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qiyi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如何填报平行志愿,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如何填报平行志愿,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如何填报平行志愿
如何填报平行志愿
一、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均为并列志愿,因此也被称为并列志愿,其表述方式一般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多个志愿,如 A 志愿、B 志愿、C 志愿、D 志愿 …… ,录取前填报的平行志愿均为第一志愿,平行也好,并列也好,其实是相对于原来实施的顺序志愿设置和投档录取模式而言的。
拓展:什么是顺序志愿?
顺序志愿是指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其表述方式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 …… 。例如一个第一志愿院校,一个第二志愿院校,计算机投档时将相同院校志愿的考生分别排队,然后根据分数从高到低向对应的院校投档。
例如,理科考生中有 200 个考生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大学, 300 个考生填报了清华大学。若北京大学招生计划为 30 人,把这 200 人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队,计算机按 1:1.2 的'比例将排在前面的 36 名考生档案投给北京大学;若清华大学招生计划为 40 人,把这 300 人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队,计算机按 1:1.2 的比例将排在前面的 48 名考生档案投给清华大学。
二、几个关键词
1完全平行志愿
即在一个批次内考生所填报的几所院校全部平行,无论考生进入哪所学校都是第一志愿录取,前后只有顺序之别没有层次之分,一轮投档录取之后即进入征集志愿。如河北、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四川、陕西、新疆等都是这种志愿方式。
2双平行志愿
即允许考生填报的院校分上下两个层级,每个层级里面几所院校平行,第一志愿即第一层级录取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志愿即第二层级的录取,如北京、辽宁、天津、山西等,实行的都是这种志愿方式。
3小平行志愿方式
即在一个批次内考生所填报的几所院校分为上下两个层级,第一层级只报一所学校,即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几所院校平行。如甘肃以及重庆的第二、三批次,河南、贵州的第三批次等,目前都是这种志愿模式。
三、平行志愿也有风险
平行志愿填报虽然减少了志愿填报的风险,但同样存在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
虽然教育考试部门从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矛盾出发把投档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档后可能会被退档,
退档的考生, 即便是A志愿退档,也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这是平行志愿填报最大的风险。被退档的理由大致有:高考(论坛)分数在所有被投档该学校考生中偏低;填报专业志 愿太高,且志愿不服从调剂。当然,如果高校实行“进档即取”的原则,那么,只要分数达到投档线,志愿服从调剂,就不会退档,落榜生将大大减少。
2定位不准确的风险
举例来说,某个文科考生,高考填报志愿时,预计自己可以考510分左右,于是A志愿填报上海交通大学,B志愿填报上海 外国语大学、C志愿填报上海财经大学、D志愿填报华东师范大学,可考试下来,总分只有495分,离开D志愿华东师范大学的最低投档分尚有3分差距,第一轮 投档失败。这就是定位不准所带来的风险。
3志愿没有梯度的风险
志举例来说,某位文科考生A志愿填报上海外国语大学、B志愿填报上海财经大学、C志愿填报华东师范大学、D志愿填报上海对外贸易 学院,这4所学校20的投档分依次为503分、502分、498分、493分,相差幅度总计不超过10分,学校之间根本没有拉开梯度,容易因考场发 挥等因素,造成一校落榜,其余3校也没有机会。
四、应对风险的措施
减少以上三方面风险,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注意五点:
1、准确评价自己的实力,并根据自己的实力,确定最理想报考院校与最不理想报考院校的范围。把最不理想报考院校作为D志愿。
2、重视A志愿的选择,虽然对于考生来说,不能投档到A志愿,还可投档到以后的志愿,但是,如果按实力报考A志愿毫无希望,选择A志愿属于浪费;如果报 考A志愿有一定希望,考生必须考虑被投档却因分数低而退档的可能,虽然发生这种情况的几率很小,但一旦发生,后果极其严重。当然,如果考生对此有心理准 备,也不妨尝试。另外,从兴趣角度出发,A志愿应该是考生实力和兴趣结合最优的学校。
3、在填报志愿时,要减少投档而被退挡的可能。一要填写服从专业调剂;二要注意专业填报。平行志愿愿否调剂栏中有5个数字表示自己的意向:1表示全部愿 意调剂;2表示全部不愿意调剂;3表示除中外合作专业外,其他愿意调剂;4表示除医学类外,其他愿意调剂;5表示除农林专业外,其他愿意调剂;全部空白也 表示不愿意调剂。录取时一律不予调剂。凡填写的,录取时不再征求考生意见。
4、进行合理的志愿搭配,增加各志愿的有效性。在平行志愿填报中,依旧要注意平行志愿间的梯度,一方面,不能使前后志愿顺序颠倒,使后一志愿失效;另一方面,不要使前后志愿完全“平行”,造成前一志愿不能投档,后一志愿也不能投档。
5、要加强对招生章程的学习,吃透所报院校的录取规则,尤其是对进档考生专业录取的排序办法(即游戏规则),一定要把握准确。另外,有的专业除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等,这些问题稍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篇2:平行志愿填报技巧是什么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一是志愿并列,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属于并列关系,即在同一投档时间段,考生所填院校均有可能被检索;
二是分数优先,在检索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前,首先要将所有考生分文史、理工类按投档分(高考总分加政策照顾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位次排列,投档检索时,先从最高位次考生志愿检索,再依次检索以后位次的考生志愿;
三是遵循志愿,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虽然属于并列关系但是院校志愿栏目之间仍有自然排列顺序,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排列的院校顺序依次进行的,当考生的投档分符合首先被检索到的院校投档线时,该生即投到该院校,由高校择优录取,考生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检索该生的其它志愿;
四是一轮投档,因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是平行的,故投档检索只能进行一轮,如果考生因几个平行志愿均未满足院校条件而未被投档,或投档后由于某种客观原因被退档时,可以参加同批次征求志愿或下一批次的投档检索。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也不是“平行录取”。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有自然顺序,并不是只要成绩达到所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院校录取条件,就可能会被4所平行志愿院校同时录取。而是只要考生档案投到一所志愿高校后,其他志愿就不再检索,对每个考生而言投档录取机会仍然只有一次。
平行志愿的风险注意
目前平行志愿仍有一些风险,需要引起考生和家长的重视。
由于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采取一次性投出,一轮投档后不可能补投。考生被投档后,如果成绩相对较低、专业不服从调剂、不符合特殊专业的体检要求、不符合某些专业的单科成绩要求等,高校就可能将档案退回。而一旦出现退档,考生只有参加征求志愿填报或下一批次录取。
同时,考生定位不恰当、志愿梯度不合适也是造成落榜的重要因素。如考生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都过高,投档分未能达到院校的投档线,考生档案就不可能被投出。如果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之间没有适当的“梯度”,则该考生被投档的机会将大为减少,相当于自己把原有的4次机会变成一次机会,那样变成了如果A志愿不能投出,而B、C等后续平行志愿院校比A志愿院校要求还高,则后面的平行志愿显然也都无法投档。
填报志愿的准备
第一步 熟悉政策
考生家长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像常识、动态、公示、政策等等……例如考生家长起码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需要填报几所志愿学校,可以报考几个专业等等。
第二步 收集信息
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家长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这么几条:_平台;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还可以参考一些与高考相关的博客、论坛、家长圈,相互交流获得专业知识。
第三步 准确定位
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填报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学校、区甚至整个省市所处的位置。
第四步 知己知彼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好了定位“知己”,还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过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有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如学校当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往年在本省的提档线、专业线、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科特长、就业及深造情况等等。
第五步 初选志愿
“初选志愿”是结合自己的成绩定位,确定目标院校。完成第三、四两步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志愿应该已有方向了。这时,考生可以大致划定一些在你省有招生计划的院校,并认真阅读招生章程,比较各院校之间专业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等数据,选择和自己兴趣、分数、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第六步 模拟填报
“模拟填报”就是根据本省、市的志愿设置情况,将考生的高考志愿草表完整的呈现出来,做一遍真实的模拟。前高考都是在网上填报志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不予补报。每年在志愿填报中出现的操作失误、丢失密码等问题比比皆是,再加上网络系统繁忙难免手忙脚乱,所以提前模拟有备无患。
篇3:高考平行志愿填报
北京市高校招生咨询将于今晚通过北京广播电台正式启动。由于今年本市将首次试行高考平行志愿,对于考生、高校大都得“摸着石头过河”,所以今年高招咨询尤其重要。据介绍,北京电台“教育面对面”今晚将连线江苏等已实行平行志愿省市高校的招办主任,对北京考生进行指点。
“北京高招大型直播咨询”由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考试报和北京新闻广播联合举办,今晚20:10在北京新闻广播《教育面对面》节目中开播,播出频率:FM100.6;AM828,播出时间每天:20:10至21:00;在为期两个月的咨询活动中,将有110余所高校招办主任和高考专家参与互动咨询活动。
今年本市高招在填报志愿、录取办法、高职自主招生、单考单招等方面都有所调整,体检时间也将提前,今年还是考生数量的高峰年。因此,今年高招直播咨询比往年提前一周,同时增加了相关政策的咨询内容。今晚首场咨询内容即是今年变化最大的政策―――平行志愿填报。
据了解,“北京高招大型直播咨询”节目将分三个阶段举行。
第一阶段:2月25日至3月31日,请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考试院主管领导以及高考专家、心理学者、特级教师等进行高考政策解析、志愿填报指导、体检咨询、大纲解读、心理辅导、复习指导等。
第二阶段:4月1日至4月30日,请全市本科招生高校和外地在京招生名校以及部分香港高校总计80多所高校招生办负责人现场直播,详解20最新招生政策,指导考生选择专业、填报志愿。
第三阶段:6月下旬开始到7月中旬,近40所招收专科的普通高校和纳入全国统招的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办负责人直播咨询。
北京新闻广播台长李彦平介绍,今年将采取广播直播、电视录像、网络互动、报纸文字精编的四种方式为考生提供全方位服务。除了每晚20:10至21:00调频100.6;中波828北京新闻广播《教育面对面》的空中直播咨询以外,北京广播网还开辟专栏。同时,数字电视台将对重点场次的高招直播咨询节目进行拍摄,隔周在数字电视《考试在线》频道播放。另外,《北京考试报》将开辟专栏对直播内容进行文字精编刊发。
[最新高考平行志愿填报]
篇4:平行志愿填报指导
平行志愿是不是可能被六个院校投档?
首先明确,平行志愿是一次性批量投挡,考生只能被其中一所院校投档。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在投档时按考生总分(分数相同时按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分数排队)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并逐个投档,在依次检索考生所填A、B、C、D、E志愿时,只要被检索的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该生即享受了该批次平行院校志愿投档机会,由高校决定其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
平行志愿在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一般会先试投两轮,然后由招生院校决定最终投档比例。正式投档时,实行一次批量投档,原则上进档考生只要没有身体原因,同意调剂专业,进档不退档。
平行志愿对考生来说,扩大了考生的选择范围,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有效地提高考生的录取率。对于高校来说,生源素质更加均衡,也解决了以往投档中一部分高校生源爆满而另一部分严重断档的问题,有利于顺利地完成录取工作,避免了大小年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性。
但平行志愿依然有风险,一旦退档,就只能填报征集志愿(往往是心理落差很大的),或者直接滑到下一批次。如考生填报的专业扎堆,又不愿意接受专业调剂、考生自身的条件不符合专业录取要求的限制等都会造成退档,必须高度重视。
一般六个志愿的坡度应根据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来设计,本省和外省兼顾,选学校和选专业将会更难选择。我的建议,如果是名校,可以弱化专业考虑;如果特别想上某专业,第一个志愿就预留出10分左右的空间,也就是说要第一个就保,比如本科二批上临床医学,就可以不同意调剂,不行就直接到本科三批。
篇5:[转]平行志愿填报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
【举例】,复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同济大学的文科录取分数线分别为544分、527分、512分、501分。考生小刘将复旦作为第一志愿,结果他考了530分,虽是高分,但由于第一志愿没填好,落到了一般本科院校。今年,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假如考生填A、B、C、D四所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分别为540、520、510、500分,他考了530分,那就会被B校录取,如果考了512分,就会被C校录取。2、问:考生如何较准确地进行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填报平行志愿?答:由于本市第一、二批本科是考前填志愿,因此,准确估计自己在所有考生中的名次,是十分关键的。因为,高考(Q吧)是按比例录取考生的,即根据招生计划数,按所有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进行录取,每批次的录取控制线,也是根据这一批次录取计划、考生的考试情况划定的。如何自我定位?方法有二。其一,根据区县模拟考的成绩,根据自己在区县中的名次,推算在全市考生中的名次,由此结合各校的招生计划,估计其他考生的走向,填报志愿;其二,根据自己在学校全年级中的名次,对比往年相同水平学生报考学校的情况,确定自己重点考虑的批次,以及可以填报的学校。【举例】考生小王就读于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全年级300余人,他的成绩排在200名左右。根据往年情况,排名在这一层次的学生,大都考进“二本”院校。所以,在填志愿时,小王应该把关注点放在“二本”院校。3、问:各批次不同分数段的考生,例如,有实力考“一本”院校的考生中,高分段、中分段、低分段的考生,各自应该怎么填报“一本”中的平行志愿?答:平行志愿填报,使得什么成绩对应什么层次的学校,更为明显。对于有实力报考“一本”院校的考生来说,可以根据历年录取分数线情况、学校声誉与影响力情况,把“一本”院校也分为高分段学校、中分段学校、低分段学校等。高分段学生,可以选择高分段学校作为A、B志愿,选择中上分段高校作为C志愿,选择中或中下分段高校作为D志愿“保底”。中分段学生,可以选择中上分段学校作为A志愿,“冲刺”一下,选择中分段学校作为B、C志愿“求稳”,再选择一所中下分段学校或靠近“一本”控制分数线的学校作为D志愿。低分段学生,可以选择中分段学校作为A志愿,选择低分段学校作为B、C、D志愿。相对来说,“一本”院校中,低分段高校每年招生数量比较大。4、问:填平行志愿,一定是遵循“从高分学校到低分学校”的顺序来填吗?应该注重选学校还是选专业?如果考生特别喜欢某个非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应怎么填?答:因为平行志愿投档,是根据分数高低、按志愿先后逐一投档的,因此建议考生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填报高校,否则,把低分学校填在前,高分学校填在后,低分学校未能被投档,高分学校被投档的可能性也就很小。至于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这要看考生的关注点是放在学校还是专业上面。如果更在乎学校的品牌,那么可以学校为线索进行选择;如果有强烈的专业兴趣,则可以专业为线索进行选择;如果特别喜欢某非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当然可以在实力允许的范围内,把这所学校作为A志愿,把喜欢的热门专业作为第一专业志愿。【举例】考生小张在“一本”院校中,填了A、B、C、D四所高校,结果A校录取分数线490分、B校500分、C校480分、D校470分,如果她考了510分,就会被A校录取。因为,平行志愿投档遵循“考生之间,分数优先;考生个人,志愿优先”的原则。即便小张考分超过500分,但还是被A志愿高校录取。5、问:平行志愿填报有风险吗?答:平行志愿仍有风险。风险一,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虽然为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矛盾,今年本市规定高校录取时的投档比例为105%,但这同样意味着有近5%的考生可能因为投档未录取而被退档、进入等待征求志愿的考生行列,其中包括一些报考名校的高分段学生。如果把全市5000名以前的考生视为高分者,那么有约250名学生可能遭遇这个问题。因此,考生在选择“冲刺”一所学校时,必须考虑到没有“冲上去”所带来的后果。风险二,自我定位不准带来的风险。虽然平行志愿为考生选择同一层次学校提供了机会,但是,如果学校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考生不考虑自身实力,选择的都是比较热门的学校,就有可能所有投档均失败,A、B、C、D四个志愿都落空。风险三,不服从专业调剂带来退档风险。即使考生成功投档进入所报高校,但是由于所填专业满额,而考生自己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则可能被退档,需要重新征求志愿。因此,填志愿时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考生必须正确对待,在填报时做出取舍。如果看重学校,那么对专业要求就不能太苛刻,建议考生服从专业志愿调剂。很多高校虽然不是一流高校,但却拥有一流的专业,考生如果看重专业,就不要一味追求名校。【举例】考生小林有实力考“一本”院校,根据区里模拟考结果,她处在中分段水平。如果,她在A、B、C、D四个志愿中分别填了上海交大、同济、上海财大、华东师大,那么根据她的水平,很有可能这四所高校都进不了,落到征求志愿的行列。6、问:往年,市教育部门要求,考生在每个批次的高校志愿中至少填一所外地高校。今年,不强制填外地高校了,面对在沪招生的外地高校,考生应如何选择?答:对待外地院校,考生应该从扩大学校选择面,以及长远的职业发展角度加以考虑。不能因为没有填报外地高校的“强制”要求,就放弃外地高校志愿。因为不少在本市招生的外地院校都是位列“211工程”的重点院校,且有不少专业属于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专业,不少专业培养社会紧缺人才,就业形势很好。另外,市教育部门鼓励考生填报外地院校。对填报外省市院校志愿的考生,当规定分数线上平行志愿投档后仍有缺额,可在征求志愿前,在征得外省市招生院校同意的情况下,对一本、二本、三批高职(专科)线下20分之之内、填报有志愿的考生,加20分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办法,录取与否由外省市招生院校决定。根据往年实践,相当多的外地高校接受加分投档,或者降分录取。分数在“一本”控制线下20分以内的学生如果想读“一本”院校,在“二本”控制线下20分以内的学生如果想读“二本”院校,填报外地高校是不错的选择。7、问:平行志愿,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有何影响?那些享受“特别优惠”的考生,应如何填志愿?答:如果考生享有政策性加分,可以作为自身定位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因为政策性加分直接加到高考(Q吧)原始分上,之后再对考生进行排序。而院校加分,是在学校获得考生的档案之后才能实施的加分。考生获得院校加分,可以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并且在专业录取中占得优势。有些考生在高考(Q吧)前经过高校的自主选拔测试,享受“特别优惠”。如,复旦和上海交大今年各自主招生500人,在高考(Q吧)前已确定了“预录取”考生名单,这些考生需把复旦或交大填在A志愿。有的考生进入重点高校5%自主招生范围,也就是说,他们的高考(Q吧)分数只要达到“一本”控制分数线,就能被这些重点高校录取,那么他们应该把给予其优惠政策的高校填在A志愿。【举例】小李成绩优异,被中学推荐、经上海交大确认为“直推生”。他享受的优惠政策是,在高考(Q吧)中只要达到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就能被交大录取。因此,在填志愿时,他应该把上海交大填在A志愿,这样才能确保他真正享受到优惠政策。8、问:填志愿前,考生和家长应做哪些准备?答:考生和家长应准确了解招生政策,吃透招生规则;要结合多次权威性考试情况,比较准确地评估考生实力,确定大致报考的学校范围;在此基础上,详细了解报考学校的办学情况、录取细则(包括专业录取规定、加分政策等)。有了平行志愿,考生对高校的选择权大了。因此,填报时应该把所有志愿都作为第一志愿来考虑,认真分析所填报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传统与专业特色。而不像以前那样,只对志愿表上的“第一志愿”负责。9、问:能否预测一下,平行志愿推出后,高校录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态势?答:平行志愿推出之后,分数与学校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能更明显,即高分学生对应名校,一般分数学生对应中等学校,这可能会导致名校的录取分数线进一步“上扬”,而中等层次学校获得高分考生的可能性减小。估计往年出现的某高校一年分数线高、第二年因为大家都不敢填而导致分数线下滑的“大小年”情况会消失。
篇6:平行志愿填报方法
平行志愿填报方法
平行志愿是相对于顺序志愿而言的。顺序志愿的投档办法比较好理解,就是依照考生的投档分按志愿清的原则来投档,首先是第一志愿,当第一志愿不能录取满额时,再开始投第二志愿,依次类推。顺序志愿的投档办法依照的是“志愿优先,投档分从高到低按计划投档”。
而平行志愿的投档办法依照的是“分数优先,按志愿先后依次投档”。也就是说,根据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再按志愿顺序进行投档。值得说明的是,在平行志愿内部几个志愿之间还是有顺序的,在平行志愿A、B、C都可以投档的时候,我们还是优先考虑A,再B,最后是C。
重庆市的志愿结构除了第一志愿外,实行2个平行的二志愿和3个平行的三志愿[其中高职(专科)二阶段实行3个平行的一志愿]。从往年的情况来看,有相当部分的考生由于第一志愿填报不当而落选,所以,在同一批次中仅仅填报第一志愿落选的风险较大。考生在慎重选择第一志愿的时候也不能忽视平行二志愿和平行三志愿。
填报平行志愿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注意平行志愿的排列顺序。平行志愿组合和排列是有技巧的,一般来说应将自己更愿意就读的且根据自己的综合情况可能被录取的院校排在靠前的位置。
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院校志愿间的关系,不要把志愿都集中在同一档次的院校上,要合理搭配;二是专业志愿间的关系,不要把志愿集中在所谓的“热门”专业上;三是院校区域间的关系,不要把志愿全部集中在市内院校或者发达地区院校上。
在考虑志愿梯度的同时,不能单纯为了保持志愿梯度,选择自己完全不感兴趣或者与自己的成绩相去甚远的院校和专业。
本科批平行志愿是从第二志愿开始的,一般来说只有当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录取第二志愿,所以考生应该把估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作为第二志愿的主要选报对象。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
篇7: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1)准确定位,合理搭配,
考生档案能否投档往往取决于高考成绩是否达到学校的调档线,所以预估学校的调档线非常重要,省招办在考生填报志愿前向社会公布近三年各类考生的一分一档成绩统计表和各批次学校的投档线及录取情况统计表。考生选择填报学校,应综合考虑学校近三年投档分数线、该分数当年在全省的排位和自己在全省的排名,以及相关学校招生计划的变化情况。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冲”“稳”“保”要合理组合,不要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院校,尽量保证所填报的院校之间有一定的梯度,增大投档成功的概率。
9所院校可以采取“333”阵型排列,选择3所学校填在前面冲一冲,填报希望够得着的理想高校;选择3所学校填在中间稳一稳,填报与自己高考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选择3所学校填在后面保一保, 填报录取概率比较大的学校。学校排序要注意,要将自己最希望就读的学校排在前面。
(2)全面了解分类投档规则,准确填报专业志愿。
了解分类投档规则,三原则缺一不可。对有分类投档专业的院校进行投档时,依次检索考生填报院校志愿的6个专业志愿对应的类别,按考生所填专业对应的专业类别和专业志愿顺序投档,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就是分类投档的先后顺序。实行分类投档,强化了专业志愿的作用,考生在填报有分类投档专业的院校时,一定要准确无误填报专业志愿来表达个人升学意愿,漏填或错填专业将直接影响考生的投档录取。同一院校志愿中,既可以兼报两类不同的专业,也可以单报某一类的专业。
如果考生想填的某个院校的某个类别涉及多个专业,那么在填报专业志愿时至少要填报其中一个专业。对不想就读的专业类或家庭经济状况无力承担的专业类(如中外合作办学)一定不要填报。
实行分类投档,既强化了专业志愿的作用和指向性,又增强了考生选择的灵活性。考生可以充分利用分类投档规则,统筹规划每个批次的各个院校和专业志愿,以实现个性化的升学愿望。
(3)平行志愿投档有先后,注意平行志愿排序。
平行志愿中的多个院校虽然是平行的,但计算机检索、投档是有先后顺序的,志愿表中各个院校排序的先后就是投档的顺序,
如果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中有多所院校都可以投出去,那么档案只能投到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
因此,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院校志愿顺序最好按考生自己的意愿排序,将最想就读的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对于有分类投档专业的院校,也要注重专业志愿顺序,最好按考生自己的意愿排序,将最想就读的专业填在靠前的位置。
(4)争取最大录取机会,填满所有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
建议考生尽量将所有院校志愿填满,考生如果少填一个院校志愿,就失去了一次投档机会。同时,填好后续批次的志愿,避免落选。文理类考生可以填报提前批文理类和本科第一、二批及文理类高职高专志愿,艺术类和体育类考生还可以填报文理类志愿。
从往年录取情况看,有的考生达到本科第一批分数线,就只填报一本院校志愿,不填报后面批次的志愿,一旦因分数低退档或档案没有投出去,就失去了参与其他批次录取的机会。还有些考生在每一个批次只填一个院校志愿,专业志愿也只填报一个,这实际上也减少了参与投档和录取机会。
(5)注意专业冷热搭配,最好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实行平行志愿后,很多学校录取考生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差距缩小,热门专业和优势专业可能出现“爆棚”现象。建议同一所院校中的6个专业一定要冷热、高低合理搭配,拉开专业差距。
如果首选学校,就要适当降低专业要求;如果首选专业,则要适当降低对学校的要求。在每所院校的专业志愿中有一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用以表明考生在没有被自己所填专业录取时,是否愿意调剂到这所院校的其他专业。
如果考生不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就表明考生不愿意调剂到未填报的专业,当考生填报的所有专业都不能录取时,一般会被高校退档。在这两年一本退档考生中,绝大部分都是因为“不服从专业调剂”被学校退档。
(6)注意院校和专业的特殊要求。
部分高校或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性别、外语口试、单科成绩等有特殊要求,如果考生不符合要求,建议不要填报;即使投档,也会因不符合招生要求被退档,一旦退档在本批次只能填报征集志愿或参加下一批次录取。
例如:一个没有参加英语口试的考生,他填报学校的所有专业都要求考生口语成绩达到一定水平,由于他的成绩达到了学校调档线,档案投到了学校,学校最后还是以“没有英语口语成绩”为由退档。
(7)平行志愿不是“保险箱”,也有落选风险。
平行志愿虽然减轻了考生填报志愿的压力,增加了考生的录取机会,同时,也存在风险。
定位不准,考生成绩达不到填报院校的调档线,档案投不出去。
达不到填报专业的录取线,而且又不愿意服从专业调剂被退档。
填报不符合考生自己条件的院校或专业,档案投出去后被退档。
最大的风险是一旦被退档后,只能参加计划未完成院校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篇8: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一是志愿并列,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属于并列关系,即在同一投档时间段,考生所填院校均有可能被检索;
二是分数优先,在检索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前,首先要将所有考生分文史、理工类按投档分(高考总分加政策照顾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位次排列,投档检索时,先从最高位次考生志愿检索,再依次检索以后位次的考生志愿;
三是遵循志愿,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虽然属于并列关系但是院校志愿栏目之间仍有自然排列顺序,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排列的院校顺序依次进行的,当考生的投档分符合首先被检索到的院校投档线时,该生即投到该院校,由高校择优录取,考生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检索该生的其它志愿;
四是一轮投档,因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是平行的,故投档检索只能进行一轮,如果考生因几个平行志愿均未满足院校条件而未被投档,或投档后由于某种客观原因被退档时,可以参加同批次征求志愿或下一批次的投档检索。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也不是“平行录取”。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有自然顺序,并不是只要成绩达到所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院校录取条件,就可能会被4所平行志愿院校同时录取。而是只要考生档案投到一所志愿高校后,其他志愿就不再检索,对每个考生而言投档录取机会仍然只有一次。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篇9:如何填报小平行志愿
日前,海淀区招生考试中心副主任兼高招办主任马红做客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教育面对面》,为家长和考生解析如何填报小平行志愿。
■填报第一志愿很关键
马红表示,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每一个批次的第一志愿都非常重要,不仅本科一批一志愿重要,本科二批、三批一志愿同样都非常重要。
第一志愿的重要性是由高考录取规定决定的。本科一二三批的第一志愿是顺序志愿,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在录取过程中,投档规律首先考虑志愿然后考虑分数,先把考生的志愿检索出来,然后再考虑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按照学校的投档比例进行投档。就是在同一时间里,同一批次的所有招生院校,都同时审录第一志愿考生的档案,只有第一志愿录取结束之后,才开始审录第二志愿考生的档案。如果考生成绩一样,报考同一所院校,可能会因为报考志愿的顺序不同,导致录取结果不同。这样的录取模式当中,第一志愿的考生处于最佳的候选位置。
从近年高考的录取情况来看,第一志愿录取率可以达到85%左右,如果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留给二志愿的录取机会只有10%多一些,最多百分之二十几,录取机会大大降低。
■填报平行志愿要有梯度
马红表示,平行志愿具有一定的顺序,比如你同时填报了ABC三所院校,投档的顺序是由A到B到C,那么录取的时候首先考虑A志愿,A志愿不能满足就考虑B志愿,然后是C志愿。填报ABC三所院校时,要注意拉开梯度,虽然是平行志愿但是不能平行填报,应该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填报平行志愿。如果把录取分数低的学校填到前面,录取分数高的学校填到后面,即使达到分数高的调档线,也只能按照顺序从前面的学校进行录取。
■选择平行志愿的两大风险
马红介绍,平行志愿主要有两大风险。第一,考生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三所平行院校填报高了,按照分数有限的投档规定,档案有可能没有办法投出去,成为死档。第二,考生档案投出去却被学校退档,这类考生会落到下一个批次。因为平行志愿是一轮投档,无论有几所学校组成,投档的时候,都视为一个志愿,只投符合投档条件的其中一所院校。退档的原因可能是专业不服从调剂,或者考生身体原因,或者单科成绩不够等等。
篇10:平行志愿填报规则
平行志愿为什么只进行一个轮次的投档?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是一次性把所有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档案投给相应的学校,每位考生只有一次投档的机会;如果进行第二轮投档的话,就有可能出现报相同志愿投档成绩不同的考生,投档成绩高的考生在第一轮投给排列在志愿顺序后面的学校,而投档成绩低的考生却在第二轮投给了排列在志愿顺序前面的学校的情况,造成投档结果的不公平,关于平行志愿。例如,考生甲的成绩是700分,填报志愿了A学校和B学校;考生乙的投档成绩是690分,也填报了A学校和B学校,在第一轮投档时,考生甲因A学校已投档满额投给了B学校,考生乙因所报的A学校和B学校均已投档满额在第一轮没有被投档,在第二轮投档投档时考生乙因所填报的A学校退了个别考生的档案后出现确档的情况而投给了A学校,这样就造成了考生甲与考生乙的投档结果不公平。当然,每批只进行一轮投档的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还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即第一轮投档后,个别学校因退档而缺额时,第一轮未被投出或投入又被退档的考生虽然填报了这所学校的志愿也不能被投档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省采取通过征集志愿的办法作为弥补措施,公开向考生征集志愿,征集来的志愿仍按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向缺额学校投档,高位次考生在征集志愿的投档阶段仍具有优先投档的权利,其投档机会实际上大于低位次的考生。在这里我们需要提醒考生,我省征集志愿是在录取期间通过网上进行的,征集志愿信息发布和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都比较短,考生在录取期间一定要密切关注海南省考试局网站,及时上网参加征集志愿的填报,以免错过录取的时机。
[平行志愿填报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