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ris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有关法治发展名言,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有关法治发展名言,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有关法治发展名言
1) 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2)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3) 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斯宾诺莎(荷)《神学政治论》
4) 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苏)《社会民主党在~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
5) 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6) 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7)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8) 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9) 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英)《政府论》
10) 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11) 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爱戴和尊重为转移的,而这种爱戴和尊重是以内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为转移的。――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12) 如果我们的法律只是自然规律的幼芽,它毫无疑问是好法律。这样的法律可以抑恶扬善。――大仲马(法)《马希里选集》
13) 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罗曼·罗兰(法)《哥拉·布勒尼翁》
14) 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15)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16) 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17)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18)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19)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20) 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篇2:古人法治名言
1) 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
2)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
3) 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
4) 先王以明罚敕法。
5) 宪律制度必法道。
6)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7)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8)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9) 言出为箭,执法如山。
10)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11) 一民之轨,莫如法。
12)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13)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14)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
15) 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
16)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
17)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
18)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19) 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
20)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
篇3:古人法治名言
1)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2) 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
3)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4)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5)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6) 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篇人臣者援私以为公。
7) 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
8)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9) 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10) 可行必守,有弊必除。
11) 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12) 历法禁,自大更始,篇小臣不犯矣。
13) 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篇令而不行。
14) 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
15) 立善法于天下,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篇一国治。
16) 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
17) 吏不良,篇有法而莫守;法不善,篇有财而莫理。
18) 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19) 民不举官不究。
20) 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篇4:古人法治名言
1) 如平直必以准绳。
2) 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3) 赏不避仇仇,诛不择骨肉。
4) 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
5) 设而不犯,犯而必诛。
6) 设若上无道栓,篇下无守法。
7) 慎到: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作伪。
8) 省刑之要在禁文巧。
9) 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
10) 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
11) 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
12) 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篇治。
13)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
14) 视时而立仪。
15)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16) 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
17) 私情行而公法毁。
18) 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19) 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20)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篇5:法治名言名句
1) 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必须颓败。——塞内加
2) 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正因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
3) 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4)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阿奎那
5) 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
6) 在世界各主要礼貌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构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7) 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8)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
9) 在一切能够理解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
10) 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呻吟语·治道》
11)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12) 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13) 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讲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爱·科克
14)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15) 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16) 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17) 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18) 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19) 人民的愉悦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
20) 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性命与国家皆得安全。——斯宾诺莎(荷)《神学政治论》
篇6:法治名言名句
1) 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
2) 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
3) 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罗·伯顿
4) 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一条永远适用的法律。——杰斐逊
5) 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因为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己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柏拉图
6) 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容忽视的。——爱献生
7) 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托·富勒
8) 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一种的网,触犯法律的人,小的可以穿网而过,大的可以破网而出,只有中等的才会坠入网中。——申斯通
9) 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10) 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
11) 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
12) 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讲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爱·科克
13) 荣耀所禁止的法律却往往应允。——威·索林
14) 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索福克勒斯
15) 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神灵,而不是殚精竭虑将神灵揉进宪法,总体上来说,法律就会更好。——马克·吐温
16) 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菲力普斯
17) 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威·厄尔
18) 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9) 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罪的法律,而是针对疯狂的法律。——马克·吐温
20) 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篇7:中国古代法治名言
1) 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
2) 吏不良,篇有法而莫守;法不善,篇有财而莫理。
3) 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4) 民不举官不究。
5) 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6) 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
7)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
8) 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
9) 先王以明罚敕法。
10) 宪律制度必法道。
11)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12)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13)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14) 言出为箭,执法如山。
15)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16) 一民之轨,莫如法。
17)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18)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19)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
20) 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
篇8:中国法治名言
1) 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2) 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
3) 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4)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5) 法者,..天下之仪也。
6)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7) 凡法令更,篇利害易,利害易,篇民务变。
8)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9) 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10) 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劝其德而乐其政,邪人痛其祸而悔其行。
11) 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
12) 功同赏异篇劳臣疑,罪钧刑殊篇百姓惑,信赏必罚,综核名实。
13) 故治国无其法篇乱,守法而不变篇衰。
14) 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15)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篇国强,奉法者弱,篇国弱。
16) 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篇国治,法令驰篇国乱。
17)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18) 禁胜于身,篇令行于民;上不行法篇民不从彼。
19) 举直错诸枉,篇民服。举枉错诸直,篇民不服。
20) 其身正,不令篇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篇9:中国古代法治名言
1) 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
2)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 不以私害法,篇治。
4) 当公法篇不阿亲戚。
5) 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6) 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
7)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8)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9) 法不察民情而立之,篇不威。
10) 法不殉情。
11) 法出于仪、威于义。
12) 法大行,篇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13) 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
14)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15)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16) 法立于上篇欲成于下。
17)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篇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18) 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
19)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20) 法令至行,公正无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