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花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硬盘嘎吱响看我如何抢救数据数据恢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硬盘嘎吱响看我如何抢救数据数据恢复,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硬盘嘎吱响看我如何抢救数据数据恢复
笔者首先决定看看在bios中能否找到硬盘(在开机自检时检测不到硬盘),按del键顺利进入bios,在ide设备中未发现硬盘编号显示,遂不甘心,于是在四个ide设备中(已取下光驱连接,因出现过光驱和ide连接故障导致硬盘无法读取的案例)按enter进行查找。经过漫长的等待,终找到硬盘。在退出bios前,将启动顺序改为首先从光盘启动,软驱次之,保存退出。关机,连接好光驱(硬盘和光驱在同一根数据线,并设置好主盘从盘),再取下硬盘置于手中细细查看。
发现硬盘的数据针部位有些许灰尘,便用餐巾纸轻柔擦拭(灰尘也可能导致硬盘数据针脚和数据线接触不良,从而导致找不到硬盘)。并取出吹气球和毛笔刷对硬盘pcb板和芯片进行了除尘维护,断绝由灰尘引发故障的源头。这一切完成后,接硬盘为主盘,开机。仍然有嘎吱嘎吱响,自检未发现硬盘,系统开始由光盘引导至光盘菜单界面(笔者光盘是自己烧录的工具盘,集成了各种dos版本下的工具软件)。笔者决定启动diskman尝试一下可否找到硬盘(若是分区表错误,diskman可自动修复并保留数据),diskman显示硬盘未安装,于是再使用partitiom magic 6.0(分区魔术师),出现这样的提示:硬盘错误,无法继续。接下来使用ghost结果出现error提示,而当用easyrecover(硬盘数据恢复工具)时在搜寻了半天之后操作界面只显示找到软驱,似乎真的无法找到硬盘。此过程中,嘎吱嘎吱响声继续,笔者吓得直冒虚汗。
当这些软件都一一败阵后,摆在面前可供笔者选择的只有二条路:1.低格(如果可以找到硬盘的话,此法数据必挂);2.用热拔插法进入windows,然后用windows版的partitiom magic 6.0(分区魔术师)进行重新分区、格式化(此法可保留数据,但若开机就挂第二个硬盘则可能因其中一硬盘通不过自检而无法引导系统至windows)。思量再三后,权衡了硬盘数据和硬盘自身的价值,笔者选择了后者(几万字的稿子可换个scsi硬盘了)。下面,进行操作。先借来一块好的硬盘进行系统引导,在自检过后,马上把电源插孔插上笔者的ibm坏硬盘,这时,笔者心中很紧张,害怕当机或是进不去系统。然而,虽然进去了,可没有发现我的坏硬盘。右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在设备管理器的硬盘控制器中发现了黄色的“!”符号,那是不是我的硬盘?再进入控制面板,在添加新硬件处搜索了半天,没有找到我的硬盘,无果,只好关机,
怎么办?笔者只好借了“本本”上网查询资料求助,在一位“大虾”指点下,把问题定位在驱动芯片上……经这一提醒,再一摸自己的硬盘,果然发现驱动芯片发热量异常(一定要断电后触摸,带电触摸会造成短路烧坏硬盘)。良久,笔者懊恼地打开一灌啤酒解愁,酒一下肚,昏昏地记起初中物理老师讲过酒精可以散热。
再开机,笔者已把一团棉花沾好酒精紧贴在硬盘的驱动芯片上(pcb板上右边最小的那块,编号为cl4590g),随着系统的启动不断地往上滴酒精(操作要很细微)。自检居然在缓了一下之后,通过了,然后显示出:the disk is error,replace any key to continue。这可以理解为,分区表错误或c盘数据崩溃了吧。由于害怕硬盘芯片发热量导致当机,所以决定先关机给硬盘安装最好的散热装备。先把空调调到最低温度,并准备落地扇;然后找了块显卡的散热片(带风扇)贴在硬盘驱动芯片上;最后用准备好的落地扇对着硬盘吹。
先接好双硬盘,然后再开机,由于加了散热片和风扇,就不用滴酒精了。就这样,终于进了系统。马上双击我的电脑,等了半天,进去了。可是原来硬盘的c区不见了(估计是物理分区崩溃了),幸好我的资料保存在d区,于是赶紧将其复制到朋友的好硬盘中。
经过这番折腾,终于把宝贵的资料取出来了。资料拿出来就好办了,硬盘可以用其他途径来维修了。
编后语:硬盘是电脑配件中耐用的配件,但是往往出了问题就是最严重的,所以有重要的资料最好还是备份到光盘上。上面提到的修复办法,是需要一定的diy技巧和物理知识,如果你的技术不是很纯熟,请尽量找别人帮忙,切勿模仿!
关 键 字:数据恢复
篇2:硬盘格式化怎么恢复数据
在使用电脑、手机、相机或者移动硬盘、U盘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需要删除一些不需要的文件以便让出空间来存放新的文件,但是偶尔会出现误删的情况,将还有用的文件不小心删除了,而且还清空了回收站,那么,删除的文件如何恢复?
工具/原料
迅捷数据恢复软件
方法/步骤
首先打开迅捷数据恢复软件 免费下载需要用到的工具软件。注意不要下载到丢了文件的分区中。
双击打开软件,不需要安装,直接运行。点击右边的数据恢复图标开始恢复删除的文件。
然后选择默认的删除文件恢复模式就好,点下一步继续,
鼠标左键点选删除了文件的分区或者盘符。蓝色显示的就是当前选中的。如果是桌面删除了文件的话,那么就选C盘。
软件会开始自动扫描,扫描完了之后,扫描到的文件会列表出来。在这中间找到不小心删除的文件,如果文件很多的话,可以使用左上角的搜索功能进行查找。
选好自己需要恢复的文件,然后点击恢复按钮就好了。恢复的时候不要直接恢复到删除了文件的分区中,先恢复到其他的分区,恢复完了之后再拷贝回去就好了。
注意事项
最好还是平时做好文件备份,不要等文件丢失了之后再来恢复。删除文件的时候也谨慎一点。
篇3:硬盘故障与恢复数据恢复
为了有效地保存硬盘中的数据,除了经常性地进行备份工作以外,还要学会在硬盘出现故障时如何救活硬盘,或者从坏的区域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一、系统不认硬盘
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无法进入c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端口上,硬盘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硬盘设备,就要分清楚主从关系。
二、cmos引起的故障
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比如cmos中的硬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还有一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三、主引导程序引起的启动故障
主引导程序位于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驱或光驱启动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修复此故障的方法较为简单,使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为方便,当带参数/mbr运行时,将直接更换(重写)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实际上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x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盘主引导程序。虽然dos版本不断更新,但硬盘的主引导程序一直没有变化,从dos 3.x到windos 95的dos,只要找到一种dos引导盘启动系统并运行此程序即可修复。
四、分区表错误引发的启动故障
分区表错误是硬盘的严重错误,不同的错误程度会造成不同的损失。如果是没有活动分区标志,则计算机无法启动。但从软驱或光驱引导系统后可对硬盘读写,可通过fdisk重置活动分区进行修复。
如果是某一分区类型错误,可造成某一分区的丢失。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区值为06,而扩展的dos分区值是05。很多人利用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
分区表中还有其它数据用于记录分区的起始或终止地址。这些数据的损坏将造成该分区的混乱或丢失,可用的方法是用备份的分区表数据重新写回,或者从其它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表数据。
恢复的工具可采用nu等工具软件,操作非常方便。当然也可采用debug进行操作,但操作繁琐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五、分区有效标志错误的故障
在硬盘主引导扇区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其最后的两个字节:“55aa”,此字节为扇区的有效标志。当从硬盘、软盘或光盘启动时,将检测这两个字节,如果存在则认为有硬盘存在,否则将不承认硬盘。此处可用于整个硬盘的加密技术,可采用debug方法进行恢复处理。另外,当dos引导扇区无引导标志时,系统启动将显示为:“mmissing operating system”。方便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dos系统通用的修复方法。
六、dos引导系统引起的启动故障
dos引导系统主要由dos引导扇区和dos系统文件组成。系统文件主要包括io.sys、msdos.sys、command.com,其中command.com是dos的外壳文件,可用其它的同类文件替换,但缺省状态下是dos启动的必备文件,
在windows 95携带的dos系统中,msdos.sys是一个文本文件,是启动windows必须的文件,但只启动dos时可不用此文件。dos引导出错时,可从软盘或光盘引导系统后使用sys c:命令传送系统,即可修复故障,包括引导扇区及系统文件都可自动修复到正常状态。
七、fat表引起的读写故障
fat表记录着硬盘数据的存储地址,每一个文件都有一
关 键 字:数据恢复

篇4:硬盘拯救攻略数据恢复
安装windows 时选择了ntfs格式化硬盘有相当大的好处,比如数据安全、调电保护等等,不过也有一种隐患,就是ntfs分区一旦出现问题,将造成相当大的麻烦,如果损坏的是系统分区,更会造成系统崩溃等等问题。笔者就受到一次掉电破坏ntfs分区的打击,幸好windows2000带有完善的保护能力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这就是控制台方式。同时控制台方式不仅仅能够修复和备份分区的数据,还可以对硬盘的boot、mbr引导区、硬盘分区进行修复。
如何进入控制台方式?
1、设定bios中的光盘启动,具体方法本文不详述,可参照主板说明书或其他文章
2、使用windows2000安装光盘启动,本文以中文windows2000服务器版本为例,其它版本步骤相同
3、出现press any key to boot from cd...的时候按下任意键进入光盘启动安装
4、等待出现安装程序准备,这时候按r键选择修复windows2000
5、进入修复选项以后,按c键进入故障恢复控制台修复windows2000
这时候就进入了控制台方式,一个和ms-dos非常相似的文字界面。在这里你可以用help命令查询你所能够使用的命令,如果你使用的是中文版本的光盘看到的将是中文的帮助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几个命令:
chkdsk 用于硬盘的检查,如果系统无法启动,只能通过手动修复,附加参数 /p /r
diskpart 用于修改硬盘的分区,可以手动修改硬盘分区,参数复杂,如果不加参数直接进入硬盘分区管理界面
fixboot 将新的启动扇区写道系统磁盘分区上,参数为所需写入的驱动器号
fixmbr 修复启动分区的主引导纪录,参数为制定的设备名,如果是空的,则使用启动设备
format 用于格式化磁盘,可以用/fs:file-system选择指定的文件系统(fat、fat32或ntfs),需要指定格式化的目标磁盘
注:diskpart将影响硬盘上的数据,使用时需慎重
同样可以使用和dos一样的cd、copy等等进行数据的转移备份,笔者建议在进行磁盘修复之前,应该尽可能的备份重要的数据(除非是分区表出错,系统提示目录枚举错误)。按照症状,若出现无法引导系统,应是用fixboot和fixmbr进行修复工作;若磁盘分区表错误或者重要文件丢失,应先用chkdsk/r对指定驱动器进行修复,然后拷贝正确文件到其原有目录。
上面的仅仅是讲到了数据的挽救和系统的恢复,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如服务启动崩溃,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命令方式进行操作,具体方法和命令可以通过help和命令帮助等到详细的帮助,本文就不一一详述了,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为了有效地保存硬盘中的数据,除了经常性地进行备份工作以外,还要学会在硬盘出现故障时如何救活硬盘,或者从坏的区域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系统不认硬盘
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无法进入c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端口上,硬盘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硬盘设备,就要分清楚主从关系。
cmos引起的故障
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比如cmos中的硬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还有一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主引导程序引起的启动故障
主引导程序位于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驱或光驱启动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
关 键 字:数据恢复
篇5:硬盘损坏后的数据抢救 (一)
硬盘彻底损坏后的数据抢救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80G、120G的硬盘在普通用户中都已经屡见不鲜了,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硬盘过程中,我们也在承受着硬盘随时也会出错的风险,轻则硬盘的数据丢失,重则整个硬盘报废,造成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采用什么办法,才能解决常见的硬盘数据丢失故障,成为用户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硬盘的分区
对于你手中硬盘来说,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分区了。硬盘分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以后工作的便利性和数据的安全性。我们最常见到的分区表错误也是硬盘的最严重错误,不同错误的程度会造成不同的损失。如果是没有活动分区标志,则计算机无法启动。但从软驱或光驱引导系统后可对硬盘读写,可通过fdisk重置活动分区可进行修复。如果是某一分区类型错误,会造成某一分区的丢失。
在一般情况下完成硬盘分区之后,会形成3种形式的分区状态;即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非DOS分区。在硬盘中非DOS分区(Non-DOS Partition)是一种特殊的分区形式,它是将硬盘中的一块区域单独划分出来供另一个操作系统使用,对主分区的操作系统来讲,是一块被划分出去的存储空间。只有非DOS分区内的操作系统才能管理和使用这块存储区域,非DOS分区之外的系统一般不能对该分区内的数据进行访问。
主分区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分区,通常位于硬盘的最前面一块区域中,构成逻辑C磁盘。其中的主引导程序是它的一部分,此段程序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区或光区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
而扩展分区的概念是比较复杂的,极容易造成硬盘分区与逻辑磁盘混淆;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区值为06,扩展的DOS分区值是05。如果把基本DOS分区类型改为05则无法启动系统,并且不能读写其中的数据。如果把06改为DOS不识别的类型如efh,则DOS认为改分区不是DOS分区,当然无法读写。很多人利用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分区表中还有其他数据用于纪录分区的起始或终止地址。这些数据的损坏将造成该分区的混乱或丢失,一般无法进行手工恢复,唯一的方法是用备份的分区表数据重新写回,或者从其他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表数据,否则将导致其他的数据永久的丢失。由于微机操作系统仅仅为分区表保留了64个字节的存储空间,而每个分区的参数占据16个字节,所以操作系统只允许存储4个分区的数据,实际使用中4个逻辑磁盘往往不能满足需求;我们常说的硬盘扩展分区,它只是一个指向下一个分区的指针,这种指针结构将形成一个单向链表。所以一旦单向链表发生问题,将会导致逻辑磁盘的丢失。
二、硬盘的数据恢复
1、误格式化硬盘数据的恢复
在DOS高版本状态下,格式化操作format在缺省状态下都建立了用于恢复格式化的磁盘信息,实际上是把磁盘的DOS引导扇区,fat分区表及目录表的所有内容复制到了磁盘的最后几个扇区中(因为后面的扇区很少使用),而数据区中的内容根本没有改变。我们都知道在DOS时代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工具UnFormat,它可以恢复由Format命令清除的磁盘。如果用户是在DOS下使用Format命令误格式化了某个分区的话,可以使用该命令试试。不过UnFormat只能恢复本地硬盘和软件驱动器,而不能恢复网络驱动器,
UnFormat命令除了上面的反格式化功能,它还能重新修复和建立硬盘驱动器上的损坏分区表。
但目前UnFormat已经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再使用它来恢复格式化后分区的方法已经有点过时了,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恢复软件来进行数据恢复,比如使用Easyrecovery 6.0和Finaldata2.0等恢复软件均可以方便的进行数据恢复工作。另外DOS还提供了一个miror命令用于纪录当前的磁盘的信息,供格式化或删除之后的恢复使用,此方法也比较有效。
2、零磁道损坏时的数据恢复
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区(MBR)在零磁道上。MBR位于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其中存放着硬盘主引导程序和硬盘分区表。在总共512字节的硬盘主引导记录扇区中,446字节属于硬盘主引导程序,64字节属于硬盘分区表(DPT),两个字节(55 AA)属于分区结束标志。零磁道一旦受损,将使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和分区表信息将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硬盘无法引导。0磁道损坏判断:系统自检能通过,但启动时,分区丢失或者C盘目录丢失,硬盘出现有规律的“咯吱……咯吱”的寻道声,运行SCANDISK扫描C盘,在第一簇出现一个红色的“B”,或者Fdisk找不到硬盘、DM死在0磁道上,此种情况即为零磁道损坏!
零磁道损坏属于硬盘坏道之一,只不过它的位置相当重要,因而一旦遭到破坏,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果0磁道损坏,按照目前的普通方法是无法使数据完整恢复的,通常0磁道损坏的硬盘,可以通过PCTOOLS的DE磁盘编辑器(或者DiskMan)来使0磁道偏转一个扇区,使用1磁道来作为0磁道来进行使用。而数据可以通过Easyrecovery来按照簇进行恢复,但数据无法保证得到完全恢复。
3、分区表损坏时的数据修复
硬盘主引导记录(MBR)所在的扇区也是病毒重点攻击的地方,通过破坏主引导扇区中的DPT(分区表),就可以轻易地损毁硬盘分区信息,达到对资料的破坏目的。分区表的损坏是分区数据被破坏而使记录被破坏的。所以,我们可以使用软件来进行修复。
一般情况下,硬盘分区之后,要备份一份分区表至软盘、光盘或者移动存储活动盘上。在这方面,国内著名的杀毒软件KV3000系列和瑞星都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但是,对于没有备份分区表的硬盘来说,虽然KV3000也提供了相应的修复方法,不过成功率相对就要低很多了。在恢复分区上,诺顿磁盘医生NDD是绝对强劲的工具,可以自动修复分区丢失等情况,可以抢救软盘坏区中的数据,强制读出后搬移到其它空白扇区。在硬盘崩溃或异常的情况下,它可能带给用户一线希望。在出现问题后,用启动盘启动,运行NDD,选择Diagnose进行诊断。NDD会对硬盘进行全面扫描,如果有错误的话,它会向你提示,然后只要根据软件的提示选择修复项目即可,而且这些问题它都能轻轻松松地解决。
另外,大家非常熟悉的中文磁盘工具DiskMan,在重建分区表方面具有非常实用的功能,用于修复分区表的损坏是最合适不过了。如果硬盘分区表被分区调整软件(或病毒)严重破坏,必将引起硬盘和系统瘫痪的严重后果,而DiskMan可通过未被破坏的分区引导记录信息重新建立分区表。只要在菜单的工具栏中选择“重建分表”,DiskMan即开始搜索并重建分区。使用过程之中,DiskMan将首先搜索0柱面0磁头从2扇区开始的隐含扇区,寻找被病毒挪动过的分区表。紧接着要搜索每个磁头的第一个扇区。整个搜索过程是采用“自动”或“交互”两种方式进行。自动方式保留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交互方式对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都会给出提示,由用户选择是否保留。当采用自动方式重建的分区表一旦出现不正确的故障时,我们可以采用交互方式重新进行搜索。
但是,重建分区表功能也不能保证做到百分之百的修复好硬盘分区表。所以要记住
篇6:拯救硬盘十大绝招数据恢复
1、系统不承认硬盘
此类故障比较常见,即从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无法进入c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口端口上,硬盘本身的故障率很少 ,可通过重新插拔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可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不承认,还有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条线 ,如果硬盘接在ide的主盘位置,则硬盘必须跳为主盘状,跳线错误一般无法检测到硬盘。
2、cmos引起的故障
cmos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这里主要指其中的硬盘类型。好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连接新的硬盘或者更换新的硬盘后都要通过此功能重新进行设置类型 。当然,现在有的类型的主板可自动识别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比如cmos中的硬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 ,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还有一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 。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他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物理地质的映射关系已经改变 ,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3、主引导程序引起的启动故障
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是硬盘中的最为敏感的一个部件,其中的主引导程序是它的一部分,此段程序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 。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区或光区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修复此故障的方法较为简单,使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为方便,当带参数/mbr运行时 ,将直接更换(重写)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实际上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x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盘主引导程序。虽然dos版本不断更新 ,但硬盘的主引导程序一直没有变化,从dos 3。x到目前有windos 95的dos,所以只要找到一种dos引导盘启动系统并运行此程序即可修复 。另外,像kv300等其他工具软件也具有此功能。
4、分区表错误引导的启动故障
分区表错误是硬盘的严重错误,不同错误的程度会造成不同的损失。如果是没有活动分区标志,则计算机无法启动。但从软区或光区引导系统后可对硬盘读写,可通过fdisk重置活动分区进行修复 。如果是某一分区类型错误,可造成某一分区的丢失。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区值为06,而扩展的dos分区值是05。如果把基本dos分区类型改为05则无法启动系统 ,并且不能读写其中的数据。如果把06改为dos不识别的类型如efh,则dos认为改分区不是 dos分区,当然无法读写。很多人利用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 ,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分区表中还有其他数据用于纪录分区的起始或终止地址。这些数据的损坏将造成该分区的混乱或丢失,一般无法进行手工恢复 ,唯一的方法是用备份的分区表数据重新写回,或者从其他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表数据,否则将导致其他的数据永久的丢失。在对主引导扇区进行操作时 ,可采用nu等工具软件,操作非常的方便,可直接对硬盘主引导扇区进行读写或编辑。当然也可采用debug进行操作,但操作繁琐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5、分区有效标志错误引起的硬盘故障
在硬盘主引导扇区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其最后的两个字节:55aah,此字为扇区的有效标志。当从硬盘,软盘或光区启动时,将检测这两个字节,如果存在则认为有硬盘存在 ,否则将不承认硬盘。此标志时从硬盘启动将转入rom basic或提示放入软盘。从软盘启动时无法转入硬盘。此处可用于整个硬盘的加密技术。可采用debug方法进行恢复处理。另外,dos引导扇区仍有这样的标志存在 ,当dos引导扇区无引导标志时,系统启动将显示为:“missing operating system”。其修复的方法可采用的主引导扇区修复方法 ,只是地址不同,更方便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dos系统通用的修复方法。
6、dos引导系统引起的启动故障
dos引导系统主要由do
关 键 字:数据恢复
篇7:硬盘分区表损坏怎么办?数据恢复
分区表破坏
一、分区表破坏,可能是数据损坏中除了物理损坏之外最严重的一种灾难性破坏,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1.个人误操作删除分区,只要没有进行其它的操作完全可以恢复。
2.安装多系统引导软件或者采用第三方分区工具,有恢复的可能性。
3.病毒破坏,可以部分或者全部恢复。
4.利用ghost克隆分区/硬盘破坏,只可以部分恢复或者不能恢复(用ghost的朋友要小心了)。
二、两点建议
据国外的一个专业数据修复公司调查,数据损坏以后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恢复的,之所以有很多不能恢复的实例存在,90%以上是由于用户在后来的恢复过程中有误操作,从而造成了更大的破坏。所以希望朋友们牢记以下两点:
1.在硬盘数据出现丢失后,请立即关机,不要再对硬盘进行任何写操作,那样会增大修复的难度,也影响到修复的成功率.
2.你的每一步操作都应该是可逆的(就像norton disk doctor中的undo功能)或者对故障硬盘是只读的(大名大名鼎鼎的easyrecovery和lost&found都是这种工作原理)。
三、解决方案
这个软件包含在norton utility系列工具中,功能十分强大,可以恢复分区记录、fat表,需要注意的是它对硬盘的操作不是只读的,因此你需要每一步都做好undo文件,这样即使误操作也可以恢复,norton diskdoctor配合diskedit在分区表不能恢复时也可以恢复部分文件,可惜norton disk doctor不支持ntfs分区,这不能不说是它的一大遗憾之处……
最专业的数据恢复公司出的软件,当然很有专业风范,easyrecovery支持的文件系统格式很多fat、ntfs都支持,并且有专门的for novell版本,
easyrecovery对于分区破坏和硬盘意外被格式化都可安全的恢复,你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损坏硬盘挂到另外一台电脑上,尽情恢复就是了,不过easyrecovery对于中文的文件名和目录名效果不是很好(一些乱码,但文章内容绝对是正确的)。
关 键 字:数据恢复
篇8:硬盘“逻辑锁”解决办法数据恢复
许多电脑用户都见过或听说过,当硬盘中了所谓的“逻辑锁”后,无论是用软盘、硬盘,还是光盘都不能启动一些电脑,那么,“逻辑锁”到底是什么呢?
所谓“硬盘逻辑锁”是使用了某些dos的一个错误制成的。它采用了“循环分区表”的技术,使某些有这个错误的dos无法用任何设备启动,包括软盘等移动设备。当dos启动时,系统会自动搜索硬盘中的各个分区的信息,如类型、大小等,以使系统能够识别硬盘,分别分配为c、d、e、f等驱动器,并使用户能对其进行各种操作。而“逻辑锁”正是利用了这一点,通过修改硬盘的分区表使分区表发生循环,即把扩展分区的第一个逻辑盘指向自身,使某些dos系统启动时查找分区时发生死循环而无法启动。
可见,这其实是dos启动时的一个错误造成的。据说早在1992年,就有一个叫mike的反病毒专家发现了此问题,并报告给了有此问题的dos的生产厂家,如生产pc-dos的ibm公司、生产dr-dos/novelldos的novell公司、生产ms-dos的微软公司等等。不久后,ibm、novell等公司纷纷宣布其dos的新版本已彻底解决了此问题,唯有拥有ms-dos的微软公司没有理会,导致ms-dos的新版本,如6.x、7.x等仍继续存在此问题。
然而,由于微软的ms-dos使用得最为广泛,所以其影响和危害也最大。一旦用户的硬盘被“逻辑锁”锁住,各种微软的操作系统,如ms-dos 5.x/6.x/7.x/8.0等的启动盘均无法启动,造成了硬件故障的假像,而且连许多高手对此都束手无策。由于这种现像非常可怕,将导致电脑无法使用,所以许多人纷纷去寻找预防及解决的办法。其实,其解决起来并不困难,下面就介绍几种解决办法。
* 使用非ms-dos的操作系统启动
由上文可知,“硬盘逻辑锁”主要对微软的ms-dos系统发生影响,因此,使用其它的dos启动就可以了。为此,我特意对几种较实用的高版本的dos,如ms-dos 7.10、pc-dos 7.10、dr-dos 7.05、rom-dos 7.10、freedos beta9、pts-dos pro 的启动盘在硬盘中了“逻辑锁”的情况下进行了启动测试,结果如下:
pc-dos 7.10启动盘:启动一切正常;
dr-dos 7.05(版本号:7.10)启动盘:启动一切正常;
rom-dos 7.10启动盘:启动一切正常;
freedos beta9(版本号:7.10):启动时显示硬盘有错误,并完全正常启动;
pts-dos pro 2000(版本号:6.90):启动一切正常。
注:以上各种dos都十分稳定,且均支持fat32分区和大硬盘,其中rom-dos 7.10还完全本地支持长文件名,且兼容性非常好。
因此,可以用任何一种以上的dos启动盘启动带有“逻辑锁”的硬盘,启动后已被锁住的硬盘驱动器的盘符(如c:)虽然看不到,但各种磁盘分区软件,如norton disk editor 、norton disk doctor 2002,以及dos自带的fdisk程序等,均可以显示出被锁住的硬盘,此时既可用上面提到的diskedit等工具对此硬盘进行查看/手工修复等操作,也可以用一些软件进行自动修复,如netresq、srctools等,以彻底去掉硬盘上的“逻辑锁”,且硬盘上的数据不会受到任何损坏。
* 使用修复的ms-dos启动盘启动
虽然ms-dos启动盘在正常状态下不能在硬盘被锁住的情况下启动电脑,但是由于这仅仅是ms-dos的启动文件io.sys中的一个bug,所以只要修复此bug,ms-dos启动盘就不会受到“逻辑锁”的影响而能正常启动了,
不过,即使是修复bug,也应该使用正确的方法。有人提到过通过修改io.sys中的硬盘分区标记“55aa”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其实此法非常不好。因为,这种方法其实是让io.sys彻底忽略硬盘的存在,即通过跳过硬盘的方法来启动软盘,这样一来,无论硬盘是否被锁住,用此启动软盘启动后硬盘都不能被识别,因此此启动盘就不能作为正常的ms-dos启动盘了。相反,如果采用正确的方法修复io.sys中的bug的话,用此软盘启动后,若硬盘是好的,则能够正常识别,而即使是硬盘被“逻辑锁”锁住了,也可以像上面的方法(即“使用非ms-dos的操作系统启动”)中提到的用pc-dos、dr-dos、rom-dos、freedos、pts-dos pro等启动软盘启动后进行进一步的修复等操作。还有人提到过ms-dos的某些低版本,
关 键 字:数据恢复
篇9:跟我学 硬盘故障怎么检查呢数据恢复
前言:阿king在老师那学完了光驱的故障检修后,高兴地刻了好多光盘,在刻盘中阿king的硬盘没少工作,当盘刻完的时候,阿king那服役好久的硬盘也终于倒下了。阿king这才想起还没向老师讨教硬盘的维修方法呢,博学的老师当然要满足阿king的要求了。
在电脑各种硬件设备所发生的故障中,硬盘故障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由于硬盘在电脑配件中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当它出现故障时轻则主机不能启动,重则还可能会使重要的数据资料丢失。硬盘故障的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在本文里则主要讲解两个方面的故障,上篇为大家介绍硬盘不能启动的故障的解决。下篇则为大家介绍逻辑和物理坏道的处理。
启动故障
在电脑的使用过程中,我们都有可能会遇到电脑无法启动的问题。引起系统启动故障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很多都与硬盘有关。一般情况下,当硬盘出现故障的时候,bios会给出一些英文提示信息。由于不同厂家主板或不同版本的bios,其给出的提示信息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但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下面我们就以使用较为常见的award bios为例,探讨一下如何利用其给出的提示信息,判断并处理硬盘不能启动故障的方法。
1.hard disk controller failure(硬盘控制器失效)。这是最为常见的错误提示之一,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应仔细检查数据线的连接插头是否存在着松动、连线是否正确或者是硬盘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2.date error(数据错误)。发生这种情况时,系统从硬盘上读取的数据存在有不可修复性错误或者磁盘上存在有坏扇区。此时可以尝试启动磁盘扫描程序,扫描并纠正扇区的逻辑性错误,假如坏扇区出现的是物理坏道,则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尝试修复。
3.no boot sector on hard disk drive(硬盘上无引导扇区)。这种情况可能是硬盘上的引导扇区被破坏,一般是因为硬盘系统引导区已感染了病毒。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先用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彻底查杀系统中存在的病毒,然后,用诸如kv3000等带有引导扇区恢复功能的软件,尝试恢复引导记录。如果使用winxp系统,可启动“故障恢复控制台”并调用fixmbr命令来恢复主引导扇区。
4.reset failed(硬盘复位失败)、fatal error bad hard disk(硬盘致命性错误)、dd not detected(没有检测到硬盘)和hdd control error(硬盘控制错误)。当出现以上任意一个提示时,一般都是硬盘控制电路板、主板上硬盘接口电路或者是盘体内部的机械部位出现了故障,对于这种情况只能请专业人员检修相应的控制电路或直接更换硬盘。
坏道故障
通过上面的学习,阿king对硬盘不能启动故障的解决有所了解了,接下来阿king想知道的当然是如何对付自己那已经有坏道的硬盘了。老师这期就为阿king介绍一下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的故障和相应的维修。但在开讲之前,老师就提醒阿king,做这项工作一定要慎重仔细。
逻辑坏道
出现逻辑坏道是在电脑的日常使用中容易出现的一种硬盘故障,逻辑坏道实际上就是磁盘磁道上面的校验信息(ecc)与磁道的数据和伺服信息不匹配。出现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通常都是因为一些程序的错误操作,或者是该处扇区的磁性介质开始出现不稳定现象的先兆。逻辑坏道在一般电脑使用中的表现,就是文件存取时出错或做硬盘克隆时,当到达出错部位后,因弹出出错信息窗口而不能继续下去。
消除这种逻辑坏道的方法比较简单,很多专用软件如:dm、norton的disk doctor等都能做到,但最常用的还是windows自带的“磁盘扫描”功能。对于fatl6或fat32分区来说,可以在dos实模式下用scandisk扫描磁盘,此时系统可将逻辑出错的扇区标注出来,以后在进行存取操作时就会避开这些扇区。由于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较为简单且也多有介绍,在这里也就不过多地讲解了。
但是,假如采用的是ntfs分区且安装windows xp系统,由于它没有scandisk这个工具,故只能使用chkdsk这个工具了,
chkdsk工具会基于所用的文件系统,创建和显示磁盘的状态报告。另外chkdsk还能够列出并纠正磁盘上的错误。不过如果不带任何参数的话,chkdsk将只显示当前驱动器中磁盘的状态,而不会修正任何的错误,要修正错误则必须包括/f参数。
物理坏道
硬盘物理坏道是比较常见的硬盘故
关 键 字:数据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