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浅析邵阳市城市防洪的思路,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浅析邵阳市城市防洪的思路,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浅析邵阳市城市防洪的思路
浅析邵阳市城市防洪的思路
通过对邵阳市城市防洪工程存在问题的分析,积极探索城市防洪规划建设理念: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结合防洪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防洪工程措施,在有条件地段,堤防与规划的城市道路相结合;充分考虑城市水利特点,规划与城市建设相协调;树立以人为本和人水自然和谐理念,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并指出城市防洪规划建设中应着力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作 者:李智明 Li Zhiming 作者单位:邵阳市河道管理处,邵阳市,42 刊 名:湖南水利水电 英文刊名:HUNAN HYDRO & POWER 年,卷(期): “”(3) 分类号:X4 关键词:邵阳市 城市 防洪 规划 探讨篇2:城市防洪排水系统设计优化思路研究论文
城市防洪排水系统设计优化思路研究论文
1引言
中山市属于南方城市,江河众多,降水丰沛,内涝频发,公众叫苦连天。有数据显示,自1956年来中山市发生过50余次气象涝灾。发生内涝既有客观上的气象和地理因素影响,也与当前城市“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管理”的建设模式有关联。改变传统的以“排”为主的治理模式,转变为“渗、滞、蓄、用、排”的方向,借鉴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地推广现代雨水利用与管理技术,推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势在必行。
2中山市频繁发生内涝的人为因素
2.1多条内河涌被覆盖增加内涝
在城市建设大举扩张中,填满覆盖河涌、破坏河道水系等行为,致使排涝系统对降雨的调蓄能力下降。同时大量新建的柏油路、水泥路面等硬质铺装,由于渗透性差,令雨水不能快速渗透,加剧城市内涝。

2.2城市排水系统标准偏低,建设存在短期性和临时性
我国以前的城市建设在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上多是按1年一遇的标准来规划设计,尤其是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与道路、水系、绿地、城市竖向等系统专业规划的衔接不够,导致传统排水规划的综合性、前瞻性不强。
2.3重建设轻管理导致排水设施排污排洪能力下降
在过去30多年的城市建设中,对排水防涝设施的改造与维护欠账多,系统不完善,管养不到位。一些排水设施建成时间较长,老旧、地面沉降、管理不善等导致一些管渠出现开裂、错位、淤塞等问题,一旦出现强降水,雨水排泄不畅,就容易出现积水,加上擅自变更规划、改变原排水系统所担负的服务范围等因素,导致排水系统不堪负荷。
3城市排水系统改造建议
3.1推广雨污分流排水工程
雨污分流作为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污水和雨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后续处理或排放的排污方式。以前受经济水平限制,没有根据水的来源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排水管道进行分设,采用雨水和污水合用一条排水管道的排水系统。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意识增强,尤其是水资源日益珍贵,为了更好地利用各种水资源,实施雨污分流显得十分必要。
雨污分流后,污染轻的.雨水直接排人城市内河再经过自然沉淀,既能供给喷洒道路的城市市政用水,也可以作为天然的景观用水,然后这些雨水经过缓冲净化流人河流,还能提高地表水的使用效益;而排人污水管网后的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又实现了回用和再生,既让城市水环境明显改善,而且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
3.2提高城市排水设计标准
国家最近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对于深受内涝之苦的中山市来说是机遇。有专家建议,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开展防排涝综合规划,加大排水系统改造力度,落实“海绵”型城市建设方针。在排水设计方面,要遵循地理、水文和气象等自然规律,储存和利用雨水资源,变单纯排水为疏导涝水。例如在对易涝区道路交叉口、桥涵引桥等的排水改造中,建议按3-5年一遇的标准改造;对隧道、地下停车场和下沉广场等,建议按照不低于30年一遇的防涝标准进行设防布置,避免因暴雨积水引发隧道吃人等较严重后果;在新建、扩建、改建的项目中应增加雨水利用工程,加大对城市雨水径流的源头控制,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调节的作用,从而缓解城市内涝。
3.2.1屋顶绿化雨水利用系统
屋顶绿化系统可提高雨水水质并使屋面径流系数减小到0.3,有效地削减雨水径流量。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新生态技术,也可作为雨水集蓄利用和渗透的预处理措施,该技术在德国和欧洲城市已广泛应用。屋顶绿化技术关键的科学选择植物和种植土壤,确保不发生渗漏。上层土壤应选择孔隙率高、密度小、耐冲刷、且适宜植物生长的天然或人工材料。
3.2.2屋面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屋面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分为建筑群集中式系统和单体建筑物分散式系统,是利用屋顶做集雨面,在公共、工业和家庭等方面用于冲厕、冷却循环、浇灌、洗衣等中水系统所需的非饮用水。该系统由雨水的汇集区、截污装置、输水管系、储存、净化和配水等部分组成;根据需要,可能还会设计贮水池溢流管与渗透设施相连接,使部分雨水在超过储存容量时发生溢流渗透。屋面雨水集蓄利用系统不但可以让饮用水节约,还会使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减轻,使污染物排放量减少,让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3.2.3园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在公园、新建居民小区以及环境条件较好的类似城市园区,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设计,将区内路面、绿地、屋面的径流雨水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达到减少水涝、优化小区水系统、削减城市非点源污染物排放量和暴雨径流量,进而改善环境的效果。因为这种系统涉及面宽,比较巨大,需要处理好绿地与道路高程、室内外雨水收集排放系统、初期雨水截污、净化等相关环节间的关系。
4结束语
现代城市防洪排水工程涉及多学科,在选择排水系统方案时,要根据现场的给水排水系统、水资源环境、水文地质、气候及降雨、雨水水质、园林道路、水景、建筑、地下构筑物、地形地貌、高程和总体规划等各种条件,充分考虑各种渗透设施和收集利用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水力计算、水量平衡来确定科学方案,突出系统化观点,协调好各专业的关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3: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研究
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研究
分析了我国城市防洪排涝的`现状以及存在防洪标准偏低、调蓄雨洪能力衰减、防洪排涝技术落后、防洪排涝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备、城市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等方面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我国城市防洪排涝管理的总体对策,并分别从工程保障、行政管理、公众参与监督、法规制度、经济调控和科学技术等6个方面提出包括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应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考虑泄、排和滞蓄并重,强化防洪排涝应急管理,加强科学研究以及通过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监督管理等具体措施.
作 者:方国华 钟淋涓 苗苗 Fang Guohua Zhong Linjuan Miao Miao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刊 名:灾害学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年,卷(期): 23(3) 分类号:P333.2 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涝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洪涝灾害 应急管理 资源利用篇4:陕西省城市防洪问题的思考
关于陕西省城市防洪问题的思考
在系统总结陕西省城市改革发展的现状以及防洪减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重点说明城市防洪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针对省情提出了新时期城市防洪建设的思路、防洪策略和奋斗目标.山洪灾害是威胁中小城市安全的主要问题,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鼓励和促进城市防洪建设健康发展.
作 者:陈习理 Chen Xili 作者单位:陕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陕西,西安,710004 刊 名:灾害学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年,卷(期):2008 23(z1) 分类号:P426.616 关键词:城市防洪 灾害损失 防洪策略 陕西篇5:邵阳市旅游资源类型与旅游经济开发
邵阳市旅游资源类型与旅游经济开发
文章分类概述了邵阳市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条件,提出了邵阳市域旅游经济开发的构想,即搞好整体规划,突出开发重点,发展交通,开辟旅游线路,加速培育人才,广开投资门路.
作 者:廖荣华 Liao Ronghua 作者单位:邵阳师范专科学校,湖南,邵阳,422000 刊 名:地域研究与开发 PKU CSSCI英文刊名: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年,卷(期):1998 17(1) 分类号:F59 关键词:邵阳 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