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t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水利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与生态需求足迹计算,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水利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与生态需求足迹计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利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与生态需求足迹计算

篇1:水利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与生态需求足迹计算

水利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与生态需求足迹计算

摘要:应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中国水利工程生态供给足迹和生态需求足迹,结果表明:防洪和发电是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调蓄洪水生态供给足迹和水力发电生态供给足迹分别为9.63×107hm2和4.47X107 hm2而水库泥沙淤积和水库淹没则是水利工程的主要负面影响,水库泥沙淤积生态需求足迹和水库淹没生态需求足迹分别为2.06X107hm2和9.65X105hm2.水利工程5项生态供给足迹总计1.47X108hm2,水利工程3项生态需求足迹总计2.16X107 hm2,生态供给足迹是生态需求足迹的6.81倍.作 者:肖建红    王敏    施国庆    邢贞相    Xiao Jianhong    Wang Min    Shi Guoqing    Xing Zhenxiang  作者单位:肖建红,Xiao Jianhong(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青岛,266071)

王敏,Wang Min(河海大学商学院,南京,210024)

施国庆,邢贞相,Shi Guoqing,Xing Zhenxiang(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4)

期 刊: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ISTIC  Journal: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RANSPORT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 年,卷(期):, 32(4) 分类号:X171.4 关键词:水利工程    生态足迹    生态供给足迹    生态需求足迹   

篇2:三峡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与生态需求足迹计算

三峡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与生态需求足迹计算

应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三峡工程生态供给足迹和生态需求足迹,结果表明:防洪和发电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调蓄洪水生态供给足迹和水力发电生态供给足迹分别为7.13×106 hm2/a和4.19×106 hm2/a;水库泥沙淤积和水库淹没则是三峡工程的.主要负面影响,水库泥沙淤积生态需求足迹和水库淹没生态需求足迹分别为2.66×105 hm2/a和1.06×105 hm2/a.三峡工程4项生态供给足迹总计1.19×107 hm2/a,三峡工程5项生态需求足迹总计4.02×105 hm2/a,生态供给足迹是生态需求足迹的29.60倍.每MW装机容量的三峡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为653.85 hm2/a,生态需求足迹为22.09 hm2/a;每千人直接淹没人口的三峡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为140.63 hm2/a,生态需求足迹为4.75 hm2/a.

作 者:肖建红 施国庆 毛春梅 邢贞相 Xiao Jianhong Shi Guoqing Mao Chunmei Xing Zhenxiang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4 刊 名: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RANSPORT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 年,卷(期): 30(5) 分类号:X1 关键词:三峡工程   生态足迹   生态供给足迹   生态需求足迹  

篇3:西安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水利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与生态需求足迹计算

西安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生态足迹是近来测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定量方法,也是一种用来度量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压力和影响的一条新途径.对西安市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并与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西安地区的生态足迹为1.04 hm2/人,当地的`生态承载力为0.13 hm2/人,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的7.94倍.而西安市的生态足迹为1.28 hm2/人,为西安市域生态足迹的9.75倍.西安市的生态足迹略高于中国人均生态足迹(1.20 hm2/人),但与其它国家或地区相比较,西安市的生态足迹比较低,这与经济越发达则生态足迹越大相一致.这说明西安市的经济仍不太发达,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同时应积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作 者:张新主 曹明明 ZHANG Xin-zhu CAO Ming-ming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刊 名:水土保持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 25(2) 分类号:X171.1 F299.21 关键词:西安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篇4:山西省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山西省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生态足迹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测度,反映了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文章以山西省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计算分析了山西省20生态足迹.结果表明,年山西省人均生态足迹为3.14 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0.87 hm2,则人均生态赤字2.27hm2,表明人类对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经远远超过了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处于过度开发利用的重压之下,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 者:薛国珍 苏志珠 马义娟 Xue Guozheng Su Zhizhu Ma Yijuan  作者单位:薛国珍,Xue Guozheng(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12;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

苏志珠,Su Zhizhu(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和发展中心,北京,100091)

马义娟,Ma Yijuan(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12)

刊 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5(2) 分类号:F062.2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可持续发展   山西省  

篇5:山西省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山西省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摘要:运用生态足迹方法,以山西省统计年鉴为基础,对山西省20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全省生态足迹为3.596 hm2/人,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作 者:李宇芳    郑国璋    白明英  作者单位:李宇芳,郑国璋(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白明英(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太原,030012)

期 刊: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JOURNA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4(1) 分类号:X171.1 关键词:山西省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2006年    计算   

篇6:中国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中国19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摘要: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估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领域,其核心是确定人类的生存是否处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新近提出和发展起来的生态足迹指标是一种测算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的综合指标,该方法通过将区域的资源和能源消费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需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生态足迹),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以中国和部分省(区市)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和部分省(区市)1999年的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表明,1999年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326 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81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645 hm2;分省的计算结果也表明大部分省(区市)的生态足迹超过了当地的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的存在表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同时,将生态足迹计算中得到的不同土地类型面积作为测算生态经济系统多样性的指标,测算了中国及部分省(区市)1999年生态足迹的多样性,并采用Ulanowicz的发展能力公式分析了各省的发展能力.发展能力是一个较好的预测产出的指标,增加多样性是增加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另外,还分析了生态足迹的多样性与资源利用效益的关系,讨论了生态足迹及其多样性的政策含义. 作者: 徐中民[1]张志强[2]程国栋[1]陈东景[1] Author: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兰州,730000 期 刊: 应用生态学报   ISTICPKU 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卷(期): , 14(2) 分类号: P967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多样性    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    机标分类号: X1 TP3 机标关键词: 中国    人均生态足迹    计算    能力分析    人均生态承载力    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综合指标    生物生产    生态赤字    区域    土地面积    生态经济系统    可持续的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持续发展研究    测算    资源    政策含义    土地类型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篇7:南通市生态足迹计算分析研究

南通市生态足迹计算分析研究

摘要:运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南通市20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南通市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34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376 hm2,人均生态赤字高达1.970 hm2,分析生态足迹构成要素,并将南通市2008年生态足迹与江苏其他城市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减缓生态压力的对策.作 者:姚红    单霞    YAO Hong    SHAN Xia  作者单位:姚红,YAO Hong(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单霞,SHAN Xia(上海质量技术咨询事务所,上海,11)

期 刊:河北农业科学   Journal: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14(4) 分类号:X826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赤字    南通市   

篇8:生态足迹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昆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昆明市的生态足迹已经远大于其对应的`生态承栽力,并且生态赤字逐年扩大.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正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导致生态赤字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等.

作 者:刘丽萍 LIU Li-ping  作者单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34 刊 名:环境科学导刊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 年,卷(期): 28(6) 分类号:X2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评价   生态足迹   昆明  

篇9:贺州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研究

贺州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研究

摘要:生态足迹法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本文在介绍生态足迹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贺州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贺州市20生态赤字达到了0.912889公顷,城市生态系统处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最后,提出了协调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途径.作 者:乔厦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0083 期 刊:现代经济信息   Journal:MODERN ECONOMIC INFORMATION 年,卷(期):, “”(1) 分类号:X3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贺州市   

篇10:云南省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评价

云南省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评价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云南省1992-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时间序列的测度,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云南省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2)生态赤字存在,说明云南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3)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看,林地和水域表现为生态盈余,而能源用地、耕地、草地和建筑用地表现为生态赤字.综合分析结果,提出了未来云南省可持续发展的可选途径.

作 者:姜海凤 张金屯 Jiang Haifeng Zhang Jintun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100875,北京 刊 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2006 42(5) 分类号:X22 关键词: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云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