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lan1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南岳才子对对联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南岳才子对对联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南岳才子对对联故事
一日,清代澧州郭春山和临澧马鹏飞两位才子,相约游南岳衡山。
南岳大庙东有一学馆,郭春山同马鹏飞想进去会会学馆的先生。郭一进门,便问其中一位学生:“你们的.先生呢?”该生摇头斜眼,暗示上面坐的那老头就是。
篇2:南岳才子对对联故事
只见那老先生头也不抬,口出上联:
何须挑水江中卖;
郭春山装作没听见,弯腰看另一学生写字。马鹏飞便立即走上前,对出下联:
特地移花岭上栽。
老先生抬头问道:“你是谁?”马鹏飞指着郭春山答道:“我是书童,那位才是先生。”
老先生见书童这么有才,心想先生更不用说,立马下位相迎,临别时还送给他们一些银两。
郭、马两人离开学馆,登上了南岳祝融峰,马鹏飞嘲笑郭春山空有其名,银两应该归他所得。郭春山说:“我是故意让你对的。你若不信,尽管出对来比试,我若对不上,就算我输了。”马鹏飞答应了,脱口便说:
破浪乘长风,洞庭九跌;
郭春山随口对曰:
登高来绝顶,衡岳一低。
切时应景,信手拈来。马鹏飞只好认输,自此,再也不敢在郭春山面前卖弄学问了。
篇3:才女欣逢才子家 嫁女对联
才女欣逢才子家 嫁女对联集锦
一儿冠笄出绣阁; 半子登门伴华堂。
好女嫁出成贤妇 佳音频传到娘家
娘家既已芳声著 婆屋定然美德彰
应要睦邻和妯娌 更须敬老奉翁姑
当媳须知勤俭好 治家应教子孙贤
宝马迎来云外客 香车迈出月中仙
名流喜得名门女 才女欣逢才子家
喜看淑女成佳媳 乐让东床唤泰山
东床幸选乘龙婿 旭日增辉嫁女天
幸有春光筵贵客 喜同淑女赴新婚
惟有薄奁遗爱女 愧无美酒待高朋
养女已传针线术 适人再授桑麻经
嫁女喜逢良好日 送亲正遇吉祥年
于归好咏宜家句 往送高歌必戒章
玉镜能谐温峤志 荆钗甘为伯鸾容
名流喜得名门婿 才女欣逢才子家
嫁女喜逢大好日 送亲正遇幸福年
瑟鼓房中凫翔静好 箫吹楼上凤律归昌
瑟鼓房中,凫翔静好 箫吹楼上,凤律归昌
联谊攀亲,何必求门当户对 择郎嫁女,只须要志同道合
乐在其中 忠诚相爱 风华正茂 前程美好 锦绣年华
新婚嘉礼 奎璧生辉 鱼水情深 喜结良缘 一双两好
百年谐老 共同幸福 夫妻恩爱 幸福家庭 芝兰百世
篇4:关于林则徐对对联的故事
虎门销烟、抗拒列强的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从小就聪明过人,同时又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林宾日是个很有经验的教师。林则徐七岁时,他的父亲就教他作文、吟诗、对句。
一次,林则徐到姑父家做客。姑父家的门槛特别高,姑父见他半天还迈不过门槛,便取笑说:
神童足短;
林则徐马上回答:
姑父门高。
当天,姑父家来了许多客人,大家都想看看这位远近闻名的小神童。其中,一位客人指着塘里游水的鸭子,出了个上联:
母鸭无鞋空洗脚;
林则徐马上答道:
公鸡有髻不梳头。
客人们惊奇不已,连声夸奖。其中,有位麻脸的客人有些不服气,他看林则徐长得瘦弱,便出联相嘲:
小孩子两腿木耳;
林则徐马上反唇相讥:
老大人一脸花椒。
众人听了,笑得前仰后合,那位麻脸客人面红耳赤,尴尬得很。
晚上,月上中天,皎洁的月光洒在园中,一位客人望着水中的北斗七星,又出了一上联: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林则徐沉思片刻,一抬头,看见空中孤雁飞过,便答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过了年,林则徐上学,随私塾先生念书。开学伊始,适逢上元佳节。先生针对上元佳节闹花灯的情景,出了上联,叫学生应对。联文是:
点几盏灯,为乾坤作福;
林则徐抢先应声答对:
打一声鼓,替天地行威。
先生连声称好,对这下联十分赞赏。
[关于林则徐对对联的故事]
篇5:短篇对联故事
1、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2 、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安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3、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4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胸中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 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击破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5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6、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众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篇6:短篇对联故事
《奇趣妙绝对联》云:郁达夫某年游杭州西湖,至茶亭进餐。面对近水遥山,餐罢得句云:
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
一时未得对句。适逢主人报帐曰:
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郁达夫以为主人是说对句,经交谈,不禁大笑。
三竺,指上、中、下。六桥,指苏堤上有六座桥,即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九溪,在烟霞岭西南。十八涧,在龙井之西。
因巧合与误会而成联,是这副对联的情趣所在。上联全为杭州山水,下联全为食单帐目,两联数字对得尤其工整,很难得。
篇7:短篇对联故事
1937年,阎锡山路过江苏无锡,登锡山游览,忽然对他的随从们说,我有个对子的上联:
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
请大家对个下联。随从们无人能对,阎锡山十分得意,登报公开征求下联。好长时间,竟无人应征,几乎成了绝对。
1945年,著名记者范长江(1909—1970年),跟随陈毅来到安徽天长县时,突然灵机一动,对陈毅叫道:“有了,有了,阎锡山对子我对起来了!”范长江对的下联是:
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
陈毅低吟了两遍,连声称赞说:“范长江果然才子也!”
另有: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大概也是从此对改动而来。
篇8:短篇对联故事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祝出对曰: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唐对道: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另有《笑笑录》云,唐伯虎为一商人写对联,曰:
“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
其人嫌该联表达的意思还不明显,不太满意。唐伯虎给他另写了一副,曰:
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其人大喜而去。
篇9:对联故事
过关人对对过关
据说,一行人天暮时要过关口,守关的出联让他对:
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过客应口而出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等了半天,守关的问道怎么还不对,行人说:“我不是已经对上了吗。”守关的人这才恍然大悟。
篇10:对联故事
老地主袭改旧楹联
相传,有这样一位老地主,他粗通文墨而又极喜附庸风雅。一天,他为母亲祝寿,大开筵宴,悬灯结彩。想在门口贴副大红对联,却又舍不得花钱请人撰写,便叫帐房先生将常见的“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写出来贴在大门上。帐房先生正写时,老地主忽然想起,这是为老母祝寿,应该改得切题才好。于是,让帐房先生把上联改为:
天增日月妈增寿;
老地主看了很得意。不过,上联既然改了,下联也该相应改动才算工整。他又叫帐房先生把下联改为:
春满乾坤爹满门。
帐房先生听了,真有点哭笑不得,惊讶地问:“东家,这么改可不行呀!”老地主一本正经地说:“你懂个屁!'爹'对'妈'不是十分工整吗?”
篇11:对联故事
秀才讽赃官
清朝末年,山东省有个县令,贪赃枉法,用贪赃的钱财为自己和儿子买了个进士的头衔,混到京城做了京官,而且恬不知耻地在自己的京宅门口的柱子上写了一副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
此联俗不可耐,无非是小人得志,自鸣得意。一个秀才来到京城,看到赃官门柱上的对联,可笑又可恼,便想治治这赃官。几天后,秀才连夜来到赃官家门口,将门柱上的对联添上几笔,然后悄悄离去。
第二天,赃官门前围满看对联的人,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窃窃私语。赃官开门出来一看,差点气昏过去。原来门柱上的'对联已变成: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