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idingpip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历史著名成语典故,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历史著名成语典故,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历史著名成语典故

篇1:历史著名成语典故

三令五申

春秋时侯,有一位著名军事家名叫孙武,他携带自我写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hé)闾(lǘ)。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是不是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能够。吴王再问:“用妇女来试验能够吗?”孙武说也能够。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请孙武训练。

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宫姬为队长,并叫她们每个人都拿着长戟(jǐ)。队伍站好后,孙武命搬出铁钺(yuè)(古时杀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们申诫。说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转的号令。怎知众女兵不单没有依令行动,反而哈哈大笑。

孙武见状,又将刚才一番话详尽地再向她们解释一次,再而击鼓发出向左转的号令,众女兵仍然只是大笑。孙武便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将官的过错。既然交代清楚而不听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说完命左右随从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急忙派人向孙武讲情,但是孙武说:“我既受命为将军,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将两女队长斩了,再命两位排头的为队长。自此以后,众女兵无论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复杂的动作都认真操练,再不敢儿戏了。

道听途说

春秋时代,齐国有个人叫毛空,他爱听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说,然后再把自我听到的津津有味地讲给别人。有一次,毛空听到一只鸭和一块肉的事,他觉得十分稀奇,便告诉给艾子。他说:“有一个人,养了一只个性能生蛋的鸭,那鸭一天能生一百多个蛋。”他见艾子笑了,又说:“那天,从天上掉下一块肉,那块肉长有三十丈,宽有十丈。”艾子笑着问道:“真的吗?有那样长的肉吗?”毛空急忙说:“噢,那就是长二十丈。”艾子仍不相信。他又改口:“必须是十丈长了。”艾子说:“你说的那只鸭是谁家养的?你说的那块肉掉在了什么地方?”毛空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最后只好说:“我是在路上听别人说的。”

成语“道听途说”就是从这个故事而来的。这一成语比喻在路上听到没有根据的言论或传闻,再去传给别人。

乐极生悲

战国时期,齐威王不理朝政,经常通宵沉溺在酒色中,很多诸侯趁机侵扰,国家处于危亡之际。大臣们谁也不敢规劝,只是干着急。齐国有个叫淳于髡的人,他说话诙谐善辩,喜欢用隐语、微言讽谏威王的过失。

有一次,楚国大规模发兵侵犯齐国,淳于髡(kūn)奉命请来了赵国的精兵来救援,楚军当夜撤回。齐威王十分高兴,设宴庆祝淳于髡请兵有功。宴饮中,齐威王问淳于髡能喝多少酒才醉?淳于髡回答说:“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

齐威王觉得淳于髡的话很奇怪,就问他:“此话怎讲?”

淳于髡回答说:“像这天这样,喝大王赏赐给的酒,旁有执行酒令的执法官,后有御史官,我一边喝酒,心里一边在害怕,所以喝一斗就醉了。”

齐威王颇感兴趣地问:“那么喝一石呢?”淳于髡回答说:“假如遇到久别的朋友,边喝酒边谈笑,这样能够喝八斗、一石了。所以说饮酒过分,就会昏乱失礼,行乐到极点就会转化为悲哀,天下的事都是这样。”

历史著名成语典故(精选4篇)齐威王明白淳于髡是在委婉规劝他,于是取消了通宵达旦畅饮的恶习。“乐极生悲”这一成语,形容快乐到极点转而发生悲哀的事情。

一鸣惊人

战国时期,齐威王继承王位已有三年了,但是他整天饮酒作乐,不理朝政。

大臣淳(chún)于髡想了个激励齐威王的办法。他说:“大王,臣听说齐国有一只大鸟,三年来不飞也不叫……”他故意停顿一下,试探地问:“大王明白这是一只什么鸟?”齐威王明白淳于髡在暗喻自我,不由得大笑起来。笑过一阵后,他才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那以后,齐威王就到各地去视察。看到称职的大夫,就给予奖励;发现一个破坏生产的大夫,就扔进油锅处死。之后,他又严格整顿军队,打败了入侵的魏国军队。齐威王“一鸣惊人”,使各国君主都感到震惊。

成语“一鸣惊人”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干出一番惊人的事业来。

三人成虎

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此刻有个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但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此刻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那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期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我明白。”

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

后世人引申这故事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能够掩盖真相的意思。

篇2:历史著名成语典故

有一天,他在自已家的演练场上表演射箭。观看的人,个个为他鼓掌叫好。这时有个卖油的老头也来观看,他放下自已肩上的担子,站在篱笆墙外边,斜着眼睛瞅着陈康肃射箭,好长时间不离去。可是当他看见陈康肃射中靶子时,仅仅只是微微地点一下头, 井不觉得有什么很了不起的。

陈康肃想:“每当别人看到我射中靶子时,总是大声称赞,连声叫绝,这个老头却只点点头,真是个糊涂老头。”

陈康肃问老头说:“你在这看了这么久,你也懂得射箭吗?你看我的射技怎么样啊?”

卖油老头扦字胡子,微微一笑,然后慢悠悠地 说:“没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陈康肃一听,勃然大怒,大喊起来:“你这个呆老头,凭什么敢小看我的射技。”

卖油老头不气不恼地说:“我是凭我倒油的技巧了解到这个道理的。”说完,老头从担子里拿出一只 葫芦放在地上,又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带孔的铜钱放 在葫芦嘴上画,然后用勺子舀油往葫芦嘴里倒,只见那油顺着钱孔里流下去,葫芦里的油装满了,却一点儿也没有沾到钱孔上。站在旁边看热闹的人连声叫绝。卖油老头站起来微笑着说:“我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是由于手熟罢了。”

陈康肃看后,笑了。他向卖油老头承认了刚才的无礼,并道了歉。

篇3:著名成语典故简短

晋灵公为了个人的享乐,竟动用了大批的百姓和钱财,来建设九层琼台。他怕臣子们反对,就下令不准任何人来规劝。荀息知道以后,跑去见灵公。灵公为了防止他的规劝和阻止,就叫人准备弓箭,只要他一开口规劝,就立刻把他射死。这时,荀息明知道情势紧张,仍故作轻松的说:“大王!我学到了一种好玩的小技艺,特地进宫来表演给大王看!”灵公一听,就立刻撤了弓箭。荀息便认真的把九颗棋子堆起来,然后再把鸡蛋一个一个的加上去。旁边的人都害怕的屏住呼吸,而灵公自己也惊慌的说:“危险!危险!”荀息慢条斯理的说:“这有什么危险?还有比这个更危险的呢!”灵公禁不住的问:“快说给我听听。”这时,荀息直起了身子,沉痛的说:“为了建造高台,弄得国库空虚,邻国将要侵略我们,这样下去,国家迟早是要灭亡的。”灵公这才醒悟,立即下令停止造台。

篇4:著名历史典故简介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春秋时期有位出色的琴师名叫俞伯牙。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据说连吃草的马也会抬头倾听。伯牙创造出许多优美的乐曲。其中他最满意的是《高山流水》。虽然人们都喜欢听这首曲子,但是却不能理解它的含义。

后来,伯牙遇到了一个能听懂高深音乐的人。他就是钟子期。一次,伯牙向钟子期弹起了这首曲子。钟子期闭上眼睛,静心聆听。当弹完一个段落后,钟子期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伯牙没有答话,继续弹下去。琴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演奏停止后余音袅袅。钟子期深情地说:“真妙啊,我仿佛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啊!”

伯牙激动地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分别时两人相约,一年后的今天再到这里来相会。但到了那一天,钟子期却爽约了。几经打听,伯牙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在不久前去世了。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小编解读

因为这则故事,后世人们用“知音”代指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用“高山流水”来形容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伯牙绝弦”来形容由于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特长或爱好,表示悼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