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干嘛就干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常回家看看经典散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常回家看看经典散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常回家看看散文
常回家看看散文
人到中年,恋乡的情结越来越浓,就像小时候老家人土灶上用高粱酝酿的老酒,那味儿就馋着我的心尖尖,骚动着我埋在记忆深处经年的澎湃,总想常回家看看,看看故土、看看风景、看看风景里的老家人和唠嗑儿的故事。
乡恋就是那座土坯房。记得小时候,我家的房子就在现在村庄的两个居民点的丁字线中央,紧挨着我们家北边的是王家,我们家和王家都是兄弟五个,十个和尚,岁数相仿,在老房子后面有一条小渠穿过我们家和王家,至今我也想不通,为何我们家和紧挨的王家的父母都生的是男丁而没生出个女娃娃来。我们家五张嘴要吃饭,最苦的就是父母,父亲冬舂时节会赶着皮车到北山煤窑为村里拉煤,或赶着骆驼到沙坡泉驻地放牧,哪个季节我们最为开心,因父亲拉煤和放牧归来时总会拎只野兔、黄羊什么的,在那个青涩的年代,这已是最好的美味,滋补了我们兄弟五人营养不良的少年。母亲起早贪黑到村里挣工分,省吃俭用,用心呵护着我们,但每到年底,不管父母怎么累死累活,我家都是超支户,那口粮永远不够吃。
老房子南有一个园子,里面有父母栽植的杏树、桃树、榆树、沙枣树、柳树,胡杨树,每逢春暖花开,鸟语花香,这儿便成了我们家唯一的“快活林。”特别是那几颗俩人合围都抱不住的柳树,更成了老家老人坐在那儿摇着蒲扇,乘凉,喝茶、唠嗑的地方,那些蒲扇不知扇出多少动人的故事,又有多少家乡人在蒲扇的故事里悲欢离合,又有多少家乡人在明月的夜晚、在蒲扇扇动的故事里阴晴圆缺。每到夏夜的夜晚,和我们年纪相仿的村里的玩伴就会三三俩俩到这里聚集,分成敌我两队,折了柳条编成草帽戴在头上,拿了玉米杆当成长枪,藏身于古柳树上、疙旯拐角、沟壑麦垛里,玩侦察兵,一晚过去,那茂绿的柳树、杏树上酸酸的`杏子就遭了殃,为这事儿没少挨父母的训斥和鞭打。后来,父母为五弟看哮喘病,硬是把那几颗古柳给连根挖了卖了,我心疼了好几年。
故乡就是那个老石磨,毛驴蒙了眼,一圈一圈碾着父辈的幸福,磨眼里漏下的就是我们兄弟甜甜的梦。毛驴转了多少圈,父母经年的幸福就那样悠悠绵长,没有泪,没有恨,就像拉磨的毛驴,从未尝过磨眼里流出的香甜,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只不过,那磨房早已不复存在,二十几年前回家,还看到石磨孤单单的躺在老家土坯房后面的胡杨树下晒太阳,像是回味着经年里毛驴“嘚嘚”走动的声音和碾子压过堆起的青稞,从石碾上跌落的芳香和从磨眼里流出的醇香味。后来回到家,那石碾子和石磨已不知去向,心里像跌落了什么似的,失落的心苦苦的流泪,很不是滋味。
每次回到老家,自己总会在老庄子屋前屋后的故土上走走,那踏在脚下的凸凹不平的土地,总感到特别的亲切和结实;那熟悉的小路已找不见昔日里枝繁叶茂,暗暗吐香的老榆树的踪迹,人气凋零的老房子在风雨里相濡以沫,鸟雀在椽缝间休养生息;我睡过的房子的一些房席被雨水浸泡,裸露的席子变得软弱无力,支撑不起岁月的重压和人情的疏远,已漏下斑斑迷茫的亮光,人已远去心已老,人已走近心已碎。
篇2:常回家看看经典散文
常回家看看经典散文
岳父老了,真的老了,特别在经受“脑梗塞”病魔的打击之后,行动愈显沉重、迟缓,身体也日渐衰弱,我们看在眼里,却急在心上。
岳父是退休多年的教师,退休后一直守着那所建盖在城郊山坡上的老宅,平日里不愁吃穿,生活上也能自理,但缺少儿女们的朝夕陪伴,想来亦如门前那株古老的青树,会落寞而孤独。
以前,岳父的身体健康、硬朗,喜欢散步,每天绕城几圈也不觉得累,身边又有阿姨(续弦妻子)的陪伴和照顾,倒教在外忙于生计的五个子女省心,往往节假日才聚在一起回家看看;而今,阿姨因为生病,需长期治疗,为便于服侍,被她的女儿接到家里,偌大的房子一下子显得空荡起来。望着这所占地面积近三百平方米的单家独院,每天由岳父一人孤守,愈发显得寂寥和空旷。
岳父独守老宅的日子也是我们牵挂的日子。每遇刮风下雨或气温变化,妻总在担心老人的身体状况,念叨他会怎样了?实在放心不下时候,也会叫上我,一起行走近三公里的小路,回家探望岳父的安康;有时轮到换班休息的日子,妻就会多烧一些好菜,待我下班回家后,一起给岳父送去。
岳父是好静之人,没有打麻将、玩扑克的嗜好,不出门的日子喜欢将大门锁住,一个人在里面静静读报或看电视新闻,每次我们叫门,他总会说:“啊嘛嘛,你们又来了。”听似不耐烦,可开门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却是他欣慰的笑脸。
每次回家,妻总能从厨房中找出一些脏了的锅、碗、瓢、盆洗涮,之后又对屋里屋外进行收拾,这时,岳父就会从屋子里窸窸窣窣找出一碟葡萄干或一袋红枣子或几只时鲜瓜果来,让我品尝。这些东西家里都有,并不稀罕,但每一次我都认真接过,小心品尝。看我吃得津津有味,岳父也会坐下来,给我讲他所看到的新闻、听到的闲话,不知不觉中,岳父的脸已在渐渐舒展,生气也溢满了整个寂寥的庭院。
望着岳父的开心,我的`心也在温暖。近80岁的老人,图的什么呢?钱?财物?热闹?……其实,都不是,他期盼的只是一颗被关爱的心!
静心思量,一个人从十月怀胎到嗷嗷待哺,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求学就业到婚姻娶嫁,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关怀、牵引;而今,他们老了,不能动了,做儿女的,就应当伸出那双曾经被他们牵引长大的手,为他们掺一掺,扶一扶,伴着他们走过最后的岁月,而不应当在亲人走后,再发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叹!
面对精彩纷呈的世界,我也会被诱惑,但只要父母在,亲人在,我们就会回家看看!对亲人我没有更多的奢求,只愿上天能给我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他们,感受家的温暖,教亲人们不再孤寂,能颐养天年。
我相信,心烛打开,前方就会照亮。
篇3:常回家看看
“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几年前,陈红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传唱了大江南北,也唱起了多少年轻人对父母无限的关爱和思念。以至于今天从收音机里听到这首歌,仍能让人十分的动情,勾起我归乡的期盼。
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是母爱,最博大的天空是父母的心胸,父母对儿女的关爱是世上任何一种文字都难以形容的。记得小时候,年少不更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完全没有懂得父母对自己的呵护是那样的专注、那样的倾心。及至到了自己为人父、为人夫,把同样的一份爱传承给自己的儿女,才懂得做父母的心境。甚至有一种倾情于儿女身上的呵护是自身在强作欢颜,作出莫大牺牲后才能获取的'。
十岁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十月是我的生日。那时的条件十分的艰难,我们能穿上一件新衣、吃上一顿猪肉都是做孩子的奢侈。于是我十分盼望自己的生日能早一天到来,缘由便是与父母约好穿上一身新衣服、吃一次红烧肉。

篇4:常回家看看
前几天,我回了一趟家。上一个月没回家,妈妈就在电话里头埋怨起我来,担心我在学校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回到家中,看到家里的境况,和以往都还一样。只是妈妈渐渐上了年纪,记性也就变差了。常常还会将我和我弟弟的名字弄错。
篇5:常回家看看
金秋十月,夕阳西下,一老农坐在自家的田埂上,一边抽着烟,一边浮想联翩……
在老农家里,有着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大儿子去城里做生意,成了大款后,和家里的联系越来越少;二女儿嫁到外地,也很少见面;三儿子在外地打工,没时间回来;小女儿还在重点大学读书……
热闹的一个六口家庭,只剩下了他和老伴儿……
篇6:常回家看看
我小时候,奶奶住在我家,后来,爸爸,姑姑出钱给奶奶买了一套房子。这房子不大不小,很适合奶奶,奶奶一进房子就说:“好好好!太好看了!好极了!”我知道,那是奶奶不想让她的儿女们操心。
就这样,奶奶平静地在这房子里待了2个月。2个月后,奶奶再也憋不住了,她打电话给我:“令玮,过来奶奶这玩玩好吗?就玩一个下午,一个下午!好吗?”我本来想拒绝,但我仿佛看到了奶奶乞求的眼睛,仿佛预见了奶奶的失望和悲伤。我沉默了两秒钟说:“好。”我刚进奶奶的门,奶奶又是递糖水,又是给牛奶的。随即,我给奶奶唱了首《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奶奶微微地笑了一下,眼里闪过一丝光芒,随即又暗了下去。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一个中秋节,奶奶邀请我们全家去她家吃月饼。我们一到,哇!好不热闹!七大姑,八大姨全都到了,围在一起话可多啦!奶奶也咧开嘴笑,颤抖的手抓着月饼说:“吃啊!吃啊!都吃啊!”然后摸了摸我的头,看着我,她好像想到了什么。
篇7: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这首老歌大家都听过,在这首歌里反复强调着这么一句话:常回家看看。节日里,我们更应该回家看看。
国庆节到了,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但许多离开亲人的在外地工作的人有没有想过?当这里热闹非凡的时候,亲人家里还是冷冷清清,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国庆抽空去看看父母吧,他们身体健康吗?生活开心吗?想到这里,我仿佛见到了那么一幕:两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辛辛苦苦准备好一桌好菜,慢慢地走到门前,四处张望,直到菜凉了,才回到屋里……也许有时候,父母的唠叨会令你心烦不已;也许父母的指责会令你十分难堪;也许……可他们依然爱你呀!
我走在大街上,突然发现路上十分挨挨挤挤,连我都被热出汗来了。他们要去干什么?原来,他们都是去探望亲人的。他们提着厚厚的重重的礼品,全然不顾道路的拥挤,自身的炎热,坚持把真诚的问候送给亲人,有些人搀着自己的父母去看戏;有些人陪着父母在小路上慢慢散步;有些人……我们家也不列外,我和父母一起去看了远在异乡的奶奶家。走进小区,我看到了奶奶爷爷正在楼下等我们呢,上了楼,我便看见了一盘盘半凉了的菜,爸爸放下了礼物,奶奶一看,连连摆手,可爸爸一定要奶奶收下,爸爸说:“这是咱们的心意,收下吧!”那一刻奶奶笑了,眼泪却在打“国家经济好了,孩子也孝顺了,钱有了,爱有了,我什么也不缺啦!”
篇8:常回家看看
有时间,常回家看看!
依旧是陈旧的古屋,脱臼的瓦片,白哲的粉墙上隐隐约约的几道裂痕。墙外搭着一条生锈的铁杆(晾衣服用的),还有沉重的大门,一推门,便传来了一声沙哑而长的回音。门外的空地上,长满了杂草,湿润的土地上正由着蚂蚁在搬家呢?古屋的右侧有个牛棚,还携带着两条粗大的牛柱子。在往里边点,有两间大概20平方的小房间,里面放着的是“柴”(起火候用的)。那算是我们小时的劳动成果吧!从远处看,这座古屋虽没有雍容华贵的感觉,却充满着洁而素雅的高贵!
古屋充满着故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如今已是无人居住的空房子了。但每当回去,都会上去看看。那里有太多抹不掉的记忆了。快乐的,悲伤的,安静的,热闹的在这片小小的屋子内都曾有过。以前回家过年时会上古屋祭祖保平安。最近两年也在古屋举办过丧事,告别了3位至亲的老人。这是一片欢笑与泪水都挥洒过的沃土啊!
篇9:常回家看看
一首脍炙人口的“常回家看看”唱出了每一个在外儿女的心声:是时候回家看看了。爸爸也一样。爸爸基本上每两个月都回家看一看。越是到放假,回家的次数就越来越频繁了。当我每次问爸爸:“为什么老是回去呀?”爸爸总是笑着说:“常回家看看,不看看的话我不放心。”
在前两个星期,爸爸又带我去老家看看我的奶奶。爸爸早上五点多就和我起来了。可以看出爸爸非常想回家看看奶奶。我和奶奶家相隔不是太远,很快就到了。一下车,爸爸就把一大堆的东西从车上拎了下来。有好多好多好吃的,爸爸说还有钱,都是给奶奶的。奶奶年纪那么大了,家里还没有钱,也没有人,如果奶奶想吃东西,可以到外面买。一进家,奶奶就出来问候我们,又来啦。我点了点头,虽然我知道奶奶只有这么简短的一句话,但是我们都明白,这句话包含了她的所有心意:希望我们能够常回家看看。
篇10:常回家看看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提记
这首歌曲大家一定并不陌生吧,这首歌曲更包涵更深刻的意义。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宝贝,谁也离不开谁。在如今复杂社会里,许多子女因为长期在外工作忙碌却没时间看望长期在家上了年纪的父母。天下父母对子女的心愿都是一样的,不过高的要求子女有过高成就,只是真心希望子女能快乐与幸福。子女何常不想陪在父母身边呢?有些事情往往很复杂,更有时刻会做出无奈的选择。
天下父母爱子女胜过一切,有些子女却不能理解父母。甚至埋怨父母的唠叨,有的父母因为长期劳动而身体累跨了。此时父母只希望自己的子女能陪在她身边,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然而子女有时因工作忙碌不能即使返回到父母身边。更由于父母长期对子女的想念,在临终前没得见上子女一面,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当子女听到父母去世的消息时,一切都太迟了。有的子女因为烦父母的唠叨,吵架离家出走了。此时的父母是何滋味呢?无论你与父母的关系在不好,她毕竟是你的父母呀!更是陪伴你多年的家呀!父母只是希望子女能常回家看看,父母就这一个小小的心愿,难道我们做子女的做不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