宜但无法保证质量;有的使用非专用工具,将车内的饰板撬坏——将聋子治成了哑巴。
第二:音响维修要做“全身检查”

维修汽车音响不仅要检查音响本身的故障,还要全面检查车辆本身的线路,排除车辆对音响的影响。曾有一辆汽车音响的收音和卡带部分工作正常,但cd不工作,打开主机检查发现cd控制系统烧毁;继续检查cd连接线,发现11条线中有6条相互短路;进而发现造成故障的根本原因是安装地胶门边条固定螺丝钉时将cd线打穿,造成短路。
通过以上故障不难看出,只对音响主机维修是不够的,还需对汽车电路部分进行检修,才能彻底解决故障。
第三:音响维修要达“原厂标准”
的技术含量是很高的,不能只是“修响”就算“修好”,还要确认是否达到最佳状态或厂家规定标准。没有测试仪器及专用设备和工具,很难将音响恢复到原厂标准。汽车音响多采取高度集成的芯片、电路板,在很小的体积内包括多种功能——麻雀小但五脏俱全,修理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汽车音响技术知识和维修经验。成立站更非简单的事情,前期购买仪器设备、维修资料、零配件,进行人员培训、积累经验的投入也巨大,得到厂商授权,才能进一步获得各款汽车音响的技术资料和原厂配件,才能保证维修质量。
汽车的错误保养
一、圆圈方式打蜡
效果差很多人给车身打蜡都习惯性地以圆圈方式进行,这是不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打蜡方式是以直线方式,横竖线交替进行,再按雨水流动的方向上最后一道,这样才能达到减少车漆表面产生同心圆状光环的效果。
二、机油太多
出故障当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不足时,轴承与轴颈等摩擦会因机油的量少二润滑不良,加剧磨损程度,甚至引发烧瓦轴事故。但是,如果机油太多,发动机在工作时曲轴柄、连杆大端会产生剧烈的搅动,不仅增加了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而且还会使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产生烧排机油故障。因此,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应控制在机油尺上、下刻线之间为好。
三、螺栓过紧
永久变形汽车上用螺栓、螺母连接的紧固件很多,应保证其有足够的预紧力,但也不能拧得过紧,一方面将使连接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另一方面将使螺栓产生拉伸永久变形,预紧力反而下降,甚至造成滑扣或折断现象。
四、风扇皮带太紧
轴承负荷大夏季气温过高,有的司机认为提高风扇皮带的紧度,造成风扇皮带过紧,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风扇皮带应该保持松紧适当,因为过紧会使轴承负荷过大,磨损加剧,功率消耗增加,同时也会使水泵轴弯曲,皮带拉长变形,寿命缩短。
五、新蓄电池不充电
缩短寿命蓄电池的首次充电称为初次充电,初次充电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有极大的影响。若不充电,即加“水”直接使用,蓄电池的容量不高,寿命将缩短;若直接充电,也会缩短寿命。通常蓄电池的初次充电是在加注完电解液后,用小电流充电大约1小时左右即可安装使用。
六、车内设备随意加
影响行车安全私人轿车是车主移动的家,追求乘用舒适和豪华无可厚非,但一些车主自己动手在车内加装各种设备,这种改装,如果处理不妥当,对汽车性能及操纵的方便和可靠性往往带来不利影响,易留下后遗症或影响行车安全。
七、冷却水温度太低
磨损发动机夏季天气炎热,有的司机为了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一味要求冷却水温度尽可能的低;有的司机为了达到降温的目的,干脆把节温器拆去,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
篇5:家用汽车维修安全注意事项
一、维修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1)维修手册规定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规程,要求维修人员都要熟知并严格遵守。
(2)当进行车辆检修时,要拔下点火钥匙,防止他人启动车辆。
(3)检修电喷发动机的燃油系统时,必须先对油路进行泄压处理,以防汽油泄漏飞溅到漏电的高压线或高温物体上,引起燃烧。检修安全气囊时必须断开蓄电池负极线,拆装安全气囊时必须轻拿轻放。对车身进行电焊作业时,应当断开蓄电池负极,以防损坏车用计算机。
(4)维修运转状态的发动机时,应注意防止风扇叶片打伤或高温件烫伤人体。发动机水温很高时,不能用手直接打开散热器盖,以防有压力的高温液体烫伤人员。
(5)发动机启动前应检查机油、冷却液是符合要求;变速杆是否在空档位置;拉紧手制动。在室内启动应打开门窗,使空气畅通。启动后,应立即切断油路或气路,以免发生“飞车”事故。试验发动机时,不得在车下作业。
(6)制动系统放气时,应当在放气螺栓上接上专用的储液瓶,以防制动液飞溅损伤眼睛或飞溅到轮胎、油漆上而造成损失。制动系统维修后应进行制动系统放气或踩几脚制动踏板,当制动踏板合适时,方可挂档行驶。
(7)检修汽车电路时,不可乱拉电线。对于经常烧断熔丝的故障,应当查明故障原因,不可换上大容量的熔丝或用铜丝代替熔丝。
(8)在车下工作时,须确保汽车支承可靠,不要用易碎物支撑汽车。
(9)在烤漆房烤漆时,汽车的烤漆时间一般是30-40min,温度一般是60-70℃,防止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引起车用计算机损坏或线路老化。
(10)修理邮箱需要放油时,周围应严禁烟火,并停止电焊作业。
(11)在装配总成时,要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以免受伤,甚至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12)在运转零件旁边工作时,要始终注意与运转件的安全工作距离。
(13)拆卸高温高压状态下的零部件,先要进行降温降压,以防高温烫伤或高压喷射伤人。
二、汽车路试安全规则
(1)路试必须由安全意识和驾驶技术好的正式驾驶员担任,不允许未经批准的人员随意移动车辆或试车。
(2)试车前,应检查制动、转向是否齐全有效;风扇叶片、发动机罩未装固可靠,不准进行试车。
(3)仪表和各部件装配不符合要求或工作不正常,应排除后方可试车。
(4)路试车辆必须有明显的试车标牌。密切注意交通情况,尤其是在测试制动效果时,务必注意车后方情况,并在允许试车的路段上进行。
(5)行驶一段路程后,应停车检查车况,当发现有不正常的情况时,应修复后再继续试车。路试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冷却液温度、机油压力等信息,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检查排除。
三、维修工具设备的安全使用
1、一般维修工具的安全规则
(1)作业中应使用大小合适的扳手。
(2)一字或十字旋具只能用来拧螺钉,切勿当做冲子或撬棍使用。
(3)鲤鱼钳有固定、夹紧、挤压和剪切作用,但不能用于转动。
(4)当使用切削工具时,一定要使金属屑朝飞离身体的方向飞出,使双手以及手指处在刀口的后边。手柄应清洁、干燥及确保牢固地握住。
(5)动力、手动或冲击工具的套筒不应互换使用。否则会导致损坏或伤害。
(6)切勿用锤敲击锉刀或把锉刀当做撬棍使用。
(7)使用敲击工具时,要戴合适的眼睛保护装置。
(8)切勿把尖的或削尖的工具放在衣袋里。
2、维修设备的安全要求
(1)维修企业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并定期检测,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2)对设备的操作不了解或未经正确使用培训,切勿操作动力设备。开动设备前,应确信没有别的物件会碰到设备的运转部件。
(3)操作机器设备时要全神贯注,不要环顾四周或与人交谈。
(4)随车千斤顶和移动式举升机器常用来做汽车的局部举升。使用前要检查千斤顶、举升器有无损坏,确保完好方可使用。
(5)使用举升机进行维修作业时,务必严格遵守举升汽车安全操作规则。
篇6:家用汽车维修安全注意事项
一、个人安全
1.眼睛的防护
在汽车维修企业中,眼睛经常会受到各种伤害,如飞来的物体、腐蚀性的化学飞溅、有毒的气体或烟雾等,这些伤害几乎都是可以防护的。
常见的保护眼睛的装备是护目镜和面罩。护目镜可以防护各种对眼睛的伤害,如飞来物体或飞溅的液体。在下列情况下,应考虑佩戴护目镜:进行金属切削加工、用錾子或冲子铲剔、使用压缩空气、使用清洗剂等。面罩不仅能够保护眼睛,还能保护整个面部。如果进行电弧焊或气焊,要使用带有色镜片的护目镜或深色镜片的特殊面罩,以防止有害光线或过强的光线伤害眼睛。
注意:在摘下护目镜时,要闭上眼睛,防止粘在护目镜外的金属颗粒掉进眼睛里。
2.听觉的保护
汽车修理厂是个噪声很大的场所,各种设备如冲击扳手、空气压缩机、砂轮机、发动机等都使噪声很大。短时的高噪声会造成暂时性听力丧失,但持续的较低噪声则更有害。
常见的听力保护装备有耳罩和耳塞,噪声极高时可同时佩戴。一般在钣金车间必须佩戴耳罩或耳塞。
3.手的保护
手是身体经常受伤的部位之一,保护手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不要把手伸到危险区域,如发动机前部转动的皮带区域、发动机排气管道附近等。二是必要时戴上防护手套。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防护手套,做金属加工有劳保安全手套,接触化学品有橡胶手套。
4.衣服、头发及饰物
宽松的衣服、长袖子、领带都容易卷进旋转的机器中,所以在修理厂中,首先一定要穿合体的工作服,最好是连体工作服,外套、工装裤也可以,这些比平时衣着安全多了。如果戴领带要把它塞到衬衫里。
工作时不要戴手表或其他饰物,特别是金属饰物,在进行电气维修时可能导入电流而烧伤皮肤,或导致电路短路而损坏电子元件或设备。
在工厂内要穿劳保鞋,可以保护脚面不被落下的重物砸伤,且劳保鞋的鞋底是防油、防滑的。
长发很容易被卷入运转的机器中,所以长发一定要扎起来,并戴上帽子。
二、工具和设备安全
1.手动工具的安全
手动工具看起来是安全的,但使用不当也会导致事故,如用一字旋具代替撬棍,导致旋具崩裂、损坏,飞溅物打伤自己或他人,扳手从油腻的手中滑落,掉到旋转的元件上,再飞出来伤人,等等。
另外,使用带锐边的工具时,锐边不要对着自己和工作同事。传递工具时要将手柄朝向对方。
2.动力工具的安全
所有的电气设备都要使用三相插座,地线要安全接地,电缆或装配松动应及时维护;所有旋转的.设备都应有安全罩,以减少发生部件飞出伤人的可能性。
在进行电子系统维修时,应断开电路的电源,方法是断开蓄电池的负极搭铁线,这不仅保护人身安全,还能防止对电器的损坏。
许多维修工序需要将车升离地面,在升起车辆前应确保汽车已被正确支承,并应使用安全锁以免汽车落下。用千斤顶支起汽车时应当确保千斤顶支承在汽车底盘大梁部分或较结实的部分。
注意:升起汽车时要先看维修手册,找到正确的支撑点,错误的支撑点不仅危险,而且会破坏汽车的结构。
工具和设备都要定期检查和保养。
3.压缩空气的安全
使用压缩空气时,应非常小心,不要玩弄它们,不要将压缩空气对着自己或别人,不要对着地面或设备、车辆乱吹。压缩空气会撕裂鼓膜,造成失聪,损伤肺部或伤及皮肤,被压缩空气吹起的尘土或金属颗粒会造成皮肤、眼睛损伤。
三、日常安全守则
1.工具不使用时应保持干净并放到正确的位置。
2.各种设备和工具要及时检查和保养。
3.手上应避免油污,以免工具滑脱。
4.起动发动机的车辆应保证驻车制动正常。
5.不要在车间内乱转。
6.在车间内起动发动机要保持通风良好。
7.在车间内穿戴、着装要合适,并佩戴必要的装备,如手套、护目镜、耳塞等。
8.不要将压缩空气对着人或设备吹。
9.尖锐的工具不要放到口袋里,以免扎伤自己或划伤车辆。
10.常用通道上不要放工具、设备、车辆等。
11.用正确的方法使用正确的工具。
12.手、衣服、工具应远离旋转设备或部件。
13.开车进出车间时要格外小心。
14.在极疲劳或消沉时不要工作,这种情况会降低注意力,有可能导致自身或他人的伤害。
15.如果不知道车间设备如何使用,应先向明白的人请教,以得到正确、安全的使用方法。
16.用举升器或千斤顶升起车辆时一定要按正确的规程操作。
17.应知道车间灭火器、医疗急救包、洗眼处的位置。
汽车常见故障及维修知识
一、尾气冒蓝烟
没错,不是冒着蓝光的加特林,而是冒着蓝烟的尾气。这实际上是汽车故障的一种预兆,它代表很有可能出现气门油封漏油或者烧机油的问题。前者还好说,去修理厂换个零件就能轻松解决,不会有太高费用。后者就有些耗时耗钱,需要检查故障点,之后才能判定价格。
二、轮胎破损
这恐怕是每位老司机都遇到过的问题,问题听起来很小,但解决却挺麻烦。一般来说,大多数的朋友都会随便找个路边摊进行修补。
但这种方法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所以,建议大家在外补过的轮胎后,在找专业的修补店进行内补。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低二次爆胎的几率,更能延长轮胎的使用期限。
三、发动机异响
发动机就好比人的大脑,再小的问题也是大问题。当听到发动机频繁出现异响时,就证明发动机内部的某一零件出现磨损、掉落或者装配不当。
这时候就奉劝各位老司机不要私自解决,很容易将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更不要因为其当前没有影响到操控,而忽视它的存在。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即回厂检修,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四、蓄电池故障
这是电影里美女车主最容易遇到的问题,而解决方法肯定不是像男主那样“火花带闪电”,拽几根电线就能解决。
首先我们检查蓄电池状态检查孔,绿色代表正常、黑色代表充电、白色代表需要更换。如果确定是蓄电池导致,首先判断是否亏电,如果是在附近找个修理店进行充电就可以。如果不是,恐怕就要像男主一样火花带闪电的去修复,而这么高难度的操作,还是让专业人士来干吧。
五车、身异响
当我们开车时,总会听到车身的某些部位出现异响。虽然不会影响驾驶,但确实有些“膈应”人,生怕出现大问题。
首先,用户可以检查后备箱或者后排座椅是否有“易滚动”物品。如果没有,就很大程度是门窗松动所导致的异响,用户可以利用贴胶条或者在摩擦部位垫橡胶等方法,去减轻异响的问题。
六、方向盘不正
这个问题与很多原因有关,首先用户可以检测两侧的胎压是否一致,因为当胎压不一致时,方向盘就会向气压低的一侧偏移。
如果胎压正常,就可以检查底盘各部件的使用情况。因为当四轮定位的数值发生变化时,也很容易出现方向盘不正的现象,这时只需用户重新做四轮定位即可。
七、方向盘抖动
这时一些车友在跑高速时,常遇到的问题。速度越高,抖动的现象就会越明显。这一般是由前动平衡的问题,当汽车更换新轮胎后,就很有可能导致轮胎与轮毂不是完美对称,从而导致抖动现象的出现。这时用户就可以做一个轮胎动平衡,帮助二者恢复平衡。
八、变速箱过热
这是大部分菜鸟不会遇到的问题,因为它最容易出现的场景,往往是激烈驾驶环境中。而当遇到这个问题时,什么都不要想,一定要找个安全的.位置停车散热,否则会对变速箱造成巨大的影响。如果是在市区行驶,没有合适的时间和位置。用户可以在等红绿灯期间,将变速箱切换到N档。
九、轮胎异响
当遇到这个问题时,用户首先可以检查轮胎螺丝是否拧紧。如果确定拧紧,就要看轮胎是否老化。正常来说,一个轮胎的最大寿命为5年或者8万公里。一旦过了这条红线,轮胎就会正式进入倒计时阶段。如果不及时更换,就很容易出现爆胎和异响的发生。当然,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原因,你的轮胎里卡石头了。
十、刹车失灵
最后再教给大家一招救命神技,遇到刹车失灵怎么办?首先,不要慌张,让自己的脑子冷静下来,尝试着重复踩踏刹车踏板,看看能不能恢复正常功效。如果还是不好使,就要打开双闪,尽量远离人群,避免对路人造成伤害。
如果车子是电子手刹,直接拉起电子手刹减速。如果是机械手刹,可以通过降挡和机械手刹进行减速。如果不会以上操作,那就选择最简单的方式——“撞”,一般高速公路或者收费站旁边都会有专门来应对刹车失灵的路段,而城市可以尽量利用绿化带、山体等,去加大摩擦力,进而达到减速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