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子上的鸡毛下一句,是“风一吹就飞了”。这句看似简单的俗语,实则蕴含了生活的哲理与时光的流转。小时候在巷口踢毽子,总能看到那些轻盈的鸡毛在阳光下泛着微光,随着脚尖的起落,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可一旦风来,哪怕只是微风,那根最细的鸡毛便悄然脱离毽子,随风飘远,仿佛从未属于过谁。这句“风一吹就飞了”,最初只是大人对孩童的提醒,提醒他们别太执着于那些看似牢固却极易失去的东西。然而随着年岁增长,我才渐渐明白,这句俗语所承载的,远不止对毽子的惋惜,而是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体悟。

童年时,我们总以为拥有是理所当然的。一根鸡毛,几根铜钱,几根彩绳,就能拼出一个能踢上几十下的毽子。那时的快乐简单而具体,一个毽子可以玩一个下午,一群孩子可以围成一圈,笑声不断。可鸡毛毕竟脆弱,踢得久了,毛根松动,风一吹,便脱离了束缚,飘向天空。我们追着跑,伸手去抓,却往往只能看着它越飞越远,最终消失在屋檐或树梢之间。大人们常说:“别追了,风一吹就飞了。”起初我们不解,甚至赌气,非要追回那根毛不可。可后来才明白,有些东西,一旦脱离了原本的依托,便再难找回。就像童年,一旦过去,便只能存在于记忆里,任你再怎么怀念,也无法真正回到那个踢毽子的下午。

成年之后,这句俗语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悄然浮现。工作上的一个项目,投入了数月心血,却在最后关头因政策调整而搁浅;一段感情,彼此付出真心,却因现实压力或误解而渐行渐远;甚至是一个看似稳定的职位,也可能因一次裁员而瞬间失去。这些失去,并非源于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像那根鸡毛一样,被“风”吹走了——这风,可能是时代的变迁、人心的浮动、命运的偶然。我们无法掌控风向,也无法预知哪一根“鸡毛”会在哪一刻脱落。唯一能做的,是在它还在的时候,珍惜每一次踢起的瞬间,感受它在空中的轻盈与自由,而不是执着于它必须永远留在毽子上。

更深的体悟在于,鸡毛的“飞”未必是终结,而可能是另一种开始。那根被风吹走的鸡毛,或许落在邻家孩子的窗前,成了他新毽子的起点;或许飘入田野,被鸟衔去筑巢,成为某个生命的一部分。失去本身并不总是悲剧,它可能是流转、是传递、是重生。人生中的许多“失去”,看似是终结,实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延续。我们放不下的,往往不是那根鸡毛本身,而是我们对它的执念——执着于拥有、执着于控制、执着于永恒。而“风一吹就飞了”,正是提醒我们:世间万物,本无恒常。唯有接受无常,才能在失去中保持从容,在变化中寻得安宁。

如今,我已不再踢毽子,但每当看到街头孩童嬉戏,或风起时空中飘过的细小绒毛,总会想起那句“风一吹就飞了”。它不再是一句轻描淡写的感叹,而是一种生活态度:珍惜当下,但不执迷;努力拥有,也学会放手。人生如毽,起落之间,皆是风景。鸡毛会飞,但踢毽子的快乐,早已留在脚尖的触感里,留在风中的笑声里,留在记忆深处那片阳光洒落的巷口。我们无法留住每一根鸡毛,但我们可以记住每一次腾空的瞬间——那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风会吹走鸡毛,却吹不走那份纯粹的喜悦与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