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的路难走,下一句是:但每走一步,都离天空更近一些。
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藏着一种朴素而深刻的生存哲学。它不是出自哪位哲人的语录,也不是某本古籍中的箴言,而是我在一个偏远山村听一位老农随口说出的。那天清晨,我背着行囊,沿着一条被雨水冲刷得坑洼不平的土路往山上走,目标是山顶那座废弃的气象站。山势陡峭,碎石滑脚,每一步都像在与重力搏斗。汗水浸透衣衫,呼吸急促如风箱,正当我犹豫是否该折返时,一位背着竹篓的老农从我身后缓缓走来。他脚穿草鞋,步履稳健,仿佛脚下不是崎岖山路,而是平坦大道。我忍不住问他:“大爷,这路这么难走,您天天走,不累吗?”他停下脚步,抹了把额头的汗,笑着答道:“山坡上的路难走,但每走一步,都离天空更近一些。”
那一刻,我怔住了。不是因为他的话有多高深,而是因为它如此真实,如此贴近生活。他不是在讲道理,而是在讲经验,讲一种在艰难中依然前行的信念。这路难走,是因为它不迎合人,不为了便利而修得平缓,它依着山的脊梁蜿蜒而上,保留着自然的棱角与倔强。而人走在上面,每一步都必须调动全身的力量,调动意志,调动耐心。可正是这种“难”,让人无法敷衍,无法取巧,只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后来我得知,这位老农每天清晨上山采药,傍晚下山,风雨无阻。他采的不是名贵的药材,而是些寻常的草药,卖给村里的诊所,换些零钱补贴家用。他走这条路已有四十年,脚底的茧比鞋底还厚。我曾问他:“四十年走同一条路,不觉得枯燥吗?”他摇摇头:“路没变,可天在变,云在变,树在长,鸟在飞。我走一步,就多看见一点,多懂一点。难走的路,才让人长记性,长心眼。”他的话让我明白,所谓“难走”,并不只是物理上的障碍,更是心理上的挑战。人在平坦大道上容易麻木,在顺境中容易遗忘。而山坡上的路,逼你清醒,逼你专注,逼你与自己对话。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你的软弱,也照出你的坚韧。
再后来,我走过更多山路,也走过城市里的“捷径”——那些看似平坦、实则布满陷阱的路径。有的路修得笔直宽阔,却通向死胡同;有的路标榜高效便捷,却让人迷失方向。反观那些崎岖的山路,虽然走得慢,却每一步都清晰可感,每一步都算数。它不承诺终点,但保证过程的真实。它不保证成功,但保证成长。就像老农说的,“离天空更近一些”——不是指物理高度,而是指精神上的提升。当你克服了脚下的滑石、肩上的重负、心中的退缩,你的视野自然开阔,心境自然高远。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总渴望平坦,渴望捷径,渴望不劳而获。可真正的成长,往往发生在那些“难走”的时刻。是深夜伏案读书的坚持,是面对失败后的重新站起,是明知前路艰险仍选择前行的勇气。这些时刻,就像走在山坡上,每一步都费力,每一步都疼痛,但每一步都在积累力量,都在靠近那个更好的自己。
山坡上的路难走,但每走一步,都离天空更近一些。这句话,如今已成了我心中的锚点。每当我感到疲惫、迷茫、想要放弃时,它就会浮现在脑海,提醒我:难走的路,才值得走;走得慢,不代表走不到。只要方向正确,哪怕步履蹒跚,也终会抵达。而真正重要的,不是终点是否辉煌,而是这一路走来,你是否真正活过、痛过、成长过。
天空始终在上方,但只有那些愿意攀爬的人,才能看见它的辽阔与澄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