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沛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

篇1: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

一、主景与配景

主景或主景区是风景园林的构图中心,处理好主配景关系,就取得了提纲挚领的效果,突出主景的方法:

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 如“主峰最宣高耸,客山须是奔趋”,或四面环山,中心平凹。

2.轴线对称法 包括绝对与相对的对称手法。

3.“百鸟朝凤”或“托云拱月”法,也叫动势向心法 即把主景置于周围景观的动势集中部位。

4.构图重心法 把主景置于园林空间的几何中心或相对重心部位,使全局规划稳定适中。

5.园中之园法 不少大面积风景区或园林在关键部位设置园中园,以其局部之精徽而取胜。

二、层次与景深

没有层次就没有景深。中国园林,无论是建筑围墙,还是树木花草、山石水景、景区空间等,都喜欢用丰富的层次变化来增加景观深度。景深一般分为前(景)、中(景)、后(背景)三个大层次,中景往往是主景部分。当主景缺乏前景或背景时,便需要添景,以增加景深,从而使景观显得丰富。尤其是园林植物的配植,常利用片状混交、立体栽植、群落组合、季相搭配等方法,取得较好的景深效果。有时为了突出主景简洁、壮观的效果,也可以不要前后层次。

三、借景与屏景

《园治》云:“嘉则收之,俗则屏之”,讲的是周围环境中有好的景观,要开辟透视线把它借进来,如果是有碍观瞻的东西,则将它屏障起来。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可透视、感受的范围中来,称为借景。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丰富游赏的内容,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借景的类型有:

1.远借 就是把园林远处的景物组织进来,所借物可以是山、水、树木、建筑等。成功的例子很多,如北京颐和园远借西山及玉泉山之塔;避暑山庄借憎帽山、留锤峰;无锡寄畅园借惠山;济南大明湖借千佛山等。为使远借获得更多景色。常常需登高远眺。要充分利用园内有利地形,开辟透视线,也可堆假山叠高台,山顶设亭或高敞建筑(如重阁、照山楼等)。

2.邻借(近借) 就是把园子邻近的景色组织进来。周围环境是邻借的依据,周围景物,只要是能够利用成景的都可以借用,不论是亭、阁、山、水、花木、塔、庙。如苏州沧浪亭园内缺水,而临园有河,则沿河做假山、驳岸和复廊,不设封闭围墙,从园内透过漏窗可领略园外河中景色,园外隔河与漏窗也可望园内,园内园外融为一体,就是很好的一例。再如邻家有一技红杏或一株绿柳、一个小山亭,亦可对景观赏或设漏窗借取。如“一技红杏出墙来”,“杨柳宜作两家春”、“宜两亭”等布局手法。

3.仰借 系利用仰视借取的园外景观,以借高景物为主,如古塔、高层建筑、山峰、大树,包括碧空白云、明月繁星、翔空飞鸟等。如北京的北海港景山,南京玄武湖借鸡鸣寺均属仰借。仰借视觉较疲劳,观赏点应设亭台座椅。

4.俯借 是指利用居高临下俯视观赏园外景物,登高四望,四周景物尽收眼底。所借景物甚多,如江 湖原野、湖光倒影等。

5.应时而借 系利用一年四季、一日之时,由大自然的变化和景物的配合而成的景观。对一日来说,日出朝霞、晓星夜月,以一年四季来说,春光明媚,夏日原野,秋天丽日,冬日冰雪。就是植物也随季节转换,如春天百花争艳,夏天浓荫覆盖,秋天层林尽染,冬天树木姿态,这些都是应时而借的意境素材。如“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

四、对景与抑景(障景)

对景多用于园林局部空间的焦点部位。多在入口对面、涌道端头、广场焦点、道路转折点、湖池对面、草坪一隅等地设置景物,一则丰富空间景观,二则引人人胜。一般多用雕塑、山石、水景、花坛(台)等景物作为对景。抑景或障景,是指以遮挡视线为主要目的的景物。中国园林讲究“欲扬先抑”,也主张“俗则屏之”,

二者均可用抑景障之,有意组织游人视线发生变化,以增加风景层次。障景多可用山石、树丛或建筑小品等要素构成。

五、分景与隔景

分者将空间分开之意,隔者将景物隔离之意,二者类似而略有不同。多用分法进行景区划分,分而不离,有道可通。也可用隔法进行景物隔离,隔而不断,景断意联。如颐和园人口区用宫墙将空间分离层次,又用牡丹台(自然式台岗)隔挡视线,但隔而不断。人们通过堑道,绕过山口,则豁然开朗而至昆明湖景区。然而湖上又有十七孔桥分隔水面成南北两片,西堤分湖面为东西两部分,万寿山分昆明湖为前湖后湖,确实分而不离,隔而不断,水陆相通,层次幽深。

六、夹景与框景

在人的视野中,两侧夹峙而中间观景为夹景,四方围框而中间观景则为框景,这是人们为组织视景线和局部定点定位观景的具体手法。类似照相取景一样,往往达到了增加景深、突出对景的奇异效果,夹景多利用植物树干、断崖、墙垣、建筑等形成;框景多利用建筑的门窗、柱间、假山洞口等。选择特定角度,濒取最佳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七、透景与漏景

透漏近似,略有不同。按山石品评标准,前后透视为“透”,上下漏水为“漏”。这里,景前无遮挡为“透”,景前有稀疏之物遮挡为“漏”,有时透漏可并用(“漏”的程度大到一定时便为“透”)。在园林中多利用景窗花格、竹木疏校、山石环洞等形成若隐若现景观,增加趣味,引人入胜。

八、点景与题景

在风景园林空间布局中,除了主景定位外,与主景和主景区有视线直接和间接联系的部位,如山顶、山脊、山坡、山谷、水中、岸边、瀑侧、泉旁、溪源以及凡在风景视线而又处于视线控制地位或景区转折点上,经常利用山石、植物、建筑和雕塑等景物作为景点,以打破空间的单调感,从而增加了意趣,起到了点景作用。另外,我国园林善于抓住每一景观特点,根据它的性质、用途,结合空间环境的景象和历史进行高度概括,常做出形象化、诗意浓、意境深的园林题咏。其形式多样,有园额、对联、石碑、石刻等。题咏的对象更是丰富多彩,无论是亭台楼阁、大门小桥、假山泉水、名木古树还是自然景象都可给以题名、题咏,如颐和园、知春亭、爱晚亭、南天一柱、迎客松、兰亭、花港观鱼、碑林等。不但丰富了景的欣赏内容,增加了诗情画意,点出了景的主题,给人以艺术联想,并有宣传装饰和导游的作用。各种园林题咏的内容和形式是造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把创作设计园林题咏称为题景手法,它是诗词、书法、雕刻、建筑艺术的高度综合。

九、朦胧与烟景

和中国画一脉相承,在园林中巧用天时地利气候因素,创造烟雨檬陇景观,是一种独特的造景手法。如避暑山庄有“烟雨楼”,因处于水雾烟云之中,再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云烟之美。北京北海公园有“烟云尽志”景点。更有甚者,宋徽宗皇帝主持良岳造园,甚至命人用炉甘石(烟硝)置于山间水边,使之吸潮生雾,创造“悠悠烟水,淡淡云山”的迷离景象。又如号称泉城的济南,有古诗赞曰:“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这是把泉涌动态和云蒸雾华之美结合起来的朦胧之美。

十、四时造景

运用大自然景色的四季变迁,创造春夏秋冬景观,是我国造园艺术的一大特色。四季造景,表现在景区划分、植物配置、建筑景点、假山造型等方面。如利用花卉造景者有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的表现手法。用树木造景的有春柳夏槐、秋枫冬柏。利用山石造景者有扬州个园的春石笋、夏湖石、秋黄石、冬宣石作法。运用意境造境的有柳浪闻荤、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进行大环境造景的有杏花村、消夏湾、红叶岭、松拍坡等。南京有春登梅花山、秋游栖霞山、夏去清凉山、冬登覆舟山的赏景习惯。画家对季相的认识,对造园甚有益处,如园林植物上“春发、夏荣、秋萧、冬枯”或“春莫、夏荫、秋毛、冬骨”。“春水绿而潋艳,夏津涨而弥漫,秋潦尽而澄清,寒泉涸而凝滞”。“春云如白鹤,……夏云如奇蜂,……秋云如轻浪,……冬云澄墨惨翳,……”。,总之,按照四时特征造景,利用四时景观赏景,早已成为人们的习惯。

篇2: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哪些点景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哪些点景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点景的技术与艺术方法可概括为;重天然,不强为,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因势利导地完善表现诗情画意,归结起来,常见的点景技法有以下几种:

首先,要画中有诗,寓意造景。园林的景观如画,景意如诗,刻意追求意境美。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腊梅的傲雪、牡丹的华贵、兰草的典雅等,都表达一定的意境。如果发觉有的景观缺乏诗画意境时,可以通过点景赋予诗情画意。比如在柳树林荫中点缀一个小亭,便有“万绿丛巾一点红,动入春色不须多”的诗意;在临水竹丛边点缀几株桃花,便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意等等。

其次,静中有动,秀中有野。静中有动的点景技艺就是增添动感效果,比如在溪边点缀竹筒水车,崖边点缀泉瀑,水中饲养水禽和游鱼,寺院点缀钟磬声等。若在园内多植浆果类灌木,便可招引飞鸟入园,起到“鸟鸣园更幽”的作用和效果。秀中有野就是不单讲究叠山理水,种植入工栽培花木,而是增加“天然图画”风韵,植物配置力求奇葩异卉、古树名木,保留一些自然景观,增添一些山野景物,使园林生态更多一些自然之趣。

再次,要讲究自然天成。要着意为之,无意出之,使点景艺术达到不留“斧凿痕”的境界。

另外,园林设计点景中有八项注意,或叫八项要求:

一、衬托、烘托要相称。如(红楼梦)中“大观园稻香村”一景,除有杏花村诗意的主景,菜畦、油菜花、土井、辘轳等配景外,贾珍又提出“只养些鸭、鹅、鸡之类才相称”,

这“相称”二字便是点景妙谛。

二、是平衡画面要相宜。即点景要使原景在色调凤格上、主宾关系上、景观质量上更显轻重得宜,浓淡有致。

三、是对比照应要有目的。有时发觉主宾、浓淡、轻重等关系不够明显时,可通过对比照应的手法,在原景物的旁边再增加一组在比例上、体量上和色度上有较大反差变化的景物,达到以此显彼的目的。

四、是联络要有节奏变化,若断若续。园林景区景点之间或景观景物之间距离过大,有分散感时,可于其间点缀一些景物作“过渡”,达到联络有致。

五、是镇定画面要有力。有的景境里布置的景物比较繁杂,显得热闹躁动时,应使用另一种比较有分量的景物点景,达到统摄镇定的目的。

六、是强调加深要适度。如发现原有景观的色彩、态势、质惑等的分量气氛不够时,可应用加重、加密、加深、加高、加长等点景手法予以强调。

七、是逗引引导要藏露结合。当景点被山林遮蔽时,可点以高塔、危亭等露于林梢,或在景境外点以路亭、牌坊等,借以引导游人寻幽访胜。

八、是暗示隐喻要高雅。若景观意境过于含蓄,景意用典形式来点景,达到为游人暗示解惑的目的。

总之,园林设计点景是一门艺木,必须要求精心设计,“点”的恰到好处。同时如叠山塑石、凿池驳岸、栽花植树、悬泉叠瀑、搭架编篱、砌洞铺径等都讲究自然理趣。

篇3:园林植物造景艺术个人简历

园林植物造景艺术个人简历

本文由大学生个人简历网(wWw.yJsjL.org)提供,园林环境设计求职简历作为参考!建议求职者在写求职简历时以求职意向与个人介绍为重点,请参照下面这份园林设计实习个人简历范文以写简历时为参考,为了能写出一份更有专业水平的.个人简历本网站推荐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简历为范文!

园林植物造景艺术个人简历下载

目前所在: 白云区 年 龄: 21

户口所在: 广州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诚信徽章: 未申请  身 高: 155 cm

人才测评: 未测评  体 重: 50 kg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农/林/牧/渔

工作年限: 1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实习可到职日期: 一个月

月薪要求: 1000--1500 希望工作地区: 越秀区,白云区,天河区

工作经历

广州颐憬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12-07 ~ 2012-08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

担任职位: 设计 效果图制作 植物养护

工作描述: 对园林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离职原因: 上学

毕业院校: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13-09

专 业 一: 园林规划设计 专 业 二: 园林植物造景艺术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外语: 英语 一般 粤语水平: 优秀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对知识有较强的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

个人自传

给我一个机会,我可以做得很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