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来的和尚”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小议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议如何活跃课堂气氛,供大家参考。

篇1:小议如何活跃课堂气氛
小议如何活跃课堂气氛
小议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的在进行改革,《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广大教师中积极的推广着,但课堂教学这个传统教育的基座仍然十分顽固,“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仍根深蒂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我们的教师也并没有真正摆好师生的位置,“师道尊严”使学生对我们敬而远之。我们的学生,或许因为在认知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或许是因为长大了的原因,他们怕羞,不敢在同伴面前轻易回答老师的提问,害怕出丑。这样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仍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因此必须充分调动语文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师生交流融洽了,师生双方才能进入最佳的状态,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活跃课堂气氛,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当中实施的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
一 、师生互动缓和课堂气氛
在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还是配合老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更多的学生还是扮演着“群众演员”,任凭教师摆布。事实上,处于不同状态的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能力,师生的共同活动能使机械、沉闷的课堂呈现一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象,同时也会改变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这就得要我们教师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把这一过程灵活的组织成全班性的活动,并且能让自己也参与其中,我相信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教《田忌赛马》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先自己读,然后指名学生找伙伴朗读对话,这时我走到一位平时不爱举手的男同学旁边,请他和我一起朗读,之后我对他说:“我们俩合作真愉快!”经我这么一说学生纷纷举手要和我一起合作朗读,使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二、创设情景调动课堂气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理、疑问心理、爱美心理和活泼好动的特点。作为老师因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的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交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情景。在课堂上创造情景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具体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以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如我在教作文《记一次游戏》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课堂情景。我与学生一起玩贴鼻子的游戏,自然,这个游戏其乐无穷,学生个个开怀大笑。在游戏中,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游戏过程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同时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感触,一节课里学生的热情始终高涨。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写作文“写什么”,“怎样写”两大老大难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些的。
三、 以表演渲染课堂气氛
语文新课程标准阐述了语文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本内容的丰富性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提供了更直接的依据。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语文课的人文优势调控好课堂气氛。例如我在教学《小镇的早晨》中,有这样一段话“……农民面带微笑,甜甜地诉说着自己的产品价廉物美。”我就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话,如果你是那位农民你会怎样诉说自己的产品价廉物美,一下子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做起了小买卖。接着,我就让学生解释“价廉物美”的意思。这样一来既落实了课文的知识,又使课文之外的“虚”得到了深入发展。所谓“虚”就是指课文内容外的知识点,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平台,通过学生来表现的东西。
四、赞许学生积极提出问题
在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些不完全正确的猜想,或者是一种应急性回答,或者设想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构思以前出现的一些新奇观象等。由于长期受传统“应 试教育”的束缚,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不敢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于是课堂上老是一个人滔滔不绝的讲,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的接 受知识。偶而有学生对某个问题举手发表一些个人看法,他不能接受,把学生的这种直觉思维视为“异端”,大声喝斥,要么说学生是“胡思乱想”,或者给其扣上一个“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大 帽子……好端端的一个直觉思维就这样被一棒子打死,长此以往这种“千篇 一律,万生一面”的“同化”教育模式,不知扼杀了多少学生的思维天才。怪不得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不改革,永远也培养不出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因为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都是“立体型”的科学家,而现行的中国教育制度培养的只是“平面型”的科学家,因此中国的科学家与此这项世界“殊荣”无缘也就见怪不怪了!素质教育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教育,教师应树立和谐教育意识,即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加强合作、同思考、共探索、鼓励提问、鼓励辩论、鼓励创见、关系和谐。例如我在教学《船过三峡》中,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发现课文当中的一个错误,同样的神女峰,文章前面用宝盖头的“它”,而后面又用了女字旁的“她”。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没有一笑而过,首先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同学们,请他们自己好好的读读这几个自然段看看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同学们纷纷朗读课文,不一会儿工夫,我就发现,有几个小手蠢蠢欲动,我想可能是对自己的答案没把握吧,在这时我就插入几句鼓励的话,效果马上就来了。大部分同学还说的有模有样,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问题就解决了。因此,我们上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都要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提问。通常情况下,学生们的提问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种情况下教师最好只做个牵线人,让他们唇枪舌剑去,这样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些的。
综上所述,只有调动好课堂气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值得一提的是,在努力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要注意维持课堂纪律,避免因个别学生违纪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教师在上课前应有良好稳定的情绪,尽快进入讲课的角色,才能形成轻松活跃的气氛。
篇2:怎样活跃课堂气氛
怎样活跃课堂气氛
曾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课堂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要增强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意识”,“让生命涌动”。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学力的发挥上、在创造与发现欲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取最佳效益。新型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针对教学过程中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突出一个“活”字来。
一、引入设疑
有人说:兴趣是学生最直接意识到的学习动机,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还有人认为:产生疑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动因。而不高明的课堂教学,由枯燥的概念开始,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引入时提出了“带着兴趣”、“带着问题”,犹似蓄势待发。此外,上课最开始教师应重视创设情景,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份关心、一束目光,都会使教室增添和谐的气氛,使课堂犹似春天将临。
二、探索有活力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探索,参与知识的形式过程,少灌输、多活动。通过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观察、思考、做做,议议等过程中尽情地、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讲解,自己去小结,不仅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更使学生学会学习。
1、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波利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已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我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自己发现探求新知。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找到了一些方法,学生情绪高涨,都为自己是一个发现者而激动、骄傲,学习气氛热烈而活跃。
2、让学生自己去讲解
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则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思维就趋于呆板,那么在课堂上何不尝试让学生讲、老师听呢?不仅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而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基于这种思想,对于一些适宜学生讲的教材内容,可充分让学生探索道理,讲思考方法。这样教学学生探索有激情,讨论的比较方法超出了书上列举的范围,且印象深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有深度,更有创新度。
三、课堂气氛求活跃
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它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协动的多向活动过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有着新的师生关系,师与生是平等的,而非以往的师在上,生在下,“师道尊严”已逐渐被和谐的师生关系所取代。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协作意识,才能造成活跃的课堂气氛,出现情意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这样一种探索问题的最佳意境。为达到这样的意境,提倡学生在课堂上敢疑、敢问,敢争,敢于发表和陈述不同的意见和方法。教师予以尊重,鼓励和支持。例如在一次作业中遇到一道难题,对于该题的答案,学生有着不同的看法,当时,学生争执得厉害,“我不同意”、“我是这么想的”等等此起彼伏。这时我并不为了保持安静,“守纪律”而制止争论,而是鼓励相互讨论让他们争一争,并建议派各方代表发言,看哪一方的发言能取得大家的共识。在课堂上正是这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争论,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课堂气氛无疑是热烈而活跃的。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带着激活的意识,去组织课堂教学,出现了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情感处于活跃状态的生动景象,课堂上的生命意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益也提高了
篇3:小议如何活跃课堂气氛
小议如何活跃课堂气氛
小议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的在进行改革,《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广大教师中积极的推广着,但课堂教学这个传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基座仍然十分顽固,“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仍根深蒂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我们的教师也并没有真正摆好师生的位置,“师道尊严”使学生对我们敬而远之。我们的学生,或许因为在认知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或许是因为长大了的原因,他们怕羞,不敢在同伴面前轻易回答老师的提问,害怕出丑。这样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仍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因此必须充分调动语文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师生交流融洽了,师生双方才能进入最佳的状态,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活跃课堂气氛,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当中实施的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
一 、师生互动缓和课堂气氛
在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还是配合老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更多的学生还是扮演着“群众演员”,任凭教师摆布。事实上,处于不同状态的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能力,师生的共同活动能使机械、沉闷的课堂呈现一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象,同时也会改变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这就得要我们教师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把这一过程灵活的组织成全班性的活动,并且能让自己也参与其中,我相信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教《田忌赛马》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先自己读,然后指名学生找伙伴朗读对话,这时我走到一位平时不爱举手的男同学旁边,请他和我一起朗读,之后我对他说:“我们俩合作真愉快!”经我这么一说学生纷纷举手要和我一起合作朗读,使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二、创设情景调动课堂气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理、疑问心理、爱美心理和活泼好动的特点。作为老师因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的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交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情景。在课堂上创造情景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具体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以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如我在教作文《记一次游戏》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课堂情景。我与学生一起玩贴鼻子的游戏,自然,这个游戏其乐无穷,学生个个开怀大笑。在游戏中,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游戏过程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同时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感触,一节课里学生的热情始终高涨。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写作文“写什么”,“怎样写”两大老大难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些的。
三、 以表演渲染课堂气氛
语文新课程标准阐述了语文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本内容的丰富性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提供了更直接的依据。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语文课的人文优势调控好课堂气氛。例如我在教学《小镇的早晨》中,有这样一段话“……农民面带微笑,甜甜地诉说着自己的产品价廉物美。”我就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话,如果你是那位农民你会怎样诉说自己的产品价廉物美,一下子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做起了小买卖。接着,我就让学生解释“价廉物美”的意思。这样一来既落实了课文的知识,又使课文之外的“虚”得到了深入发展。所谓“虚”就是指课文内容外的知识点,需要教师
[1] [2]
篇4:怎样活跃课堂气氛
怎样活跃课堂气氛 - powered by 教育手拉手论坛 关注教育,提供个性空间,blog
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教初中的老师一般深有体会,低年级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比较活跃,常常是全班同学都举手,有的学生还把胳膊伸直,甚至站起来,一定要让老师知道“这道题我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腼腆”了许多,上课也就一半甚至不到一半同学举手回答问题,有的是不知道,有的知道也不说。
我在接七年级班主任的时候就遇到这个难题。刚接过这个班就有任课老师反映:“你班里的学生在上课时比较沉闷,课堂气氛不太活跃,怎么办?”
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差学习主动意识肯定会下降,不利于学生整体的发展。我又详细了解学生的表现,主要就是不积极举手。
课后围绕着这一问题,我单独了解了几个学生,他们也比较实在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而且理由不尽相同。
于是我考虑既然如此何不让全班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在班会中我在黑板上写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上课时喜欢举手回答或问问题”另一个是“我上课时不喜欢举手回答或问问题”让大家讨论,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刚开始时他们谁都不吱声光知道乐,后来我微笑地解释了一下:我正在写一篇关于学生课堂气氛的调查报告,请大家帮帮我,随便谈谈自己的感想。这帮小家伙才你一言我一语谈起来,首先是喜欢举手的同学发言。
最后总结出了以下几条好处:1;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2:举手的时候可以防止自己开小差。3:常举手可以保持自己的思维活跃。4:大家都举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5、举手回答问题时可以使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清晰。6、可以更好地与老师交流。
后来越谈越激烈竟然有不少同学把闷在心底的话也说了出来,他们也把不喜欢问问题的原因摆了出来:
1.怕回答时讲错了。2. 不好意思回答。3.. 举手举手回答时站起来就忘。4. 老师总忘了叫,举了一段时间不叫就不愿再举手了。5、教师上课死板甚至还有的同学说上课时有时愿意回答问题,有时不愿意回答。
话说到这儿我就想何不让学生自己劝自己呢,于是我就说谁能帮这些同学克服这些困难呢?
大家纷纷出点子劝这些同学,有的说:答错了说明自己掌握的还不牢固,能找到问题症结实好事,而且回答错了老师会给你分析错的原因及改正方法,相当于老师给你开小灶,是好事。有的说:老师问问题时同桌相互监督谁要是不举手同桌就用眼睛瞪他,直道同桌举手。有的说: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先记下来再回答就忘不了。有的说:举手并不一定非得回答,主要是保持自己饱满的精神状态,老师不叫也不要灰心。
英语课代表更直接,说:我和我们的英语老师谈谈,让他不要只轮流叫学生回答。最后,大家还总结了上课不举手的坏处:1、无法真正融入课堂;2,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3,给人不上进之感;4,不能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5,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6,不举手却被老师点名提问,会很被动;7,长久不举手,会变得不敢举手。
总之当时大家比较活跃,我心中也很激动,总算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
过了几天,我再了解一下学生和任课老师结果让人不太满意课堂气氛虽有进步,但举手回答问题的并不多。我这才明白并不是学生认识上有提高行动上就一定有提高的,那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经过深思熟虑和多方学习我逐渐明白:学生能够理解主动学习的好处但不一定就坚决去做,关键还是得给他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才行。
思路一通,观念一改变,方法立即就会产生,于是我就开始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我学生每四人一个小组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这四人中学习情况分别为优、良、中、差,这样每个小组的实力基本一致,然后通过小组讨论选出一名组长,并给小组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同学们也很争气起的名字很有意义,比如一个小组起的是-----------∏组,学生们解释说:∏是无限不循环的数代表进步无止境,意义还挺深的。
然后我发动各个小组竞争,我把壁报栏分成5块,让各小组同办一期壁报,大家争先恐后一心把自己的一组办成最好,等壁报办完,各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变得非常强烈,我再趁热打铁制定出学习小组的评优方案(略)
在这个方案中,一要充分体现小组组长的权威,二要注意给学生的奖励一定要是精神上的,最好不是物质上的,毕竟初中生还是孩子,因为你许了给什么东西,不喜欢的就没了动力,喜欢的等得到了就也失去了动力,总之还是精神上给与逐步高层次的肯定好。
篇5:如何让课堂气氛更活跃论文
如何让课堂气氛更活跃论文
从教二十余年,经常听公开课,总感觉一些老师上课课堂气氛不活跃,有时甚至是老师唱“独角戏”。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但上课时像放电影一样播放着多媒体课件,自己却像解说员似的在那里讲,全然不顾学生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真正实践新课标中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没有真正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于课堂,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
记得“新课标”还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把课堂教学当做一个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等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才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教师的教学目的才能达到。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学生之底,设适中之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教师,只有了解学生,设置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的问题才能使学生不因问题过于简单而厌烦,也不因问题过于深奥而心灰意冷。设置难度适中的题目才能让学生获得探究后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强烈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犟龟》(七年级语文)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犟龟的“犟”,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乌龟这一路上有没有遇到困难?遇到了哪些困难?它又是怎样面对的?2、小乌龟赶上了婚礼吗?这是谁的婚礼?3、小乌龟的“犟”值得吗?4、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什么时候也需要这种“犟”?这篇文章是童话,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本来就有兴趣,再加上这四个问题不但不难,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只要学生认真读课文,动脑思考,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很好回答的;而且第二个问题在文中就可直接找到答案。
这样一来学生就是有话可说,学生的表现欲不就被激发出来了吗?表现欲越强,学生学习兴趣不就越浓?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了,课堂气氛还会不活跃?
二、学科间要相互渗透
语文科不是一座孤岛,让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也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做到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使学生觉得内容丰富多彩,不单调而更加有有兴趣。
记得十年前我在教《木兰诗》时,就大胆地把音乐课的内容渗透到语文课中去了。《木兰诗》这篇课文较长,当时要求学生背诵,感觉确实有点难度,为了减轻学生的背诵压力,我就想到如能把《木兰诗》唱出来。因为中学生都喜欢唱歌,如把课文内容当歌词唱出来学生不但记得快,而且还记得牢。但我不会谱曲呀?怎么办?当时社会上正流行唱琼瑶的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青青河边草》的主题歌――青青河边草。那调子用来改唱《木兰诗》正合适。讲完这篇课文后,当学生听说要背诵,全叫苦了。于是我就问:你们会唱“青青河边草”这首歌吗?同学们边回答边开始唱了,我没打断他们,等唱完了,我便说:“这首歌的调子很好听,也好唱,看看谁最聪明,能把《木兰诗》这篇文章用“青青河边草”的调子唱出来。同学们一听,可兴奋了,顿时教室像炸开了锅,个个都兴致勃勃地在那里唱了起来。估计同学们都唱了一遍后,叫同学们一起唱。真不错!除了两个换气的地方没有换好外,别的地方唱得还不赖呢!再让同学们唱了两遍后,学生们基本上都能背全文了。这样的课堂学生能不喜欢吗?这样的课堂气氛会不活跃吗?
三、把讲台让给学生
教学教学,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在讲台下学。从古到今,讲台天经地义就是教师的专利。其实不然,我认为,如今的学生,不但聪明,而且好奇心、好胜心、自我表现欲都特强,教师多给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表现的机会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自我表现欲的激发和展示是一个人一生成功的`起步。因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产生并形成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自己种的瓜分外甜,自己捕的鱼分外鲜。抽时间把讲台留给学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更是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学手段之一。
记得我在上《诗词五首》(七年级语文)时,第一节课时我上了前两首后,我把学生分成三个大组,选一名组长,让每组学生共同“备”一首诗或词,然后由每组选派代表去讲台上当一回小老师,其余学生当代表的“军师”,按教师讲前两首时的方法、步骤进行讲解。没想到,第二天上课时,这三位代表讲课还真有模有样的,有点“小老师”的味道。特别让我高兴的是,因为“备课”人不止一个,“小老师”讲授的内容比我讲课时还全面。台下的学生不知是兴奋还是也作了更认真的预习,发言学生比我上课时还多。整个课堂热闹极了,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有反驳对方观点的;有提出新的见解的……这哪里是课堂,这就是一个讨论激烈、有序的大讲堂。留给老师我的只有强调重点的份了……
所以,老师大胆地把讲台让给学生,才会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亮点和不足,才会更好地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而且,这样的课堂不但不单调,还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这样的课堂不但活跃,而且师生也难以忘怀。相信那节课学生讲的知识点,同学们一定也会铭记于心。
课堂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要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不只是以上我所感受到的那几点。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道远,只有同行们携起手来,共同去探索、去创新。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每位教师的课堂一定会更加精彩。
篇6:浅谈工科教学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
浅谈工科教学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
工程与信息学院 邱小群
工科课程内容比较枯燥,理解上比较困难,如何让课堂活跃,学生学得轻松,是教学的难点。以下是本人基于教学实践,总结出的一些个人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复杂问题形象化。如果单纯用语言来描述一个理论,无论讲得多生动,有些学生也会睡着。为什么?一个学生亲口告诉我:“老师,你说得很生动,但我还是听不懂。”因此,我在备课时,不单要熟悉书本内容,还要想好用什么简单的例子去比喻课程的难点和重点。我的目标不单要把一节课讲清楚,更要把一节课讲通俗,让学生听你讲课就像听你聊天一样。
二、让学生不停止思考。一些学生没有什么积极性,听课时玩手机、睡觉、聊天。要克服这种问题,一般我会不时的提问学生。问问题也要有针对性,成绩好的、差的都要问。不过我会让成绩好的同学回答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成绩差的学生回答较简单的问题。从学生的心理来说,在全班同学面前答对问题,是比较高兴的,特别是一些平时成绩较差,较调皮的学生,如果回答对了,可能会带动全班的气氛,一旦气氛热起来,大家都不会分心了。
三、老师不要只站在讲台上。上课时,我喜欢边讲边走,走到一个地方,请一个同学来举例,走到另一个地方,请一个同学来提问。其实,这种做法有点像打游击战,把学生当成你的目标,如果他分心,很简单,走过去“打一枪”!
四、引导学生总结。有些学生学习还不善于总结,觉得书本的内容太多太难。上课时,我会用启发性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归纳所学内容,理清思路。有时,我会帮他们理出要点,让他们下次以同样的方法去做。工科的思路很简单,就是理出一、二、三点,如果学生能真正理出要点,他们已经懂了!
五、实物展示。纯理论的课程,学生听完之后,容易忘记。对工科而言,对一个小理论,能做一个小制作,附上一些效果,如闪灯,发出声音等是能活跃气氛的。这个过程中,结合实物进行对照说明,事半功倍。
结合上面五点,我总结出自己上课的原则:“想让学生活跃,老师本身就应该先活跃”。
【教学督导意见】
本学期成立教学督导室以来,专兼职教学督导认真履职,深入30多位教师课堂,听课180余课时,直接了解到了许多教学情况;同时我们还通过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教学信息,共收到28份教学信息反馈表,由于各院系推荐的学生教学信息员品学兼优,他们工作态度积极中肯,反馈情况客观真实。综合专兼职教学督导和学生教学信息员反应的教学情况和建议,我们针对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请有关部门给予重视。
1.大部分教师能够尽职尽责,深受学生好评。
那些督导听课反响好、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主要是因为他(她)们用心改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更多地参与,注重活跃课堂氛围等。请各院系注重总结和推广他(她)们的教学经验。督导室将通过督导简报的形式,陆续予以报道,进而推动我院“教改”形成风气。
2.部分教师教学方法缺少改进。
仍然是“填鸭式”、“一言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寡然。请各院系主要领导深入课堂,掌握情况,制定改善计划并跟踪检查实施进程,使整个教师队伍不断成长成熟。
3.个别教师师德修养不够。
教师上课迟到;读教材;课堂上对学生施与伤害性语言等等。凡督导室发布<教学督导通知>的状况,请教务处和院系提出处理意见,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督导室。
4.学生旷课迟到现象严重。
我们发现某课堂应到学生44人,旷课24人,来上课的20人中,有5人迟到;某课堂应到学生18人,但经常只有5-8人来上课。督导室建议:1)各院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考勤管理的宣传;2)辅导员加强对出勤的管理;3)上课教师严格考勤。
【学生心声点播】
我喜欢的老师:
●政治课一直被认为是最沉闷的,最不被学生所喜欢。张建南老师在教学中做了很多改革。1)以小组为单位,对学习状况用PPT的形式进行检查,不仅加强了学生电脑操作知识,还以课本为基础,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给予课外知识的扩展,让学生觉得政治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近。2)结合电影进行授课。在讲解的过程中结合中国的当代现实情况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时势,并给予自由的思维发散空间,提高社会认知能力;3)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咨询学生的意见,以学生的意见为基准,不断地改进教学模式,让学生寄乐于学,以达到教与学的双赢目标.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潜藏着许多自己也不知道的能量,如果不去开发,这些能量永远也没有机会大放异彩。黄英老师让我们在不断的尝试中进步,在进步中挑战,在挑战中突破,在突破中认识自我。1)在她的课堂上,她要求同学们围着一个圈面对面地坐着,她就坐在中心,这样的位置使同学们的精力都高度集中;2)黄老师要求严格,她不允许有人迟到,她要让她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严于律己;3)在每一节《沟通与交流》课上,都要有一位交流大使,和一个总结的同学,使得每一个同学都能有机会锻炼口才与胆量;4)在课上,她会以让学生开口为主,向学生提出对人生思索的问题,然后让学生选择、回答,并解释,最后她会讲述她精华的人生道理。我们在黄英老师课堂上,真的是获益良多,而且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推广。
●崔文尖 《文秘英语基础写作》:标准的美式英文,活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原本讨厌与害怕的英语,不再害怕,开始喜欢英文和写作。
●体育刘(素珍)老师对我们最严格,但是教学方法好,效率高,每节课都在规定的时间内让我们完成某项工作,虽然大家有压力,不过更有动力,我们不仅学到知识,也学到怎样做人,而且我发现对于比较严格且授课能力强的老师,学生虽然会有抱怨说很严格,但他们学到知识了,他们也从心里佩服老师的教学作风。
●方守金老师的课善于将深奥的理论抽丝剥茧,把文学作品与现实实际相结合,使我们更容易理解;他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对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让课堂处于一种活跃的氛围。除了个人授课,他还会“邀请”专家在视频上给我们上课,也给我们开展过数次“圆桌学习会”和读书报告会,让每个同学都有开口发言的机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最近督导室组织了一次学风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是通过学生教学信息员来实施的,共收回有效答卷1070份,现将统计结果公布如下。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和学习有关的情况,希望以学风建设为切入点,探究我院教学工作的改善途径。
1.你是哪个年级的? ( )
A.大一 : 683 B.大二 : 387 C.大三
2.你认为目前学校的学风状况如何?( )
A.很好 B.较好 A+B:16% C.一般: 61%
D.较差 E.很差 D+E:23%
3. 你对你自己的专业感兴趣吗? ( )
A.很感兴趣 B.感兴趣 A+B:45.8% C.一般: 43.2%
D.不感兴趣 E.很后悔选择这个专业: D+E:11%
4. 课余时间经常用于做什么?(最多选3项)( )
A.自习: 40.2% B.上网: 79.6% C.逛街: 27.9% D.恋爱
E.闲聊: 38.5% F.打工 G.文学创作 H.下棋打扑克 I.其他
5. 你平均每天课余自学时间为几小时?( )
A.4小时以上 B.2-3小时 A+B:21.7%
C.1-2小时: 33.6% D.1小时以内: 44.7%
6.你看课外书吗?( )
A.看,经常 : 31.1% B.偶尔: 62.3% C.从不
7.你一般看什么类型的课外书?(可多选)( )
A.小说类: 56% B.成功学等励志类: 46.9% C.科学理论类
D.考证类书籍: 24.5% E.生活美颜类: 32% F.外语: 16.9%
G.娱乐体育杂志: 41.6%
8. 促使你学习最大的动力是什么? ( )
A.自己的前途和未来: 74.5% B.家庭的压力 C.父母亲人的鼓励 D.奖学金 E.其它
9. 你认为学风的好与差的决定因素是:( )
A.学校管理: 22.6% B.教师教风: 12% C.社会大环境
D.学生自身: 30% E.校园文化氛围: 36.2% F.其它
10.老师讲课的质量对你学习这门课的兴趣是否有影响?( )
A.很有影响: 52.7% B.有一些影响: 36.7% C.一般 D.没影响:
11.你有没有逃过课? ( )
A.经常逃课: 4.15% B.偶尔逃课: 39.8%
C.基本没有逃课: 33.8% D.从不逃课: 22% ( C+D:55.8%)
12.如果逃过课,你的逃课原因是什么?( )
A.认为课程不重要: 24.1% B.老师上课讲的闷: 41.9%
C.有比上课更重要的'事情: 16.1% D.不爱学习: 5% E.其他: 12.9%
13.有些同学上课的时候喜欢坐在后面几排,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
A.听老师讲课很闷: 34.5% B.怕被老师点名: 11.4%
C.打算逃课: 8.3% D.不爱学习: 13.8% E.不想太突出: 24.7% F.其他
14.你会主动去自习室吗?( )
A.会,经常去: 13.9% B.快到考试的时候经常去: 24.7%
C.不经常去: 44.6% D.从不会主动去: 16.7%
15.我们正面临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你有何意义?( )
A.增加了压力,感到前途渺茫: 55.7% B.正是我们的大机遇: 34.3%
C. 对我们没什么意义: 10%
16.您认为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如何? ( )
A.形势严峻,就业难: 82.1% B. 形势正常: 9.2%
C.形势较好,就业容易 D. 不了解
17.你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方法是 ( )
A.提高技能: 42.9% B.调整择业期望值 C.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32.3%
D.职业培训 E.调整心态 F.拓展就业渠道 G.提高自身求职技巧
18.你的人生有规划吗 ? ( )
A.有10年规划 : 8.7% B.有5年规划: 10.6% C.只有大学的学习规划 : 12.9% D.有规划,但还不清晰: 50% E.没规划: 11.6%
19.你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吗? ( )
A.重要: 65.4% B.不太确定: 27.2 %
C.不重要 D.不懂 C+D: 7.4%
20.你对自己的内外部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有了解吗?
A.很不了解: 7.9% B.不太了解: 29% C.一般: 41.3%
D.比较了解: 18.6% E.很了解: 3.2% (D+E:21.8%)
21.你觉得学校除提供就业指导课程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哪方面的指导 ? ( )
A.职业生涯规划: 16% B.素质拓展: 31%
C.就业体验: 45.8% D.其它
22.你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最多选2项)( )
A.专业成绩: B.专业技能: 46.2% C.综合能力: 53.9%
D.学校名气: E.社会经验: 27.7% F.发展潜力: 19%
G.思想品德 H.相貌与身高
23.你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 ( )
A.解决问题的能力: 18.1% B.协调能力 C.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 24.4%
D.专业知识和技能: 38.3% E.其他
24.你认为所学专业前景如何? ( )
A.很有前途: 13% B.较有前途: 64.6%
C.无所谓 D.没有前途 C+D:22.7%
25.作为大学生,你认为下面何种能力最重要?(最多选3项) ( )
A.沟通能力: 69.8% B.适应能力 C.专业技能: 42%
D.应变能力: 42% E.道德品质修养 F.心理素质
G.组织领导能力 H.学习能力: 17%
编者注: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教学督导简报《和大家见面了!本简报是教学督导工作发布资讯的一个载体,目的是把在督导过程里了解到的有关教与学中的重要情况及时向全院师生传达,以利大家更好地掌握教学情况、做好教学工作。本简报主要有三个版块。【教学经验分享】:介绍和推广教师的教学经验,由教学督导室向教师约稿;【教学督导意见】:发布教学中一些典型情况及督导处理意见;【学生心声点播】:反应学生对学风、教风以及教师和学校的看法,由学生教学信息员的信息反馈表中摘录集成。欢迎我院师生提供稿件,希望本简报成为推广教学经验和推动教学改革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