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让大家更团结的团队游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让大家更团结的团队游戏,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让大家更团结的团队游戏

篇1:让大家更团结的团队游戏

游戏一:坐地起身

一.项目类型:团队合作型

二.道具要求:无需其他道具

五.详细游戏规则:

1、要求四个人一组,围成一圈,背对背的坐在地上;2、在不用手撑地站起来;

3、随后依次增加人数,每次增加2个直至10人,

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引导同学坚持,坚持,再坚持,因为成功往往就是再坚持一下。

六.活动目的:这个任务体现的是团队队员之的配合,该项目主要让大家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游戏二:解手链

一、游戏简介:所有的队员手牵手结成了一张网。队员们这时是亲密无间紧紧相连的,但是这个时候的亲密无间紧紧相连却限制了大家的行动。我们这时需要的是一个圆,一个联系着大家,能让大家朝着一个统一方向滚动前进的圆。在不松开手的情况下,如何让网成为一个圆?这是团队的严峻挑战。

二、游戏人数:8-12人/组

三、场地要求:开阔的'场地一块

五、活动目标:锻炼新团队的沟通,执行及领导力,

游戏三:无敌风火轮

一、项目类型:团队协作竞技型

二、道具要求:报纸、胶带

三、场地要求:一片空旷的大场地

六、活动目的:本游戏主要为培养学员团结一致,密切合作,克服困难的团队精神;培养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培养服从指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增强队员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

游戏四:信任背摔

一、游戏简介: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经典拓展项目,每个队员都要笔直的从1.6米的平台上向后倒下,而其他队员则伸出双手保护他。每个人都希望可以和他人相互信任,否则就会缺乏安全感。要获得他人的信任,就要先做个值得他人信任的人。对别人猜疑的人,是难以获得别人的信任的。这个游戏能让使队员在活动中建立及加强对伙伴的信任感及责任感。

二、游戏人数:12-16人

三、场地要求:高台最宜四、需要器材:束手绳

六、活动目标:培养团体间的高度信任;提高组员的人际沟通能力;引导组员换位思考,让他们认识到责任与信任是相互的。

篇2:如何让团队更开心

这篇文章是《别做正常的傻瓜》第九章的读书笔记与感想,书中的题目是:你想让朋友和员工更开心么——赠送礼物和激励员工的艺术。“道”的东西,我很怕自己理解成“术”,希望大家也不要误解如下九条。

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送礼的时候后,在一个不太昂贵的礼物类别中选择一个比较贵的礼物,要比在一个比较昂贵的礼物类别里选一个比较便宜的礼物收到的效果更好。比如送一条400块的围巾效果好于送一件500块的衣服,我们应该尽量找一些高级的小玩意。

有用的不如无用的:最好的礼物应该是吃不掉、用不掉、送不掉也扔不掉的东西。比如有纪念意义的奖杯,刻上他的名字,千万不要是几瓶酒这种,能喝掉、能送掉。

需要的不如想要的:你应该把人们想买却舍不得买或者想买却不好意思买的东西送给别人做礼物或作为奖励。比如5星级酒店1000块一顿的高档餐券,更多的是心理满足感。

有选择不如无选择:奖励或送礼的时候最好不要让接受奖励或礼物的人自己选择。不然的话他会有“我放弃了另外一种选择的感觉,患得患失很不爽”,经典反例就是:奖励海南游或现金元。

小奖不如没奖:人们做事往往是出于自己的内在动力,而一旦与奖励挂钩,就变成了一个经济交易,做事的人会开始衡量投入产出的物质性价比,所以给小奖反而不如不给奖。惩罚也是如此,小的惩罚反而不如没有惩罚。

晚说不如早说:在期待的过程中,让员工的快乐最大化,从而增强激励的效果;让朋友在期待的过程中提前享受到礼物所带来的欢愉,

如比尽早宣布奖励大家去海南玩,如果可能的话,在项目开始前就给出承诺。

一次送不如两次送:如果你打算给别人两件礼物的话,那么最好分两次给。因为快乐也是边际效用递减的。(同样的道理,很经典的结论:好消息要分开说;坏消息要一起说;大好小坏一起说;小好大坏分开说。)

公开不如不公开:工资体系最好还是不公开的好,以避免员工互相比较而心理不平衡,也就不必用涨工资的方式来进行协调了,因此避免了整体工资水平的提高。有个问题我好奇很久了,但是也不好问,对于能够知道别人工资的职位,是否是通过高工资来避免他们心理不平衡的呢?还有什么其他好办法么?

涨工资不如发奖金:涨工资不如发奖金给员工带来的快乐大;同时,发奖金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对于这类物质激励,一般效用期比较短,发奖金是一次性的,涨工资是长期的,涨了就不好降回去,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最后记住,奖励或送礼的目的并不是真正给对方最大的效用,而是要让对方开心,并且感激和记住你。

有时候做一些项目,有一些经费,怎么花真有很大的学问,最后再强调一次吧,这篇说的是“道”,千万不要当成是“术”背下来了……

作为做产品的你,请再看一遍上述的几条,呵呵,并且请把本文标题想成“如何让用户更开心”,独立思考,批判吸收。

来自:iamsujie的产品设计

篇3:让大家体会同心的重要的团队游戏

一. 翅膀荫下

目的:合力竞赛

内容:

1. 主耶稣曾经哀叹,向耶路撒冷的百姓说:“耶路撒冷啊``````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象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路十三 34)。我们投靠在神的爱中,神要保守我们,照顾我们,如同母鸡把小鸡保护在她的翅膀底下。如果我们远离神,自己会遭受灾害。

2. 分成2队。每队约5人。第一位当老鹰,第二位当母鸡,其他的跟在母鸡后面当小鸡。母鸡和老鹰对面而立。

3. 母鸡张开两手,阻挡老鹰捕捉小鸡。每只小鸡把手搭在前面一位的肩膀上,第一只小鸡搭在母鸡肩上,躲避老鹰时,松手即算是被捉到。

4. 老鹰尽力捕捉小鸡,拍到身体就算捉到。母鸡张开翅膀阻挡老鹰,小鸡们要搭手跟在母鸡身后一旦有小鸡被捉到后,最后一只小鸡换作老鹰,老鹰换作母鸡,原来的母鸡退在新母鸡后面,当作第一只小鸡。之是要让每一位组员都有机会做母鸡及老鹰,这样大家才玩得起劲。

5. 等各队输过一次后,大家集合。由最后一次的母鸡念有关的经文。

注意:

每队最好都有一位带领者,喊“开始”口令。并且测定时间,如果一分钟后,老鹰未能捉到小鸡,就轮换下去,以免出现冷场。

有关经节:路十三34,得二12,诗十七8,诗六一4,诗九一4。

二. 同舟共济

目的:锻炼耐力

材料:每队一张报纸、预备数张报纸做后备之用、领队用的哨子。

内容:

1. 组员以平均人数分队,每队约三至四人。每队分派一张报纸,将报纸铺在地上。

2. 领队信号开始,所有队员一齐站到报纸上,不可弄破报纸,就另要一张补充,继续游戏。

3. 全体队员能够长时间两脚都站在报纸上是胜利者。

三. 共同分担

目的:让大家体会同心的重要

内容:

1.2人一组,背对背坐在地上,手臂互扣,然后一起运力,互相依靠的站立起来。

2.若两人合作成功,则可尝试多加一位或多位。

3.这游戏人数越多,难度越大,也需更多的默契。

四. 画肖像

目的:留意别人的指示

材料:纸、笔(粗)

内容:

1. 把小组分为三至四组,各组派一个为代表。

2. 代表人蒙眼。

3. 右手拿笔,站在画纸前。

4. 每组由组长挑选一人做“模特儿”,但不让代表知道是谁。

5. 依组员的描述画“模特儿”的肖像。完成后,由组长决定名次。

五. 解结

目的:同心合力

内容:

3. 全组人围圈站着。

4. 当组长数出“1.2.3!”时,大家便要一同伸出一只手,握着其他人的手,记着一手捉一手。

5. 捉好后便可开始解结。用穿、转、爬、拗手等方法都行,但握着的手不可断开,如果尝试多次仍解不开便为输。

备注:紧记不可握你左右两边的人的手,否则这个结是解不开的。

六. 彼此配搭

目的:发挥恩赐、互相配搭

材料:蒙眼的毛巾

内容:

1. 4人一组,分别是“脑”、“眼”、“手”和“口”。

2. 规则:“脑”只能发号司令,“眼”只能做动作,“手”只能作动作,“口”只能说话或饮食。除了当眼睛的一位,其他的人都要蒙眼。

3. 带领者讲出一个动作,例如:吹气球、吃香蕉、涂口红等,各组员便要各按职份合作完成。

七. 我笑你哭

目的:打破隔膜,轻松玩乐

内容:

1. 全组围成一个圆圈。

2. 带领者转向右边的组员,做一个搞笑的面部表情,这组员依样做给下一位组员看。但如果该组员转回左边扮演一悲痛的表情,左边的组员就要改变方向,向左传表情如此类推,直至有组员输了为止。可重复玩多次。

八. 探险队

目的:康乐性游戏,加强小组接触

内容:

1. 大家瘩着前着肩头,由房间出发,绕游教会建筑物。

2. 一起穿过窄门,上窄楼,过障碍,才返回房中。

变化:

1. 这类型活动常被采用,都是考验全组人的合作性和士气。

2. 如要增加难度,可让带头的数个人蒙眼,由后面的人指挥。

九. 人生如戏

目的:发掘表演潜能

内容:

1. 分为A和B两组。

2. 给2至3分钟,让每组想出有5个连贯性动作的事件,给对方猜测。例如:一个人在抹窗,扫地,突然看见一只蟑螂而跳开,拿杀虫水喷射蟑螂,再扫走。共5个动作。

3. B组先派一人(B1)出来看A组表演。期于B组人远离场。

4. B1看完表演后便向单独出场的B2表演;B2再模仿,轮到B3单独观看``````如此类推。

5. 到最后一位组员时,他不单要做出全套动作,并要同时连贯地讲出动作的意思。

6. 轮到B组表演,A组模仿。

让大家更团结的团队游戏

注意:这游戏的乐趣是看见别人把动作做到一塌糊涂,最后更把故事弄至面目全非。从而更可发掘到创作潜能的人。

十. 站立得稳

目的:康乐活动

材料:粉笔,音乐

内容:

1. 保罗勉励帖撒罗尼迦的信徒:“你们要站立得稳,凡所领受的教训``````”(帖后二15)。我们青年基督徒要在信仰上站立得稳,不可见异思迁,人云亦云。

2. 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大圈,加两个小圈于大圈上。

3. 大家手牵手站在大圈上。音乐开始,大家向右绕大圈走。靠近小圈时,可以用力拉自己左右的人,使他站不稳而踏入小圈内。

4. 音乐停了再开始,大家改向左移动,走近小圈又用力拉别人入圈。凡踏入小圈三次以上的,就是没有“站立得稳”的人,要受罚。

注意:亦可用口琴或一 人唱歌代替音乐。一曲停后,再开始时,就换方向走,一面头晕。采用的诗歌以活动雄壮为宜。

篇4:让大家体会同心的重要的团队游戏

一. 翅膀荫下

目的:合力竞赛

内容:

1. 主耶稣曾经哀叹,向耶路撒冷的百姓说:“耶路撒冷啊``````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象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路十三 34)。我们投靠在神的爱中,神要保守我们,照顾我们,如同母鸡把小鸡保护在她的翅膀底下。如果我们远离神,自己会遭受灾害。

2. 分成2队。每队约5人。第一位当老鹰,第二位当母鸡,其他的跟在母鸡后面当小鸡。母鸡和老鹰对面而立。

3. 母鸡张开两手,阻挡老鹰捕捉小鸡。每只小鸡把手搭在前面一位的肩膀上,第一只小鸡搭在母鸡肩上,躲避老鹰时,松手即算是被捉到。

4. 老鹰尽力捕捉小鸡,拍到身体就算捉到。母鸡张开翅膀阻挡老鹰,小鸡们要搭手跟在母鸡身后一旦有小鸡被捉到后,最后一只小鸡换作老鹰,老鹰换作母鸡,原来的母鸡退在新母鸡后面,当作第一只小鸡。之是要让每一位组员都有机会做母鸡及老鹰,这样大家才玩得起劲。

5. 等各队输过一次后,大家集合。由最后一次的'母鸡念有关的经文。

注意:

每队最好都有一位带领者,喊“开始”口令。并且测定时间,如果一分钟后,老鹰未能捉到小鸡,就轮换下去,以免出现冷场。

有关经节:路十三34,得二12,诗十七8,诗六一4,诗九一4。

二. 同舟共济

目的:锻炼耐力

材料:每队一张报纸、预备数张报纸做后备之用、领队用的哨子。

内容:

1. 组员以平均人数分队,每队约三至四人。每队分派一张报纸,将报纸铺在地上。

2. 领队信号开始,所有队员一齐站到报纸上,不可弄破报纸,就另要一张补充,继续游戏。

3. 全体队员能够长时间两脚都站在报纸上是胜利者。

三. 共同分担

篇5:让大家体会同心的重要的团队游戏

内容:

1.2人一组,背对背坐在地上,手臂互扣,然后一起运力,互相依靠的站立起来。

2.若两人合作成功,则可尝试多加一位或多位。

3.这游戏人数越多,难度越大,也需更多的默契。

四. 画肖像

目的:留意别人的指示

材料:纸、笔(粗)

内容:

1. 把小组分为三至四组,各组派一个为代表。

2. 代表人蒙眼。

3. 右手拿笔,站在画纸前。

4. 每组由组长挑选一人做“模特儿”,但不让代表知道是谁。

5. 依组员的描述画“模特儿”的肖像。完成后,由组长决定名次。

五. 解结

目的:同心合力

内容:

3. 全组人围圈站着。

4. 当组长数出“1.2.3!”时,大家便要一同伸出一只手,握着其他人的手,记着一手捉一手。

5. 捉好后便可开始解结。用穿、转、爬、拗手等方法都行,但握着的手不可断开,如果尝试多次仍解不开便为输,

备注:紧记不可握你左右两边的人的手,否则这个结是解不开的。

六. 彼此配搭

目的:发挥恩赐、互相配搭

材料:蒙眼的毛巾

内容:

1. 4人一组,分别是“脑”、“眼”、“手”和“口”。

2. 规则:“脑”只能发号司令,“眼”只能做动作,“手”只能作动作,“口”只能说话或饮食。除了当眼睛的一位,其他的人都要蒙眼。

3. 带领者讲出一个动作,例如:吹气球、吃香蕉、涂口红等,各组员便要各按职份合作完成。

七. 我笑你哭

目的:打破隔膜,轻松玩乐

内容:

1. 全组围成一个圆圈。

2. 带领者转向右边的组员,做一个搞笑的面部表情,这组员依样做给下一位组员看。但如果该组员转回左边扮演一悲痛的表情,左边的组员就要改变方向,向左传表情如此类推,直至有组员输了为止。可重复玩多次。

八. 探险队

目的:康乐性游戏,加强小组接触

内容:

1. 大家瘩着前着肩头,由房间出发,绕游教会建筑物。

2. 一起穿过窄门,上窄楼,过障碍,才返回房中。

变化:

1. 这类型活动常被采用,都是考验全组人的合作性和士气。

2. 如要增加难度,可让带头的数个人蒙眼,由后面的人指挥。

九. 人生如戏

目的:发掘表演潜能

内容:

1. 分为A和B两组。

2. 给2至3分钟,让每组想出有5个连贯性动作的事件,给对方猜测。例如:一个人在抹窗,扫地,突然看见一只蟑螂而跳开,拿杀虫水喷射蟑螂,再扫走。共5个动作。

3. B组先派一人(B1)出来看A组表演。期于B组人远离场。

4. B1看完表演后便向单独出场的B2表演;B2再模仿,轮到B3单独观看``````如此类推。

5. 到最后一位组员时,他不单要做出全套动作,并要同时连贯地讲出动作的意思。

6. 轮到B组表演,A组模仿。

注意:这游戏的乐趣是看见别人把动作做到一塌糊涂,最后更把故事弄至面目全非。从而更可发掘到创作潜能的人。

十. 站立得稳

目的:康乐活动

材料:粉笔,音乐

内容:

1. 保罗勉励帖撒罗尼迦的信徒:“你们要站立得稳,凡所领受的教训``````”(帖后二15)。我们青年基督徒要在信仰上站立得稳,不可见异思迁,人云亦云。

2. 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大圈,加两个小圈于大圈上。

3. 大家手牵手站在大圈上。音乐开始,大家向右绕大圈走。靠近小圈时,可以用力拉自己左右的人,使他站不稳而踏入小圈内。

4. 音乐停了再开始,大家改向左移动,走近小圈又用力拉别人入圈。凡踏入小圈三次以上的,就是没有“站立得稳”的人,要受罚。

注意:亦可用口琴或一 人唱歌代替音乐。一曲停后,再开始时,就换方向走,一面头晕。采用的诗歌以活动雄壮为宜。

篇6:彼此认识更深入的团队游戏

彼此认识更深入的团队游戏

一、了解你的伙伴

目的:猜测组员的生活习惯

材料:笔和问卷

内容:组长说:“很高兴在这里见到大家,但我们看不到你平日的生活习惯。”

1. 将组员分成2人小组。

2. 在与伙伴交谈之前,先回答问卷。

3. 分组后,按着你对伙伴的了解互相猜测,写上答案。

4. 交换答案纸,大家围圈。各人读出伙伴对自己的看法,并以自己的现况加以澄清。

问卷:

1. 你的伙伴几点种睡觉?

2. 你的伙伴几点种做灵修?

3. 你猜伙伴最惧怕什么动物?

4. 你猜伙伴有什么雄心壮志?

二、最爱是你

目的: 在轻松的气氛下介绍一个你最爱的人

内容:组长说:“每个人心目中都有最重要的人”

1. 围圆圈,伸出大拇指,拇指搭拇指形成一直线。

2. 最上的一个要尽快搭到最下面。(也可以由下而上)

3. 组长突然叫停,最上面的一位就要诚恳地介绍一个自己最爱的人。

4. 分享后,重新再玩。这次由刚分享的组员叫停。

注意:不要玩太多次,3至5位轮流分享就可。

三、真我风采

目的`: 用物件自我介绍

内容:组长说:“从一件衣服,可看到真我流露,你身上的物品也不例外。”

1. 用几分钟在房中或自己身上找一样可以代表自己的物件。

2. 各人分享所选的物件,解释理由。例如:“我选这手表,因为它代表我很有时间观念``````。”

3. 分享之后可互相代祷,感谢神赐我们这独特的个性。

四、不能没有你

目的:表达心中重视的东西

材料:纸`笔

内容:组长说:“看看什么是你少不了的?”

1. 假设组员家中现在发生火警,必须尽快抢救家中三样东西。用30秒思考,然后写在纸上。

2. 组员逐一分享及结实自己写下的东西,其他组员可发问。

改变:可以把纸混合抽取,让组员猜猜此纸属谁,这可加强游戏气氛。

五、不可貌相

目的:让组员从推测到彼此认识更深

材料:纸`笔

内容:组长说:“有时,人不可以貌相,看看你推测准确吗?”

1. 每人一笔`一纸,各自找一处站立,观察其他组员,并填写答案纸。

2. 向在答案纸上所写的人逐一介绍自己的姓名,同时结实你答案的理由。

3. 透过第2项,各人可向较少接触的组员介绍自己,彼此认识。

改变:也可让每位组员自由分享答案

答案纸

1. 谁最喜欢儿童? 姓名---------

2. 谁最喜欢运动? 姓名---------

3. 谁最喜欢动物? 姓名---------

4. 谁最具野心? 姓名---------

5. 谁最喜欢古典音乐? 姓名---------

6. 谁最喜欢刺激活动? 姓名---------

7. 谁的谈吐最风趣? 姓名---------

8. 谁最喜欢吃辣味事物? 姓名---------

9. 谁最属灵? 姓名---------

六、同走生命路

目的:让组员认识对方的人生路

材料:每人一张纸,笔

内容:组长说:“今日和大家研究生命线,

1. 每人一张纸,折做四部分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儿童 | 少年 |

|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成人 | 将来 |

|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四格里画出此时期发生最重要的事情,“将来,格内画出你想改变或在你生命中想达到的事情。

3. 画完,分组分享。

改变:1. 可依年龄画分四格。

2. 文字代替绘图。

3. 若人数少于12人,可轮流分享。

4. 以人生最精彩或最有趣的事为题,写在“儿童”,“少年”,“成人”,三格内;秘密或幻想写在“将来”一格内。

七、点点心声

目的:分享自己看重的事

材料:扑克牌,问题卡

内容:组长说:“这牌的每一点都代表你的喜好。”

1. 围圈而坐。

2. 把扑克牌洗一次,放在中间。

3. 每人轮取一张,依牌的号数取问题卡,并回答问题。

4. 若取的号数已出现过,可再取一张。

问题卡

1. 哪件事令你最自豪?

2. 若你能改变两样有关学校或工作的事,你会改变哪样?

3. 最能令你发笑的3个方法?

4. 你在今年做过最特别的一件事是什么事?

5. 你最欣赏哪5部电影?

6. 你心目中最尊敬的朋友是谁?他哪方面值得你尊敬?

7. 你最喜爱在超级市场买什么?

8. 你有养过类似“狗”的宠物吗?

9. 由现在至未来内,你有什么人生大计?请分享。

八、父母特质

目的:家事分享,互相认识更深

材料:纸笔

内容:

1. 围圈而坐,每人一张纸,一枝笔。

2. 在5分钟写下7种特质,是你父母拥有而你最欣赏的。

3. 轮流分享。

4. 当每一人分享完毕后,让组员选出数项各人父母同样拥有的特质。

九、缤纷世界

目的:认识别人的最爱

材料:笔和纸

内容:每位组员一张纸,组员说:“每个人都是好色之徒,哈哈!”

自我了解:

1. 你最喜爱的颜色是--------

这颜色给你的感觉(请列三项)

a)

b)

c)

2. 如你可在动物圆里选择一重颜色的动物带回家,你会选--------

原因是:

a)

b)

c)

然后混乱答案纸,轮流读出,组员猜写纸的人是谁。

十、有“球”必应

目的:在轻松气氛下认识别人

材料:一个球

内容:组长说:“你想有求必应吗?我来教你!”

1. 准备一个皮球,让组员围成一个圆圈,将球抛向一位组员,并问他一条个人的问题。

2. 被问者回答后可将球抛向另一位组员,向他发问题。

3. 若接球后三秒(或组长数三声)内,抛球者不能问出问题,或接球者不能给答案,他便接受惩罚。

篇7:怎样让团队决策更高效

此外,团队决策也可能被“话痨”(占用了不成比例的发言时间的人)或是喜欢争抢风头的人所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表现优异的团队里,发言时间和专业意见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而在表现不佳的团队里,它们则不相关。

在表现优异的团队中,特定问题或领域的专家也会在进行与自身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讨论时主动发声。

3. 地位和阶层效应

地位和阶层效应也可能导致一些成员的贡献受到过度地重视和关注。

某些特殊的团队成员可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组织中的高级别成员,正是他们的自我中心主义将他们带到了组织的顶端),因此,不愿意考虑团队成员所提供的观点或知识。

高级管理人员出席会议时,他的意见也可能对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4. 社会从众性

团队成员会受到社会从众性的影响,导致他们放弃与大多数观点相反的意见和信息——特别是与组织中主流观点相反的意见和信息。

即使最初不同意这一立场团队成员往往最终也会选择与多数人保持一致。

5. 群体思维

社会心理学家欧文· 贾尼斯( Irving Janis)在对决策失败的研究中发现了“群体思维”现象,关系紧密的团队可能会因为更在意取得共识而非最佳决策结果,从而做出错误决断。

当不同部门视彼此为竞争对手、推崇本位主义以及群体思维时,其对组织运行的威胁尤为严重。

当团队中存在一个绝对主导者时,这种情况尤为可能发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