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可乐加冰”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德育规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德育规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遵循德育规律提高德育实效
遵循德育规律提高德育实效
几年来,我校从实际出发,遵循德育规律,加强德育的目标化、系列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德育实效。一、整体规划,具体着眼,制定阶段性德育要求。
依据《小学德育纲要》,制定阶段性教育内容与要求,形成系列。横向分为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热爱科学、文明守纪、民主法制、意志品格、辩证唯物主义等十个系列;纵向按年级循序渐进对十个系列分别提出具体的教育内容与要求,螺旋提高。如“热爱祖国”教育,一年级要求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名、首都,知道现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尊敬国旗,懂得举行升旗仪式,学唱国歌;知道队旗、少先队组织;热爱自己的家乡。二年级要求知道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尊敬国徽,认识中国版图;懂得少先队组织的一 般知识。三年级要求唱好国歌;认识世界版图;初步了解家乡的主要物产和名胜古迹;有爱家乡爱祖国的自豪感。四年级要求知道家乡的著名人物、祖国的.民族英雄;了解祖国的壮丽山河;有民族自尊心。五年级要求了解祖国的过去和现在,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六年级要求知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立志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我们大图通过这种由浅入深的教育和训练,养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形成制度,开展生动活泼的经常性教育活动。
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通过多种途径,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形成制度。
1.月传统活动。
如三月为“学雷锋学赖宁・良好意志品格”月,四月为“常规训练・热爱人民”月,五月为“学习英模・热爱劳动”月。每个活动都定有教育要点、训练要求和检验形式等,由校长室组织实施。
2.“两三三”活动
“两”指“七色花”活动、“做文明少儿”活动“三三”指树具有大雁精神(守纪律)、春风精神(讲文明)、水晶精神(讲诚实)的优秀学生代表;评选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的三好生。“两三三”活动各项内容联系紧密,以“两活动”为基础,逐项深化。如“七色花”活动以《小学生一日规》为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每天做到七件事:仪表端庄,带齐用品;尊敬师长,问好行礼;上课专心,作业及时;做操认真,动作到位;活动休息,文明守纪;集合排队,快静整齐;爱护公物,讲究卫生。各班级根据“七色花”活动评比内容与要求,定期检查并予以记载。“做文明少儿”活动则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提出具体目标要求。第一 学期末根据“两活动”的评比情况,树立“三精神”优秀学生代表;第二学期末根据“两活动”和“三精神”评比情况,评选三好生。“两三三”活动由班级组织实施。
3.智能竞赛
用小动物的名称命名每种竞赛活动,如“小画眉奖美术竞赛”、“小熊猫奖书法竞赛”、“小百灵奖唱歌竞赛”、“小孔雀奖舞蹈竞赛”、“小猕猴奖智力竞赛”、“小喜鹊奖作文竞赛”、“小金雀奖故事竞赛”、“小白鹭奖数学竞赛”以及“小丹鹤奖优秀作业展评”、“小燕子奖手工作品展评”等。每月举行一种活动,在班级、年段预赛的基础上进行校级决赛,分年段评选名次。这些活动由少先队、教导处和学科组组织实施。
4.德育基地活动。
德育以县关协为主体的“关心下一代成长教育基地”,以县武警中队为主体的“共学共建教育基地”,以县图书馆和县少儿读书协会为主体的“红读教育基地”等。
由主体单位和学校共同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如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参观、访问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竞赛、调查、军训等。
5.假期德育系列活动。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红领巾学赖宁”、“党是阳光我是苗”、“劳动实践教育”等系列活动。每个活动都有记载表,开学注册时上交。如“红领中学赖宁系列活动”有五个内容与要求:读一本有关赖宁的书,写一篇学赖宁作文,做一 件好事。节约一些“压岁钱”,做一张贺年卡并写上有意义的贺词。新学期开学后,学校举办“自制贺年卡展评活动”,让同学们参观、学习。这些活动由少先队组织安排。家长指导监督,学生自我开展。
篇2:规律
规律
我们生活在茫茫的宇宙中,自以为可以改变一切,却不知这一切都是必然的,我这可不是佛学思想,我只相信科学,下面我就阐述下面的观点。我们在做物理实验时,只要正确的把握好所有反应条件,我们要的结果是必然的,而且只有一个,无论你做多少次,结果都是一样的。 作文网 www.zww.cn
当我们猜一个硬币的正反时,你总认为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我现在告诉你,这是不准确的,之就像我们小学的知识与初中高中的知识不同,小学的是对一个深奥的知识简化,从而不准确,这同样如此,只要我们掌握一系列的因素,才对的几率是百分百,不过这是人目前办不到的,因为,反应的因素有很多,有些使我们不可控制与计算的,就猜硬币来说,我们要掌握空气中的成分,硬币的组成与结构,投硬币是的受力点,力的大小・・・・・・许多因素,只要有一点没有计算到,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作文网 www.zww.cn
说完无机,再来谈论一下有机的'生命。
其实无机和有机的界限是认定的,有机比无机要复杂的多,我们生活的世界定律是不变的,因此一切都会按规律发展下去,我有一个理论,只要一切因素可以把握,在给我一个做够大的计算机,我可以计算出未来的事。按这个理论来看我们所做的,将做的,无论你怎样深思熟虑,你所做的都是必然,可以这么说,当我把我了与你接触的一切因素,在加上我的计算,你接下来想什么做什么,我都能把我的清清楚楚,不过你放心,因素的把握是人不可能达到的。其实我们现在的推理就是这个道理,只不过这个结果对精确要求的不高,也就是说,改变小小的因素是不会改变他的结果,而有的则不同,一小点因素,小到一个粒子的位置,结果都会改变。
我们之所以看不到,是因为发生的就会过去永远不会重来,即使你在模拟,精确度,你始终做不到,因此我们常被事物的外表迷惑,感觉使我们控制世界,却不知是世界在控制我们。
篇3:规律作文
昨天晚上,我写作业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奥数难题:有四种水果,它们千克数的乘积在200~250之间,这些水果最少共有多少千克?我想不出来怎么做,就去问爸爸。爸爸让我自己把题多读几遍,好好体会它的意思。
我读了几遍,还是不太懂。爸爸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给我提了个问题:两个数的乘积等于20,这样的两个数有几组?哪一组的和最大?哪一组的和最小?
我说:有三组:1和20,2和10,4和5;
第一组的和1+20=21最大;
第二组的和2+10=12较小;
第三组的和4+5=9最小。
爸爸让我找规律,并提示我:是不是两个数差的越大,和越大?差的越小,和越小?
我发现就是这么个规律:差值越大,和越大;差值越小,和越小。
啊!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要想符合乘积在200~250之间,总重量最少这两个条件,四种水果的千克重差值一定要小。
所以,这组数应该是:2、3、5、7;
它们的乘积是:2*3*5*7=210;
它们的和是:2+3+5+7=17。
由于不能确定我的答案是否正确,爸爸又编了个小程序,把乘积在200~250之间的所有数列了一个表,发现我分析的结果是正确的。
同时,我发现这道题还有另一个答案:2、4、5、6(2×4×5×6=240,2+4+5+6=17);我还发现“差值越大,和越大”这个规律也是正确的。
篇4:规律作文
找规律是一种十分锻炼人逻辑思维的数理游戏,它千变万化,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有些同学可能讨厌它,认为它很枯燥很无奈,一碰到这样的题就变得抓耳挠腮。但我很喜欢,因为在找规律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我的观察力、相互联系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我还从中体会到了无穷的乐趣。
其实,我对找规律的喜好,还是从做妈妈给我买的《哈佛给学生做的300个思维游戏》这本书上的.游戏开始的。书中列举了300个思维游戏题,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其中有许多找规律的题型。例如:你能找出最后一个数字盘中问号部分应当填入的数字吗?
猛一看三个圆盘中相连的两个数字之间毫无规律可言,这可怎么解呢?别急,慢慢地观察或许不难发现,假若把每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拿出来比较一下,规律好像就出来了。真的吔,每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之间都存在相同的倍数,或叫“特定数”。如:
第一个圆盘中:21÷7=3 9÷3=3 15÷5=3 27÷9=3;即第一个圆盘中的特定数就是3。
第二个圆盘中:30÷5=6 24÷4=6 12÷2=6 36÷6=6;即第二个圆盘中的特定数就是6。
好吧,既然第一、第二个圆盘中的规律都是找“特定数”,那么第三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也应该符合这个规律,即找特定数。从9÷1=9 45÷5=9 27÷3=9 就可得出,第三个圆盘的特定数是9。以此类推,?÷8 = 9 那么 ?= 72
所以,问号部分应当填入数字72。
啊!终于找出来了问号部分的答案了。每当此时,我都无比的激动和兴奋。因为经过苦苦思索后,又猛然间豁然开朗,那种成功的喜悦是任何言语都无法形容的。

就是这样,一次次的苦思觅想,一次次的豁然开朗,使我欲罢不能。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这种痛苦并快乐着的找规律游戏,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通过找规律的游戏,我渐渐地领悟到一个真理: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深入其中,不断探索,勇于拼搏的人才能真正的找到它。
篇5:规律作文
有一次,菲菲和蓝猫玩跳格子的游戏,他们跳的格子是这样的:1 2 3 4 5,菲菲把一个沙包抛到第一格,再单脚跳进此格,捡起后回到起点,再抛进第2格,菲菲跳进第一格后再跳进第二格,但跳进第二格时,菲菲踩到线了,所以失败了。蓝猫接着玩,他一下就跳进了第二格,菲菲说它赖皮,不算。刚好洋博士经过这儿,问明情况后,夸它们说:“知道吗?你们玩出了一道有趣的题目。”蓝猫和菲菲很惊讶。
洋博士说:“你们跳格子,每次可以跳一格,也可以跳两格,还可以一格两格断续的跳,但每次最多只可以跳两格,跳完5格共有多少种跳法呢?”
菲菲和蓝猫都认真地想了想后,蓝猫拍着脑门说:“第一格,很显然只有一种跳法。第二格,可以一次跳一格,跳两次;还可以一次跳两格,跳一次;有两种跳法。第三格,可以一格一格的跳,跳三次;还可以先跳一格,再跳两格,跳两次;或者先跳两格,再跳一格,跳两次;有三种跳法。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推知,跳进第四格有五种跳法,跳进第五格有八种跳法。”洋博士高兴的笑着说:“你们仔细观察跳进每一格的方法数1、2、3、5、8,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菲菲回答说:“我知道,我知道,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的和。”
洋博士说:“对,这其实是一个有趣的数列。想不想听一个关于数列的故事呢?”
蓝猫和菲菲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想,当然想。”
于是洋博士说,意大利比萨的一位绰号为斐波那契的数学家在《算盘书》这本数学著作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兔子出生以后两个月就能生小兔,若每次不多不少恰好生一对(一雌一雄)。假如养了初生的小兔一对,试问一年以后(即第13个月)共可有多少对兔子(如果生下的小兔都不死的话)?
此题的推算方法和跳格子一样,从第三个月起每个月的兔子数是前两个月的兔子数之和。据此推知,一年后,共有233对兔子。以上兔子数构成的数列,现在称之为“兔子数列”。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有认真的观察,才能不断地了解生活中的奥秘。
蓝猫和菲菲不约而同地点头称是。
最后蓝猫说,我出两道关于数列的题,请大家一起算一算吧!题目是这样的:
1、4、7、10、( )、16、19、( )、25、28
96、( )、24、12、6、3
比一比,看谁最聪明吧!
篇6:规律作文
数学的神奇无处不在,每一个数字、符号都是他的凭证。今天,我也证实了这一点:数学的神奇。
数学课下课后,我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规律,一个关于平方的规律。我摊开练习本,看见练习本上的密密麻麻的验算过程,突然,一个不起眼的算式引起了我的注意:52-42.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算式,口算也能算出来:9,而9不正是5+4的和么?我又换了一个式子:62-52,结果是11,11也正是6+5的和。我感到非常惊喜,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快要疯了。但是好奇的我又想:这是两个相邻的数的平方,那不相邻的可以么?于是我就又列了一个式子:52-32,并且很快的得出了结果:16,这时,我懵了,一时半会儿得不出结论,这令我很沮丧。
忽然,灵光一闪——为什么不从5与3的和或差来考虑呢?5+3=8,5-3=2,8×2=16!16不就是52-32的差么?我又试了试:72-42=49-16=33。(7+4)×(7-4)=11×3=33,结果一样!我是一个固执的人,继续想:既然正数可以,负数同样适用么?比如(-3)2-52=9-25=-16。(-3+5)×(-3-5)=2×(-8)=-16。又是一个奇迹!这会不会是巧合呢?我换了大数试试:2-2=4000000-3996001=3999;如果用规律来计算的话,就是:(2000-1999)×(2000+1999)=1×3999=3999。哈哈,果然简便了很多!真是方便!小小的“+”“-”,具有着无穷的魔力,怎么不能说,数学是神奇的呢?
数学的“魔术”一个个被我“揭穿”,做到这一点,已经够了不起了,可我还誓不罢休,又接着算起了立方:43-33=64-27=37;33-23=27-8=19。这下,我可败下了阵,看来,还是“数学”略胜一筹,它再也露不出马脚了,我也甘拜下风。
——上课铃响了,清脆的铃声听起来格外悦耳,好像在庆贺我似的,取得了“破解家”的称号。虽然我还未看透数学,但是我却认识到数学是奇妙无穷的。
篇7:规律作文
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丁丁冬冬和心心老师忙着在“数学乐园”里布置联欢会会场呢!
这时,智慧星铿锵有力的声音传了过来:“一二一、一二一……”当丁丁冬冬和心心老师抬起头时,智慧星已经站到了他们的面前。
“啪”地一声,一个标准的军礼。“报告首长,智慧星前来报到。”
“好呀,来了就好!我们已经把小彩旗串在了一起,你就把我们串好的小彩旗挂起来吧!”心心老师温和地说:“注意安全哟!”
“得令!”智慧星拿起彩旗挂在墙上。“咦,你们串的小彩旗蛮有规律的呀!一面黄一面红、一面黄一面红,依次重复出现,真好看哟!”
“是的,有规律的排列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其实,你刚才来的时候就带来了好多规律。”丁丁冬冬手里一边忙活,一边说。
智慧星很吃惊,把自己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看了一遍。
“你‘一二一、一二一’的吆喝声里有规律吧!你走路的时候,左右手的摆动、左右腿的抬动,这些动作里呀也有规律。”
听了丁丁冬冬的话,智慧星紧走几步。
“就是就是,我的左手在前的时候,右腿就在前,右手和左腿在后;我的右手在前的时候,左腿就在前,左手和右腿在后。左右手、左右腿是交替出现的。”
心心老师鼓起掌来。
“啪”、“ 啪啪”、“ 啪”、“ 啪啪”、“ 啪”、“ 啪啪”……
“这掌声里也有规律,我也拍拍。”智慧星高兴地说。
“啪”、“ 啪啪”、“ 啪”、“ 啪啪”……智慧星一边有规律地拍手,一边东张张西望望。
他在找什么呢?他在找规律呢!
小朋友们,生活中的规律多着呢,睁大眼睛,也来找一找吧……
篇8:规律作文
陪刘昶看完电影出来,已经快10点了,可是刘昶劲头还是很足。是啊 ,今天看的是奥特曼的电影,确实够让他兴奋的。迎着习习晚风,刘昶提议说:“妈妈,咱们来找规律吧!”
“什么规律?怎么找?”刘昶的话让我一头雾水。
刘昶微皱着眉,想着怎么跟我这个“学生”讲解。他指着两边的树说:“你看这些树,它们总是一棵大,一棵小,这就是它们的规律。”
哦,我明白了。这应该是最近数学书上正在学习的“找规律”的内容。刘昶愿意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我自然乐得配合。“那么,咱们找吧!看谁找得多!”
我仔细地找,发现脚下的地砖颜色很有规律。“地砖总是一块红色,一块黄色!”我抢着说。
刘昶也在找:“那边的灯一闪一闪,总是红色、绿色、蓝色这样来变化!”
刘昶突然蹦来蹦去,让我找他动作的规律。我仔细一观察,原来,刘昶隔一块砖蹦一下,隔一块砖蹦一下。嘿,还真挺有意思。
刘昶又规规矩矩地走了起来,还让我找规律。这下可难住我了,我左看右看也没有看出门道。刘昶说:“你看,我的左手在前的时候,我的右手在后;我的右手在前的时候,我的左手在后。”哈哈,是啊,运动也有规律可找啊,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走着走着,刘昶又开始玩花样了。他先隔一块砖蹦一下,再隔两块砖蹦,然后隔着三块砖蹦,想让我找规律。可是,奈何小小刘昶,腿儿不长,蹦不了四块砖那么远的距离,急得他不行,却把我乐坏了。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当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它就会趣味横生,甚至妙不可言。和孩子一起,爱上数学吧!
篇9:《找规律》
教学设计理念: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15-1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的循环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事物排列的过程中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准备:
cai课件 、学具(贴贴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有关规律的知识。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装扮着我们的生活。这不,聪聪和明明这两个小朋友就运用规律的知识来装饰自己的房间。
课件出示聪聪的房间,播放语音
师:仔细观察,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可能有:
生1:窗帘的颜色排列有规律。(蓝长条和白长条一组,重复出现);
生2:灯笼排列有规律。(两个红的一个蓝的一组,重复出现);
生3:桌布的颜色排列有规律。
师给予表扬和肯定。
师:聪聪的房间已经参观过了,现在我们和聪聪一起去参观一下明明的房间。
课件出示明明的房间,播放语音。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聪聪找出规律吗?
生:愿意。
师:今天我们就来帮助聪聪“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感觉比较自然亲切。学生在参观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观察、发现阶段,体现数学内容生活化,学生学习的是身边的数学。同时还可以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旧知)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找出墙面的规律
师:我们先来找一找墙面图案的规律。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有些什么图形?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小组交流,生生互动,激发思维。师参与其中。
组织汇报,并根据学生汇报点击课件演示。
师:哪个小组把自己发现的规律和大家说一说。
预设:
生1:我是斜着看的,斜着看每一斜行的图形都相同;
生2:横着看,上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图形都向前移了一格;
生3:竖着看,前面一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了最下面,就变成了后面一排的图案。
师激发提问:同学们斜着看,从上往下看,从左往右看,都发现了规律,我们再换一换方法,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点名回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发现规律。
师:这种规律就像我们所学的一种什么现象引发的规律?
生:平移现象。(板书:平移)
师:如果按照这个规律再变化一次的话,将会是怎样的结果?
篇10:规律议论文
一天有24小时,一年有365天,包含春夏秋冬四季;水会往低处流,重物会向地面掉落;蛇在冬天会冬眠,鸟会迁徙南方;这些我们日常所了解到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与划分的规律。
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曾以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却不曾想自己从为未探索过其中的奥秘,如果细问为什么,方知原来自己一无所知。万有引力定律、勾股定理、七七乘法口诀我们都不曾参与过这些定律的制定,却有幸能够学习以及运用。
飞机能在天上飞行,船可以在深海潜行,汽车可以在路上跑动,甚至于我们能够居住在安全的住房里,这些都是由一个个基础的理论知识与规律,通过精密的数据计算后,再研发创造出来的。也正是由于有这些基础的规律,给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才能够创造出如此实用的现代化工具。
在科技发展上,规律的定义起了巩固根基的作用;在生活中寻找规律,也是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健康。人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在一天中要保持八小时的充足睡眠,每天要保证适量的运动,摄取一定量的养分,等等;在教育上,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不同阶段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提供适合的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农作物的种植上,我们也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规律,适时而作,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大家都知道以前谷物的产量并不大,但在袁老的研究成功后,粮食的产量有了质的飞跃,这也正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利用了生物自身的成长规律,提高作物的产量。我们要科学种植,让我们撒的每一滴汗水,都能够收获丰硕的果实。
事物总在展现其好的一面的同时,不经意间暴露其不好的一面,规律也是一样。在社会生活中,科技发展创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便利的同时,也使部分人产生了懒惰心理。当窃取别人的成果,可以换来自己的名利;当借用别人的热度,可以带动自己的声望;当在网上卖惨,可以获得捐赠部分人利用这些规律,投机取巧。我们应该不屑且坚决反对此类行为。
寻找规律,让我们的生活可以变得井井有条;寻找规律,也有可能让你我坠入堕落;所以,请合理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