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keahu”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
邹先平
今天,我奉我家领导的命(我爱人去长沙学习),为她代一节语文课。
第四节课马上要开始了,我下载了一个课件,手头没有教材,没有备一分钟的课,以前也没有接触过这篇课文,我依然信心十足走进了五(3)班教室。
我说:“老师手头没有教材,怎么上课呢?”
学生说:“我们有呢”
我说:“杨老师只交代上28课,我还不知道课题是什么呢?谁帮老师将课题板书在黑板上?”
一学生走上讲台,板书:大瀑布的----礼,“葬”字不知道写,边上同学提示,她补写好“葬”字。
我问学生怎样记住“葬”字。一学生说:“草地下躺着一个死人。”我问:“下面的部首呢?”有学生说:“是棺材呢。”我默许,暗暗高兴。
我又说:“你们见过大瀑布吗?”学生说:“小的见过,大的没见过。”
一生站起来说:“我见过黄果树大瀑布,在贵州。”
接着,我请学生背诵有关瀑布的诗歌,学生动情背诵了《望庐山瀑布》。
我请学生解释“葬礼”。有的说,人死了举行仪式。有的说,是给死人开追掉会。有的`说,是埋葬死人时举行的仪式。我请学生找课文中的语句解释。
学生找到了一句:他们模仿当地印第安人为他们的酋长举行葬礼的仪式,一起哀悼将要消失的大瀑布。
我说:“一般是为逝世的人举行葬礼,这里却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这个葬礼由谁主持?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老师急于知道这些内容,请大家推选一个朗读能力强的同学朗读这篇课文。”
一位女同学极富情感地朗读了课文――《大瀑布的葬礼》。
我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我故意说:“刚才这位同学读得非常好,老师听力差一点,把握不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谁给老师说说?”
一男生:文章写巴西总统为大瀑布主持葬礼,再写大瀑布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大瀑布枯竭的原因,最后写举行葬礼的情形及总统号召人们保护环境。
学生为这男生的精彩发言鼓掌。
学生提出问题,最后归纳成以下几个问题:
1、总统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
2、大瀑布发生了哪些变化?发生这些变化原因是什么?
3、总统的话对人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与最要好的朋友交流讨论。
全班交流,明确了两个问题:
1、总统主持葬礼的原因:
○昔日的大瀑布雄伟壮观。
○大瀑布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大瀑布是巴西的骄傲,为她的枯竭而惋惜、遗憾,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2、大瀑布发生变化的原因:
○上游建起了水电站。
○周围工厂用水无节制。
○乱砍乱伐森林。
全班齐读总统的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是大瀑布的悲剧不在重演!
我说:“鲁迅曾说过――所谓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大瀑布的枯竭确实是一个大悲剧。请同学们找出能概括昔日大瀑布价值的词语,再找出概括大瀑布毁灭后的词语。找出概括总统的号召的词语。”
板书:
昔日――雄伟壮观
现在――逐渐枯竭(垂危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保护环境,珍爱地球
最后,我要求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有的学生喜欢写大瀑布雄伟壮观的一段,理由:语句优美,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的学生喜欢写大瀑布形容枯槁的一段,理由:成语多,给人们的启示也多。
我说:“这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一没备课,二没教材,全在同学们学得主动。”
这堂课给我的启示很多,写下上面的文字备忘。
篇2:人教第九册《大瀑布的葬礼 》
昔日 雄伟壮观
如今 逐渐枯竭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
人教第九册《大瀑布的葬礼 》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3: 六年级上册《大瀑布的葬礼》教后反思
《大瀑布的葬礼》讲述的是巴西总统亲自为一条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而如今即将消失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葬礼的故事,涉及到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这一世界性的问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环境问题的深深忧虑。
《大瀑布的葬礼》前后我共进行了三次试教,加上最后的那一次共四次。教案修改了四稿,课件也相应的修改了四回。这样一个磨课的过程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特别是对于平时在课堂教学能力上停滞不前的我来说,这样的收获就更多。在整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来自团队精神的力量,从学校领导到师父,从办公室同事到来我校挂职的三位语文高手,都毫无保留的.将他们的经验传授给我。虽然课上得不怎么样,但我的心里同样充满感激,那么多人的帮助和关心让我感受到了浓浓情意。只是由于本人实在朽木不可雕,对大家的指点领悟能力始终很低,这是我感到很过意不去的地方。
不过,通过一堂课,我还是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对如何通过文本理解来奠定情感基础,促进学生的朗读有很多感受,同时针对多媒体在情感体验过程中的提升作用以及利用课文空白点突破教学重点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纯文本理解,奠定基础
朗读是不可有求全责备的心理。学生不同,理解能力不同,生活经验不同,理解习惯不同,对同一个句子,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理解,在读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同一句,可以重读这个词语,也可以重读那个词语,不能强求他们把所有能体现本句意思的词语全部重读,既不符合理解的习惯,也不符和读书的实情。
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点可谓众所周之、耳熟能详,但在课堂的实际操控中,并没有那么容易,理解一定要到位。例如在理解“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一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之下,落地撞开万多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这一句时,很多学生仅仅理解到大瀑布的雄伟壮观,没有通过文字去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的东西。我就紧紧抓住“一万立方米”去做文章,让学生感受到一万立方米相当于50个教室装满水那么多,让学生能有一个直观清晰的感受,从而更能理解好雄伟壮观的气势,有了这样的理解,再通过自己的朗读,就有了那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就是说只有理解到位了,理解好了才能读好。
二、多媒体辅助,增强感受
在指导学生朗读描写雄伟壮观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部分(第3自然段)时,先从文本感悟入手,从字里行间去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在这个基础上,再采用观看雄伟宏大的瀑布画面。如雷的声音,壮观的画面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心,他们的双眼紧紧被吸引在屏幕上。在他们欣赏完大瀑布后,用自己的话赞美瀑布,充分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后,让学生朗读。这样,通过层层体会,学生渐入意境,他们都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也就很自然地读出瀑布的磅礴气势。
这时我话音一转,说:“同学们,我相信。大瀑布的美丽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上,可有谁会想到,所有的一切,我们这也看不到它了,它成了历史,成了我们记忆中的梦。我实在不忍心看到它现在的样子。”学生立刻心情沉重,紧接着观看逐渐枯竭的瀑布。悲伤的音乐一响起,看着昔日美景逐渐枯竭,看着不再奔腾的瀑布,学生开始紧缩眉头。看完之后,我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以及此时心中的感受,滋味。紧接着呈现文本,让学生通过文字去感悟今日大瀑布的惨状。有了前面对大瀑布美好的印象,此时学生对失去大瀑布感到非常心痛,朗读描写瀑布逐渐枯竭的部分(第7自然段),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了情境,朗读效果特别好。
恰当地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的课件运用很成功,带学生进入了情境,我想直观形象的教学,不仅是低年级,高年级学生也是很喜欢的。
三、空白点突破,提升语言
我利用课文的空白点,设计一个总统演说的练习来突破教学重点:如果你是巴西总统,在这个葬礼上,面对巴西人民,你会说些什么?结合课文最后一节,动笔写一写。有了前面的情感铺垫,学生们的演讲那么有气势:“女士们,先生们:今天在这里为大瀑布举行一场葬礼,它曾经是我们巴西人民的骄傲,那汹涌的河水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曾让全世界为之陶醉。如今,它静静地躺着,在群山之间无奈地低下了头。是谁这么狠心,是我们,是我们人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让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多么精彩的演说啊。
篇4:大瀑布的葬礼(沪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10 大瀑布的葬礼
重点和难点】
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盛衰前后的鲜明差异,通过朗读有关的句子,真切地感受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唤起保护自然的责任心。
【教学过程】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42大瀑布的葬礼)
问:同学们,看到课题以后,你会想到些什么?有什么疑问?
2学生思考、提问。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这是一条什么瀑布?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举行这个葬礼有什么意义?在以前,这条大瀑布是什么样子的?……)
3请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可以查字典,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适时正音。
3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解决部分疑问。
赛特凯斯大瀑布昔日的雄奇景观和发生变化后的样子分别怎样,在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再想一想,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样消失的?
4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所思。
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
1组织交流,及时点拨。
大瀑布昔日的雄风要紧紧抓住以下的词语进行赏析,充分理解这座瀑布流量大、水流急以及它的壮观场面:
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流水--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水雾飘飘洒洒
水声--震耳欲聋
(结合学生的交流,及时引出游人的态度,指导朗读: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感受着这世外桃源的清新空气,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大瀑布今日的枯竭要抓住一句比喻句进行教学:
它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结合学生的交流,及时引出游人的态度,指导朗读: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见此情景,无不惆怅失望而去。)
2完成填空练习: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在逐渐消失,那是因为。
(消失的原因不止一条。如:上游建起了水电站、水资源浪费、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破坏森林、乱砍滥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3师生分别读大瀑布盛衰前后的课文内容,通过比较朗读再一次体会。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1出示巴西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资料或相关图片,再读课文相关内容,思考:这场特殊的葬礼的意义何在。
2交流,板书:
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的地球
3想像说话: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男女生分读瀑布的前后景象,教师读开头和结尾总统为瀑布举行葬礼的部分)
2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收获。
3说说你所观察到的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42大瀑布的葬礼
昔日雄伟壮观
如今逐渐枯竭
(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的地球)
[大瀑布的葬礼(沪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