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咕咾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支教下乡活动心得,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支教下乡活动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下乡支教活动心得
我还记得刚下火车的那一刻:新疆干净的夜空里稀疏的挂着几颗星星,月亮半圆着脸,昏黄的路灯照着站牌上的字“哈密南站”。同学们一个个都忘记了旅途上的辛苦,兴奋地讨论起来。当地的老师很早便在车站等候,热情的引着我们坐上了开往驻地的汽车。简单的休息调整之后,我们终于领到了支教任务。在紧张和兴奋地心态下,正式开始了支教的工作。
我和另外三个同学一起被分到了二堡一小。初到二堡一小的时候,远远地就看到了它新修建的教学楼笼罩在暖暖的晨光里,像世外桃源一样。因为时间还早,学生来的并不多,校园里一尘不染,安静的像还未睡醒一般。几只小鸟叽叽喳喳的叫着,却也不觉得扰了这样美好的早晨。二堡一小的老师们个个淳朴热情,我们才进办公室,他们就一位一位的向我们介绍了起来,并主动和我们交接工作。在这过程中我了解到,二堡一小是个民汉合办学校。 备课压力很大,其次新疆地方课和音乐课都与我的专业关联性不大,难度更大。学前班则全部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只会说简单的汉语,对老师的口令也不能完全听懂。面对这么多的困难,我想到的只有沮丧和抱怨。正当我挣扎着想要找校领导协调的时候,一个小女生进办公室对我说“老师,我们班这节音乐课,没有老师。”原来,二堡一小的老师大都是一人承担多学科的教学工作的。实在紧张的情况下,学生们将有可能有课却没有老师。小女生的话在我脑海里一直挥散不去,她的一声老师更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我来这里支教,那么,我就应当担起老师的责任,像当地的老师一样要求自己。于是,我接下了所有的工作,认真备课,恶补新疆地方知识,决心一定要担得起这份责任。
由于老师紧缺,接到工作的第二天我便走上了讲台。站在学生面前,我表面平静,内心却紧张的跳动着。一天下来,终于感觉习惯也熟悉了讲台上的感觉。学生们有的安静懂事,有的活泼好动,都可爱极了。在升旗仪式上,我看着他们一双双清澈好奇的眼睛,竟不自觉的被感动了。他们在生活条件如此艰苦的环境里成长,他们有些背负着全家几代人的希望来读书,他们不息的奋斗着——就像大漠里的胡杨林,从不曾放弃为生存而努力。
看着这样可爱的孩子们,我更坚定了自己的决心:我应当要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像一名真正的人名教师一样,做助他们向上攀爬的梯子,为他们的成功铺路!
篇2:三下乡支教活动心得
“三下乡”是我们学校服务村民的一项特殊活动,在本次“三下乡”中,虽然时间不长,但我们从中得到很多体会。我们得到不仅仅是我们维修成功后的一份喜悦,更多的是来自心灵的一种感受,来自村民的一片热情。因为那是他们对我们工作,对我们服务的一种认可。当然对于自己来说,更是自己对知识运用到实践、能力提高的一种体现。
当然我们在学习中更多的是一种理论,在学校真正实践的东西并不是很多,然而“三下乡”这样的活动对我们说恰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锻炼。不过在这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有句话这样说的“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情”。在我们所搞的这些活动中,我们也遇到些让人头疼的时候,毕竟我们所学的知识有限,对村民的一些产品,我们也只能望洋兴叹、爱莫能助。有时感到的也是一种无奈,这也正是我们今后努力学习的动力。总之,我们这次三下乡活动还不错,我们所取得每一个人都有很深的体会。
美好而充实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为期七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已圆满地画上了句号。尽管在这支队伍中,我扮演的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却又很多很多的感受,很多很多的收获。我们这支队伍分成宣传组、调研组、支教组、文艺组及后勤组五个小组。宣传组主要是负责做好三下乡的宣传工作,比如活动的布场和画海报等;调研组是调查研究当地的各项问题;支教组就是负责教书,每天都会和学生在一起;文艺组是排练节目,文艺汇演就是由他们负责的;后勤组则负责我们的起居饮食,有谁生病了,也是由后勤组的悉心照料。我是属于后勤组的,早上起的最早,晚上睡的也最迟,虽然比较辛苦,却乐在其中。每天白天给同学们做饭烧菜以后,我们晚上在睡觉前还要考虑明天吃什么好,我们尽量让每天的伙食有所改变,就算菜吧改变烧法也会发生一点点变动。在每次买菜的时候还要考虑价格。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的做饭糊的一塌糊涂,包水饺,值得骄傲的是我烧的油焖茄子,手撕包菜等。
收获最多的是我在三下乡中认识了很多的同学交到了很多朋友,还有一起和老师生活,老师们特别的关心我们,老师经常在饭做少了的时候,让同学们先吃,经常自己却吃一点点而已。作为后勤的我想到真的很尴尬。老师们的爱我会深深的记在心里。最后一天去的本来是打算去神仙居游玩的,我们后勤起的很早,做了早餐。结果雨一直下,绵绵的雨帘阻挡了我们的去路。结果有些同学或许有不开心,或许有怨恨老师的阻止。不过过后想想老师也是为我们的安全着想。
上面是在后勤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不仅是把自己之前学到的厨师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也提高了自己的后勤文化。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暴露了我平时没注意到的缺点,就是我经常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个菜,有些事情考虑不够周到,不会考虑别人的口味,很多细节没有注意到等等。
在此,我感觉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能够更合理的安排一些事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能够更认真的工作,能够更有目的的学习,我希望我们的明天会因而更美好,更辉煌。
篇3:下乡志愿支教活动心得
这一路,感受最多的是无言的凄凉和深深的感动。
看着破旧的房子,看着行动不便的老人,看着放牛归来的小孩,看着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又看着那一双双无奈的眼睛,着实让人内心一阵颤动,家庭条件限制,很多孩子都只能上完9年义务教育,高中的学费,是一般家庭不能承担的,他们,要不是出去打工,就是嫁人,希望之火,在这个时刻熄灭。行走这么多天,让我倍感无奈的是这里的男人,很多贫困家庭的父母都是不出去打工的,宁愿留在家里种地,但是种地每年的收成都只是勉强维持生计而已,或许这样会使比较安逸点,但是孩子的未来,家庭的富强,却都没有了希望,为什么只有少部分的青年人才出去打工,为什么山里的孩子走不出去......在调研过程中,总有些让你凄凉的家庭,他们的故事,让人感叹上天的不公,他们,不禁让人在他们的记录表上划个着重号,无能为力的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活动,能有社会爱心有能力人士来帮助他们,让孩子读得起书,走得出大山;当然,调研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困难,山区的封闭,让一些孩子很自闭,这让我们对他的调研变得相当困难,我们的问题,他们一言不发,不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说出自己的愿望,我们的真心帮助只能转化为默默地祝福,希望他们能得到一个好的发展,变得开朗起来。对于那些看到书包后,故意虚报调研内容的母亲,很想跟你们说:其实没那个必要,我们只是关心孩子罢了。这次,可是真的凄凉了。在感受完了各种凄凉后,能抚慰人心的`是各种感动,再做团辅活动时,孩子们异常的配合,让我们怀疑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小学生,总该是敬畏着老师的吧。每当我们到一家,他们喊我们老师,这让我们有点招架不住,如果说,有可能,给他们当当老师也挺好的。在抹倮村的团辅,是让人一直感动着的,我们到学校的那一天,全校学生都在操场里,这是前两个学校都没有的状况,也让我们很吃惊;第一节团辅,孩子们很配合,在分发奖品时,那么三四声“谢谢”,感觉暖暖的;在结束时,我们小组的小组长把一个很大梨塞进我手里,当我要还给他时,他说给你吃。我也因为这颗梨乐呵了好几天,虽然这个梨我没有吃到。第二节团辅,在亲情部分,理解父母的职业,体会父母的辛苦,留守的孩子们都触动了心弦,留下了自己思念父母的泪水,他们日积月累的心思,全部倾泻在那张纸上,满满的对父母想说的话,孩子们写的真心,我们看的感动,他们很懂事。调研的过程中,总是会有累得时候,行李总是轮流提,谁累了谁歇着,女生也不甘示弱,老是从提东西多的男同学那里抢着帮忙;当我们休息,坐下来看着彼此剥土豆吃,吃冰棒吃零食开玩笑嬉戏,四个人吃一桶泡面时,再苦再累,队员们一起受累一起开心是这么的感动。
暑期活动是结束了,可它留给我们的任务还没完,我们能做的,是在这些凄凉悲惨的记忆背后创建起来的更好,更完善的帮扶体系,让他们不会为自己的学习而担忧。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仅有的力量来带动大家,我希望可以看到__山区贫困孩子的健康成长,我希望无论哪里的贫困都可以用我们满满地爱心来改善。
篇4:三下乡支教活动心得
三下乡支教活动心得
刚刚接触三下乡活动,知道我们要去长坡中学支教时,我去了解了一下长坡中学,发现这个学校给我的感觉很好。感觉他们学校的文化氛围很好,看他们的报刊可以看到他们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如:滑轮,武术,魔术等等。今天去到学校我看到校园的文化长廊,宣传栏上面显示的内容让我更加喜欢这个学校。老师热情,学生活跃,让我突然希望时间回到逆转,我可以来这个学校读初中。整个宣传过程我觉得挺好的,学生热情度高,看着他们认真地看我们播的宣传视频,看着他们一个个地向我们提问,我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热情。最让我感动的是校方对我们帮助和支持,他们都尽量满足我们提出的一些要求,还帮我们挂横幅。
除了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对我们的`支持让我感动,还让我很感动的时此次一起去三下乡宣传招生的伙伴们。跟他们一起努力,我们之间就像有一种无形的默契,总会把各事情很有条理地完成。我们一起做的事情都那么有默契。还有我们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爱护。我搭车会晕车,所以我的伙伴们都特别细心的照顾我,他们把他们的手臂肩膀都奉献给我,让我当靠枕,让我枕着他们的肩膀,手臂睡觉。明明会很酸痛,可是他们依然坚持一直不动就为了让我睡得更安稳。
篇5:三下乡支教活动心得总结
三下乡支教活动心得总结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并密切结合我们学院的专业特色开展了调研、科普支教、pc服务、文艺汇演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本次三下乡充分发挥了队员们的各方面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团结友爱、共同进取的传统美德,为我们三下乡活动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随着7个小时的车程结束,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中我们迎来了即将在这里度过一个星期的莲塘村,心中不免有些许激动,下了车,来到了我们的暂住之“家”——育民小学,开始了我们的大清扫活动,也开始了我们的三下乡之旅。三下乡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一群大学生将我们的科技、文化、卫生等知识传播到乡村,去帮助更多的人,莲塘就是我们实现青春下乡行、共圆中国梦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挥洒青春的汗水,汇聚我们的爱心,服务他人,提升自我。
本次三下乡活动中,我们的科普支教活动取得了圆满地成功,下乡之前我们通过联系当地校长得知当地学校只开设了语文、数学两门常规的课程,并且是隔年招生,对当地的小学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进行科普支教策划中我们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设了各类科普知识普及,如:安全小知识、医疗小知识、环保小知识、科普小知识等各类科普小知识,还开设了趣味英语、趣味谜语等一系列趣味课堂,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加强农村小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我们在下午的学习中则开设了书法、剪纸、绘画、武术等各类兴趣班,填补了农村教育的空缺,让学生多方面、多渠道获取知识,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习中国传统工艺,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科普支教中,我们结合我们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专业特色,开展了“pc到家服务送温暖”等一系列活动,在农村进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宣传,在课堂上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操作,在村委会摆摊进行计算机知识普及,亲自拆解计算机为广大村民进行讲解,并且pc服务到每家每户,为家里电脑有问题的家庭免费提供义务维修电脑服务,全村上下掀起了一股pc之风。
我们支教课程的丰富,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努力认真,刻苦学习,支教效果甚为良好,为了检验支教成果,在7月27日晚我们在育民小学举办了“省规划院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生和莲塘村民文艺联欢晚会”,晚会活动期间育民小学人山人海,几乎村里面的每家每户都来观看晚会,小朋友的表演更是精彩绝伦,有手语、武术、童谣等等,体现了小朋友们的活泼与可爱,晚会节目也少不了我们蒲公英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参与,精彩动人的开场舞,激昂奋进的诗歌朗诵,青春热血的队歌大合唱——我相信,精彩之余,让人捧腹大笑的亲子游戏也成了晚会的亮丽风景线,也是农村亲子难得的一次心与心交流的机会,晚会在大合照中结束,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晚会的节目表演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也到了当地村委会的肯定,晚会不仅是对我们本次三下乡成果的精彩展示,更是我们蒲公英社会实践团队送给莲塘村村民最好的礼物。
支教活动中,虽然为期不长,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但是在这里我们收获的是一份份童真的`友谊,收获的是莲塘村育民小学孩子们一张张美丽的笑脸,我们感受到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我们也尽自己所能教给他们知识,同时我们也收获到了小孩子的梦想和祝福,很多小孩子其实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有着跟别人不一样的经历,但通过支教老师们努力,他们不断打开心扉,绽放笑脸,看到孩子们欢快无忧的笑脸,幸福感油然而生,蒲公英,传递爱给孩子们,孩子们也用他们的欢声笑语给我们传递着爱。
美好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又是一年三下乡结束的时刻,我们在不舍中离别,开始我们新的生活,三下乡的日子虽然艰辛,但是有蒲公英的相伴确实有滋有味,八方童爱润童心,启航逐梦下乡行,新的开始,逐梦启航。
篇6:下乡支教个人心得精选
首先,透过这次支教活动,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教师职业的神圣和光荣。由于柳家中学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所以无论在生源、信息,还是各种教学设施上与__市的一些学校相比有着一些差距。同时,各个教学班级学生数也要多一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的老师任劳任怨,起早贪黑,毫无怨言,在学校一干就是十几年,数十年。以班主任为例,在那里,每一位班主任都要在学生到达教室之前先到教室,通常天还没亮,班主任就要起床。只要有一位学生没有走,班主任老师就不会离开。其他,在学生就餐、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那里的班主任老师都要想到、做到。任课老师的状况也差不多。由于学校师资不足,老师们的工作量都很大,十分辛苦,但在平时的接触中,虽然比较累,但老师们都有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工作还是充满热情,认认真真教学,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或是怨言。从他们身上,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做一位人民教师的伟大。
其次,透过这次支教活动,在教学上也获益良多。支教之前,我对于这次到柳家中学还是有些担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原先我是在高中实习,对于初中教学没有任何经验。来到之后,学校领导将初一年级的一个班级交给了我。这就更让我感到很大的压力,教学对象、教学资料都有很大的变化。在老教师的耐心帮忙下,我逐步的适应了初中教学。这在我的人生经历里是一次十分难得的体验,对于今后的教学也是十分有益。
此外,透过这次支教活动,我也发现那里的学生十分认真、刻苦。虽然条件与市里相比差了很多,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在校园里很早就能够听到、看到学生们在读书,课堂上学生们目不转睛,自习课上也是踊跃提问。这和市里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真是有着天壤之别。
篇7:下乡支教心得总结精选
今天是我们三下乡的最后一天,我们任务很艰巨:文艺汇演,搬行李离校,安抚学生老师情绪···
乡亲们别样的感谢。
在三楼教室楼梯上,一学生告诉我:老师下去吧,有别样的惊喜,快去吧!
一下去进办公室,就傻眼了,一办公室乡亲村民们送来的礼物:三百多斤西瓜,一百多斤香瓜,还有很多香蕉,葡萄,八宝粥,蛋糕,娃哈哈矿泉水,鞭炮···这都是乡亲们自己凑钱给我们买的,听队长说,这里的乡亲,村民,对外来人是有敌意,隔阂的。然而这样的成果,对我们来说是成功的吧,有个村委会阿姨代替村民们特地为我们制作了一名锦旗。想想这十几天免费义务教学的我们的辛苦,是值得的吧,也是成功的,我们不是要追求这些沽名钓誉,但是这是他们对我们所做的努力的肯定、赞成的表现。我们没有给他们带来不便和困扰。
眼泪,不舍,祝福,感恩。
无言的感动,只有泪先流,
学生知道我们要走,一个个都要我们留下、不舍得我们走,要我们下次还来,初中班的孩子带头都在黑板上写着挽留我们,对我们不舍的话,写满了黑板,每个小细角都填满了他们想对我们说的话,我们也于心不忍,毕竟相处的十天来,我们也是尽心尽力的关注孩子们,特别是班主任,每每一进教室,师生,一个个都成了泪人儿。学生们每个人送给老师自己的小小心意,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的话:老师希望你们下次还来,····一个个自己制作的盒子,自己叠的写了感恩的话的千纸鹤,自己的小糖果,小饼干····我们感动,我们更好的办法,只能送他们一句又一句前程的话语,接受他们送我们礼物的心意,照相留恋,还有离别的拥抱····
文艺汇演是下午4.30开始,上午彩排,一切就绪。
上午彩排一切正常,学生们很懂事,很配合,下午2.30学生来了,我们在初中班教师开始给他们化妆,刚开始他们害羞同时又欣喜但不肯化妆,躲在后面,后来看见一个个美美的人儿出来,都很乐意了,我们帮他们画着美美的妆,他们回给我们热情的吻。有不舍,有高兴。突然感觉的怀念:他们的活泼,他们的调皮,他们的懂事,他们好奇求知的眼神,他们每一次放学回家的老师,再见,然而想了想:这一次再见,可能真的很难相见了,最后排队下楼梯,他们也不说老师再见了,只是老师好。然后,有拥抱我的,跟我握手,跟我击掌、、初中班,大班的同学都很懂事,帮小班的学生们搬凳子下去,学生们摆好凳子,我们老师继续忙前忙后,文艺组的我们为组织现场,节目忙碌,后勤组的给围观节目的乡亲们,家长学生们送切好了的水果,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做好准备····
一切就绪,就在小班合唱班歌《两只老虎》等各班班歌串烧节目中开始了,中班班歌合唱的《团结就是力量》,大班班歌,大班班歌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体现了每个班的活跃气氛,展现了每个班活跃的风格特色。
接着是邓杨华老师的吉他弹唱《朋友》,一声朋友正好道出了我们同行下乡的24人的感触和师生之间的感情。紧接着是高晓露老师跳的柔美身姿的古典舞,接着是12老师个老师唱得我们学社联自编自谱的学社联之歌《青春的纪念》,纪念着我们走过的十天路程。然后是舞蹈《泥娃娃》,《建党__周年》朗诵,舞蹈《健康操》,中班的健美操,还有最具特色的t台秀,全都体现了学生们生机活泼的面貌,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最后以另外12个老师一起演绎的手语舞《感恩的心》感谢衡山对我们的照顾,以及我们回报社会的感恩心,节目就在最后一声感谢中结束了。
篇8:下乡志愿支教心得精选
今年,我带着学校领导的谆谆嘱托,满怀着一腔热血和一颗惴惴不安的心,作为支教教师踏上了第十二小学支教的路途。做为支教老师,在支教的日子里,我们始终牢记这一使命,积极努力工作,架设两校教育交流之桥。在相互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不仅要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更做到了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踏上教坛十八年的我,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一名好教师,就必须爱岗敬业,关爱每一位学生。到十二小学以后,我下定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一定要坚持下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学校领导的各项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支教老师,踏踏实实做人。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跟学生个别谈心、交流,教孩子们善于用心灵去发现世界的美丽和精彩,使孩子们深刻体验到知识与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目标。在日常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快乐、宽容、和谐的课堂氛围,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尽情释放自我。让他们在学习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在活动中升华。
面对学生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真的觉得自己是很幸福的人,每天都与学生朝夕相处。这里的孩子们特别的淳朴,他们话语不多,而且他们的生活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生活上都远不如城里的孩子那样丰富,但是他们一样聪明伶俐,有快乐无忧的童年,有自己的梦想。你能体会的到,他们的每一个多少都含着些许羞涩的微笑,都是来自心灵的最深处。所以我一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并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努力工作,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支教的日子里,我遇到过许多的困难,人地生疏的孤独与无助,家长对我的不了解,不信任等,让我的压力很大。但我始终没有气馁,既然选择了支教,辛苦就再所难免。因为我始终坚信,只要摆正心态,全身心付出,生活就是快乐的,只要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能在身后传播下一路希望的火种。
一年的支教时间并不能真正改变些什么。但我相信,我们支教教师是一缕清新的空气;于自身而言,支教的经历也赐予我们一段新鲜而又独特的体验和感悟,生命会因它而更加精彩缤纷。这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成为我今后人生的指路明灯与奋斗不息的不竭动力。
篇9:下乡支教个人心得精选
支教的每一天,坚持早起按时工作,严格要求自己。支教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过思想斗争,有过情绪波动,但因为这里的孩子们、这里的家长们、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诚朴、那么亲切,让我觉得自己就是四年级的一份子、罗城小学的一份子。只想说,是“爱”让我迅速适应、是“爱”让我全情投入、更是“爱”让我坚持到底!
支教生活的每一天我都告诉自己:努力照顾到每一个,努力帮助到每一个,一个学生都不能少。针对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针对那些坏习惯的学生进行沟通引导,针对班上一个很聪明,但又出了很懒惰的罗祎凡同学进行加强教育。经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许多学生知道专心学习了,许多学生知道勤奋用功了,罗祎凡同学也知道上课动手写字了。看到他们的进步,想象当初的决心,真的做到了!
在这里,我要感谢一群人。首先,我要感谢罗城小学的孩子们及他们的家长,是他们给了我锻炼自己的机会,是他们的热情与信任支持我战胜困难与脆弱,是他们让我们麦田之光团队的工作变得有意义,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了爱的真谛,是他们让我们的暑假变得更加充实,是他们给与了我们前进的动力,在支教的道路上坚强地走下去。我教给孩子们的并不多,而在他们身上却获得了终身受益无穷的宝贵财富!其次,我要感谢麦田之光提供给我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舞台,让我开辟了人生的新天地,迸发了年轻的激情与力量,展示了一个当代大学生的样子!生命中最美的回忆,始终有那样一方天地,记载着青春时代的骄傲与自豪!最后,我要感谢我的队友,是他们给了我充分的发挥空间,是他们的信任让我有勇气有信心去做,是他们和我一起努力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是他们的辛勤劳作才使得我们的活动变得更加精彩,变得更加完美;
15天的支教锻炼中,既加深了队员之间的友谊,又从队员身上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方法。从领队景超学姐的身上,我学到的不仅是她的团队领导能力,更是无悔的执着和爱心,还有办事严谨的队长石程同学、快乐开朗的周学梅学姐、认真负责的薛雅文学长、严格认真的王开慧学姐、做事果断的高永德学长、热情善良的施珊珊学姐等等。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要做一个有原则、对工作学习认真谨慎、对待他人热情真诚、同时对生活充满自信和憧憬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