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全国疟疾日主题班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全国疟疾日主题班会,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全国疟疾日主题班会
全国疟疾日主题班会
全国疟疾日主题班会: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了解什么是疟疾;
2、明确疟疾的传播方式,提高对疟疾的警觉性;
3、知道疟疾的主要症状,树立疟疾治疗必须规范用药的意识;
4、学会预防疟疾的着急措施——防蚊、灭蚊。
二、教学重点
预防疟疾的着急措施——防蚊、灭蚊。
三、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看图讲故事——“这张图画说的.是……”
目的:
调动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对疟疾及其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
形式:
看图讲故事
具体操作:
(出示图片)
提出问题:同学们,请大家看看这张图片,想象一下所画的是一件什么事情?谁能说说这个同学在做什么?
学生讨论后,互相说一说。
被蚊子叮咬以后会带来哪些后果?
指名学生说说。
你们听说过疟疾这种疾病吗?谁能告诉大家什么是疟疾?关于这种疾病你还知道什么呢?
学生讨论,互相说说。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
疟疾的传播方式、主要症状及治疗时规范用药等相关知识。
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疟疾及其流行特点;明确疟疾的传播方式,提高对疟疾的警觉性;知道疟疾的主要症状,树立对疟疾治疗必须规范用药的意识。
形式:
出示挂图进行讲解。
具体操作:
(1)疟疾在目前的流行形势
疟疾是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世界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非洲中部、南亚、东南亚及南美北部等疟疾流行地区。目前,在我国流行仍较严重的地区局限到安徽、湖北、河南、江苏4省的局部地区以及云南的边境和海南的中南部山区。
(2)疟疾是由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使人们患上疟疾的凶手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寄生虫,它叫做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型疟原虫四种,他们分别能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型疟。间日疟目前在我国较为常见,恶性疟次之。
(3)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
那么,疟原虫又是怎样进入人体的呢?(出示挂图)
在天热的时候,我们穿的很少,大部分四肢都暴露在衣服外面,就像图片上的这位同学的样子,很容易被蚊子叮咬而患疟疾。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被蚊子叮咬过,但并没有患疟疾,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蚊子分为很多种,只有其中带有疟原虫的按蚊才能传播疟疾,当一只受传染的按蚊叮吸人血时,疟原虫就进入了人体,使人发病。
(4)疟疾的主要症状是发冷、发热、出汗
患了疟疾,人会有哪些症状呢?(出示挂图)
疟疾的典型症状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发冷发热又出汗。
患者先是感觉全身发冷、颤抖(夏天盖几床棉被也不暖和)此时体温多已超过3 8℃,同时出现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发紫等症状,常常伴有头痛、恶心和呕吐。
然后是发热,表现为满脸通红,皮肤灼热,体温高者可超过40℃。患者发热时头痛得厉害。
紧接着患者又表现为大汗淋漓、体温急降,全身乏力,这时体温迅速恢复正常。
间日疟目前在我国较为常见,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安徽、湖北、河南、江苏等省。间日疟原虫在血液中的发育周期为48小时,所以间歇一天发病。
(5)疟疾治疗应该规范用药
患了疟疾,应该如何治疗呢?(出示挂图)
患了疟疾,要及时到医院或乡村卫生所云就医,并且要遵照医生的要求,坚持连续服药(氯喹加伯喹)八天,疟疾就会被根治。但是,千万要注意不要感觉身体好转了,就擅自停止服药,这样会导致疟疾复发。
篇2: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班会教案
4月26日是第9个“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为“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为做好今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推进我市消除疟疾工作有序开展,现将有关宣传工作要求如下:
一、加强领导,做好宣传组织工作
近年来,我市疟疾疫情持续下降,截止底已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境外输入性疟疾报告病例5例,均为输入性恶性疟。防范境外疟疾输入,防止二代病例发生是今后疟疾防治工作重点。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紧密围绕宣传主题,制订宣传计划,组织开展宣传活动。要利用“全国疟疾日”的契机,向当地政府汇报消除疟疾工作进展,研究解决消除工作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要积极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各类媒体,创新宣传方式,有针对性地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尤其要加强对出国经商、旅游和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增强患者及时就诊、配合治疗的意识,谨防境外感染,减少境外输入病例。
二、加强协调,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与教育、商务、出入境检验检疫、新闻出版广电、旅游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认真落实《安徽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 )》各项防控措施,特别要加强输入性疟疾病例管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认真做好病例发现、诊断、治疗、报告和疫情处置工作。各地应当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清除蚊虫孳生场所,杀灭蚊虫。
三、加强培训,提高消除疟疾工作能力
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结合防治宣传活动,组织疾控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人员开展消除疟疾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好每一例病例的调查核实和资料整理,不断提高镜检技能、血片制作、病例复核及疫情处置能力,推动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工作。
请各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真总结本地区“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开展情况,于205月10日前将书面宣传工作小结含视频、照片、宣传画等材料)以电子版形式上报市卫生计生委疾控科和市疾控中心疾控二科。
四、联系人与联系方式
市卫生局疾控科,__
电话(传真):__
市疾控中心疾控二科:__
电话(传真):__
篇3: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班会教案
为进一步做好疟疾的防治工作,确保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5月28日,勐卡镇马散村小学召开“预防疟疾”主题班会。此前,学校对预防疟疾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校领导主持“预防疟疾知识讲座”,组织班主任学习有关知识。
班会上,班主任们一是向每位学生发放了《预防疟疾—致家长一封信》,二是向学生讲解了疟疾发病的症状以及预防疟疾的基本方法——防蚊、灭蚊,三是各班学生们围绕“防治疟疾”的主题进行了讨论、交流。此次主题班会,让同学们真正了解了有关疟疾的`基本知识,懂得了如何防治疟疾的方法,增强了防蚊灭蚊的意识,同时对学生家长也起到了辐射宣传的效果,提高了家长对疟疾防治的意识。
据悉,该校还将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每位学生对疟疾的防治及流行性疾病的知晓率,进一步增强学生在疾病面前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学生知道了:疟疾是通过什么传播的,疟疾发病有什么症状,得了疟疾应该怎么办,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预防得疟疾等相关知识。
篇4: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班会教案
1.什么是疟疾?
疟疾就是“打摆子”,也叫“瘴气”。气温热的地方最容易的这种病。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在人体血液内所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蚊子叮咬吸血时传播,多见于夏秋季节。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及卵形疟原虫4种,引起的病症表现不同。
2.疟疾的潜伏期有多长?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称潜伏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抵抗力较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也较长。
3.哪些人群易感染疟疾?
所有的人均可感染疟疾,而且可以重复感染。
到河谷地带劳作的人、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到疟疾流行地区工作的人、出入边境人员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4.疟疾有什么发病特点?
本病流行受温度、湿度、雨量以及按蚊生长繁殖情况的影响。温度高于30℃低于16℃则不利于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利于按蚊孳生。因此,北方疟疾有明显季节性,而南方常年流行。
5.疟疾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发病早期常有如:乏力、倦怠、打哈欠、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不规则低热,一般持续2-3天。
随后转为典型发作,如畏寒、高热、大汗淋漓等,隔2或3日发作一次,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抽搐等,如治疗不及时,可致人死亡。

6.怀疑您或您的家人患了疟疾怎么办?
赶快找医生,而且越快越好!因为疟疾的迅速治疗可以挽救生命。经过抗疟药物等综合治疗,一般均可痊愈。
7.用什么方法可以预防疟疾?
预防疟疾最好的方法是防止蚊子叮咬。另外还可通过服预防药、铲除蚊子的孳生地、杀灭成蚊等方法预防疟疾。
在有蚊季节正确使用蚊帐,户外执勤时使用防蚊剂及防蚊设备。灭蚊措施除大面积应用灭蚊剂外,最重要的是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
8.怎样防止蚊子叮咬?
正确使用蚊帐和帐屏、涂驱避剂、蚊香熏蚊、从事野外作业穿长袖衣裤等都是防止蚊子叮咬方法。
9.进入疟疾流行区旅游或工作怎么预防疟疾?
进入疟区,特别是流行季节,要做好必要的防蚊准备,包括搞好个人卫生,夏天不在室外露宿,睡觉时最好要挂蚊帐;白天外出,要在身体裸露部分涂些避蚊油膏等,以避免蚊叮。进入高疟区必须服药预防。一般自进入疟区前2周开始服药,持续到离开疟区6~8周。
进入疫区后如出现发烧等可疑症状,要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就诊。
篇5:全国疟疾日宣传计划
一、宣传主题:“消除疟疾,履行承诺”。
三、宣传地点:乡镇所在地。
四、参加单位: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五、宣传形式:
1、设立宣传咨询点。
2、开展大众媒体宣传。
3、出黑板报。
4、发放宣传资料(单)。
5、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
六、宣传内容:
1、宣传材料:疟疾防治知识300余份。
2、宣传标语、横幅:防治疟疾,消除贫困;全社会携手,共同抗击疟疾。
3、黑板报:疟疾防治知识问答。
4、制作宣传展板。
七、组织分工:
1、防疫科协调联系,拍照、存档,总结评价工作,负责做好防治知识,资料印制。标语制作,悬挂标语,场地安排等工作。
2、村卫生室负责搞好宣传、咨询、资料发放等工作。
3、办公室做好车辆安排及服务工作。
篇6:全国疟疾日宣传计划
一、加强领导,做好宣传组织工作
近年来,我国疟疾疫情持续下降,疟疾报告病例以境外输入为主。境外输入病例占疟疾报告病例总数的98%,防范境外疟疾输入,防止二代病例发生是今后疟疾防治工作重点。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紧密围绕宣传主题,制订宣传计划,组织开展宣传活动。要利用“全国疟疾日”的.契机,向当地政府汇报消除疟疾工作进展,研究解决消除工作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要积极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各类媒体,创新宣传方式,有针对性地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尤其要加强对出国经商、旅游和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增强患者及时就诊、配合治疗的意识,谨防境外感染,减少境外输入病例。
二、加强协调,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与教育、商务、出入境检验检疫、新闻出版广电、旅游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认真落实《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各项防控措施,特别要加强输入性疟疾病例管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认真做好病例发现、诊断、治疗、报告和疫情处置工作。各地应当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清除蚊虫孳生场所,杀灭蚊虫。
三、加强培训,提高消除疟疾工作能力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结合防治宣传活动,组织疾控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人员开展消除疟疾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好每一例病例的调查核实和资料整理,不断提高镜检技能、血片制作、病例复核及疫情处置能力,推动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工作。
1.全国疟疾日宣传计划
2.疟疾防治知识解读
3.204.26全国疟疾日宣传资料
4.2016年4.26疟疾日宣传主题
5.2016.4.26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总结
6.2016全国疟疾日主题“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篇7:全国疟疾日宣传口号
全国疟疾日宣传口号
消除疟疾,共享健康
使用蚊帐,远离疟疾
预防疟疾,保障健康
全程服药,根治疟疾
消除疟疾,共建和谐
消除疟疾危害,促进和谐发展
一顶蚊帐,一份关爱,远离疟疾
篇8:全国疟疾日定在哪一天
全国疟疾日定在哪一天
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每年的4月26日为全国疟疾日。
20全国疟疾日是:4月26日星期二
年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6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的通知
国卫办疾控函〔2016〕3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启动消除疟疾行动以来,全国消除疟疾工作进展顺利,全国共计报告疟疾病例3116例,其中98%以上为境外输入性病例,且较有所增加。防控境外输入是当前消除疟疾工作重点。4月26日是第9个“全国疟疾日”,我委决定开展以“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为主题的疟疾日宣传活动,以提高社会和公众的疟疾防控意识。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
目前,全国31个省份均有输入性病例报告,随着我国居民出境旅游、务工、经商等人数增加,疟疾输入风险加大。各地卫生计生部门要在开展“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期间,与当地检验检疫、商务、旅游等部门加强合作,围绕宣传主题,制定详细宣传方案,统筹安排资源,共同开展宣传活动,及时互通境外感染和输入性病例等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多种渠道与方式宣传疟疾防治核心信息(附件1),尤其要加强出国经商、旅游和务工等重点人群宣传,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谨防境外感染,增强患者及时就诊、配合治疗意识,使每一例患者都得到治疗,减少传播风险。
二、组织处置演练,提高输入性疟疾防控能力。
及时有效处置输入性疟疾疫情,防止出现二代病例是消除疟疾关键环节。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在“全国疟疾日”前后,参照输入性疟疾疫情处置演练方案(附件2),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组织疫情处置演练,提高防控处置能力,做到输入性疟疾病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疟疾诊治能力和防控水平。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结合防治宣传活动,组织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技术人员开展消除疟疾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巩固提高疾控技术人员疟疾实验室复核、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疫点调查与快速处置能力。在输入性病例较多地区,卫生计生部门应建立重症疟疾救治专家库,指定定点医院诊治重症疟疾病例,组织临床医生开展疟疾诊治知识培训和考核。
请各省(区、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真总结本地区“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开展情况,于2016年5月底前将书面材料报送我委疾控局,电子版材料(含视频、照片、宣传画等)发送至benguangzhang@163.com,我委将适时开展宣传活动和演练情况的总结交流。
联系人:疾控局 胡桃
电话:010-68792697
传真:010-68792342
附件:1. 疟疾防治宣传核心信息
2. 输入性疟疾疫情处置演练方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6年4月6日
篇9:全国疟疾日活动方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xq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年4月26日是第9个“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为“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为做好今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推进《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实施,现将有关工作要求如下:
一、加强领导,做好宣传组织工作
近年来,我国疟疾疫情持续下降,疟疾报告病例以境外输入为主。20境外输入病例占疟疾报告病例总数的98%,防范境外疟疾输入,防止二代病例发生是今后疟疾防治工作重点。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紧密围绕宣传主题,制订宣传计划,组织开展宣传活动。要利用“全国疟疾日”的契机,向当地政府汇报消除疟疾工作进展,研究解决消除工作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要积极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各类媒体,创新宣传方式,有针对性地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尤其要加强对出国经商、旅游和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增强患者及时就诊、配合治疗的意识,谨防境外感染,减少境外输入病例。(宣传核心信息见附件,宣传短片可从我委网站下载。)
二、加强协调,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与教育、商务、出入境检验检疫、新闻出版广电、旅游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认真落实《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各项防控措施,特别要加强输入性疟疾病例管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认真做好病例发现、诊断、治疗、报告和疫情处置工作。各地应当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清除蚊虫孳生场所,杀灭蚊虫。
三、加强培训,提高消除疟疾工作能力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结合防治宣传活动,组织疾控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人员开展消除疟疾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好每一例病例的调查核实和资料整理,不断提高镜检技能、血片制作、病例复核及疫情处置能力,推动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工作。
请各省(区、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真总结本地区“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开展情况,于2016年5月底前将书面和电子版报告(含视频、照片、宣传画等材料)报送我委疾控局。
联系人:血吸虫病和地方病预防控制处 胡_
电 话:_
传 真:_
邮 箱:_
篇10: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
为进一步掀起“122全国交通安全宣传日”宣传活动热潮,贯彻落实省、州“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传活动要求精神,根据《延吉市交警大队“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传活动方案》,11月26日下午,延吉大队选派宣传民警到延吉市朝阳小学校,在该校五年三班召开“交通安全伴我行”为主题班会,并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交通安全课。
活动以冬季出行如何安全过马路,如何在路上安全行走、乘车等为宣传内容,民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近几年在延吉市发生的涉及学生交通事故案例,讲解交通安全知识;选用各种交通信号、标志、交通安全知识与学生进行互动;以精彩的文艺节目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受到交通安全教育,强化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法治意识。同时,提醒学生时刻谨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并利用“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带动学生家长及全社会共同关注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规,提高未成年人“知危险、会避险”的自我保护技能,做文明交通参与者。
该校将讲课内容通过多媒体在全校播放,让全校余名小学生同时都能收看和接受教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篇11: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
为丰富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深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近日,无棣交警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活动为契机,走进辖区学校班级,为师生上“关爱生命、文明出行” 主题班会,借助学校的师资力量推广和普及交通安全教育。
主题班会围绕“无棣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分析、典型青少年儿童伤亡案例、交通事故三大杀手,平安出行倡议”四个方面进行,通过PPT演示的方式,宣传交通安全出行常识,积极调动同学们学习了解交通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并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学生家长、朋友文明参与交通。主题班会结束后,民警联合班主任举办了手抄报比赛,并评选出优秀作品予以表彰,进一步宣传“交通安全无小事,学校安全无小事”。
交通安全主题班会,加深了师生对道路安全行驶的认识,孩子们容易接受,文明交通理念深入学生、家长、学校以及交通管理者的心中,起到教育一个儿童,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
篇1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
今年12月2日 是第四个“全国交通安全日”,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团委召开主题团会,向全校36个教学班,2200名师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本次团会以今年“拒绝危险驾驶,安全文明出行“的安全日主题作为主题,倡议大家做到:不闯灯,不跨越护栏,不横穿马路,相互礼让、相互监督,坚决抵制坐无证车、超载车、报废车以及非营运车等不良行为,共同养成文明礼貌的出行习惯,展示主人翁姿态,做文明交通的好少年。
本次团会丰富了学生的交通知识,加强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团会后期,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出行中会注意交通安全,不再横穿马路,一定会走天桥或斑马线,也会提醒家长要安全驾驶,礼让行人。
本次团会前,团委组织多名老师,一起研讨制作了课件,提供给各班使用。有效促进了交通安全知识在广大师生中的普及,引导学生对交通法规、安全知识继续深入学习,对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篇13:全国疟疾日主题“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全国疟疾日主题“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4月26日是第9个“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是“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全国疟疾日实施方案
一、宣传活动
(一)市级宣传活动
“全国疟疾日”前后,市卫生计生委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疟疾防治宣传活动。具体如下:
1.4月26日下午,会同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地铁陆家嘴站1号出口广场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专家讲座、知识问答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疟疾防治的健康宣传。
3.会同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开展输入性疟疾疫情应对处置桌面推演。开展全市医务人员疟疾防治专题培训,举行疟疾实验室检测技能竞赛等。
(二)区县级宣传活动
各区县卫生计生委应围绕宣传主题,结合辖区实际,组织开展现场咨询解答、宣传资料发放等形式的宣传活动;深入社区、学校和有境外员工派遣的`大型工厂企业等举办疟疾防治核心知识宣传科普讲座;开展辖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疟疾防治业务培训等。
二、工作要求
(一)各区县卫生计生委应高度重视“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加强对疟疾防治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充分利用开展“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的契机,进一步加强与辖区发改、教育、科技、经信、公安、财政、商务、文广、旅游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不断巩固和完善部门间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认真实施《上海市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二)各区县卫生计生委应在“全国疟疾日”前后,结合辖区实际,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疟疾防治宣传活动,为疟疾防治创造良好工作氛围。要主动与教育、旅游、出入境等部门沟通,配合做好中小学生、出国旅游、经商和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和有境外员工派遣的大型工厂企业等重点单位的针对性宣传活动,增强其自我防护意识,谨防境外感染,减少境外输入病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落实好市级宣传活动,加强对区县宣传活动的指导。市健康教育所应充分发挥“12320”公共卫生公益热线宣传平台作用,做好疟疾防治知识等的宣传和咨询解答。
(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不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提高疟疾诊治的技能和水平,提高警惕性和敏感性,发现病例及时报告。市和区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加强对网络报告病例的监测,主动发现疟疾病例,及时、规范、有效地处置疫情,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清除蚊虫孳生场所,阻断疟疾传播途径。
(四)各区县卫生计生委应于5月15日前将辖区活动总结(含视频、照片、宣传画等材料)报送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于5月20日前汇总全市宣传活动情况后报送至市卫生计生委疾控处。
更多相关热点文章推荐:
1.204.26疟疾日宣传主题
2.2016年4.26全国疟疾日宣传资料
3.2016年全国疟疾日宣传计划
4.2016年全国疟疾日定在哪一天
5.2016.4.26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总结
篇14:20疟疾主题班会教案
一、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
目前,全国31个省份均有输入性病例报告,随着我国居民出境旅游、务工、经商等人数增加,疟疾输入风险加大。各地卫生计生部门要在开展“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期间,与当地检验检疫、商务、旅游等部门加强合作,围绕宣传主题,制定详细宣传方案,统筹安排资源,共同开展宣传活动,及时互通境外感染和输入性病例等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多种渠道与方式宣传疟疾防治核心信息(附件1),尤其要加强出国经商、旅游和务工等重点人群宣传,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谨防境外感染,增强患者及时就诊、配合治疗意识,使每一例患者都得到治疗,减少传播风险。
二、组织处置演练,提高输入性疟疾防控能力。
及时有效处置输入性疟疾疫情,防止出现二代病例是消除疟疾关键环节。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在“全国疟疾日”前后,参照输入性疟疾疫情处置演练方案(附件2),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组织疫情处置演练,提高防控处置能力,做到输入性疟疾病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疟疾诊治能力和防控水平。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结合防治宣传活动,组织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技术人员开展消除疟疾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巩固提高疾控技术人员疟疾实验室复核、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疫点调查与快速处置能力。在输入性病例较多地区,卫生计生部门应建立重症疟疾救治专家库,指定定点医院诊治重症疟疾病例,组织临床医生开展疟疾诊治知识培训和考核。
请各省(区、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真总结本地区“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开展情况,于2016年5月底前将书面材料报送我委疾控局,电子版材料(含视频、照片、宣传画等)发送至___,我委将适时开展宣传活动和演练情况的总结交流。
篇15:疟疾主题班会教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加强综合防治和监测力度,降低流行程度和发病率,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全民防虐意识,落实发热病人血检工作,,及时发现疟疾病人,规范治虐工作。
二、目标指标
1、到20__年无本地无感染疟疾病例;20__年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2、2020年前通过消除疟疾国家认证。
3、按照疟疾项目工作规划完成各项工作指标。
三、技术措施
我真的疟疾防治采取以消除疟疾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传染源的及时发现和规范抗疟治疗为重点,巩固抗虐成果,增强全民防虐意识,从控制疟疾向消除疟疾迈进。
四、方法
(一)传染源控制
1、发热病人血检
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三热病人),应开展显微镜检查疟原虫,血检对象重点是来自于其它疟区的发热病人。村卫生所(室),应向上级医疗机构或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送检。
血检指标:以乡镇为单位,“三热”病人年血检率应达到70%以上。年血检率大于本地居住人口的100%,乡镇覆盖率100%,村覆盖率100%。
2、疫情报告
各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包括乡村医生和个体医生),对发现的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均应填写《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规定和卫生部关于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要求,加强疫情报告和管理,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并及时进行网络直报。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理,严防疟疾传播流行。
3、病例治疗
依据《疟疾诊断标准》诊断确诊的和临床诊断为疟疾病例者,均应进行规范治疗,对疑似疟疾病例应进行假定性治疗,治疗率应达到100%。
治疗药物及方法:
间日疟,三日疟应给予氯喹加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治疗,(1)氯喹:口服总剂量1200 mg。第1天600 mg,顿服或分2次服,每次300 mg;第2、3天各服1次, 每次300 mg。
(2)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 mg。从服用氯喹的第1天起,同时服用伯氨喹,每天1次, 每次22.5 mg, 连服8天。
恶性疟及重症疟疾的治疗,(1)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剂(科泰复):口服总剂量8片(每片含双氢青蒿素40mg,磷酸哌喹320mg),首剂2片,首剂后6—8小时 、24小时 、32小时各 2片。(2)蒿甲醚:每天肌注1次, 每次80mg,连续3—5天,首剂加倍。若原虫密度大于15万/μl,首剂给药后4—6小时,再给予80mg肌注。
疑似疟疾病例的假定性治疗药物及方法:
对来自单一间日疟流行区人员的假定性治疗,氯喹总量600mg顿服或两次分服,每次300mg ,间隔6—8小时;在有恶性疟流行地区,可用磷酸哌喹600mg 顿服。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者给予规范治疗。
4、休止期根治
对上一年的间日疟病人,在疟疾传播休止期,采用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根治,根治率达到90%以上。方法:口服伯氨喹总剂量180mg,每天1次,每次22.5mg,连服8天。对病人家属和四邻居民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休止期服药。
(二)疫点处理
对5—10月发生的疟疾、输入性疟疾,应根据情况进行疫点处理。
1、媒介防制措施
以患者居住地为中心,周围500米内的居民住房都应进行喷洒灭蚊和蚊帐浸泡。喷洒和浸泡方法防治。
2、保护易感人群
对疫点范围内的居民,应根据情况服用预防药。服用方法:每次服氯喹300mg, 每7—10天服1次,连服2—3次。
3、追踪观察
对疫点内的居民,凡出现类似疟疾发热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血检查疟原虫。定期对疫点居民进行一次访视,观察有无继发病例,一般观察一年,对疫点内出现的患者及时给予治疗,必要时再进行一次灭蚊和预防服药。
(三)流动人口疟疾防治措施
1、健康教育
近年来我镇发生的疟疾病例有输入性恶性疟,因此,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结合“4.26全国疟疾防治宣传日”宣传活动,重点对外出疟区的流动人口采取各种形式,利用各种传媒,加强健康教育,普及疟疾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及时就诊、配合治疗、自我防护和主动参与预防控制工作意识。
2、预防服药
对我镇进入过国内、外疟疾高传播地区的回乡人员,应
于传播季节定期服用抗疟药。到疟疾流行区经常夜晚室外作业与野外露宿者等高危人群,在传播季节亦应进行预防服药。
预防服药方法:氯喹,每次服300mg, 每7—10天服1次,但连续服药的时间不宜超过3-4个月。
(四)疟疾防治技能培训
我镇的疟疾防治技能培训,由县疾控中心负责对乡(镇),村医务人员的疟疾防治技能培训。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五)突发疫情处理
我镇已连续14年疟疾的爆发流行,如1个月内同一行政村发现5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疟疾病例,或发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病例,根据《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视为疟疾突发疫情,应启动应急处理工作。
突发疫情应急处理按《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