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喘气吃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百团大战纪念馆导游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百团大战纪念馆导游词,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百团大战纪念馆导游词

篇1:百团大战纪念馆导游词

“百团大战”纪念馆坐落于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包括百团大战纪念碑和百团大战纪念馆两个部分。

纪念碑是由主碑、副碑、圆雕、题字碑、烽火台、“长城”等组成的建筑群。主碑与3个副碑组成一个巨大的箭头,指向石太铁路,寓意百团大战以破击正太(石太)铁路拉开序幕。东西两侧的4个烽火台与蜿蜒起伏的“长城”连接,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纪念馆分上、下两个展厅,展览分“惊世壮举,辉煌战果”、“英雄史诗,宏伟工程”、“不朽精神,深刻教益”和纪念百团大战的书画四大部分,以100多幅珍贵照片、图片生动地再现了百团大战的英雄业绩。

“百团大战”纪念碑(主碑),碑高40米,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正面镌刻着彭真题词:“战绩辉煌,永垂史册”;两侧分别为徐向前题词:“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薄一波题词:“百团大战,抗日战争中最光辉的一页,必将载诸史册,永放光芒”。

篇2:百团大战纪念馆导游词

百团大战纪念馆(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阳泉市西南5公里的狮脑山顶峰,海拔1160米,基地总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面积1.32平方公里。该基地是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主战场之一。

百团大战爆发于1940年,是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主动发起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此次战役的胜利堪称游击战争 史上的伟大创举,它不仅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有重要意义。阳泉地处正太铁路中段,横跨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 敌后抗日根据地。狮脑山位于阳泉市区西南部,地势险要,山势陡峭,为扼制阳泉之咽喉,著名的狮脑山争夺战就发生在这里。

百团大战纪念馆(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以百团大战为主的综合性森林公园。1987年6月30日,中共阳泉市委、阳泉市人民政府报经山西省委、省政府批准,在狮脑山上建起了百团大战纪念碑。纪念碑坐北朝南,从低到高,由主碑、3座副碑、1座大型圆雕、2座题字碑、4座峰火台、227公尺“长城”组成,整个建筑群占地25亩。1995年落成了百团大战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碑)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阳泉市委、市政府启动了狮脑山公园改扩建工程。完善了公园环园主干道硬化,并在百团大战纪念碑主碑以西约400米位置新建建筑面积为3232平方米的百团大战纪念馆。

新馆外部形体设计以“基石”为核心设计理念,暗喻中国***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如坚不可摧的基石,托起了中华民族的威武不屈的脊梁。内部空间处理采用“用建筑内部空间来讲述百团大战故事”的思路,按照战役过程分别设置有“集结”、“破袭”、“胜利”三大展厅,充分体现出百团大战不同阶段的特点。馆内分上下两层,一层展出珍贵照片200余幅、实物900余件及电子讲解、档案史料等大量文史资料。二层充分运用声光电、全景画及大型沙石模型等手段展现出狮脑山上我军那场顽强的鏖战场景。基地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是全省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基地。

百团大战纪念馆导游词

篇3:百团大战纪念馆导游词

百团大战纪念碑景区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区西南5公里处的狮脑山风景区,建成于1995年,19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百团大战纪念碑位于狮脑山巅,建成于1987年6月30日。纪念碑座北朝南,由主碑、3座副碑、1座大型圆雕、2座题字碑、烽火台及“长城”组成。整个建筑群占地25亩。主碑正面镌刻着彭真同志题词“战绩辉煌永垂史册”;两侧分别为徐向前同志题词“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薄一波同志题词“百团大战,抗日战争中最光辉的一页,必将载诸史册,永放光芒”。

第一座题字碑正面是“百团大战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是“百团大战示意图”。

第二座题字碑的正反面分别镌刻着中共中央阳泉市委、市政府撰写的《百团大战纪念碑记》和《狮脑山战斗纪略》。碑群前面是大型锻铜圆雕――“奋起的母亲”。

第三座副碑上镶着6块巨大的锻铜浮雕,生动地反映了百团大战中军民“出击”、“破路”、“攻坚”、“支前”、“转移”、“胜利”的情景。

在百团大战纪念碑建筑群周围,还修筑了供人们游览和休息的狮子阁、钟亭、蘑菇亭,并新植了大片林木,使具有光辉革命历史的狮脑山峰,更加美丽、壮观。

篇4:百团大战纪念馆观后感作文

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校同学共同观看了《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群众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场战役极大的影响了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牵制住了日本兵力,同时中国的大胆出手,也影响到其它国家开始勇于在东南亚战场、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强势出击,正面对战。

战争虽然冷血残酷,但却演绎了感动的故事。战争途中,八路军向日军重要的中转站—娘子关火车站发起正面攻击。八路军虽然没有日军那精良的武器,却靠着对敌人的怒火和一腔热血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杀敌无数。不料,狡猾的日军搬来了救兵,背后偷袭八路军。虽然这时八路军处于劣势,可依旧不屈不挠。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让火车撞上救兵的坦克才能获胜。但火车和坦克的轨道不同,只有变道器扳到另一边,才能使轨道统一,正面相撞!战士们都毫不犹豫的冲向变道器,可扳动它又何来那么容易,所有日军把枪口都对准了变道器,上来一个就杀掉一个。不久,英雄的尸体围满了变道器,数不胜数。可还是没有将轨道统一。知道最后关头:火车和日军坦克只有一尺之差时,一位红军战士直冲变道器,还是无情的被枪打了好几个孔,他没有倒下,而是扳动了变道器。那一刻那位战士仿佛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砰“地一声,日军的火车爆炸了,娘子关战争胜利了!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使我难以忘怀,那就是——在传递团旗的时候,彭德怀告诉拿旗的小战士:“人在,旗在!人不在,旗也在!”这面旗不只是一面队旗,更是队魂!在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百团大战已经也不只是历史上的一场战争,更是一种流传千古的“百团魂”!“百团魂”是老战士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热血奋斗的革命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才取得了胜利,才有现在繁荣富强的中华民族!

让我们新一代龙的传人传承革命先辈的“百团魂”,为国家献一份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篇5:百团大战纪念馆观后感作文

星期四晚上,老师组织全体学生到操场上观看了《百团大战》这部电影。该电影讲述的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而百团大战就是中国抗战时期,中国与日本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天津没守住,我走了;北平没守住,我走了;华北没守住,我走了;今天我张自忠,不走了.”这是一种怎样的不甘于决绝。

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令人震撼,同时也将战争的残酷,惨烈及对交战双方的伤害,全方位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无比绞心巨痛的看到了一个个前仆后继倒下的生命。看到了新七团旗贴上飘扬着的血染风采;看到小哑巴胸前染红的布鞋,看到了左权壮志未酬,饮恨太行!

影片中展现出彭德怀、左权等老一辈革命先烈以国家为己任,在面临亡国的危急关头,坚强领导、果断出击,扭转局面由被动转为主动,他们深入百姓,发展群众,鼓舞士气、冲锋在一线作战指挥,将敌人包围各个击破,打乱敌人战法,重创敌人的力量,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战争给我们留下惨痛的记忆,也留下了英雄,为了正义与和平而献身的英雄,我们不能忘记战争,不能忘记死亡与毁灭,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的英雄们;借此观影机会,不仅纪念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更是为了通过70年前的残酷战争,来激励我们学习革命先烈勇于奉献,报效祖国。

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让抗日英雄们的鲜血白流,我们一定要努力读书,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学习本领,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为中国更加强大奉献一生。

百团大战个人感悟

篇6:王安石纪念馆导游词

关于王安石纪念馆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导游。今天,由我带你们去参观王安石纪念馆。

王安石纪念馆座落在赣东大道上,面积有1590平方米,于1986年建成开放。

到了大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朱红色的大门,非常气派。我问问大家,王安石是什么人?对了,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熙丁年间,曾两度拜相,推行新法。他的政治主张,改革精神,文学成就,彪炳史册;他高洁的人文品格,感召时人、后人。

走过石子铺成的小路,闻着花的芳香,我们来到了熙丰楼。熙丰楼前矗立着王安石塑像,为当代名家所创作,构成了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熙丰楼是一个仿宋代式的两层建筑。也是一个展厅,展厅里陈列着“王安石生平介绍”,精美的图画,图片、塑像等,装修得精致典雅,展示了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政治胆魄和文学风采。看好了吗?好的,我们去草坪休息一会儿吧,在这绿木葱葱、翠竹掩映、鸟语花香的地方,真是让人流连忘返。文人雅士更是抒怀题咏,镌于匾联、楹对、碑刻风雅不俗,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人书卷气,婉约清秀的江南园林景致另人赏心悦目。

休息好了吗?我们去下一个景点——踯躅园。那里是王安石晚饭后散步的地方。水榭、碑廊、亭台、荷池等景致把这儿装点得相得益彰,浑成天然。

王安石纪念馆之旅到此结束,希望我的讲解令你满意,也欢迎您可以再来这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