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的以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逛回民街日记,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逛回民街日记,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逛回民街日记
逛回民街日记
在酒店里,我们一直休息到下午六点才出门,我们准备去钟楼、鼓楼和回民街转一下。这次我们选择乘地铁去。
来到地铁站,感觉这里人好多,比郑州地铁站里的人都多,在地铁列车里我们只能站在拥挤的人群当中。我们到达钟楼的时候天刚刚黑下来,钟楼和鼓楼的灯刚刚打开,两座城楼一般的建筑相距百十米相对而立,古时候人们就是听着钟楼的钟声开始一天的生活,听着鼓楼的鼓声结束一天的生活。这时候,许多人攀上钟楼或鼓楼,或是四处观赏,或是向楼下的.人群挥手。我们在这里转了一会儿,就向回民街逛去。
哇!好多人啊!来到回民街后,我对这里感受就是两个字:热闹!要是非要让我发出三个字的感叹的话,那就是:真热闹!回民街这时正是有人最多的时候,人们就像连在一起一样慢慢地向前移动,让我深刻的体会了一下“摩肩擦踵”这个成语。人声鼎沸,香味扑鼻是回民街的简写,吆喝声、笑声、夸赞声充斥着整个街道;烤肉味、酸奶味、水果味、面香味等等,漂浮在人们的鼻头。在这里,我和爸爸品尝了红柳烤肉、焖羊蹄、炒酸奶、鲜榨水果、潼关肉夹馍等风味小吃。
最后在恋恋不舍中我们回到了酒店,准备好好休息一下,第三天去参观碑林博物馆。
篇2:回民街导游词
从西安市中心钟楼向西100多米、穿过鼓楼门洞,就进入了西安回民历史街区。区内有大小形态各异、年代不一的10座清真寺,约2万名回民依寺而居,维持着原有的宗教传统和生活习惯。西安著名的北院门小吃一条街、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化觉巷清真大寺,以及中国三大城隍庙之一的西安城隍庙都在区内,以汉族和回族为主的多个民族于此居住生活,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具有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回民街一般指的是西安鼓楼到北院门一线的南北向街,不过有时也会把相连的化觉巷、西羊市还有大皮院一同算进去。到了西安的游客一般都不会错过回民街,不光是因为街道两旁大量的美食店铺,更是因为这条街道深厚的文化内涵。回民街顾名思义就是回民聚居之地。西安回民街是回民区的一条街道,大约500米左右,南北走向,特点是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一色仿明清建筑,或餐饮,或器物,均由回民经营,具有浓郁清真特色,深受外来游客尤其是国外游客的喜爱。
旅游特色
1、羊肉泡沫、绿豆糕、腊汁肉夹馍、干果、蜜饯……品尝特色小吃,逛逛路边的小店,透过历史的沧桑,曾经的繁荣景象依旧。
2、回民街是以北院门、西羊市、化觉巷形成的环形旅游散步道,全长1100米。街区内为仿古明清建筑风格,南有鼓楼,北有牌坊,清真大寺、古宅大院镶嵌于鳞次栉比的店铺食肆之间。步入其中,地镶青石、铺悬金匾、老街繁锦、美味飘香,是西安独具古城风貌与现代文明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
3、晚上的回民街又有着与白天不同的精彩,整条街被浓厚的市井气息笼罩,道路两旁遍布挂着电灯、汽灯的各种摊铺,贩卖糕饼、干果、蜜饯、小吃等。
篇3:回民街导游词
西安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是西安特色小吃最集中的街区,也是来西安必去的地方。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西安回民街作为西安风情的代表之一,是回民街区多条街道的统称,由北广济街、北院门、西羊市、大皮院、化觉巷、洒金桥等数条街道组成,在钟鼓楼后。
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街道两旁大量的美食店铺,近300种特色风味小吃,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的魅力所在!
回民街作为饮食集中的街区而出名,这里虽然被当作了针对外地游客的旅游点,但其实当地居民一直把这里当做吃小吃、逛街休闲的主要场所,尤其是夏天的夜市上在此吃饭纳凉消磨时间的市民的更多。其实整个“回坊”地区都是饭馆林立,各种各样的清真食肆与摊点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其中不乏当地人最认可的老字号小店。“回坊”地区除了北院门、大学习巷、西羊市外,还包括大皮院、东羊市、北广济街、桥梓口等一大片区域,老西安把这一带叫做“坊上”,在坊上可以探寻最平民最真实的西安生活。不过后几个地方要从回民街向深处走得远些,不容易找到,外地游客相对较少。
晚上的回民街有着与白天不同的精彩,整条街被浓厚的市井气息笼罩,道路两旁遍布挂着电灯、汽灯的各种摊铺,主要贩卖糕饼、干果、蜜饯、小吃。这些小摊后面则是许多经营当地风味小吃的饭馆,人多时不光店里人满为患,连店门口也会摆满桌椅。烤肉串、涮牛肚的烟火在不甚明亮的灯光下弥漫整条街,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是边逛、边吃,看到小摊上中意的东西就和摊主还还价。还可以到鼓楼广场的座椅上歇歇脚,看卖风筝的小贩把数十米长的风筝一直放到马路对面的高楼顶上,一切都充满真实热闹的生活热情。

篇4:寻味回民街散文
寻味回民街散文
西安回民街,是个令人百去不厌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数不清的美食小吃。
那天,迎着漫天晚霞进入西安,直奔回民街。这里似乎永远是这样,店铺林立,人声鼎沸,各种各样的清真食肆与摊点儿密密麻麻连成一片,此起彼伏的吆喝夹杂着水汽油香,热腾腾地扑面而来……两千多年前,汉都长安曾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古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商人、使节、学生纷至沓来,他们在此经商、做官、留学,一代代繁衍生息,由此成为回族穆斯林群众的聚居区和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之地。
还没进回民街,在鼓楼下就看到很多卖镜糕的小车。镜糕是用很小的圆形木蒸笼里蒸出来的糯米糕,白白嫩嫩的,厚约三厘米,形如小圆镜,故名“镜糕”。平时,镜糕就在木笼里蒸着,有人来买,才将它拿出来,穿上牙签,依食客喜好粘上玫瑰、八宝、芝麻等调味料。
同是甜食,蜂蜜桂花糕则是大大一块,金黄娇艳的桂花糕上,铺满蜜枣,红玛瑙似的惹人垂涎。卖糕人用一把长刀蘸水,把糕切成小块儿,整整齐齐围成一圈儿,每块插一根竹签子,如同太阳的光芒,形色灿烂。买了一块糕,老板递过来的时候先蘸了一点桂花酱,一缕清香顿时扑鼻而来。软软糯糯的桂花糕,吃到嘴里清甜不腻,桂花香味浓郁。
在回民街,不时可见年轻姑娘手执一只胡辣羊蹄边走边食。胡辣羊蹄因“辣”而得名,这滋味不用尝,看一眼煮羊蹄的.汤,就会让人辣从心底起:火红油亮的汤汁中加了大量鲜辣椒和干辣椒,羊蹄入老汤锅炖到熟烂后,一直浸在红油汤中售卖。羊蹄胶原蛋白含量丰富,不但有助于美容,还有强筋壮骨之功效。买一只尝了尝,那辣味可真够冲的!但细嚼之下,辣而味美,筋道Q弹,越辣越想吃,让人欲罢不能。
临潼出产火晶红柿,个头儿仅如乒乓球,其红如火,其亮如晶,皮薄肉细,滋味甘甜。但是,火晶红柿不耐储藏,黄桂柿子饼遂应运而生:将鲜艳的柿子与面粉和在一起,中间裹上核桃、桂花、玫瑰、豆沙等馅料,放在滚油中,煎至表面呈金黄色。黄桂柿子饼是秋冬季节的时令佳品,天寒风凉之时,手捧一个热乎乎、刚出锅、外酥里嫩的黄桂柿子饼,那份暖暖的香甜,一定会从手掌、舌尖直达心底。
十多年间,我曾三到西安,每次都是秋季,窃以为这也是寻味回民街最适宜的时候。此时,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火晶红柿、石榴、核桃等土特产刚上市不久,黄桂柿子饼、石榴汁儿、椒盐核桃等著名风味正是口感最新鲜的时候;此时,天已渐凉,秋叶渐黄,正可体会古诗中“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意境。行走回民街,眼花缭乱的小吃难免引得你东吃一口,西吃一口……这些小吃,解馋却不解饱,最后,怎么也得来一顿“正餐”,羊肉泡馍或荞麦饸饹之类,连汤带水热乎乎吃下去,满满的肠胃才能舒坦。而且,越是深秋,这顿“正餐”吃起来越酣畅淋漓,不但解饥而且驱寒。
在外面吃饭,羊肉泡馍是我看到必点的美味。但是,我一直顽固地认为:吃真正的羊肉泡馍,还得来回民街。因为,第一次吃泡馍的印象太深刻了:在店里落座之后,取过一只碗,学着其他食客的样子将馍掰成小块,然后交给白衣白帽的掌勺的。掌勺人先浇上几勺汤闷一闷,再抡圆了勺子耍手艺,几声麻利的锅、碗、勺碰撞之后,浓浓的汤汁儿已浇满一碗。等在桌旁,店伙计余音绕梁的一声“来了”之后,一碗泡馍便放在眼前……如此这般,不单吃了、喝了、嚼了,还听了、闻了、看了,可谓调动了五官的全部功能,收获了个色、香、味、形、声俱全。
当然,这是十多年前的见闻感受了。如今,回民街上的泡馍店,开始使用机器切馍丁儿,店伙计也换成了年轻漂亮的女服务员……虽秦声不再,滋味却依然如故,形散而神不散。因为极好这一口,我不由自主地将羊肉泡馍放在寻味回民街的最后,以重温经典般的隆重“再来一碗”!
篇5:游回民街作文
游完了明城墙,我们我们回宾馆稍做休息。傍晚的时候,我们来到了西安比较有名的小吃街回民小吃街。
整条回民街都挤满了人,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摊,有卖糕饼的、干果的、各种各样的纪念品,小摊后面都开着各种风味小吃的饭馆,几乎每家店都是人满为患,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是边逛边吃,两边还不时传来小贩的吆喝声,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我们也一路走一路逛,自己爱吃的小吃。“对,就是那家!”我兴奋地喊道。那家是买什么的?那家是卖烤肉串的。我第一个冲上去,对老板说:“老板,多少钱一串?”老板说:“一串5元。”身旁的哥哥听了后吸了一口冷气,“怎么这么贵。”可我却抵抗不住香味的诱惑,大声地说:“来10串羊肉串!”不一会儿,羊肉串烤好了,送到了我的手中,我一边吃着羊肉串一边寻找着其它的美味小吃,我觉得羊肉串烤的非常好,色、香、味俱全,比我们那里的好吃多了。
我们继续往前走,不知不觉中,肚子“咕咕”的叫了起来,我们就找了一家贾三灌汤包子店,走进贾三灌汤包子店你会感到一份扑面而来的热情与周到,一楼坐满了人,我们只好去二楼,可没想到二楼也挤满了人,我们只好上三楼,三楼也一样爆满,所幸的是一些客人吃好了后,我们就马上坐了下去,总算找到了一个座位。店里四壁挂着许多你熟悉的名人的照片与题词,这时你会发现几乎全国的名人都平常过贾三灌汤包子。因为我喜欢吃包子,所以我点了三笼肉包,不一会儿,肉包上来了,我趁热夹起一个,咬了一大口,呀!都要把我的舌头给鲜掉了,我大喜过望,真想不到贾三灌汤包子店的灌汤包子这么好吃!我一阵狼吞虎咽,把三笼整整24个包子吃完了,撑的我老打嗝,接着对妈妈说:“贾三灌汤包子真好吃,下次我还来吃!”
在回民街,我还吃了许多陕西的特色小吃,如:羊肉泡馍、肉夹馍……可觉得并不怎么好吃,我搞不明白:为什么陕西人都把我不喜欢吃的菜当做特色小吃呢?还称是陕西一绝呢?妈妈说,我不能这么说,因为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饮食与文化的差异,可能是你浙江菜吃多了,不习惯一下子吃陕西菜,你多吃一点,就会适应了。
最后,我们把肚皮吃的滚圆滚圆的才走出回民街,准备去下一个景点玩。
篇6:西安回民街导游词
西安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是西安特色小吃最集中的街区,也是来西安必去的地方。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西安回民街作为西安风情的代表之一,是回民街区多条街道的统称,由北广济街、北院门、西羊市、大皮院、化觉巷、洒金桥等数条街道组成,在钟鼓楼后。
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街道两旁大量的美食店铺,近300种特色风味小吃,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的魅力所在!
回民街作为饮食集中的街区而出名,这里虽然被当作了针对外地游客的旅游点,但其实当地居民一直把这里当做吃小吃、逛街休闲的主要场所,尤其是夏天的夜市上在此吃饭纳凉消磨时间的市民的更多。其实整个“回坊”地区都是饭馆林立,各种各样的清真食肆与摊点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其中不乏当地人最认可的老字号小店。“回坊”地区除了北院门、大学习巷、西羊市外,还包括大皮院、东羊市、北广济街、桥梓口等一大片区域,老西安把这一带叫做“坊上”,在坊上可以探寻最平民最真实的西安生活。不过后几个地方要从回民街向深处走得远些,不容易找到,外地游客相对较少。
晚上的回民街有着与白天不同的精彩,整条街被浓厚的市井气息笼罩,道路两旁遍布挂着电灯、汽灯的各种摊铺,主要贩卖糕饼、干果、蜜饯、小吃。这些小摊后面则是许多经营当地风味小吃的饭馆,人多时不光店里人满为患,连店门口也会摆满桌椅。烤肉串、涮牛肚的烟火在不甚明亮的灯光下弥漫整条街,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是边逛、边吃,看到小摊上中意的东西就和摊主还还价。还可以到鼓楼广场的座椅上歇歇脚,看卖风筝的小贩把数十米长的风筝一直放到马路对面的高楼顶上,一切都充满真实热闹的生活热情。
看过“西安回民街导游词 ”的还看了:
篇7:关于回民街作文800字
倘若说这世上有什么东西是最美好的,它可以是林徽因那一树树花开,可以是郁达夫的不远千里,可以是徐志摩沉淀在浮藻间彩虹似的梦。
但作为一个吃货,我说,最美好的,要属冬日里对回民街的记忆了。
微博上曾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西安与长安只差一场雪的距离。”不错,在那个结了冰花,白雪弥漫的日子里,这个浮躁的世界才终于清静下来,显现出那蕴于纯白中的深厚底蕴。没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磅礴大气,没有湖心亭之雪的悠远广阔,也没有东北肃杀的寒意,但却能感受到阳光的普照,那种一闭眼就能感受到的,温暖的红。雪落在古老的城墙之上,落在钟鸣之上,落在古松的躯体之上,在阳光普照之下,弥漫着沁人的凉意和浓厚的古意,好似梦回大唐。
而这时,去回民街吧!
长安城中的回民街,那可是我从小就喜欢的地方,小时候去回民街,因为人多,爸爸怕我走路不安全,就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嘴里吃着好吃的,手上摆弄着刚得来的新玩具,开心的笑着、唱着,那时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
长大后,尤其是冬天,每次到那里去,就要先买上一个热气腾腾的石家包子,其中孜然牛肉是我的最爱。它最好吃的地方是紧贴着肉馅的包子皮儿,在烘烘热气中被香辣的油汁浸得松软,色呈橙黄,一口下去,唇齿留香;再喝上一一碗石家的八宝粥,这家老板特实在,料特别足,每一口都有极大的满足感,热腾腾的,让你顿时寒意全无。
吃一个桂花糕是顺便的事,街头那个小姐姐卖的桂花糕是我经常买的。小姐姐常常推着三轮车,在街口,静静坐在角落,也不吆喝。见到有客人就起身,脸上常常挂着暖阳般的微笑,切出一块来,小心的装好。小姐姐人很美,她卖的桂花糕也是最好吃的。吃她的糕吃得久了,也渐渐与她熟悉起来。她说她特别羡慕我们这些能上学的孩子,我当时小,不明白她为什么羡慕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不能去上学。后来才知道,她的父亲早逝,母亲也得了重病,她不得不辍学来这儿卖糕挣钱,为妈妈治病。我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她,安慰她,就是用了最普通的方式——买她的糕。那年暑假,我在老家待了很久,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回民街,到了街头,平常小姐姐摆摊的地方空荡荡的,四处寻找,也不见她的身影。旁边一位与她相熟的摊主说,她家里出了事,已经很久没来了。我心中空落落的,觉得少了些什么。她妈妈病好了吗?她家中出了什么事?她是不是已经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回去上学了呢?到现在每次去回民街我都会朝那个角落看去,希望看到一个身影,和那辆装满美味的三轮车。
如果说包子、桂花糕属于开胃菜,那接下来可算是到吃主食的时刻了,作为一个吃肉很挑的人,平时不怎么吃,但这儿的烤肉却能锁住我的味蕾,烤的有纯瘦、肥瘦、鸡翅、筋儿等等,我最喜爱的便是肥瘦肉了;瘦肉的肉皮烤至金黄焦脆,肉质却极其鲜嫩,其中夹杂的肥肉被烤出油亮的汁,流在肉串上,伴随着撒上的孜然和辣椒,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拿出铁串一口咬下去,顿时香得你连冒出一连串的感叹词出来。有时也去吃上一碗牛肉面,也就是俗称的棍棍面,加上香辣的牛肉丁和土豆、萝卜块儿,浇上一勺酱汁,一勺热汤,配上一碗面汤,也就圆满了。
回家前,也要为后几天的早餐做做准备,蛋夹饼自然是首选——外酥里嫩的锅盔夹上自制的酱菜和炸花生,还有饱满的咸鸭蛋,倘若有足够的胃口,还可以加上一张煎鸡蛋,美味满分。酱牛肉和腊牛肉则是妈妈买多了馍或是做多了煎饼时的好伴侣,直接吃或是和尖椒爆炒后夹馍都是不错的选择。还有芙蓉切、海棠果、花生酥、芝麻酥,光是说起来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
这就是回民街,儿时的天堂,冬日里让味蕾跳动的地方,也是冬日里最美,最温暖的回忆。
篇8:关于回民街作文800字
回民街在西安,顾名思义,街旁卖东西的人大多都是回族人,如果不相信,你可以去那边看看。回民头戴着精致小巧的白色帽子,这是他们的民族标志。
这儿人声鼎沸,东西琳琅满目,玲珑又精致,食物都以当地特色为主,色香味俱全,令人馋涎欲滴。有卖牛羊肉的,有卖爆肚的,有卖甑糕的,还有卖肉夹馍的,还有各种网红美食。其他东西也是多而精致,有文玩核桃,有香囊,甚至还有金银珠宝,真是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精致得令人赞叹不已!
我们走到了一家烧烤摊子,向那个店主小哥哥要了几串烤肉。只见小哥哥说了一声“好”后,拿起了一根木棒,又拿起了几块生羊肉,唰唰唰几下,一根空空的木棒上立即穿上了几块红中透白的羊肉。小哥哥的手没有停下来,动作十分娴熟,不一会儿,这些裸露的木棒,一根根地穿上了粉红的衣裳。他将火点着,将八串肉串放在火炉上,刷上了油,一气呵成。“嗞——嗞——”很快,原本的红润没有了,变成了透白的棕褐色,一股淡淡的肉香味开始静静浅浅地飘了过来,钻进了我的鼻孔里。突然“啪”一声,一串牛肉串掉进了火中。“没事,给你们补一串。”小哥哥豪气地说。说完他又重新放了一串肉串。
待肉串熟透之后,他往肉上洒了些盐和孜然,香味更勾人了。小哥哥把烤好的肉串递给了我们。我早已按耐不住,一口咬下去,嗯!皮酥又脆,羊肉的汁水在我口中荡漾开来。精瘦搭配刚好适中。真不错!于是,我狼吞虎咽地吃着,很快就把手里的肉串吃完了。嗯!美味!
我们的目光落到了一家摊子上,隐隐约约地听见老板的吆喝。我定睛一看,发现一只只框中装着一只只大小、形状不一的麻饼。“这个是啥?”我问了问老板,老板笑眯眯地从火炉子拿出了一只热腾腾的饼,仔细一看,原来是覆盖一层芝麻的麻饼,它的体积超级大,是我见过最大的饼。“这是新疆特产——馕。”原来这是一家卖馕的店。老板又笑眯眯的问:“小朋友,要不要来一个尝尝呀?”我连忙点头,伸手接过了馕,阵阵芝麻的清香和面香味扑鼻而来,一口咬下去边缘软软糯糯,中间香香脆脆,一阵暖意稳稳地落在我腹中,好满足呀!
我们还买了甑糕。大锅一打开,只见下面一层糯米,上面铺着一层厚厚的枣子,这香甜的味道一下子让我上了头,一口下去,枣子的丝甜混合着糯米的清香,在我唇齿间徘徊不去!
一路上,我们边走边吃,不知不觉间大家的肚子都圆鼓鼓了,每个人都心满意足,到最后都是肚饱眼不饱,实在是吃不下了。
篇9:回民街的作文
今天没吃早饭就和奶奶去全国闻名的小吃街“回民街”。
来到回民街眼睛不够用了,胃不够用了。各种烧烤,香味扑鼻;各样点心琳琅满目;各种小吃目不暇接。光是大枣就有枣爷·枣爸·枣哥·枣姐......最贵的是枣爷,最便宜的是枣哥,标价是不是很萌。羊肉泡馍是吃货们的最爱。吃货们找到座位后,就细心地掰着特制的饼,掰成小手指头那么大后,端着陕西特有的青花大老碗,来到大锅前,厨师就会用大勺舀上已经煮的浓浓的白白的羊肉汤,浇在大碗里,抓些切好的羊肉,撒上芫荽,浇上红红的油泼辣子。可以美美的大吃一顿了。看的我口水直往肚子里咽,憋不住了,开吃了。
回民街的吃货真多啊。听口音外地人很多,看形象外国人也不少。我的胃已经把衣服撑得鼓鼓的。可是忍不住又买了新鲜的炒核桃,我还怪奶奶让我头天吃了晚饭,下次再去,我头天晚饭决不吃,让胃留给回民街。
篇10:回民街的作文
在西安的时候,伯母带我们去了回民一条街。据说回民街是每个游客到西安必去的景点之一。
我们从家出发,坐11路公车,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
到了回民一条街,人山人海的游客让我震撼了……没想到回民街上的`小吃街也会有这么多人。街上全部是卖小吃的,有镜糕,羊肉泡膜,绿豆糕……我们开始逛,刚走了几步,就觉得眼花了缭乱,有游客的问价声,有店主的吆喝声……,我看到一家卖镜糕的吆喝声,便拉着妈妈和伯母一起去买,我要了一个玫瑰味的,妈妈要了一个听人哈密瓜味的,沾了白糖和芝麻,抹上香香的酱料,咬上一口,软软的,有一股糯米的清香,实在是美味,可惜,不能多吃,否则太腻了。
我们还吃了热呼呼的羊肉泡膜,羊肉泡膜的味道很好,还有很出名的贾三灌汤包,地道的灌汤包为清真食品,一般为牛、羊肉馅。我们点了一笼羊肉馅的。包子上来以后,要蘸着佐料吃。佐料为店里特别加工过的醋加辣椒末,另备小盘糖蒜与香菜包子热腾腾的,但千万不能迫不及待地去吃,万一您一不留神,一口下去,包子里的热油汤不是烫着了您的嫩舌头,就是溅您个满脸花。
这回民一条街的小吃真丰富呀,我们几乎是边走边吃,再见了,回民一条街,希望可以再来一次西安,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