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经历挫折后成功的短事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经历挫折后成功的短事例,希望大家喜欢!

篇1:经历挫折后成功的短事例
1.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2.斯蒂芬·威廉·霍金,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之所以在轮椅上坐了47年,是因为他在21岁时就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1973年,他考虑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黑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它以最后一刻的爆炸而告终。黑洞辐射的发现具有极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引力、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统一在一起。
3. 孙膑(?-前3),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汉族,山东鄄城人。生于战国时期的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的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孙武后代。身长七尺约为161cm(周的一尺合今23.1cm)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孙膑到魏,用刖刑(即砍去双脚),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后,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出土残简,有一万一千余字。关于孙膑膑刑其实是错误的,在太史公自序这本书中提到“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讲的是孙膑被砍掉双脚,而不是挖掉膝盖骨。
篇2:经历挫折后成功的短事例
1. 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2. 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被当时“改革派”中的有些人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和审讯,几乎送了性命,史称“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1085年宋神宗病逝,哲宗继位,高太后摄政。高太后不满新法,立即起用旧党召。司马光等回亦执政,苏轼被调回京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同旧党发生分歧。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1089年,苏东坡再次被贬出京,出任杭州知府。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又把变法派召回朝内主政,政局变生急转直焉的变化。第二年6月苏东坡,被贬得更远,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定居在惠州(今广东惠阳)。晚年过流放生活。给苏东坡又一次沉重打击,公元117月26日,这位66岁的老人,终于满含悲愤离开人世,结束他命运多舛的一生。
3. 苏轼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就是在被贬时写出的。如:词作《奴娇·赤壁怀石》,散文《篑谷偃记》,《方山子传》、《记承天寺夜游》、前后《赤壁赋》等。
4.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英国诗人拜伦 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5. 塞万提斯,西班牙16世纪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堂吉诃德》风行于世。被称为不朽之作。塞万提斯一生多灾多难,出身没落贵族,家庭贫寒,从小就跟父亲外出奔波谋生。22岁参军,在与土耳其海战中,左手致残。后曾被海盗俘获,卖到阿尔及利亚为奴,历尽艰辛。被父母赎身获得自由后,曾在海军中充任军需,后又蒙冤入狱后生活无着,当时一家7口人过着饥寒交际花迫的生活。他就在这样的困境中写出了《堂吉诃德》、《努曼西亚》、《惩恶扬善故事集》、《加拉黛亚》、《巴尔那斯游记》、《八个新的喜剧和八个新的幕间闹剧》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
6. 1883年,16岁的波兰姑娘玛丽亚,即后来的居里夫人,到某贵族之家当家庭教师,她计划挣一些钱出去上大学。两年后,这家的长子卡西米尔与玛丽亚相恋,玛丽亚刚过19岁,他们计划结婚。当然,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了。可是,由于门第不同,他们的婚姻遭到卡西米尔父母的坚决反对,意志薄弱的卡西米尔屈从了父母。玛丽亚痛苦万分,竟准备“同尘世告别”,但她终于凭着顽强的意志克制住自己。于是,她把个人的不幸化为献身更大目标的动力,化为教育培养当地贫苦孩子的善心以及只身赴巴黎求学的勇气。人们认为,这是一次幸运的失恋。否则,她的历史将会重写,人类将失去一位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女科学家。
7. 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篇3:经历挫折后成功的事例精选
我17岁高中毕业,因为家里穷,我开始了人生的闯荡。初到深圳,不但看不到想象中的“遍地黄金”,连深圳的超市还没看一看就被老乡接到了简陋的皮鞋厂。但我手不巧,做活儿质量差、速度慢,根本无法让老板满意。一个月后,在主管的埋怨声中我告别了皮鞋厂。第一次工作遭遇挫折,我学会了接受埋怨。
出厂仅三天,房租和生活费的压力逼得我在街上乱转。看见一家制衣厂在招工,我求老板留下了我。可是,我好像天生不是踩机器的料,笨手笨脚地干了半个月又被炒了鱿鱼。老板给我20元工钱,我诚恳地说:“谢谢!”老板问:“我炒了你,你不怨恨我?”我说:“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您收留了我,我应该感谢您。”我第二次工作遭遇挫折让我学会了感恩。
过了几天,我又身无分文。饥饿中的我来到工地干起了苦力。我以为自己有的是力气,但事实上,做了两天,我就清楚地认识到,我的力气跟工地上的工人相比,简直是拿小孩的力气跟大人比。但我咬着牙埋头苦干。半个月后,我领到了300元工钱。这段时间让我学会了吃苦。
我不再进厂找事做,用300元当本钱开始批发蔬菜零卖。因为我已经能吃苦、受气并学会了感恩,处事成熟,人缘也很好,生意也就慢慢好起来。半年后,我租了间房子搞起了蔬菜批发。三年后,我的手里有了一笔可以回乡创业的资金。同时,三年的市场历练,也让我对市场有了较强的洞察力。
现在,我在经济大潮中游刃有余。有人问起我经验,我说:经历挫折,在挫折中学会宽容、学会吃苦、学会观察与思考,就会走向人生的成熟。
篇4:经历挫折后成功的事例3个
20xx年11月22日,李安执导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热映,影片上映四天便赢得了过亿票房。少年派与孟加拉虎在海上共度两百余天的漂流故事,更是深深震撼、征服了所有观影人的心灵。
影片上映前三天,有记者采访李安,解密了他和这部电影背后的故事。原来,这部倾注了李安四年心血的力作,其实是他的一部半自传体电影。这既是少年派如何在绝境下寻求生存的故事,更是李安本人如何寻找勇气,让自己在逆境中坚强活下去的故事。为了点燃生活的希望,少年派饲养了心中的猛虎;而李安,则选择了征服自己的怕水症,为自己展开了别样的潜水人生……
“悍妻”也治不好的“恐水症”
1954年10月,李安出生在台湾屏东。父亲给他起名“李安”,一来是老家在江西德安,二来他父亲死里逃生来到台湾,所乘坐的轮船就是“永安号”。然而很少人知道,这位“安”公子曾经也有非常不安的时候——直到30岁前,他都极度怕水!怕到什么程度呢?洗脸时,毛巾要拧得干干的;洗澡只能是淋浴,而且每次不能超过五分钟,时间长了会晕眩。老友们都笑话他上辈子是猫投胎的,和水有仇。
只有弟弟李岗知道,李安的怕水症是因他而吓出来的。1965年秋天,因父亲工作调动,李安和李岗从花莲转读台南小学。在一片用闽南语交谈的氛围中,只会说国语的李安兄弟俩显得格格不入。一天傍晚,7岁的李岗被群孩子捉住,要把他推进水里,正在到处找弟弟的李安见了,一个箭步冲上来,却被其他孩子抓住手脚,倒提着抛进了小河深处。不会游泳的李安一下子就沉了下去,幸好没过多久,一个路过的行人听到李岗的哭声,把李安捞了起来。
从被抛入河中到获救,前后不超过五分钟。然而这五分钟对于10岁的李安来说,无异于一场噩梦。他昏迷、发烧、呕吐,反反复复折腾了两三个月才好,从那以后,李安有了见水就头晕的毛病,打死不上游泳课。
1983年,李安和美国伊利诺大学的生物学博士林惠嘉结婚。这位李太太是个性独立的女人,她不介意丈夫成天蛰居在家当家庭主夫,但却相当看不惯李安见了水就像看见老虎一样的怯懦神情。林氏治疗方案的第一招,是从浴缸洗澡开始。她又拖又拉,又哄又劝,还特意穿一身清凉比基尼大施诱惑。谁知道李安一看满浴缸热气腾腾的水,腿就先软了,宁肯蹲在地上耍赖也绝不跨进浴室一步。看到丈夫像个小baby一样既惊恐又无奈的眼神,林惠嘉只好鸣金收兵。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新婚没多久,小两口有了一次回台湾探亲的机会。林惠嘉算好日子,兴致勃勃与李安乘火车到新北市,这一天是新北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成百上千的“湿身”男女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认识不认识的都用水枪、水桶热情“招呼”,小两口被浇了一身凉水,林惠嘉哇哇大叫“爽呆了”,回头一看李安,堂堂七尺男儿竟脸泛青灰,缩在墙角瑟瑟发抖。林惠嘉长叹一口气,把他塞进计程车带回家。
这之后,什么养金鱼、敷面膜、找心理医生治疗、请算命先生编瞎话恐吓……种种招数都用尽了,李安的怕水症却更加严重,甚至连碗都不敢洗了,把林惠嘉气得直翻白眼。
然而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让李安的态度有了180度的大转变,他不但决定要征服自己古怪的“怕水症”,而且还要去学潜水!
像腌萝卜一样学会潜水
1985年2月,李安的毕业作品《分界线》在纽约大学影展中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个奖项,美国三大经纪公司之一的威廉·莫瑞斯公司的经纪人当场与李安签约,劝他留在美国发展。意气风发的李安没想到,这一签,竟会让他坐了六年的冷板凳!
最初的日子里,李安拿着剧本开始跑影片公司,两个礼拜跑了30多家,得到的答复永远都是:修改、等待、再修改、再等待……
就这样,半年过去,李安“安”不下去了。他翻来覆去睡不着,仿佛自己就会被无边无际的黑暗给吞噬,那种极度的没安全感简直和溺水一模一样。凌晨3点,被失眠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李安翻身下床,给李岗打电话。畅聊中,兄弟俩第一次说到了二十年前的那次溺水:“我在水里独自挣扎了不知多久,水……无处不在地灌进身体……濒死的感觉,我一生都会记得。”
李岗沉默片刻说:“有时,人要勉强下自己的。你总要敢于面对某些东西,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实,它们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可怕……”李岗的话让李安联想起白天一个制作人对他的剧本作出的点评:“李,你太东方,太克制了!做电影要的是疯狂,你不合适!”
李安霎时如同醍醐灌顶:为什么他的剧本不受欢迎,就是缺少了一种把人逼到极致的东西!他当即决定尝试一把,他问李岗:“我想学潜水!”李岗大吃一惊:“你疯了!”
抱定了决心的李安打开电脑,预订了一月后去马来西亚西巴丹岛的潜水课程。而这当中的一个月,就是李安预留给自己征服“水”的时间。
第二天,他搬回了一张超大号的大水床。轻轻一碰,水床就像波涛翻滚的海面,起伏动荡,躺在上面更有一种在海上漂浮的感觉。李安绕着水床走了三圈,鼓足勇气,闭上眼睛往床上一坐,“啊”的一声惊叫,火烧火燎般地弹了开来。
等到林惠嘉下班回家,看到李安奄奄一息地匍匐在一张陌生的大水床上,不禁又好笑又心疼,这书呆子是哪来的毅力,把自己往死里整!
一个月后,战胜了水床和浴缸的李安独身一人出现在了西巴丹潜水学校。潜水教练马修是个不苟言笑的黑瘦小伙子,给李安发完厚厚六本PADI潜水教材后,没作任何交代。李安的潜水第一课就像是腌萝卜,被丢进又咸又苦的海水里浸泡。他在池子里吐得上气不接下气,马修却视若无睹,只有瞄到李安呛水了,才一伸手把他捞起来,清理好海水池,又把“萝卜”丢进“坑”里。
泡了三天,李安脱了层皮,又红又痛,然而更惨烈的训练还在后面:乘船出海。在快艇上乘风破浪的快感放在李安身上,那就是折磨。他双手死死抓住船舷不放,整个人完全是晕死状态。马修有时叫他:“嘿,醒醒!”李安配合地抬一下头,马修便又放心地继续掌舵。
篇5:经历挫折成功的事例3个
关于创业,马云认为:中国人的创业,关键不在于你有出色的想法、理念或梦想,而在于你是否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地去做它,证明它是对的。他说:“创业不能停留在理念与幻想上;idea可以有无数个,action只能有一个。”
1、不停留在创意上
现在许多企业家喜欢高谈阔论说方向和战略,却往往忽视了实实在在的执行。马云认为,做企业不仅仅是做创意,创意是企业运营中重要的一环,但它只是一环,更重要的是要把每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赢在中国》第二赛季晋级篇第一场,对于选手石乐华提出的走特色化整合道路,把卫浴进行关键性组合,致力于参与标准的制定和品牌的建设,进行原始设备生产商加工,做民族的卫浴品牌这一设想,及他在谈话中传达出的积极的心态等问题,马云给予了客观的点评。
马云充分肯定了他的心态和创业的激情。并对石乐华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并购、整合这些都是创业者很好的素质,给予他极大的肯定。但同时,马云指出,在整合的要素当中石乐华讲到理念和信心,马云认为这个理念并不是最值钱的东西,真正值钱的东西是创业者创造的价值,是脚踏实地的结果。很多人认为马云的成功是因为他有非常优秀的理念,但马云说,这世界上没有优秀的理念,只有脚踏实地的结果。因此,马云建议石乐华,不要用自己的理念去整合别人,而应该用自己创造的价值给别人带来好处。
马云认为:公司还很小的时候千万别去讲理念,别人不一定认同你的理念,但是都会按照你说的做。要让别人说你的理念好,自己千万别说自己的理念好,那样就会没完没了地吵架,你吵过了别人,别人就认同,吵不过的就会有看法。因为理念是很难考量的,只有结果可以考量。
我认为有结果未必是成功,但是没有结果一定是失败。
2、一流的执行力
马云与孙正义曾探讨过这样一个问题: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力,与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力,哪一个更重要?结果两人得出一致答案——后者远比前者重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如何,将决定企业的兴衰,是企业达成计划和目标的必然途径。企业强大的执行力,本身就是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阿里巴巴就是一支执行队伍而非想法队伍。它的成功,依赖的是高效率的执行力。马云说:“阿里巴巴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现在、立刻、马上’干出来的。”
在阿里巴巴成立之前,中国对外贸易通道主要靠“广交会”、国外展会或依托既有的外贸关系,还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香港贸易中转。而那时中国“入世”在即,很多中小企业迫切需要有自主控制的外贸通道。
马云在外经贸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于成立阿里巴巴,其商业模式也是马云在外经贸部探索出来的。将团队从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分离出来以后,马云转向做外经贸部的另外一个项目: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当时,马云很快就把这个项目的净利润做到了287万元。可以说,马云通过实践证明了这个市场的存在和这个商业模式的坚固、健康。
马云认为,阿里巴巴借助互联网能够而且应该肩负起这个使命。
电子商务的大方向定下来了,但具体运作模式却需要仔细思量。在具体实现方式的选择上,马云当时坚持用类似现在的BBS的模式。
可是,马云的方案一提出,立刻遭到了团队成员的反对,大家都认为,这种简单到丑陋的设计方案太不合主流了。反对的激烈程度出乎马云的意料,这帮人拍着桌子和他吵。
马云当时要求技术人员将BBS上的每一个帖子检测并分类。技术人员认为这样做将违背互联网精神。但是马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方便、快捷地利用阿里巴巴,所以他坚持己见。他认为,只要能发布供求信息,能按行业分类就行,不用搞那么花里胡哨的。他们的争吵非常激烈,而马云仍不改初衷。最后在马云的强硬坚持下,这个事情以马云的方案暂时确定下来。
192月,马云参加了新加坡召开的亚洲电子商务大会。这次会议上的一些意外发现让马云意识到他的机会来了,他决定要动手做自己的网站。
于是,马云给杭州的伙伴发电子邮件,要求技术人员立即完成BBS的设计。没想到他的伙伴们这次还是不同意。马云发怒了,他大声命令他们:“你们立刻、现在、马上去做!立刻!现在!马上!”
由于马云的坚持,团队成员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方案。
正是由于阿里巴巴的高效执行力,才能一步步走到现在,取得今天巨大的成功。马云不止一次强调:“有时去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总比优柔寡断或者没有决定要好得多。因为在执行过程中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并改正错误。”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执行力能够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决策方案,如果不能及时执行将毫无意义。可以说,执行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创业者若能对诸如执行力这些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规范、控制及整合运用,那么企业就能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追求速度有耐心
年马云以50万元起家时,中国互联网先锋瀛海威已经创办了3年。瀛海威采用美国AOL的收费模式。马云却采用免费策略,对买家和卖家都是免费的,以此来建立阿里巴巴的用户基础。而就在1999年,互联网在中国掀起了第一轮狂潮。这一年,中国上网人数达500万人,而在1995年,仅为3000人。然而在这股狂潮中,马云却很清醒,他认为:
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一次3000米长跑,你必须比兔子跑得快,但又要比乌龟更有耐心。在前100米中,谁都不是对手,你跑着跑着,跑了四五百米后才能拉开距离。
也是在1999年,网易大举北上,而马云却做出了把公司中国区总部放回杭州的决定。因为当时,中国、美国、欧洲的互联网企业大多都有一种浮躁的心态。马云认为,电子商务的主要聚集地不应靠近信息中心,而应靠近企业中心。也正是得益于马云的这一预见,他的决定使阿里巴巴得以稳健地发展。
,互联网已经搞得风风火火,可是他们的赚钱模式是什么?以什么来回报投资者呢?这是网民和投资者非常关切的问题。马云说:
赚钱有一二三四,看得清的模式不一定是最好的模式,看不出你怎么赚钱的模式说不定才好。全世界的投资者,到现在为止也不清楚微软怎么赚钱,但它是赚钱最多的企业,用传统的思路去考虑网络经济也许并不一定对。另外,现在在中国这样的情况下,发展网络正是时候,在低潮的时候,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时候,正是练内功的时候。
互联网经济处于最低潮时,《IT时代周刊》写道:过去两年,北京的互联网企业就像电梯从天堂一层层地下落到地狱,几乎没有一个互联网英雄能够脱离集体疯狂,也没有一个能够逃离疯狂后的灾难,而依托杭州的阿里巴巴如今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最好的B2B电子商务企业。
当别的网络公司在风光时期风驰电掣时,阿里巴巴被嘲笑慢似蜗牛,可一旦它们都停滞不前,却惊见阿里巴巴的快速。马云建议创业者要做一个精于“控制”的人。
在今天的商场上已经没有秘密可言了,秘密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冬天寒冷的时候,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只要我们活着,不死就有希望。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我从来没想过我比别人幸运,我也许比他们更有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钟、两秒钟。
最大的失败是放弃,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对手是时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
篇6:经历挫折后走向成功的经典事例
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饮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名人笑对挫折的事例 第十篇一:多灾多难的塞万提斯塞万提斯,西班牙16世纪着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堂吉诃德》风行于世。被称为不朽之作。塞万提斯一生多灾多难,出身没落贵族,家庭贫寒,从小就跟父亲外出奔波谋生。22岁参军,在与土耳其海战中,左手致残。后曾被海盗俘获,卖到阿尔及利亚为奴,历尽艰辛。被父母赎身获得自由后,曾在海军中充任军需,后又蒙冤入狱后生活无着,当时一家7口人过着饥寒交际花迫的生活。他就在这样的困境中写出了《堂吉诃德》、《努曼西亚》、《惩恶扬善故事集》、《加拉黛亚》、《巴尔那斯游记》、《八个新的喜剧和八个新的幕间闹剧》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