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_max”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阅读训练及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阅读训练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阅读训练及答案

篇1:《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阅读训练及答案

1、总领全文。

2、希望全国上下都来关注水资源短缺这一严重问题。

3、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②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③大量排污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 ④集中取水和排污,致使我国普遍缺水。

4、(1)D (2)相同;表示的都是并列关系。 (3)①海水入侵 ②地面塌陷③城乡缺水 (4)举例子、分类别。

5、(1)- (2)部分城市的供水。

6、小结全文,呼应开头,点题。

7、略(提示:①开源节流,节流为主; ②提高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 ③统一调度,优化配置; ④加大治污力度等)

篇2:《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阅读训练及答案

--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①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吴季松介绍说,水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②其表现一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二是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指长江以南)人均水资源量达到3600立方米以上,而北方人均水资源量只有720立方米。三是全国的污水排放量快速增长,对水资源千万严重破坏,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据统计,1980年全国的污水排放量为310亿吨,20为620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6%,生活污水占34%,近80%的废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水域。四是由于集中取水和集中排污,致使我国不仅北方城市普遍缺水,南方一些城市也出现水质型缺水。

③长期以来,因地表水供给不足,一些地方只好采用地下水,造成局部地区地下水大量超采,形成地面沉降。调查资料显示,全国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74亿立方米,超采区共有164片,超采区面积达18.2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超采面积占42.6%。辽宁、山东、河北等省的一些沿海城市与地区,地下水含水层受海水入侵面积在1500平方公里以上;北京、天津、西北内陆一些地区因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荒漠化及沙化面积逐年扩大,已影响这些地区的`城乡供水、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存。

④近三年,我国连续遭受干旱,尤其是去年,旱情加重,江河湖泊自然来水量减少,水库蓄水量比上年同期减少11%,3亿亩农田受灾,农村先后有3300万人发生临时饮水困难,部分城市出现新中国建立以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

⑤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①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把水资源不足当做我国的基本国情,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3、第②自然段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的?

4、读第③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自然段有三句话,对这三句话之间关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结构上看,第1句是总说,第2句和第3句是分说。

B、从层次上说,第1句是第一层,第2句和第3句是第二层。

《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阅读训练及答案C、从逻辑上说,第1句和第2句之间是解说关系,第2句和第3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D、从内容上说,这三句之间都是因果关系。

(2)本段第3句话中有两个分号,它们在句中的作用相同吗?为什么?

(3)本段第3句话从三个方面说明了超采地下水产生的严重后果,请各用四个字概括:

(4)本段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至少写出三个)

5、读第④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近三年大约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2)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具体指的是什么?

6、文章最后一段起到什么作用?

7、既然水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你能想出一些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的办法吗?试写出几条。

篇3: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阅读训练答案

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阅读训练答案

①水资源是指可以不断更新、具有一定数量及可用质量、能直接使用的淡水。

②淡水资源都来自大气降水。江、河、湖、水库中的水来自大气降水,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也依赖于大气降水,甚至冰和永久雪盖也源自千万年前的大气降水。因此,尽管某一地区的水资源与气候、土壤、植被、地貌、地质等多种自然因素有关,但最终还是气候起决定性的作用。

③气候变化将引起降水的地区、时间以及年际之间更加不平衡,将会使许多已经受到水资源胁迫的国家更加困难。由于水温升高,一般来说水质也会下降。气候变化对水短缺、水质量以及洪灾和旱灾的频度和强度的影响,都对水资源管理和洪水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管理较差的水系统在气候变化带来负面影响的时候,表现得最为脆弱。

④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量的26%,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属于人均水资源最少的13个贫水国家之一。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也极不平衡。南方水多经常闹水灾,北方水少经常闹旱灾。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洪水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2/3,虽然现有的8万座水库有一定的蓄洪作用,但大部分洪水没有被利用就奔向了大海。

⑤我国水资源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将会使我国天然河流的年径流量整体减少。特别是淮河及其以北地区的变化幅度较大,其中辽河流域变化幅度最大,黄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

⑥气候变化还会使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量增大,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以增加15%左右。因而,随着径流量减少,蒸发量增多,气候变化将加大我国水资源的不稳定和更加突出的供需矛盾。

⑦为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不利影响,重要的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增强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好雪山、冰川、湿地、河流、湖泊、森林、草原,让水资源在健康的生态中持久保存,永续利用。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第②段中“因此”的“此”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3、请简要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4、全球性气候变暖将对我国的水资源有什么影响?

5、第⑦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请加以简要概括。

6、请就“保护水资源”拟两条广告语。

参考答案:

1本题考查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2.本题考查对代词指代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关键骒要准确选取有用的信息。第②段中的“因此”的“此”是指“淡水资源都来自大气降水”。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文章第④段说明的是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人均占有量少;分布极不平衡;没有被充分利用。只要答出以上三点,文字不一定与参考答案一致,意思对即可。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本题的答案可以从第⑤⑥段中得出,解答这道题关键是要概括准确、全面。全球性气候变暖将对我国的水资源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我国天然河流的年径流量整体减少;使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量增大;将加大我国水资源的不稳定和更加突出的供需矛盾。5.本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概括能力。第⑦段说明原内容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不利影响”。(意思对即可)

6.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只要答案内容与保护水资源有关,语言简洁、精辟、生动,均可得分。例如:请珍惜我们的生命之源;珍视生命,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篇4:《人类水资源现状》的阅读训练题答案

《人类水资源现状》的阅读训练题答案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 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①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点词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yǎn。本文所说的农业用水(或:农业用水)。 2、自我调节能力差。 3、人类水资源现状。逻辑顺序。 4、列数据、作比较(或:举例子)。 5、①地区分布不均(或: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②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③人口越来越多(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 6、不能。因为用上仅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7、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或: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 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