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二三四五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网络时延的几个概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网络时延的几个概念,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网络时延的几个概念
假设一个数据包X从路由器A到路由器B,我们来分析下,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包X从A到B的总时延:
当A接收到数据包时,会检测数据包的首部,决定将该数据包导向哪一个链路上,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叫做节点处理时延,路由器的优劣对处理时延起决定性的作用。
知道了该数据包该导向哪个链路上后,接下来数据包要经历排队时延,排队时延取决于先期到达的,正在排队等待向该链路传输数据包的数量。如果队列是空的,并且没有其它分组正在传输,那么排队时延就为0。
当先期到达的数据包,传输完毕后,我们就经过了排队时延,就下来就是将X全部数据推向链路,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就是传输时延,
传输时延取决于数据包X的长度和链路传输速率决定。链路的传输速度的单位是bit/s。传输速率主要与该以太网链路的速率有关。如在100M/s的以太网链路中,那么链路传输速率就是100M/s。
当X所有的数据全部推到链路上后,这是就进入了传播时延。传播时延取决于传播的距离及传播速度。传播速度取决于该链路的物理媒介,如光纤,双绞线等,一般等于或者小于光速。单位是m/s。
经历过传播时延后,数据包X就能到达目的地路由器B了。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节点总时延的计算公式:
节点总时延= 节点处理时延+ 排队时延+ 传输时延+ 传播时延
摘自 Binbby的专栏
篇2:时延
时延是指数据包第一个比特进入路由器到最后一比特从路由器输出的时间间隔,
时延
,
在测试中通常使用测试仪表发出测试包到收到数据包的时间间隔。时延与数据包长相关,通常在路由器端口吞吐量范围内测试,超过吞吐量测试该指标没有意义。
篇3:网络出版概念辨析
网络出版概念辨析
【内容提要】本文在分析出版界、学术界和Adobe公司对网络出版的不同看法的基础上,界定网络出版这一概念应有的内涵。【摘 要 题】图书情报工作论坛
【英文摘要】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different views &nb
【 正 文】
网络出版是伴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电子出版形式,是与单机型的电子出版相对的一个概念。随着上网用户日益增多,网络出版物的品种亦越来越丰富、质量也越来越高。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网络出版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有的人把报刊、图书上网称为网络出版,有的人把网上书店、网络印刷称为网络出版。出版业、新闻业、娱乐业、IT业、政府、立法部门从不同角度对网络出版做出不同的界定。总起来说,网络出版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最为狭义的定义认为网络出版就是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将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传统出版流程中的编印发环节的商业性活动。最为宽泛的界定则将网络出版定义为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内容的过程。
1出版界的看法
出版界的一般看法是,网络出版是指利用因特网发布(传播)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供大众使用的行为。既包括传统出版单位把传统出版物上网,也包括ICP(因特网内容服务商)和个人在网上发布信息和作品。但是具体看法却不相同:
①一种看法认为,网络出版是以网络为介质,大幅度简化出版程序、降低出版成本、通过网上支付系统完成下载图书在线阅读的一种交易行为。
②有的出版业内人士强调的是网络出版的主体合法性,认为网络出版是: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网络出版与传统纸介质图书出版相比,具有产品数字化、流通网络化和交易电子化三个明显的特点。
③有人认为,网络出版就是著作权人通过因特网发布自己关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成果,并让受众自由方便实时阅读或下载的全开放的一种新的出版行为。
④另有人认为:所谓网络出版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发表、记录、存储、阅读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出版不是网络和传统出版的整合,它与包括电子出版在内的音像、图书、杂志等传统出版有着本质不同。网络出版要求网络产品数字化,其形式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有在线阅读、ebook(电子图书)、POD(按需印刷)等形式。
⑤也有人认为网络出版目前大约有5种类型。第一种模式是目前国外较为流行的自行出版,个人就是在线出版商。第二种形式就是以网络公司为主体,谋求各种出版商服务或者代理权,出版电子图书并进行销售,然后给出版商提成版税。第三种模式是出版商自行出版发行电子图书。第四种方式是POD这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在美国进行绝版书和小批量书的出版发行。第五种模式是微软开发的ebook软件。
网络出版物的形式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在计算机上直接阅读、通过专门的阅读器阅读,以及印刷到纸介质上阅读。
⑥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许超则从版权的角度来界定网络出版,认为只有有形物的发行才构成出版,如书、报、刊、磁带、录像带、VCD、电影拷贝、制成CD―ROM的软件等。没有有形物则不构成出版。在网络上传播的只是虚拟的电磁波信号,用户主动获取信息,并自行保存在硬盘上。因此,尽管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在传播作品的性质上相类似,但是传播方式却有本质区别。网络出版仅仅是公众对网络传播的习惯性称呼,而不是著作法意义下的出版。
⑦人民时空(由人民出版社发起组建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副总经理黎松则十分强调出版的商业交易环节。在他看来,出版是将信息经过加工、整理,通过某种载体、通过交易发布出去的.过程,是具有商业意义的传播,而非公益活动。是否产生交易是判断出版的一个重要标准,即便是将作品放到网上供免费浏览,尽管不直接产生利润,但是商家通过收取广告费等手段来获利,因而也可纳入出版活动的范畴。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言论就不属于网络出版。
2学术界的看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匡文波老师对网络出版和网络出版物多有研究,他认为所谓网络出版物是指将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的出版物。网络出版物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以电子介质为存储媒介,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保存的目的。网络出版物亦是电子出版物的一种类型,与之对应的是非网络(封装型)的电子出版物。目前一般所说的网络出版物是指基于因特网的网络出版物。按照出版物的不同性质,网络出版物可以分为: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网络论坛、MAIL INGL IST等。
清华大学传播系教授、多媒体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博士认为,出版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精神产品公开向社会发布的过程。网络出版尽管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于传统出版,如具有人机交互、即时更新、海量存储等新特点,但在出版的内涵上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他还强调,网络出版并不等同于网络信息传播,眼下的讨论实际上大都集中在后者。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谢新洲老师认为,广义上,信息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的过程都可以叫做作网络出版;从狭义上讲,网络出版是指出版单位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信息的过程,即出版主体限定为传统出版单位。他认为,要跳出传统出版的概念,把网络出版看成一个全新的事物,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王锦贵老师对网络出版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他认为:网络出版就是将作者的著作经过加工后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以电子文献的形式广为传播(出版发行)。它的实质是拥有固定域名并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实体,以计算机网络为介质,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信息传递模式。网络出版概念和行为是传统的出版概念和出版行为在互联网时代合乎逻辑的延伸。按照一般的理解,出版概念和行为包括三个方面:编辑加工、复制和发行。我国发布了《出版管理条例》,其中对出版活动作了限定:“本条例所称出版活动,包括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者复制、发行。本条例所称出版物,是指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这就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出版概念和出版活动的界定。同样,网络出版也包括这三个方面:编辑加工、复制和发行,只不过后两者因通过互联网进行而与传统出版有了不同的表现。同时,他认为网上发布从广义角度来看,应属于网络出版范畴。从出版的定义和目的来看,出版是促进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活动,出版的目的是将经过筛选整理的信息尽可能快地向用户、读者传播。验之以网上发布活动,我们可以看出,网上发布一般是经过
选择的(经过网络编辑筛选加工),并且通过网络向用户尽可能快地传播。虽然表现形式与传统出版有所不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因此,目前的网上发布除了BBS、E-mail及chat(网上聊天)等少数内容外,大部分可归于网络出版的范围。他认为,不能拿传统的图书出版来规范今天的网络出版。图书出版一般要经过编辑、印刷、发行三个阶段,但我们不能认为不具备三个阶段的信息传播行为就不是出版。比如古代印刷术发明前,图书的复制主要靠手抄,手抄其实也是一种出版活动。再比如封建王朝的石经刊布,尽管没有复制和发行阶段(由读书人以捶拓等方式进行传播),也仍是一种出版活动。依此来看,网络出版尽管可能不具备复制和发行等阶段,其编辑水平和标准尚不规范,但它仍然属于出版的范畴。因此,网络出版既可以是传统出版手段(印刷出版)在因特网时代的新形式;也可以是利用网络进行信息发布、网上交易等活动。
3泛网络出版
3月14日,美国畅销小说作家Stephen King发表了小说《骑弹飞行》,这是第一部只发行eBook,不发行印刷本的书,小说发表的第一天就被下载了40万份,与印刷书相比,以前新发行的小说第一天销售的最好记录是7.5万本,传统书的售价在30至40美元之间,而这本eBook只卖2.5美元,Stephen King在推出这本仅仅70多页的恐怖小说的半个月内,个人获得的版税就超过了40万美元,如果只通过传统的方式来出版的话,他只能挣1万美元的版税。这件事在电子书籍销售史上创造了传统出版界所没有的奇迹,同时,也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网络出版热潮。并由此引发了仅次于微软公司的美国第二大电脑软件供应商Adobe提出了“泛网络出版”(Network Publishing)的概念,泛网络出版认为在第三代互联网条件下,即在信息技术产品和基础网络的发展实现了可以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上获得生动的、个性化的信息的条件下,出版内容的创造可以在跨媒体、跨设备、跨标准中进行,新旧出版业中的所有业务可以融为一体,包括个人在内的所有出版者都可以在更为综合的内容和更加个性化的形式之间自由取舍。泛网络出版的目标是要满足尽可能多的媒体形态和更具个性化需求的出版市场,使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通过纸张、因特网数据流等多种媒体同时传播,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设备的个性化出版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设备:计算机、掌上电脑、机顶盒、手机甚至冰箱和微波炉,随时、随地地获取各种所需的信息,而相关技术和标准的出现又使这种期望成为现实。
更多的网站、更多的网页、更多的媒体和更多的个性化定制内容,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出版市场将发生深刻变革。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组织或机构利用因特网发布的每一个信息,都是一次出版过程,与此同时,每一个人看到的每一个信息,无论信息的载体是纸张、网络还是路牌广告都是一次阅读出版物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出版正变得无所不在,每一个人既是出版者又是阅读者,我们迎来了跨媒体的泛网络出版时代。这是一个出版高度个性化的时代,每一个人不仅可以出版仅仅属于自己的高度个性化的内容,而且可以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读取仅仅自己感兴趣的出版物,实现出版物与读者之间的1∶1。
4本文对网络出版概念的界定
综上所述,无论是网络出版(包括狭义的和广义的),还是泛网络出版,以及上述的BBS(电子公告牌)、E-mail(电子邮件)及chat(网上聊天)等,如果根据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肖东发老师的一贯主张“公之于众即为出版”,并且作进一步合理推论,都可以包括在网络出版范围之内。持此观点的并非一家之言,例如,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的付立宏老师在有关网络出版的伦理讨论中也认为BBS是网络出版的一种形式。所以笔者认为网络出版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网络出版既可以是传统出版手段(印刷出版)在因特网时代的新形式;也可以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发布、网上交易等各种活动。
【参考文献】
1余敏.加入WTO与中国出版业发展.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5
2陈玲.网络出版:从概念到行动.中华读书报,,5,10
3http://www.cgan.net/book/books/print/netpub/link/tedian.htm
4林江.宽带时代的网络出版及其监管.中国出版,2001(8)
5http://www.cgan.net/book/books/print/netpub/link/dingyi.htm
6高朝阳.对网络出版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科技与出版,2001(2)
7http://www1.yb.jl.cn/ybxx/xwkd/kj/xx15.htm
8http://www.bjprint.net/news/2001/01/0110/011003.htm
9谢新洲.数字出版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0王锦贵,王京山.网络出版探析.中国出版,2001(5)
11陈充,林智敏.网络出版:山雨欲来.企业家天地,2001(1)
12付立宏.网络伦理研究.情报学报,2001(4)

篇4:网络出版概念辨析
网络出版概念辨析
【内容提要】本文在分析出版界、学术界和Adobe公司对网络出版的不同看法的基础上,界定网络出版这一概念应有的内涵。【摘 要 题】图书情报工作论坛
【英文摘要】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different views &nb
【 正 文】
网络出版是伴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电子出版形式,是与单机型的电子出版相对的一个概念。随着上网用户日益增多,网络出版物的品种亦越来越丰富、质量也越来越高。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网络出版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有的人把报刊、图书上网称为网络出版,有的人把网上书店、网络印刷称为网络出版。出版业、新闻业、娱乐业、IT业、政府、立法部门从不同角度对网络出版做出不同的界定。总起来说,网络出版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最为狭义的定义认为网络出版就是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将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传统出版流程中的编印发环节的商业性活动。最为宽泛的界定则将网络出版定义为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内容的过程。
1出版界的看法
出版界的一般看法是,网络出版是指利用因特网发布(传播)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供大众使用的行为。既包括传统出版单位把传统出版物上网,也包括ICP(因特网内容服务商)和个人在网上发布信息和作品。但是具体看法却不相同:
①一种看法认为,网络出版是以网络为介质,大幅度简化出版程序、降低出版成本、通过网上支付系统完成下载图书在线阅读的一种交易行为。
②有的出版业内人士强调的是网络出版的主体合法性,认为网络出版是: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网络出版与传统纸介质图书出版相比,具有产品数字化、流通网络化和交易电子化三个明显的特点。
③有人认为,网络出版就是著作权人通过因特网发布自己关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成果,并让受众自由方便实时阅读或下载的全开放的一种新的出版行为。
④另有人认为:所谓网络出版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发表、记录、存储、阅读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出版不是网络和传统出版的整合,它与包括电子出版在内的音像、图书、杂志等传统出版有着本质不同。网络出版要求网络产品数字化,其形式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有在线阅读、ebook(电子图书)、POD(按需印刷)等形式。
⑤也有人认为网络出版目前大约有5种类型。第一种模式是目前国外较为流行的自行出版,个人就是在线出版商。第二种形式就是以网络公司为主体,谋求各种出版商服务或者代理权,出版电子图书并进行销售,然后给出版商提成版税。第三种模式是出版商自行出版发行电子图书。第四种方式是POD这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在美国进行绝版书和小批量书的出版发行。第五种模式是微软开发的ebook软件。
网络出版物的形式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在计算机上直接阅读、通过专门的阅读器阅读,以及印刷到纸介质上阅读。
⑥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许超则从版权的角度来界定网络出版,认为只有有形物的发行才构成出版,如书、报、刊、磁带、录像带、VCD、电影拷贝、制成CD―ROM的软件等。没有有形物则不构成出版。在网络上传播的只是虚拟的电磁波信号,用户主动获取信息,并自行保存在硬盘上。因此,尽管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在传播作品的性质上相类似,但是传播方式却有本质区别。网络出版仅仅是公众对网络传播的习惯
[1] [2] [3] [4]
篇5:如何减少IP语音网络传输时延
网络传输时延表示通过IP网络的单向时延,如果经过Internet,很多因素可以影响数据流而且不受控制,这些因素包括语音数据报传输过程中必经路由器的流量状况、每个路由器的处理能力、连接路由器线路的带宽、网络进入点和输出点之间路由器的数目等。ISP可能会提供端到端的服务等级协议(SLA)保证,但不管有没有SLA,在Internet上实现一个VoIP应用程序之前都要考虑先运行Ping和Traceroute程序。
向目的网络的路由器发出Ping命令可以得到往返的时延,此时间除以2就得出了单向时延的近似值,
如果单向时延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要使用Traceroute命令了。Traceroute可以显示到达目的网经过的每一跳的时延。仔细检查经过的路由就可以发现一个或者更多个潜在的超载路由器,这些路由器会造成较多的时延。最好的方法是ISP用新的路由器来替换老路由器或者增加网络带宽。
使用Ping和Traceroute命令时,应该注意要在一天的各个时段进行测试,并且测试若干天,才能保证能够获得准确的数据。另外需要注意,第一次运行程序可能会得到混乱的时延值,这是因为运行时要输入目的IP地址,如果输入的主机名不是预定的IP地址,程序要进行DNS解析,从而使第一个往返时延增加。
篇6:分组交换网络的概念
分组交换网是继电路交换网和报文交换网之后一种新型交换网络,它主要用于数据通信,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的交换方式,它将用户的报文划分成一定长度的分组,以分组为存储转发,因此,它比电路交换的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时延要小,而具有实时通信的能力。分组交换利用统计时分复用原理,将一条数据链路复用成多个逻辑信道,最终构成一条主叫、被叫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送通路,称之为虚电路(V.C)实现数据的分组传送。
分组交换网具有如下特点:(1)分组交换具有多逻辑信道的能力,故中继线的电路利用率高;(2)可实现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码型、速率和规程之间的终端互通;(3)由于分组交换具有差错检测和纠正的能力,故电路传送的误码率极小;(4)分组交换的网络管理功能强。
分组交换的基本业务有交换虚电路(SVC)和永久虚电路(PVC)两种。交换虚电路如同电话电路一样,即两个数据终端要通信时先用呼叫程序建立电路(即虚电路),然后发送数据,通信结束后用拆线程序拆除虚电路,
永久虚电路如同专线一样,在分组网内两个终端之间在申请合同期间提供永久逻辑连接,无需呼叫建立与拆线程序,在数据传输阶段,与交换虚电路相同。
分组交换数据网是由分组交换机、网路管理中心、远程集中器、分组装拆设备以及传输设备等组成。(1)分组交换机实现数据终端与交换机之间的接口协议(X·25),交换机之间的信令协议(如X·75或内部协议),并以分组方式的存储转发、提供分组网服务的支持,与网路管理中心协同完成路由选择、监测、计费、控制等。根据分组交换机在网络中的地位,分为转接交换机和本地交换机两种;(2)网路管理中心(NMC)与分组交换机共同协作保证网路正常运行。其主要功能有网路管理、用户管理、测量管理、计费管理、运行及维护管理、路由管理、搜集网路统计信息以及必要的控制功能等等,是全网管理的核心;(3)分组装拆设备(PAD)的主要功能是把普通字符终端的非分组格式转换成分组格式,并把各终端的数据流组成分组,在集合信道上以分组交织复用,对方再将收到的分组格式作相反方向的转换。(4)远程集中器的功能类似于分组交换机,通常含有PAD的功能,它只与一个分组交换机相连,无路由功能,使用在用户比较集中的地区,一般装在电信部门。
篇7:微波时间传递精度和时延分析
微波时间传递精度和时延分析
分析了引起微波时间传递系统时延变化的原因和单向及双向时间传递比对精度;分析表明,根据微波双向时间比对的`长期测量数据可对搬钟实验得到的时延值进行修正,采用该修正结果可减小单向时间比对的误差.
作 者:车爱霞 CHE Ai-xia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710600 刊 名:时间频率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ME AND FREQUENCY 年,卷(期): 32(1) 分类号:P127.1 关键词:微波时间传递 时延 时间差 比对精度篇8:网络病毒基本入门―概念解析
了解病毒
目前所知已有数万病毒存在,而且每天还有更多的病毒被制造出来,计算机病毒曾经普遍存在于DOS 或Windows 环境中,但今天的病毒可以通过发掘企业网络中、电子邮件系统中和Web 站点中的漏洞而制造大的灾难。
计算机病毒可以大概地分为以下类别:
ActiveX 恶意代码- 驻留在Web 页面中执行ActiveX 控件
引导区病毒- 感染分区或磁盘的引导扇区
COM 和EXE 文件感染病毒- 带有.com 或.exe 扩展名的可执行程序
Java 恶意代码- 使用Java 编写或嵌入的独立于操作系统的病毒码
宏病毒- 编码为应用程序宏且通常包含在文档中的病毒
特洛伊木马- 不复制自身但驻留在系统中执行恶意活动(如打开端口使 进入)的可执行程序
HTML、VBScript. 或javascript. 病毒- 驻留在Web 页面中且通过浏览器下载的病毒
计算机蠕虫- 一种可以向其他计算机系统传播(通常经由电子邮件)其自身功能副本或片段的自包含程序(或程序组)。
网络病毒概述
严格地说,通过网络传播的病毒不是网络病毒,
只有上面提到的蠕虫等一些威胁可以算作网络病毒。网络病毒专门使用网络协议(如TCP、FTP、UDP、HTTP 和电子邮件协议)来进行复制。它们通常不修改系统文件或硬盘的引导区。网络病毒感染客户计算机的内存,强制这些计算机向网络发送大量通信,因而可能导致网络速度下降甚至完全瘫痪。由于网络病毒保留在内存中,因此传统的基于磁盘的文件I/O 扫描方法通常无法检测到它们。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在当今日益互连的工作环境(电子邮件、Internet、Intranet、共享驱动器、FTP 站点、可移动驱动器等)中,病毒可以在瞬间爆发。过去的病毒通常通过文件和磁盘共享传播,而现在的病毒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感染计算机、邮件系统、Web 服务器和LAN。
防毒措施
1、不要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尤其是邮件的附件。
2、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
3、将浏览器的安全级别设为中级以上。
4、不要随便登录不明网站。
5、Office软件的安全级别设定为中级以上。
6、使用光盘、软盘进行数据交换前,先对其进行病毒检查。
7、将系统配置改为从硬盘引导,不要用软盘引导系统,防止感染引导型病毒。
8、做好系统和重要数据的备份,以便能够在遭受病毒侵害后及时恢复。
9、发现网络和系统异常,及时与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或防病毒厂家联系。
10、多注意赛迪网技术天地的安全栏目。:)
篇9:网络规划方案书(概念版)
网络规划方案书(概念版)
第一步是收集该组织的信息,这些信息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该组织的历史与目前的状况。2、工程的进展状况。3、操作的策略与管理的程序。4、办公系统和应用程序。5、网内最终用户的观点。这个步骤可以帮助你解决和定义任何你可能面对的问题(比如,你可能会发现远程的房间没有网络接入)。第二步就是对以后的网络用户目前与预期的需求做一个详细的分析、评估。第三步是确认该组织已有资源与局限性。组织的已有资源对新局域网内应用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类: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人力资源。你应该记录该组织目前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确认对以后硬件和软件的需求。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帮你制订培训计划,需要多少人力对局域网进行支持。你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包括一下内容:1、该组织的`财政状况如何?2、这些资源如何整合与共享?3、有多少人使用网络?4、网络最终用户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如何?5、网络最终用户对计算机还有计算机应用的态度如何? 对搞工程的兄弟有帮助好啊.支持.有帮助,谢谢主还可以,我顶可以作为参考.说的好。好象很深呀看不懂如果有个最终的报告参考书最好了不过说的很正确不错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