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丢匹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余光中语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余光中语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余光中语录
说是人生无常,却也是人生之常。
——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来台之后,与火车更有缘分。什么快车慢车、山线海线,都有缘在双轨之上领略,只是从前路上的东西往返,这时,变成了纵贯线上的南北来回。滚滚疾转的风火轮上,现代哪吒的心情,有时是出发的兴奋,有时是回程的慵懒,有时是午晴的遐思,有时是夜雨的寂寞。大玻璃窗招来豪阔的山水,远近的城村;窗外的光景不断,窗内的思绪不绝,真成了情景交融。尤其是在长途,终站尚远,两头都搭不上现实,这是你一切都被动的过渡时期,可以绝对自由地大想心事,任意识乱流。
——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我对朋友这么说过。
——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只是到了夜里,人籁寂寂,天籁齐歇,像躺在一支坏了的表里,横听竖听,都没有声音。
——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所以政治使人分裂而文化使人相亲:我们只听说有文化,却没听说过武化。要动用武力解放这个、统一那个,都不算文化。
——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对社会只有奉献而不要求,不要求它变得更合理更进步,那是愚忠。不问收获,是不对的。反之,对社会只有要求而不奉献,那是狂妄与自私。
——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那时正当抗战,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一寸铁路也没有。不知道为什么,年幼的我,在千山万岭的重围之中,总爱对着外国地图,向往去远方游历,而且见到月历上有火车在旷野奔驰,曳着长烟,便心随烟飘,悠然神往,幻想自己正在那一排长窗的某一扇窗口,无穷的风景为我展开,目的地呢,则远在千里外等我,最好是永不到达,好让我永不下车。那平行的双轨从天边疾射而来,像远方伸来的双手,要把我接去未知;不可久视,久视便受它催眠。乡居的少年那么神往于火车,大概是因为它雄伟而修长,轩昂的车头一声高啸,一节节的车厢铿铿跟进,那气派真是慑人,继续单调而催眠,也另有一番情韵。
——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美国火车经常误点,真是恶名昭彰。我在美国下决心学开汽车,完全是给老天爷激出来的。火车误点,或是半途停下来等到地老天荒,甚至为了说不清楚的深奥原因向后倒开,都是最不浪漫的事。几次耽误,我一怒之下,决定把方向盘握在自己手里,不问山长水远,都可即时命驾。
——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在美国的那几年,坐过好多次火车,在爱奥华城读书的那一年,常坐火车去看刘鎏和孙璐。美国是汽车王国,火车并不考究。去芝加哥的老式火车颇有十九世纪遗风,坐起来实在不大舒服,但沿途的风景却看之不倦。
——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乡情落实于地理与人民,而弥漫于历史与文化,其中有实有虚,有形有神,必须兼容,才能立体。乡情是先天的,自然而然,不像民族主义会起政治的作用。把乡情等同于民族主义,更在地理、人民、历史、文化之外加上了政府,是一种“四舍五入”的含混观念。朝代来来去去,强加于人的政治不能持久。
——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篇2:诗人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诗人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那时正当抗战,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一寸铁轨也没有。不知道为什么,年幼的我,在千山万岭的重围之中,总爱对着外国地图,向往去远方游历,而且觉得足浪漫的旅行方式,便是坐火车。每次见到月历上有火车在旷野奔驰,曳着长烟,便心随烟飘,悠然神往,幻想自己正坐在那一排长窗的某一扇窗口,无穷的风景为我展开,目的地呢,则远在千里外等我,最好是永不到达,好让我永不下车。那平行的双轨一路从天边疾射而来,像远方伸来的双手,要把我接去未知;不可久视,久视便受它催眠。
乡居的少年那么神往于火车,大概因为它雄伟而修长,轩昂的车头一声高啸,一节节的车厢铿铿跟进,那气派真是慑人。至于轮轨相激枕木相应的节奏,初则铿锵而慷慨,继则单调而催眠,也另有一番情韵。过桥时俯瞰深谷,真若下临无地,蹑虚而行,一颗心,也忐忐忑忑呆在半空。黑暗迎面撞来,当头罩下,一点准备也没有,那是过山洞。惊魂未定,两壁的回声轰动不绝,你已经愈陷愈深,冲进山岳的盲肠里去了。光明在山的那一头迎你,先是一片幽昧的微熹,迟疑不决,蓦地天光豁然开朗,黑洞把你吐回给白昼。这一连串的经验,从惊到喜,中间还带着不安和神秘,历时虽短而印象很深。
坐火车最早的记忆是在十岁。正是抗战第二年,母亲带我从上海乘船到安南,然后乘火车北上昆明。滇越铁路与富良江平行,依着横断山脉蹲踞的余势,江水滚滚向南,车轮铿铿向北。也不知越过多少桥,穿过多少山洞。我靠在窗口,看了几百里的桃花映水,真把人看得眼红、眼花。
入川之后,刚亢的铁轨只能在山外远远喊我了。一直要等胜利还都,进了金陵大学,才有京沪路上疾驶的快意。那是大一的暑假,随母亲回她的故乡武进,铁轨无尽,伸入江南温柔的水乡,柳丝弄晴,轻轻地抚着麦浪。可是半年后再坐京沪路的班车东去,却不再中途下车,而是直达上海。那是最难忘的火车之旅了:红旗渡江的前夕,我们仓皇离京,还是母子同行,幸好儿子已经长大,能够照顾行李。车厢挤得像满满一盒火柴,可是乘客的四肢却无法像火柴那么排得平整,而是交肱叠股,摩肩错臂,互补着虚实。母亲还有座位。我呢,整个人只有一只脚半踩在茶几,另一只则在半空,不是虚悬在空中,而是斜斜地半架半压在各色人等的各色肤体之间。这么维持着“势力平衡”,换腿当然不能,如厕更是妄想。到了上海,还要奋力夺窗而出,否则就会被新拥上来的回程旅客夹在中间,挟回南京去了。
来台之后,与火车更有缘分。什么快车慢车、山线海线,都有缘在双轨之上领略,只是从前京沪路上的东西往返,这时,变成了纵贯线上的南北来回,滚滚疾转的风火车轮上,现代哪吒的心情,有时是出发的兴奋,有时是回程的偷懒,有时是午晴的遐思,有时是夜雨的落寞。大玻璃窗招来豪阔的山水,远近的城村;窗外的光景不断,窗内的思绪不绝,真成了情景交融。尤其是在长途,终站尚远,两头都搭不上现实,这是你一切都被动的过渡时期,可以绝对自由地大想心事,任意识乱流。
饿了,买一盒便当充午餐,虽只一片排骨,几块酱瓜,但在快览风景的高速动感下,却显得特别可口。台中站到了,车头重重地喘一口气,颈挂零食拼盘的小贩一拥而上,太阳饼、凤梨酥的诱惑总难以拒绝。照例一盒盒买上车来,也不一定是为了有多美味,而是细嚼之余有一股甜津津的乡情,以及那许多年来,唉,从年轻时起,在这条线上进站、出站、过站、初旅、重游、挥别,重重叠叠的回忆。
最生动的回忆却不在这条线上,在阿里山和东海岸。拜阿里山神是在十二年前。朱红色的窄轨小火车在洪荒的岑寂里盘旋而上,忽进忽退,忽蠕蠕于悬崖,忽隐身于山洞,忽又引吭一呼。回声在峭壁间来回反弹。万绿丛中牵曳着这一线媚红,连高古的山颜也板不起脸来了。
拜东岸的海神却近在三年以前,是和我存一同乘电气化火车从北回线南下。浩浩的太平洋啊,日月之所出,星斗之所生,毕竟不是海峡所能比,东望,是令人绝望的水蓝世界,起伏不休的咸波,在远方,摇撼着多少个港口多少只船,们不到边,探不到底,海神的心事就连长钱千丈也难窥。一路上怪壁碍天,奇岩镇地,被千古的风浪刻成最丑所以也最美的形貌,罗列在岸边如百里露天的艺廊,刀痕刚劲,一件件都凿着时间的签名,最能满足狂士的“石癖”。不仅岸边多石,海中也多岛。火车过时,一个个岛屿都不甘寂寞,跟它赛起跑来。毕竟都是海之囚,小的,不过跑三两分钟,大的,像龟山岛,也只能追逐十几分钟,就认输放弃了。
萨洛扬的小说里,有一个寂寞的野孩子,每逢火车越野而过,总是兴奋地在后面追赶。四十年前在四川的山国里,对着世界地图悠然出神的,也是那样寂寞的一个孩子,只是在他的门前,连火车也不经过。后来远去外国,越洋过海,坐的却常是飞机,而非火车。飞机虽可想成庄子的逍遥之游,列子的御风之旅,但是出没云间,游行虚碧,变化不多,机窗也太狭小,久之并不耐看。哪像火车的长途,催眠的节奏,多变的风景,从阔窗里看出去,又像是在人间,又像驶出了世外。所以在国外旅行,凡铿铿的双轨能到之处,我总是站在月台——名副其实的“长亭”——上面,等那阳刚之美的火车轰轰隆隆其势不断地踹进站来,来载我去远方。
在美国的那几年,坐过好多次火车。在爱奥华城读书的那一年,常坐火车去芝加哥看刘鎏和孙璐。美国是汽车王国,火车并不考究。去芝加哥的老式火车颇有十九世纪遗风,坐起来实在不大舒服,但沿途的风景却看之不倦。尤其到了秋天,原野上有一股好闻的淡淡焦味,太阳把一切成熟的东西焙得更成熟,黄透的枫叶杂着耗尽的橡叶,一路艳烧到天边,谁见过那样美丽的火灾呢?过密西西比河,铁桥上敲起空旷铿铿,桥影如网,张着抽象美的线条,倏忽已踹过好一片壮阔的烟波。等到暮色在窗,芝城的灯火迎面渐富,那黑人老车掌就喉音重浊地喊出站名:Tang lewood!
有一次,从芝城坐火车回爱奥华城。正是耶诞假后,满车都是回校的学生,大半还背着、拎着行囊,更形拥挤。我和好几个美国学生挤在两节车厢之间,等于站在老火车轧轧交挣的关节之上,又冻又渴。饮水的纸杯在众人手上,从厕所一路传到我们跟前。更严重的问题是不能去厕所,因为连那里面也站满了人。火车原已误点,我们在阿气翳窗的芝城总站上早已因立了三四个小时,偏偏隆冬的膀胱最容易注满。终于“满载而归”,一直熬到爱大的宿舍。一泻之余,顿觉身轻若仙,重心全失。
美国火车经常误点,真是恶名昭彰。我在美国下决心学开汽车,完全是给老爷火车激出来的。火车误点,或是半途停下来等到地老天荒,甚至为了说不清楚的深奥原因向后倒开,都是最不浪漫的事。几次耽误,我一怒之下,决定把方向盘握在自己手里,不问山长水远,都可即时命驾。执照一到手,便与火车分道扬镳,从此我聘我的高速路,它敲它的双铁轨。不过在高速路旁,偶见迤迤的列车同一方向疾行,那修长而魁伟的体魄,那稳重而剽悍的气派,尤其是在天高云远的西部,仍令我怦然心动。总忍不住要加速去追赶,兴奋得像西部片里马背上的大盗,直到把它追进了山洞。
篇3: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节选)》阅读答案
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节选)》阅读答案
①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那时正当抗战,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一寸铁路也没有。不知道为什么,年幼的我,在千山万岭的重围之中,见到月历上有火车在旷野奔驰,曳着长烟,便心随烟飘,悠然神往,幻想自己正在那一排长窗的某一扇窗口,无穷的风景为我展开,目的地呢,则远在千里外等我,最好是永不到达,好让我永不下车。A那平行的双轨从天边疾射而来,像远方伸来的双手,要把我接去未知;不可久视,久视便受它催眠。
②坐火车最早的记忆是在十岁。正是抗战第二年,母亲带我从上海乘船到安南,然后乘火车北上昆明。入川之后,刚亢的铁路只能在山外远远喊我了。一直要等胜利还都,进了金陵大学,才有京沪路上疾驶的快意。
③那是大一的暑假,随母亲回她的故乡武进,铁轨无尽,伸入江南温柔的水乡,柳丝弄晴,轻轻地抚着麦浪。那是最难忘的火车之旅了:红旗渡江的前夕,我们仓皇离京,还是母子同行,幸好儿子已经长大,能够照顾行李。车厢挤得像满满一盒火柴,母亲还有座位。我呢,整个人只有一只脚半踩在茶几上,另一只则在半空,不是虚悬在空中,而是斜斜地半架半压在各色人等的各色肢体之间。这么维持着“势力平衡”,换腿当然不能,如厕更是妄想。到了上海,还要奋力夺窗而出,否则就会被新涌上来的回程旅客夹在中间,夹回南京去了。
④来台之后,与火车更有缘分。滚滚疾转的风火轮上,现代哪吒的心情,有时是出发的兴奋,有时是回程的慵懒,有时是午晴的遐思,有时是夜雨的寂寞。大玻璃窗招来豪阔的山水,远近的城村;窗外的光景不断,窗内的思绪不绝,真成了情景交融。B尤其是在长途,终站尚远,两头都搭不上现实,这是你一切都被动的过渡时期,可以绝对自由地大想心事,任意识乱流。
⑤在香港,我的楼下是山,山下正是九广铁路的中途。从黎明到深夜,在阳台下滚滚碾过的客车、货车,至少有一百班。初来的时候,几乎每次听见过车过,都不禁要想起铁轨另一头的那一片土地,简直像十指连心。十年下来,那样的节拍也已听惯,早成大寂静里的背景音乐,与山风海潮合成浑然一片的`天籁了。那轮轨交磨的声音,远时哀沉,近时壮烈,清晨将我唤醒,深宵把我摇醒,已经潜入了我的脉搏,与我的呼吸相通。将来我回去台湾,最不惯的恐怕就是少了这金属的节奏,那就是真正的寂寞了。也许应该把它录下音来,用最敏感的机器,以备他日怀旧之需。C附近有一条铁路,就似乎把住了人间的动脉,总是有情的。
⑥香港的火车电气化之后,大家坐在冷静如冰箱的车厢里,忽然又怀起旧来,隐隐觉得从前的黑头老火车,曳着煤烟而且重重叹气的那种,古拙刚愎之中仍不失可亲的味道。在从前那种火车上,总有小贩穿梭于过道,叫卖斋食与“凤爪”,更不少了的是报贩。普通票的车厢里,不分三教九流,男女老幼,都杂杂沓沓地坐在一起,有的默默看报,有的怔怔望海,有的瞌睡,有的啃鸡爪。有的闲闲地聊天,有的慷慨激昂地痛论国事,但旁边的主妇并不理会,只顾着呵斥自己的孩子。如果你要香港社会的样品,这里便是。周末的加班车上,更多广州返来的回乡客,一根扁担,就挑尽了大包小笼。面对此情此景,令我总想起杜米叶(Honore Daumier)的名画《三等车上》。只可惜香港没有产生自己的杜米叶,而电气化后的明净车厢里,从前那些汗气、土气的乘客,似乎一下子不见了,小贩子们也绝迹于月台。我深深怀念那个摩肩接踵的时代。D站在今日画了黄线的整洁月台上,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直到记起了从前那一声汽笛长啸。
1、本文标题“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很靓,请予以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内容和结构角度分析ABCD四处划线句在全文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中有一处病句,请你修改后把正确句子写下来。
病句:面对此情此景,令我总想起杜米叶的名画《三等车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第二句中冒号起什么作用?可以换成什么符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作者的哪一首诗歌?古诗当中有很多类似题材,请默写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发挥想象,仿写一句,要求结构相似。
那平行的双轨从天边疾射而来,像远方伸来的双手,要把我接去未知;不可久视,久视便受它催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运用比喻手法,把抽象事物写得具体形象,新颖生动。
2、内容上,都有巧妙的点题;结构上,前后呼应,使文章有机的组织起来。
3、面对此情此景,我总想起杜米叶的名画《
三等车上》。(此情此景,令我总想起杜米叶的名画《三等车上》。)
4、解释说明,破折号。
5、《乡愁》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略”
篇4:余光中作品《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简介
余光中作品《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简介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福建永春人,因母亲、妻子均为常州人,亦自称江南人。曾在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攻读,毕业于台湾大学。在美国读书、教书五年,并任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高雄中山大学教授。
对诗、散文、评论、翻译均有贡献,已出版专著五十种。近年在大陆各省出书已逾二十种。余氏写诗、评诗、译诗、教诗、编诗,对诗之贡献堪称全才。诗作如《乡愁》、《当我死时》、《等你,在雨中》、《白玉苦瓜》等均传诵一时。
作品简介: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是余光中50几岁时的散文作品集,比其早期作品,味道醇厚许多,用词遣句依然讲究,比原来的文章好读多了。余光中早期抒情散文,有过分雕砌的'毛病,到《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时,他的抒情浓度、用典、叙事,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这本集子有20几篇文章,收录了余光中1978年冬到1985年之间21篇散文,有随感、札记、人物、游记。作者的才识、学样、情怀、趣味,在不动声色的记叙中呈现出来,他写电话、火车、汽车、女儿的男朋友,妙趣横生。这些日常细节,实际关涉到现代化、心理学等多种问题。余光中感慨现代生活节奏加剧,用书信追忆古典情怀。科技将人彻底改变,现在人们越来越依赖由疏远关系组成的网络,宁愿跟陌生人互相试探,不愿敲开隔壁的门。
双管在握的作家要表现一种经验时,怎能决定该用诗还是散文呢?诗的篇幅小,密度大,转折快,不能太过旁鹜细节,散文则较多回旋的空间。所以同一经验,欲详其事,可以用散文,欲传其情,则宜写诗。去年初夏,和沙田诸友爬山,从新娘潭一直攀上八仙岭,终於登上纯阳峰,北望沙田而同声欢呼者共为六人:梁锡华伉俪、刘述先、朱立、黄国彬和我。当时登高望远临风长啸的得意之情,加上回顾山下的来路,辛苦,曲折,一端已没入人间,那一份得来不易的成就感,用诗来歌咏最能传神。用散文也能,若是那作者笔下富於感性,在叙事、抒情之外尚能状物写景。可惜纯散文家中有一半不擅此道。
篇5:记忆像铁轨一样长阅读答案
①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那时正当抗战,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一寸铁路也没有。不知道为什么,年幼的我,在千山万岭的重围之中,见到月历上有火车在旷野奔驰,曳着长烟,便心随烟飘,悠然神往,幻想自己正在那一排长窗的某一扇窗口,无穷的风景为我展开,目的地呢,则远在千里外等我,最好是永不到达,好让我永不下车。A那平行的双轨从天边疾射而来,像远方伸来的双手,要把我接去未知;不可久视,久视便受它催眠。
②坐火车最早的记忆是在十岁。正是抗战第二年,母亲带我从上海乘船到安南,然后乘火车北上昆明。入川之后,刚亢的铁路只能在山外远远喊我了。一直要等胜利还都,进了金陵大学,才有京沪路上疾驶的快意。
③那是大一的暑假,随母亲回她的故乡武进,铁轨无尽,伸入江南温柔的水乡,柳丝弄晴,轻轻地抚着麦浪。那是最难忘的火车之旅了:红旗渡江的前夕,我们仓皇离京,还是母子同行,幸好儿子已经长大,能够照顾行李。车厢挤得像满满一盒火柴,母亲还有座位。我呢,整个人只有一只脚半踩在茶几上,另一只则在半空,不是虚悬在空中,而是斜斜地半架半压在各色人等的各色肢体之间。这么维持着“势力平衡”,换腿当然不能,如厕更是妄想。到了上海,还要奋力夺窗而出,否则就会被新涌上来的回程旅客夹在中间,夹回南京去了。
④来台之后,与火车更有缘分。滚滚疾转的风火轮上,现代哪吒的心情,有时是出发的兴奋,有时是回程的慵懒,有时是午晴的遐思,有时是夜雨的寂寞。大玻璃窗招来豪阔的山水,远近的城村;窗外的光景不断,窗内的思绪不绝,真成了情景交融。B尤其是在长途,终站尚远,两头都搭不上现实,这是你一切都被动的过渡时期,可以绝对自由地大想心事,任意识乱流。
⑤在香港,我的楼下是山,山下正是九广铁路的中途。从黎明到深夜,在阳台下滚滚碾过的客车、货车,至少有一百班。初来的时候,几乎每次听见过车过,都不禁要想起铁轨另一头的那一片土地,简直像十指连心。十年下来,那样的节拍也已听惯,早成大寂静里的背景音乐,与山风海潮合成浑然一片的天籁了。那轮轨交磨的声音,远时哀沉,近时壮烈,清晨将我唤醒,深宵把我摇醒,已经潜入了我的脉搏,与我的呼吸相通。将来我回去台湾,最不惯的恐怕就是少了这金属的`节奏,那就是真正的寂寞了。也许应该把它录下音来,用最敏感的机器,以备他日怀旧之需。C附近有一条铁路,就似乎把住了人间的动脉,总是有情的。
⑥香港的火车电气化之后,大家坐在冷静如冰箱的车厢里,忽然又怀起旧来,隐隐觉得从前的黑头老火车,曳着煤烟而且重重叹气的那种,古拙刚愎之中仍不失可亲的味道。在从前那种火车上,总有小贩穿梭于过道,叫卖斋食与“凤爪”,更不少了的是报贩。普通票的车厢里,不分三教九流,男女老幼,都杂杂沓沓地坐在一起,有的默默看报,有的怔怔望海,有的瞌睡,有的啃鸡爪。有的闲闲地聊天,有的慷慨激昂地痛论国事,但旁边的主妇并不理会,只顾着呵斥自己的孩子。如果你要香港社会的样品,这里便是。周末的加班车上,更多广州返来的回乡客,一根扁担,就挑尽了大包小笼。面对此情此景,令我总想起杜米叶(Honore Daumier)的名画《三等车上》。只可惜香港没有产生自己的杜米叶,而电气化后的明净车厢里,从前那些汗气、土气的乘客,似乎一下子不见了,小贩子们也绝迹于月台。我深深怀念那个摩肩接踵的时代。D站在今日画了黄线的整洁月台上,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直到记起了从前那一声汽笛长啸。
篇6:记忆像铁轨一样长阅读答案
1、本文标题“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很靓,请予以具体分析。
2、请从内容和结构角度分析ABCD四处划线句在全文的作用。
3、第⑥段中有一处病句,请你修改后把正确句子写下来。
病句:面对此情此景,令我总想起杜米叶的名画《三等车上》。
4、第③段中第二句中冒号起什么作用?可以换成什么符号?
5、本文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作者的哪一首诗歌?古诗当中有很多类似题材,请默写一句。
6、请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发挥想象,仿写一句,要求结构相似。
那平行的双轨从天边疾射而来,像远方伸来的双手,要把我接去未知;不可久视,久视便受它催眠。
篇7:记忆像铁轨一样长阅读答案
1、运用比喻手法,把抽象事物写得具体形象,新颖生动。
2、内容上,都有巧妙的点题;结构上,前后呼应,使文章有机的组织起来。
3、面对此情此景,我总想起杜米叶的名画《三等车上》。(此情此景,令我总想起杜米叶的名画《三等车上》。)
4、解释说明,破折号。
5、《乡愁》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略”。
篇8:记忆像飞花一样
记忆像飞花一样_初中记叙文
千禧之年将至,龆龀之年的我来到实验一小读书,因体貌弱小,不免置身三尺讲台之下。受托双腮,举目打量眼前这个年轻的姊姊,只见她眉毛儿似柳条儿迎风,在说话之余盈盈摆动。眼眸更似一泓清泉,映着清晨阳光,反射出幽幽碧波。
那日中午,这位被我们称作“兰老师”的小姐姐威严地告诉我们那天开始午睡并要求交午睡条。说罢,白皙的手腕在黑板上一挥而就,几个秀婉动人的粉笔字便徐徐泻出,柔声对我们说:“这是要求。”从那时起,午睡条便闯进了我的生活。
飞花烂漫莞尔笑
午睡条似琼花散开,月上稍头,花儿玲珑剔透。虽然只是一瞬间的.相识,但清香漫过之后再品味那一刹那的暗香涌动,感觉到眉间心上暖意流动,脑海深处不觉掉落下一张粗糙且字迹潦草的午睡条。
那是个仲夏之午,自己一觉睡醒便习惯性地大喊:“妈妈,写午睡条了。”许久也没人答应,我慌了,连忙下床,可四周毫无人影。母亲的不辞而别,却忘了对我至关紧要的一环,没有午睡条,我根本进不了教室!不一会儿便急得满头大汗,最后一看表更加慌乱,不及思考,决定“滥竽充数”。当即开始动手着实这个“伟大”的计划,心头如小鹿砰砰直撞,但热血不断涌过心头。我匆匆写下了一张字迹潦草的午睡条,看着父母的龙飞凤舞,自叹不如。
到学校上课,小脸红着,把纸条交到讲台,低着头不敢正视老师眼睛,耳朵几乎快要竖起看是不是马上就要大难临头。是否过了很久,我听到兰老师说:“要上课了,快点进来吧。”不觉长舒一口气,才发觉小手上已经全是汗了。
当晚回家,我才听说老爸打了电话给兰老师的。我无奈地吐了吐舌头:“自己“作案手法”并不高超。”重温旧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不觉莞尔。
别离枝头心惘然
小学就在每日匆匆写下的午睡条中过去了。慢慢地,我上了初中,置身千百莘莘学子之中的巴川中学,不觉暗自担心。而午睡条不再零碎签写了,自己打印表格装订成册。如今翻来,密密麻麻的日期相互重叠,构成了一幅我求学巴中的动态画面。那时才发觉“日月如梭,时日碾转”四字的含义。
柳枯又绿,花败重开。又一年的“五?一”劳动节过去了,又要求午睡,只是不见了收发家校联系本的身影,不觉惘然若失。那日中午难以入眠,恍惚之间,心中吐出几个字:自由了?
真的自由了吗?不觉反复喝问自己。渐渐没有了父母师长的左右,可真的自由了吗?我感觉自己就像一面翱翔蓝天的风筝,刹那之间断线,惊喜之余又有些不知所措。仿佛自己就是枝头上已沉甸甸的果子,迟早要离开枝头找寻自己的天地。忽然想起CCtv上的一句广告词“束缚,是为了飞得更高”,看着天边自由飞翔的鸽子,心中沉甸甸的……
后记:前方的路还很长很长,我举步艰难却又小心翼翼地行走。回想流年似水,驻足回头,看到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记忆中所有流芳飞花一瞬间浮现眼前。那一大叠泛黄的午睡条,那是我残碎的童年。
篇9:像生活一样阳光的语录
像生活一样阳光的语录
1、死容易,活不简单。
2、趁我还爱你,你可不可以不要错过我?
3、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
4、流泪的瞬间,你要明白,人生总有无法不流泪的时候,能够觉醒的人才会了解眼泪的意义。
5、我一直都在尝试向前迈进,我知道这很困难,但生活中没有什么是容易的。如果人生是一片坦途,我们也不会一生下来就啼哭。
6、不管未来如何迷茫,你都是我的永远。
7、把真心交出,就意味着有50%受伤的风险,可是世界这么大,如若连一个甘愿捧出真心的人都没有,岂不更加悲哀,只有真心换得了真心。
8、离开的人潇洒地走了,留在原地的人还在默默收拾碎片。
9、我发现一个人在放弃给别人留好印象的负担之后,原来心里会如此踏实。一个人不必再讨人欢喜,就可以像我此刻这样,停止受累。
10、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11、爱上一个人容易,等平淡了后,还坚守那份诺言,就不容易了。在平淡的时候,遇见另一个让自己动心的人,总会觉得自己应该跟着感觉走,离开旧人,去追求此刻感受到的惊心动魄的真爱,其实再过五年回过头来看,也不过如是。激情是会变麻木的。当在爱里伤害了别人,最终自己会受到伤害。平平淡淡才是真。
12、关于距离,最害怕的就是,你不知道那个人是在想念你,还是已经忘了你。
13、柳传志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经典语句? www.fengup.com)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极值,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要学会一笑置之,要学会超然待之,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
14、现实和梦想是有差距的。有时候,现实可能会把梦想击碎。但是,只求问心无愧。
15、磨合是一段感情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爱一个人,就要多想他付出了多少,而不是只想自己得到了多少。爱一个人,就要有给他踏实安心的'感觉,而不是用折磨对方来证明他对你的爱。
16、就算重来一遍,宁愿思念也要选择同样的路。因为遇见你,让我的人生有了那么多可以回忆的美好,即使没有结局,我还是想要遇见你。
17、里尔克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请你相信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
18、人的一生要疯狂一次,无论是为一个人,一段情,一段路途或一个梦想。
19、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挑肠线中学会挑肠线。
20、刺一样的我,花一样的生活。
篇10:蛇颈龙类都有像蛇一样的长脖子吗
蛇颈龙类都有像蛇一样的长脖子吗
蛇颈龙是中生代中晚期生活在海洋里的`大型爬行动物,具有流线型的躯干和鳍状四肢,善于游泳。在人们印象中,蛇颈龙有形似长蛇的细长颈部,这也许就是蛇颈龙名称的由来。
但是,蛇颈龙是一个很大的类群,既包括长脖子的蛇颈龙亚目,也包括短脖子的上龙亚目。蛇颈龙亚目中,晚侏罗世的棱长颈龙有30节颈椎;晚白垩世的薄板龙颈椎数甚至超过70节;侏罗纪的海鳗龙有44节颈椎,脖子比身体和尾巴加起来都长。
但是,上龙亚目的颈部却很短,颈椎数目也少,相比之下头骨粗壮硕大,故又被称作短颈蛇颈龙。中国重庆璧山出土的化石“璧山上龙”就属此类,它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生活在淡水中的蛇颈龙类。侏罗纪海洋中著名的顶级杀手滑齿龙也属于上龙。它们体长可超过15米,是鱼龙和其他小型蛇颈龙的天敌。
篇11:人生的随笔:贫穷的记忆可能会像影子一样纠缠你一生
贫穷的记忆可能会像影子一样纠缠你一生
01
我感觉自己有好几个分裂的我,其中一个叫做破记性。
从2018年元旦开始写晨间日记,中间虽有怀疑,也想过停笔,但还是坚持到今日,算算已经两月有余。
报告一下——
在九宫格的设计中,有八宫写起来比较容易,唯独昨日三餐这一宫愣是死活想不起来,好难啊!
这不,今天又这样,不得不问家人,家人倒是脱口而出,但是赠送一句——看你那个破记性!
哎!不得不承认,我的这个破记性啊!几乎快成病了!
这可怎么治?
但是,但是,有很多东西是死活忘不掉的,我指的是终生的那种,比如贫穷的记忆。
先吐槽下贫穷这个词,都说贫穷是一种财富。
真的很奇怪,这个调调是从谁开始说的,如果这句话是真的,我怎么完全无感呢?
还有那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又是从谁开始说的呢?
依据本人仅有的多年生活经历,客观且冷静地说,一句话害了人多少年。
垃圾情绪攒多了,必然要爆发一下,只是突然来这么一下显得人很没有涵养的样子,可能还对不起读过的那么多圣贤书,虽然不多。
对不起了!圣人们!
02
好好的情绪忍着忍着不就习惯了吗?
为何今日要爆出来呢?
这源自今年过年时的一个闲聊——
同村发小,小我两岁,大学本科学的金融,很一般的学校,毕业后从业风投,天南海北开始奔波。
起初几年,街边摆桌子发传单,发传单,发传单。
十几年过去,已经年入百万,去年在大上海买下三百多万房产一座。
自此,一枚凤凰男成!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让几乎同样出身的我当场哑然,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把自己的心和脑子掏出来问问到底为啥会有这么大差距?
正当我一刀一刀深深地伤害自己时,这哥们居然还说自己不快乐,就那么一秒,我不想抽自己了,我想抽他,大耳刮子使劲抽。
但是,他随后而来的一溜话让我把心里高高举起的大手掌放了下来。
他说:“女同事买了个2万多的包包,自己也想买个5万的给媳妇,但总觉得心里不舒服,因为在老家,5万够我爸干多少事儿啊!买个破包,实在接受不了!”
这个话我听懂了——
父母还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
而实际情况是,他家父母身体健康,远没有他想象的那般恓惶,说到底,作祟的还是贫穷的记忆。
03
这记忆真的有毒!
狠毒!
04
身边同样的事情很多,前年就有一起——
平时玩的挺好的四家人相约去西安旅游,玩到第二天下午时,兜家非得返回,当时其余三家皆不解,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这样半途而回实在可惜。
但是,兜家还是返回了。
直到接到他发来的短信内容——
明天孩子爷爷要外出打工,自己没能力减轻家里的负担,就想回去送送。
当时看到这句话,心里只是一怔,直到今日方才领略到其中滋味。
是啊!
父母还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
而实际情况是,兜家情况早已不是从前那般,只是那贫穷的记忆如影相随多年,早已经融入血液,深入骨髓。
05
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
光说别人,你难道摆脱啦?
反正至今常常梦见自己在商店买裤子,试来试去,没完没了。
偶尔,还会突然惊醒。
但愿吾辈能早日摆脱!
公众号:洪洞一中玉峰晨曦文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