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dafx”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论文,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论文

篇1: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论文

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论文

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论文【1】

摘要:近些年,人类为求经济发展,不惜付出破坏环境的代价,而当人类的经济进步的同时,全球环境却在越来越恶劣,地球上的物种也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而锐减。

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危机,我们唯有通过广泛使用可再生资源,以及发展低碳经济来保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同时进行。

关键词:环境保护;低碳经济

一、环境污染是全球三大危机之一

环境污染,对于大家都不陌生,即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它与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并成为全球三大危机。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人们一直以为地球上的水、空气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不担心把千万吨废气送到天空去,又把数以亿吨计的垃圾倒进江河湖海。

然而地球虽大(半径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千米到海底11千米的范围内生活,而占了95%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间约3公里的范围内,人类的肆无忌惮造就了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

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

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

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

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二、环境污染造成的气候变化严重威胁人类生存

环境的污染造成气候变化,成为了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

气候变化问题在下半年备受瞩目,是因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于12月7日至18日在哥本哈根召开,这次会议也被喻为“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

正如学者所言,“金融危机要钱,气候变化要命”。

在上半年的各国强有力经济刺激计划之下,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下滑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好转,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正在变得日益严峻而应对难度加剧。

在这次会议前夕,中国政府制定了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提出“到20,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年增加13亿立方米。”然而,月19日,经过长达13天的激烈争辩和争吵,有192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沉重落幕。

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大相径庭,会议最终只公布了一份又包括中美在内的26个主要国家达成的没有具体减排目标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温室气体的无节制排放,森林的过度砍伐,使全球气温急剧上升,导致了许多灾难性的后果,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形势相当严峻。

三、实施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气候变化如此恶劣,环境保护全面实施迫在眉睫!

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决定了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比发达国家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中主要是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能源消费和相应二氧化碳排放必然有合理增长。

我国人口多,经济总量大,当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与美国相当,均占全世界排放量的20%左右,成为世界最大的两个排放国之一。

就人均排放而言,1990年我国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50%,为60%,当前已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趋势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发达国家的人口只有全球的20%,却以全球60%以上的资源消费、80%左右的累积二氧化碳排放为支撑完成了现代化建设。

我国13亿人口大国要实现现代化,已不具备发达国家历史上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必须探索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型现代化道路,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和产出效益,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能源需求和相应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趋势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的目标之间形成尖锐矛盾,根本出路即在于加强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发展的道路,重用可再生资源,以实现经济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

四、利用可再生资源,走低碳经济道路

我国如今实行既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

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这就要求我们要广泛使用可再生资源,走低碳经济道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尽最大的可能保护环境。

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其主要特点即为可通过不同加工途径而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且资源利用后不产生二氧化碳或产生很少的.二氧化碳。

如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

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

太阳能发电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 使用太阳电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等。

低碳经济,即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统筹经济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和战略选择。

五、环境保护的意义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时常发生冲突。

我们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

(1)保护环境是发展经济的本质要求;(2)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3)保护环境是自然规律的要求。

总之,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保护环境的意义不在于保护环境,而在于通过保护环境减缓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使其更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最终的意义还是保护人类自己。

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自我做起,从自己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参考文献:

[1] 陈耀邦,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世界环境,(1)

[2] 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3

[3] 徐高田,论环境保护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下的环境保护【2】

摘要:本文论述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提出了低碳经济下企业的环保责任和政府的环保策略。

1. 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是指社会经济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能够实现低碳排放。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篇2:低碳经济背景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的价值论文

2.1能源循环利用,节约成本

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工业生产中,人们对煤炭等资源的使用量较大,煤的使用范围广,但是煤炭综合利用和煤污染处理技术尚且有待提高。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以循环经济的形式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活生产污染。低碳经济理念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需要研究碳利用技术,节约煤炭资源的`使用,明确高效生产和清洁生产的目的。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中通过提高煤炭利用技术,以循环再生的形式实现生产过程的能源再分配。例如在焦化厂需要不进行煤干馏处理,一般是对煤原料进行高温加热,产生获得焦煤等,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的煤粉、碳粉等可搜集后再次用于原料加热中,作为二次燃料使用;对于产生的有机化合物如甲苯、苯和二甲苯等,可以用于农药、染料、溶剂和洗涤剂等其他合成此材料中。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煤炭原材料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等的排放,另一方面则是综合利用煤原料和煤生成物,以废物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形式促进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中通过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的改进,促进能源的有效利用,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向提高,这也是现代社会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3]

2.2发展新能源经济,提高生产效率

工业经济促进工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工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能源消耗和污染。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是为了通过技术革新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在建立循环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可以积极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传统的经济生产中,人们习惯利用化石能源进行时生活生产,化石能源属于自然衍生物,化学性质属于碳氢化合物,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这种类型的能源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人体和大气健康,是有利有弊的燃料。现代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升,运用先进的科技技术能够开发和利用其它新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这些能源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制取方便,且绿色环保无污染,使用效益高。低碳经济下,要求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因而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代替煤炭发电,也可以生产制造新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等,减少石油、汽油的使用。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不仅需要利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工业技能和减排,同时要积极开发和应用新能源,全面构建低污染、低能耗和零排放的工业经济体系。[4]

2.3建设公共设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现代社会发展中,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国家大力提倡低碳经济,不仅是指在生产领域要做到节能环保,同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提出低碳环保的要求。我国是人口大国,且人口数量正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人们的出行、饮食等均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资源。以出行来说,私家车的数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同时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污染严重,容易形成城市“热岛效应”,汽车鸣笛产生的噪声污染也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而在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中,政府相关部分需要做好积极引导,鼓励人们低碳出行,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同时倡导文明消费和绿色消费。政府应该加大公共设施投入,如修建地铁,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鼓励人们搭乘公共交通共军,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此外对于私家车的购买和出行,政府需要出台政策予以限制和控制。对于园林绿化、防燥隔音实施的建立,政府也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促进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低碳经济的理念贯穿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养成节约环保的习惯,践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维护环境保护工程假设成果。环保工程建设不仅包括环境污染治理,还要在政府部分的协作下,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出行方式,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经济的生活服务,引导人们环境保护从身边小事做起。[5]

3结束语

现代社会发展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增长,同时需要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要求一致,强调在经济发展中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工业污染和社会污染,尤其是要减少、碳污染物的排放。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则是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增加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从源头控制污染排放;对于已经形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则需要才有高效、科学的手段跟俊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针对性解决,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低碳经济背景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文明进步。[6]

参考文献

[1]王雷.基于低碳经济视域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的价值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08):125.

[2]周明军.建设工程的绿色施工现状与推进建议[J].中华建设,(11):136-137.

[3]杨洪镅.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7):425-429.

[4]马晓翼.低碳经济与当代中国消费伦理观念的变革[D].上海师范大学,2012.

[5]闫卡.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策略研究[D].海南大学,.

[6]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篇3:低碳经济背景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的价值论文

社会经济发展中,生活生产尤其是工业生产中会耗费大量的石油、煤炭等原料,继而产生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等。现代经济发展要求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要求,因而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关于这一要求的提出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进步性和时代文明性。低碳经济是一种生产双赢的表现,旨在通过技术研究核算和设备更新提高社会生产力、降低污染排放。石油、煤炭等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但是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造成温室效应等。从人类长远发展考虑,要做到节能生产和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主要是从生产制造、流通运输和利用回收等环节减少谈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发展低碳经济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生产生活是人们主要的活动方式,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日益增长的人口带来巨大的物质文化需要,因而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加剧,碳污染物排放也不断增加。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是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基本目标,重点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核污染等。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是有组织、有计划等对特定区域内的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并利用专业理论和科学手段集中改善区域环境。随着人们低碳意识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新时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对于出现地区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方面需要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整改,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改进生产工艺,促进清洁生产。[2]

篇4:低碳经济路径研究论文

低碳经济路径研究论文

1构建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和外部市场环境

我国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进一步确保了低碳能源产业的积极迅速发展。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发展新能源产业开始成为国家基本法的要求。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保证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为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法律保障与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同时注意不同政策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良好政策和法律环境。重视市场机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对市场主体进行调节,推动有利于低碳发展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鼓励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优越的市场环境对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2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

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煤炭等化石燃料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低碳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这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大主要途径。中国颁布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制定《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都是为了优化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应,保护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关乎整个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增长与国家战略安全。调整能源产业结构需要政府、企业与公众的一致努力。政府在调节宏观经济大局之时,要充分重视能源产业的规划、引导与监督,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提出新的更高的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要求。要充分利用已经制定出台的激励新能源和低碳能源发展的政策,发挥其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与激励作用。按照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各产业的发展目标和结构调整目标进行调整,提高各行业的能效标准,加快低耗能产业特别是低耗能的第三产业的发展,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出口。

3加强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促进低碳相关的技术创新

研究与开发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低碳技术研发中心,设立研发示范窗口,以推进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目前中国设立了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和中国绿色碳基金。碳基金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找出碳中和技术,评估其减排潜力和技术成熟度,鼓励技术创新,开拓和培育低碳技术市场,以促进长期减排。对于中国来说,满足技术需求的途径主要有两种:技术研发和技术转让。技术研发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技术转让是目前我国发展低碳产业更适宜的方式。知识的共享和协调机制主要包括讨论、共同策划、信息交换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的沟通,这在国际技术协议中是最简单的技术转让方式。技术创新是促进低碳相关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政府要适时地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低碳相关的技术创新。应充分利用中国现有的平台,及早培养中国自己的低碳经济政策和技术专家,为下一步参与国际环境政策与规则的制定做好准备。加强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原始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特别重视具有战略意义的低碳前沿技术和具有产业带动意义的低碳新兴技术的研究开发。

4充分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深化全民节能减排活动

加大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使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向社会公众宣传科学文明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在能源消费的最后一环把关。建立政府、媒体、企业与公众相结合的宣传机制,通过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等途径广泛传播节能减排的科学知识,使媒体宣传成为加强政府引导、推进企业行动、提高公众意识的有效途径。政府引导对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建设低碳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除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低碳能源产业政策法规之外,还需主动引导全社会公众参与节能减排,使用低碳能源。减少、杜绝浪费现象,关键在于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节约和环保意识,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成为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5积极加强国际合作

在走向低碳经济的进程中,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主动拓展合作渠道。积极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吸收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经验,借鉴各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的政策经验,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意义重大。加强南南合作,在南南合作中扮演积极主动的推动者和引导者,既有利于形成更广泛更统一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基础,也有利于中国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全球经济中把握主动,开拓市场。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形成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的低碳经济国际科技合作格局,鼓励和支持中国科学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发起和参与低碳技术领域国际和区域科学研究计划与技术开发计划,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分享国际前沿科技成果。积极参与未来国际气候制度的制定与完善,要通过举办和参加跨国跨地区的全球气候合作会议及项目,为全球各国应对气候变暖及节能减排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5:高考英语:低碳经济下的环境保护

全世界的环境问题在变得越来越严重。请你根据漫画内容和下面要求给China Daily写一封信反映这一情况,并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注意:1.信的开头与结尾已经给出,不计算在总词数内。

2. 字数要求:120左右。

人口膨胀population expansion;过度开发overdevelopment。

Dear edit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ll over the worl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truly

Li Hua

Dear edit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ll over the world.

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论文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cars make great noises and give off poisonous gas. Because of population expansion and overdevelopment, resources has become less and less. Trees on the hills have been cut down, and waste water is being poured continuously into rivers. The whole ecological balance of the earth is changing. Massive de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has brought about negative effects and even poses a great threat to man’s existence.

We must face the situation that exists and take actions to solve ou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e hope that all these measures will be effective and bring back a healthful environment.

Yours truly

Li Hua

篇6:高考英语:低碳经济下的环境保护

“低碳经济”是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性的经济前沿理念,最早是在英国政府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正式提出的。低碳经济包括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1. 目前环保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 为了保护环境,

3. 各国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

4. 我的看法。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recent year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s is the serious pollution of air, water and soil. the polluted air does great harm to people’s health. The polluted water causes diseases and death. What is more, vegetation had been greatly reduced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modern citie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governments of many countries have done a lot. Legislative step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control air pollution, to protect the forest and sea resources and to stop an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refore, governments are playing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day.

In my opinion, to protect environment, the government must take even more concrete measures. First, it should let people fu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rough education. Second, much mor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put the population planning policy into practice, because more people means more people means more pollution. Finally, those who destroy the environment intentionally should be severely punished. We should let them know that destroying environment means destroying mankind themselves.

篇7:低碳经济下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

1.1低碳经济与环境保护

低碳经济的特点表现为能耗少、排放少、污染少,主要以灵活应对碳基能源给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为重要要求,以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为根本关键。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善生产技术、开发可再生能源技术、广泛使用节能技术以及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处理技术,以推进我国低碳产品开发步伐,最大限度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低碳经济与环境保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实行低碳经济除了能满足人们对自然资源越来越大的需求,也充分体现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与重视以及改善社会环境的巨大决心。而从一方面看,绿色建筑又是低碳经济下的重要产物,它的出现在改善环境、保护环境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1.2低碳经济与绿色建筑

1.2.1低碳经济下绿色建筑的能源使用

低碳经济下绿色建筑的能源选择因环境而异,但总的来说,必须要以节能为根本核心。对于一些需要大量能源去支撑建筑照明、暖气系统的建筑来说,能源即生命,这些高能耗建筑除了造成能源使用紧张,还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相关资料显示,近几年60%的全球能源都用于建筑生产和使用,因此,为了降低能耗,人们开始倡导在低碳经济下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在能源使用、设计观念及技术选择都与传统建筑生产存在较大差异,它倡导改善传统的建筑生产观念,大力使用节能技术,从各个方面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时注重新能源的开发,让新型建筑减少对能源的依赖,降低建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基本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最终实现低碳生产。据统计,全球环境总污染中约38%的环境污染都与建筑生产及使用有关,这类污染主要包括光污染、电磁污染和空气污染。为了降低环境污染,切实保护环境,人们开始倡导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设计是综合整个建筑生命的全面性考虑,它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能耗情况必须要得到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唯有如此才能充分掌握该建筑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以采取特定手段保护环境。首先,绿色建筑十分重视新型材料,如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等的开发和优化,以实现建筑热环境性能的提高。例如在建筑的内外墙的空气层中,使用高效的热发射材料,将红外射线有效反射出去,实现建筑保温隔热。我国部分绿色建筑已引入国外新型的热反射膜去实现建筑节能;而且,绝大多数建筑都采用高效节能的墙体,如节能玻璃与硅气凝胶等,最大程度实现节能。此外,我国近年也在积极研究收集再生能源的技术,制造出可以储存、回收太阳能、核能、风能等再生能源的装置。如我国部分城市已建成太阳能恒温式住宅区,该类建筑主要以建筑物自身作为太阳能收集器,实现建筑内部的取暖制冷。

1.2.2碳经济下绿色建筑的设计考虑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也在逐步加快,人类已开始利用机械设备去改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这无疑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高能耗、违背气候节理的建筑物,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有效降低现今运行的建筑模式给人们生活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绿色建筑进行设计时,更为注重建筑环境和气候变化,针对人们所取环境,设计出最为满足人们舒适要求的建筑。实际上,人们想要的舒适健康生存环境在缺乏新型机械设备的情况下也是可以获得的。正如我国常年严寒的陕北地区,当地特色建筑———窑洞即使在-24℃的温度下也能维持17℃左右的室内舒适气温;而在西双版纳建造的干阑住宅区,尽管在高温炎热的气候环境下,其建筑内部依旧维持着舒适荫凉的温度。由此可见,绿色建筑的设计观念就是最大程度地利用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再生能源,通过一系列的辅助设备进行生产使用。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建筑都是采用太阳光进行照明,通过空气流动实现室内制冷,采暖则通过相关设备获得。另外,通过太阳能加热也可以实现建筑采暖,利用风压、太阳浮力能实现建筑室内自然通风,而制冷则是利用水分蒸发。在绿色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一点就是地方气候特点,将建筑所处环境气候包含的各种因素尽可能当作额外的资源,以实现气候资源的有效利用,全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也是绿色建筑的设计本质。

1.2.3低碳经济下绿色建筑的技术选择

绿色建筑与环境相互协调,它具有高智能的可调节系统,因此其采用的建筑外层材料与结构,这类材料、结构不仅要能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以收集、转换自然能源,有效避免自然能源的流失;还要具备一定的气候调节能力,尽可能地降低、减缓、消除或改变气候变化给建筑温度带来的波动,让建筑室内温度长期稳定。要想实现低碳经济下绿色建筑的环境保护,不得不依靠先进建筑技术的应用。绿色建筑的基础材料是环保节能材料,因此建筑设计师必须充分考虑绿色建筑所需的全部材料与施工技术,随后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环保、节能评估,针对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不足提出科学合理的技术改良措施,让建筑设计更满足环保、节能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自动化、信息、新能源以及新材料技术日趋完善,并且在绿色建筑生产使用过程广泛应用。目前我国部分建筑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将有机体原理引入到结构设计中,将光导纤维埋置在混凝土结构当中,以实时监测建筑构件在各种荷载作用的受力情况,再对混凝土进行自我修复,并加以运用。而绿色建筑采用的表面材料,利用其自身的综合性组织进行呼吸,以净化建筑室内空气,同时降低室内温度,实现环境保护,建筑内部多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进行百叶窗调整与空调系统风口阻挡或关闭,根据实际所需调节太阳光亮度;绿色建筑设置在表面的太阳能电池,也能为建筑内部提供暖气和光度。总之,绿色建筑始终坚持以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以及资源生产为生产的基本原则。

2结语

当全球都在积极参与、建设低碳经济时,绿色建筑也以极快速度遍布世界各地,以真正实现有效的环境保护。唯有我们结合我国实际经济实力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提高绿色环保意识,重视绿色环保的实质意义,充分考虑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观,切实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系统,方能有效保障人类得以长久生存。

篇8:低碳经济下的环境保护作文英语作文

Dear edit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ll over the worl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truly

Li Hua

Dear edit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cars make great noises and give off poisonous gas. Because of population expansion and overdevelopment, resources has become less and less. Trees on the hills have been cut down, and waste water is being poured continuously into rivers. The whole ecological balance of the earth is changing. Massive de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has brought about negative effects and even poses a great threat to man’s existence.

We must face the situation that exists and take actions to solve ou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e hope that all these measures will be effective and bring back a healthful environment.

Yours truly

Li Hua

篇9:低碳经济制约及发展策略论文

低碳经济制约及发展策略论文

1低碳经济概述

1.1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

1.2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首先,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有效降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维护国家的能源安全;其次,从某一个地区来考虑,通过大力扶持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但可以有力地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崛起,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而且可以借助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促进传统产业的效益、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也是各地各级政府完成国家节能降耗各项指标的一条必由之路。

2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分析

2.1科技水平落后是最大制约因素

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我国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总体技术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开发低碳技术的实验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实际应用相距甚远,目前科技水平的落后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例如,虽然我国对公共交通部门中汽车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了比较严格的限制,但是新型能源(比如氢能)的燃料技术并不完善,使得低碳经济很难推进。还有,在电力生产部门,以煤炭发电的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80%,这种主要靠煤炭来发电的形势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在低碳技术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传统的化石燃料仍然是目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首选。

2.2资源禀赋和能源结构不利于碳减排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是最便宜最具竞争力的发电燃料,它是维持中国制成品在世界市场上价格竞争力的因素之一。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决定了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将长期存在。中国目前煤、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人均的70%、11%和4%,而煤炭消费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非常不利于碳排放强度的降低。

2.3中国的产业结构制约着低碳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部门,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因此,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高能耗产业的比重明显偏高,而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较低,发展滞后。所以说,我国特殊的产业结构状况严重制约着低碳经济的发展。

2.4经济发展所处阶段面临沉重的碳减排压力

中国目前正处在重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重化工工业化特征非常明显,人口规模巨大且绝对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因此,从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讲,也不利于碳减排的有效实施。

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选择

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加快发展、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一方面,我们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费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因为我们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难以承受;另一方面,又不能以资源能源和环境制约为由,放缓甚至停止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因为中国还是一个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力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唯一的选择。因此,我国应该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大力推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3.1将“建筑业、城市交通运输和城市化”作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三大重点领域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目前建筑能耗占我国能耗总量的28%,这一比重未来内有可能达到35%。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建筑能耗将会持续增加。因此,把建筑业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是中国国情的必然。发展低碳经济、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对于缓解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其次,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市内交通以及城际交通运输始终比较紧张,基本上都是以适应需求、甚至滞后的方式发展,很少能做到交通先行发展。目前,我国大城市基本上都处于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城市立体交通以及构建对外大通道的关键发展时期,需要持续的巨额资金投入,所拉动的相关产业也大都是高碳行业。因此,在这个阶段更要提倡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后,城市化也应列入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重点领域。便利快捷和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是现代文明的结晶,也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条件之一。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很可能会出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情况,因此,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贯彻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3.2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能源结构低碳化

基于我国当前的能源消耗现状,大力发展新能源是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能源瓶颈的必然选择,应该从政策与资金两方面推动新能源发展,促使新能源发展走向产业化道路。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制定的促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规,继续加大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府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培育光伏太阳能、生物质能、地源热能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抓住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的契机,推进节能及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应用,形成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通过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从而逐步实现低碳型能源消费结构。在近期,中国应把节能和煤炭的清洁利用作为重点,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低碳和固碳技术的研发;在中期要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推进氢燃料等新能源技术以及碳收集与埋存技术的应用;更长远看,建立以可再生能源、洁净煤、先进核能等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并加快开发清洁的替代能源,尤其是战略性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向“低碳富氢”的方向发展。

3.3发展循环经济,构造低碳型产业体系

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实质与内涵是一致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面,积极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创建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型企业,促进工业领域的清洁生产,建立城乡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培育各类可再生资源市场;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注重强化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新型制造、生物技术等低碳型行业领域建设,加强环保产业的扶持与投入;严控高耗能产业发展,在面对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时,要特别注意强调引入门槛,不符合两型社会建设、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产业项目一律不予引进。

3.4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发展与减排的良性循环

从中国实际情况看,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约束,为避免经济建设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在其生命周期内的锁定效应,必须高度重视向低碳经济转型。因此,有必要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视野,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部署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

3.5完善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政策

目前中国设立了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政府基金)和中国绿色碳基金(民间基金),来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但是,现有的这两个基金主要资助碳汇项目,还未将基金用于低碳技术研发的支持和激励。碳基金的目标除了应该关注碳汇的增加外,还需要更加关注通过帮助商业和公共部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中寻求低碳技术的商业机会,从而帮助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社会。碳基金的资金用于投资方面主要有三个目标,一是促进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二是加快技术商业化;三是投资孵化器。我国碳基金模式应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按企业模式运作。碳基金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找出碳中和技术,评估其减排潜力和技术成熟度,鼓励技术创新,开拓和培育低碳技术市场,以促进长期减排。

3.6将“低碳经济”定位为建立“低碳社会”

我们应将发展“低碳经济”定位为创建“低碳社会”,而非仅仅停留在经济发展层面,这与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本质上是相同的。低碳经济与经济、社会、能源、环境的密切相关性,决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不是孤立的,而是经济、社会、能源与环境保护政策的统一与协调。因此,需要从法治的层面,采取强有力的法规标准和经济措施,协调统筹相关政策,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同时,制定激励性的财税政策,包括税收、补贴、价格和贷款政策等也不容忽视。如在日本若购置低公害车时可享受车辆购置税的减税优先并延长减税车辆汽车税的减免年限等优惠。我国应积极抓住国际碳金融发展的契机,建立碳金融市场、碳交易市场等。同时,应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机制,加强财政和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建立低碳经济技术体系。不断加强与发达国家关于低碳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消化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效的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技术。

篇10:中国低碳经济之路探析论文

中国低碳经济之路探析论文

摘 要:在气候问题备受注重的国际大布景下,展开低碳经济越来越遭到国际社会的注重。怎么找到合适我国本身的低碳经济之路,是当今所面对的要害问题。剖析了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影响,并从工业构造视点企图剖析我国的低碳经济展开的方向。

关键词:低碳经济;工业构造;构造调整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04-0038-02

1 导言

12月11日清晨,德班气候大会宣告落幕。低碳和环保将再次变成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动力严重使得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展开。从末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到举行的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国际社会关于怎么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一向未达到一致和取得打破性的展开。德班气候大会已取得了必定成果,但仍有更多的工作要尽力。关于我国,完成经济增加与环境压力的平衡是将来将面对的严重应战。我认为在这轮绿色经济浪潮中,我国工业构造调整晋级面对着无穷的应战和机会,怎么将减排压力转化为新一轮经济增加的动力是要害。

2 剖析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影响

2.1 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正式呈现于的英国动力白皮书《咱们动力的将来:创立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根底的绿色生态经济。白皮书中提出要用低碳基动力、低二氧化碳的低碳经济展开方法,代替当时的化石动力展开方法。

2.2 我国面对的应战

在这轮绿色经济浪潮中,坚持着“一起但有差异职责”准则的我国面对的应战和机会并存。

20美国的《美国清洗动力安全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征收碳关税,即关于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美国可以自在收取碳关税,一吨二氧化碳征收10至70美元。碳关税这个商场现已树立起来,欧洲不但树立起了商场,并且建得非常好,包含各种衍生性金融工具也都树立起来了。美国的意图即是要经过美国对新动力的开发,把这一切的低碳美元悉数移转到美国去,经过收税让美国变成真实的'新动力的基地。这是美国新动力方针的全部野心和企图。

从中短期来看,我国因为长时间处于工业链的低端,碳关税对刚刚开始复苏的我国出口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美国利用碳关税企图来按捺我国经济的高速展开。

别的,国际各国现在并没有达到有普遍适用的有法令约束力的文件,无法制度化推动发达国家向展开我国家的技能转让,发达国家承诺的对展开我国家的资金支撑也远远少于大家的预期。所以,出于各自的利益考量,展开我国家在CDM项目中到底可以从发达国家那里得到多少技能和资金值得怀疑。

2.3 我国面对的机会

因为将来国际动力需求和排放增加的大多数来自展开我国家,而展开我国家限于本身经济实力,技能水平相对落后,技能研制才能相对缺乏。为了推动全球可持续展开的一起方针,发达国家有责任向展开我国家供给资金协助和技能转让,产生了CDM――清洗展开机制。

因为发达国家国内的减排增量本钱比展开我国家高4到20倍,所以发达国家愿意以资金协助与技能转移的方法在没有减排职责的展开我国家施行 CDM,由此取得低本钱的减排量以协助完成减排责任,一起也协助展开我国家完成可持续展开。作为展开中大国,我国被认为有很多有利条件施行CDM项目。我国应采纳活跃的CDM 方针,捉住当时的有利机会,经过与发达国家协作,取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能与资金支撑。

近几年,燃料的价格指数上升迅速,我国的动力和资本对外依存度上升。三种化石动力中,煤的含碳量最高,油次之,天然气的单位热值碳密布只要煤炭的60%。别的方法的动力如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属于无碳动力。所以,从确保动力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视点看,展开低碳和无碳动力,推动动力供应的多元化,是减少煤炭花费下降对进口石油依赖度的必然选择。

我国正处于工业构造调整的要害时期。低碳经济恰是工业构造优化晋级的机会,怎么将本身展开与改进全球气候有机联系,将碳减排压力转化为新一轮经济增加的动力是要害。

3 以工业构造调整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展开

从国情和实践动身,是我国展开低碳经济的首要指导方针。

关于平等规划或总量的经济,处于同样的技能水平,如果工业构造不一样,则碳排放量也许相去甚远。第三工业的碳排放量是有限的。真实需求很多耗费动力的是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所以,大力推动展开第三工业是展开低碳经济的必然请求。

将来我国需求活跃调整工业构造,尽力推动经济增加方法的改变,加快展开第三工业,特别是展开现代服务业,活跃推动高技能工业的展开,按捺高耗能、高污染职业,约束资本型商品的出口,加快工业构造的调整。一起,要进步商场准入规范,逐渐筛选落后产能,完成低碳展开。”

可是,调整工业或经济构造遭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工业构造是与必定的经济和社会展开阶段相适应的。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展开我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会在适当长的时期内占有主导位置,只要在充沛工业化以后,才也许由服务业来主导国民经济。所以,在以工业构造调整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展开过程中,要处理好短期与中长时间的关系,要统筹短期适应性调整、中期开发性调整和长时间战略性调整,需求长短联系。

节能减排展开低碳经济之中心是“开源节省”,鼓舞展开节能减排有关工业。

“开源”,即大力展开可再生动力和清洗动力的有关工业。我国可再生动力资本十分丰富,要害是要研制和推广有关技能,拟定相应方针,树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展开试点示范,探究要点职业的低碳展开。例如太阳能、风电、核电等新动力工业展开潜力无穷。

“节省”,即加大节能和进步能效的力度。在钢铁、水泥、化工等高载能职业,经过节能和进步能效,下降碳排放强度。清洗煤发电技能(IGCC)、智能电网、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和新动力轿车等遭到注重。

20,我国动力花费总量的构成中天然气及水电、核电、风电的比重逐年上升,可是传统动力仍占首要比重的现实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

就现在国内新动力工业的展开态势而言,风电工业的展开最为老练。不过,随之而来的不断拓展使风电设备被列入国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造工业。风电入网现已变成风电展开的首要瓶颈。工业竞赛加剧和商品价格跌落也许使短期风电设备商面对无穷应战。对重复建造的有用操控,有利于加快风电工业的结合,优胜劣汰。

随着核电工业规划不断扩大和工业技能老练,我国核电配备制造业已得到较大展开,现在我国30万千瓦、60万千瓦及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国产化率水平分别在90%、70%和50%摆布。估计2012、前后,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的配备的自主化率将达到75%以上。

太阳能工业是现在国内使用最不老练的新动力工业,但也是将来工业增加空间也许最大的新动力工业,国内太阳能工业的推动和展开进程依赖于政府拟定的光伏补助方针力度而定,从长远来看,我国光伏商场需求无穷,其间具备竞赛优势的公司将取得无穷展开机会。

IGCC,是清洗煤发电技能的将来。我国的动力构造决议该工业将是节能减排的要点打破范畴。现在,IGCC 还首要使用于煤化工范畴,一旦IGCC 技能延伸至燃煤发电大商场,低碳经济展开将进入簇新年代。

推动低碳经济展开,我国政府应加大对与有关工业的方针支撑和方针引导,使这些工业取得更多的资金展开领先创新技能。一起,要进步商场准人规范,逐渐筛选落后产能,避免高水平重复建造的呈现。加快公司吞并重组,进步集约化生产水平,有用下降单位GDP碳排放的强度,完成低碳展开。

从长远来看,展开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我国应赶快规划,以工业构造调整推动低碳经济的展开。一起也要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和现状动身,从传统工业中发掘低碳经济的展开潜力和新的经济增加点,走合适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和谐小组单位/我国21世纪议程管理基地.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对的应战[M].北京:商务印书馆,.

[2]张坤民.低碳国际中的我国:位置、应战与战略[J].我国人员、资本与环境,18(3):1-7.

[3]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 人类经济展开方法的新变革[J].我国工业经济,2008,(4):153-160.[4]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展开方法研讨[J].我国人员、资本与环境,2008,(3):14-19.

[5]我国计算局. 年我国计算年鉴[M].北京:我国计算出版社,2010.

篇11: 低碳经济新兴产业发展分析论文

低碳经济新兴产业发展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低碳经济的开展必定会对原有的产业结构造成冲击,有助于新型产业结构的快速兴起。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需要对调整经济结构的机会进行有效把握,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明确低碳意识,对产业结构进行有效调整,发展相应低碳产业。本文对基于低碳经济下新兴产业所具备的相应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途径进行探讨,望有效促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经济学论文

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世界经济模式出现了明显转变,低碳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低碳经济就是不完全依靠高污染、高消耗来发展经济的新型经济模式,更加注重低消耗、低排放。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相应新兴产业的出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型动力。

一、特征分析

(一)耗能与污染低

低碳就是降低碳的排放量,所以就需要减少对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应用,对新型能源进行有效开发,使产业得到良好发展,以充分满足目前低碳生活的相应要求。新兴产业对发展过程更加重视,更加具备低碳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新兴产业满足低碳要求,并促进我国传统经济快速的向低碳经济发展。

(二)促进技术创新

在低碳经济中对产业结构进行有效调整,就需要提升科技的投入力度,促进技术创新。而新兴产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低碳经济的落实,所以就需要应用新科技对洁净能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发展与优化需要有相应的技术创新进行有效支持,低碳技术为今后技术以及经济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增强科技投入,注重对低碳技术的不断创新,使我国能够更好的掌握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提升经济实力。

(三)引领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必定为主导,所以需要对新兴产业的领头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家为了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出台的多项优惠政策,给予了低碳经济更多支持,有利于新兴产业的构建与发展。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新兴产业更加注重社会、经济、人类、资源、环境的和谐、共同发展,定会带领国家经济向着新型经济体系发展。

二、发展途径

(一)做好新兴产业的发展计划

以我国目前的经济、人口、环境状况来看,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应用传统能源,这样不仅消耗大量能源,并且会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传统能源基本是不可再生能源,数量有限,如果还是坚持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必定会受到能源的严重制约。但是目前的环境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对经济模式进行转型,所以急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新兴产业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需要对其具体的发展计划进行有效制定,增强科技的投入力度,出台各项辅助政策,为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二)新能源的大力开发与利用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而新能源就是除传统能源之外的能源形式,指的是正在开发利用或者是已经在研究的,具备推广意义的能源,例如: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而新能源都具备清洁、可再生、无污染、高效的特点,同时对新能源的应用能够对多种环境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并且还能够促进产业发展,带动新的经济增长。

(三)增强国际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随着全球化经济以及区域一体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低碳产业的有效发展离不开国际上的合作与交流,只有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相应要求,对重点工艺、技术进行有效攻克,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积极研究,才能够为低碳技术的良好发展提供确切保障。目前发达国家依靠自身的发展优势,对企业的垄断、兼并、拓展进行有效支持,进而让低碳企业的发展高度集中,并向着专业化、多样化快速发展,从而在全球低碳经济市场中占领主要地位。因此,我国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以目前的发展趋势为依据,积极进行科技创新,鼓励企业进行有效研发。

(四)构建全面的碳排放体系

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求企业使用新型的洁净、高效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提升新兴产业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积极性,从而降低投入成本,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这就需要构建全面的碳排放体系。目前我国经济水平比较高的相应地区已经构建了恰当的碳排放体系。而公平竞争、透明化交易的良好环境以及完善的法律法规,都为低碳经济下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有助于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促进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三、结束语

虽然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建设项目得到了较大成就,但是造成了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如果不能对产业结构进行有效调整,经济发展会受到环境、资源的严重制约,所以只有对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进行开发利用,才能使经济得到更好发展。同时环境问题关注力度的不断提升,也使低碳经济以及新兴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丽.浅析我国经济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J].财经界(学术版).(04).

[2]牛少凤.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述评:现实进展与未来挑战[J].经济研究参考.(54).

[3]李淑文.中国低碳经济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S1).

篇12: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探论文

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探论文

摘要: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能源和环境问题,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保护环境、降低能源消耗,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

关键词:低碳经济;公共政策;制约因素

1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1)资源结构问题。我国的资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矿藏储量中,煤炭资源的比例比较大,而天然气和石油的储量还比较少,以至于我国资源消耗以煤炭资源为主。我国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取暖,大多以煤炭资源为主,以至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粉尘污染。利用煤炭资源,在我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在短时间内也难以改变。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我国的资源结构,是限制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2)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因此也会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比较落后,因此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附加值比较低,技术含量比较低,竞争力也比较低。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因此,消耗能源的数量也比较大,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是以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为代价。由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使得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受到了限制。

(3)科学技术水平问题。先进的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能够有效的解决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然而目前我国各方面的技术还比较落后,因此出现的环境问题、能源消耗问题还比较严重,技术的落后,也制约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由于技术比较落后,因此,能源的利用率也比较低,在利用、回收甲烷、储存、收集二氧化碳,分解工业废水,二次利用工业中的废气方面,都做得不够好。由于技术比较落后,废气废水回收利用的成本也比较高,因此,大多数企业为了考虑成本,很少会回收利用废气废水。

(4)缺少完善的公共政策。在发展低碳经济、节约资源方面,我国还缺少完善的公共政策,没有完善严格的公共政策,低碳经济就难以发展起来。我国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在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方面,都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无法全面的治理这些现象。执行公共政策的环境也比较复杂,有些公共政策会损害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某些利益,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很难操作。对公共政策的实行的监督力度也比较薄弱,无法很好地贯彻落实公共政策。

2制定完善的公共政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

(1)制定公共政策促进法律法规的完善。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因此我国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相应完善的法律法规,从立法方面保证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应该通过分析我国各个产业的具体情况,对存在污染严重、能耗比较大的企业进行限制,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发展低碳经济保驾护航。还应该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况,不断的完善修订法律体系,保证低碳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制定促进发展低碳技术的公共政策。首先,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公共经济政策,大力支持发展低碳技术,拨给一定的资金用于专门发展低碳技术,为发展低碳技术提供较好的保障。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低碳技术和发展模式,虚心学习他们的优势,并进行大胆的创新,创造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低碳技术和推广模式,增强低碳技术在我国的适应力。还可以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支持并鼓励低碳能源和低碳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

(3)制定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的公共政策。由于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长期处于主导的地位,因此就应该制定相应的公共经济政策,着力的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开发新能源。大力开发如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的能源,注重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要增加新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降低传统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开展传统能源的节能行动,提高对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碳的排放。

(4)制定有利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公共经济政策。我国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则比较小,为了发展低碳经济,应鼓励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鼓励能耗小、使用清洁能源的绿色产业的发展,还要制定一系列的公共经济政策,限制使用煤炭能源的企业以及能耗高的企业的发展。还应加强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规划,调整好产业结构,有效地解决,能源消耗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加强对传统能源企业的治理,鼓励他们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鼓励能源消耗少、碳排放少的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对于能耗少的第三产业,政府可以给予一些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根据碳排放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级别,给予他们降低税率、减免税收、退税等优惠措施。综上所述,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的公共经济政策,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大力地发展低碳技术,开发新能源,调整传统的能源结构,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楚迤斐.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体系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1).

[2]冯周卓,袁宝龙.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主客体关系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3]陶蕴芳,尚涛.国际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与我国的策略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1(06).

篇13: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规则探讨论文

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规则探讨论文

国际贸易的发展结构在主导低碳经济优先的理念之下,进入了对经济增长结构以及企业发展结构的调整之下,在当今社会对于经济发展不断创新的概念下,国际上的大多数国家都将重心放在了自己国家对于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的低碳经营模式的理念上。对于倡导的低碳理念我们要从根本上对其概念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应对并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

一、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低碳经济在环境与发展思想不断进步的理念主导之下不断向前发展,经过长时间对于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低碳能源在技术上开始不断突破,节约能源的同时,带动着社会经济快速蓬勃地发展着。低碳经济的中心思想是节约高碳能源的使用,降低非再生能源的排放量。例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非再生能源。低碳经济发展,为社会上的经济,以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协作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低碳经济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多方面性,表现最突出的一项便是对当今国际贸易格局的规划的影响力。

(一)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得当前国际贸易格局和规则面临洗牌

在倡导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创建无污染环境为大前提的情况下,国际贸易的格局,以及对于节约能源的规划都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倡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贸易中对于低碳能源的使用,目前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包括我们所熟知的三种非再生能源在被国际商品贸易严格限制使用的前提下,却仍然占据着能源利用的主导地位,在能源商品结构中利用新兴技术进行低碳能源开发的产品在整个能源商品结构上占多数,利用新技术进行的低碳能源开发过程,经受着严厉的监督,而相对于高碳能源生产规模上所面临的下降局势来看,在若干年后,当前国际贸易格局很可能会被低碳能源开发所占据,令很多单一进行高碳能源开发的企业面临瓦解的风险。对于国际上很多工业化工程比较完善的国家来说,低碳理念早已在其国家流通,碳排放量的降低,造就了很多在节能以及低碳经济方面的相关技术人才。而对于很多相对来说工业化工程还在发展中,甚至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应加剧减少并控制非再生能源的排放量,倡导使用低碳能源的新技术理念。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相关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增进丰富国际贸易的范围及内涵,是倡导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理念的重点目标,伴随国际化低碳经济的发展逐渐变得成熟,也带动起了全球有关低碳能源的开发以及应用,这个浪潮被称为低碳经济的新技术创新。在研发新技术期间,各国纷纷投入大量相关技术的人才进行关于低碳能源的研究以及开发应用,工业工程较完善的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在新技术研发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和刚起步的国家。因此,国际贸易开始促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交流,同时也为了更近一步丰富还未完善的`国际贸易市场。

(三)低碳经济可能导致新的贸易壁垒的出现

关于对低碳经济贸易扩展的实施计划,一些新的开发低碳经济贸易的国家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新规则出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同时也为国际贸易规则带来了多边与单边的双向规则。双向规则所引导出的矛盾造成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相关贸易的交流矛盾将再次升级,大大增加了国家与国家间有关贸易出口问题的困难度,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为他们在国际贸易上迈出新的一步安装了更高的新门槛。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国际贸易规则的重构

(一)提高发展中国家低碳经济竞争力

对于低碳技术给国际贸易所带来的格局改变,对于低碳经济的相关现有规则进行部分调整,为巩固国际贸易中注重低碳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要积极面对贸易规则的随时改变,建立自身的贸易战略,以守护自身利益为重点,积极参与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交易。

(二)国际贸易指定制

积极鼓励发展中国家学习国际贸易多变的多边形交易规则,发达国家在面对发展中国家时要对自身的多边贸易规则进行重新制订,为了更好地进行贸易交易,渗入到当前国际贸易格局,而发展中国家也要以积极面对的心态多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交流以及沟通,消除贸易上相互之间的壁垒。

发展中国家要积极参与自身与国际贸易之间的交流以及发展,而发达国家要注意发展中国家随时带来的关于资源产业结构,还有国际贸易结构上的变化。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在重塑国际贸易的过程当中,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要做到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对自己国家发展有利益的规则,从而提升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玉敏.稀缺矿物资源贸易政策的局限性[J].国际贸易,2016(4).

[2]郭健楠.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对外贸易研究[J].卷宗,2016(7).61周刊

篇14:低碳经济下电力会计探讨论文

低碳经济下电力会计探讨论文

一、低碳经济简介

低碳经济英文为简称(LCE),指的是通过新能源的利用及技术创新等手段来控制高碳原料的使用量进而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的过程,在整个经济生产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注意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它是依照可持续发展观进行的一种经济状态。低碳经济一词最早源于的英国,我国在部分省市开展低碳产业的试点工作,我国政府为了推进该项工作的开展,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减排目标纳入工作重点。低碳经济要求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产业结构从高碳向低碳调整,转变经济增长点,此目标实现过程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努力。

二、低碳经济对电力会计工作的影响

低碳经济要求企业从产品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环节中对碳源和流向进行统计和跟踪,在工业生产中,电力资源的生产过程同时制造大量的二氧化碳,我国的电业生产过程主要应用火力发电技术,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在低碳经济下,电力企业要更多的考虑能源、环境等因素,要创新生产、改善管理,要优化传统的能源结构,在低碳模式下生产出电力产品。电力会计的工作开展要以节能、环保等意识出发,对能源消耗量、污染排放量、资源利于效率、节能效果等影响社会效益的因素加以考核、量化,促进电力行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电力企业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要考虑低碳事业即以能源开发、使用和节能减排等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会计工作。低碳经济下,电力会计各要素确认要充分融入碳知识,低碳资产是低碳事业工作中设置的基础设施以及采购的原材料、设备和技术等;低碳负债是指低碳事业工作中产生的各种借款和应付税费等;低碳收入是指低碳事业工作中产生的各种与低碳业务有关的补偿和奖励等营业外收入;低碳成本是指低碳事业工作中产生的各种费用支出和资产折旧等;低碳利润是指低碳事业工作中各类经济事项的最终成果;低碳权益是指低碳事业工作中从损益类账户中结转的收益,包括各种基金等。电力会计要在低碳理念下对企业各种经济事项进行会计计量,正确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核算成本,要调整电力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增设低碳理念所要求的财务报表,对企业各个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能源使用和碳排放等信息出具相应的会计报告,这对电力会计从业者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既要充分了解我国及世界的环境、能源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又要立足电力企业自身,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提高会计处理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

三、低碳经济下关于电力会计工作的分析和探索

(一)强化低碳理念

如今,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保护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社会应履行的共同责任,低碳经济下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个人都要有环保的社会责任意识。电力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要积极发展节能减排事业,企业从高碳向低碳方向运行发展,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工作方式,要引进先进的减排技术和设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要求电力会计从业者对国家要求的.各项环境专业指标有清楚的认识,要在传统的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中更多的赋予低碳责任和义务,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企业进行财务方向上的管理和调整。

(二)优化电力核算低碳经济下的电力会计工作要从会计账务处理的各个环节调整工作模式,鉴于各种能源指标的量化过程复杂程度较高、难度较大,电力企业要实行一体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对各项财务指标执行统一的量化标准。要加大会计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信息等资源共享,应用先进的会计核算系统,提高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使会计核算的工作更具时效。

(三)完善各项制度

电力会计在低碳经济时代,应积极调整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把财务工作制度化,在操作规则、培训方案等方面加以完善和细化,对具体工作开展予以制度化的约束和方向上的指引。此外,企业要在低碳理念引导下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低碳事业开展中的各种行为给予适度的奖励和惩罚,在压力和动力的双重配合下推动电力会计工作向前。

(四)加强人才培养

我国在低碳会计方面的人才相对稀缺,在电力行业,对电力会计要求要不断学习关于碳方面的知识,对能源消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有所了解,电力会计已逐渐成为集合会计、生态、环境、能源于一身的综合性职业,这就要求我们电力企业要加强关于适应低碳经济的会计方面人才的培养以满足低碳经济下的企业会计工作要求。

四、结束语

环境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的严重性已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约束破坏环境的行为、治理和改善生存环境、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以及个人刻不容缓的应履行责任。在二氧化碳的制造大户电力企业里,更应该创新生产模式、优化企业管理,电力会计要应低碳经济要求规范基础操作,在会计核算和会计制度上跟进低碳经济的脚步,会计从业者提高低碳意识和个人素养,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俭富,蒋冲.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思考[J].国有资产管理,.

[2]王会霞.低碳经济下电力会计研究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

篇15:低碳经济冶金工程技术分析论文

低碳经济冶金工程技术分析论文

一、低碳经济下冶金工程改革必要性

钢铁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概占12%左右,并且这个占比仍然呈现出上涨趋势,新时期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为了能够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应该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促进钢铁行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1]。低碳冶金工程技术,是冶金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广泛关注和重视,并大力推动低碳冶金工程技术发展。基于此,为了能够推动冶金工业健康持续发展,应该明确冶金工程的节能减排要求。尤其是在当前的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急剧减少,温室效应愈加明显的形势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社会生产生活。因此,新时期低碳冶金工程技术逐渐成为有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二、低碳经济下的冶金工程技术

1.可循环钢铁流程。钢铁工业在建设和发展中,对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较大,加之生产规模大,流程长,很多工序复杂、密集。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着不同程度上的能量和物质排放,可能会污染生态环境,成为新时期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切入点。大力推行新一代循环钢铁流程,有助于优化钢铁工业生产和物质排放的缺陷,切实提升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冶金工业发展。从我国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分析来看,具有突出的连续、紧凑和动态的流程特点,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废物回收利用[2]。

2.氢冶金。氢是一种无污染的能源,国内外对其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予以开发和研究。同时,氢气是一种清洁的还原剂,不需要转换剂即可参与到还原反应中,比碳的还原效率要高,可以作为还原剂创新冶金技术,有效降低冶金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实现无碳冶金成为可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契合。氢冶金主要是用于钢铁冶金中,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对铁矿石的氢还原反应,消除冶金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氢气低温还原工艺主要是在固态条件通过氢气来还原铁矿物质,从而获取一定金属性质的海绵铁。当前,铁矿石中氢气低温还原反应中对于氧气的消耗量较大,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原料供热以及反应装置设计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完善。

3.冶金环保和节能。第一,在冶金二次资源综合利用。主要是将炉渣二次回收利用,由于炉渣中八廓铁合金渣、高炉渣以及电炉渣,在二次资源回收利用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当前,我国的冶金渣更多的是用于制作矿渣水泥,但由于冷却工艺不同,具体用途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包括高速公路路基材料、铁路道渣、农业肥料和矿渣铸石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3]。转炉渣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铁物质,如何能够有效提取和利用成为当前首要的工作方向。而转炉渣在广泛推广和应用中,可以用做水泥原材料,优化配合比。第二,烟气脱硫技术。二氧化硫主要是含硫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而我国是一个以煤炭资源为主的国家,煤炭资源消耗量较高,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仅排在电力行业之后,在全国第二位。因此,钢铁行业中的二氧化硫排放更多的是来源于烧结环节,在企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占70%以上。所以,如何能够有效脱硫成为当前冶金工程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关键。

三、结语

在低碳经济下,为了能够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应该明确当前时代发展要求,注重对冶金工程技术的创新和完善,融入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尽可能降低冶金工业中的能源和资源消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航,贺西平,周长朴,等.浅析低碳经济对钢铁产业的影响[J].甘肃冶金,(6):45-47.

[2]肖乐,刘禹松.碳汇渔业对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和实际意义碳汇渔业将成为新一轮渔业发展的驱动力——专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J].中国水产,2015(8):4-8.

[3]李兵成.煤化工与冶金产业资源综合利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2109.

篇16:低碳消费与经济增长探讨论文

低碳消费与经济增长探讨论文

摘要:本文基于2000—2017年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模型,研究了我国低碳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作用,低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较强,二者之间协调程度较低,仍需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低碳消费;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低碳消费和经济增长往往被当成两个独立问题来考虑,这与中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有所矛盾,而协调发展低碳消费和经济增长,可以避免资源浪费,促进产业转型,达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国外的研究中认为经济因素对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要强于观念因素,而且行政干预对于低碳消费行为的转变具有显著效果[1]。与此同时,研究还发现成本对于消费行为的改变更为有效[2]。国内的研究相对较晚,许进杰认为政府通过法律规范,经济干预等行政手段可以推动低碳消费,企业通过能源相关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居民提高自身素质,以及对低碳消费的认知,转变消费行为可以有效地促进低碳消费的发展[3]。庞晶从消费理念低碳度、消费偏好低碳度、消费水平低碳度和消费结构低碳度等四个方面建立了低碳消费评价指标体系[4]。文启湘认为引导消费者树立低碳消费意识,养成低碳消费习惯,从而使整个社会形成低碳消费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和促进手段[5]。蔡跃洲基于态度过程的视角,构建个体消费者消费行为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低碳消费态度和实际消费行为产生差异的原因,探寻基于个体消费行为引导的低碳经济实现路径[6]。林贤郁对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低碳消费如何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7]。本文将低碳消费与经济增长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以我国2000—2017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数据包络模型模型,着力构建低碳消费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我国低碳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对低碳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相影响程度进行测度,并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结果

1.1指标体系构建

从低碳消费与经济增长协调关系的理论分析中可以看出,低碳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低碳消费基本情况,考虑数据可得性,本文基于数据包络模型,以GDP和GDP增长率表示经济增长,和、和分标表示它们在作为投入和产出时指标。以低碳产品购买量总额和低碳产品购买量增长率表示低碳消费,和、和分标表示它们在作为投入和产出时指标。

1.2指标评价过程

以我国2000—2017年数据为基础,运用DEA模型,对我国低碳消费与经济增长协调性进行评价。以低碳产品购买量和低碳产品购买量增长率为输入单位,以GDP和GDP增长率为产出单位,利用DEAP2.1软件可以得出低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协调程度,低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协调程度越大,表明低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强。反之,以GDP和GDP增长率为输入单位,以低碳产品购买量和低碳产品购买量增长率为产出单位,可以得到经济增长对低碳消费的协调程度,经济增长对低碳消费的协调程度越大,表明经济增长对低碳消费的促进作用越强。同时低碳消费与经济增长相互协调程度,协调度越高,表明低碳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作用越强,可以共同发展。反之,发展差距较大,不能形成统一有效的系统,表明可能低碳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能促进低碳消费的发展,或者经济增长促进低碳消费的发展但低碳消费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得出以下结果如表1所示。

1.3实证结果分析

整体来看,从2000—2017年,经济增长对低碳消费促进作用相对有效年份为6年,有效率为33%,低碳消费对经济增长促进左右相对有效年份为4年,有效率为22%,低碳低碳消费与经济增长整体协调程度相对有效年份为1年,有效率为5%。可以看出,相对来说经济增长对低碳消费的促进作用要强于低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可能原因是我国长期来都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于低碳经济的认知以及推广力度不大,居民对于低碳消费方式认知不足,仍然选择以原有消费方式进行消费。因此低碳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使得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居民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低碳消费成为居民的必然选择,因此经济增长对于低碳消费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强。分指标来看,从表1中低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协调程度可以看出,低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波动上升的,到2014—2016年达到顶峰,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粗放式经济发展,低碳消费水平较低,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较弱。而国务院提出我国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低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低碳消费也被大力倡导。另外国家发改委提出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低碳经济得到大力发展,低碳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对低碳消费的协调程度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对低碳消费的促进作用逐步上升中,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人愿意去选择低碳消费,因此低碳消费的需求也逐步扩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国家实力逐渐增强,对于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愿越来越强,因此大力推行低碳经济,鼓励低碳产业发展,低碳产品大量生产销售,进入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购买低碳产品的机会,为低碳消费提供有效的.环境基础。从表1中经济增长与低碳消费的协调程度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增长与低碳消费整体协调程度仅有2013年达到相对有效,我国低碳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促进关系,但二者之间协调程度较低,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原因主要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动力不足,发展速度缓慢,尚未形成有效规模,与我国经济发展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对于经济发展的反补作用较弱,无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也意味着政府应该加快经济改革,推动产业转型,使二者协调程度进一步提升。

2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低碳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作用关系以及二者之间协调程度,得出经济增长与低碳消费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我国经济增长对于低碳消费的促进作用要强于低碳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低碳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程度较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考虑市场机制以及宏观调控对于低碳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协调作用,本文从上述两个方面提出以下相关政策建议。(1)市场机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调节我国经济的运行,通过调整经济体内部的供求、竞争、价格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其形成一个有机完整系统。市场机制对于协调低碳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促进低碳产品进入整个市场,为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经济以及技术支持,为低碳企业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服务,大体推行低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调整低碳产品生产成本,优供销渠道,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为低碳产品构建竞争优势,逐渐形成低碳消费环境,逐渐改变居民消费习惯,是低碳消费深入人心,进而促进产业机构转型升级,各大企业选择低碳生产方式,推动低碳产业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向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推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各种手段调控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更加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可以有效地推动低碳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虽然我国2010年推行低碳试点城市,但数量较少,且发展规模有限,对于总体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弱,因此政府应该在现有低碳规模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低碳经济和低碳消费规模,各级政府积极调控低碳产业的发展,给予低碳产业发展初期的生存空间,提供融资、市场、技术等各项支持,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为低碳消费方式提供有效环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