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lan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每年的夏至是哪一天,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每年的夏至是哪一天,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每年的夏至是哪一天
每年的夏至是哪一天
夏至大约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22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夏至之后,阴气始生,阳气开始衰退。
夏至三候
鹿角解: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兽,角向前;麋,形大,角向后。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退;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麋角退。
蜩始鸣:后五日,“蜩始鸣”。古时楚称蜩,秦晋称蝉。蜩即夏蝉,黑大,叫声清亮,俗称“知了”。
半夏生:再五日,“半夏生”。这意味着夏天过半了,后半夏白昼骄阳似火,浓荫难求;夜晚虫鸣如织,花香四溢。半夏是一种白色块茎,是一种中药材。
夏至习俗
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如今,有的地方在夏至前后还会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古时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冬至馄饨夏至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以及“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吃什么面好
伏面
夏至过后,进入三伏,山西民间多吃凉面开胃消暑。山西凉面,又叫伏面,古称“冷陶”,虽非珍馐名点,却源于上古祀日,反映时令变迁,传承千年习俗,是一道融入文化遗韵的晋地美食。
清代时“夏至伏面”已发展成为各种花色冷面。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冷淘面爽口适宜,天下无比。”
凉面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看看各地区是如何吃“冬至饺子夏至面”的。烟台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烟台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平阴一带,夏至日祭祀祖先,也是爱吃凉面,越长越好,一是代表了夏至这天是最长的一天,凉面是因为天气炎热,吃着口感更好。
炸酱面
炸酱面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
面条煮熟后,捞出,浇上炸酱,拌以菜码,即成炸酱面。也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加辣椒,醋等调味品。这样会更加符合自己的口味。
篇2:2022年夏至是每年农历是哪一天
2022年夏至是每年农历几月几日
2022年夏至是农历五月廿三,阳历时间6月21日,星期二。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夏至这天过后太阳将走“回头路”,太阳
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北纬23°26')向南移动。
夏至禁忌
1、忌讳剃头理发
据《清嘉录》记载,“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夏至日忌讳剃头的习俗来源于清朝时期,据说这天不仅要按时起居,不准撒谎骂人,而且这天如果剃头理发则影响人的财运。
2、忌坐门槛
江苏、浙江等地,夏至日坐门槛,俗信坐门槛就会患疰夏,夏至日气温比较高,因此最好坐在阴凉的地方。
3、忌有雷雨
农谚曰:“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热。”对农民来说,最害怕夏至日这天有雷雨天气,因为无论是干旱还是伏热,都是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的。所以,在古时候,人们忌讳夏至日打雷和下雨。
简短夏至祝福语
1、夏季匆匆地来到,阳光炎炎地普照,问候悄悄地缠绕,烦闷轻轻地丢抛,暑气渐渐地消掉,快乐紧紧地拥抱,好运急急地追跑,愿你在这个夏天,自在又逍遥。
2、春去夏至热炎炎,心静自凉自淡然。控制情绪展笑颜,关系融洽好心情。唱支山歌爬爬山,吹曲玉笛荡秋千。运动可使人康健,冷冲之后好安眠。心平气和休息好,游山玩水享自然。夏至养生,祝您安康!
3、夏至到了艳阳天,福星高照没有边;夏至到了花儿红,卿卿我爱情美;夏至到了泉水甜,清清凉凉润心间;夏至到了送祝福,祝你健康平安又如意!
4、夏至到了,“夏”跑了忧烦,快乐“至”了;“夏”退了惆怅,幸福“至”了;“夏”走了疾病,健康“至”了;“夏”飞了晦气,好运“至”了;“夏”呆了落寞,问候“至”了:夏至快乐!
5、岁月如流水,你别舍不得喝;光阴似利箭,你得可劲儿地躲;人生是旅途,你要开心地走;生活像大餐,你得仔细地尝。夏至到,心静自然凉,淡淡日子淡淡过,烦恼别往心上搁,简简单单快乐多,愿你将快乐把握,和健康生活,与平安相约,一路幸福一路歌!
6、夏至到了想告诉你,你有点温柔又有点叛逆,有点娇羞又有点淘气,有点谦虚又有点得意,你喜欢对我亲昵耳语,我却想把你捧在手里,然后拍死你!蚊子!
7、一阵夏雨一层烫,一句问候记心上,一段情谊怎敢忘,一条祝福送吉祥。朋友,夏日天热,保重身体;均衡饮食,切勿过忙。祝愿你夏至愉快,福运绵绵!
8、夏至阳光炽热,爱卿快来听诏:跟着“至上”的好运奔跑,带着“至多”的快乐上道,拥有“至美”的心情非常重要,“至好”健康切勿丢掉。夏至节到来,让悠闲为你而留“夏”,幸福被你拿“夏”,幸福快乐一夏!
9、夏至时节,高温不消退,热情更高涨。不送阳光送清凉,山间清泉为你淌;不送绿叶送花香,蝶舞蜂飞嘤嘤唱;不送烦恼送欢畅,盈盈笑容来点妆。将失意冷冻,把幸福储藏,给生活加一块蜜糖。愿你此刻心徜徉,意气扬!
10、拨开思念的浓密,让惦记在树荫下小憩。红蜻蜓亭亭玉立,听情意窃窃私语。风知我意,擦干你忙碌的汗滴,还内心一片清丽。夏至快乐
11、聚四方云为你遮荫凉,揽八面风为你送清爽,漫天星辰无非蚊帐一顶,千山万壑不过凉席一张,让祝福狂卷,为你山呼海啸:夏至快乐!
12、夏至到,太阳高高把你照:一照心明眼又亮,二照健康身体好,三照艳福滚滚来,四照升官发财当领导,五照家庭美满乐淘淘!夏至快乐!
13、送你西瓜、苦瓜,帮你清热消暑笑哈哈;给你绿豆、凉茶,愿你清凉度夏乐开花。朋友,夏至啦,愿你清爽一夏!凉快一夏!夏至快乐!
14、稻花香里论丰年,夏至祝福送上前,听取蛙声一大片,送来祝愿一大片,夏风吹动我思念,牵挂之情永不变,问候真情天可见!

15、知了树上叫得忙,莲子绿豆减忧怅,竹席可以铺大床。我望朋友多保养,不要一味光肩膀,锻炼身体养生强,夏至愿你健康快乐!
篇3:父亲节是每年哪一天
父亲节的日期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每年的日历来确定的。
目前大部分国家的父亲节都是在每年的第三个星期日庆祝。
父亲节起源于美国,在19由一个叫作索妮娅·道德的女士创立。
这个节日主要是为了表彰父亲对家庭和社会做出的贡献,以及强调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
除了美国之外,许多国家也会在不同的日期庆祝自己的父亲节,例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等。
父亲节送父亲的花束
石斛兰
由于石斛兰具有秉性刚强、祥和可亲的气质,有许多国家把它作为“父亲节之花”。父亲节送石斛兰,表示坚毅、勇敢。石斛的花语是:欢迎、祝福、纯洁、吉祥、幸福。黄色的石斛兰是在父亲节或父亲的生日时赠送父亲的花,寓意父亲的刚毅、亲切而威严,表达对父亲的敬意。
玫瑰
红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认的父亲节的节花。通常也有以送黄色玫瑰花为主,有的国家把黄色视为男性的颜色。
太阳花
有的国家流行父亲节送太阳花,寓意父亲像伟大的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寓意在父亲的关爱下,子女才得以茁壮成长。此太阳花可以是向日葵,也可以是扶郎花。花语:深沉的爱。
康乃馨
黄色康乃馨,象征慈祥、温馨、真挚,不求代价、永不褪色的爱。
向日葵配剑叶
花语: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您的心胸,您额上的皱纹记载着坎坷,您的一生就是一首瑰丽的诗。
父亲节祝福语
1、敬爱的爸爸,父亲节快乐,祝福您岁岁愉快,年年如意。
2、不需言语体现,就如此刻你静静体味我诚挚的问候,祝父亲节快乐!
3、您的付出、您的祈盼,只为我们的成长。谢谢您,爸爸,父亲节快乐!
4、欢乐就是健康。如果我的祝福能为您带来健康的源泉,我愿日夜为您祈祷。
5、您的眼光中虽有严厉,但更多的是温暖,是爱护。谢谢您,爸爸。祝您父亲节快乐!
6、愿天下所有的父亲都能够真正的珍爱天下所有的母亲,成为她们相互支撑的一个臂膀。
7、父亲时时都有许多方法逗我开心,父亲总是最关心我的一个,父亲我爱你!祝父亲快乐!
8、千里之外,每当我步履沉重时,我总能想起您目光的力量,而前行。爸爸,父亲节快乐!
9、每当想起你我就无比的自豪,是你时刻在激励我不断奋进。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祝福你!
10、父爱如山,爸爸,您是我背后最坚强的臂膀,我爱您!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亲人的爱更珍贵了。
篇4:夏至是哪一天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通过万年历我们可以看出夏至节气是6月22日。
夏至是什么意思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辽史》),清朝又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皆非所宜。嵇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夏至养生吃什么
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按中医学的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讲“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从中不难看出心、肾之间的重要关系。
篇5:夏至是哪一天
夏至是在206月21日 06:34:09 农历五月十七 星期二
【拓展阅读】
夏至养生
夏季阳气盛于外。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如白菜、苦瓜、丝瓜、黄瓜等,都是很好的'健胃食物。而面条,也是夏至后被推荐的美食之一。在中国北方流行一句谚语:“冬至饺子夏至面”,尤其是凉面,既能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在这里,还要向大家隆重推荐一种食材——生姜。有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都是对生姜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所做的精辟的概括。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另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的说法。夏季万物生长,阳极阴生,心旺肾衰,因此,适量进补对男子性功能的保护和提升还是很有好处的。
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出汗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人体需水量大。对此,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如喝些绿豆汤、淡盐水等。需注意的是,绿豆汤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属于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之人也不适宜饮用绿豆汤。
以上讲的是从饮食上注意养生保健,而在精神上也要注意调养,
《周易》理论认为: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因此,夏至后重在养心。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而烦则更热,可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因此,要善于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
夏至诗词
盛夏烈日炎炎,人们也文思泉涌。有关“夏至”的节气联造语自然,精巧别致,如“夏至有雷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清明高粱小满谷;芒种芝麻夏至豆”。有的谜语,谜面是“夏至”?打一成语,谜底——地久天长。其实,“夏至”真与成语“杯弓蛇影”有缘。
汉代
汉朝应劭在《风俗通》中记载:“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后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夏至”也是诗人们的咏吟对象,唐朝权德舆《夏至日作》,“v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唐代
唐代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云:“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宋代
宋朝张耒《夏至》诗:“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由于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现代
现代左河水《夏至》诗曰:“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这首七言绝句诗言简意赅,表达了在夏至节气典型的天体、气候、气象及动物变化状况。
篇6:夏至是哪一天呢
夏至是哪一天呢
1. 夏至简介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长。
2. 夏至的由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3. 夏至是什么时候
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是夏至。
4. 夏至的食材
1、饮食宜清淡,多吃杂粮,多吃新鲜蔬菜、夏热水果和一些消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品,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草莓、桃子、李子、面条、绿豆、红小豆、小白菜、芹菜、丝瓜、绿豆芽、冬瓜、胡萝卜、苦瓜、猪肉、鸡肉、鸭肉、兔肉、鲫鱼、大枣、乌梅等。
2、少量多餐,细嚼慢咽,不宜过饱。因为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所以要因时制宜。
3、因为随着这一高温时节的来临,人体的新陈代谢更加旺盛,会大量排汗而耗气伤津,并容易中暑,故在中药材方面可多选用荷叶、薏米、扁豆、莲子、百合、玉竹、沙参、淮山、麦冬、天冬等。
禁忌吃什么
1、不宜过食肥甘厚味,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2、不可过食热性食物,如胡椒、辣椒、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茴香、桂皮等,以免助热生火。
3、不可过食生冷瓜果、冰淇淋、冰冻饮料,以免损伤脾胃,影响机体的消化功能。
略增酸味,止汗固表
由于夏至出汗较多,盐分的损失较大,身体中的钠等电解质也会有所流失,所以除了需要补充盐分,还需要使用一些带有酸味的食物。
中医理论认为夏至前后应该多食用一些带有酸味的食物,以达到固表止汗的效果,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说的便是夏季需要食用酸性的食物有山茱萸、五味子、五倍子、乌梅等,这些食物不仅可以生津、去腥解腻,还有增加食欲的功效。
凉面防暑保健康
夏至的到来意味着炎夏的开始,不少地方的人们都会选择食用凉面解暑。南方人一般食用的是麻油拌面、阳春面、过桥面等,而北方人主要吃的是打卤面和炸酱面。
凉面有防暑、降温、解除饥饿的功效,而且富含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淀粉、粗纤维、维生素等,对人体十分有益。但需注意的是,凉面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所以还应该适当搭配一些肉类、豆制品、鸡蛋等。
注意卫生,防治“病从口入”
夏至前后,各种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相对较快,所以食物十分容易腐坏变质。再加上此时人体肠道的防御能力变弱,非常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因此病由口入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尽量不要剩菜剩饭;切忌过量食用冷饮;不食用过期、无标识、包装破损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路边摊贩卖的麻辣烫、凉菜或者熟食;不吃生的和生腌的水产品;多吃“杀菌”类蔬菜,如大蒜、洋葱、大葱、韭菜、青蒜、蒜苗等。
夏至最应该吃的食物
绿豆
养生功效:被称为“济世之良谷”的绿豆,是夏至时最应该吃的食品,有消暑利尿、补充水分和矿物质的功效。
挑食标准:上等的绿豆一般颗粒饱满、杂质较少、颜色鲜亮。
食而有道:不宜用铁制炊具来煮绿豆。不要把绿豆煮得过熟,这样会造成其营养成分流失,从而影响其清热解毒的功效。
要注意在服药期间不能食用绿豆食品,尤其是服用温补药时。
适可而止:40克/次
5. 夏至的食谱
(1)酥豆空心菜
【材料】空心菜400克,青豆150克,青柿子椒50克。
【调料】盐、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空心菜洗净,切丁;柿子椒去蒂、子,洗净,切丁;青豆洗净,沥水。
2. 炒锅放植物油大火烧至五成熟,下青豆,炸至浮出油面且皮酥时,捞出备用。
3.原锅留底油大火烧至七成熟,下空心菜、柿子椒、盐,煸炒至空心菜断生,下青豆、味精翻炒均匀即可。
(2)清炒空心菜
【材料】空心菜500克。
【调料】葱花、蒜末、盐、味精、香油、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空心菜洗净,沥水。
2.炒锅放植物油烧至七成熟,下入葱花、蒜末爆香,放入空心菜炒至断生,加盐、味精翻炒,淋入香油,装盘即可。
篇7:夏至是哪一天
夏至是什么意思: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日那天,整个地球上除北极点和南极圈内的极夜地区外,所有地点的日出方向都是从东北方开始的,在西北方落下。
夏至的由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 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