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
1、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
2、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
3、分析理解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历史原因。
【学习重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课程讲解】
1、课前知识预备
「洋务」:一词由「夷务」而來。中国古代以「夷」专指华夏以外民族,把与外国人打交道称为「夷务」。「夷」字经逐漸演变而成为贬称,含有歧视之意。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58年的《天津条约》規定公文不用「夷」字,从此「夷务」为「洋务」所取代,泛指与西方国家进行的一切事务,如外交、商贸、传教、办新式学堂、引先进技术等。
「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1861年建立的“总理衙门”。
2、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
(1)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
(2)外患:列强侵华,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清政府高层的态度:“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3、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奕:清末洋务派首领。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1851年(咸丰元年)封恭亲王。
李鸿章:安徽人;道光进士;1861年组建“淮军”;创办北洋海军、天津机器制造局、轮船招商局;曾签订《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左宗棠:湖南人;1861年组建“楚军”;1866年任闽浙总督,创办“福州船政局”;
1875年任钦差大臣,收复新疆;1881年任两江总督。
张之洞:直隶南皮人;1863年中进士;任湖北学政,四川学政,翰林院侍讲学士等职;1882年任山西巡抚。1889年任湖广总督。在湖北建成湖北织布局,汉阳炼铁厂,汉阳兵工厂等,成为与李鸿章齐名的洋务要人。
4、洋务运动的口号: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掀起的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5、洋务派的主要措施:
(1)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的军事工业
创办军事工业,需要巨额经费,但当时清政府对外支付赔款,对内镇压人民起义都要大量经费,政府财政面临枯竭。洋务派看到外国资本主义以工商致富,认为“求富”是“自强”的先决条件,于是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企业。
2、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3、兴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校,又送留学生出国深造,从而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4、建立新式海陆军。
①建立新式陆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②建立新式海军: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80年代初,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指挥。
5、评价洋务运动
①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②进步性: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局限性: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也无法实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
【拓展延伸】
1、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和特点:
2、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①西方列强不真心支持
②不改变封建制度,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不能成功的。
③积极学习外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防止办事官员贪污腐败,中饱私囊;注意体制的变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注意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课本问题解答】
1、材料研读(P22页)
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么看待他的说法?
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社会政治制度的腐朽,“练兵”和“海军”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只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2、课后活动(P23)
(1)A
(2)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哪些有益的启示?
洋务运动在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的背景下,大胆迈出了图强求富的第一步,这是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的第一步,也是长期封闭的中国主动走向近代世界的第一步。洋务派注意世界形势的变化,努力推动中国社会的缓慢进步,改变了一个民族固步自封、盲目自大等落后的思想认识。
中考历史问答
.在旧民主义革命时期都有哪些阶层为挽救国家危亡进行了探索?结局如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上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
农民阶级:1851年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势力;19爆发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两次革命运动结果都失败了,因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地主阶级: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开始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
资产阶级: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但最终还是失败了。20世纪初期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他们的努力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
说明了: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它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篇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洋务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
2.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⑴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回忆“19世纪60年代的清政府面临什样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清朝政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 新课。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
让学生阅读“洋务派与顽固派”一目,回答: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的主张是什么?最高统治者慈禧在这件事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
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讨论他们主张的异同,并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比较两者哪一个较进步。并思考为什么会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洋务运动,即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前提条件。
三、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目,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并记录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由学生概括“洋务”和“洋务运动”的概念,教师进行总结。
各组展示本组所做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集各组所长,总结出最佳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
各组提出本组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或由学生自己回答,或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答案,或由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含义,强调“长技”主要指西方的先进技术,“自强”体现强兵、创办军事工业。
对比“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异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清政府对待列强侵略的态度由坚决抵抗转变为妥协求和,认清清政府逐渐被洋人控制的时代特征。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洋务派以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洋务运动的开始?
出示“江南制造总局”和“开平煤矿”两幅历史照片,让学生分析两张照片中的建筑物外观的特点的不同之处,由此深入分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在其活动中的体现。简单介绍洋务运动的基础理论-“中体西用”论。
由学生回答: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并向学生介绍,此时李鸿章等人已经认识到:西方列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生产商品,并以高价出售给中国。因此,洋务派此时兴办近代民用工业也有抵制外国商品倾销的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洋务派创建近代工业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遇到哪些困难、存在哪些问题?并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在兴办近代工业和建立近代海军时,是地方的几名大员干吏各自为政并无领导核心。通过让学生分析兴建近代海军的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抵御列强入侵也是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洋务运动的破产
在分析列强对待洋务运动的态度时,教师要强调列强一方面希望中国创办近代工业,这样有利于其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中国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使其商品在最初一段时间很难在中国打开市场),另一方面,他们不希望中国富强,因而,只向中国提供已经落后的技术和淘汰的产品。其他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正确评价洋务运动,学生可以根据对前面两目的分析得出。
篇3:八年级历史《洋务运动》教案
八年级历史《洋务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目的,识记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口号、起止时间,主要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
情感目标
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化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西方经济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同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以失败告终,使学生认识到不改变封建统治根基的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技能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内容的学习,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主要抓住洋务运动人物及其主要内容。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教学法指导
讲述法、材料分析、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江南制造总局图片,介绍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总局,简称制造局,还被称作机器局,是成立于洋务运动中的军事生产机构。下设机器、木工、熟铁、炼钢、铸造、枪炮等分局,拥有多名工人,以制造枪炮子弹、水雷为主,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为后来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其于1865年9月成立于上海,由李鸿章创办。
洋务运动是怎么一回事?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在中国近代史上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讲授新课]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洋务派的概念、洋务派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概念、时间、及目的等问题。
多媒体展示问题的答案
出示材料:材料一 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材料二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 -------李鸿章
探究: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总结:“剿发捻,勤远略”、“以资攻剿”,解决内忧外患,最终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出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重点介绍李鸿章。
二、洋务运动的活动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表格展示
创办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地点
地位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安庆 第一个军事工业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曾国藩 李鸿章 上海 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
1866年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福州 远东第一大船厂
展示相关军事工业的图片
2、创办民用企业
创办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地点 地位
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上海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1876年 开平煤矿 李鸿章 唐山
1893年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武昌
1893年 汉阳铁厂 张之洞 汉阳 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展示相关企业图片
3、创办新式学校
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泽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展示京师同文馆和洋务派遣的留学生图片。
4、建立新式海陆军
(1)19世纪60年代,组建洋枪队,淘汰传统
兵器,采用西式兵器练兵。
(2)19世纪70年代起,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出示相关图片。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1、洋务运动的结局
教师讲述:洋务派为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结果如何?
多媒体展示: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2、洋务运动的作用
展示材料
材料一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材料二 湖北织布局的机器全部购于英国,投产后,日产棉纱100担,能织原色布、斜纹布、花布等,畅销于鄂、湘、川等省,还远销国外。
教师总结: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展示材料:
材料一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料二 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币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福州船政局为例,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在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中,这类问题也同样存在。
教师总结:洋务运动失败最根本的材是没有变革封建制度。所以,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探究: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洋务运动不是改变封建制度,就想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2)洋务运动学习西方仅限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单纯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3)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不能改变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五、巩固总结
洋务运动新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央代表恭亲王,地方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左宗棠,兴工业 办工厂。建海军 开学堂, “自强”“求富”似梦乡。洋务运动虽失败,未使中国得富强,但引科技和经验,客观作用不能忘。
六、教学反思
篇4:八年级历史洋务运动3
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
第1课 洋务运动
1、背景: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清政府的统治是内外交困。
3、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既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
4、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口号: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6、洋务运动主要活动:
(1)前期“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目的:武装军队
a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是中近第一个兵工厂,是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b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见书第28页);c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中近第一个交通企业,也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见书第29页插图)。
(2)后期“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原因:辅助军事工业)
a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中近第一个轮船公司。b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中近第一个钢铁厂)见书第29页。
(3)筹划海防,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科技人才。→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奕訢创立的,是中近第一所新式学校。)见书第29页插图。
(5)设立翻译馆,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7、洋务运动的破产: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8、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9、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派没有认识到,不触动封建制度,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是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随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宣告破产。因此,洋务运动没能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篇5:八年级历史《洋务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
2、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重点分析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阅读课文中有关“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内容,经小组讨论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之后,各组学生派代表展示本组所做的表与图,大家共同讨论,制定最为合理的表与图。
难点分析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洋务运动也不例外。虽然洋务运动的兴起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进行的,具有消极影响,但是,它对中国近代历史所起得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在评价洋务运动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难点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慈禧支持洋务派的原因,“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含义,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洋务运动中的成就和存在的困难、问题,新式学校的兴建会产生的影响等问题,使学生能正确的评价洋务运动以及分析出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课内探究活动
⑴让学生仔细观看“江南制造总局”和“开平煤矿”两张图片,通过比较两者建筑物外观的特点的异同,分析洋务派的思维方式,以及这种思维方式会导致的后果。
⑵详见“重点突破”。
教学设计方案
一、导入
让学生回忆“19世纪60年代的清政府面临什样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清朝政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
让学生阅读“洋务派与顽固派”一目,回答: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的主张是什么?最高统治者慈禧在这件事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
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讨论他们主张的异同,并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比较两者哪一个较进步。并思考为什么会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洋务运动,即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前提条件。
三、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目,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并记录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由学生概括“洋务”和“洋务运动”的概念,教师进行总结。
各组展示本组所做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集各组所长,总结出最佳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
各组提出本组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或由学生自己回答,或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答案,或由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含义,强调“长技技”主要指西方的先进技术,“自强”体现强兵、创办军事工业。对比“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异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清政府对待列强侵略的态度由坚决抵抗转变为妥协求和,认清清政府逐渐被洋人控制的时代特征。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洋务派以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洋务运动的开始?
出示“江南制造总局”和“开平煤矿”两幅历史照片,让学生分析两张照片中的建筑物外观的特点的不同之处,由此深入分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在其活动中的体现。简单介绍洋务运动的基础理论-“中体西用”论。
由学生回答: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并向学生介绍,此时李鸿章等人已经认识到:西方列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生产商品,并以高价出售给中国。因此,洋务派此时兴办近代民用工业也有抵制外国商品倾销的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洋务派创建近代工业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遇到哪些困难、存在哪些问题?并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在兴办近代工业和建立近代海军时,是地方的几名大员干吏各自为政并无领导核心。通过让学生分析兴建近代海军的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抵御列强入侵也是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洋务运动的破产
在分析列强对待洋务运动的态度时,教师要强调列强一方面希望中国创办近代工业,这样有利于其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中国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使其商品在最初一段时间很难在中国打开市场),另一方面,他们不希望中国富强,因而,只向中国提供已经落后的技术和淘汰的产品。其他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正确评价洋务运动,学生可以根据对前面两目的分析得出。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篇6:八年级历史《洋务运动》教案
[课标内容]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的民用工业。
(2)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理解洋务派、近代企业、新式海陆军的内涵,培养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2)通过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会遇到哪些困难及思考当时中国除向西方学习外还有没有别的强国之路的问题,培养切入历史情景进行合理想象的能力。
(3)通过对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
(4)通过评价洋务运动与李鸿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海陆军建立、介绍西学与兴办新式学堂等史实,积累对洋务运动的认识,理解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并启动了中国近代化。
(2)学会从生产力标准和从人类文明演进高度运用历史标准去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中国由封建王朝发展模式向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社会转型中,洋务运动作了最初的努力,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由此培养顺应历史潮流、积极追求进步的精神。
(2)学习洋务派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3)洋务运动的失败在于改革未触动封建体制,由此认识到实行体制创新和建立近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洋务派的出现;近代工业的创办。
难点: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对李鸿章的评价。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洋务派的出现
1、洋务派产生的时间
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3、洋务派的主张
4、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区别
二、近代工业的创办
1、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
2、近代民用工业的创办
3、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4、介绍西学与兴办新式学堂
三、洋务运动的作用
1、洋务运动的失败及其教训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小结]
以师生互动方式进行。
提问1:什么时候,洋务派出现,洋务运动兴起?
提问2:洋务派代表人物有哪些?洋务派的主张是什么?
提问3: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可以分哪两个阶段?各阶段分别提出了什么目标?创办哪些著名企业?
提问4:洋务派除了兴办近代工业外,还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活动?
提问5:洋务运动有哪些进步作用?
[作业]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