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术c”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安阳之旅优美散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安阳之旅优美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安阳之旅优美散文
安阳之旅优美散文
前两天,我和老公,还有我们不到两岁的孩子,一块自驾去了安阳。
安阳之旅让我们开阔了眼界,虽然河南的安阳和我们河北的邯郸并没有多么大的差异,但是这次的旅行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乐趣。
河南的安阳也并不是很发达的城市,和河北的邯郸发展速度差不多。一河南一河北都是“河”字辈的,真可谓是“兄弟”了。
我们首先观光的是安阳的国际小商品城,给它以“国际”的称号,它是受之无愧,它的规模。它的气魄,它的物品的丰富,它的种类的繁多,说其为国际,一点都不夸张。一进国际小商品城,我们就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住了,即使什么都不需要买,估计也要拿出腰包,一吐为快了。我们没打算买什么,但是进去以后就不由自己了,看见这个想买这个,看见那个想买那个,连我不到两岁的儿子,都有了自己的想法,站在各种各样的篮球面前,不肯离开。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其次我们到达的下一个地点是文峰塔,也可以说是安阳的一个旅游景点吧。我们到那的时候天就已经黑了,文峰塔的傍晚似乎更能体现它的特点,灯光闪烁的中间有一大片黑乎乎的,那就是文峰塔。它不是很高,看上去还有点陈旧,看到它会使你想起《西游记》中的唐三藏打扫的那座塔,此塔彼塔形状相像,只不过高度不同罢了。当然它不是我儿子关心的对象,我儿子关心的是塔附近的公园,公园的面积并不是很大,是半环形的,设施总只有树桩是他不曾见过的,和他曾经去过的公园并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他从来未有的高兴,他跑来跑去,嘴里不知喊着什么,一会上台阶,一会冲着我挑逗性地笑,一会用手遮挡过路的行人。那样的高兴是很少看到的。
第二天大的早晨我们游览的是人民公园,我们到那的时候是早晨的六点左右,公园真可谓是热闹呀!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赶在这个时候锻炼身体,打起一天的精神,他们都是自发性的组织而成的,有打太极的,有练剑的,有跳现代舞,真可谓十八般武艺都聚集于此。看着他们舒活筋骨,我们也有了欲望,跟着扭一扭,跳一跳。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真有道理哦,早晨代表着整天的状态。看着那些头发斑白的老人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特长,都在奔着增强体质,我们年轻人更应该懂得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公园的面积估计是整个安阳市最大的,历史也应该是最悠久的,因为我们转了很长的时间才把公园转了个圆圈,公园中的松树的年轮可以见证它时代的久远。
我们最后一站到达的是红旗渠广场,它并不是很大,但是在这里玩的人特别多,晚上这还有摆地摊的,这也是我们回家的必经之路。
在第三天的早晨我们结束了我们的旅行,踏上了回家的路,我们绕过了高速公路,走107国道经临漳,磁县回到了我们的成安,回到了自己的家。回家后感觉很累但是很充实。
篇2:寻根之旅优美散文
寻根之旅优美散文
从记事起,出身于一个古老的蒙古部落后裔家庭的父亲就经常给我们讲关于蒙古族历史和传说的故事,在他那充满自豪的表情和语句里,我开始了对自己民族的了解。蒙古族人的发祥之地“室韦”和与她相伴千年不离不弃的额尔古纳河,一直是让我向往的地方。
今年八月,在草原最美的季节,我开始了我的寻根之旅。汽车在呼伦贝尔草原上行驶,如绿色地毯般的草原一望无际,繁花似锦,牛羊一群群、一片片洒落在草地上,如幅幅美丽的画卷。坐在车里眺望远方,心中温暖而激动,这颗颗柔弱的小草,经过无数凛冽狂风和寒冬暴雪,千百年来在草原上茁壮依然,她们不仅装扮着草原,也如母亲般哺育了我的民族。
经过一路颠簸,忽然一个急刹车,汽车停了下来。在迎面的交叉路口,赫然立着一块巨石,石块上面刻着几个大字“蒙兀室韦”!字用红色的颜料描染上了,耀眼醒目,我盯着那矗立在路口的巨石,心怦怦地跳起来,缓缓推开车门下了车,几乎是踉跄着向那块巨石走去,当我站在巨石面前,看着那四个大字,血液在我的身体里沸腾了,蒙兀室韦,我祖先发祥的地方!就是这里,蒙古族的先人曾经艰难的繁衍生存;就是这里,孕育了我坚强、神奇的民族,他们“烧山化铁”走出深林,沿额尔古纳河发展壮大。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此时的心情,只觉得一腔热血撞击着胸膛,又奔腾着涌向了头顶,我有些眩晕,不觉中弯腰深深下拜,拜祭这块养育了我祖先的土地,拜祭这土地里曾经掩埋的先人,拜祭这片土地上祖先曾经留下的印记。泪水蒙上了我的眼睛,让我不能自已。
人们常说“叶落归根”,我常常问自己,我的根在哪里?当有一天我也要像一叶飘落的时候,该归向何处?当来自草原上的微风轻裹着我这个寻根的游子,带着来自草香的空气吸入我肺腑的时候,我的心生出一种不曾有过的踏实和归属感。我明白了,我本是草原的孩子,草原就是我寻觅已久的根!
室韦位于额尔古纳河右岸,来到这里我不停地寻觅,试图找出我祖先留下的那些千年不曾解开的谜底。额尔古纳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在呼伦贝尔草原上有很多河流都汇入到这里,她蜿蜒970公里,滋润着草肥水美的呼伦贝尔草原,也养育着靠水而居的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我们的祖先世代尊称她为蒙古族的母亲河。
傍晚时分,我们到了额尔古纳河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怎么都不会想到额尔古纳河竟是这么柔美,清澈透明的河水在傍晚蓝天的映衬下,发出蓝色的幽光,如一条蓝色的带子,弯弯曲曲的飘落在草原上,河水静静的,没有急流,没有喧闹,有如那高贵的蒙古族妇女,端庄秀丽,静谧如处。
站在河水前,我感叹着她的宁静。这从大兴安岭一路走来,流淌在草原上的千年河流,接纳了来自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的近千条河流入,像海拉尔河、激流河这样波澜激荡的河水,一旦流入额尔古纳河便收敛了自我的激情,安静地融入她的温雅,同她一起轻轻地滋养着这块土地上的生灵,也可能就是她的这般宁静,让两岸蒙古民族人性格豪放、粗犷却又不失多情。站在这里我似乎看到祖先“以束薪为筏,以兽皮为小舟”,生活安乐祥和,也似乎看到那金戈铁马和辉煌的`帝国,风云变幻,千年已过,额尔古纳河却依然故我,也就是这条流淌了千年的河水,才能真实记录下一个民族的崛起和兴衰,并用她的安详保守着那些历史的秘密,默默地不露出一丝痕迹,并用她那博大和坚韧铸就了一个伟大的民族。
站在河边,我沸腾的血液亦如汇入额尔古纳的河水,渐渐平静下来。细读这蓝天白云下的流水,我似乎读懂了她的宁静与厚重。多想饮一口额尔古纳河的水啊,让这千年的河水滋润我的血脉;多想捧一掬河水掷向我的头顶,洒满我的全身啊,任凭河水借着淋湿的衣服拥裹我的身躯,亦如失散了多年的母亲,紧拥久别的女儿;多想对着额尔古纳河高歌啊,唱出我一个草原游子对母亲的情怀,对草原的挚爱!
额尔古纳河,在傍晚的蓝天下默默地向草原深处流去。河边,站着和我一样激动不语、久久不愿离去的人们。
篇3:心月之旅优美散文
心月之旅优美散文
编辑荐:秋,早已远去,留下冬完成最后的过程。然而,寒冷的冬,也不过如曾经的秋一般,冬月如秋月一般,发生了什么,都要静静的。不是有句诗写得好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又想到一个道理,让我彻底放松了。现在不是我忧愁的年纪。
近日以来很是烦闷,不只是说那些大大小小的琐事,还参杂太多。有时候睡觉时会经常堕入悬崖,被惊醒,也是常有的事了。
本自周六的晚上,难得休息,独处于家中,心中又不觉地烦闷起来,无心做其他事,于是就打开房门,去到阳台坐着。猛一抬头,才发现今天是十五,月亮已经满了,就正正地挂在我的对上空,静静地挂着,我和它相对,我也静静的。突然又想起之前的一些事了。
也是十五,也是这个晚上,同样是这个阳台,连月亮也是同一个。在十四晚上,突然高烧,整个晚上基本处于夜不能寐的状态,本来十五是中秋日,被这么一搅,也无心情了。有史以来最空荡的日子也可以算是今天了。虽然病情开始好转,我苦闷的`心情却每况愈下,我真担心自己得了忧郁症。十五的晚上,我被迫在家“养伤”,这房子是外公家的,还算大,但今晚却无比的寂静,其实平时也是如此,只是相比之下莫名地多了些东西罢了。百无聊赖的我坐在床上翻开了林清玄先生的散文集,不觉地佩服老先生的那种清净的境界,相比下来,我还是心中太多浮躁,竟又愁煞起来,堕入了许久的迷茫。突然又想起今天是中秋,于是打开房门,坐在阳台上。这房子如果说的话唯一的好处就是清净,远离中心,背靠码头,这里的风也是最自然,最惬意的。阳台对面就是莽莽的群山,远处还能隐约看见几户人家。这里毫无遮拦,实在是赏月的好地方。
今晚的天空没有云,也没有风。月亮就静静地挂在长空中,就像静止一般,加上这群山,这静谧,和稀疏的“亮眼睛”,好似《蒙娜丽莎》一样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良好的。此时已然入秋,昔日的昆虫乐队也停止了奏乐,就显得更静止了。顿时感觉这个世界包括我在内,都是静止的,都是一尊雕像,更像是一副毫无瑕疵的绝世名画,偶有远方的几声车鸣暂时打破了这境界,不过无伤大雅,这车鸣看起来也不过是增加的几分韵味罢了。我突然感慨起月亮来,无风无星无云的陪伴,独自站在岗位上,难道他不曾感到孤寂?如今的中秋,还有几人是望月思远方的,这渐渐地成为一种“与时俱进”的习惯了。而你呢,你不怪罪他们?
说到望月思远方,我也不禁想念西南故乡了,自初中起就随父离乡,如今已三年有余,只偶尔回去,但情感却发生了变化,不过是故地重游罢了。而你呢?我不禁叹了口气,在广寒宫上的日子里,仙子也可曾怀恋过人间?也许有,毕竟仙子也曾是凡人。你我如今相比,各有喜忧,你有一人一树一兔,我空有这偌大的骨架,但你却遥望远方数万年,其实也没谁好,同是可怜人而已。你有你的孤独,我有我的苦闷,二者表现不同,性质却无二。
我透过柔美的月光,听到了你的诉苦。你用琴弦弹出忧郁的曲调,曲调看着有些无奈,闻着有些鼻酸,流露出无法言语但痛彻心扉的孤独。你领我游览这广寒,大小低洼,灰蒙蒙一片,甚是凄凉,终于知道为什么叫广寒宫了。不知那吴刚可与你说过话,那捣药的玉兔是否知你心,我猜,你想捣出能回到大地的药吧。你是仙子,倘若都无人知晓你心中的忧郁,愁煞,孤独,伤感,那么更不用说我了。
我与仙子道了别,抬头依然是那明月,还是那么凄清。在这秋夜,风儿停下了脚步,昆虫不再鸣叫,河流进入了梦乡,家犬也静静地思考,它在思考什么?我不去猜,也不想猜。忽然兴起的一阵大风穿透了我的驱壳,把我身体各处的神经全都刺激一遍,我打了个寒颤,脑子突然又热乎起来,再抬头看月亮,已经越过了我的头顶,于是立刻飞奔去洗手间用冷水洗了个脸,看看镜子里的我,还是我,无论伤心难过,也终身不变。仙子啊,你想告诉我的是这个?你饱尝孤独,度日如年,可依然要生存,要向前......
突然家里的摆钟响了,一直从底部渗至顶部,整整摆了12下,一切又从零开始,也是昨天的结束。我看了看挂历,距离中秋已经过去两个多月,那些陈年旧事不应该再被提起。回到床上,林老的散文集还打开在床上,刚好翻在《我心似秋月》这一节,林老以景为伴,生活无喧嚣,悠然自得。看来,这种境界我也是略懂一二了。秋月是平静的,一切并非孤独,而是必须接受的现实。
秋,早已远去,留下冬完成最后的过程。然而,寒冷的冬,也不过如曾经的秋一般,冬月如秋月一般,发生了什么,都要静静的。不是有句诗写得好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又想到一个道理,让我彻底放松了。现在不是我忧愁的年纪。
我用笔记下了这段旅程,舒心的吁了口气。此时银河仍是静静的,月亮在静静中已经不知不觉移动了好远了。
篇4:寻梦之旅的优美散文
寻梦之旅的优美散文
十八年了,有一个场景时时入梦,那是我儿时的故乡。
十五日,我坐着车子,以一个观光者的身份回到这里,在我,这溢满心胸的却不是异乡来客的好奇和向往,而是一个游子多年无法靠岸的情感难得的一次回归
当整齐的杨树林退到身后,渐渐进入眼帘的是初夏之际尚有些荒凉的沙丘,而散落在沙丘上的一簇簇的蒙古黄榆却已经绽出了些微的绿意,黄榆树下,老牛悠闲的啃着嫩草芽,尾巴在和煦的风中甩来甩去,如果不是坐在车上,我此时最想做的就是冲着瓦蓝瓦蓝的远天呐喊:故乡……我回来了!
这是我十八年未曾亲近的土地。
次日一早,和同室的.文友姐姐去向海湖散步。清晨的阳光暖暖的洒在我的脸上身上,我踩踏着脚下柔软的沙土地,目光在这片土地里寻找遗失在这里的童年的记忆,一朵野花的色彩,一只昆虫的忙碌,都像是一场纪录片的回放,将我拉回到早年的时光,那时,我是这片林子里,快乐嬉戏又充满稀奇古怪想法的少女,也在那时,我无意中将刻骨的乡愁埋进这片土地。
穿过林子,跨过一条公路,就来到向海湖边。我贪婪的大口的呼吸着有着淡淡鱼腥味的空气,这是我久违的气息。我真想用这气息,过滤掉肺叶里因漂泊在城市而沾染的过多铅尘,让它因这里的空气而重新鲜润通透起来。
湖水清澈,离湖边不远处,有三只早起的野鸭子在湖水里觅食,一会潜进水里,一会浮出水面,它们闲适的畅游在我们的注视下,我又一次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之美。而耳边,传来的却是梦里才能听到的鸟鸣,蛙鸣,这一阵阵传进耳膜的声音,对我来说,是最动听的天籁。
同行的赵姐用相机给我们摄影留念,相机定格的瞬间,我已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一同定格在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里面。
在鹤岛,当白鹤围绕着我们的立足的小岛飞舞盘旋的时刻,我觉得我快乐的心情也和它们一起在这一片水草丰美的土地上空飞舞起来,那一只只优雅的白鹤缓缓地落在水塘里,我慢慢的走进它们,它们引颈长鸣,像是欢呼远方游子的归来!
在鹤岛的北方,是观景阁。当我气喘吁吁的爬上去,立刻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那一望无际的蒙古黄榆举着蜿蜒虬结的枝干,像是擎着一把把绿色的伞,在树林的低洼处,向海湖的水漫延过来,一道水,一片树,一片树,一道水,水在迂回,树在围绕,水滋生着树的生命,树衬托着水的清泠,而我此刻,只想用我的眼睛,饕餮盛宴。
采风的最后一站,是香海寺,说到香海寺,不能不提到香海寺的主持释正林法师,在我们两天的行程里,法师一直陪伴在采风团的左右,在我以往的理解,出家人就是吃斋念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清修之人,然而正林法师不是,餐桌上,吃着豆腐,喝着绿茶的法师,和大家谈人生,谈社会,谈他要修葺香海寺的理想,这让我想起了不知是谁说过的话“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此话,对大师再合适不过了。
站在香海寺千年的蒙古黄榆之下,我默默许愿,愿佛佑我故土,佑我中华,佑我生灵,将这天地间的自然之美永远留存。
在两天的行程里,我们有幸聆听了文学前辈讲解的关于文学写作的意见和指导,张老师的一句“写作的人,要具有文学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虽然简单,却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依依不舍的挥别老师和文友,回到家里,虽然旅途劳顿,但是心潮澎湃。午间的时候,竟然在睡梦里笑醒,虽然记不得因何而笑,但是我却是知道自己为何而笑的,那一别十八年的乡思,那游走在故园之外的灵魂,在这一刻,终于能够扑进故乡的怀里,享受柔软温暖的乡情。
篇5:鸣翠湖之旅优美散文
鸣翠湖之旅优美散文
国庆七日长假,就盘去素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玩玩,看看苍凉壮美的西北风情,也将是一场十分惬意浪漫的旅行。
5号早上四点多起床,收拾停当。五时整带着女儿出门。深秋的早上,此刻的天还黑得很彻底。小区内的路灯也没有亮起来。我和女儿看着黑漆漆的夜色,有点胆怯。打电话问旅游车司机,他告知还有20分钟左右才能到平川,于是和女儿索性站在小区大门口的门灯下,想等天稍微亮一些再走。此时,有骑自行车穿着工作服的人从小区出来,继而,三三两两的人开始活动了,我知道,这是矿区职工开始上早班和晨练了。勤劳勇敢的他们,犹如黑夜前的晨曦,用自己轻捷矫健的身躯冲破这黎明前的黑暗,唤醒了这座沉睡的矿山,给矿山增添了几多青春活力和无畏。看到他们如此从容冷静,我和女儿便有了底气,互相鼓励着相携着,仰起头,走入了茫茫黑夜。踏入夜的深邃后,才感觉到,其实,夜色并没有想象中的黑和可怕。于是,心里便逐渐充满了战胜困难的豪情勇气,路,在我们的脚下渐渐清晰起来。
五时三十分,上了旅游大巴,一看,车上一半左右的人都脸熟,基本上都是一个系统的职工,心中立马有了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待六点,人上齐了,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旅途,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以她温婉清秀的面目出现在各位游客的眼前,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果真在豪放苍凉中有一种别样柔美妩媚的风情。
鸣翠湖的门票很是人性化,大人25元,小孩子15元。进到游览区,我们的眼球和心一下被她的宽广美丽的胸怀和纯净雅致的诗情画意所吸引。首先,一个以爬山虎为主色、各色小花草木掩映之中的飞流瀑布映入眼帘,隆隆的水声不绝于耳,瀑布之下,一方清澈的水池里,水波潋滟,各色的金鱼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摇曳,池塘上面玉阶蜿蜒而上,其上设有供游人歇息的凉亭、石桌、石椅。沿着凉亭,绕过熙攘的游客,步入花间小径,各种石头以不同的姿态欢迎我们,各色花草以它们特有的秋韵向我们颔首问候,循着醉人的花香鸟语,我们在瀑布之前留恋缠绵,将它的.美,我们的热爱,一览相机,收藏为我们此行的第一张最为美好的回忆。
农历闰前九月中旬,风清云淡,秋意阑珊,色彩斑斓。鸣翠湖更是被一种深秋的绚烂光环所包裹。放眼望去,秋韵层层叠叠,或黄或赤黄,或焦绿或暗绿,或褐或红,或深或浅,间有各色花儿在风中欢笑。到处好似画家用写意的大手笔描摹的色彩,是那样的浓,那样的随性自然,那样让人从心中滋生出一种想成为其中一株花草的愿望。徜徉其中,更乃是:色色迷人眼,山水醉心田。我想,如果,我是其中的一株花草,我当用我无限的热情和渴望激情燃烧我的所有,用我青春的色彩渲染这秋的稳重淡薄,用无悔的秋韵点缀这大好美丽的江山。
鸣翠湖里景点设置别出心裁,充满童话般的色彩。看,那被爬山虎爬满墙、用石块垒砌而成的洗手间、缀满各色花朵的树丛,树丛下同样被花儿装扮而成的花床、欲冲天而飞的彩色热气球都那样让人心动、一畦畦深秋的植物正在用它们成熟的色彩傲立,向秋天宣告它们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一辆色彩鲜明的车,车顶装满了各式军用物资,好似要把供给运到远方、石子彻成的路旁,时时有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风景。就连一个垃圾桶的造型都是那样别致,使人心情愉悦。
且行且赏且拍且快乐,我们一行人逶迤来到了湖边。只见游船在湖面游动。孩子们看见了船,便想去划船,可是,我们一时找不到游船的出口,于是用手做喇叭状喊向正在游船的客人,在他们的指引下,我们顺利找到了游船的售票处,孩子们选了脚蹬的游船,两个妈妈和自己的孩子,一船四人,欢欢喜喜出湖游乐。坐在船上,眼望处,但见波光粼粼的湖面在我们的眼前荡漾,一丛丛茂密簇拥、顶戴雪绒花,随着秋风翩翩起舞,逐日的芦苇在我们的相机里定格了它们漂亮而摇曳飘逸的身姿。湖边的美景在我们的宛转的视线中转变着他们隽永却美妙的身姿。此时,有只小鸭子孤零零地浮在水面上觅食。它一会儿潜入水中,一会儿又钻出水面,我想,鸭子都是成双成对游动,而它,却为何孤孤单单,莫非,它失去了伴侣亦或失去了自己亲爱的妈妈,一个人漫无目标地飘零在这无边的湖面?那它该是多么无助与凄楚啊!
划完船,我们去了鸣翠湖湿地文化科普中心。科普中心实在是一个不错的去处,在其顶楼,设有三个望远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鸟瞰鸣翠湖全景。望远镜里,鸣翠湖的一草一木是那样从容安然,有一种旷世独立的洒脱。生长在静谧美丽的鸣翠湖,它们没有一丝人间烟火的沧桑,没有一缕世事无耐羁绊,没有纷尘的人世烦扰。我想,前世,我是否就是这湖中的一株多情芦苇,经过千年的轮回,来到了这纷扰的尘世,经历人世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动心忍性。可究竟,我的心融入不了这复杂多变的人世繁华,在我的心底依然留存着千年前我转世的基因,今天的一次回眸,终于让我们在穿越时空的向往里,再度与它缠绵,不舍。假如此刻,我是一身着白衣白杉,长发飘飘,骑一白鹭,吹一玉笛,在辗转的红尘中飘落于这块洁净悠然之处,徜徉在飘逸的芦苇丛中,寻找到我来时的归路,觅回我前世遗落的梦境,安安静静做一株真真实实的芦苇,在碧波荡漾的心湖里种植一颗不老的神话传奇,那将是一种多么美妙的际遇和心境啊。
在科普中心一楼,我们带着孩子观看了惊险刺激的5D电影《惊险过山车》,随后,扭着秧歌拍着靓照过了一座吊桥,一座蜿蜒回转的小桥便呈现在我们面前。桥下,是一湖面的莲叶,芦苇轻轻依偎湖边,护卫着已经残败的荷叶,恋恋不舍。湖里的莲花早已没有了她娉婷的身姿,只有枯黄淡绿的莲莲荷叶,静静地守在它们的家园,努力地在湖面匍匐,用不尽的热情渲染自己宁静淡薄的生命之秋,不卑不亢,不忧不怨,不悲不喜。残荷败叶,不留恋夏的繁华,只醉心于今朝的存在。不在乎世俗的目光,只专注于心中的梦想。她所表现出的沉静之美,宁静之态,是一种人到中年的无私、成熟、超然、洒脱。
鸣翠湖的车水排,“车水排云吐氤氲”。站在水车下面,一滴滴水珠袭来,顿觉清新凉快。抬望雾珠雨帘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五色彩虹,一时,如梦如幻,如诗如画,天人合一。在它古朴雄浑,博大精深的胸怀里留下了我们虔诚而欢乐的记忆。
出来时,经过鸣翠湖的游园指南,方得知,我们所游不过鸣翠湖风景的一半,孩子游意未尽,但是,集合的时候到了,我们必须按时集结,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
遗憾,有时也是一种美,因为遗憾,所以弥足珍贵,会让人怀念和留恋。犹如我们对鸣翠湖的感觉。谢谢你,鸣翠湖,让我看到了一种久违的自然景色,让我默默做回了一株芦苇,让我有一种再一次想回到你怀抱的冲动。
篇6:灵魂之旅―触摸香格里拉的优美散文
灵魂之旅―触摸香格里拉的优美散文
城市的喧烦,在我那颗没有绽放的灵魂花蕾上悄然轻撒下一层灰,身在金銮醉舞的尘世里,人就像是一只褪色的金丝雀,木然地站在俗物编织的笼子上。也许是灵魂野性的舒展,也许是苍白生活的呐喊,我渴望走出来,走到一个聆听生命歌唱的地方。
因为父母是旅行达人,我随他们拜访过香格里拉,一位长者的家乡。当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从空气中传来一种不可侵犯的压迫感,无垠的天空朝你涌来,压缩在你那微不足道的眼里,空气的清新,霎时间变成了凝重与庄严。像一个父亲,神圣,但又有一丝爱意。背着沉重却真实的旅行包走在沿途的小路上,偶尔会有些蝴蝶上下飞舞在陈木做成的围栏上。这些蝴蝶给人一种很薄很飘逸的感觉,这使你看到它们飞翔时,会觉得好像是纳西族黄色纸张上的象形图案,精致却不失大气。人们说,地狱蝶会引导你走向毁灭,那么我想在香格里拉的蝴蝶,则是渡我向天堂的使者,它们翅膀扑动的瞬间,抖落下晶莹的粉末,那些粉末落在人间时,形成了片片琉璃的花甸。这是笼子外面的世界,这――是香格里拉。
不久便到了老人的家,典型的藏族小屋,木质,楼阁,经幡。民族的气息,生命的颜色,点点诠释出来。这位于香格里拉县城的房子,没有“城”的高傲与俗气,反而显得谦卑,显得贴近自然。我庆幸能走出那个污浊的钢筋混凝土的“高级住房”,而来到这个所谓原始的地方,因为比起那歌舞升华的城市,这土地能给我聆听到心跳与灵魂的歌唱,正如那美丽的梅里雪山的歌唱。“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云中河畔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景色和名字一样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品尝着老人盛给我的牦牛奶,香醇,细滑。他给我讲述了很多香格里拉的故事,有最令人神魂颠倒的消失的地平线,有凄美的爱情故事,有勤劳的人民……只有到过香格里拉,并且被香格里拉美丽绝伦的自然风光以及神秘殷富的人文景观陶醉过,感动过,惊讶过,捶打过,炙烤过,浸泡过的人,才不会去怀疑它就是詹姆斯・希尔顿小说中的人间天堂“香格里拉”。
漫步在这大地上,我和天,天对我,我们携手走着,四周的草甸,天空的晚霞,印染了迷醉在香格里拉之行的人的脸上。这是一种琉璃的`颜色,美得透明但不乏光泽,就连自己都透明了,融在这纯净的空间里。我想我找寻到了生生轮回中的自己,因为为了到在这里,我迈动了步伐,因为在这里,我拿捏到了我灵魂的形状:云。如云一般,逍遥自由,不甘于禁锢,旅行世界,时时迈出脚步。
回家的路上,我留恋地望着这位美人――香格里拉,仅仅是惊鸿一瞥,我已对她留恋忘返,我见证过内地的繁华和隐藏着的荒芜,所以我深知,只有体验过的更多,才会有更加丰富的阅历来填充自己,若是如此,那么哪怕你变成一个社会的囚徒,也会有很多琉璃色的蝴蝶飞舞在你的周围的。
触摸香格里拉,触摸自己的灵魂。有人曾经问过圣人,如何寻找迷失的灵魂,而圣人只简单的说:在路上。所以等待与观望,是愚人之为。追随着一只美丽的蝶走出疲倦的世界,这是一种对生命肯定的态度。无论窗外给你的像红楼一般的梦境,还是桃源一样的静谧,切莫锁住自己,迈出第一步吧。
篇7:没有预约的开封之旅优美散文
没有预约的开封之旅优美散文
原定利用清明假期,全家去菏泽看牡丹的。
只因,我的一句“俩刘,我上网查过,菏泽的牡丹最佳观赏期,应该在每年的四月中旬,现在去,有些尚早。”父女俩听后,在面对两个高速线路的选择时,临时改变主意,选择了“连霍高速公路”方向直达开封,进行了一次没有预约的开封之旅!
下了高速,我们驱车驰骋在河南大学新校区大门前的宽阔马路上,即使是瞬间的过往,仍然让我见识了河南大学新校区面积的广阔,格调的高雅。虽然我们事先没有与此地进行一个哪怕稍作点缀的,小小的,暗示性的预约,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开封用他那一如既往的,博大的斯文迎接着我们一家的到来。开封是深沉的代名词!开封的深沉源于他的历史。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评说过:“开封,他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余秋雨先生的一句话,给开封下了一个非常中肯的定位,真是名符其实的“大家”呀!我觉得,开封的深沉不仅仅是脚踏一个大宋王朝,更多的是他的醇厚和那丝毫不让你感觉到突兀的温雅。我家先生给女儿耐心地讲述着:开封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名城,夏代曾在开封附近的老丘建都217年;春秋时期,郑庄公在今朱仙镇附近的古城村筑启封城,取开拓封疆之意,定名开封,这是开封故城;战国称大梁,魏在此建都140年;从魏、五代时梁、晋、汉、周以及北宋、金均在此建都,有七朝古都之称。
随夫拥女,悠闲地漫步在《清明上河园》里,但见湖中灯火闪烁,碧波荡漾。我 在华灯初上的夜幕下,深深的向儿时崇拜的包青天,向杨家英雄的先祖,默默地行上注目礼,虔诚地道一声我来了,道一声晚安!开封,景观如何?耐看而又值得深研!饮食如何?适宜赏品。乡情人事如何?好客礼遇。这是我们一家三口驻足此地三日所亲身感受到的。开封是典雅的象征!典雅的近似乎随和,典雅到忽略了还有“小气”俩字的存在,典雅到仿若父辈般的宽厚。三日后,恋别不舍的开封,一个“我”还若存于开封。
虽然没有预约,但是邂逅的相遇同样美丽。
沧桑开封,繁华掩于土,星辰隐于穹。多少烟云过眼去,千年华泰一柯梦。人生缥缈,繁华亦实亦虚,落尽皆为空。开封,我们一家虔诚地为你的美好未来祈祷!下次,我们一定会和你约定好了,再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