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兰亭集序》能力检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兰亭集序》能力检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兰亭集序》能力检测

篇1:《兰亭集序》能力检测

1.写出下列红色字的汉语拼音:

①岁在癸( )丑②会稽( )( )山阴

③修禊( )事也④流觞曲( )水

⑤放浪形骸( )⑥若合一契( )

⑦临文嗟悼( )( )

2.解释下列红色字: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列坐其次 ()

③信可乐也 ()

④曾不知老之将至 ()

⑤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 )

⑥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

⑦不能喻之于怀 ()

⑧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⑨齐彭殇为妄作 ()

3.下列红色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两项的是:

┏ A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之┫ B 仰观宇宙之大

┗ C 放浪形骸之外

┏ A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向┫ B沛公北向坐

┗ C望洋向若而叹

4.默写:

(1)是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

(2)写出文中谈“人之相与”的两种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标点

性 爱 鹅 会 稽 有 孤 居 姥 养 一 鹅 善 鸣 求 市 未 能 得 遂 携 亲 友 命 驾 就 观 姥 闻 羲 之 将 至 烹 以 待 之 羲 之 叹 惜 弥 日 又 山 阴 有 一 道 士 养 好 鹅 羲 之往 观 焉 意 甚 悦 固 求 市 之 道 士 云 为 写 道 德 经 当 举 群 相 赠 耳 羲 之 欣 然 写 毕 笼 鹅 而 归 甚 以 为 乐 其 任 率 如 此

尝 诣 门 生 家 见 棐 几 滑 净 因 书 之 真 草 相 半 后 为 其 父 误 刮 去 之 门 生 惊 懊 者 累 日 又 尝 在 蕺 山 见 一 老 姥 持 六 角 竹 扇 卖 之 羲 之 书 其 扇 各 为五 字 姥 初 有 愠 色 因 谓 姥 曰 但 言 是 王 右 军 书 以 求 百 钱 邪 姥 如 其 言 人 竞 买 之 他 日 姥 又 持 扇 来羲 之 笑 而 不 答 其 书 为 世 所 重 皆 此 类 也

《阿房宫赋》

1.下列红色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渭流涨(zhǎng)腻 不霁(jì)何虹 骊(lì)山

B.妃嫔(bīn)媵嫱 辇(niǎn)来于秦 囷囷(qūn)焉

C.剽(piáo)掠其人 弃掷逦迤(yǐ) 锱(zī)铢必较

D.直栏横槛(jiàn) 在庾( yǔ )粟粒 管弦呕(ōu)哑

(1)正确项是:( )

(2)请指出其他项的错误,并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解释下列红色的字:

①六王毕 ( )

②蜀山兀 ( )

③直走咸阳 ( )

④不霁何虹 ( )

⑤为秦宫人 ( )

⑥雷霆乍惊 ( )

⑦杳不知其所之也 ( ) ()

⑧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 )

3.请写出下列红色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 )

②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 )

③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

4.解释下列红色词:

⑴固

①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②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③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⑵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④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⑶举

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⑷使

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使六国各爱其人

③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5.填空:

(1)二川__________,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盘盘焉,囷囷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____________,多于机上之工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于周身之帛缕;_____________,多于九土之城郭,______________,多于市人之言语。

参考答案:

篇2:《兰亭集序》能力检测

1.①guǐ ②kuàī jī ③xì ④qū ⑤hái ⑥qì ⑦jiē dào

2.①聚集②旁边,水边③实在④竟,乃⑤造化,指自然;至,及⑥原因⑦明白⑧把……看作一样⑨把……看作相等

3.

之,C(A、B定语后置的标志,C的)

向,A(A过去,从前,B、C面对)

4.

(1)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5.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阿房宫赋》

1.(1)D(2)骊(lí)嫔(pín)剽(piāo)

2.①完结②光秃③趋向④雨雪停止,天放晴⑤成为⑥忽然⑦远得没有尽头,遥远;到,往⑧看待

3.①乘辇,名作状②在早晨,在晚上,名作状③族灭,名作动④以……为镜,意动

4.

⑴①顽固 ②原本 ③险固的地势

⑵①统一 ②一体,整体 ③把……看作一样 ④一样,一致

⑶①攻占 ②举起 ③举出,提出

⑷①致使,让 ②假使 ③派遣

5.

⑴溶溶;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⑵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架梁之椽;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直栏横槛;管弦呕哑

阳台记

高一(2)易安

我喜欢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我对生物组培室中饲养的小白鼠情有独钟;我曾经饶有兴趣地近距离观察正在吸我的血的蚊子;我对电视里介绍的蜘蛛、蝙蝠、狼和鳄鱼充满了好感;夏天,我不忘给那株生在我家门口石阶缝中的小草浇水;出行时,我久久注视着道路旁的树木,思索着那笔挺坚实的树干中栖息着怎样的灵魂。

我喜欢在泥土中埋上一颗不知名的种子,耐心地等着它,等到那粘着泥土的绿色破土而出,慢慢扬起头颅,面对太阳骄傲地舒展着自己的臂膊。

正因为此,物价的阳台成了我的花园,重峦叠嶂的花盆中竞相生长着各种植物。我想,我对这些植物的种植只能叫做栽培而不能教养花。因为养花大抵是为了陶冶性情,装饰居室,我的“栽培”却只能算是一种特别的嗜好,再说了,我养的也不都是花。

我几乎种过所有能找到的种子。我种植在妈妈炒菜时抢救下来的苦瓜籽,它真的发芽了,而且顺着阳台上的塑料绳一路攀援,到夏天开出黄色的小花,还结了拇指大的小苦瓜。我把生瓜子埋在花盆里,直到它长成一米多高、摇摇欲坠的向日葵。我种土豆,欣赏它那毛茸茸的枝干;也种花生,为那椭圆形的叶片感到有趣。现在,我种的红豆正在花盆里茁壮成长。但是,最令我引以为豪的还是两年前种植的朝天椒。在两年前的寒冷的冬季,阳台上的辣椒茎叶已经发黑死亡,让我伤心了一阵子。春天来了,那枯黑的老枝上竟又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不久就开了小白花,结了辣椒。从此它开花不断,今年一冬它都开着花、结着实——炒菜时要辣椒,我就从花盆里摘几根红透了的用——要知道,书上说,辣椒可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我养的花草从不施肥,也不修整,以致它们大都“疏影横斜”、“徜徉肆恣”。只有当谁疯长起来,我才忍痛剪枝。我也不除杂草,我欢迎所有从花盆里长出来的东西。

所谓杂草,大概就是指不知名的草木了。比如说花盆里种的是郁金香,长出来的却是对生的绿叶,那就是杂草无疑了。我的花盆里就曾经冒出来一株“黑户”,我没舍得将它除去,反觉得那鸡心状的嫩叶颇为可爱,而且还散发出一种淡淡的草木香气。在它长出后的两个星期,我断言这是香椿。随着时间的推移,嫩叶长大,那香气竟也无影无踪。于是我想,这大概是许久以前埋下的一株土豆(那时还没种土豆,不知道土豆茎叶是什么样子的)。它长得很快,到了冬天就长了半米高——土豆似乎是长不了这么高的。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称它为“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是”到了去年夏天居然开出了漂亮的粉红色喇叭状的`小花,不久又结出了黑色的种子。一粒粒小圆球上凹凸不平,像一颗颗地雷。原来,这种我们称之为“地雷花”的植物在我的初中校园栽种了许多,天知道什么时候它的种子随着我到了我家的花盆里,这才使“地雷花”在我家生根。想不到任其自然的生长能给我带来这些意外与惊喜。

我家花盆里还冒出过许多不知名的植物,其中绝大多数都被我验明证身。比如我发现花盆里长出了伏地的藤蔓,经过一番地毯式的搜寻,我在花盆的土层里发现了大量的西瓜籽——敢情是我吃了西瓜之后图省事把西瓜籽都丢在花盆里了。还有一回,两株苍白赢弱的幼苗钻出土层,受到了我的精心的呵护,但到了冬天,它们还是一命呜呼了。我把它们的根掘出来一看,只见上面赫然连着两个乌黑的荔枝壳!至于荔枝壳是什么时候丢进花盆的,我已记不清了;最后西瓜和荔枝都死了,我的口福之梦也自然破灭了。

我喜欢播种生命,也喜欢孕育生命的过程。当辣椒开出小白花的时候,我想是不是该授粉了。望着那鳞次栉比的小花,我鼓足一口气吹过去,算是“风力传粉” 了。这几天辣椒越结越多,不知是不是我的功劳。但草莓就没那么容易了。我听说给草莓授粉要用毛笔在雄蕊和雌蕊间轻轻地刷,我照着做了,效果却不明显。我又想到用蜜蜂来传粉是万无一失的,便打开阳台窗户,日日盼着能有一只蜜蜂飞进来,但始终未能如愿。尽管如此,我家那盆草莓还是偶尔结出果实。待那小型草莓成熟之后,便成为殷红色,挂在墨绿色的叶片下面。微风吹过,便轻轻摇晃,随之散发出一阵细细的甜香,溢满整个阳台。

三年前,我种了三株不过手掌那么长的小芦荟。它们长得很快,如今已经有小臂那样高了。听别人说芦荟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我家的芦荟却始终是一片青绿色,不见一点儿花的影子。不过今年一开春,我惊奇地发现三株大芦荟中的两株已经从根部分出了小芦荟,密密麻麻地第在大芦荟的脚下,像一群正在游戏的小朋友。我花时间把它们移栽到新的花盆里,竟然栽了十盆。原来,不开花的芦荟对待后代也是一点儿也不马虎的。妈妈开玩笑说,我家可以开芦荟专卖店了,并且前景十分光明。

我可不愿开专卖店,但这么多花盆摆在阳台上实在是有点拥挤了。我打算把这十盆芦荟自己留一些,一些送给同学或朋友,一些拿去摆在教室的窗台上。它们虽然没有艳丽的花朵,没有香甜的果实,却能在数年之后给养护它的人以朴素的惊喜。但愿它们能给更多人带去欢乐,也但愿这些来自我家阳台的小生灵能够给更多人传送去生命的讯息。

评语: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地球上的主人。小小阳台,就像是作者的心灵家园。从这里可以感悟到生命的坚韧,生命的繁盛,生命的可贵和生而有命的乐趣。作者以情趣盎然的笔触描绘了阳台上的诸多生命,表现了对诸多生命的赞美。

篇3:《陈情表》能力检测

《陈情表》能力检测

一.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

A.险衅(xìn) 夙(sù)遭闵凶 门衰祚(zuò)薄

B.床蓐(rù) 茕(qióng)茕孑(jié)立 猥(wěi)以微贱

C.逋(pū)慢 陨(yǔn)首 犹蒙矜(jīn)育

D.拔擢(zhuó) 宠命优渥(wò) 终鲜(xiǎn)兄弟

二.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A.外无期( )功强( )近之亲。

B.既无伯叔,终鲜( )兄弟,门衰诈薄,晚有儿息。

C.臣以险衅( ),夙( )遭闵( )凶。

D.寻蒙国恩,除臣洗( )马。

E.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

F.日薄( )西山,气息奄奄。

三.下列各句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臣具以表闻

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④优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⑦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⑧谨拜表以闻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⑤⑦ D.②④⑥

四.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

A.臣以险衅,夙( )遭闵凶( )

B.生孩六月,慈父见( )背

C.门衰诈薄,晚有儿息( )

D.寻蒙国恩,除( )臣洗马

E.听( )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F.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G.欲苟顺私情,则告诉( )不许

H.臣之辛苦( )

I.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五.选出红色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拜臣郎中 谨拜表以闻

B.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

C.未曾废离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D.慈父见背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六.找出对红色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1.A.臣以险衅(罪过) B.门衰诈薄(福分)

C.形影相吊(安慰) D.刘夙婴疾病(婴儿)

2.A.逮奉圣相(及,至) B.沐浴清化(此指蒙受)

C.臣以供养无主(主人) D.猥以微贱(谦词)

3.A.臣具以表闻(详尽) B.诏书切峻(急切严厉)

C.责臣逋慢(逃脱,轻慢) D.则刘病日笃(情义深)

4.A.本图宦达(显达) B.宠命优渥(厚)

C.日薄西山(浅薄) D.岂敢盘桓(徘徊)

5.A.听臣微志(准许) B.庶刘侥幸(或许)

《兰亭集序》能力检测C.保卒余年(终) D.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胜利)

七.红色词与其他词构词方式不同的一项( )

A.有所希冀 B.过蒙拔擢

C.躬亲抚养 D.昼夜勤作息

八.填写下句

A.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

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迁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

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1.“子列子穷”与下面哪一项中“穷”意义相同( )

A.欲穷其林B.人穷则及本

C.所识穷乏者得我 D.黔驴技穷

2.对“君过而遗先生食”中“过”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

A.经过B.指出过错

C.做事过分 D.探访

3.“不厌其烦”的“其”与下面哪一项中的“其”意义相同:( )

A.其后,民果作难

B.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

C.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况其在富贵乎

4.下列“君”字,用于敬称的是( )

①居君之国而穷 ②君无乃不好士乎

③君过而遗先生食 ④君非自知我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5.对“以人之言而知我”中“以……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就 B.因而……地

C.用……才 D.根据……才

6.子列子不受子阳之粟的原因是( )

A.子列子通乎性命之情,自甘淡泊,不愿无功受禄,因此不受子阳之粟。

B.子列子预见民将作难而杀子阳,为避免祸及全家,因此不受子阳之粟。

C.子列子认为子阳是无道之人,一定不认为自己是知心朋友,所以不受馈赠之粟。

D.子列子自守节操,不愿苟取,见得恩义,所以不受子阳之粟。

参考答案

一.C

二.A jī qiǎng B.xiǎn C.xìn sù mǐn D.xiǎn E.huán F.bó

三.C D

四.A.早时;忧患 B.用在动词前,表示对第一人称有所动作。 C.子 D.授予官职 E.准许 F.成人自立 G.申诉 H.辛酸苦楚 I.安慰

五.C

六.1.D 2.C 3.D 4.C 5.D

七.D

八.

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B.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C.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九.1.C 2.D 3.A 4.A 5.D 6.D

“反应男”和他的哥儿们

高二(五)班 孙阳

晚自习前,教学楼门口,总有那么一圈人,个个跑来窜去,一只红色的毽子飞舞在他们之中,轻快地若隐若现。

刚上高一,我就注意到了他们(那时他们上高三)。于是,我喜欢在教学楼前停步,注视他们的默契:接接传传,没有争抢,没有躲闪,不用提示,没有失误,那和谐的氛围真是妙不可言。于是,我渴望加入他们。我说:“加我一个行吗?”他们说:“欢迎。”还说很荣幸能收高一的小孩当徒弟。我说我可不是小孩可别小看了我。

于是,我有资格站到他们的圈子里,模仿大师的每一个动作。我推测那个长得很奇怪很像猴子的人是他们的队长,因为他动作格外敏捷;因为他总能与人里应外合,多险的“球”他都能救起来;因为他是那只红毽子的主人。不知他大名叫什么,大伙都喊他“中华反应男”。他发球时冲着大家大喊“注意集中力!”面对空中的毽子,他念着“接应!接应!”小碎步倒过去,或踢,或勾,或垫,或顶,瞬间反应完毕,身体的'哪个部位他都能用上。

因为我的加入,“反应男”的高超反应技能获得了大好的展示机会――我踢出的毽子不是按照我想要的方向走的,而且我出脚时也不知道用了多大的劲儿。有一次,“反应男”停止反应了,因为我踢出的毽子直飞向电话亭下正打电话的那人的脑袋。幸亏“反应男”的毽子比较软……“反应男”说“你怎么能使那么大的劲儿,那已经超过我的反应半径了。”然后他封我“中华大力女”。

那个圈里,“反应男”有个哥儿们,“哥儿们”圆头圆脑。“反应男”常跟我们介绍那人说:“他什么都得听我的!”那人点头哈腰:“是,是。”学校发胸卡的那天,那人竟戴上了“数学组教师”的牌儿!他是“反应男”的哥儿们,尽管一帮人向他鞠躬道“老师好”。

后来,我不上晚自习了,也很少再跟他们踢毽,也不知道他们在高考前的哪一天才停止了这项活动。高考前,我很想找“反应男”,跟他说,祝他考好,可是我没再见到他。他们都毕业了

篇4:浅谈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

浅谈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

摘要:详细介绍了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的依据、作用和意义,以及实验室能力验证的一般程序,并结合自身参加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总结了提高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的几个关键环节.作 者:古丽米娜    沙吾列  作者单位:新疆塔城地区产品质量与计量检测所,新疆,塔城,834700 期 刊:计量与测试技术   Journal:METROLOGY & MEASUREMENT TECHNIQUE 年,卷(期):, 37(3) 分类号:X3 关键词:实验室    能力验证    关键    环节   

篇5:《孔雀东南飞》知识要点及能力检测

《孔雀东南飞》知识要点及能力检测

一、知识要点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357句,1785个字,被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2.乐府诗是中国古代乐府官署中配乐演唱的诗歌,包括民歌和文人创作两大类。后人多用以代称入乐的民歌。两汉乐府诗(简称汉乐府),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比较浓厚。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并按音乐性质的不同,被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相和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杂曲歌辞、清商曲辞等12类。

3.乐府涵义的演变:

乐府在西汉时是音乐机关的名称,就是管理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掌管皇帝祭祀天地祖宗、朝会宴飨和道路游行时所用的歌曲和舞曲,也负责收集各地的民歌俗乐。

六朝时把曾在乐府里合过乐能唱的诗叫做乐府,这样乐府就由音乐机关的名称一变而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六朝人把乐府看作一种诗体,还着眼在音乐上。

到了唐代,就撇开了音乐,注重诗的内容实质,把一种有强烈社会政治内容,在形式上不受格律限制的讽喻诗叫乐府。唐朝人衡量一首诗是不是乐府诗,不是看他是否合乐能唱,而是看它是否有讽喻性。唐人的这种看法,是对乐府诗的一种本质的进步的看法,它揭示了汉代乐府诗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

宋元以后,又恢复了六朝人的纯音乐观点,把合乐能唱的词、散曲也叫乐府。

4.本文出现的古今异义词

共事二三年 古义:共同生活 今义:一起工作

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 今义:同情别人

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自由自在

本自无教训 古义;教养 今义:失败的经验

处分适兄意 古义:处理 今义:处罚

千万不复全 古义:无论如何 今义:再三叮嘱

便可作婚姻 古义:结为亲家 今义:结为夫妻

叶叶相交通 古义:交接 今义:与运输有关的

5.本文出现的“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意义偏“姥”

昼夜勤作息:意义偏“作”

我有亲父母:意义偏“母”

逼迫兼兄弟:意义偏“兄”

6.比兴手法和浪漫色彩的运用:诗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用美禽恋偶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烘托了全篇悲剧的气氛。最后一段,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鸳鸯在其中双双日夕和鸣,通宵达旦。这既象征了刘焦夫妇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

7.全诗结构:

托物起兴(第1节) 兰芝自诉(第2节) 仲卿求情(3―6) 决心自遣(7―8)

拜别阿母(9―10) 夫妇盟誓(11―12) 兰芝见母(13) 兰芝拒婚(14―19)

阿兄逼嫁(20―24) 生人死别(25―27) 仲卿别母(28―30) 双双殉情(31―32)

化鸟双飞(第33节)

二、能力检测

l.下列红色词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十五弹箜篌(hóu) 便可白公姥(mǔ)

伶(lín)俜萦苦辛 妾有绣腰襦(rú)

B.四角龙子幡(fán) 葳(wēi)蕤自生光

留待作遗(yí)施 纤纤(xiān)作细步

C.磐(pán)石无转移 供(gōng)养卒大恩

耳著(zhuó)明月 移我琉璃榻(tà)

D.踯(zhí)躅青骢马 青雀白鹄舫(fǎng)

隐隐何甸甸(diàn) 阿母大拊(fù)掌

2.选出句中红色词读音不同的一项:

(1)A.相见常日稀 B.儿已薄禄相 C.会不相从许 D.登即相许和

(2)A.便可速遣之 B.不得便相许 C.便言多令才 D.便作旦夕间

3.下列句中“为”字读音和意思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为仲卿母所遣 (2)为诗云尔

(3)君既为府吏 (4)非为织作迟

(5)君家妇难为 (6)黄泉共为友

(7)遣丞为媒人 (8)阿母为汝求

A.(1)(8)/(2)/(3)(5)(6)(7)/(4)

B.(1)/(2)/(3)(5)(7)/(4)/(6)/(8)

C.(1)(8)/(2)/(3)(5)(7)/(4)/(6)

D.(1)/(2)/(3)(5)(6)(7)/(4)/(8)

4.句中红色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便可白公姥 B.我有亲父母

C.逼迫兼弟兄 D.好自相扶将

5.对红色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徒留无所施 A.措施 B.施予 C.用处 D.使用

(2)何意致不厚 A.意思 B.心意 C.料想 D.意图

(3)遣去慎莫留 A.谨慎 B.小心 C.千万 D.慎重

(4)君既若见录 A.记录 B.录用 C.记载 D.惦念

(5)蒲苇纫如丝 A.柔软 B.柔韧 C.缠绕 D.连结

(6)寻遣丞请还 A.寻找 B.寻觅 C.不久 D.然后

6.下面句中红色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可怜体无比 B.千万不复全

C.处分适兄意 D.徘徊庭树下

7.将下列句中的“自”字,按要求归类:

(1)自誓不嫁 (2)举动自专由 (3)我自不驱卿 (4)自名秦罗敷 (5)自可断来信

(6)自君别我后 (7)葳蕤自生光 (8)自名为鸳鸯 (9)本自无教训 (10)好自相扶将

A.(1)(2)/(3)(9)/(4)(8)/(5)/(6)/(7)/(10)

B.(1)(2)(4)(8)/(3)(9)/(5)(7)/(6)(10)

C.(1)(2)/(3)(5)(7)/(4)(8)/(6)/(9)/(10)

D.(1)(2)(4)(8)/(3)(7)(9)/(5)/(6)/(10)

8.选出红色词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1)例:君既若见录

A.相见常日稀 B.黄泉下相见 C.渐见愁煎迫 D.府吏见丁宁

(2)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谢家来贵门 B.多谢后世人 C.阿母谢媒人 D.谢家事夫婿

(3)例:然其名尊者,以适于时也

A.适得府君书 B.处分适兄意 C.始适还家门 D.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4)例:幸可广问讯

A.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C.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 D.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5)例:却与小姑别

A.却匈奴七百余里 B.相如持璧却立

C.却话巴山夜雨时 D.却看妻子愁何在

9.对下列诗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这里兰芝自请遣归的原因是:

A.兰芝不堪凌虐,深知被遣乃形势所趋,毅然以此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

B.兰芝不能承受繁重的操劳,深知自己与婆婆的矛盾不可能得到缓解,愤然以此作为对婆婆的反抗。

C.兰芝不堪凌虐,深知婆婆与自己水火不能相容,只能以此作为脱离苦海的方法。

D.兰芝不能忍受孤苦的处境,深感在焦家当媳妇的艰难,于是以此警告丈夫和婆婆,表明自己的愤懑。

(2)“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些诗句着力铺陈的作用是:

A.表明兰芝恋恋难舍,强作精神,掩饰内心的哀怨。

B.表明兰芝不甘示弱,有

篇6:点评:PREfast代码检测能力

PREfast可以在编译代码的时候快速检测出潜在错误,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内存

潜在的内存泄漏、非关联NULL指针、对未初始化内存的访问、对内核模式堆栈的过度使用以及对池标签使用不当

资源

未能释放资源:如锁、某函数持有的其不应该持有的资源以及函数未能持有的其应该持有的资源,

函数用法

某些函数的不正确使用,可能不正确的函数参数、函数的参数类型不匹配(因为没有严格检查其类型)、可能使用某些过时的函数以及对可能不正确的中断请求(IRQL)的函数调用。

浮点状态

未能保护驱动中的浮点硬件状态以及将浮点状态保存在不同的IRQL后试图恢复浮点状态。

优先规则

因为优先规则C,代码不能按照程序员的要求执行

内核模式编码

编码做法也可能造成错误,如修改内存描述符表(MDL)结构、未能审查被调用函数的变量值、使用C运行时库字符串操作函数,而不是安全字符串(在Ntstrsafe.h中定义的)以及误用分页代码段,

针对驱动的编码

具体操作通常是内核模式驱动程序的错误来源,例如复制整个I/O请求数据包(IRP)而并没有修改成员,或者向字符串或结构保存指针而不是将参数复制到DriverEntry例程。

重要性

PREfast能够高效检测出很多错误,并且它的报错方式通常能够帮助更加快速地解决问题,这是其他方法和工具无法企及的。这样就能够帮助用户将测试资源集中在寻找和修复更重大的bug上。然而,PREfast并不能找出所有可能的错误或者所有错误形式,因此通过PREfast检测并不一定意味着你的代码就是完全没有错误的。尽量使用所有可用工具来测试你的代码,包括Driver Verifier和Static Driver Verifier等。

篇7:《孔雀东南飞》知识要点及能力检测

《孔雀东南飞》知识要点及能力检测

一、知识要点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357句,1785个字,被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2.乐府诗是中国古代乐府官署中配乐演唱的诗歌,包括民歌和文人创作两大类。后人多用以代称入乐的民歌。两汉乐府诗(简称汉乐府),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比较浓厚。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并按音乐性质的不同,被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相和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杂曲歌辞、清商曲辞等12类。

3.乐府涵义的演变:

乐府在西汉时是音乐机关的名称,就是管理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掌管皇帝祭祀天地祖宗、朝会宴飨和道路游行时所用的歌曲和舞曲,也负责收集各地的民歌俗乐。

六朝时把曾在乐府里合过乐能唱的诗叫做乐府,这样乐府就由音乐机关的名称一变而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六朝人把乐府看作一种诗体,还着眼在音乐上。

到了唐代,就撇开了音乐,注重诗的内容实质,把一种有强烈社会政治内容,在形式上不受格律限制的讽喻诗叫乐府。唐朝人衡量一首诗是不是乐府诗,不是看他是否合乐能唱,而是看它是否有讽喻性。唐人的这种看法,是对乐府诗的一种本质的进步的.看法,它揭示了汉代乐府诗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

宋元以后,又恢复了六朝人的纯音乐观点,把合乐能唱的词、散曲也叫乐府。

4.本文出现的古今异义词

共事二三年 古义:共同生活 今义:一起工作

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 今义:同情别人

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自由自在

本自无教训 古义;教养 今义:失败的经验

处分适兄意 古义:处理 今义:处罚

千万不复全 古义:无论如何 今义:再三叮嘱

便可作婚姻 古义:结为亲家 今义:结为夫妻

叶叶相交通 古义:交接 今义:与运输有关的

5.本文出现的“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意义偏“姥”

昼夜勤作息:意义偏“作”

我有亲父母:意义偏“母”

逼迫兼兄弟:意义偏“兄”

6.比兴手法和浪漫色彩的运用:诗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用美禽恋偶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烘托了全篇悲剧的气氛。最后一段,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鸳鸯在其中双双日夕和鸣,通宵达旦。这既象征了刘焦夫妇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

7.全诗结构:

托物起兴(第1节) 兰芝自诉(第2节) 仲卿求情(3―6) 决心自遣(7―8)

拜别阿母(9―10) 夫妇盟誓(11―12) 兰芝见母(13) 兰芝拒婚(14―19)

阿兄逼嫁(20―24) 生人死别(25―27) 仲卿别母(28―30) 双双殉情(31―32)

化鸟双飞(第33节)

二、能力检测

l.下列红色词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十五弹箜篌(hóu) 便可白公姥(mǔ)

伶(lín)俜萦苦辛 妾有绣腰襦(rú)

B.四角龙子幡(fán) 葳(wēi)蕤自生光

留待作遗(yí)施 纤纤(xiān)作细步

C.磐(pán)石无转移 供(gōng)养卒大恩

耳著(zhuó)明月 移我琉璃榻(tà)

D.踯(zhí)躅青骢马 青雀白鹄舫(fǎng)

隐隐何甸甸(diàn) 阿母大拊(fù)掌

2.选出句中红色词读音不同的一项:

(1)A.相见常日稀 B.儿已薄禄相 C.会不相从许 D.登即相许和

(2)A.便可速遣之 B.不得便相许 C.便言多令才 D.便作旦夕间

3.下列句中“为”字读音和意思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为仲卿母所遣 (2)为诗云尔

(3)君既为府吏 (4)非为织作迟

(5)君家妇难为 (6)黄泉共为友

(7)遣丞为媒人 (8)阿母为汝求

A.(1)(8)/(2)/(3)(5)(6)(7)/(4)

B.(1)/(2)/(3)(5)(7)/(4)/(6)/(8)

C.(1)(8)/(2)/(3)(5)(7)/(4)/(6)

D.(1)/(2)/(3)(5)(6)(7)/(4)/(8)

4.句中红色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便可白公姥 B.我有亲父母

C.逼迫兼弟兄 D.好自相扶将

5.对红色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徒留无所施 A.措施 B.施予 C.用处 D.使用

(2)何意致不厚 A.意思 B.心意 C.料想 D.意图

(3)遣去慎莫留 A.谨慎 B.小心 C.千万 D.慎重

(4)君既若见录 A.记录 B.录用 C.记载 D.惦念

(5)蒲苇纫如丝 A.柔软 B.柔韧 C.缠绕 D.连结

(6)寻遣丞请还 A.寻找 B.寻觅 C.不久 D.然后

6.下面句中红色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可怜体无比 B.千万不复全

C.处分适兄意 D.徘徊庭树下

7.将下列句中的“自”字,按要求归类:

(1)自誓不嫁 (2)举动自专由 (3)我自不驱卿 (4)自名秦罗敷 (5)自可断来信

(6)自君别我后 (7)葳蕤自生光 (8)自名为鸳鸯 (9)本自无教训 (10)好自相扶将

A.(1)(2)/(3)(9)/(4)(8)/(5)/(6)/(7)/(10)

B.(1)(2)(4)(8)/(3)(9)/(5)(7)/(6)(10)

C.(1)(2)/(3)(5)(7)/(4)(8)/(6)/(9)/(10)

D.(1)(2)(4)(8)/(3)(7)(9)/(5)/(6)/(10)

8.选出红色词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1)例:君既若见录

A.相见常日稀 B.黄泉下相见 C.渐见愁煎迫 D.府吏见丁宁

(2)例:旦日不可不

篇8: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教学目的

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朗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  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  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  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赏析课文

1、  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2、  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小结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相关资料

1.《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临河序》与《兰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1)       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00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

2. 《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汉魏六朝散文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