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公司干倒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AutoCAD绘制多点及其设置教程,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AutoCAD绘制多点及其设置教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AutoCAD绘制多点及其设置教程
一、AutoCAD绘制单点与多点:
1.单击AutoCAD2013工具栏“绘图”按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多点”;或执行命令:POINT,
3.AutoCAD2013命令提示:
指定点:(在该提示下指定所绘制点的位置,即可绘出对应的点。)
4. 在这样的提示下,可以通过指定点的位置绘制出一系列的点。如果在“指定点:”提示下
按Esc键,将会结束命令的执行,
二、AutoCAD2013设置点样式:
把鼠标指针移动到AutoCAD2013“实用工具”上,从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点样式”。
或在AutoCAD2013命令窗口中输入命令:DDPTYPE 后按空格键,都可以打开点样式设置窗口。
可以通过此对话框选择所需要的点样式。AutoCAD2013的默认点样式如对话框中位于左上角的图标所示,即一个小点。还可以利用对话框中的“点大小”文本框确定点的大小。设置了点的样式和大小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已绘出的点会自动进行对应的更新,且在此之后绘制的点均会采用新设置的样式。
篇2:AutoCAD绘制正多边形教程
1.如果选择执行“内接于圆(I)”选项,AutoCAD2013提示:
指定圆的半径:
输入圆的半径后,AutoCAD2013会假设有一半径为输入值、圆心位于多边形中心的圆,并按照指定的边数绘制出与该圆内接的正多边形。
2.如果选择执行“外切于圆(C)”选项,AutoCAD2013同样提示:
指定圆的半径:
输入圆的半径后,AutoCAD2013会假设有一半径为输入值、圆心位于多边形中心的圆,并按照指定的边数绘制出与该圆外切的正多边形。
(2)边(E)
根据多边形某一条边的两个端点绘制正多边形。执行该选项,AutoCAD2013依次提示:
指定边的第一个端点:
指定边的第二个端点:
用户依次确定边的两端点后,AutoCAD2013以这两个点作为正多边形上一条边的两个端点,且按指定的边数绘制出正多边形,
注:通过“边(E)选项绘制正多边形时,AutoCAD2013总是从指定的第一端点向第二端点,沿逆时针方向绘制正多边形。
例如,已知有两个点,如果将这两个点作为正六边形一条边上的两个端点来绘正六边形,那么分别以不同的点作为第一、第二端点时,将会得到不同位置的六边形,如图:
绘制正多边形:
1.选择AutoCAD2013工具栏上的矩形右侧的倒三角按钮 ,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多边形”。或执行POLYGON命令。
2.输入侧面数:8
3.指定正多边形的中心点或[(E)]:(在绘图窗口适当位置用鼠标左键单击指定一点)
4. 输入选项[内接于圆(I)/外切与圆(C)]:I
5.指定圆的半径:500(对于八边形,其边长等于对应外接圆的半径)
篇3:AutoCAD教程-设置直线格式
在 “ 新建标注样式 ” 对话框中,使用 “ 直线 ” 选项卡可以设置尺寸线、尺寸界线的格式和位置 ,
设置尺寸线
在 “ 尺寸线 ” 选项组中,可以设置尺寸线的颜色、线宽、超出标记以及基线间距等属性,
尺寸界线
在 “ 尺寸界线 ” 选项组中,可以设置尺寸界线的颜色、线宽、超出尺寸线的长度和起点偏移量、隐藏控制等属性 。

篇4:AutoCAD教程-设置符号和箭头格式
在 “ 新建标注样式 ” 对话框中,使用 “ 符号和箭头 ” 选项卡可以设置箭头、圆心标记、弧长符号和半径标注折弯的格式与位置 ,
箭头
在 “ 箭头 ” 选项组中,可以设置尺寸线和引线箭头的类型及尺寸大小等。通常情况下,尺寸线的两个箭头应一致。
为了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图形标注需要, AutoCAD 设置了 20 多种箭头样式。可以从对应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箭头,并在 “ 箭头大小 ” 文本框中设置其大小。也可以使用自定义箭头,此时可 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 “ 用户箭头 ” 选项,打开 “ 选择自定义箭头块 ” 对话框,
在 “ 从图形块中选择 ” 文本框内输入当前图形中已有的块名,然后单击 “ 确定 ” 按钮, AutoCAD 将以该块作为尺寸线 的箭头样式,此时块的插入基点与尺寸线的端点重合。
圆心标记
在 “ 圆心标记 ” 选项组中,可以设置圆或圆弧的圆心标记类型,如 “ 标记 ” 、 “ 直线 ” 和 “ 无 ” 。其中,选择 “ 标记 ” 选项可对圆或圆弧绘制圆心标记;选择 “ 直线 ” 选项,可对圆或圆弧绘制中心线; 选择 “ 无 ” 选项,则没有任何标记。当选择 “ 标记 ” 或 “ 直线 ” 单选按钮时,可以在 “ 大小 ” 文本框中设置圆心标记的大小。
篇5:AutoCAD教程:建模实例绘制雨伞
首先来看看CAD制作的具体效果图: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在CAD画布中,利用多边形工具在画布中画一个边长为20的正八边形,
AutoCAD教程:建模实例绘制雨伞
,
如图所示:
步骤二、接着切换到西南等轴测视图,然后在正八边形中间绘制一个长为12的直线。如图所示:
步骤三、然后在正八边形中间,直线上面画一个弧形,如图所示:
步骤四、然后我们稍微修剪一下圆弧,只保留一半即可。
篇6:AutoCAD绘制简单几何图形
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AutoCAD的基本界面和基本知识,在这一节中将使用AutoCAD来绘制一些简单的图形,以进一步增强对AutoCAD的感性认识,
2.5.1 实例1 绘制短管的侧视图
Step 1 创建新图形文件
(1) 启动AutoCAD 系统,在“AutoCAD 2002 Today(AutoCAD 2002今日)”窗口中选择“Create Drawings(创建图形)”选项卡。
(2) 确定“Select how to begin(选择如何开始)”下拉列表框中为“Template(样板)”项,在“Recent Templates(最近使用的样板)”栏中选择“acad.dwt”项,如图2-15所示。
Step 2 图形绘制
(1) 首先绘制直线(Line),在AutoCAD中可通过指定两个端点坐标的方法来绘制一条直线。选择“Draw(绘图)”工具栏中图标,并根据提示在命令行中输入:
Command: _line Specify first point: 0,4 Enter
// 指定第一点坐标为( 0,4 )
Specify next point or [Undo]: 12,4 Enter
// 指定下一点坐标为( 12,4 )
Specify next point or [Undo]: Enter
// 按回车结束“ line ”命令
(2) 使用同样的方法在点(1,2)、(11,2)和点(1,6)、(11,6)之间分别画两条直线。
(3) 再次选择“Draw(绘图)”工具栏中图标,并在命令行中输入:
Command: _line Specify first point: 1,1 Enter
// 指定第一点坐标为( 1,1 )
Specify next point or [Undo]: 11,1 Enter
// 指定下一点坐标为( 11,1 )
Specify next point or [Undo]:11,7 Enter
// 指定下一点坐标为( 11,7 )
Specify next point or [Close/Undo]: 1,7 Enter
// 指定下一点坐标为( 1,7 )
Specify next point or [Close/Undo]: c Enter
// 选择“ Close ”选项并结束“ line ”命令
Step 3 显示控制
(1) 现在已经完成了主要的绘制工作,
由于用户在屏幕上所看到的范围是有限的,有可能只看到图形的一部分,甚至看不到图形,因此使用“Zoom(缩放)”命令将图形全部显示在屏幕上:
Command: zoom Enter
// 执行“ zoom ”命令
Specify corner of window, enter a scale factor (nX or nXP), or
[All/Center/Dynamic/Extents/Previous/Scale/Window]
// 选择“ All ”选项并确定
此时用户可以在屏幕上看到如图 2-16 所示的图形。
Step 4 图形特性设置
(1) 现在对绘制的图形做进一步设置。首先用鼠标依次选中外面的4条直线,被选中的图形显示为虚线状态,并带有蓝色的夹点,如图2-17所示。
(2) 在“Object Properties(对象特性)”工具栏上的“Color Control(颜色控件)”下拉列表框中选择“Cyan(青色)”项,在“Lineweight Control(线宽控制)”下拉列表框中选择“0.30 mm”项,从而为选中的4条直线赋予颜色(Color)特性和线宽(Lineweight)特性,如图2-18所示。
篇7:AutoCAD绘制简单几何图形
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AutoCAD的基本界面和基本知识,在这一节中将使用AutoCAD来绘制一些简单的图形,以进一步增强对AutoCAD的感性认识,
2.5.1 实例1 绘制短管的侧视图
Step 1 创建新图形文件
(1) 启动AutoCAD 2002系统,在“AutoCAD 2002 Today(AutoCAD 2002今日)”窗口中选择“Create Drawings(创建图形)”选项卡。
(2) 确定“Select how to begin(选择如何开始)”下拉列表框中为“Template(样板)”项,在“Recent Templates(最近使用的样板)”栏中选择“acad.dwt”项,如图2-15所示。
Step 2 图形绘制
(1) 首先绘制直线(Line),在AutoCAD中可通过指定两个端点坐标的方法来绘制一条直线。选择“Draw(绘图)”工具栏中图标,并根据提示在命令行中输入:
Command: _line Specify first point: 0,4 Enter
// 指定第一点坐标为( 0,4 )
Specify next point or [Undo]: 12,4 Enter
// 指定下一点坐标为( 12,4 )
Specify next point or [Undo]: Enter
// 按回车结束“ line ”命令
(2) 使用同样的方法在点(1,2)、(11,2)和点(1,6)、(11,6)之间分别画两条直线。
(3) 再次选择“Draw(绘图)”工具栏中图标,并在命令行中输入:
Command: _line Specify first point: 1,1 Enter
// 指定第一点坐标为( 1,1 )
Specify next point or [Undo]: 11,1 Enter
// 指定下一点坐标为( 11,1 )
Specify next point or [Undo]:11,7 Enter
// 指定下一点坐标为( 11,7 )
Specify next point or [Close/Undo]: 1,7 Enter
// 指定下一点坐标为( 1,7 )
Specify next point or [Close/Undo]: c Enter
// 选择“ Close ”选项并结束“ line ”命令
Step 3 显示控制
(1) 现在已经完成了主要的绘制工作。由于用户在屏幕上所看到的范围是有限的,有可能只看到图形的一部分,甚至看不到图形,因此使用“Zoom(缩放)”命令将图形全部显示在屏幕上:
Command: zoom Enter
// 执行“ zoom ”命令
Specify corner of window, enter a scale factor (nX or nXP), or
[All/Center/Dynamic/Extents/Previous/Scale/Window]
// 选择“ All ”选项并确定
此时用户可以在屏幕上看到如图 2-16 所示的图形。
Step 4 图形特性设置
(1) 现在对绘制的图形做进一步设置。首先用鼠标依次选中外面的4条直线,被选中的图形显示为虚线状态,并带有蓝色的夹点,如图2-17所示。
(2) 在“Object Properties(对象特性)”工具栏上的“Color Control(颜色控件)”下拉列表框中选择“Cyan(青色)”项,在“Lineweight Control(线宽控制)”下拉列表框中选择“0.30 mm”项,从而为选中的4条直线赋予颜色(Color)特性和线宽(Lineweight)特性,如图2-18所示。
提示 缺省状态下图形显示出的线宽均为 1 个像素。如果要在屏幕上显示图形所设置的实际线宽,则应按下状态栏中的按钮开关。
(3) 完成前一步骤后用户可按Esc键取消对象的选中状态。然后在“Object Properties(对象特性)”工具栏上的“Linetype Control(线型控件)”下拉列表框中选择“Other…(其他)”项,弹出“Linetype Manager(线型管理器)”对话框,如图2-19所示。
(4) 在“Linetype Manager(线型管理器)”对话框中单击按钮,弹出“Load or Reload Linetype(加载或卸载线型)”对话框,在其“Linetype(线型)”列表里选中“CENTER”项,然后按住Ctrl键的同时选择“DASHED”项,使这两项同时被选中(如图2-20所示),然后按 按钮返回“Linetype Manager(线型管理器)”对话框。
(5) 现在,“Linetype Manager(线型管理器)”对话框中的“Linetype(线型)”列表中增加了“CENTER”和“DASHED”两种线型,按按钮返回。
(6) 选择中间的直线,然后在“Object Properties(对象特性)”工具栏上的“Linetype Control(线型控件)”下拉列表框中选择“CENTER”项,并为其指定“Yellow(黄色)”颜色特性。
(7) 用同样的方法为其余两条直线赋予“Red(红色)”颜色、“DASHED”线型和“0.18mm”线宽等特性。
(8) 完成上述步骤后,结果应如图2-21所示。选择菜单【File(文件)】→【Save(保存)】保存该文件,并命名为“exam2-1.dwg”。
2.5.2 实例2 绘制短管的前视图
Step 1 图形绘制
(1) 在实例1的基础上绘制短管的前视图,
打开“exam2-1.dwg”文件,选择“Draw(绘图)”工具栏中 图标,并根据提示在命令行中输入:
Command: _line Specify first point: 14,4 Enter
// 指定第一点坐标为( 14,4 )
Specify next point or [Undo]: @8,0 Enter
// 指定下一点相对坐标为( 8,0 )
Specify next point or [Undo]: Enter
// 按回车结束“ line ”命令
(2) 选择“Draw(绘图)”工具栏中图标,并根据提示在命令行中输入:
Command: _line Specify first point: 18,0 Enter
// 指定第一点坐标为( 18,0 )
Specify next point or [Undo]: @8<90 Enter
// 指定下一点相对极坐标为( 8<0 )
Specify next point or [Undo]: Enter
// 按回车结束“ line ”命令
(3) 现在绘制圆(Circle),在AutoCAD中可使用多种方法来绘制圆,本例中采用“圆心-半径”来绘制。选择“Draw(绘图)”工具栏中 图标,并根据提示在命令行中输入:
Command: _circle Specify center point for circle or [3P/2P/Ttr (tan tan
radius)]:18,4 Enter
// 指定圆心点坐标为( 18,4 )
Specify radius of circle or [Diameter]: 3 Enter
// 指定圆半径为 3
(4) 使用同样的方法以点(18,4)为圆心,以2为半径再绘制一个圆。
Step 2 图形特性设置
(1) 选中步骤1中绘制的两条直线,并分别赋予“Yellow(黄色)”颜色特性和“CENTER”线型特性。
(2) 选中步骤1中绘制的两个圆,并分别赋予“Cyan(青色)”颜色特性和“0.30 mm”线宽型特性。
至此我们完成了全部的绘图绘制(见图2-22),保存并关闭文件。
2.5.3 实例绘制说明
1. 绘图命令的使用
从上面的实例中可以看到,在AutoCAD中绘制图形时应先输入相应的命令,如“line”、“circle”等。通常用户可采用如下几种方式来输入命令:
(1) 使用工具栏上的图标,如 、 等。
(2) 在命令行直接输入,如“line”、“circle”等命令。
(3) 使用菜单,如【Draw(绘图)】→【Line(直线)】、【Draw(绘图)】→【Circle(圆)】→【Center, Radius(圆心,半径)】等。
2. 图形特性的设定
绝大多数图形对象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如图层(Layer)、颜色(Color)、线型(Linetype)、线宽(Lineweight)以及打印样式(Plot Style)等。在“Object Properties(对象特性)”工具栏中显示了这些特性的当前设置,在用户创建图形对象时,其特性与当前设置保持一致。
如果用户选中了某一图形对象,则“Object Properties(对象特性)”工具栏中各项显示为该图形对象的特性设置。
如果用户需要改变某一图形对象的特性,则应先选中它,然后在“Object Properties(对象特性)”工具栏的相关项目中进行重新设定。
关于以上各公共特性的详细情况请参见第9章。
3. “line”、“circle”命令详解
“line”命令用于绘制直线。在AutoCAD中直线的概念相当于数学中的线段,即两点之间的连线。因此我们使用“line”命令绘制直线时只需要依次确定直线的两个端点即可,确定端点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在提示行输入点的坐标。二是使用鼠标在绘图区内选择某一点。
为了方便用户的操作,“line”命令提供了如下几个功能:
(1) 用户可以连续输入若干点p1、p2、p3…,系统将依次在这些点之间绘制相对独立的直线p1-p2、p2-p3、…。
(2) 用户在绘制过程中发现错误时,可不必取消命令,而可以使用命令提供中的“Undo(放弃)”选项依次取消已经确定了的端点(用户只需输入选项中大写字 母即可,如“Undo”选项可用字母“u”来表示),然后重新指定。
(3) 当用户利用连续画线功能绘制两条以上的直线后,则该命令可提供一个“Close(闭合)”选项。用户可输入“c”选择该选项,AutoCAD将自动连接用户确定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端点,形成一个封闭的环。
在AutoCAD中,“circle”命令提供了多种绘制圆的方法,具体介绍如下(见图2-23)。
• 方法 1 :圆心、半径法。用户指定圆心坐标和圆的半径值即可确定一个圆。
• 方法 2 :圆心、直径法。与方法 1 类似,用户指定圆心坐标和圆的直径值即可确定一个圆。
• 方法 3 :三点( 3P )法。只要用户指定圆上任意三个点即可确定一个圆。
• 方法 4 :两点( 2P )法。用户指定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即可确定一个圆。
• 方法 5 :相切、相切、半径法。用户需要先选择两个与圆相切的图形对象,然后在指定圆的半径,从而确定一个圆。
• 方法 6 :相切、相切、相切法。用户需要选择三个与圆相切的图形对象来确定一个圆。
用户在绘图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采用最为便捷、适宜的方法来绘制。
注意 在菜单【Draw(绘图)】→【Circle(圆)】中包括了以上六种方法的选项。但用户在命令行直接输入“circle”命令或使用 图标时,系统并没有直接给出第六种方法的提示,用户使用时应先选择3P法,然后利用“切点捕捉”功能来分别指定三个相切对象。“切点捕捉”功能详见2.6。
提示 AutoCAD系统为常用命令提供了更为快捷的别名,例如“line”命令的别名为“l”,“circle”命令的别名为“c”,这样用户在操作时只需输入一个字符即可激活相应的命令。其它命令别名参见相关章节。
专家指点 在绘制直线时,如果不直接指定其起点坐标而直接回车,则AutoCAD系统将自动选择在此之前最后一次绘制的线段(包括直线、圆弧、多段线等)的结束点为当前直线的起点。
篇8:AutoCAD利用控制点绘制样条曲线教程
AutoCAD样条曲线控制点是指通过指定控制点来绘制样条曲线,
1.单击AutoCAD2013工具栏“绘图”按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样条曲线控制点”;或执行命令:SPLINE
2.AutoCAD2013命令提示:
指定第一个点(指定样条曲线的第一个点)
3.输入下一个点(指定AutoCAD2013样条曲线控制点,用来调节曲线弧度)
4.输入下一个点(指定AutoCAD2013样条曲线控制点,用来调节曲线弧度)
重复单击确定控制点,来绘制样条曲线,
5.结束绘制按空格键,AutoCAD2013绘制的样条曲线如图:
二、当使用控制顶点创建AutoCAD2013样条曲线时,指定的点显示它们之间的临时线,从而形成确定样条曲线形状的控制多边形。
篇9:AutoCAD设置技巧
关于出图时线宽的参数设置技巧
大家都知道,在工程制图中每种线型都有相应的宽度,但在AutoCAD的图纸空间中,在视图区却不能显示出线型宽度的区别,在以前的版本中我们是通过线的颜色来区分线的宽度的(无法在视图区显示出来,除非通过“Pline”的命令在绘制图线的时候,设置定义线的宽度),在AutoCAD 中新增加了“LWEIGHT”(线型宽度设置)的命令,为图形的实体设置线宽,可通过打开状态行的“LWT”按钮来显示,这样便可直观地区分实体线型的信息。也可键入“LWEIGHT”命令,在出现Lineweight Settings 对话框后设置当前绘图的线宽,如想在屏幕上直观地显示出来,也必须打开“Display Lineweight”选项;
在AutoCAD 2000的图层设置中,新增一项“线宽”,可以在此设定线宽。在打印时,线宽参数设定的过程为:在下拉菜单“File”→“Plot...”→“Plot Device”→“Plot Style. Table”→“Acad.ctb→Edit”在“Plot Style. Table Editor”窗体中选取“From View”标签项。选取左边列表框中的颜色,这是指在AutoCAD中实体的颜色,然后在“Lineweight”下拉框中选定所需的线宽,在出图时将按不同的颜色对应不同的线宽绘制图形。
确定图形输出比例技巧
当我们绘制图形的比例与我们输出图形时使用的比例不同时,就会使原来绘制的图形中的文字标注等在输出的图形中发生变化,因此在绘制图形之前还须确定图形的输出比例。为了保证图形输出时文字的大小是我们所想要的,应在文字建立时使用如下公式:文字绘制高度=文字输出高度*图形输出比例的倒数;图形输出比例=输出图幅的长度(宽度)/图幅的长度(宽度)。
例如:我们按1:1的比例绘制一图幅为A0的图形,而我们准备按A1的图幅输出时,则图形的输出比例为:841与1189的比约为0.71,则绘制文字时其高度值应扩大为1/0.71=1.41倍才能保证我们想要的输出高度。对于已经绘制好的文字,可以用Scale命令来修改其比例。同理,绘制图线的宽度也应该考虑这点,其给定宽度等于输出宽度乘以其比例的倒数。
AutoCAD图形插入其他形式文稿时参数设置技巧
插入文稿的图形,如果使用系统的剪贴板或AutoCAD的“Export”命令,在AutoCAD 2000版本中则必须将“LWT”按钮打开,此时图形中各种线型的宽度都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然后使用剪贴板或“Export”命令,才有效地反映出各种线型。而对于以前的版本,如果采用此种方法,所转化的图像就没有线宽的区分(与屏幕显示的一样,都是细实线)。因此对于每种版本最好的方法是使用“PLOT”命令将图形输出打印为光栅图像文件(即以光栅文件的格式存储起来),再在文本编辑软件中插入此光栅图像文件。具体的做法是:下拉菜单“Tools”→ “Wizards”→“Add Plotter...”选择“Raster File Formats”类型的打印机,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喜
关于出图时线宽的参数设置技巧
大家都知道,在工程制图中每种线型都有相应的宽度,但在AutoCAD的图纸空间中,在视图区却不能显示出线型宽度的区别。在以前的版本中我们是通过线的颜色来区分线的宽度的(无法在视图区显示出来,除非通过“Pline”的命令在绘制图线的时候,设置定义线的宽度),在AutoCAD 2000中新增加了“LWEIGHT”(线型宽度设置)的命令,为图形的实体设置线宽,可通过打开状态行的“LWT”按钮来显示,这样便可直观地区分实体线型的信息。也可键入“LWEIGHT”命令,在出现Lineweight Settings 对话框后设置当前绘图的线宽,如想在屏幕上直观地显示出来,也必须打开“Display Lineweight”选项;
在AutoCAD 2000的图层设置中,新增一项“线宽”,可以在此设定线宽。在打印时,线宽参数设定的过程为:在下拉菜单“File”→“Plot...”→“Plot Device”→“Plot Style. Table”→“Acad.ctb→Edit”在“Plot Style. Table Editor”窗体中选取“From View”标签项,
选取左边列表框中的颜色,这是指在AutoCAD中实体的颜色,然后在“Lineweight”下拉框中选定所需的线宽,在出图时将按不同的颜色对应不同的线宽绘制图形。
确定图形输出比例技巧
当我们绘制图形的比例与我们输出图形时使用的比例不同时,就会使原来绘制的图形中的文字标注等在输出的图形中发生变化,因此在绘制图形之前还须确定图形的输出比例。为了保证图形输出时文字的大小是我们所想要的,应在文字建立时使用如下公式:文字绘制高度=文字输出高度*图形输出比例的倒数;图形输出比例=输出图幅的长度(宽度)/图幅的长度(宽度)。
例如:我们按1:1的比例绘制一图幅为A0的图形,而我们准备按A1的图幅输出时,则图形的输出比例为:841与1189的比约为0.71,则绘制文字时其高度值应扩大为1/0.71=1.41倍才能保证我们想要的输出高度。对于已经绘制好的文字,可以用Scale命令来修改其比例。同理,绘制图线的宽度也应该考虑这点,其给定宽度等于输出宽度乘以其比例的倒数。
AutoCAD图形插入其他形式文稿时参数设置技巧
插入文稿的图形,如果使用系统的剪贴板或AutoCAD的“Export”命令,在AutoCAD 2000版本中则必须将“LWT”按钮打开,此时图形中各种线型的宽度都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然后使用剪贴板或“Export”命令,才有效地反映出各种线型。而对于以前的版本,如果采用此种方法,所转化的图像就没有线宽的区分(与屏幕显示的一样,都是细实线)。因此对于每种版本最好的方法是使用“PLOT”命令将图形输出打印为光栅图像文件(即以光栅文件的格式存储起来),再在文本编辑软件中插入此光栅图像文件。具体的做法是:下拉菜单“Tools”→ “Wizards”→“Add Plotter...”选择“Raster File Formats”类型的打印机,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喜
欢方式给定打印机的名字,及生成图象文件的格式,包括BMP、JPG、TGA、PCX等常用的格式,并设定好其他的参数即可。对要输出的图形,使用“Plot”命令,把它打印成文件,这时图像中图线的宽度就与绘制时设定的一样显示出来,此后便可把生成的文件链接插入到文稿中了。由于AutoCAD文件缺省的底色是黑色,因此在用剪贴板进行文件的转换时,可单击绘图窗口下的“Layout”标签,转换到图纸空间去完成操作;也可通过“Tools”→“Options”→“Display”来改变模型绘制空间的底色,使它为白色即可。
图形插入文稿中,其大小、位置、边框等可能并不合适,这时需要对图形进行调整。以在Word 97中为例:用右键单击图形,弹出快捷菜单,打开“设置对象格式”对话框。首先选择“大小”选项,在“高度”或“宽度”编辑框中填入合适的数字,来控制图形的大小;再选择“环绕”,选择一种环绕的方式,再点击“图片”在“裁剪”编辑框输入合适的数字,将图形的多余的空白边框剪掉,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整个过程可以通过预览功能来适当调整图形的位置。
公差标注的技巧
标注时文字的书写应符合国家标准,即公差的字高应该比基本尺寸的字高小,故要注意这点要求。例如:要标注直径为88,上公差为+0.001,下公差为-0.002的一个尺寸,具体做法为:“Dim”→“Override”→点取“Primary Units”(设置基本尺寸的精度)的“Precision”,选择“0”,在Decimal中选择“‘.’”,在Prefix下拉框中输入“%C88”,然后点取“Tolerence”,在“Method”中选择“Deviation”,在“Upper value”编辑框中输入0.001,在“Lower value”中输入0.002(注意不要输入负号),在“Scaling For Height”中输入0.6,在“Vertical”中选择“Middle”,点击“OK”即可,这样标注的设置就完成了。当然,可以不进行这样操作,可以在命令行中直接输入:“%C88H0.6xS+0.001^-0.002”其中公差字高比例系数为0.6,H、S都应大写,而x为小写,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如果标注的偏差中有一个数“0”,而国标规定标注时上下偏差一定要上下对齐,故此时标注时应该在输入0时在其前边加一空格,使空格与“+”对齐。
篇10:AutoCAD草图设置
CAD为用户提供了许多种绘图的辅助工具,如栅格、捕捉、正交、极轴追踪和对象捕捉等,这些辅助工具类似于手工绘图时使用的方格纸、三角板,可以更容易、更准确地创建和修改图形对象,用户可通过“DraftingSettings(草图设置)”对话框,对这些辅助工具进行设置,以便能更加灵活、方便地使用这些工具来绘图。
使用捕捉和栅格(SnapandGrid)
Step1打开图形文件
在AutoCAD打开图形文件:
Step2设置捕捉和栅格
(1)选择菜单【Tools(工具)】→【DraftingSettings…(草图设置)】,弹出“DraftingSettings(草图设置)”对话框,并选择“SnapandGrid(捕捉和栅格)”选项卡,如图3-12所示。
(2)分别选中“SnapOn(启用捕捉)”和“GridOn(启用栅格)”开关,打开捕捉和栅格模式,并按图3-12所示内容进行设置,然后按键确认。
(3)现在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点的阵列,也就是栅格(Grid);当用户移动光标时会发现,光标只能停在其附近的栅格点上,而且可以精确地选择这些栅格点,但却无法选择栅格点以外的地方,这个功能称为捕捉(Snap)。如图3-13所示。现在就利用这两个功能来快速准确的绘图。在以下的绘制过程中,用户无需在命令行中输入点坐标,而可以直接利用鼠标准确地捕捉到目标点。
Step3绘制轴承支座侧视图
(1)使用“rectang”命令,在点(10,10)、(210,30)之间绘制一个矩形。
(2)使用“circle”命令,以(110,110)为圆心,分别以20、40为半径绘制两个圆。
(3)使用“line”命令,按下表所示分别绘制若干条直线。
(4)使用“line”命令,以点(50,30)为起点,使用切点捕捉绘制大圆的切线;用同样的办法以点(170,30)为起始点,绘制大圆的另一条切线,结果如图3-14所示。
Step4修改与设置
(1)从图3-14中可以看到,直线3和4与大圆相交叉的部分应该截掉。利用“trim”命令来完成这项工作。单击状态栏中的按钮关闭捕捉模式,选择“modify(修改)”工具栏中按钮,命令行提示如下:
关于“trim”命令参见第5章相关内容,
(5)设置直线1和2的颜色属性为“Yellow(黄色)”,线型为“CENTER”;设置直线5、6、7、和8的颜色属性为“Red(红色)”,线型为“DASHED”;其余图形的颜色属性为“Cyan”,线宽为“0.30mm”。
注意如果“CENTER”和“DASHED”线型不能显示,可在命令行输入:
Command:ltscaleEnter
LTSCALEEnternewlinetypescalefactor<1.0000>:7Enter
Regeneratingmodel
(6)完成后的结果如图3-15所示。单击状态栏上的GRID按钮关闭栅格模式,并保存文件。
实例说明
打开“DraftingSettings(草图设置)”对话框的方式:
菜单:【Tools(工具)】→【DraftingSettings…(草图设置)】
快捷菜单:在状态栏上的SNAP按钮、GRID按钮、POLAR按钮、OSNAP按钮和OTRACK按钮上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选择“Settings…(设置)”项命令行:dsettings(或别名ds、se)、ddrmodes
1.栅格(Grid)
栅格是绘图的辅助工具,虽然打开的栅格可以显示在屏幕上,但它并不是图形对象,因此不能从打印机中输出。
用户可以指定栅格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间距。在“DraftingSettings(草图设置)”对话框中,“GridXspacing:(栅格X轴间距)”编辑框和“GridYspacing:(栅格Y轴间距)”编辑框分别用于指定栅格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间距。其中,如果用户先设置了X轴间距值,则系统会自动将同样的值赋予Y轴间距;而如果用户先设置Y轴间距值,这时X轴间距值仍保持不变。利用这种办法用户可设置一个X轴间距与Y轴间距不等的栅格。
用户可改变栅格与图形界限的相对位置。缺省情况下,栅格以图形界限的左下角为起点,沿着与坐标轴平行的方向填充整个由图形界限所确定的区域。在“Snap(捕捉)”栏中的“Angle(角度)”项可决定栅格与相应坐标轴之间的夹角;“Xbase(X基点)”和“Ybase(Y基点)”项可决定栅格与图形界限的相对位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