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I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思维策略笔试题,下面给大家分享思维策略笔试题,欢迎阅读!

篇1:思维策略笔试题
思维策略笔试题
第一部分 判断推理(每题1分)
1,12,2,2,3,14,2,7,1,18,3,,3 2,2,5,10,(),26 3,文字分析选择 4-7,图形题 8-15,文字判断分析
第二部分 思维策略(每题2分)
共10道,举两道为例 1,从1,2,3,4,5,6,7,8,9中任选三个数,使其和为偶数,有多少种选法? 10,已知一对幼兔在一个月能长为一只成年兔子,一对成年兔子能在一月内生出一对幼兔 ,如果现在给你一对幼兔,问一年后共有几对兔子?
第三部分 简答(共35分)
1(8分)某天早上10点,你准备从香港去参加当晚6点在北京的一个重要会议,因为时间较 多,你准备在登机前去shopping,但一下taxi,你发现: (1)丢掉自己携带的物品,包括现金,信用卡,银行卡,手机,身份证,衣服,手表,机 票和其他的东西。现在身无分文。 (2)天气热,你只穿了一身单薄的衣服 (3)公司在香港没有办事处,你一个人也不认识 (4)那天香港网络和通讯全部中断(当天无法恢复),所以,你没法借助网络或电话向他 人求助。 问,你用什么办法筹集到北京去买机票的钱? (此题极傻)
2(8分)假设你现在是某企业的生产部经理,你上司是生产总监,最近你们部分发生了一些事情: (1)你的秘书不小心打破了会客室的花瓶,你正好走进来,秘书很惊慌,你会说:。。。 (2)生产部会议,你在强调生产质量重要性时,下面很多员工在交头接耳,有的甚至在睡 觉,你说:。。。 (3)总经理和你一起吃饭,让你谈谈对生产总监的看法,
吃完生产总监把你叫去,并问你 吃饭谈什么,你说:。。。 (4)你的好友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你,而他现在在的公司是你们公司的竞争对手。一 天,他恳求你告诉他你们公司最近的`生产策略,否则他就要被解雇,你说。。。
3(10分)你是学生会组织部部长,有一位大牛将于5天后来本校学术交流(2天)。学生处 要求你们承担接待与安排一场学术演讲的任务,并且让其他部门配合工作,要求接待热情 周到无差错;学术演讲要隆重热烈有序。学生处拨款1万,做工作计划和费用清单。4 (9分)recentl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campus ceos in china. whether colle ge students should become entrepreneurs while colleges study“ has been a hot t opic for debates and discussions. please explain your opinions on that topic. (about 400 words)
第四部分 综合分析(30分)一大堆材料。
资料1,l公司的概况。资料2,行业状况与外部环境。资料3,几家主要竞争公司的现状,包 括产品和特点。资料4,l公司的客户满意度调查。
(1)(15分)分析l公司的竞争状况,然后说明该公司以后的建设中心在哪里
(2)(15分)做ppt,向一家集团介绍l公司,争取一个项目 tips:时间紧要啊,前面花了太多时间是绝对不
篇2:思维笔试题
下面是网友分享的几道活跃思维笔试题,大家分享:
1. 六瓶酒重量分别为(30,32,36,38,40,62),其中有五瓶啤,一瓶白,甲拿走两瓶啤,乙拿走的是甲的二倍,问哪瓶装的是白酒
2. Jim有八块钱,跟Tom赌,每次赌Jim手里的一半,赌十局,问Jim赢钱的概率
3. 甲乙丙每人一张牌,三张牌一共十四点
甲说:乙和丙肯定不一样
乙说:我们三个肯定都不一样
丙说:我知道我们三个都是几点了
问甲乙丙各有几点
4.(数据不准确,实在记不住了)十台机器,执行五个任务,执行第一个任务的有81台机器 ,第二个任务91台机器,第三个任务85台机器,第四个任务82台机器,第五个任务85台机器,
定义同时执行三个或三个以上任务的机器为过载,问至少有多少台机器过载?
5.一种彩票,上面有三个方块,刮开方块里面有“成功”或“失败”的字样。三个方块中有两个成功,一个失败,任意刮,先刮到两个成功即为中奖。问中奖概率。如果有十个方块,中奖概率是多少?N个方块呢?
篇3:经典笔试题
一.最基本题型(说明:此类题型比较简单)
1.烧一根不均匀的绳,从头烧到尾总共需要1个小时。现在有若干条材质相同的绳子,问如何用烧绳的方法来计时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呢?
2.你有一桶果冻,其中有黄色、绿色、红色三种
3.如果你有无穷多的水,一个3公升的提捅,一个5公升的提捅,两只提捅形状上下都不均匀,问你如何才能准确称出4公升的水?(40秒-3分钟)
4.一个岔路口分别通向诚实国和说谎国。来了两个人,已知一个是诚实国的,另一个是说谎国的。诚实国永远说实话,说谎国永远说谎话。现在你要去说谎国,但不知道应该走哪条路,需要问这两个人。请问应该怎么问?(20秒-2分钟)
5.12个球一个天平,现知道只有一个和其它的重量不同,问怎样称才能用三次就找到那个球。13个呢?(注意此题并未说明那个球的重量是轻是重,所以需要仔细考虑)(5分钟-1小时)
6.在9个点上画10条直线,要求每条直线上至少有三个点?(3分钟-20分钟)
7.在一天的24小时之中,时钟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完全重合在一起的时候有几次?都分别是什么时间?你怎样算出来的?
二.没有答案型(说明:这些题显然不是考你智力。而考的是你的反应能力。这种题大多数没有答案,但是要看你的反应喽!)
1.为什么下水道的盖子是圆的 ?
2.中国有多少辆汽车?
3.将汽车钥匙插入车门,向哪个方向旋转就可以打开车锁?7
4.如果你能够将全世界的电脑厂商集合在一个办公室里,然后告诉他们将被强迫做一件事,那件事将是什么?
5.多少个加油站才能满足中国的所有汽车?.
6.想象你站在镜子前,请问,为什么镜子中的影象可以颠倒左右,却不能颠倒上下?
7.为什么在任何旅馆里,你打开热水,热水都会瞬间倾泻而出?
8.你怎样将Excel的用法解释给你的奶奶听?
9.你怎样重新改进和设计一个ATM银行自动取款机?
11.如果你的生涯规划中打算在5年内受到奖励,那获取该项奖励的动机是什么?观众是谁?
12.如果微软告诉你,我们打算投资五百万美元来启动你的投资计划,你将开始什么样商业计划?为什么?
面试指南:面试遇到智力测试题如何回答?
(1)排除法
把一些无关的问题先予以排除,可以确定的问题先确定,尽可能缩小未知的范围,以便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这种思维方式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是很有用处的。
(2)递推法
由已知条件层层向下分析,要确保每一步都能准确无误。可能会有几个分支,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从简单的一支入手。
(3)倒推法
从问题最后的结果开始,一步一步往前推,直到求出问题的答案。有些问题用此法解起来很简单,如用其他方法则很难。
(4)假设法
对给定的问题,先做一个或一些假设,然后根据已给的条件进行分析,如果出现与题目给的条件有矛盾的情况,说明假设错误,可再做另一个或另一些假设。如果结果只有两种可能,那么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在科学史上,“假设”曾起了极大的作用。
(5)计算法
有些问题必须经计算才能解决。要注意的是,智力测验中的问题往往含有隐含的条件,有时给出的数是无用的。
(6)分析法
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各种方法常常要用到分析法。可以说,分析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的体现。分析能力不仅是先天性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训练,应养成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的良好习惯。
(7)作图法
根据问题中已知的条件,采用适当的方法画出图形,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些问题,在没画图之前,会觉得无处下手,画了图后就一目了然了。
(8)综合法
事实上,许多问题都要运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所谓综合法,就是综合各种方法(包括前述各种方法以外的方法)去解决某些问题。
篇4:IT相关笔试题
IT相关笔试题分享:
1)与逆波兰表达式ab+cd+*对应的中缀表达式是:
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d
2)下列对MD5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 是一种散列算法
2. 指纹(摘要)的长度为128位
3. 是一种对称加密算法
4. 可用来校验数据的完整性
3)HTTP 1.1协议中规定表示正常响应的状态代码是
1. 0
2. 100
3. 200
4. 400
4)在SOCKET通信过程中,下列哪些函数是客户端需要调用,但是服务端不需要调用的函数?
1. socket
2. bind()
3. connect()
4. send()
5)int listen(SOCKET s, int backlog);该函数中第二个参数的含义
1. 是否打开log信息
2. 是否打开后台log信息
3. 后台等待连接队列的最大限制值
4. 后台等待连接队列的最小限制值
5. 无意义
6)将网络地址映射为链路层相应地址的协议是
1. DNS
2. TCP
3. ARP
4. ICMP

篇5:笔试题参考
笔试题参考
1、求函数返回值,输入x=9999;
int func(x)
{
int countx = 0;
while(x)
{
countx ++;
x = x&(x-1);
}
return countx;
}
【试题解析】
解这道题的时候,如果拿出一个二进制数来分析就会容易的多了,x=x&(x-1)实际上就是把x的二进制形式的最后一个“1”变成“0”,x的二进制形式有多少个“1”循环就执行多少次,
9999/256 = 39 余 15,把这两个数分别转化一下就很快了
39 = 32 + 4 + 2 +1 = 00100111
15 = 0F = 00001111
所以 9999=0010011100001111,共有8个1,答案就是 8 了
2、实现以下程序,以方便binary search.
.要有处理错误语句
.队列的分配的大小是固定的MAX_LEN,由第二个参数输入
.不能复制队列
insert (int *arr, //队列
size_l len, // 队列大小
size_l count, //队列元素的数目
int varl //要处理的数据
)返回插入数据的索引
remove(int *arr,size_l len,size_l count,int varl)返回删除元素的.索引
search(int *arr,size_l len,size_l count,int varl)返回搜索道元素的索引
【试题解析】
略。数据结构书上都有的。
3、堆栈R,从顶到底:{2,4,6,8,10},逐个取出放入队列Q中 ,再从Q中逐个取出放入R中,问现在堆栈R中从顶到底的顺序,
【试题解析】
这个也不用了吧,{10,8,6,4,2}
4、写出程序的结果:___________
int funa(int *a)
{
a[0] ++;
}
int funb(int b[])
{
b[1] += 5;
}
main()
{
int a[5] = {2,3,4,5,6};
int b[5] = {2,3,4,5,6};
int *p;
p = &a[0];
(*p)++;
funa(p);
for(int i = 0; i<3; i++)
printf(”%d,“,a);
p = &b[1];
funb(p);
for(i = 0; i<3; i++)
printf(”%d,“,b);
}
【题目解析】
结果是:
4,3,4,2,3,9
(*p)++; 也就是a[0]++;
funa(p);中的 a[0]++ 是将 main 中的数组 a[0]++,
数组 a 中只有第一个元素加了两次 1 ,
p = &b[1];把p指向了数组 b 的第二个元素
funb(p);中的 b[1]+=5 是将 main 中的数组 b[2]+=5
数组 b 中的第三个元素加了 5
5、找出下面程序的 BUG
int CopyStringAndCount(char * Str) ①
{
int nCount = 0;
char * pBuffer; ②
pBuffer = new char[MAX_PATH_LENGTH];
③
④
strcpy(pBuffer, Str);
for ( ; pBuffer⑤; pBuffer++ )
if ( pBuffer⑥=='' ) nCount ++;
⑦
return nCount;
}
篇6:IT相关笔试题
IT相关笔试题
IT相关笔试题分享: 1)与逆波兰表达式ab+cd+*对应的中缀表达式是: 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d 2)下列对MD5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 是一种散列算法 2. 指纹(摘要)的长度为128位 3. 是一种对称加密算法 4. 可用来校验数据的完整性 3)HTTP 1.1协议中规定表示正常响应的状态代码是 1. 0 2. 100 3. 200 4. 400 4)在SOCKET通信过程中,下列哪些函数是客户端需要调用,但是服务端不需要调用的函数? 1. socket 2. bind() 3. connect() 4. send() 5)int listen(SOCKET s, int backlog);该函数中第二个参数的'含义 1. 是否打开log信息 2. 是否打开后台log信息 3. 后台等待连接队列的最大限制值 4. 后台等待连接队列的最小限制值 5. 无意义 6)将网络地址映射为链路层相应地址的协议是 1. DNS 2. TCP 3. ARP 4. ICMP篇7: 《策略思维》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你会发现原来知识的领域如此广博,虽然此前你可能抽象的这么认为,如今你才见真身。
一直以来策略这一词离我们生活既不遥远,因为时刻似乎都会涉及到,然而也不很近,因为并不是经常或刻意的用到策略,而详读此书才发现,原来应用好了策略思维,很多事会做起来更顺畅、更优异,或者退一步说,虽然你在生活中不运用策略思维,但你至少可以避免他人运用这些策略对付你。虽然不能用“害人之心不可心,防人之心不可无”来比喻,但其意境还是略略相同的。
本书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述生活中希疏平常的一些事。比如囚徒困境、纳什均衡、零和博弈等概念,这在心理学领域很普及,但对于很多专业外人士却较陌生,而囚徒困境零和博弈等类似的情况生活工作中可能经常会遇到,所以作为非专业人士懂得些策略的专业理论,属实对思考、行为都很有裨益。
书中的案例生动具体地剖析了生活中的常态(比赛、选举、职业选择等)现象运用策略思维后,你如何探究其规律、内涵,你会发现原现很多看似枯燥、乏味、顺理成章的生活工作原来大有文章、原来很有内涵呢!所以呢,有鉴于此,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可能适度的考量下,不需刻意运用策略,只略用策略思维的思路理顺下,也许可以改变原有的枯燥与乏味呢!
不过由于这本书的背景是美国,所以书中的案例与理论与中国国情不完全相符,理解上略晦涩些,再加上本人数学较差,而其很多案例中关系到数学分析、图表、逻辑什么的,据说这本书已经较其它专业书籍祛除了很多公式、图表什么的,可是我读来还是很吃力,那么读其它类似专业书岂不成了天书?
说到这个专业性,因为不懂所以与几个友人在一起探讨书中案例与理论,友人们很感兴趣,也激发起了我的广泛兴趣,正所谓,我虽有短板,亦可以取长补短嘛!所以说,本书激起了我很浓厚的学习兴趣,深深的感悟:学无止境。
篇8: 《策略思维》读后感
国庆假期读了《策略思维》这本书,它让我受益匪浅。
咱们中国有句偈语“人生如棋,步步惊险”。所以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要走好每一步,下好每一步棋。而每一步棋,便是我们在与竞争对手博弈。而且对于这盘棋,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茫然的,因为敌明我暗,它充满着未知。在这棋局里,我们从最初的莽撞,锋芒毕露直到我们的对手,微笑着,不费丝毫气力便将我们辛苦建立的局面瓦解。蓦地,我们恍然大悟,尔后变得内敛、稳重亦变得谨慎。
我们所处的对手是一个极其狡猾的对手,他设陷阱,布奇兵,迂回而战,无一不考验着我们的棋艺。他为我们埋下了一个又一个圈套,等着我们自投罗网,举手投降;他也为我们设置了一个又一个诱惑,仿若一朵朵娇艳的鲜花,等待着我们前去摘取。在面对这些圈套,诱惑,我们不得不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清醒的头脑,识破这些或低级或高明的骗局,继续这场博弈。
博弈――――是战争的艺术,《策略思维》这本书用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向我这样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展示了当今比较流行的博弈学说。博弈是指在一定的游戏规则约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各参与人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成本最小化的过程,简单说就是人与人之间为了谋取利益而竞争,亦友亦敌。人生一直就是一个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
此书把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并试图从中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办法,从而使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问题,更加明了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它是一本挑战智商的书。
人生就是一场博弈,这场博弈并非只有起点与终点,在这过程里,有时我们占上风,有时他人占上风,而这便是顺境与逆境。在这其中,我们应懂得在顺境中不陶醉,在逆境中不气馁。曾记得《易经》中有泰、否两卦象,两卦象相辅相成,否及则泰来,如此环复,就好比失败是成功的开端,而成功亦是失败的缘起。而我们总是渴望着美好的成功的到来,殊不知为了成功,我们先要学会失败,前人总说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在一次次失败后总结,积累经验所取得的。善于对失败总结的人是智者,不怕失败的人是勇者,被一次失败就打倒的人是懦夫,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失败的是愚人。而智者不惑,勇者无惧,懦夫气馁,愚人无救。
从《策略思维》中我们从小故事中细细品味,当我们处于优势的时候要先观察对手出牌情况,然后选择最稳妥最有效的策略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当我们受制于人、处于被动地位之时,我们要解放思想切不可畏手畏脚,运用最大胆、最强势的方式将对手一击致命,争取一举扭转乾坤。
拜读此书的过程中,联系到我们日常工作过程中,一直在博弈的例子。如:
1、竞争谈判
我们和客人谈判的时候,一定要一击击中,不要拖延,当机立断,不给对方时间上的思考,击中要害,不给对手还击的机会。当然谈判前做充分的功课,知己知彼,方能做到百战百胜。因为谈判的时间越长,蛋糕就越变越小,如同罢工一样,都停产就没有利润,没有工资发,所以解决的方案是,从谈判可能持续到的最后一天发生的情形倒推,推到谈判发生的第一天,直接给一个条件,把问题解决,符合双方的利益。速战速决,不给对方予过多的时间去思索。
2、针对两阶段出价法
根据市场经济原理,占据市场先机的产品先卖的人赚的多,后卖的人拿的钱少,以此吸引人都先来卖。攻破方式就是用均衡折中的方式稳定出价。先卖的人赚的多,后卖的人拿的钱少,以此吸引人都先来卖。攻破方式就是用均衡折中的方式稳定出价。把议价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真正的市场赢家。
3、阻吓
古人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所以在必要的时候露出锋芒,不战而屈人之兵。必要时要制造市场资源的恐慌心理,埋下价格高涨的伏笔。即使手握解决方案,但也一定要将最坏的结果先铺设,从而能制造利润的最大化。
4、小步前进
一笔大交易,如果怕被违约,那么可以小步前进,一次交换一点,任何一次失败了,损失只是这个大项目的一小部分。因此小部分的违约不符合利益,这个项目就会很容易的走完。因为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如果稳定的小步发展,建立信任感,以服务取胜。
5、价格战
对于价格战,最好的策略是使用一小部分的商品去参与,因为小货的杀商力度非常的强悍,但损失不会大,从而打击对手的心里,对我们后续的出价捉摸不透。
总之,书介绍的内容还是不错的,但是过多的强调如何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个人认为更多的是要研究如何走出囚徒困境,如何通过合作实现双赢。
篇9: 《策略思维》读后感
近看了《策略思维》这本书,感触颇深。策略思维又名战争的艺术,耶鲁大学教授奈尔伯夫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迪克西特的这本著作,用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向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展示了当今比较流行的博弈学说。博弈是指在一定的游戏规则约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各参与人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成本最小化的过程,简单说就是人与人之间为了谋取利益而竞争。人生一直就是一个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古人言:有得必有失。如何让自己在得到某种东西所花费的代价最小,这就是选择的艺术。《策略思维》就是这么一部介绍如何选择的书,把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并试图从中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办法,从而使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问题,更加明了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所以我认为它也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书。
当看到书名的时候,这本书就深深的吸引了我。但当怀着极大的兴趣读完之后,又有或多或少的失落之情。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的简简单单,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可是社会就是那么的复杂,我们想找片净土都是那么的难!要想寻找到自己心目中的梦的终点,就更难了。所以我们必须去博弈,其实我们也都处于不停的博弈之中,每天都将会与形色人种进行博弈,可以说每件事上都存在着博弈的原理在其中。被逼无奈,所以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博弈知识,才能不被别人在这个过程中给淘汰出局,被强者给吃掉,才不会像股票一样被利空。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连选择的余地也没有。比如作为一个国家,在各种世界性大会上都要诉求本国利益,与其他国家展开博弈,在这种政治角力中如果过于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担当责任会使人类陷入两难的境地,“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是国家博弈而草草收场的典型。作为一般的劳动者,我们在市场上买卖商品的时候与店主讨价还价,最终交易价格是你所愿意承受的吗?我们有能力和公司就工资问题进行讨价还价吗?在面对拆迁蛮人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不让他们拆迁并理直气壮地反击吗?在面对听涨会的时候,我们有权说不吗?在机会不平等的社会中,面对种种无权选择的时候,我们只能在被选择之后,选择让自己如何更好的适应这种被选择,这也需要博弈知识。
学好博弈论可以使我们在生活中成为游刃有余的智者,无论前期遥遥领先还是后期受制于人,只要我们运用博弈论,都会使我们最终一骑绝尘或者后发制人。从《策略思维》中我们从小故事中细细品味到了博弈论的真谛,当我们处于优势的时候要先观察对手出牌情况,然后选择最稳妥最有效的策略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当我们受制于人、处于被动地位之时,我们要解放思想,切不可畏手畏脚,运用最大胆、最强势的方式将对手一击致命,争取一举扭转乾坤。足球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博弈论试验田,6月南非世界杯刚刚落下帷幕,本届的巴西足球虽褪去了华丽的外衣,但依然是一支傲视群雄的队伍,与荷兰的四分之一决赛在上半场以压倒性优势一球领先。下半场荷兰孤注一掷、放手一搏,而巴西在被追平后心态失衡,导致被罚下一人,最终成就了荷兰的逆转而被淘汰,在这场场外的心理博弈中荷兰笑到了最后。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也许你一时的人生失意是冥冥之中的刻意安排,寻求合适的道路,创造良好的机遇,一鼓作气、放手一搏,也许你就会成就属于你的人生经典逆转大戏。
博弈都在强调实现个人利益与损失之间的比例最优化,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你所处的环境和所具有的各种资源进行博弈,这样在彼此的博弈中就达到了制衡,所以,学习博弈,也是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均衡彼此利益的一种有效手段。每一次的人际交往都可以简化成两个基本选择:合作或背叛。但是事实是,有些人根本就不懂何谓博弈,更谈不上去博弈,结果自己就处于不利的地位。作为年轻人,在入纷乱复杂的社会,我们要学习博弈知识,利用博弈的思想来武装自己。至少可以让自己在弱者的自救中利益损失最小化。如果你想有一番作为,更应该去学习博弈,与强者争食物,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我们如果处于强势的话,就应该网开一面,给弱者一些让步。学习博弈,就是与强者争食,为弱者争利,让社会达到公平、公正、和谐。
现在流行的博弈论的书籍主要都是国外的一些著作,这不仅让我认真思考了一下,难道我们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度,就没有相关博弈论的知识吗?其实不然,博弈之道古已有之,但博弈思想的系统化、数学化却是近几十年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博弈论”的英文是GameTheory,Game的本意是“游戏”,GameTheory直译中文是“游戏理论”。中国的博弈论思想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祖先们就已经在运用博弈论的知识进行教育、娱乐、军事等活动,并产生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及著名的事例。小学课本中的“田忌赛马”,就是一个典型的运用博弈理论取得胜利的例子;战国时期的“合众连横”也能作为经典的博弈论案例。
中国普通老百姓在生活中也善于运用博弈论,只是我们缺乏相应的归纳总结罢了。中国的麻将文化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曾有人调侃北京奥运上的“和”字除了和谐奥运外还包含麻将文化,可见中国麻将已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重要娱乐活动。在麻将里面也包含着林林总总的博弈论,四个人坐在一起切磋,既要保证自己和牌又要不给对手机会,这就需要运用博弈论去揣测对手的意图,冒险和诡计穿插其中,让对手防不胜防,自己成竹在胸,最后举重若轻地赢下牌局。所以在当下主流国外博弈论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要明白我们祖先是很有造诣的,我们经过努力也是能取得成功的,在面对国外学说冲击的时候,我们要始终坚持不盲目排斥,坚持取长补短,坚持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针策略。
在当今这个信息发达、相互交融的时代,我们在学习国外先进的博弈论理论、科学的数学博弈论证方法,同时国外很多学者、民众也在研究中国古代的经典博弈事例和理论。中国的“田忌赛马”几乎被世界各国所传颂,特别是在世界竞技体育领域已成基本的竞技策略。智慧化身――诸葛亮的“空城计”更是经典博弈论的体现,诸葛亮料定谨小慎微的司马懿不敢贸然攻城,于是坐在城楼上羽扇纶巾、长袖轻舞、气定神闲,让老对手司马懿不敢轻举妄动,最后鸣金收兵,使得西城得以保全,最重要的是扼守住了进蜀要冲,居功至伟。在国外很多研究诸葛亮的著作中,空城计是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这些都是古人留给我们宝贵财富,有了这些理论,真正让我们后人感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快乐。西方学习中国古代经典博弈案例,中国人也在学习西方的先进博弈论实证理论、博弈数学理论等。纳什均衡博弈、囚徒理论等等这些都已成为国内博弈论教育、学习的重点内容,通过西方先进的博弈理论,我们引入了风险机制,建立了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也引入了激励机制,创造了良好的绩效评价体系。这些理论的引入、体系的完善,有助于国内企业提高效率,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的博弈论已经取长补短、相互交融、溶为一体,成为一个完善的博弈论体系,为全世界人民所运用。
诚如《策略思维》译者所说“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一环扣一环的漫长博弈”。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在生活中都需要洞悉周围人的一举一动,对自身行为作出有效预判,指导自己作出正确决策,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左右逢源、收放自如、胜券在握的博弈高人,能由细微的动静谋划全局走势,达到“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骄人效果。
篇10: 《策略思维》读后感
读了《策略思维》,才发现原来博弈论的思想在我们生活中竟然无处不在:干什么工作适合自己;和谁结婚才会得到终身的幸福;在上班高峰时走哪条路线最省时间;投资给谁有更高的回报率;扑点球时应该向左还是向右……而且,我们周围的人都是决策的.制定者,你不是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里做决定。相反,你身边全是和你一样的决策制定者。虽然冲突的成分很多,但是合作的因素也不少。
《策略思维》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奈尔伯夫教授与普林斯顿大学迪克西特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推出的一部关于“博弈论”的名著。在出版前,知道博弈论的人还寥寥无几,懂得将博弈论用于实践的人更是屈指可数;有关博弈论的著作充满数学公式,令人望而生畏。作者用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向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展示了博弈论策略思维的道理。试看一例:奈尔伯夫大学毕业的时候,在剑桥大学的正式舞会上参加轮盘赌游戏并且以700:300的大比数领先。眼看大奖在望,鬼使神差他却无视已经具有的后动优势,在最后一轮大意先行,结果功败垂成。事后他回忆那天酒喝多了,忘记了博弈论的教导:领先的时候要采取让对手先行的保守策略。这位博弈论的高才生,就这样输在原来处于第二位并且曾经求和建议分享奖励的女士手下(参见《策略思维》第1章)。
而后来,先是纳什获得诺贝尔奖,然后又有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博弈论达到全盛时期,在绝大多数大学中博弈论成了。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前页中国南方中等城市从事单调而重复工作者如我辈,忙忙碌碌如蒙眼之驴盲目前进,对博弈论只是略有所闻,对《策略思维》没听过也无兴趣。奉师长之命而读书,初读以为如鬼谷子之诡计,细读之才发现这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篇11:路透笔试题
路透笔试题
路透笔试会考什么样的题目呢?下面来总结一下,
题目分为公共试题和逻辑试题两个部分。
公共试题是一道超级简单的逻辑推理外加一道作文,作文还是蛮难的,是写一封email,详细描述遇到的技术问题,向别人求助,而且要写出来自己已经想过的解决这个技术问题的办法。总之,我是胡写的,实在是不会啊。
逻辑试题分为六个部分,C++,C,算法,JAVA,C#,SQL。任选其中的四个部分来做,因为JAVA和C#完全不会,所以选了其他的四个。SQL不熟,所以都是蒙的,这里统计的题目就不包括SQL的部分。
因为年纪渐渐变大,过目不忘的本领逐渐退化,所以不能像当年朗讯笔试的时候完全把题目背下来了,只是把考点记下来了,因为有些题目比较简单,所以我就没有去记,因此题目统计不全,而且只是大概是这个样子,随便做个参考。老了,唉……
1.which one calls a program to halt?(multiple answers)
A.assert(10>0) B.assert(10<0) C.assert(x=0) D.assert(x<0)
2.class
{
public:
void f;
const void g();
private;
int data;
}
下面哪个选项可以访问data?
a.g() b.f() c. g()和f() d.都不可以
3.void time(int year,int moth=10,date=10);
下面哪些选项可以正确调用time()?
a.time(1995);
b.time(1995,1);
c.time(1995,1,2);
d.都不可以
4.下面哪个选项可以访问一个类的私有成员?
a.友元类的公有成员函数 b.类的公有成员函数 c.类的私有成员函数 d.都可以 e.都不可以
5.下面是一个类的几个部分,哪些部分有错误?
a.void ~Time(int);
b.class Time
{
public:
private:
int hour=0;
};
c.int Time(const char*,const char*);
d.Time(const char*,const char*);
6.什么时候会用到模版类?
7.(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include
int a =0;
void fn(int j,int *k)
{
int i=0;
i++;
int a=1;
*k=a;
j=i;
}
void main()
{
fn(1,2);
cout<
cout<<*k<
cout<
}
a,b,c句的打印结果是什么?
8.void f(________head_ptr);
其中head_ptr是链表的`头,f()是一个要对链表进行某种操作的函数,这个链表可能本来有一个头结点。
横线上应该填什么?
a.node *, b.node &, c.node*&, d.node
9. 一个二叉树
10
/
2 15
/ /
1 30 3 5
移去二叉树的根节点并且用其他节点代替,用哪些节点使这个二叉树不受影响?
a. 2 b.15 c.1 d.3 e.5
10.(题目都没看懂)
circular array of CAPACITY elements, last is an index into that array, formular for the index afer last?
11.
int fn(char *s)
{
int a=0;
while(*s++)
{
a++;
}
return a;
}
void main()
{
char str[20]=”AAABBBCCC“;
int i=fn(str);
int j=sizeof(str);
strcpy(str+3,”DDD");
cout<
}
i=?,j=?,最后输出的str=?
12.MyStruct
{
int a;
char*p;
double b;
}
void main()
{
MyStruct s[20];
MyStruct *p1=(MyStruct*)malloc(sizeof(MyStruct));
MyStruct*p2=new MyStruct;
}
求sizeof(MyStruct),sizeof(s);sizeof(p1),sizeof(p2);
还有许多题目不再赘述,大概有二叉树的前序遍历,递归函数的返回原理和执行过程,类的静态成员等等,
都是一些基础而且又零散的东西,不难但是长期不用很难记得的东西。
更多相关的笔试题目分享:20夏普笔试题年海信网申笔试题目2012年新太笔试题
篇12:日立笔试题
日立笔试题
笔试内容(全英文)主要为两个部分:
选择与翻译选择部分
又分为3块:
1、字母数字(35题10分钟) 就是看前面的字母或数字,找出规律,补充一个,个人感觉字母比较难点,数字比较简单。可能是我天生对字母不敏感。如果有和我差不多的`,可以考虑先做后面的数字题再做前面的字母题。
2、图形(35题15分钟) 也是找规律,就是很简单的图形,大部分都没什么问题,少部分没想到也没办法。
3、简单数学应用(30题20分钟) 这部分感觉像GRE的数学部分,但估计还简单点,主要是题目要看懂,数学不难,
第一部分中的感觉是不难,但时间非常紧,没几个人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作出来的,反正我是没有做完。其实主要是个时间问题,否则人人都可以的满分(不要太白痴)。
翻译部分:汉译英 及 英译汉
1、汉译英 是一段讲日立成立,与IBM合并,发展的中文,大概100汉字左右。
2、英译汉 一段说日立的信息创新,把电脑上面的数据存储扩展到日常家电上面,大概也是100单词。 这部分也不难,主要我英语差了点,估计被人鄙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