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67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随笔:抬头望明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随笔:抬头望明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随笔:抬头望明月
随笔:抬头望明月
好久没有看天上的明月了,今天难得一次轻松的晚睡。我看了看明月,真的好明亮凌晨零点42分的冬天原来也这样的灿烂美丽。仿佛是白天一样明亮,抬头望啊,原来是明月啊!
星辰真的好美丽,寂辽的星空在我看来好神秘,于是也很向往。不知道为什么在抬头遥望星空的.那刻,觉得很浪漫、温馨、幸福。但是我发誓我绝对没有想到银河的故事,在遥远的星际这边的我,感到很静秘、虔诚、矜持。
在这会儿,我静静地想着冥冥中的上帝就是我!我不思念家乡和亲人,仿佛只是简单的守望,我低头看的不是故乡而是万物之灵,我抬头看的不是明月而是伟大的上苍!但是,我真的不伟大也不灵,我只是在万物与上苍之间望着属于每个人的明月。
这一刻我想当千杯不醉,能够当个现代杰出的女性,但是我离杰出的距离很远,就像遥望明月那么远。实际上我并不浪漫、温馨、幸福,也没有真正的感到静秘、虔诚、矜持。我在听完朋友对我说的一些话后,认真分析了,我真的是没有女人味儿:不太美丽、不温柔、不懂柔情、不懂撒娇……总之就是缺少了很多。不然,老板怎么会以我太像男人为由而解雇我呢?
抬头望明月,用在一个女孩身上,简直是一幅美丽的画。美丽的月光静静地往穿着飘逸沙裙的美女身上,该是何等的让人着迷啊。我会那么迷人吗?我真的好期待。我相信美好,因为我在万物与上苍之中,我坚信我也会出现在美丽的画中。
篇2:生活随笔:海口望明月
 生活随笔:海口望明月
生活随笔:海口望明月
有一句话是再熟悉不过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然而正是伴随着女儿的长大,我才渐渐读懂了这扇窗的含义。
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听着医生手中械器的碰撞声,我急切地盼望着与小宝宝的相逢,“孩子马上就要出来了,哈气,哈气……”尽管已经做了麻醉,我依然可以感受到女儿从我腹中取出时的那份挣脱,“哇哇哇……”女儿的第一次涕哭特别响亮,特别美。“来,做第一次肌肤接触吧!”当护士小姐把女儿靠近我的脸庞时,我扭过头,轻轻地在女儿那粉团似的小脸上吻一下,刹那间,女儿睁大了双眼,看着我,“你就是妈妈?”我分明从女儿清澈、纯真的眼神中醒悟到我真的`当妈妈了!
女儿第一次在大自然中接触小动物时,已经7个月了,追随着洁白的鸽子,“啊,啊……”女儿嘟噜着,双手挥舞着,眼睛一闪一闪,放射着光芒,是那么惊奇又是那么欣悦。
远处渔船星星点点,近处海浪拍打着沙滩,已经一岁四个月的女儿奔路在亚龙湾白细如粉末的沙滩上,猛一抬头,望见皓月当空,“moon,moon”,指着月亮,女儿眼睛圆圆的,亮晶晶,充满了神奇的向往,那小脑袋一定装着大大的问号“这里的月亮怎么大些?圆些?”,也许是椰风海韵赋予了女儿灵感,“海口望明月”女儿脱口而出,清脆而稚气,顿时令我们目瞠口呆!
过去我也时常想,是否因岁月的流逝,抹去了我们眼中那份神往;是否因过多的不如意,令我们的眼睛变得黯淡。在与女儿心与心的对话中,我明白了,纵使斗转星移,只要我们的心灵之窗时常被新奇的发现而开启,便有缕缕激动与感叹会冲击我们已经有些麻木的神经,又何尝去担心人老珠黄,眼睛又何尝不会晶晶亮呢?
篇3:望明月兮长颈鹿随笔
望明月兮长颈鹿随笔
“一轮”是一套风景明信片,海蓝色背景中,一只白鹿凝望着一轮皎月,如梦似幻的水波好像要从卡片里溢出来。
“一轮”实在是很精致,我邂逅它时,恰巧读到了聂绀弩的诗:“望美人兮长颈鹿,思君子也细腰蜂。”明月也好,美人也罢,无非是一种理想,绝妙的比喻带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那只鹿也显得格外深情,分外令人怜爱。也许是心向往之,看到“一轮”的第一眼,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要亲近它,观赏它。可惜,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数不多的“一轮”早已告罄了。
错过与求不得常常令人难以释怀,这鹿与月总让人想起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水底月是梦里月,杯中酒是心尖血。李白诗曰“且放白鹿青崖间”“树深时见鹿”,他自己又何尝不是一只鹿呢?梦里身化白蹄鹿,竟夕痴望长安月。他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字字珠玑,篇篇飘逸。奈何生虽逢时,凌云之志难及,何其悲哉!
时隔四月,“一轮”成了一条裙子,同样的白鹿望月,却与明信片有着迥然不同的质感,叫人意醉情迷。再一问价格,居高不下,囊中羞涩的我只得悻悻而归。再次错过,我却不像上次那般难以释怀了。
佛有言,月中所有,乃大地山河影也。古代读书人共同欣赏、渴求的那一轮明月,或许就是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忙碌一生,有的人得到了自己的.月亮,有的人竭尽全力却终无所获,而有的人自己没有碰到月亮,却成为了别人的月亮。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鹿,心里有一片广阔的天空。夜幕上缀着或明或暗的微小星子,悬着一轮圆满的月。有些鹿为了那月亮,努力伸长自己的脖颈,它们因为长长的脖颈而超过寻常的鹿,却仍然有可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一轮月亮。太多的鹿穷其一生,也只能沐浴在月辉之中。甚至有一小群鹿见明月不可得,便转而去求星星,轻易地得偿所愿后,它们安于享乐,矫健的身体也渐渐地退化了。
对于那些长颈鹿来说,明月,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可是,对于观瞻着它们优美脖颈的我们来说,却是失之我幸,得之我命。譬如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李煜、苏轼……
得月抑或不得月,不是我们自身所能决定的,而我们能选择的,不过是对月亮的态度。假如让观鹿者来抉择,恐怕会把那月亮愈悬愈高,促使那鹿把脖子伸得更长。但如果让鹿来做决定,是要那月亮,还是要那长颈,结果恐怕只有鹿自己知道了。
不同的命运造就了不同的人,细微末节的改变可能导致人生的天翻地覆,这不是我们能够妄加揣测的。做好自己这只鹿,也就够了。
篇4:二月二你抬头望天了吗杂文随笔
二月二你抬头望天了吗杂文随笔
一早打开手机,大学同学群里满是关于二月二的微信祝福。北方有许多关于这一天的俗语和说法:什么二月二,金豆开花龙抬头啦;什么二月二炒豆豆,人不害病地丰收啦;还有二月二,炒吃豆豆,嘎嘣一声开了窍啦。小时候听长辈说,冬季天寒地冻时,人和地都要歇着,等到春天到来,地气回暖了,就要下地干活或外出挣钱了,于是各家各户都炒豆,有送平安祝福的寓意。
不等吃早饭,先抓一把豆吃起来。豆是妹妹从遥远的故乡寄来的。每次寄东西她都会问还要啥?我总说要大豆,妹妹就认为不是啥贵重的东西,怎么这么多年总喜欢吃它呢?我的感觉这是一种孩提时熟悉的味道,是留在童年回到故乡的感觉,是人生的记忆。
小学时,二月二这天,班上绝大多数同学都会带豆,书包里口袋里满是各种各样的豆。有个头大、质地柔软、颜色金灿灿的大豆;有皮绿中带黑点,吃起来香中含微甜的豌豆。而我最喜欢的.是那种外形焦黑、豆皮爆裂像是豆中的李逵,外貌丑陋,内在却丰盛甜美,剥好一把放在嘴里,要花很长时间才嚼完,但细细咀嚼,大豆独有的豆香滋味给我带来很大的快乐和满足。
春节过完盼十五,元宵走了望二月。进了二月,同学们嘴里的零食陆陆续续就都是豆了。那几天班上的同学空前团结,我送你一把蚕豆,你给我一捧黄豆,家里没有炒豆的,得到同学的馈赠后,就会送个小本子或半支铅笔、一块橡皮作为感谢,于是全班人手里口袋里或多或少都有豆。上课老师总是提醒:“上课不要吃豆”,就会有大胆调皮的男生接话:“小心放屁”,教室里就哄笑一阵,笑声飘出教室,飘向高原的天空……
北方,记忆中的春节是要等到二月二的,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早起,人们望向天空,吃过了炒豆,年才真正的过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