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凉伞”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护士考试指导——中医护理的概念,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护士考试指导——中医护理的概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护士考试指导——中医护理的概念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道下的护理工作。
(一)以中医整体观为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1.人体是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人和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其中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主意局部病变,同时要主意相关脏腑的变化。体表的变化可影响有关脏腑的功能,而相关脏腑的疾病也可在体表反映出来。因此,可从机体局部的变化来推断整体的反应状态,测知内脏病变。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病人的体质情况及外界环境对病人的影响等,进行全面观察了解,正确认识疾病,施以妥善护理。在疾病的护理上,中医十分重视良好的生活环境、稳定而舒畅的情志、合理的饮食调养和必要的功能锻炼。关于这些方面的论述,历代医书均有记载。
2.人和自然界也是相互制约、统一的整体:中医将自然界正常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当气候急剧变化或六气侵犯人体成为致病因素时称为“六淫”。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故要求护理上主动掌握气候变化规律,做好防范工作,并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护理工作要求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针对病人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和发病的不同季节以及所处的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因此,中医关于整体观护理论特点与现代护理所提倡的对病人作系统、整体、全身心的护理是完全一致的。
(二)“辨证”是护理的主要依据: 中医辨证是用望、闻、问、切的方法,采集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临床表现来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中医护理的原则是以中医辨证治则指导护理工作的,针对不同病情,应用“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正护反护”、“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预防为主”等护理原则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1.扶正祛邪:是指通过各种护理手段达到扶助正气、祛除病邪的目的,根据不同病情采用扶正为主或祛邪为主等护理措施。
2.标本缓急:“标”与“本”是相对而言,根据病情的主次轻重,护理上遵循“急则护其标,缓则护其本”的原则,在标本并重的情况下,可采用“标本同护”的方法。
3.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同一种病,在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不同证候时所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为同病异护;而不同疾病在病程某一阶段出现相同证候时,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为异病同护。
4.正护与反护:正护与反护是根据临床治则(正治与反治)为依据所采取的护理措施。
5.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时令、气候、地理环境及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6.预防为主:护理中以“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为原则,掌握疾病传变途径,防止并发症,在疾病康复期防止病情反复。突出了中医在病因、观察病情、诊断、治疗、护理、预防中的整体观和现代、社会、生物、心理的医学模式特点。
(三)中医传统技术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针灸、拨罐、按摩、刮痧、耳针、梅花针、中药熏洗等二十余种常用中医传统技术,简便易行,行之有效,丰富了中医护理内容。
篇2:护士护理工作计划指导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专科护理,计划免疫知识,并进行培训后考核。多翻阅护理相关书籍,密切关注护理知识新动态。
2、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特别是留置针的使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做到胆大心细,克服心理障碍。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穿刺失败原因的讨论,请较有经验的护士讲授穿刺成功的经验。积极学习与护理相关的新业务新技术。
3、加强护理操作规范,实施流程化服务。严格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提高护理质量。
4、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努力改善服务态度,让患者从心里满意。要求每位护士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位患者,把病人的满意作为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尽可能为病人提供方便。杜绝生、冷、硬、推诿病人的现象发生,决不允许与病人发生争吵。
6、搞好科室团结,提高科室凝聚力,加强自身协作、协调能力,共同呵护护理队伍这个小团体。让大家心中充满爱、工作充满激情、让病房充满笑声,让科室充满温馨!对于护理工作现有的水平,离我们预想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还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希望在护士长的帮助下能够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有主人翁意识,相信科室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护士护理工作计划指导]
篇3:执业护士考试指导——护理经济学研究

医疗护理服务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技术性、需要高度责任心的服务活动,卫生服务价格作为医疗护理服务的货币表现,必须反映社会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目前,虽然存在“看病贵”的问题,但是,真正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费用却低到可以在医疗总费用中忽略不计的程度,尤其是护理服务费用,护理价格的不合理,极大地削弱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护理事业的发展,因此,要使我国的护理事业赶上国际水平,必须加强护理经济学研究。
护理经济学是门新兴的学科,主要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依据,
研究护理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其经济效益。它的提出是基于护理需求的无限性及护理资源的有限性。人们健康观念的巨大改变,护理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和追求效益,谋取生存和发展的成本观,为护理经济学研究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护理经济学的研究,不仅可以使护理价值得到综合的体现,护理成本得到核算,护理需求得到全面的调查,还可以使护理市场得到主动的开发。国外的护理经济学已开展了多元化的护理需求研究、多层次的护理市场开发、系统化的护理成本核算、制度化的护理保险形式、综合化的护理价值评价、合理化的护理效益分析、企业化的护理经营模式等等研究,我国的护理经济学才刚刚起步,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随着护理服务产业化、护理保险制度化、护理市场拓展化及护理
服务效益化趋势发展,我们必须加快护理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完善和发展护理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护理经济学理论体系;加强护理经济学课程建设,弥补护理人员在知识结构上的不足,提高护理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加速护理经济研究机构建设,合理有效地配置护理资源,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及效益。
篇4:护士考试指导——肝损伤的急救护理
肝脏血运丰富,结构功能复杂,故肝损伤常病情较重,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正确诊断、抢救休克、生命体征的监测、重要脏器功能情况的严密观察、积极的手术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1月~6月收治的12例钝性肝损伤病例,男9例,女3例,年龄8~69岁,平均35岁。肝右叶伤8例,左叶伤3例,左右叶合并伤1例。临床以腹痛和压痛为常见症状和体征,腹膜刺激征及移动性浊音少见。
1.2 腹腔穿刺 阳性8例,阴性4例。
1.3 辅助检查 螺旋ct增强扫描发现损伤12例,b超发现损伤10例。
1.4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4例。
2 护理配合
2.1 抢救休克 及早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2条以上),先快速输注平衡液,然后输全血或血浆,以补充血容量,监测血压、脉搏、尿量及中心静脉压。
2.2 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对于肝破裂累及肝包膜及肝损伤严重、坏死肝组织较多者,必须手术,应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对于意识清楚者,加强心理护理,消除其因害怕手术而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同时做好家属指导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
2.3 复合伤患者的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瞳孔等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吸氧,防止并发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2.4 非手术患者的护理 对于肝裂伤范围小且无活动性出血者,予保守治疗,护理要点是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增加腹压,严密监测血压及腹部体征。
3 讨论
3.1 肝损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入院时要详细询问受伤史,特别要了解暴力作用的方向及程度。腹痛和压痛是常见症状和体征,复合伤意识障碍的患者常因其他损伤如颅脑外伤而掩盖了腹部症状和体征 [1] ,血流动力学稳定状态的评估尤为重要。对于腹穿阴性者,应严密观察,并行b超、ct等检查 [2] ,以免延误诊断。本组4例腹穿阴性,原因与外伤时间较短、腹腔积血尚少,或穿刺针的粗细、进针方向等有关。而螺旋ct增强扫描价值较大,能确定损伤的范围及出血量的多少,便于术前做出评估,为选择手术方法提供依据。
3.2 病情观察 患者送到时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等,并进行动态监测,注意腹痛、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情况,评估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状态,如收缩压<90mmhg、脉压差<20mmhg是休克的表现,应立即汇报医生;复合伤者,应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对于其他危及生命的损伤,如气道阻塞等应及早发现,并予处理。
篇5: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康复护理的概念
康复的含义
据《尔雅·释诂》中载:“康,安也。”另据《尔雅·释言》中载:“复,返也。”其含义为恢复健康或平安,在历代中医古籍中,康复一词多用平复、复旧、康健、康宁、再造等词汇加以表述。分类如下:
康 复 分 类含 义传统的康复 传统的康复概念是指恢复,即经过治疗、调理,使病人的健康状况恢复到患病前的正常水平。现代意义上的康复 现代意义上的康复是指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社会、教育、职业 等措施,减轻各种疾病损伤和年老体衰所带来的后果,以尽量提高这类患者的活动功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和提高劳动能力,能够重新回到社会生活中去。
2 中医康复护理的概念
中医康复护理是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理论,利用传统康复护理的方法,配合康复医疗手段、传统康复训练和养生方法,对残疾者、慢性病者、老年病者以及急性病恢复期的患者,通过积极的康复护理措施,使身体功能和精神情志能尽量地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态。故古人云:“善调则生,失调则死。”
3 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不同点
临床护理多依靠药物治疗和常用护理技术,而康复护理是运用独特的康复护理方法,配合自我康复训练,使病人达到康复的目的。
篇6:护士基础护理指导医学是上舒适的概念
舒适(comfort)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满意、自在、没有焦虑、没有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中的一种自我感觉。包括①生理舒适:指个体身体上的舒适感觉;②心理舒适:指信仰、信念、自尊、生命价值等精神需要的满足;③环境舒适:外在物理环境中适宜的声音、光线、颜色、温湿度等使个体产生舒适的感觉;④社会舒适:包括人际关系、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不舒适(discomfort)是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理需要不能全部满足,或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身体出现病理现象,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自我感觉。
篇7:护士基础护理考试指导之隔离的技术
【目的】 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避免互相传播,减少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评估】1.患者 病情、目前采取的隔离种类、心理状况、合作程度。2.家属 对所患疾病有关防治知识、消毒隔离技术了解和掌握程度。【用物准备】1.治疗盘内盛:已消毒的手刷、10%皂液、清洁干燥小毛巾、避污纸,盛放用过的刷子、小毛巾、避污纸的容器。无洗手池设备时,另备消毒液和清水。2.口罩、隔离衣。【操作步骤】1.使用口罩 使用口罩是为了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避免互相传染,防止飞沫污染无菌物品、伤口或清洁食品等。口罩用6-8层纱布制成,或用过氯乙烯纤维滤纸制成,宽14cm,长16-18cm,带长30cm,两侧打褶3cm。⑴ 洗手并擦干,除去手上的污垢。⑵ 取出清洁口罩。⑶ 拿起口罩上方2根带子,罩住鼻和口,在头顶打活结;下方2根带子在颈后或头顶打活结。松紧度要合适;不可用污染的手接触口罩;口罩潮湿时,立即更换。⑷ 不用时,不可将口罩挂在胸前,先洗手,解开口罩带子,取下口罩。⑸ 将已污染口罩,丢人污物桶内,然后再洗手。一般情况下,口罩使用4~8h后应更换;每次接触严密隔离的传染患者后,应即更换;使用—次性口罩不得超过4h。2.消毒手 护理人员在接触传染源后或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前,均应洗手或消毒双手。⑴ 卫生洗手 用于各种操作前后清洁双手。取皂液或肥皂,以环形动作,双手交互用力搓揉,使产生泡沫,搓揉顺序同刷手法,至少15s。用脚踏开关开启水源,从上至下在流水下彻底冲洗双手,让污水从前臂流向指尖,防止水溅到身上或地上。彻底清洗,不遗漏部位,冲洗干净后擦干。⑵ 刷手法 用于脱隔离衣前,将隔离衣袖塞至肘关节上,双手浸泡于消毒液内。用刷子按前臂、腕关节、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处顺序刷手2min,注意按顺序刷洗,避免遗漏。也可用刷子蘸肥皂水按上法刷洗手。用清水洗净双手后擦干,脱去隔离衣。准备齐全↓取下手表↓卷袖过肘↓取隔离衣↓手持衣领↓洁面向已↓穿袖抖袖↓先扣领扣↓再扣袖扣↓对齐衣边↓叠紧系带↓进行操作↓操作完毕↓松带解袖↓正确塞袖↓消毒双手↓解开领扣↓脱袖包手↓双手退出↓挂衣备用↓再次洗手篇8:护士基础护理考试指导之隔离的种类
隔离种类按传播途径不同分以下几种,并按要求实行相应的隔离措施。
(一) 严密隔离 凡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均需严密隔离(strict isolation),切断其传播途径。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sars(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等。其隔离措施为:1.患者应住单间病室,通向走廊的门窗须关闭。室内物品力求简单并耐消毒,室外挂有醒目标志。禁止患者出病室,禁止探视患者。2.接触患者时,必须穿隔离衣、鞋,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消毒措施务须严格。3.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1次/d。4.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须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二)呼吸道隔离呼吸道隔离(respiratory tract isolation)主要用于防止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飞沫)短距离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流脑、麻疹等。其隔离措施为:1.同种患者可住一室。通向走廊的门窗关闭,防止病原体随空气向外传播。2.接触患者时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用紫外线照射或过氧乙酸喷雾消毒,1次/d。4.为患者准备痰杯,口鼻分泌物须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三)肠道隔离肠道隔离(digestive tract isolation)适用于由患者的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食物或水源而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其隔离措施为:1.不同病种患者最好分室居住,如条件不允许时,也可同住一室,但必须做好床边隔离,每一病床应加隔离标志。患者之间禁止交换书报及用物槿互赠食品。2.接触不同病种的患者时,应更换隔离衣,消毒双手。3.病室应有防蝇设备,保持无蝇、无蟑螂。4.患者的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下的食物或排泄物均应消毒处理后再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