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好危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刘禹锡诗歌中的“长安”,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刘禹锡诗歌中的“长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刘禹锡诗歌中的“长安”

篇1:刘禹锡诗歌中的“长安”

刘禹锡诗歌中的“长安”

在刘禹锡的诗歌中,表现有关长安的诗篇占其全部诗作的百分之四十三,而且这样的作品贯穿诗人一生的各个阶段。

在唐代,几乎所有的诗人都到过长安,都在长安或长或短的居留过;也就是说,凡是到过长安的诗人,都有与长安相关的诗歌,诗人刘禹锡亦如此。刘禹锡一生著作颇为丰富,但散佚的情况也很严重。从他现存的800余首诗歌来看,刘禹锡创作的与长安有关的诗歌可分成两类,一是作于长安的诗歌,二是异地追忆长安的诗歌,而这两类诗歌主要包括:描写长安城内坊里建筑、风景名胜的诗歌;描写长安政治、日常生活的诗歌;寄寓着诗人对长安特殊感情的诗歌。这些作品分布于刘禹锡一生的各个阶段,可以说,有关长安的内容,无论是其居京还是离朝时间,都是其诗歌中不变的一个主题。长安特有的文化以及长安的生活经历,都时刻在激发着诗人刘禹锡的创作感情,所以从他的长安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不同时期不同的复杂心态。因此,通过对刘禹锡诗歌中长安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长安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形象,以及长安是怎样影响着诗人的创作心态的。

对诗人来说,长安虽然只是一个匆匆的驿站,但诗人却在诗歌中多次提到长安。据笔者统计①,刘禹锡描写长安的诗歌(包括作于长安以及异地思念长安的),共有312题352首,占诗人现存696题813首诗歌的43首左右(我们姑且称之为长安诗歌),其中在长安创作的共140题164首,占长安诗歌的47首左右,在异地创作的追忆长安的诗歌共172题188首,占长安诗歌的53左右。诗人在诗歌中直接称都城为长安或是使用长安代称的诗歌共57首,占长安诗歌的18首左右,在其长安诗歌中,诗人直接提到的长安地名就有78处、273次之多。由此可见,长安在诗人心中的分量以及对诗人创作强烈的影响。

刘禹锡明确提到长安的诗歌就有57首,其中最为直接就是在诗中径呼长安,如《谪居悼往二首》其二“郁郁何郁郁,长安远于日”,写其幻想重回长安而不得的郁闷心情。但更多的是使用一些代称,有的是用“国、上国、都、上都”来指代长安,如《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去国十年同赴召”,此处“去国”就是离开京城;《令狐相公见示新栽慧兰二草之什兼命同作》则以“上国庭前草”中“上国”一词称呼京城长安。而《答张侍御贾喜再登科后自洛赴上都赠别》以“上都”来指代长安;《送如智法师游辰州兼寄许评事》“都人礼白足”,此处“都人”就是指京城长安之人。

刘禹锡还有很多诗以“西京”、“玉京”、“京华”等来指代长安,如《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前人秉懿文,高视来上京。”用“上京”指代长安;《历阳书事七十四韵》:“容华本南国,妆梳学西京。”《鹤叹二首》其二:“寂寞一双鹤,主人在西京。”用“西京”来称呼长安;再如《曹刚》:“一听曹刚弹薄媚,人生不合出京城。”《晚步扬子江游南塘望沙尾》:“悠然京华意,怅望怀远程。”诗人则借“京城”、“京华”表达出了自己对长安的悠厚深长的眷恋之情。

诗人在众多的长安的指代名称中,有几种称呼是比较好听的,也比较有特色,那就是“凤城”、“凤凰城”,许多诗人都在诗中这样称呼过长安,刘禹锡也是如此,如《路傍曲》:“春入凤凰城。”《曲江春望》:“凤城烟雨歇,万象含佳气。”诗人把风雨之后的长安城美丽的景色、宜人的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传说中,秦穆公的女儿弄玉非常喜爱吹箫,并且吹箫技艺也十分高超,能模仿凤凰的声音,以至引来了一群凤凰降于京城。因此,人们将凤城比作长安,后来,文人们将凤城泛指京都。从这个传说中,我们也可以体味到这个代称所包含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京城是吸引、招募人才以及人才汇聚之地。②类似的称呼还有“九城”、“九重城”,如《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步嫌双绶重,梦入九城偏。”诗人表达出了自己贬谪时期梦回长安而不能得的心理;又如《观棋歌送儇师西游》:“蔼蔼京城在九天,贵游豪士足华筵。”诗人描述了自己初贬连州期间,长安距自己的身、心都很遥远,他常常回想起自己在长安城的交游生活,内心充满了向往,感叹自己遭逢不济,表达追忆往昔之感慨。因古制天子所居之处有九门,所以诗人借此义来比喻朝廷之门难入,自己距离朝廷如隔九重天地之远,难以触及,也正是因为宫门难入,朝廷拒自己于千里之外,诗人使用这一称呼也可能寄予了对长安的特别期待,希望自己能突破九重之障碍,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因为地属于古代周朝的雍州地区,因而长安城又被称作“雍州”③,刘禹锡的诗中便常常用“雍州”来指代长安,如《答东阳于令涵碧图诗》:“远写丹青到雍州。”《和令狐相公春日寻花有怀白侍郎阁老》:“芳菲满雍州,鸾凤许同游。”都是借“雍州”来指代长安,表现出了这样一个小场景:春天的长安城里,百花盛开,芳菲满城,花香宜人,景色令人陶醉。诗人借此表达出了对长安城的无限向往。同样,由于长安也地属于古秦国,因而也被诗人代称为“秦京”、“关中”等名词,如《武陵抒怀五十韵》:“就日秦京远,临风楚奏烦。”是说诗人第一次遭贬谪居朗州期间时,自己想念朝廷,但距离长安路途遥远,心里悲伤,当听到当地的音乐时,勾起了对朝廷的思念之情,更加心烦意乱。《谒枉山会禅师》:“弱冠游咸京,上书金马外。”则写出了自己年轻时交游于长安,谒取功名的豪情壮气。

诗人还用长安的一些标志性建筑来指代长安,如《寄陕州姚中丞》“旌旗阙下来”、《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稍当云阙正”,就是用大明宫主殿含元殿前的栖凤、翔鸾二阙来指代长安城的。其他的称呼还有“帝王州”、“白云乡”、“斗城”等。

在以上这些描写长安的诗歌中,诗人把长安称作“帝城”、“上京”、“九城”、“上国”、“王城”等,表现了长安城的整体风貌和王者之气,比较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的思念和神往。诗人心中的长安城,就是国家的象征,是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舞台,诗人一直怀恋长安就是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即是对扭转大唐帝国的颓势、实现国家中兴的期盼。刘禹锡的长安情结是他诗歌创作的深层特质,诗人对京城长安的特殊感情,长安对诗人一生的影响,都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有深刻地反映,无论他身处何时何地、无论何事何物皆有诗,“长安诗歌”已经成为诗人表情达意最普遍、最重要的'工具。所以,刘禹锡诗歌与长安的关系,不仅仅是具体的、物质层面上的,同时也是无形的、精神意识上的,同时这些因素促成了他诗歌的特殊风格。

拓展:

诗词故事(刘禹锡骂蚊)

唐朝中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刘禹锡,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黜为连州刺史,接着又贬为郎州刺史,使他失去了在朝廷中发挥才干、实现抱负的机会。于是,只好寄情于笔墨,用诗歌和散文来抒发心中的苦闷和不满。

唐宪宗元和年间,刘禹锡怀着对宦官、权贵的不满心情,来到江西南城麻姑山游览散心。他居住在一个叫“仙人洞”的山洞里。附近的乡民听说是鼎鼎有名的刘禹锡来了,纷纷来洞中问候,许多乡民还给他送来野草“门井焰”。刘禹锡见乡民们送来这么多的“门井焰”,心里纳闷,就问其中的一个老翁。那老翁说:“这‘门井焰’是专门用来熏蚊子的。这洞中的蚊子又大又毒,所以将‘门井焰’赠送先生。”刘禹锡听了老翁这番话,心想,老百姓憎恨恶蚊,犹同清廉正直之士憎恨宦官权贵一样。待乡民们走后,刘禹锡又把随行的仆人也打发走了,独自一人点燃蜡烛,盘坐洞中攻读。

二更刚过,洞内嗡声四起,一群群蚊子飞舞盘旋,左一口,右一口,咬得刘禹锡心惊肉跳,全身疼痛。不得已,只好将乡民送来的“门井焰”点起来。顿时,洞内浓烟滚滚,飞蚊四窜。面对这一情景,刘禹锡心潮起伏,诗兴大发,随口吟诗一首:

沉沉夏夜黑洞洞,骂汝群蚊欺我单。

聚闹喧鸣惊梦醒,欢腾关舞见愁烦。

乱音谤耳似箭毒,利嘴伤人比刀残。

且待清霜秋日晓,烟山灰烬尸骨寒。

这首诗只是刘禹锡触景生情,脱口而出的。在他自己看来,近乎“俚句”,却是一种最真实的写照。这恶蚊,不就像那些吮吸民脂民膏的权贵吗?后来,刘禹锡多次对此诗修饰、充实,成为闻名后世的一首著名长诗《聚蚊谣》。

篇2:长安诗歌

长安诗歌

浐河,映苍冥万年

于长安之胸腹汩汩流殇

云老为发,风老为须

悠悠浐河之滨的土封里

剥落出陶之皿和石骨之具

先民足迹正裸露旷古时空

一群人砍树烧荒,放眼

便是灵兽游走草木遍野的坡地

麻裙披发,母性做着团队的主宰

开荒耕作,挥臂在大自然守猎生机

半坡、姜寨,先民遗址的图腾里

长安翠绿如肺,肌肤雕满画影游思

.

那群母性的尊者,走出一位女娲

女娲炼石补天的那场浩大心思

激活骊山灵石捂老的五色元气

站在秦岭的脊梁上,堵了旷世天窟

天外之水一落地,便演绎八水长安

浐灞居东,沣皂在西

滈潏出南,泾渭流北

依河筑城,大地眨动流波的天眼

聚五行之气,形八卦之象

长安,在老子青牛哒哒的蹄声中

透出道德五千言撼世的天机与哲理

天地循法运化,君民依理相佐

关中道濡养出十三朝逾千年的王气

.

凤鸣岐山的祥瑞,隔渭水笼住凤栖塬

沣河水在西周三百年的基业里肥美

采诗官轻摇经铃,唱眠着渔船锦鲤

在麦谷丰香中醉红那千里照水夕阳

诗经与周易在炊烟中,弯曲寻常人家

幽王烽火,褒姒一笑

骊山的头颅,许多年愧对丰镐王城

青铜的酒樽里,那抹沉绿

沉浮着姜太公那根捋直的鱼钩

那场诸侯分治挑起百家争鸣的历史

就在大长安的沃野上拉开大幕

.

周人东迁的车辇引来秦民东进的马蹄

饮马黄河,中华荊塬上演商鞅变法

秦踞咸阳,于山水俱阳处揽天下在怀

横扫六合的铁甲裹不住秦人的强悍

千年强人赢政把渭河做了宫墙流水

阿房宫的画影轩阁,早遍置了长安

宫女颦笑,强政铁骑

荆轲小图卷起的匕首岂能执动牛耳

直至上林苑的麋鹿被赵高指成白马

扶苏被废,胡亥做了曲江池旁的花肥

咸阳长裙,牵起长安浩大的禁苑

成就了秦朝也埋葬了秦朝的不可一世

.

秦时那轮悲伤明月照凉长安土封的兵阵

边关的秦砖圈住古城血腥的汉瓦

长安东麓鸿门的酒宴打破了楚河汉界

催生西汉两百多年的寿龄荣华了长安

长袖未央,瘦女飞燕

长安昆明池的水军呐喊氤氲水天

勾勒汉武雄风几多柔情,几多威严

今昔四季长风卷拂着未央平湖

波心明月,淡映土埂残垣

安远门的箭阁更听不见抚胡哀怨

秦汉新城破土的旧址正苏醒汉室

张骞的驼铃又激活丝路那方悠远

昭宣中兴的鼎峰在霓虹与琉璃里再现

.

未央宫的油灯才被岁月的风吹熄

大明宫太液池的明月却亮得又肥又圆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地球版图上的长安惊世地璀璨

白居易一曲长恨,吟老华清池的恩怨

兴庆宫龙池牡丹,映李白醉颜斑澜

樊川道崔书生情真,点破桃花人面

长安,长安,秦岭为腰绝世丰满

千古一都的经脉与骨骼线条井然

拥龙首塬治天下,长治而久安

渭水,自西舞袂而来

纳千宗河流唱响万代高歌

旷代春秋的五音里传唱唐韵妙弹

.

宋元明清扼西北咽喉的重镇

巍巍放眼当长安莫属。看民国

抗战与解放的.炮火惊不倒城墙腰脊

文明与黯淡,在秦埙音里低吼

茫茫,又在大汉胡茄里悠远

丝绸瓷器,早把长安的内涵告诉了世界

.

朝代的发辫编织着长安的青丝

周礼百家到焚书坑儒

独尊儒术再到殿试科考

王家统治的手段枝枝蔓蔓

大长安珠光宝气的紫光环绕里

始终掩不住道家倚山傍水的吐故纳新

也掩不住佛家浮屠宗派错宗的经禅

道情禅唱与唐诗汉赋

交错丰富了长安和山川的秉异

挽着终南舞着八水,这个长安彻地惊天

.

时代的长风,再次东出函谷

大长安的集结号,如亘古秦地埙音

接天之籁,接地之荒,再起高坛

西安拥住咸阳不再需暗献橄榄

袭史实承天意重铸天地之玉盘

承丝路之重任,亮世界之明珠

长安,将从历史的尘封中醒来

渭水再次植入大都市宽阔的腹部

让那泓天然灵气,回响激荡

再次在造物的天域,超越历史地激荡

篇3:长安调诗歌

刘禹锡诗歌中的“长安”

一世烟火迷离,

换生生世世转不息。

缘浅缘深缘天定,

情深深情情不悔。情丝缠,

绕指柔心。

子非鱼,

鱼之乐在水中游。

卿非我,

岂知我之乐非是你在畔?缘浅缘深缘天定,

生生世世转不息。

青丝绕指,

逃不开这十丈软红。出尘醉梦太匆匆。倾城笑,

一度十年为期。

两生花,

一世梨花魂。

长亭外,

你我相遇的地方。白衣叹,

时光岁月荏苒。倾城笑,

化作一世迷离烟火。曲终人散,

江山繁华,

却是转瞬一梦间。十年相遇在人间,

花开花谢。

倾歌盛舞,

你说初遇繁华。

谱一世长安,

我与你同观天下。

江山易主,

夕颜不复,

尘埃落定,

情牵三生。

一世烟火迷离,

换生生世世转不息。

缘浅缘深缘天定,

生生世世转不息。

独醉长歌,

相思如风。

一曲终了,

曲终人散。独醉长歌,

相思如风。

一曲终了,

曲终人散。

倾城一梦,

一世长安。

篇4:长安调诗歌

朱瓦赤砂,又临满园花似锦,顾长安。

醉里看花仓皇,不解深宫薄凉。

回眸雾转廊,海棠殇。谁人又清唱。

风曳花枝,楚竹惊鸾,秦筝起雁,

素琴流离半曲,九重歌。

灯尚明,忆宫外鸿儒,玄鸟复飞天。

传锦字,更阑里,青律。

只道,绿鬓未改。

满得韶华,泪阑干,夜阑珊。

方寸之地,为君惊鸿,月华漫天。

未曾料想,红缨断,白骨亡。壮士葬沙场。

失良士,君暂悲。

这般独醒人,舍我其谁?

宿蕊摇光,芰荷斗攒,绿云青房。

泪脸姮娥今犹唱,仙歌绕梁。

如今绝颜未老,心素未净。再不复彼般。

夜色重明曙河低,绮陌灰黯。

铅华褪尽,携铜镜,良人素面摇扇,若等闲。何以复长安?

篇5:梦回长安诗歌

白雪堆积千万层

你从此踏过青春

听闻

琵琶声泪雨纷纷

和亲只是一次真

进了对的门,遇上错的`人

迎面来的不是刀刃

是你转世演奏的琴声

为国江山而出征

你轮回声,用情极深

长安城外的雨点

如回忆在响

拿酒醇香赌一回

赌这雪香的美人

篇6:月下长安诗歌

月下长安诗歌

夕阳的烟霞回避了

只为了给夜更多的惊喜

灯火阑珊,霓虹舞天

星光闪烁,月色弥漫

站在长安的古城边

谁的心情陪我,星空浪迹

//

如今,北国已冰封雪天

而我,沐浴在寒冷的朦胧月光之中

无法逃离你的阴影

在寒风中,打开那年的记忆

你的痕迹,犹如大海波涛

突然扑向心田

//

满眼春绿,回到曾经那次相遇

想起,汉江之南迷念的笑脸

那年,春花意向蝶舞纷飞

彼此相牵,漫步在山间陌上

相依相拥,且看十里花开

爱恋的烟霞

蔓延了那一季风雨

//

寒风掠过月下静候

今夜没有你的舞台

我将如何,上演那季情意绵绵

恬静的.女孩你在哪里

如果可以

我愿将美好的往昔

托月光送到遥远的冬季

还有已进入梦的你

静静想你

//

虽在,长安城寒冷的冬天

可无人能替,曾经柔情的你

彼此赋予

月光的宝盒里永远相依相恋

篇7:十年长安诗歌

十年长安诗歌

致《盗墓笔记》

念起灵

“世人皆慕长生,

只道不必,红尘辗转,

只为得一人顾盼。”

——《长生劫》

曾愿你平安归来之日,得见你君临天下之姿。但在8.17的前几天,看到三叔说你的以后会是安逸的生活 ,有些不甘心,从没想过会是这样一个平淡的结局。却在8.17那天凌晨得知你已平安归来,在福建雨村,与天真,胖爷,有着安逸的生活时,瞬间泪目,真的开心,没有当初的不甘。

十年之前,你一人看尽流云风雨,愿天涯尽处,同归,再无离散。

祭潘子

“小三爷你大胆的往前走啊,

往前走,

别回头。”

——《盗墓笔记》

虽然11.4已过去很久,但仍记得那天的辗转难眠,和一个稻米聊了很久,#最后一曲红高粱是世间绝唱#那天的话题只是这个,也唯有这个在我们的心上。

莫提来路,莫问归程,潘爷,一路走好。黄泉路上,三途川旁,有我们为你祈福。唯愿来世你可以过安然赌书泼茶,淡看闲庭花落的日子。

思吴邪

“往事如烟,

你笑我天真无邪,

转过身,

岁月浸染眉宇间。”

——《天真无邪》

从盗笔到藏海花,从藏海花到沙海。你担着多少沉重的责任,却无人可讲,或许是你变得成熟了吧,但绝不是吴邪仍在,却不见天真,你为了重逢而对一局输赢认真,杀伐决断,但最后的.最后,仍见你的善良,初心不改。

无关真相,无关假面,无关世事。唯愿此后的岁月静好,天真无邪,此生不换。

敬胖子

“我在今生里挣扎,

守望漫长而喑哑,

黄土深藏着几番冬夏。”

——《咏心》

若是铁三角中的你不曾存在,那这个故事的氛围,色调,定是不同。

酒一杯,敬你一生长情伴云彩。

酒二杯,敬你十年不弃不离护吴邪。

酒三杯,愿你于归隐处静看千年雨不歇。

葬语花

“越修抹越是妆浓,

越骄傲越发平庸,

世界用谎言赞颂,

我便把戏唱至词穷。”

——《步戏》

对汪家决绝宣战,不留退路,孤注一掷的你,是否还能看到当年戏台上那青衣水袖的旧影,清唱着那一折《惊梦》。

愿谜底揭开,你可放手,重回那时年少。

篇8:长安夜诗歌

长安夜诗歌

天地暗得纯净

褐色的'夜,再没有别的颜色

我伫立城市的街头

仰望

星空。沧海桑田

月亮正在远走

星星也越来越稀……

一场夏雨滴到秋

灯光

醉醺醺地游荡。一夜夜

夺去吧!夺去我的眼泪和那无处安放的死亡之躯

夜。褐色的纯净

再没有别的颜色

谁在那悄悄弹奏,这支古老而悠长的船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