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三台”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小班蒙氏数学教案按特征分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小班蒙氏数学教案按特征分类,希望大家喜欢!

篇1:小班蒙氏数学教案按特征分类
小班蒙氏数学教案按特征分类
目的要求
1、能给物体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2、 了解标记的含义,对符号有一定的敏感性。
3、喜爱操作探究,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尝试提出自己的`分类标准。
物质准备:“小熊的一家”的衣、裤、鞋子、袜子和手套;分类盒、分类标记(颜色、大小、季节);摸箱;花片;
1、走线:线上游戏:小小手。
2、集体活动:探索分类标准,按一种特征分类。
创设情境:叮叮叮,闹钟响,小熊一家要起床。衣裤鞋袜摆放好,依次分类有主张。
1)师出示“小熊的一家”中的衣、裤、鞋、袜,请幼儿观察后说出分别有些什么物品,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等来说。
幼儿每说出一种不同特征,师就出示相应的特征标记,如幼儿说有红色、蓝色……师就出示相应颜色标记,并小结:它们颜色不同,按颜色来分就可以分成红色的、蓝色的……
2)幼儿探索,师巡回指导。
3)师幼儿交流小结,请具有不同分类特征的幼儿各一名,分享自己的分类过程与结果。
分组活动:
第一、二组:做《操作册》第2册第3页的活动“停车场:。
第三、四组:玩“摸摸、猜猜、分分“游戏。将各色雪花片和彩色珠子放入摸箱,小组中每人轮流玩具,猜猜自己摸到的是什么,可能是什么颜色,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篇2:小班数学教案《按物体特征分类》
教学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排序
3.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教具:彩色鱼9条(由3种颜色组成,大中小各3条)
鱼缸图片3张,红、黄、蓝三色标签各一份
2.学具:幼儿用彩色鱼,人手9条,形状颜色同教具相同
教学过程:
一、念儿歌进教室
边念儿歌(附后)边做动作进教室,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二、出示教具(集体活动)
1.出示彩色鱼,无规律排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小客人来到我们苗9班,小朋友们想知道是谁吗?”
2.引导幼儿发现彩色鱼的特点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看吗?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我们来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同啊?”
三、出示学具(个别活动)
“小鱼们今天遇到一个难题,想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它们,好吗?刚刚小鱼们看到我们小朋友进教室的时候排队排的很整齐,它们也想排个队,请小朋友们帮它们也排个队好吗?”
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彩色鱼排列,教师巡回指导。活动结束后收学具,放回学具袋并且放回椅子下面。
四、交流小结
师“刚刚我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用了很多的方法来为我们的小鱼排队,那我想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将你的方法排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请2—3位幼儿示范。
小结:彩色鱼的排列可以是按照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相同颜色放一排,花纹相同的放一排等方法进行不同的序列。
五、学习制作标记
活动反思:
在此基础上,我决定了让家长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小游戏,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慢慢的去理解。我也设置了一些小游戏,比如说用积木、珠子…等幼儿园常见的'玩具来让幼儿分。就这样,孩子们慢慢地学会了如何来按特征来分类了。
篇3:小班数学教案《按物体特征分类》
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排序
3、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准备:
1、教具:彩色鱼9条(由3种颜色组成,大中小各3条)鱼缸图片3张,红、黄、蓝三色标签各一份
2、学具:幼儿用彩色鱼,人手9条,形状颜色同教具相同
过程:
一、念儿歌进教室
边念儿歌(附后)边做动作进教室,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二、出示教具
(集体活动)
1、出示彩色鱼,无规律排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小客人来到我们苗9班,小朋友们想知道是谁吗?”
2、引导幼儿发现彩色鱼的特点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看吗?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我们来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同啊?”
三、出示学具
(个别活动)
“小鱼们今天遇到一个难题,想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它们,好吗?刚刚小鱼们看到我们小朋友进教室的时候排队排的很整齐,它们也想排个队,请小朋友们帮它们也排个队好吗?”
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彩色鱼排列,教师巡回指导。活动结束后收学具,放回学具袋并且放回椅子下面。
四、交流小结
师“刚刚我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用了很多的方法来为我们的小鱼排队,那我想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将你的方法排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请2—3位幼儿示范。
小结:彩色鱼的排列可以是按照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相同颜色放一排,花纹相同的放一排等方法进行不同的序列。
五、学习制作标记
篇4:蒙氏数学“按一种特征分类”教案
蒙氏数学“按一种特征分类”教案
更多精彩请联系: 富联网教育 网站:www.flwedu.com/ 130 9636 1232 132 2822 8885 151 9814 4189 137 0818 3988 137 0818 3899 137 0818 6399 136 8844 3310 134 0844 4788 134 0844 4792 蒙氏数学“按一种特征分类”教案 按一种特征分类 活动目标: 1. 能给物体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2. 了解标记的含义,对符号有一定的敏感性。 3. 喜爱操作探究,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尝试提出自己的分类标准。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 “小熊的一家”。 2. 学具准备: “小熊的一家” 中的衣、裤、鞋、袜;分类盒、分类标记(颜色、大小、季节等);摸箱;各色塑料雪花片及彩色珠子。 3. 《操作册》第2册3-4页。 活动过程: 1. 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幼儿一边念儿歌《小小手》(儿歌附后)一边做相应的动作。 2. 集体活动。 ① 按颜色特征分类。 出示“小熊的一家”中的衣、裤、鞋、袜,请幼儿观察后说出分别有些什么物品,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等来说。 幼儿每说出一种不同特征,教师就出示相应的特征标记,如幼儿说有红色、黄色……教师就出示相应的颜色的标记,并小结:它们的颜色不同,按颜色来分就可以分成红色的、黄色的…… ② 幼儿自主探索分类标准。 提出活动要求:给小熊一家的用品分类。分类的特征可以自己来设计,想好后按这种特征将所有的物品分完。 幼儿探索,教师巡回给予必要的指导。如有的幼儿对画标记感到困难,教师可先问幼儿想按什么特征进行分类,幼儿说出分类特征后,教师可给出具体的建议,使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够继续下去。 ③ 交流小结。请不同分类特征的幼儿各一名,分享自己的分类过程与结果。 3. 分组活动。 第一组:做《操作册》第3页的活动“停车场”。 第二组:玩“摸摸、猜猜、分分”游戏。将各色雪花片和彩色珠子放入摸箱,小组中每人轮流摸玩具,猜猜自己摸到的是什么,可能是什么颜色,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第三组:继续操作学具“小熊的一家”。尝试用与前面不同的分类特征对物品进行分类。 4. 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引导幼儿将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收拾整齐。 活动延伸: 1. 完成《操作册》第2册3-4页的活动。 2. 将教具“小熊的一家”投放到数学角,供幼儿继续操作游戏。 活动提示: 1. 按某一特征对物品进行分类时,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出现多种不同的分类特征。在该活动中,不要求每个幼儿对“小熊的一家”进行多角度分类,只要能按一种特征分类并画出相应标记即可。 2.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讲述自己的分类特征后,能倾听同伴与自己不同的分类特征,在拓宽其思维和视角的同时,逐渐养成对他人不同意见的宽容和接纳态度。 生活中的数学: 1. 完成《作业纸》第2册5-8页的活动。 2. 家长可利用生活中整理房间,收拾玩具等机会和孩子一起将物品按一种特征分类,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资源 小小手 伸出你的手指,捏一捏, 收起你的手指,握拳头, 看见你的朋友,招招手, 我们团结友爱握握手。
篇5: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物体特征分类》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物体特征分类》
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排序
3.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准备:
1.教具:彩色鱼9条(由3种颜色组成,大中小各3条) 鱼缸图片3张,红、黄、蓝三色标签各一份
2.学具:幼儿用彩色鱼,人手9条,形状颜色同教具相同
过程:
一、念儿歌进教室
边念儿歌(附后)边做动作进教室,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二、出示教具(集体活动)
1. 出示彩色鱼,无规律排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小客人来到我们苗9班,小朋友们想知道是谁吗?”
2.引导幼儿发现彩色鱼的特点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看吗?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我们来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同啊?”
三、出示学具(个别活动)
“小鱼们今天遇到一个难题,想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它们,好吗?刚刚小鱼们看到我们小朋友进教室的时候排队排的很整齐,它们也想排个队,请小朋友们帮它们也排个队好吗?”
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彩色鱼排列,教师巡回指导。活动结束后收学具,放回学具袋并且放回椅子下面。
四、交流小结
师“刚刚我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用了很多的方法来为我们的小鱼排队,那我想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将你的方法排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请2―3位幼儿示范。
小结:彩色鱼的排列可以是按照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相同颜色放一排,花纹相同的放一排等方法进行不同的序列。
五、学习制作标记
篇6:蒙氏数学教案
蒙氏数学教案
区别“一”和“许多” 活动目标: 1. 区别“1”和“许多”。 2. 在操作活动中体验“1”和“许多的关系。 3. 喜欢动手操作。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小兔头饰;“超市游戏”;音乐“拔萝卜”。 2.学具准备:“超市游戏”。 3.《操作册》。 活动过程: 一: 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走线,线上游戏。 师:12345,小朋友们上午好!幼儿:老师上午好! 师:今天呢陈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我来扮演兔妈妈,请小朋友扮演小兔子跟我一起散步吧!(戴头饰) 师:小兔子平时都会和兔妈妈散步,你们看这里有条蓝色的线,请你们把你们的小脚踩在线上,听着好听的音乐来散步吧!看看谁走得又平又稳。 师:兔宝宝们走得可真好啊!现在让我们停下来跳一跳,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动动我们的身体,一起来玩个游戏吧!请你们跟着兔妈妈唱儿歌,还可以和我一起做动作好吗? 幼儿:好!师幼:“一只小兔子,跳跳跳,摇摇尾巴点点头;许多小兔子,跳跳跳,拉个圆圈快快跳。”(3遍) 二:集体活动: 1. 复习1和许多。 师:请兔宝宝轻轻的坐下来,我们来玩个问答游戏。 师:小朋友,告诉我,现在兔妈妈有几个?幼儿:有1个。 师:小朋友,告诉我,现在兔宝宝有多少?幼儿:有许多。 师:小朋友,告诉我,天上月亮有几个?幼儿:有1个。 师:小朋友,告诉我,天上星星有多少?幼儿:有许多。 2. 学习1和许多的关系。 师站起来(摸摸肚子):哎呀,刚才玩了这么久,都有些饿了,我们去拔些萝卜带回家吃好吗? 幼儿:好。师:那就请宝宝们轻轻的站起来,一个一个的跟在妈妈身后去拔萝卜吧。 师:这里有多少萝卜?幼儿:许多。师:现在我们要拔萝卜了,因为萝卜地太小,我们不能一起进萝卜地,请宝宝们一个一个跳进去,每次只能拔一个萝卜。(放音乐) 幼儿边拔边说:我拔了一个萝卜。 师:地里的许多萝卜都被宝宝们拔走了,许多萝卜变成了什么样?幼儿:一个一个。 师:请你们说说,你们手上有多少萝卜?幼儿:我手里有一个萝卜,他手里也有一个。 小结: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 3. 进一步学习“1”和“许多”的关系。 师:时间不早了,兔宝宝们要回家了,请每个兔宝宝找到一个位子坐下来,兔妈妈要去给你们做饭,先把萝卜给妈妈好吗?幼儿:我放了一个萝卜。 师:你们把一个一个的萝卜给我以后,我就有多少萝卜了呢?幼儿:许多。 小结:一个一个又组成许多。 4.黑板布置挂满苹果的苹果树和分散的橙子加深幼儿对1和许多的了解. 三:分组活动。 师:我要赶着做饭可还有许多事情没做完,兔宝宝们你们愿意帮我吗?幼儿:愿意。 师:那好,现在妈妈要将宝宝们分成三组来完成接下来的'工作。 第一组:涂色。给“1”涂上红色,给“许多”涂上黄色。 第二组:买菜。师生互动,要求:买进“1”和“许多”。 第三组:卖水果。幼儿互动,要求:卖出“1”和“许多”。 验证: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所完成的工作。表现最好的3名兔宝宝可以摸奖品。 收拾学具。 四:交流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幼儿:今天我们学了“1”和“许多”。 师:“1”和“许多”有什么关系呢?幼儿:一个一个组成许多,许多可以变成一个一个。 师:非常棒!请小朋友们在平时认真观察身边的“1”和“许多”,比如一只鸡妈妈带着许多小鸡,一间教室许多小朋友等等。好,请小朋友们轻轻的站起来,时间过得真快,短暂而又愉快的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小朋友们开心吗?幼儿:开心。师:小朋友们这么乖,老师也很开心。 师(唱):小朋友们再见啦,再见啦,再见啦! 幼儿(唱):亲爱的老师再见啦,再见再见啦! 师:好,请教室里的许多小朋友,一个一个的静悄悄的离开教室。篇7: 《按颜色分类》小班数学教案
教案目标:
1、初步学习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2、通过送蔬菜水果回家,学会按颜色分类。
3、有参加游戏的兴趣,愿意讲述操作过程。
重点:学会按颜色分类。
难点:学习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教案准备:
1、红黄绿卡片若干。(大、小形状相同)(雪花积木,放在篮子上)
2、各种颜色相同的水果、蔬菜图片若干。(苹果、香蕉、梨子、红辣椒、草莓、黄瓜、西瓜等)
教案过程:
一、给卡片找家。
1、出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卡片,提问:这些卡片是什么颜色的?
分别举红、黄、绿卡片,并带领幼儿向卡片问好,如:红卡片好!
2、在黑板上,出示红、绿、黄三个方框,告诉幼儿这是卡片的家。
引导幼儿观察方框说说:这三个家有什么不一样?想一想,哪个是红卡片的家?谁愿意把卡片送回家?鼓励幼儿边送边大声地学说:**卡片,我送你回**颜色的家。
二、将水果、蔬菜按颜色归类。
1、出示各种水果、蔬菜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这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这些水果和蔬菜也想回家,应该送它们会哪个家?要求幼儿边说边送。如:红苹果,我送你回红颜色的家。
2、教师带领幼儿讨论:红颜色家里住着谁?为什么它们能住在一起?(因为它们的颜色是一样的。)最后让全班幼儿一起说:红颜色家里住着XX……绿颜色家里住着XX……黄颜色家里住着XX……
三、幼儿操作活动。
将相同颜色的水果和蔬菜进行按颜色归类。(巩固知识)观察衣服和服装的色彩,引导幼儿按不同颜色对衣服进行分类。
四、评价活动情况。
请幼儿说说,住在红篮子里的有谁?
五、总结。
用帮助它们找到好朋友,相互道谢结束活动。
篇8: 《按颜色分类》小班数学教案
教案目标:
1、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按颜色的标记分类。
2、能用语言表述分类的结果。
活动重难点:会按颜色的标记来分类。
教案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美工活动及日常工作中已经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2、物质准备:红、黄、蓝颜色标记若干,小兔子玩偶三个。花片
3、环境创设:创设“小兔的家”环境。(桌上放有红、黄、蓝色的东西)
活动预设:
一、以“参观小兔家”的游戏形式引入,复习对红色、黄色、蓝色的认识。
提问:小兔的桌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二、游戏“给小兔送花”
1、认识颜色标记。提问:这三只小兔子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它们穿着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裙子,看看它们穿了什么颜色的裙子?
2、游戏
引导语:喜欢红色的小兔子,要送给它什么颜色的花呢?请你把花送给它。然后再分别给喜欢黄色的小兔和喜欢蓝色的小兔送花。
三、游戏:相同颜色在一起。
游戏规则:幼儿自由选取红、黄、蓝颜色标记一个,教师引导幼儿按标记的颜色站在一起。再交换颜色标记,再次游戏。
引导语: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颜色标记,请手那相同颜色标记的小朋友站在一起。
四、结束
篇9:小班数学教案:按颜色分类
小班数学教案:按颜色分类
活动目标:
1.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按颜色的标记分类。
2.能用语言表述分类的结果。
活动重难点:会按颜色的标记来分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美工活动及日常工作中已经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2.物质准备:红、黄、蓝颜色标记若干,小兔子玩偶三个。花片
3.环境创设:创设“小兔的家”环境。 (桌上放有红、黄、蓝色的东西)
活动预设:
一、以“参观小兔家”的游戏形式引入,复习对红色、黄色、蓝色的认识。
提问:小兔的桌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二、游戏“给小兔送花”
1.认识颜色标记。提问:这三只小兔子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它们穿着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裙子,看看它们穿了什么颜色的裙子?
2.游戏
引导语:喜欢红色的小兔子,要送给它什么颜色的花呢?请你把花送给它。然后再分别给喜欢黄色的小兔和喜欢蓝色的小兔送花。
三、游戏:相同颜色在一起。
游戏规则:幼儿自由选取红、黄、蓝颜色标记一个,教师引导幼儿按标记的颜色站在一起。再交换颜色标记,再次游戏。
引导语: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颜色标记,请手那相同颜色标记的小朋友站在一起。
四、结束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2.通过送蔬菜水果回家,学会按颜色分类。
3.有参加游戏的兴趣,愿意讲述操作过程。
重点:学会按颜色分类。
难点:学习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活动准备:
1.红黄绿卡片若干。(大、小形状相同)(雪花积木,放在篮子上)2.各种颜色相同的水果、蔬菜图片若干。(苹果、香蕉、梨子、红辣椒、草莓、黄瓜、西瓜等)活动过程:
一、给卡片找家。
1.出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卡片,提问:这些卡片是什么颜色的?
分别举红、黄、绿卡片,并带领幼儿向卡片问好,如:红卡片好!
2.在黑板上,出示红、绿、黄三个方框,告诉幼儿这是卡片的家。
引导幼儿观察方框说说:这三个家有什么不一样?想一想,哪个是红卡片的家?谁愿意把卡片送回家?鼓励幼儿边送边大声地学说:卡片,我送你回颜色的家。
二、将水果、蔬菜按颜色归类。
1.出示各种水果、蔬菜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这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这些水果和蔬菜也想回家,应该送它们会哪个家?要求幼儿边说边送。如:红苹果,我送你回红颜色的家。
2.教师带领幼儿讨论:红颜色家里住着谁?为什么它们能住在一起?(因为它们的颜色是一样的。)最后让全班幼儿一起说:红颜色家里住着XX……绿颜色家里住着XX……黄颜色家里住着XX……三、幼儿操作活动。
将相同颜色的水果和蔬菜进行按颜色归类。(巩固知识)观察衣服和服装的色彩,引导幼儿按不同颜色对衣服进行分类。
四、评价活动情况。
请幼儿说说,住在红篮子里的有谁?
五、总结。
用帮助它们找到好朋友,相互道谢结束活动。
篇10: 中班蒙氏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
中班蒙氏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
1、感受规律排序在生活中的存在和增添的规律美。
2、通过探索、操作多种材料,引导幼儿学习有规律的进行图案装饰。
3、能有规律的排序,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排序的规律。
活动重点:
通过探索、操作多种材料,引导幼儿学习有规律的进行图案装饰
活动难点:在操作中通过交流、探索尝试多种方法交替重复地排序
教学资源:
教具:老师装饰好的衣服、裤子、裙子大卡片、规律板:○□
学具各种衣服、裙子、裤子图案纸人手一份、水彩笔、○□卡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小朋友们,今天魔法森林里的小魔仙搬了新家,?请我们小朋友去魔法森林里做客。你们想去吗?
进入魔法森林要念咒语哟!梨苹果
二、基本部分:
1、进入魔法森林,引导有注意观察魔法森林的东西的摆放有什么特点?
小朋友,我们到了?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吗?(颜色、花纹、图案很有规律)什么是有规律呢?(教师小结:按照一种方法,重复排列的方法就叫按规律排序)
2、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图案排列规律:
红―绿―黄―蓝―红―绿―黄―蓝―红―绿―黄―蓝
3、教师小结:
原来魔法森林里的东西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的,有了这些图案,让这里更美丽了!
4、魔法森林里的所有的东西必须按规律的装饰,可是小魔仙刚搬来,所以很多的东西还没有来得及装饰上有规律的装饰呢,你们愿意帮忙吗?
装饰的时候必须要有规律的来装饰。你们会吗?(激发幼儿兴趣)
5、你想怎样有规律的装饰?(引导幼儿装饰前先想―再说―再装饰)
6、幼儿以组为单位,开始自由装饰。
装饰盘子
装饰相框
装饰衣服
7、将幼儿的作品贴到白板上,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按照那种规律装饰的?
8、教师小结:这些图案装饰的实在是太美了,有规律的装饰真漂亮。
9、出示一件没有装饰完的'衣服,按照1―2―1―2、2―2―2―2结构装饰的半成品,引导幼儿发现装饰规律。
还有最后一件小魔仙的衣服还没有做完呢。谁能帮帮忙呀。
我们的小朋友真聪明,原来这样重复也是有规律的装饰。这真有趣啊。下一次我们也可以试试这样的装饰方法。
三、结束部分
在生活中有规律的装饰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美,出示:ppt。
今天回家也找一找,你还发现什么是有规律装饰的?看谁找到的多。
今天我们帮助小魔仙这么多的忙,所以每一个小朋友都可以得到一枚魔仙奖章。
篇11: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特征分类》教案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特征分类》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给物体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2、了解标记的的含义,对符号初步具有敏感性。
3、体验分类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象公仔、货架图片、橙子、梨、红绿苹果、葡萄、西瓜、香蕉、草莓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手指游戏安抚幼儿情绪。
手指游戏:《小小手》
伸出你的手指,捏一捏;收起你的手指,握拳头;看见你的朋友,招招手;我们一起握握手。
小朋友们,上午好!小潘老师见到见到小朋友们真高兴,看!我的手指宝宝已经动起来啦,它想要给小朋友们表演一个节目,大家想不想看,那小眼睛就要看好老师咯:伸出你的手指,捏一捏;收起你的.手指,握拳头;看见你的朋友,招招手;我们一起握握手。谁来跟我握握手呀?
好,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手指宝宝请出来和我一起跳个舞,跟着老师啊!(重复做)
二、能给物体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创设情境:小象开水果店
1、咚咚咚!(助教敲击门)小朋友们看一下谁来了!(出示公仔小象)我们一起来拍拍小手欢迎小象吧。
小朋友们好!我是小象笨笨,我今天来是想和小朋友们分享一个好消息,我的水果店过两天就要开张了!可是,我们的水果还没有摆上货架呢!我想请小朋友们帮个忙,帮我把我的水果放到货架上摆好,可以吗?谢谢小朋友们,你们真是热心善良的好孩子!(教师模仿小象的声音)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什么水果吗?(拿着各种水果的图片问)
咦?拿是什么?小朋友们看看你们的椅子底下都有些什么?水果宝宝什么跑到大家的椅子下面去啦?那现在请小朋友们把椅子下面的水果放到这两个货架上(助教事先偷偷地在幼儿椅子底下放一个橙子或梨)(助教出示货架图片)
(待幼儿上来放好后)嗯?这样~这样~你们觉得这样子放好吗?是不是有点乱了?我们把这些水果都分类摆放好吧,在这边放的是橙子,在这边放的是梨。(教师一边说一边把橙子和梨的标记贴在黑板左上角)所以,这个梨宝宝它跑丢了,我们把它送回到属于它的家里去吧?还有哪些水果宝宝也跑丢啦?老师请一位宝贝上来把水果宝宝正确的放在水果架上2、我还有好多水果要请小朋友们帮忙放到货架上呢!(助教把红苹果、青苹果香蕉的图片趁小朋友们上去放水果时偷偷放在椅子底下)小朋友们再看一下这次又有哪些淘气的水果宝宝跑到了你们的椅子下面。它们都是些什么颜色的呀?好,这次小朋友们要听清楚我的要求来帮水果宝宝放好咯。请小朋友们在这一排货架上放红色的水果,在这一排货架上放绿色的水果,在这一排货架上放黄色的水果。(教师一边说一边在每一排货架旁边贴好标记)小朋友们认真看好货架旁边的标记,不要放错了哟。
谢谢小朋友们,小朋友们真能干!
3、还有呢还有呢!我还有水果呢!(助教再次把红苹果、绿苹果、西瓜、草莓的图片发下去)这次我想要小朋友们把红色的大水果放在这一排上,红色的小水果放在这一排上,绿色的大水果放在这一排上,绿色的小水果放在这一排上。(教师一边说一边贴标记)
现在请小朋友们开动小脑筋想一想,这些水果除了按照品种分类、颜色分类、大小分类还可以怎么分类呢?(出示苹果、梨、香蕉等水果图片)
谢谢小朋友们啦!小朋友们都太棒了!我要送给小朋友们一些好吃的水果。(助教把桃子的图片和葡萄的图片发到幼儿手上)
【活动延伸】
我们到外面玩游戏好不好?请桃子宝宝跟小潘老师出去,葡萄宝宝跟小陈老师出去。
教学反思:
在此基础上,我决定了让家长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小游戏,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慢慢的去理解。我也设置了一些小游戏,比如说用积木、珠子…等幼儿园常见的玩具来让幼儿分。就这样,孩子们慢慢地学会了如何来按特征来分类了。
篇12:幼儿园蒙氏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宽窄,积极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宽窄。
2、在操作中经历对10个以内物体按宽窄排序的过程。
3、体验操作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彩色片、不同宽窄的积木等。操作册、蜡笔。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走线的游戏。叫过小桥。”带领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根据儿歌内容自编动作。
二、集体活动。
“今天有些客人来到了我们班,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接受吗?”
①目测比较两个物体的宽窄。
“看看,这两个彩色片谁宽、谁窄呢?”
教师取出“彩色片”中的宽窄比较明显的2片彩色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谁宽、谁窄。
②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宽窄。
请幼儿每人抽取一片彩色片,和同伴比一比,看看谁的宽,谁的窄。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比较宽窄:比如一端对齐比或叠放在一起比较。
③学习按宽窄排序。
请幼儿拿好自己的操作卡片回到位子上,进行操作卡片,并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比较出10个彩色片的宽窄,又是怎么排列的?
三、分组活动。
第一、二、三组:用多种方法比较积木的宽窄并排序。
第四、五、六组:找找教室内外宽窄不同的物品并排序。
第七、八组:完成操作册第3、4页的活动。
四、交流小洁,收拾学具。
“谁来说说在活动中你是怎么来进行宽窄排序的?”
请幼儿说说自己在游戏中遇到宽窄不同的情况时是怎么比较的。引导幼儿收拾整理好学具。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将椅子搬到走廊上,搬一把椅子可自由进出,但搬桌子时就卡住了,为什么?怎么办?
2、在室内找出宽窄不一样的的物品并排序,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出物品宽窄的。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幼儿园蒙氏数学教案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蒙氏数学教案]
篇13:大班蒙氏数学教案
一.设计意图:
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幼儿要在一次活动中较为正确地掌握自然测量的方法,并同时知道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是不太容易的。因此,教师针对这一活动的重难点,本着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及数学思维能力,设计了活动的教学流程:自由分散探索---集中讨论学习---分组操作探索---集中讨论归纳。
二.活动目的:
1.在活动中体验不同的测量方法,培养幼儿对自然测量的兴趣。
2.知道测量的结果与量具有关,即量具长,测量次数少,量具短,测量次数多。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准备:
1、教具准备:直尺和绳子
2.学具准备:测量用的等长的吸管棒、铅笔、小木棒、牙签、积木若干,统计表若干。在黑板上和室内地面都布置好独木桥的场景。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2)难点:。引导幼儿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次数之间的关系
四.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走“独木桥” 。让幼儿自由体验,用脚尖挨着脚跟测量独木桥的长度。
2.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 问幼儿走了多少步?为什么大家走的步数都不一样。
小结:刚才我们用脚尖挨着脚跟走,量了独木桥的长度,这种方法啊就叫测量。
(2) 发散幼儿思维:你还知道其他的一些测量工具吗?并引发幼儿思索:不同的工具,测量的结果会一样吗?
(3) 教师用直尺和绳子分别在黑板上对独木桥进行测量,重点讲解测量的正确方法:即测量时,量具要首尾相连。
(4) 通过观察,比较,提问,引导幼儿小结出量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分组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测量用具与测量次数之间的关系。
(1)教师介绍分组活动的材料及活动要求。
(2)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活动,重点帮助幼儿掌握测量的方法
五.教师展示各组幼儿的测量结果,引导幼儿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次数之间的关系。
六.活动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