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大仓老师教学反思,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大仓老师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大仓老师教学反思

篇1:大仓老师教学反思

语文课不仅是培养阅读能力,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结合课后的“说写双通道”的要求,我让学生进行了写话的练习,即大仓老师的内心独白。因为这是在学习第一句的基础上的,学生已充分体验了大仓老师的神态、语言,内心已积聚起各种情感,如对大仓老师的敬佩,对春美的气愤,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已使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这时再让学生进行写话练习,可谓水到渠成。而且这题既是深化文章的中心,又是一种句式的训练,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情感。由课前的歌曲引入,让学生进入情景,酝酿热爱老师的情感,让他们带着这份情感进入课文的学习;在学习大仓老师的自我介绍时,让学生体验读,想像自己就是大仓老师,读出他的幽默与真诚,让学生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位年轻的老师;在学习第二件事时,重点抓住关键字词的理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一步体会到大仓老师的可贵之处,激发起对大仓老师的爱戴之情;最后的巩固总结,以作者简介的形式,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是大仓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之门,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这时,大家对大仓老师的由衷敬佩就会油然而生。就这样,通过循序渐进式的激情、感悟,文章的中心就会深入学生心中。

篇2:大仓老师教学反思

《大仓老师》是小学语文试验版第八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以《大仓老师》为题,记叙了大仓老师的两件事。一件事是他在开学典礼上的开场白,另一件事是讲述他上的一节语文课。从全文的字里行间表现出小作者非常敬佩、喜爱正直、真诚的大仓老师。

在本文的教学中,能体现大仓老师品质的有两件事。但是教学的重点、难点都是一堂语文课这个片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取了“以朗读为抓手,以激情为手段”,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了几个来回,既重视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自主参与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

众所周知,学习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本文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尤其是在描写人物的对话和行动时,则需要通过读来体会。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朗读如:轻声读、感情读、体验读、集体读等,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中心。在教学第一件事时,就采用了自由读,个别读,师生配合读等各种形式,在这些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大仓老师,体验他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的能力。

篇3:大仓老师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将简单的多媒体课件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找句子,读句子,品句子让学生逐层深入地理解大仓老师所具备的令人感动的品质。课件给了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更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与热情。在教学习过程中,我也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发表意见的权利还给学生,并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一开始学生还稍显拘束,不愿意表达见解。但经过我的鼓励与激发,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站起来发表看法了,居然连从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徐子阳也高高举起了小手,顿时一股暖流从我心头流过。

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教材的钻研,多向师傅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强自己的业务水平。

篇4:《大仓老师》语文教学反思

《大仓老师》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通过大仓老师的自我介绍及一堂语文课的叙述展示了他真诚、正直的品质,文字朴实感人。

教学时,我将内容的概括作为书面预习要求。有了课前的准备,学生基本能概括清楚,且节省了不少时间。口头与书面的预习相结合,能够提高预习的效率,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以后根据课文的.需要还应经常这样训练。

本课的难点是有效开展读写结合,进行想像补白,加深对人物的理解。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找句子,品句子,读句子,让学生逐层理解大仓老师的性格特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与热情。这一环节,落实得比较好。在教学第二件事时,“大仓老师添上更大的‘俺’字,好像在对市太说 ,对春美说 ,对同学说 ”这一说话训练,学生的答案比较单一。第一个同学回答完,我充分表扬了他,后面的答案基本大同小异,学生没有打开思维。一方面是因为我在课上的随机引导不佳,另一方面也说明平时的思维训练还没有落到实处。

篇5:大仓老师课后反思

《大仓老师》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这篇课文记叙了大仓老师的两件事。一件事是他在开学典礼上的开场白,另一件事是讲述他上的一节语文课。从全文的字里行间表现出小作者非常敬佩、喜爱正直、正诚的大仓老师。全文文字朴实感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真诚正直的品质。 教学时,我将多媒体课件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找句子,读句子,品句子让学生逐层深入地理解大仓老师所具备的令人感动的品质。课件给了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更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与热情。

转变了教师的角色 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教师则更多的成了引导者、组织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转变了学习方式,教学的过程始终是平等对话的过程。

篇6:大仓老师反思总结

要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效益,就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要特别注意抓住教材中那些与中心密切相关、内涵丰富的关键语句来设计教学,指导学生把理解语句和学习课文结合起来,以求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受到思想教育和思维训练。

这一教学片断,我抓住了重点语句,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根据提示理解句子意思,体会人物思想感情。要让学生透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去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体现“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之中”。

学习重点语句,我采用了归纳学法,师生共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力求每个学生在组内都能参与学习、讨论。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指导,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鼓励学生积极思维,肯定学生的理解,学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理解到什么程度,不把教师的理解强加于学生。

篇7:大仓老师反思总结

教学时,我将内容的概括作为书面预习要求。有了课前的准备,学生基本能概括清楚,且节省了不少时间。口头与书面的预习相结合,能够提高预习的效率,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以后根据课文的需要还应经常这样训练。

本课的难点是有效开展读写结合,进行想像补白,加深对人物的理解。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找句子,品句子,读句子,让学生逐层理解大仓老师的性格特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与热情。这一环节,落实得比较好。在教学第二件事时,“大仓老师添上更大的‘俺’字,好像在对市太说 ,对春美说 ,对同学说 ”这一说话训练,学生的答案比较单一。第一个同学回答完,我充分表扬了他,后面的答案基本大同小异,学生没有打开思维。一方面是因为我在课上的随机引导不佳,另一方面也说明平时的思维训练还没有落到实处。

篇8:大仓老师反思总结

简要复述是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六单元的训练目标。

简要复述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对要点的一种概括,是学生组织语言进行有条理表达的一种形式。学生在开展这一语言实践时往往会存在许多问题。最典型的就是不能很好地把握“简要”这个度。

在执教《大仓老师》时在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的制定上把简要复述课文内容作为本课的主要目标,是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铺设“台阶”, 抓住叙事的六要素,引导学生理清层次(老师提问——同学发言——市太发言——同学嘲笑——春美发言——老师态度——同学转变)让学生在简要复述时按顺序、有条理地进行。并且适时重点抓住关键字词,出示一些表示人物神态和心理活动的词语,如 “怦怦直跳”“若无其事”“紧绷嘴唇”“哄堂大笑”等相关复述提示,让学生在复述中能准确地加以运用,使人物的形象更饱满。指导复述时,特别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完整性,尤其是指导学生复习巩固,叙述人物语言的方法,有效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在本课的教学中,重点品读描写大仓老师的语句,感受品质的环节处理相对薄弱。

篇9:大仓老师课后反思

抓重点语句进行学法指导,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课堂上在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反映大仓老师正直的有关句子后,进行四步学法指导,即:读读句子;根据问题;联系上下文回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在学习中学生根据提示理解句子意思,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从而透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去领悟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现“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之中”。

在学生小组学习交流过程中,我作适当点拨、指导,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鼓励学生积极思维,肯定学生的理解,学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理解到什么程度,不把教师的理解强加于学生。

篇10:大仓老师课后反思

《大仓老师》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通过大仓老师的自我介绍及一堂语文课的叙述展示了他真诚、正直的品质,文字朴实感人。

在教学习过程中,我也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发表意见的权利还给学生,并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教师从课堂的“独白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激活者”。在课文内容分析完后,我对学生说: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感受到了大仓老师的人格魅力,相信同学们对上课初提出的两个问题一定有了深刻的认识吧!他的正直与真诚深深打动了市太,也打动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多好的一位老师,同学们对他肯定有许多话要说吧!然后媒体出示:大仓老师,我想对您说:_________。

虽然这节课之前,我做了一定的准备,精心设计了导语、过渡语及提问,希望借此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可由于时间仓促,我没有将这些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课堂上由于紧张也没有注意表达语气的轻重缓急,出现了忘词、措辞不清等不和谐的状况。而在指导朗读过程中,我紧仅仅采取了个别朗读与齐读两种简单的方式,没有调动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时间的掌控也不够好,有些问题让学生讨论的时间过长,因此,最后整节课的教学目标也没能按时完成,给这节课留下了不少遗憾之处。

篇11:《大仓老师》教学设计

《大仓老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能读写本课生字,重点理解:“哀求”、“挑剔”、“拘谨“含苞欲放”、“若无其事”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用“赞叹”、“争先恐后”造句。

能力:

1、知道用上“大约”、“似乎”等表示揣摩的语,会使句子意思表达更准确。

2、能复述文中相对独立的片断——一堂语文课。

情感:掌握本文主要内容,知道课文记叙大仓老师的两件事,体会大仓老师真诚、正直的品质。

教学重点:

1、知道用上“大约”、“似乎”等表示揣摩的词语会使句子意思表达更准确。

2、掌握本文主要内容,体会大仓老师真诚、正直的品质。

3、能复述文中相对独立的片断。

教学难点:

知道用上“大约”、“似乎”等表示揣摩的词语,会使句子意思表达更准确。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师长的引导,就像花朵离不开园丁的栽培一样,一位好老师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今天,我们要去认识日本一位姓大仓的老师,他可是市太小朋友最喜欢、最崇拜的老师。

师过渡:到底这位老师有怎样的魅力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市太的回忆去认识这位令他感动而敬仰的大仓老师吧!

引出课题:15、《大仓老师》(媒体出示)

2、读课题,质疑。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生可能有的问题:①大仓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

②作者为什么要写大仓老师?

师总结并板书。

师过渡:刚才两位同学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下面就让我们细细的朗读品味课文,去感受大仓老师的人格魅力吧!

二、精读课文,感受大仓老真诚、正直的品质。

1、从课题看,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我们都知道写人与写事是分不开的。请同学们将课文读一读,找一找课文写了大仓老师的几件事情,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

生读课文,找相关小节,并概括。

全班交流。

师板书:1、自我介绍。

2、一堂语文课。

2、师过渡:当班级来了新同学的时候,老师都会让他先给同学们做一番介绍。当学校来了新老师时,他也会向同学们先做一番介绍。今天,市太小朋友的班级也来了一位新老师,他也向同学们做了自我介绍,到底他的自我介绍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让市太至今记忆犹新。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3~5小节,用“——”划出描写大仓老师的语句,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生读文章,品句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1)大仓老师穿着一身制服,留着平头,只见他一下子跳上讲台,开始讲话。(媒体出示)

大仓老师教学反思(共12篇)

抓住一身制服与留着平头体会大仓老师朴素的品质,抓住一下子体会大仓老师是个有活力的老师。

指导朗读:多么有活力的老师呀,你们肯定喜欢!那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读出喜欢的感觉来。(个别读、比赛读,齐读)

继续交流

(2)“我就是刚才介绍的大仓,名字叫大仓,可是家里既有大仓苦,也没有小仓库,只有一间小板棚式的草房,家里很穷,是吃小麦饭长大的。不久前刚从学校毕业,今年22岁,请大家和我交朋友。”(媒体出示)

抓住既没有……也没有……只有……、刚从学校毕业,请大家和我交朋友来体会大仓老师的幽默与真诚坦率。

指导朗读。

师:这样一个幽默、真诚的老师,学生还是第一次碰到,怎么会不引起学生的兴趣呢?

想象自己就是大仓老师,带着真诚把这句话自己读一读。

师:谁愿意当一回大仓老师?

(指生读、挑战度、小组比赛读、齐读。)

师:还有你喜欢得句子吗?

(3)简短的致辞完了,他一鞠躬,轻快地跳下来。(媒体出示)

抓住鞠躬体会大仓老师的有礼貌,轻快地跳体现了大仓老师的活力十足。

指导朗读。

师过渡:这样独特的开场白,这样幽默而不失风度的老师难怪会引得学生不停的称赞。

媒体出示句子:学生中马上响起一片啧啧的赞叹声。

师问:啧啧是什么意思?学生会发生怎样的赞叹声?

生交流。

师追问:如果你也在场,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继续交流。

3、师过渡:大仓老师的这一番开场白,在每个学生心中都荡起了涟漪,而同学们对大仓老师的可就更期待了。你们想不想到大仓老师的课上去看看呢?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6-20小节,找一找描写大仓老师的语句,用“﹏”划出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说说喜欢的理由,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1)大仓老师根本没理会春美,他若无其事地在黑板上添上了一个格外大的“俺”字。

抓住根本没理会。若无其事让学生体会大仓老师不偏袒有钱人,正直的品质。

指导朗读:

师:这样一位正直的老师怎会不受到同学们的.爱戴呢?让我们一来赞赞这位正直的老师吧!

生齐读。

师:你还喜欢那些句子?

生继续交流。

“现在不是在讨论可不可以用这个词。”他的声音不高,但是很有力,说罢绷起了嘴巴。

抓住对大仓老师这句话的理解及他的声音很有力,绷起了嘴巴来会大仓老师的正直。

指导朗读。

师:大仓老师肯定而有力的回答再次震撼了同学们,令我们更加敬佩他了。请同学们带着敬佩的感情读一读这句话。

抽生读,齐读。

4、师过渡:这

生交流(主要是来衬托大仓老师正直的品质)

媒体出示:

(1)春美在一、二年级的时候都是班长,可是到了三年级,连个副班长也没当上。这市大仓老师没有偏向的缘故,治山我们同学间是这样评论的。

(2)“老师,不是说不可以用‘俺’这个词吗?”听那语气()是要强迫大仓老师接受他的意见。

师问:同学们,看看这两句话中分别少了一个词语,谁来把它填起来?

指生说。

师追问:这两个词放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生交流。

师总结。

三、复述一堂语文课。

1、师:课文选择大仓老师的两件事情,想写了一堂语文课,支持穷苦学生的发言,突出了大仓老师的正直的品质。下面我们就来改变顺序,运用课文中的语句,复述“一堂语文课”的经过。

出示:改变顺序,运用文中的语句,复述“一堂语文课”的经过。

我回答完问题,刚坐下,教室里就爆发了一阵哄堂大笑。在这带讽刺的笑声中,我头一次感到自己竟然这么傻……

山本春美两次向大仓老师表示异议。第一次,大仓老师……,第二次,大仓老师盯着春美的脸,沉默了一会儿……答道:“……。”这时,教室里……,刚才还……,现在……。

2、自己选择一段准备,然后连起来复述。

3、指名复述。

四、总结全文。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大仓老师的人格魅力,相信同学们对上课初同学们提出的两个问题一定有了深刻的认识吧!他的正直与真诚深深打动了市太,使这个本来厌学的小朋友也渐渐喜欢上了上学。

多好的一位老师,同学们对他肯定有许多话要说吧!

媒体出示:

大仓老师,我想对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课了,同学们议论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一句简单写下,然后交流。)

五、布置作业。

仿照大仓老师的开场白,写一段自我介绍。

教案说明

《大仓老师》是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第二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以《大仓老师》为题,记叙了大仓老师的两件事。一件事是他在开学典礼上的开场白,另一件事是讲述他上的一节语文课。从全文的字里行间表现出小作者非常敬佩、喜爱正直、正诚的大仓老师。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真诚正直的品质。为什么是重点呢?因为一般在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往往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也就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重要训练内容。学生只有深入的理解了课文,积极的进行了思维,才有可能正确的概括出课文的中心思想。这才算是真正的读懂了这篇课文。所以,我把此作为教学的重点。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体会词语在句子所表达的作用。我确定难点的依据是:学生们对于某些词语在句中所表达的作用还不能够准确的表述,甚至有些同学觉得无从下手。所以,我把此作为教学的难点。

在本文的教学中,能体现大仓老师品质的有两件事。但是教学的重点、难点都是一堂语文课这个片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取了:“读读句子,共同探究,体会品质”这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参与,原来较难理解的句子,在组内同学互帮互助的基础上也迎刃而解。学生们在发现问题中学习,在讨论问题中领悟,在解决问题中提高,既重视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自主参与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众所周知,学习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本文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尤其是在描写人物的对话和行动时,则需要通过读来体会。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朗读如:轻声读、感情读、体验读、挑战读、小组读、集体读,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中心。在教学第一件事时,就采用了自由读课文3—5节,边读边划出大仓老师自我介绍的句子。这样是为了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们从小养成认真读书好习惯。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画面,来体现大仓老师的正直、公正。所以,合理的运用电教手段,也是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服务。

在学习了课文的内容后,我还设计了巩固练习。题目是:

大仓老师,我想对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课了,同学们议论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这题既是揭示文章的中心,又是一种句式的训练。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本课的板书设计是以能反映大仓老师品质的两件事展开,通过学习第一件事后得知,他是个真诚、坦率的人。在学习第二件事后又得知,他是个正直、公正的人。正因为大仓老师具备这样的品质,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这也是本文的中心所在。整体板书简明扼要、紧扣中心、使人一目了然。

篇12:大仓老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啧啧、溜号、挑剔、若无其事”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大仓老师的重点语句。

3、学习记叙大仓老师的两件事情,重点品读描写大仓老师的语句,感受大仓老师有活力、幽默、真诚、正直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重点段落,对有关语句进行品读,深切感受大仓老师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难点

有效开展读写结合,进行想像补白,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1、老师:相应的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1)将课文读通读顺,查字典理解“溜号、挑剔、理会”。

(2)简要地写出关于大仓老师的两件事的内容。

五、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初步感知

1、今天,我们要去认识日本的一位姓大仓的老师,他是作者市太心目中最喜欢、最崇拜的老师。那么到底这位老师有着怎样的魅力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回忆一起去认识这位大仓老师。

2、揭示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分段读文,理清脉络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大仓老师的两件事。下面,老师请两位同学分别来读大仓老师的这两件事。

随机正音:“怦怦(pēng)直跳”、“紧绷(bēng)”、“拘谨(jǐn)”这几个字的读音。

2、简要地说说这两件事的主要内容

随机板书:自我介绍

对“俺”字的态度

(三)学习第一件事,初步体会人物品质

1、小组合作写大仓老师的介绍

当大仓老师第一次来到同学们中间,他做了一番自我介绍。他的自我介绍有些与众不同,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的3-5小节,用“——”划出描写大仓老师的语句,然后四人一组为大仓老师写一段关于外貌、性格和品质特征的文字介绍。(①各自读文划句②小组交流句子③讨论文字介绍的构思④一人执笔)

2、交流介绍,并说说依据文中的哪些内容为大仓老师写介绍的。

随机出示课文第3、4、5节中的相关句子

要点:

(1)“大仓老师穿着一身制服,留着平头,只见他一下子跳上领操台,开始讲话。”——(外貌特征:一身制服,留着平头;性格特征:充满活力)

小结:课文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大仓老师充满活力。板书:有活力

(2)“我就是刚才介绍的大仓,名字叫大仓,可家里既没有大仓库,也没有小仓库,只有一间小板棚似的草房。”——(性格特征:风趣幽默)

(3)“家里很穷,是吃大麦饭长大的。”——(品质特征:真诚坦率)

小结:课文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大仓老师的幽默坦率。板书:幽默坦率

3、指导朗读

(1)这样一个幽默、真诚的老师,学生还是第一次碰到,怎么会不引起学生的兴趣呢?想像自己就是大仓老师,带着真诚把这段自我介绍来读一读。

(2)谁愿意当一回大仓老师?(指名读、齐读)

(3)背一背。

4、出示第5节,引读,理解“啧啧”。

这样独特的开场白,这样幽默而不失风度的老师,激起了同学们的好感,学生中(引读:马上响起一片啧啧的赞叹声),因为(引读:我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开场白)

理解“啧啧”。

学生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声?(生交流)

(四)学习第二件事,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情,感受大仓老师的为人正直

1、大仓老师的一番开场白,在每个学生心中都荡起了涟漪,而和大仓老师的家境同样贫困的市太就更期待大仓老师的课了。所以他——(引读第6节)。

2、理解“溜号”。

3、自由读第二件事

市太给自己规定:不溜号,用心听。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在大仓老师的.课上会有怎样的表现。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7-20节,用“﹏”划出描写“我”心情的语句,然后联系上下文说说“我”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4、交流,随机出示句子

我也举起了手,却没有被叫到,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突然把右手高高地举起来:“还有,老师!”我的心紧张得怦怦直跳,五十名同学的眼光一下子落到我身上。

我一鼓劲站了起来,清楚地大声回答:“俺!”

在这讽刺般的笑声中,我头一次感到自己竟这么傻。然而说出去的话是收不回来的,我脸上发热,低着头坐在那里。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6、引读7-14节(生读“我”的表现)

7、“俺”这个答案让“我”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我尴尬得满脸通红。突然——(引读:有人站起来表示异议:“老师,川本老师说过,‘俺’是下等人讲的话,不能用。”)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认为“俺”这个字到底可不可以称为自己?(区分“俺”和“下等人”的意思)

8、了解大仓老师是怎样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体会人物品质。

(1)大仓老师知道“俺”当然可以称为自己,面对山本春美的异议,他的态度是怎样的?谁能够找到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明。(若无其事)

出示句子:大仓老师根本没理会春美,他若无其事地在黑板上添上一个格外大的“俺”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若无其事”

A理解“若无其事”

B联系“若无其事”,说说为什么用“理会”,而不用“理睬”

(3)大仓老师此时并没有说话,而是用自己的神情和行动支持了“我”的答案。那么这行动意味着什么呢?你们能替大仓老师说一说吗?选择一句或几句来交流。

出示:

大仓老师添上更大的“俺”字,好像在对市太说:“。”

大仓老师添上更大的“俺”字,好像在对春美说:“。”

大仓老师添上更大的“俺”字,好像在对同学说:“。”

(生交流)

(4)指导朗读

大仓老师用自己无声的行动支持了正确的答案,真是一位公平的好老师。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表现大仓老师的公平、公正吗?(指名读、齐读)

(5)尽管大仓老师肯定了“俺”这个答案,但春美可不罢休,他——(引读18节),大仓老师盯着春美的脸,沉默了一会儿,答道——(引读19节)

出示句子:大仓老师盯着春美的脸,沉默了一会儿,答道:“现在不是在讨论可不可以用这个词。”他的声音不高,但是很有力,说罢便紧绷起了嘴唇。

(6)理解插叙小节的作用。

大仓老师为什么会沉默?在那一刻他究竟在想什么?请同学们联系课文16节想一想。(春美家在当地很有权势,得罪了他家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经过一番内心斗争,大仓老师决定宁可自己有麻烦,也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生交流,随机理解“挑剔”)

随机板书:正直

(7)指导读句

大仓老师正如我们所想的,非常有力地对春美进行了指责,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

大仓老师肯定而有力的回答再次震撼了同学们,令我们更加敬佩他了。请同学们带着敬佩的感情一起读这句话。

(8)引读21节

大仓老师以自己的正直维护维护了“我”这个穷学生的自尊,使“我”不再害怕读书,难怪作者说(引读:连我这样生来就讨厌上学的人也开始感觉到上学的乐趣了。)

(五)感悟大仓老师的品质

1、课文通过对大仓老师的语言、行为、神态的描写,使大仓老师的形象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通过学习,你了解到大仓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了吗?

2、生交流

3、小结:这篇课文的作者木山捷平后来成为了日本著名的作家,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大仓老师的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