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泯灭天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计算机电源知识学习,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计算机电源知识学习,方便大家学习。

篇1:计算机电源知识学习(一)
ATX电源规范的诞生
实际上,“ATX规范”是1995年Intel公司制定的新的主机板结构标准,是英文(AT Extend)的缩写,可以翻译为AT扩展标准,而ATX电源就是根据这一规格设计的电源.与AT电源相比,ATX电源外形尺寸并没有多大变化,其与AT 电源最显著的区别是,前者取消了传统的市电开关,依靠+5VSB、PS-ON控制信号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开启和关闭.ATX类电源总共有六路输出,分别是+5V、-5V、+12V、-12V、+3.3V及+5Vsb.
ATX电源规范的几次重要版本变更
从P4开始,为了解决P4处理器的高功耗问题,电源规范开始使用ATX 12V 1.0版本,开始使用高负载性更强的+12V电压为CPU供电,首次为CPU增加了单独的4Pin电源接口,此外,ATX 12V 1.0规范还对涌浪电流峰值、滤波电容的容量、保护电路等做出了相应规定,确保了电源的稳定性.
而到了4月,Intel发布了新的ATX 12V 1.3规范.新规范特意制定了单路+12V输出不得大于240VA的限制.并且ATX 12V 1.3规范中还规定了电源的满载转换效率必须达到68%以上,因此电源厂商必须通过加装PFC电路来实现.
,随着PCI-Express的出现,带动显卡对供电的需求,因此Intel推出了电源ATX 12V 2.0规范.Intel采用双+12V输出的方式,来解决大功耗显卡问题.其中一路+12V仍然为CPU提供专门的供电输出,而另一路+12V输出则为主板和PCI-E显卡供电,因此主板电源接口也从原来的20针增加到24针.并且要求电源满载转换效率的标准提升至80%以上.
在此之后,Intel又发布了2.01、2.03等多个版本,主要提高了+5VSB的电流输出要求.5月起,Intel又推出了ATX 12V 2.2规范,相比之下,此版本并没有太大变化,主要是进一步提高了最大供电功率.直到204月ATX 12V 2.3的出现,其主要是针对硬件升级以及双核、多核处理器的功耗改变.
全新变化的ATX 12V 2.3版本
这里要着重介绍一下ATX 12V 2.3版本,因为在此版本中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规定. 在300W以下的电源不再有双路+12V输出设计,主要是因为用户的配置进行设计,想比之前的设计更节能.
而300W以上的电源对于+12V输出重新定义,2.3标准中的+12V1输出能力得到了提升,+12V2输出能力则下降了,为了适合新主板和显卡的设计,也由此直接反映出显卡功耗不断提升与CPU功耗持续下降“鲜明”反差的特点.
同时,首次建议各大电源生产厂进行节能设计,建议电源在20%、50%和100%负载下转换效率都达到80%以上,而功率因数则需要大于或等于0.9.这也是美国强制实施的80PLUS计划,对于电源的设计和成本都是比较大的挑战.
此外,2.3版本电源更加强调了环保要求.在2.3版电源规范中,对于RoHS标准进行了重点强调说明,其中特别提及了欧盟、中国对于该标准的关注,这是以前2.2版电源规范中没有的内容.说明了环保将是未来电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对环境或者人体可能产生危害的物质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选购原则
因此,在选购电源的时候,我们最好应该尽量选择更高规范版本的电源.首先高规范版本的电源范的+12V、+5V、+3.3V等输出的功率分配通常更适合当前计算机配件的功率需求.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一套旧的系统,并且恰恰是显卡功耗小于CPU时,选择上代的ATX12V 2.2版反而更适合一些.
另外,我们从上述的版本变
篇2:电源知识课件

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我们通常所接触的、所用的电源中,许多都是开关电源。那么开关电源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要从电源的发展说起了。
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利用的是化学电源,主要是各种原电池。当然,哪个时候电力系统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重要。电源主要是供一些物理学家研究电现象使用。
之后,随着电磁转换的深入研究,实现了电-热、电-光、电-动等各种电到其他能量间的转换手段和理论逐步完善,化学电源已经无法满足应用了。于是基于发电机的动-电转换电源开始走上舞台。同我们今天普遍使用的交流电不同的是,起初人们是用直流发电机做电源的。爱迪生和他的同伙们成立了一个电力公司,就是架设的直流输电系统。但是,因为直流电不能方便的转换成各种电压,所以,输电线的电压等级不能过高,导致线路压降过大。当时最远输电不过几英里范围。由此,人们根据变压器原理提出交流输电系统,并迅速推广。有趣的是,当时爱迪生异常顽固的反对交流输电系统,甚至用高压交流电电死一条狗--以此来说明交流输电系统的不安全性。
到今天,电已经深入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可以说,电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二次能源。
由于技术原因,电网的频率通常是50/60HZ。飞机上是400HZ,普遍比较低。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变压器主要利用铁心制造。而当时的冶金技术还不能制造出在高频下损耗低的材料。
随着半导体业的'发展,对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压朝着低的方向发展,而体积重量要求也月来越苛刻。
最早采用开关电源的,应该是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了。
由此而开启关于开关电源的研究与生产序幕。
在最初电子管时代,就有一些利用气体击穿效应制造的稳压管。属于现代稳压电源的鼻祖。然后也产生了利用电子三极管稳压的一些稳压装置。当时主要是给一些要求严格的电子管电路供电,如飞机的航电系统、雷达系统等等。
随着晶体管时代的到来,电子管电路走向没落。齐纳击穿二极管代替了电子稳压管,晶体三极管代替了电子管。大量线性稳压电路涌现出来,有简单的齐纳二极管稳压电路、射极跟随器、带负反馈调整的稳压电路等等。
但是由于调整管处于线性放大区域,管子两端的压降不能过小,否则电源波动会超出稳压能力。管子耗散的功率=管压降*管子电流(通常比输出电流略大一点点)是很可观的能量损失。并且产生了热需要很大的散热器。有些场合,需要高效率,有些场合需要高稳定性,有些场合又有体积要求(散热器受限制)或是密封等等。
于此,提出了开关电源电路。当时,开关电源电路或多或少的受到一些数字电路的启发。
因为在传统的电源里,体积重量最大的往往是变压器,而减小变压器的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提高电源频率。于是各种拓扑结构纷纷被提出。许多电路在今天依然在大量应用。
开关电源是利用半导体器件将直流电源调制成可以通过变压器传递的各种脉冲波形,并且频率远远高于电网频率,发这种高频电流通过体积重量都小很多的高频变压器传递,然后在重新整流滤波作为输出。
由于功率半导体只工作在开通(过饱和)和关断两种状态,故此称为开关电源,国内早期译做斩波电源。
当半导体器件工作在开通和关断状态时,其两端的UI乘积远远小于通常线性状态,所以损失的功率非常小。并且变压器的体积重量也很小,所用材料成本也小很多。
体积小,重量轻,输入电压范围大,效率高是其主要特点。
通过改变直流脉冲的频率、相位、宽度,出现了三种工作模式PFM( Pulse Frequency Munition)、PPM(Pulse Phase Modulation)、PWM(Pulse-Width Modulation )。
PFM模式应用的比较早,主要特点是工作频率比较高,所以功率密度大,开关工作于“软开关”状态。所谓软开关是指在半导体开关器件开通或关断前开关器件两端电压或电流处于0状态,此时关,则由于只有电压或电流,故其乘积--开关损耗为零,实际是一个很小值。所以器件工作时,并无多少热量产生,器件寿命得以延长。但是因为开关频率随负载变动,且范围比较大,故后级滤波器比较难设计,部分抵消了他的优势。并且器件的应力也比较大。
PPM模式是通过改变脉冲的相位来工作的。典型电路是各种移相全桥软开关电路。其特点是拓扑结构适合大功率变换,并且容易实现软开关特性。频率固定,控制相对容易。主要应用于各种高功率变换场合从几百到几十千瓦。
PWM模式是通过改变脉冲宽度实现稳压功能的。是目前应用最多,最广泛的一种模式。其特点是控制容易,拓扑选择多,控制电路多,频率固定。在几瓦到几千瓦的范围内都有应用,并且通过适当的辅助电路也可以实现ZC(V)T软开关。
所以,开关电源是指通过改变脉冲的频率、相位、宽度等参数实现稳压输出的一种电源。
下面我们从最基本的PWM电路来分析开关电源的工作状态。
左边是基本的BOOST电路(电感升压电路)右边是BUCK电路(电感降压)。升压电路通过电感将电压提升使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而右边电路是通过电感和电容将脉冲滤波得到输出,故电压低于输入电压。
下面分析几个工作步骤。
首先,根据稳态时电感电流是否连续(就是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感电流是否归零,若归零则不连续,也可以根据电容电压是否连续分类,不过通常没有这么做的。因为电压不连续的时候非常非常少见--电容电压通常都是负载电压,如果电容电压不连续则输出电压也将是脉冲波形就不是稳压电源了。)
先分析电感电流连续的情况(右上波形图)
1、T0前开关断开,电感释放先前存储的能量。电感电流下降。负载由电感和电容联合供电。
2、T0时刻开关管闭和,顶部电路的电流按标出的箭头方向流动。电感电流增加,电感储存能量。表达式为dE/dt=((dI/dt)*(dI/dt))*L)/2既ΔE=ΔI*ΔI*L/2,电容电压增加,存储能量,表达式为ΔE=ΔU*ΔU*C/2。(I电流(安培)L电感量(亨利)U电压(伏特)C电容量(法拉))
3、T1时刻,开关断开,电感释放先前存储的能量。电感电流下降。
4、T2时刻,开关闭合,同T0。
电感电流断续(右中波形图)
1、T0前开关断开,电感电流是0,负载由电容供电。
2、T0时刻,开关闭合,中上部电路的电流按标出的箭头方向流动。电感电流增加,电感储存能量。表达式为dE/dt=((dI/dt)*(dI/dt))*L)/2既ΔE=ΔI*ΔI*L/2,电容电压增加,存储能量,表达式为ΔE=ΔU*ΔU*C/2。(I电流(安培)L电感量(亨利)U电压(伏特)C电容量(法拉))
3、T1时刻,开关断开,电感释放先前存储的能量。电感电流下降。
4、T2时刻前,电感存储能量释放完毕,电流归零,负载由电容供电。
5、T2时刻,开关闭合,同T0。
右下是电感电流断续、电容电压断续的波形,大家自己分析。
这两个拓扑结构是基本的PWM拓扑,可以通过串联、并联等形式派生出许多拓扑结构。并且通过在适当的地方插入变压器来实现隔离拓扑。
篇3:电脑电源功率相关知识
Q:我想为电脑更换一款电源,但我发现有些电源产品的铭牌上标记的是最大功率,有些铭牌上标记了额定功率,请问电源的功率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区别?
A:电源的功率可分为额定功率、最大功率和峰值功率,
电脑电源功率相关知识
,
额定功率是指环境温度在-5℃~50℃之间,输入电压在180V~264V之间,电源能长时间稳定输出的功率;最大功率是指环境温度在25℃左右,输入电压在200V~264V之间,电源可以长时间稳定输出的功率;而峰值功率是指电源模块在极短的时间内所能达到的最大功率,时间仅能维持30秒左右。只有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才具有实际参考价值,通常生产厂家会注明最大功率,但也有厂家标注的是峰值功率。
篇4:电源问题引起计算机黑屏
我的计算机使用了一年多,使用的是一个杂牌电源,今天在开机时,BIOS自检发出连续短鸣声,并且计算机黑屏,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计算机自检不能通过并且发出不停的短鸣声,而且计算机使用的是杂牌电源,最大的原因应该是电源出现了问题,
这种情况可以拆下电源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修理,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换用一个质量较好的电源。
篇5:怎么才能有效的学习计算机知识
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方法
Word绝招:
一、 输入三个“=”,回车,得到一条双直线;
二、 输入三个“~”,回车,得到一条波浪线;
三、 输入三个“*”或 “-”或 “#”,回车,惊喜多多;
在单元格内输入=now 显示日期
在单元格内输入=CHOOSE(WEEKDAY(I3,2),“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显示星期几
Excel常用函数大全
1、ABS函数
函数名称:ABS
主要功能:求出相应数字的绝对值。
使用格式:ABS(number)
参数说明:number代表需要求绝对值的数值或引用的单元格。
应用举例:如果在B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BS(A2),则在A2单元格中无论输入正数(如100)还是负数(如-100),B2中均显示出正数(如100)。
特别提醒:如果number参数不是数值,而是一些字符(如A等),则B2中返回错误值“#VALUE!”。
2、AND函数
函数名称:AND
主要功能:返回逻辑值:如果所有参数值均为逻辑“真(TRUE)”,则返回逻辑“真(TRUE)”,反之返回逻辑“假(FALSE)”。
使用格式:AND(logical1,logical2, ...)
参数说明:Logical1,Logical2,Logical3„„:表示待测试的条件值或表达式,最多这30个。
应用举例:在C5单元格输入公式:=AND(A5>=60,B5>=60),确认。如果C5中返回TRUE,说明A5和B5中的数值均大于等于60,如果返回FALSE,说明A5和B5中的数值至少有一个小于60。
特别提醒:如果指定的逻辑条件参数中包含非逻辑值时,则函数返回错误值“#VALUE!”或“#NAME”。
3、AVERAGE函数
函数名称:AVERAGE
主要功能:求出所有参数的算术平均值。
使用格式:AVERAGE(number1,number2,„„)
参数说明:number1,number2,„„:需要求平均值的数值或引用单元格(区域),参数不超过30个。
应用举例:在B8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VERAGE(B7:D7,F7:H7,7,8),确认后,即可求出B7至D7区域、F7至H7区域中的数值和7、8的平均值。
特别提醒:如果引用区域中包含“0”值单元格,则计算在内;如果引用区域中包含空
白或字符单元格,则不计算在内。
4、COLUMN 函数
函数名称:COLUMN
主要功能:显示所引用单元格的列标号值。
使用格式:COLUMN(reference)
参数说明:reference为引用的单元格。
应用举例:在C1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LUMN(B11),确认后显示为2(即B列)。 特别提醒:如果在B1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LUMN(),也显示出2;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个返回行标号值的函数——ROW(reference)。
5、CONCATENATE函数
函数名称:CONCATENATE
主要功能:将多个字符文本或单元格中的数据连接在一起,显示在一个单元格中。 使用格式:CONCATENATE(Text1,Text„„)
参数说明:Text1、Text2„„为需要连接的字符文本或引用的单元格。
应用举例:在C14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NCATENATE(A14,“@”,B14,“.com”),确认后,即可将A14单元格中字符、@、B14单元格中的字符和.com连接成一个整体,显示在C14单元格中。
特别提醒:如果参数不是引用的单元格,且为文本格式的,请给参数加上英文状态下的双引号,如果将上述公式改为:=A14&“@”&B14&“.com”,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
6、COUNTIF函数
函数名称:COUNTIF
主要功能:统计某个单元格区域中符合指定条件的单元格数目。
使用格式:COUNTIF(Range,Criteria)
参数说明:Range代表要统计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表示指定的条件表达式。 应用举例:在C17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B1:B13,“>=80”),确认后,即可统计出B1至B13单元格区域中,数值大于等于80的单元格数目。
特别提醒:允许引用的单元格区域中有空白单元格出现。
7、DATE函数
函数名称:DATE
主要功能:给出指定数值的日期。
使用格式:DATE(year,month,day)
参数说明:year为指定的年份数值(小于9999);month为指定的月份数值(可以大于12);day为指定的天数。
应用举例:在C20单元格中输入公式:=DATE(,13,35),确认后,显示出-2-4。 特别提醒:由于上述公式中,月份为13,多了一个月,顺延至1月;天数为35,比201月的实际天数又多了4天,故又顺延至2004年2月4日。
学习电脑知识的网站
1、大学生自学网
网站拥有大量的大学专业课程的视频资源,你通过搜索主讲老师名称、课程名称甚至是大学名称,来寻找自己想看的课程,除了在线观看,网站还提供免费下载,非常的贴心哦。大学生朋友们这个网站你还不快试试吗?
2、学兔兔
适合各行各业的技术从业者,网站内有很多技术操作手册、行业标准以及实用教程,缺点是,需要注册会员才能下载资料,不过庆幸的是免费。
3、星火视频教程
网站内包含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课程,当然也可以按照技能、农业甚至是家居等分类查看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向咱们粉丝比较关心的电脑知识,也有专门的视频教程模块哦。总之,你想看什么,都可以来搜搜看,或多或少都会有收获的!
4、西东网
资源非常的丰富,从电脑知识,到企业管理再到文艺等等,各种资源应有尽有,免费提供下载,网站的首页醒目的写着“学什么,下载什么”,凸显了网站的特色。找不到学习资源的你,可以去试试!
维修电脑知识技巧大全
CPU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故障1:CPU温度过高导致经常死机
故障现象:电脑在启动后,运行一段时间就会慢下来, 而且经常出现无故死机和自动重新启动的现象。
处理方法:CPU在排除了病毒和使用不当的原因后,应 检查一下CPU和内存。CPU的性能是引起死机的一个常见原因 ,如果CPU的温度过高就会导致死机或重启现象,可考虑更 换个好的散热风扇解决CPU温度过高导致的情况。
故障2:导热硅胶造成CPU温度升高
故障现象:要让CPU更好的散热,在芯片表面和散热片 之间涂了很多硅胶,但是CPU的温度没有下降,反而升高了。
处理方法:硅胶是用来提升散热效果的,正确的方法是在CPU芯片表面薄薄地涂上一层,基本能覆盖芯片即可。涂多了反而不利于热量传导。而且硅胶容易吸收灰尘,硅胶和灰尘的混合物会大大的影响散热效果。
故障3:开机工作时,机箱内发出“嚓擦”的碰撞声,时有时无
故障现象:新组装的一台电脑工作一切正常,但是经常听到机箱里右擦擦的声音。
处理方法:从现象分析,应该是CPU的散热风扇在转动过程中碰到了机箱中的数据线了。打开机箱把里面的线整理下就好了
故障4:CPU超频导致系统蓝屏
故障现象:CPU超频后使用Windows系统经常出现蓝屏现象,无法正常关闭程序,只能重启电脑。
处理方法:把CPU的超频选项参数更改到默认值即可,如还要使用超频请慢慢调整到合适的数值。
防备电脑死机实用技巧
电脑的死机现象令所有电脑使用者来说都是头疼不已,但是电脑死机又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您不用担心,因为还有不少有效减少电脑死机的方法,其方法就在我们平时使用电脑的点点滴滴当中。这里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导致电脑死机的故障原因和防治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CPU最好不要超频过高
现在的CPU和显示卡由于采用了新工艺,所以都具有不错的超频性能,追逐高频、超频CPU也成为时下攒机的流行。但是,就在您欣喜于超频为您带来的高速工作时,死机正在静静地威胁着您的电脑。
超频极易引起系统的不稳定甚至电脑死机。对于由超频引起的死机现象,应当及时予以降频,或恢复其额定工作频率,以保证电脑稳定工作。
2.硬拔硬件设备时要小心
硬拔硬件设备时要小心操作,以防止板卡接触不良。有些朋友非凡是DIY迷们频繁地插拔板卡,这样做最轻易导致卡件与插槽接触不良而产生死机现象。在更换CPU后一定要插好。有些启动时的死机就是因为CPU没有插好。
3.BIOS设置要恰当
在减少电脑死机的诸多方法中,有一个会被频频提起的单词“BIOS”。虽然提倡BIOS最优设置,但所谓最优是相对的,有时最优的设置反倒会引起启动或者运行死机。
若由于BIOS设置不当引起死机,应立即将BIOS恢复到出厂时的缺省设置。还有,在升级主板或是显示卡的BIOS之前,一定要先确定所要升级的BIOS的版本号是否与板卡的型号相符,同时建议您备份原来的版本,以防万一。
4..软件未正常结束不能关机
在应用软件未正常结束时,不要关机,否则可能会造成系统文件的损坏而导致电脑死机。对于Win鄄dows95/98/NT等系统来说,这点非常重要。此外,在安装应用软件出现是否覆盖文件的提示时,最好不要覆盖。通常系统文件是最稳定的,不能根据时间的先后来决定覆盖文件。
5.加载软件时要注重先后次序
在加载某些软件时,要注重先后次序。有些软件由于编程不规范,不能先运行,而应放在最后运行,这样才不会引起系统治理的混乱。在运行大型应用软件时,最好不要在退出以前运行很多别的程序,否则有可能会引起Windows98系统的崩溃。
6.较小内存勿运行较大程序
假如你的电脑内存较小(如8MB、16MB),最好不要运行占用内存较大的应用程序,否则在运行时极易出现电脑死机。建议在运行这些程序时应及时保存当前正在使用的文档。
7.及时清理机箱灰尘
空气中蕴藏着大量的灰尘,久而久之机箱中便会积攒大量的灰尘,这时应当及时清理,否则严重影响散热效果,且灰尘接触板卡电路时会引起短路,从而引起电脑死机。
另外,尽量不要使用盗版的软件,因这些软件里有可能隐藏着杀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