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呆萌江湖骗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春别曲,春别曲张籍,春别曲的意思,春别曲赏析,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春别曲,春别曲张籍,春别曲的意思,春别曲赏析,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春别曲,春别曲张籍,春别曲的意思,春别曲赏析

篇1:春别曲,春别曲张籍,春别曲的意思,春别曲赏析

春别曲,春别曲张籍,春别曲的意思,春别曲赏析 -诗词大全

春别曲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篇2:春别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别曲

唐代:张籍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江中碧绿的春水,颜色浓得简直可以作染料,刚刚长出水面的荷叶才铜钱大小。

江头的那棵橘树,还是你当年亲手种下的,不知能不能用它拴住你这即将远去的小船?

注释

堪:能,可。

钱:指铜钱。初生的小荷叶,状如铜钱,又被称为“荷钱”。

木兰船: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树所制。

赏析

长江中春水碧绿,颜色浓得简直可以作为染料,荷叶刚刚长出水面,一个个才有铜钱那么大。诗句写暮春景色,可引用以表现江南春景,或只用作表示暮春时节。以“堪染”表现色彩之浓重,其夸张手法可作借鉴。

篇3:春别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别曲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古诗简介

《春别曲》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这首诗完全仿民歌写成,十分生动有趣、轻松自然。平实通俗的语言风格,看不到什么生涩难通的词句,也看不到什么深奥难解的典故,平平道来,语意贯通。

翻译/译文

长江中春水碧绿,颜色浓得简直可以作为染料,荷叶刚刚长出水面,一个个才有铜钱那么大。诗句写暮春景色,可引用以表现江南春景,或只用作表示暮春节。以“堪染”表现色彩之浓重,其夸张手法可作借鉴。

注释

⑴堪:能,可

⑵钱:指铜钱。初生的小荷叶,状如铜钱,又被称为“荷钱”。

⑶木兰船: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树所制。

赏析/鉴赏

首句写暮春景色,“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仿佛一幅江南春水图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而用“堪染”表现春水色彩之浓重,其夸张手法可作借鉴。用初生的小莲叶铺满水面,一来点出送别的时间,二来在绿水上又点缀了婀娜的荷钱,生命的鲜活气息铺面而来。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在这美好的暮春风光里,好友却要走了,要走了,要走了……在面对别离的时候,总是不想分手,哪怕能再多待一刻,再相聚一会儿也是好的。而在“执手相看泪眼”之际,却往往有“兰舟催发”,因此就特别希望能有什么把行舟系住。而这个“什么”,可以是“垂柳”、“垂杨”等千丝万缕之物(“细雨垂杨系画船”),也可以是将要远行之人心中最深的牵挂,比如他亲手种下的橘树,比如他生命中无法忘却的故人。

篇4:描写春天的诗句——《春别曲》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赏析:

长江中春水碧绿,颜色浓得简直可以作为染料,荷叶刚刚长出水面,一个个才有铜钱那么大。诗句写暮春景色,可引用以表现江南春景,或只用作表示暮春时节。以“堪染”表现色彩之浓重,其夸张手法可作借鉴。

作者简介:

春别曲,春别曲张籍,春别曲的意思,春别曲赏析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篇5:别春散文

别春散文

窗外早已是暮春时节……

杨花与柳絮在这个时节漫舞,一片片,一只只,如同失去目标,随风到处飘落着,无不叫人有点迷离心情?这样的情愫已经扰人心思,再加上近日不断的雨淋,满眼的狼藉,更叫人对曾经的美好而怀想。幸好今日天空晴朗,减少了一份离别的忧伤。

雨过天晴之后,新绿显得格外的娇媚,层层绿意,在空中在地下猛增,凸显在我们眼前的嫣然是一副纯美的风景图,怎不叫人眷恋呢?

自入春以来,我的心绪不断在这春天的行走里寻觅,一样的春色,一样的绿意,在我的眼里,在我心上却依然激起无数的心跳,和过去一样,我依然要做一个春天的使者,去为人生这份美丽的相遇呐喊与高歌,这是一个歌者的全部。

关于春的文字,我已经写了不少,从刚刚出头的小草,到长满绿意的柳条,再到怒放的桃花,每一处都将我的文字留下,有时,我在想,到底是春天染绿了我的文字,还是我的文字在这春天里再一次发芽?为此,我曾多次将一份心情交给这春天?自问之后,又让我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因为这春的相约,再一次让我想起这春天里曾经的人事。

人的眼睛总不能只盯着过去,聪明的人总是在这时间的端头看到未来,今夜写到春天的文字,一样的让我在思虑中不断地放大自己视线的范围。

我们都知道,春天是生命张扬的一个时节,嫩嫩的青草,红红的花儿,翠翠的落叶,尽管在这季节里那么的平凡,可是,这些却让春天的文字更加绚烂多彩。

走在春天的郊外,眼前不再是光秃秃的山丘了,相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一片的绿意正在这春天的时光里萌生,嫩绿的新叶,在明媚的阳光下,清澈的如像孩子们的眼睛那么的俊美。人生能遇几时春,在这春来春往的流年里,我会常常置身于这春天的颜色里不能自拔,今年的春天,一样的叫我的心连同文字流连忘返着!

四月,春天在我们这里更是生机勃勃的。窗外园内,河边桥头,山丘草地,处处都彰显着一份生命的力量,我们在这春天何须忽视这份思索?

春天的意义更在于孕育生命,于是面对生命一次次的搏击,我就在想,生命的意义与精彩似乎不在于他们的长短,更在于他们对生命的认识。有的人虽经历了长长的一生,可是却没有认识到生命存在的价值,我想,这些生命即使成为仙人又有多大的意义呢?生命是岁月里的一个过客,有的将活着的意义传达给路过的人,而有的却随水流去,流进大海,化为大海的一滴,这就是我们的生命,属于我们的时候就要好好的善待之,好好珍惜。

一段时间来,心里总是茫然,想写一些文字,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入手的地方,于是在闲暇的时候就会静静的`聆听,这样心情会慢慢的平静下来。

我喜欢这春天的静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在我们眼前总是一份美丽的图案,溪水从山间流过,流过我们的记忆,一直驶向大海;绿意在发芽,青青的,嫩嫩的,渐渐的在扩大我们的视野,直到眼前满是绿色的海洋为止。这就是春天给予我太多的字样。

写不尽的春意,就像是一首老歌,无论何时唱起都是那么的迷人,我想,这春天不就像是一首经典老歌吗?一直在我们的生命里驻留着吗?

有人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是春天的那份情又怎么被冲淡呢?以前,写春的时候只是期待与憧憬的撞击,好像是亏欠这春天的一个拥抱,只有将这相遇的快感,通过文字,告诉春天一般,才可以获得时间的一份赞许。现在想来,在时间的流逝里,我如同是一个犯了错的少男,抱着这样的认识岂不是对生命的亵渎?纠结、反思、徘徊,在我春天的文字里一样的频繁,我不否认自己的认识。

四月杨柳絮飘,春天的舞台再一次在流年里谢幕。驻留在这一刻,我心里依然被散落的杨花柳絮替代,那份离情别意难道就只是那春天的离殇吗?

一晃,一个春天的时光就这样悄然离去,像是走过一段段长长的路,停下脚步,我在这季节的旅行之中张望、回首!

春天的生命除了张扬的个性之外,那就是坚强。我喜欢初春的时节,尽管生命的绿意在那时还深深的埋在地表下面,而远看山有色的春意却早早刺激了人们心怀,寒意未尽,嫩嫩的绿意破土而出,显现出一粒种子的力量,让人们会猝然感到一份生命的强大,这种精神一直维持我对生命的态度——坚强来自于春天之中最美的一角。

四月杨花柳絮来,春来春去又一年。四月的春天就这样值得让我们把它记下。

篇6:春曲

春天多么温暖;春光多么明媚;春风多么轻柔;春曲多么悦耳;春天多么美好!

——题记

春天的万物多姿多彩,最触动人的当然是那春天万物复苏时奏出的乐曲,委婉动听,优雅悦耳,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春天的乐曲吧!

当春来临时,下起细线般的雨,轻轻的飘落在大地上,发出嘀嘀嘀的声。它飘撒在花苞上,把大地滋润得郁郁葱葱。

当春来临时,成群结队的鸟儿栖息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唱着歌,互相问候,互相分享着春来临的喜悦,赞叹春的美。

当春来临时,春光沐浴着田野,沐浴着大地,让万物复苏起来,唤醒了沉睡的心。

春来了,它迈着轻盈的步伐来了,悄无声息。在学校里,塑胶跑道旁的植物都已换上了新衣,翠绿的树儿们随风摇摆着那婀娜的身姿,它们舞动的身躯相互摩擦,夹着一点风声,发出沙沙沙的声,花儿也扬起了那羞涩的脸。草地里,小草儿像刚睡醒的样子,伸着懒腰,种子也迫不及待的冒了出来,发出嗒嗒嗒的声。这些声音也许是对春天来临的欢呼,对春的赞歌,它们唱出了自己的心声,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当世界万物齐奏时,才是最美的乐曲,而这也就是春曲。这是大自然最美的歌声,也是最和谐的歌。

广西省来宾市第二中学初二:jenny

篇7:春堤曲,春堤曲张籍,春堤曲的意思,春堤曲赏析

春堤曲,春堤曲张籍,春堤曲的意思,春堤曲赏析 -诗词大全

春堤曲

狂客谁家爱云水,日日独来城下游。

篇8: 别春优秀作文

别春优秀作文

今年的春雨,似乎比以往来得更为随意一些,清明前后,已是淅淅沥沥下过四、五场,尤以今天晨起,预报小雨,窗外,却是风骤雨急,倾洒而下,地上的水洼连成通片的水淖。上班,我不得不冒雨走出楼门,挺进风雨里。

平日此时,路边的竹林里,正是鸟鸣啾啾,枝叶乱颤,而今,摇曳的湿漉漉里瑟缩着一个个小脑袋,激灵一动,抖落一身雨水,继而又蜷缩着,全没了往日神气。

原本,樱花植满马路一边,满眼密密匝匝,你拥我簇,极盛热闹。岂料,一惹春雨妒,香消在风起雨后,一地残红。其实,谢幕终归迟早,历史的天空,我已灿烂闪烁,安守平常心,静等轮回便好。

朗园的桃树一畦畦用冬青隔开,已完成优胜劣汰,强壮的小青果头顶花梗,星星点缀闪耀在绿叶间,而冬青新抽出的嫩叶,也已长得肥肥厚厚,油亮亮地节节窜高,呈一派葳蕤之势。

今年,街道大面积地要绿化升级改造,大致,已能感知到园艺师的匠心独运,而要充分领略彻头彻尾、全程的.春天的美,得等来年了。

沿西五路北上,一道长长的蔷薇花墙闯入眼帘,一蓬蓬地向上向外伸展,茂密地滋养着无数个含苞的花蕾,在春雨的冲刷下,更为蓬勃、鲜亮!蔷薇收春尾,她淡定、素雅,不愿赶赴春的盛会,繁华着锦后的相守陪伴,岂不更慰人心?好爱蔷薇,也因为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蔷薇,蔷薇,处处开,总叫人们去怜爱……”

坐车吧,时候已是不早。

雨小了,雨住了,终究还是春雨嘛!

午间,已是日头隐现,窗外,清清朗朗。休息时,同事伫立窗前,喃喃自语:听说,朝阳公园的牡丹开得正艳,也不知一天天地忙啥,再不去,花,断然是不会等咱的!

不敢想,昨夜一场急雨,雍容的牡丹是否还在傲然挺立?可不得抓紧了,若再晃过几日,“挥手自兹去”,就是要想扑捉个牡丹的背影,怕也是奢望了呢!

暮春了,一切都在有序地推进。每个节气都意味着生命的成长与死亡,虽然我们总是无法排解对死的眷恋与哀伤,可分明已翘首看到,和煦的初夏的阳光已在向我们粲然而笑。

约起!

下班,让我们相约,一起驱往公园,和牡丹来个亲近,来个拥抱,来个美丽的定格,来个郑重的道别……

别了,滚滚的春潮,别了,春天的花,春天的香,春天的鸟鸣!

我知道,你还会来,我在等着你,而你,也是知道的。

篇9:春别.月夜.江南

春别.月夜.江南

春还未走,夏就已乘着风的马车翩然而至。夜幕降临,一轮皓月高挂枝头,云小心翼翼地拖着,唯恐月溺于水中。

清冷的光辉漫步在空气中不断地延伸、延伸,竟探进窗内,惊醒了床上正熟睡的我,我无意再睡,泛舟立于湖上,独赏月下江南。

冰冷的月色扑覆在湖面上,使湖水禁不住打了个战,泛起粼粼微波。微波荡醒了睡意正浓的荷花,她揉了揉惺松的双眼,伸了伸慵散的懒腰,舒展开婀娜的身姿。身旁那些含苞欲放的荷花们也终于忍不住地睁开了眼,相继开放在风中。就这样,一丝丝恬淡的美悄悄抹醒了静夜……此刻,一切都醉在这清幽的`月色中,只一瞬,我感觉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绽放在这明亮的月下。凉风习来,轻拂面庞,清新淡雅的芬芳也随之如流水般淌过我的面庞,紧接着乘着湖中的叶片远洋而去……

极目眺去,连绵起伏的群山如兽脊般伫立在湖畔。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盈盈月光遍布在山野四周,唯独探不到水天相接的地方。也许,水与天本就是一体。

此刻,湖面平静的如一面明镜。风安静地栖落在树上,云也停止了游荡,一切又重新归于清寂。

我转身,想要架舟回去……

滴――荷花不知什么时候弯下了腰,答――一滴夜的泪水滚落而下,打碎了这面明镜。紧接着,天空中不断地落下夜的惆怅。一场细雨不期而至,给江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纱衣。

飘落的雨丝,如牛毛,如银针,密密地,轻轻地打湿了荷花的侧脸,打湿了房檐上的屋瓦,也打湿了闷躁的空气。

我见此情景,再次兴起,抽出架于衣带裙间的竹笛,站在舟上,吹起别春之曲。飘渺而又悠远的笛声忽高忽低、断断续续地随碧水流向远方。待这场雨停之时,亦是春走之时。

最后一声笛音绝止,最后一声滴答亦绝止。春走了,风中溢满了夏的气息。杨柳挥手告别了春,林中兰花泪湿丝巾,和夜一样哭别了春。

一切又重新归于清寂。黎明将至,不久就会被一声宏亮的鸡啼打破沉默。我乘舟返至原舍,感慨:

昨夜江南湖上景,唯惜一人观其美。一场细雨不期至,怎知是春临别泪。

篇10:春夜别友人·其一

唐代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译文

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杯面对精美丰盛的席宴。饯别的厅堂里回忆着朋友的情意融洽,分别后要绕山过水,路途遥远。宴席一直持续到明月隐蔽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走在这悠长的洛阳道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会?

注释

琴瑟:比喻友情。

长河:指银河。

注解:首联采用对偶句形式,“青”与“绮”相对,都为绿色的意思。

鉴赏

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共两首,这是第一首。约作于公元684年(武则天光宅元年)春。时年二十六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旋即写成这首离别之作。

这首律诗一开头便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作者抓住这一时刻的心理状态作为诗意的起点,径直但却自然地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颇为深挚。“银烛吐青烟”,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金樽对绮筵”,用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颔联“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琴鼓瑟”,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山川”表示道路遥远,与“琴瑟”作为对仗,相形之下,不由使人泛起内心的波澜:“离堂”把臂,伤“琴瑟”之分离;“别路”迢遥,恨“山川”之缭绕。这两句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唏嘘。

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承上文写把臂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这时候,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这里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

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这首诗中作者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应不温不火。“火”则悲吟太过而感情浅露;“温”则缺乏蕴藉而情致不深。此诗写离情别绪意态从容而颇合体度,有如琵琶弦上的淙淙清音,气象至为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此诗通篇畅达优美,除了开头一联因场面描写之需而适当选用华丽辞藻外,其余用语都不加藻饰,平淡自然。他所追求的乃是整首诗的深厚和雅。清人纪昀说得好:“此种诗当于神骨气脉之间得其雄厚之味,若逐句拆开,即不得其佳处。如但摹其声调,亦落空腔”。再有,此诗虽写眼前景,心中情,却有所继承和借鉴。有人指出,它“从小谢《离夜》一首脱化来”。《离夜》即谢朓《离夜同江丞王常侍作》,也是写一次夜宴。两相比较可知,陈诗在章法、用语等方面都明显受了谢诗影响。但陈子昂并没有简单地模拟前人,而是有所创新。谢诗较直露和简洁,陈诗则婉转而细腻,在结构上更善于回环曲折地精心布局,情和景的安排上,先以秾丽之笔铺写宴会之盛,次以婉曲之调传达离别之愁,再以宏大的时空背景烘托出宴会之久与友谊之长,最后以展望征途来结束全篇,层次分明。通篇情景合一,从优美的意象描写中自然地流露感情。胜于一般的离别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