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大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描写家乡的山优美散文:龙山、虎山—家乡的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描写家乡的山优美散文:龙山、虎山—家乡的山,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描写家乡的山优美散文:龙山、虎山—家乡的山

篇1:描写家乡的山优美散文:龙山、虎山—家乡的山

说起山的象形,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诸如桂林的象鼻山、巫山的神女峰以及黄山的松鼠跳天都等等,而我这里要介绍的却是名不见经传的我家乡的两座山——龙山和虎山。

从县城沿着仲临路南行至嵩山旅游开发区朱家坡村,你就会发现有一座蜿蜒匍匐状如长龙的山,头朝北,尾向南威风凛凛卧在村子的西边,这就是龙山(也叫西山)。与龙山相邻,有一座虎山,虎头朝西,尾巴向东,威猛雄奇地蹲居在村子北边。龙山与虎山两首相向,似在凝视,似在对语,又似在守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从两山山口往里,不远处便是常家溜村,这是一个小山村,临朐古八景之一的白芽寺就坐落在这里,民国《临朐续志》有云“白芽寺里枯松树”,说的即是此处。据载白芽寺始建于东汉时期,建成后朝拜者甚多,香火旺盛,是我县西南部重要的佛教活动中心,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今却是殿塌墙倒,一副破败之景,何日才能修复,不得而知。

虽说是寺毁僧空,但关于这山、寺的传说却依然在当地人口中流传。

听老一辈讲,龙山和虎山相把守的这处山林是一处风水宝地,俗话说龙虎把门,必出贵人。有风水先生预言居住在这处宝地的常家溜村将出一位“皇后”,大贵人。在众人的期待中,有一年来了一个云游僧人,他走到此处看到如此奇妙的地理形势,又见此地山幽林静、水清气新,是修身养性、弘扬佛法的理想之地,于是他多方奔走游说,筹来款项建起了“白芽寺”。风水先生说此寺正好建在了风水的中心“龙眼”之上,破了这里的风水,于是“皇后”便诞生不出来了。

“皇后”梦虽破灭了,但“青石山里出美人”却非浪言。上世纪七十年代,常家溜村出了“吴氏三姐妹”远近有名。那时大姐是村里的信贷员,二姐三妹在朱家坡村上高中(村里带帽的,1978年取消)和初中,姐妹三人大姐剪着齐耳短发,英姿飒爽,二姐扎着长辫子,辫长及腰,文弱似黛玉,三妹扎着两个刷子,活泼灵动。三姐妹皮肤娇嫩,白里透红,那个细腻劲似吹弹可破,见面后忍不住会有跑上去亲上一口的冲动。三姐妹走在街上,无论大人小孩绝对是像见了仙人一样,用“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形容那是一点也不过分。至今村里的人谈起来仍津津乐道,直一个劲感叹“还有那么漂亮的人来”。

还需要再书一笔的当是“虎山”。

虎山,因其在村子的北面,所以也称“北山”,它转而向北与八岐山脉相连。虎山的山顶叫支公顶,也即虎头所在。解放前,支公顶上建有庙宇一座,里边供奉着支公爷爷和支公娘娘。村里人逢年过节便来此烧香祭拜,祈求神灵保佑。求雨、求子、消灾、考学的也纷纷来此祷告,据说非常灵验,因此庙里的香火不断。解放后破四旧,该庙被砸烂拆除。改革开放后,信仰自由,村里的信徒们自发组织起来,善男信女们靠肩抗背负人抬,重新在山顶上建起了支公庙。该庙的重建,既有期望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意愿,也成了当地的一个景点,来白芽寺游览者多登上山顶,到庙里一拜。

围绕支公庙,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村里有个放羊的张姓光棍汉,有一天他赶羊到支公顶上去放,羊儿自顾在山上吃着草儿,这放羊的光棍汉闲极无聊,也不知他出于何种想法,他跑到支公庙前的供桌上解了个大便,嘴里还念念有词“拉抛屎供养供养呗”。一会功夫,天上飘来一片云朵,云朵之上站着支公娘娘(大家都这样认定),指着放羊汉子说了句“你个该死不死的”后飘然而去。这放羊汉子在赶羊下山时一脚踩空,滚下了山崖,差点没跌死。

这故事虽然年代久远了,但新的故事依然不断上演。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下,村里渴望一夜暴富的三个青年人,也不知他们用什么手段打通了村里乡里的各关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时候,在虎山的东部,即虎尾上开山炸石,破碎后再运到洼子,后通过小火车拉到大家洼做碱石原料。有识之士对这一破坏生态环境,不顾子孙后代生存的绝户做法无不痛心疾首。“老虎屁股摸不得”,这一野蛮行径在付出了一死数伤的惨痛代价后,终于被叫停。停是停了,但现今的虎山在尾巴处像被人割去了虎皮,挖了几片肉去一般,山体片片裸露出来,似癣疥般,刺人眼目,又似一宣判书,永远地贴在山崖上。

啊,龙山、虎山,我家乡的山,您就像一座天然的屏障,为家乡的父老抵挡着来自西北的风寒,营造出一片温润的天地,更像这片土地的守护神,细心地呵护着您脚下的山民,让他们从您这儿去取得富饶,走向成功,我敬您,爱您。

公众号:临朐

篇2:家乡的山优美散文

家乡的山优美散文

我曾登上了五岳之首的泰山,也领略过以奇著称的黄山,但让我久久难忘的还是家乡的山。家乡的山名气不大,但秀美。尤其是那绿绿的植被,满满的硕果,美丽的野花,足以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家乡在冀西南的赞皇县,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的西部。那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足见山区面积之广大。家乡的山,是树木覆盖的绿色的山,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家乡的山在三十年以前曾是光秃秃的荒山野岭,孤僻的很。野草都不喜欢这里,偶尔有一株两株的灌木,稀稀拉拉的,在风中摇曳。后来,家乡的山在上级的关怀下,由“荒”变“绿”了,又由“绿”变“甜”了。幸福了家乡的山,幸福了家乡的树,幸福了家乡的人。

家乡的山从此变得年轻了,夏秋季节绿油油的,焕发了生机,许多人有事没事都愿意到山上走一走,看一看。家乡的山从此年轻了一年又一年。

春天里,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勤劳的人们开始到山上点播。他们用自家的牛车拉上大的水桶,把枣树的空闲处点播上了花生、中药材,为的是使家乡的山变得更绿。人们一波接着一波,各种不知名的花草夹在其中,睁开了朦胧的睡眼,舞动着诱人的腰身。劳动的人们、牛车、绿草、野花、静静的树,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幅秀美的勤劳图,足以让你目不暇接,热闹了家乡的山。

夏天里,各种植物处于生长的高峰,家乡的山更绿了,枣树挂满了青青的枣子,一些中药材和花生在枣树的间隙里开花结果,到处一片生机盎然。就连难以通过人的山涧也种上了南瓜等易管理的作物,顶着像蒲扇一样的绿叶,沐浴在阳光下,绿的直刺你的眼。

秋天里,整个家乡的山就是一座花果山。有许多野花开的满山遍野,红彤彤的.大枣挂在了枝头,远远望去像一盏盏小红灯笼挂在树上。人们都忙着收获中药材、花生、大红枣。大人小孩都忙的不亦乐乎。各种丰收的喜悦写在不同年纪人的脸上,到处一派繁忙和喜悦的景象。相约在秋天去看山,肯定有不一样的收获。

冬天里,家乡的山静了。偶有一些勤劳的人们喜欢到山上管理枣树,跟枣树谈谈心,或者犁翻收获后的闲地。另有一些人忙着开挖沟渠,正在往山上压着管道,想彻底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家乡的山会变的更绿,更美。

家乡的山每季都有每季的不同,每季都有每季的特点,每季都有每季的精彩。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就是淳朴的民风民俗的真实写照,人们对家乡的山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提升。

很怀念家乡的山,因为它是不老的山,迷人的山,壮美的山。

篇3:家乡的山

描写家乡的山优美散文:龙山、虎山—家乡的山

我的家乡有一座山,它又高大又美丽。

每到春天来临,小河两岸的野花、小草、杨柳,在河水的轻抚中揉弄着黄眉绿眼,舒展轻软的胳膊,当晨雾消失,太阳刚刚升起来,露珠在小草的胳膊上闪闪发亮,阳光洒在河面上,露出一大片红色。渐渐河面铺上一层金光,顿时,金缎被扯成无数小块,在河面上荡漾,山的倒映也在河水中被荡得皱纹层层春山艳冶而如笑。

夏天,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夏天的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到了日上杆头时,树叶上滴滴答答地滴落着露珠夏山苍翠而如悲。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黄了,从淡黄到深黄,又从深黄到枯黄,一场秋雨过后,白云团团在山腰间飘浮,阳光从云层的缝隙里洒下来,山像刚刚沐浴过一样,真是秋山明净而如洗。

冬天,雪花在林间飞舞,大地上已经冰冻了。山林中没有了鸟儿的歌唱,也没有动物的追逐,那些落叶乔木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山上的石头也裸露了出来,整个山林中,没有了飞鸟,没有了走兽冬山惨淡而如睡。

篇4:家乡的山

我的家乡在山的脚下,这座山叫尖山,每当我从窗口望去,都能看见那座山,山上种着各种各样的树木,枫树、柳树、松柏、梧桐……几十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都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像是给尖山盖上了一条绿色的毛毯,山上的野花开得不少了,红的、白的、黄的……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

夏天,树木长得更茂盛了,郁郁葱葱的,山坡上的野花更艳了,它们粉如霞、白如雪、黄赛金……一茬接着一茬,这些不起眼的野花点缀着我家乡的小山坡,它们似乎给山坡穿上了一条花裙子,真是美极了。

秋天虽然不像春天那样生机勃勃,但是松柏却令人佩服,它们不怕风吹雨打,不怕严寒酷暑,还是那么苍翠挺拔。枫树的叶子变得深红,像是给山林配上了鲜艳的饰品。秋风吹过,枫树的叶子纷纷飘落下来,我静静地躺在树下,尽情地让枫叶轻抚我的脸,飘落在我的身上……

冬天,不畏严寒的梅花开得正旺,不时飘来阵阵幽香。松柏别的地方都看不到绿色了,只有家乡的山坡依然生机盎然。

啊!我爱你,我美丽的家乡!等到将来,我一定要把你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

篇5:家乡的山

山林的近处,嫩绿的树叶在枝头轻轻的摇曳,掀起一阵绿色的波浪,远处传来鸟儿清脆的啼啭。山林,好静。

早晨,小鸟唤醒了正在美梦中的生灵。几棵松树挺直了身子,却被大风吹得摇摆不定,急得松树们摆动着翠绿的树叶,在晨曦中落下一地斑驳的树影。涓涓溪流也来凑着热闹,用它那潺潺流水奏出优美的音韵,在山谷中回荡不绝。

当朝霞织上天空,当太阳带着那抹嫣红悬挂天际,一缕缕阳光隔着缝隙照耀在每片树叶上,嫩绿的树叶悬在空中闪闪发光。我们能看见树叶上一条条精致的纹理,再靠近,就能惊奇地发现绿精灵在跳动。每一片树叶、每一簇树丛,每一棵松树都充满无限活力。上山采野果的小姑娘,绿色的裙子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勾勒出一幅和谐的山林美景图。

上午还是晴空万里,到了下午,竟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珠敲击着树枝、石头,奏起了一阵优美的乐曲。树叶在山风中荡漾,发出沙沙的声音,跟着风、跟着雨一起演奏。在风雨吹打下,这山林中的一切变得低沉,谦虚地低下了头。渐渐地,雨悄悄地停了,山林变得焕然一新。

我爱这山林,我感叹大自然赋予我们神奇的生命,我更爱这美丽的山韵。

篇6:家乡的山

大自然的奇特景观是无穷无尽的,哪个地方都能看见大自然的令人赞叹不已的景观,连所有著名的画家所画的画也不能跟大自然一争高下。我的家乡的山就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在通往家乡的路上,我总是会对那些奇特的山峰发自真心地赞叹。

在这些绵绵不断、千奇百怪的山峰中,我最喜爱的就是鳄鱼山和兔子山。

鳄鱼山非常高大,凶猛,那一对大大的眼珠一动不动地瞪着眼前的兔子山,像要掉出来似的。它的嘴巴微微的张着,露出奇形怪状的“牙齿”,它的身上铺满了数不清的一片一片的东西,四肢都弯曲成一个大约90度的角。它的姿态就像在抓捕猎物。

兔子山在鳄鱼山的前方,与鳄鱼山不同,兔子山显得活泼可爱,头上还长着一对机灵的耳朵,尾巴短短的,身体胖胖的,头正低下来吃“草”,看它的样子还没有察觉到自己身旁危机四伏。

大自然就是这么美妙,用一只看似无形的手,把一座座山变成了名扬四海的“名作”。我家乡的山就是这样。

我爱我家乡的山!

篇7:家乡的山

我爸爸的老家在重庆,那是一座全国闻名的山城。爸爸说那儿风景如画,非常美丽!

暑假了,爸爸带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他的老家。一路上我们看到的景色的确很美。难怪古人说:“一山更比一山高”。这里的山,山上有山,好象天梯一样与天相接。山间云雾缭绕,房子,树木若隐若现,仿佛仙境一般。爸爸告诉我:“在六十年代初期,蓊蓊郁郁的森林变成里谢了顶的秃子,政府重拳出击,不准任何人上山砍伐树木和竹子,违者罚款和情节严重者判入狱”。这样经过四十多年的修复,今天才能见到了这个绿色海洋。

山上还有辛勤劳作的山民,他们给大山增添了许多生气,梦幻一般。我们沿着曲曲折折的山路爬到半山腰,此时,让我想到一句话:“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到今日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了。看到苍翠欲滴的树木和竹海里面密密麻麻的南竹。灌木丛中有许多红得透亮的野果子,爸爸随便给我摘了一些,咬一口,红色的汁液顺着嘴角流下来,嗬!好家伙还真香,真实美味无比。我们继续向山上爬去,到了山顶,是一片竹海。还听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十面埋伏》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在竹林中一根嫩竹笋上抓到了一只虫子,他把虫子用细竹枝穿起来递给我,摆动虫子,突然虫子扇动它的强有力的翅膀,就象电扇一样,好凉快,真有意思,还是我生平第一次见过。啊!真舒服!路边有一条小溪,溪水清可见底,妈妈用手捧起水喝了一口,说:“好甜”。我也连忙学妈妈的样子喝了一口。真的很甜很甜。看着这么清澈的泉水,我和妈妈再也忍不住了,我们脱下鞋站到水里,真透凉,沁入心脾。我们还用大可乐瓶装了一满瓶带回沙洋,把她用来做饭。做出来的饭格外香甜爽口。

谁不说咱的家乡好啊!

到今,哪里的山呀!哪里的水呀!还仍然历历在目,让我留恋往返回味无穷。

若你想要去哪里游玩的话,可以请我做你的向导哟!

篇8:家乡的山

生活在兰州的孩子,没有一个人没去过五泉山。我眼中的五泉山,虽没有其他山那样秀丽,但五泉山却以她的朴实无华吸引了亿万游客。

清晨的五泉山,是不加任何修饰的。从远处看,山上云雾缥缈,像人间仙境一样。顺着旁边崎岖的小道漫步而上,就会感到空气里带着泥土的气息,在山林里深呼吸,真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再加上小鸟儿叽叽喳喳地唱着,让人感觉分外舒畅。时不时从松树上跳下一只小松鼠,边吃松子边得意地望着人们,好像在说:“你看我多厉害,还能摘到那么高的松子”于是,人们想伸手去抓它,它一溜烟似的跑了,使游人不禁开怀大笑,便给五泉山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五泉山,顾名思义,就是这座山有五个泉眼,一年四季为山上的和尚、僧人做了许多好事,这五个泉眼分别在不同的位置,并且名字也有所不同:慧泉、摸子泉、掬月泉、蒙泉、甘露泉。这些泉水顺着山势,不断地以涓涓细流供应给山下的人们。它们一年四季地流淌着,造福山下的子孙。

五泉山上还有一个景点,那就是从山底一直到山中腰的佛像。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这里人山人海,都是来烧香的,为自己、为家人求个平安。

五泉山,以自己的泉水,养育了山上、山下的儿女,她就像一枚定海神针一样,屹立在兰州的南方,看到了它,就好像有一种安全感,就好像爸爸那有力的手掌抱住了我,让我在他的怀里放心的、安静的生活。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家乡的山。

篇9:家乡的山

我的家乡昆山市,不仅是一个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还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的水乡古镇。

据说昆山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原住民居住呢!它最早的名字叫娄邑。春秋时期的吴王到过这里豢鹿狩猎,所以别名叫鹿城。后来南朝皇帝正式命名为昆山。

既然昆山历史悠久,那么就肯定会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吧。一说到名胜古迹,就不得不提起亭林公园。园里的玉峰山“百里平畴,一峰独秀”,山顶上有纪念南宋时期昆山的第一位状元卫泾的文笔峰伫立在紫云岩上,半山腰有林则徐手书楹联的林迹亭,山下则有一代文学大师顾炎武的塑像,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园内还有昆曲博物馆,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它独有的文化艺术气息。还有冰清玉洁、素雅淡然、香味清馨的琼花,晶莹洁白,玲珑剔透、峰峦巅空的昆石,

除了这让人流连忘返的亭林公园,昆山的周庄、千灯、锦溪都入选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而其中的古镇周庄以“中国第一水乡”闻名海内外,每年都吸引了超过25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和这些名胜古迹相伴的是现代化的工业城区,高铁、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科技的工厂被绿树草坪环绕,看不到冒黑烟的烟囱,也看不到流着污水的河流。还建成了森林公园和生态园等“绿色氧吧”。

这就是历史文化悠久,景色优美迷人的昆山。我爱我的家乡。

篇10:家乡的山

我的家乡在鹰潭,这里有一座道教名山——龙虎山。龙虎山是世界5A级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

龙虎山的山,千奇百怪,形态各异。你看,那有一只身穿绿色袈裟的大象,伸长了鼻子在悠然地喝水呢;这有一只受到惊吓的乌龟,把头缩进乌龟壳里,小心翼翼地窥探着;莫不是因为调皮的孙悟空在蟠桃大会上偷吃仙桃,咬了一口又丢下来,吓到宝宝了?

一座座山,好像被斧头劈过似的,悬崖峭壁,巍然屹立。山腰还有很多洞穴,洞穴里面居然陈放着一些古老的棺材。至于古人是如何把这些棺材运到洞穴里去的,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山花星星点点,如果你这个季节到我们家乡来,就可以看见满山遍野的映山红了!

龙虎山还有一条又清又绿的小河,叫泸溪河。河的两岸或是高山峻岭,或是绿茸茸的草地,小草之间夹杂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就像给泸溪河戴上了美丽的花环,吸引来蝴蝶翩翩起舞,连小鹰们也在空中盘旋。如果把眼前的这一幅景象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河里的水清澈见底,倒映着湛蓝的天、雪白的云、耸立的山、翠绿的树……晴天时,水面波光粼粼,像洒了一层碎金;细雨时,泸溪河又穿上了一件白纱裙;真是“水光链艳情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呀!

这就是我家乡的龙虎山!美丽的龙虎山!欢迎您到这里游玩!

篇11:家乡的山

家乡的映山红开了,爸爸妈妈还没带我去山里看呢,我已经知道她们都开了,她们每年都来得准时,这一次也不会晚的。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映山红就会悄悄地开满山坡,可她们再怎么悄悄,也抵挡不住她们往年留下的好名声。家乡的映山红很美,美得满山坡都是慕名来看她们的人,我和我的爸爸妈妈也不例外。映山红则不紧不慢地开着,大红的,开一片,粉红的,开一片,就连白的,她们也开了一片,各种颜色开一片也不显得她们杂乱无章,她们还是照样美得让我们愿意驻足停留。

今年我因为要上学,不能回我的家乡看那一片片的映山红了,但这无法让我停止对她们的思念。在学习之余,我都会在脑中回想那一片映山红,回想我摘一朵映山红,让妈妈给我别在头发上的事儿,回想我捧一束映山红回家插在白瓷高脚花瓶里的事儿,也回想我把映山红夹在书里做标本的事儿。这些关于映山红的回想,足以让我耐心地等待,等待下一次映山红开放的时候,我回去我的家乡看她们。

映山红开了,有一个女孩背着书包,为了她们而回来了。她背着书包在家里喝了一碗水就又背着书包上山了,她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她的爸爸妈妈带着她去山上看映山红了。她在山路上一路看着,把路上的风景也当成了映山红的一部分。当她站在映山红的面前时,她笑了,她笑这片映山红让她足足挂念了一整年,她笑这片映山红不负她的挂念,开得欢喜,开得明艳。

女孩没忍住,还是捧了一束映山红回家了,这一次她挑选的是全是大红的,她要带回去插在她那白瓷高脚花瓶里,把映山红的美带去她的家里,让她的家也成为映山红的一部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