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yGar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教案,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教案

篇1:《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教案

《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教案)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本单元主要讲文化的内涵(本质、形式、特点)、影响(作用) 知识要点分析 1、内涵(本质、形式、特点)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本质: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3)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4)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影响(对社会、对个人)   A 对社会的影响(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1)  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3)  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B对个人的影响(作用)   (1)影响方式: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影响内容: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影响特点:①潜移默化的影响: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又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②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影响的双重性: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腐蚀人的精神世界,对个人发展起阻碍作用;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复习要点 本单元主要讲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知识要点分析  一、文化的发展 1、发展历程 :文化传承 (1)  横向:文化传播 ①前提条件:文化的多样性   A含义: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B主要例证: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要保护文化遗产。 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D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原则及意义: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a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b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总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坚持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  ②含义及手段: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到发展阶段,但是新的传媒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主要途径:a商业活动。b人口迁徙。c教育: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 ④重要意义:有利于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有利于推动人类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2) 纵向:文化继承 :1)前提条件:传统文化:A含义及特点: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继承性的表现: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  C影响及态度:双重影响: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臭味相投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 2)继承与创新的关系:a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b二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c文化传承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3)  发展实质:文化创新 :A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来源;动力;目的和标准);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有反作用  B文化创新的原因:必要性:a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b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重要性。  重要性a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C文化创新的途径:①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基本途径之一(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③基本途径之二(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3、影响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文化也会以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过程。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节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信息技术进步和运用,使得收集、选择、传递等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极大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 (3)思想运动的变革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的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撞击,从而催生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 (4)教育: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复习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 2、博大精深。 1、源远流长 (1)发展历程:   (2)主要见证:①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史书典籍

篇2:七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有哪些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人:

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⑵距今年代:约一百七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⑷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

二、北京人:

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⑵距今年代: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⑷历史地位: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三、山顶洞人:

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⑵距今年代:约三万年。

⑶生产生活: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与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生活的集体——氏族。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原始居民:(南方的代表)

⑴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

⑵距今年代:约七千年。

⑶种植作物: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南方雨水多,气候温暖)

⑷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子(南方多雨潮湿,干栏式可以通风防潮),过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陶器,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北方的代表)

⑴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

⑵距今年代:约五六千年。

⑶种植作物: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国家。(粟,北方通称谷子,去壳后叫小米)

⑷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饲养猪狗等动物,用骨制箭头、鱼叉、鱼钩打猎捕鱼。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住半地穴式房子(北方寒冷,干燥),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北方)

⑴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

⑵距今年代:约四五千年。

⑶生产生活:用磨制石镰、石锄,陶器有黑陶、白陶。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第三课 华夏之祖

一、炎帝:

⑴黄河流域著名部落首领,曾与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大败东方的蚩尤部落。

⑵炎、黄部落结盟后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二、黄帝:

⑴黄河流域著名部落首领,曾与炎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部落。

⑵炎、黄部落结盟后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⑶号称“人文初祖”。①相传建造房屋,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基础。②其妻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下属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等。③后人常以“炎黄子孙”自称。

⑷孙中山赞黄帝:“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毛泽东语: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三、尧、舜、禹的传说:

⑴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①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②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③禹: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⑵禅让制: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后,推举舜做继承人。舜年老后,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传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

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由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奴隶制国家的国王。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篇3:七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有哪些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兴衰:(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⑴启承禹位:启,夏王朝的第二代国王,他继承其父禹的位置,从此,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⑵政权地点:阳城。

⑶政权性质:奴隶制政权。

⑷灭亡:公元前16,最后一个国王夏桀暴虐,被商汤所灭。

二、商朝兴衰:

⑵盘庚迁都:①君主:盘庚。②都城:殷。所以商朝也称殷朝。

⑶灭亡: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军阵前倒戈),商纣王(使用炮烙,“以酒为池”“悬肉为林”)鹿台自焚而死。

三、西周兴衰:

⑵灭亡:①公元前771年。②君主: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道路以目”)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⑶实行分封制。

四、分封制的实行

⑴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⑵内容:①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⑶影响: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⑴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

⑵商代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代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⑶与商周同期的西南成都平原,也盛行青铜文化,代表:“三星堆”文化。

二、瓷器:夏、商、西周的陶瓷业也很发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三、玉器:夏、商、西周时期,玉器制造业很兴盛,玉器雕刻工艺达到很高水平。

四、农业和畜牧业:

⑴后代称“五谷”的农作物,商周已经齐备,农业上会选种、施肥、治虫害。

⑵家禽家畜主要品种,商朝已有,还建有牲畜圈栏。商王室和贵族有专门的牧场。

五、奴隶的悲惨生活:

⑴在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奴隶。

⑵奴隶没有人身自由,有的要戴枷锁,可以随意转让和买卖。祭祀祖先时,屠杀奴隶做供品。奴隶主死了,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争战而得名,战国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春秋和战国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二、春秋争霸:

⑴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

⑵齐桓公称霸:①任用管仲为相(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实行改革,使齐国富兵强。②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⑶晋文公称霸:①通过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②在城濮之战(“退避三舍”)中大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

⑷楚庄王称霸。

⑸春秋争霸的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此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出现了统一的趋势。

三、战国七雄:

⑴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⑵方位:齐——东方;楚——南方;秦——西方;燕——北方;赵、魏、韩——中央(由北向南)。

⑶主要战役:①桂陵之战(齐魏:围魏救赵)②马陵之战(齐、魏)③长平之战(秦、赵)。从此,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了。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⑴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⑵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⑶影响: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二、都江堰

⑵人物: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⑶目的:防洪灌溉

⑷作用: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三、商鞅变法

1.背景:⑴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和推广,土地逐步私化。⑵封建地主阶级产生,封建经济发展。⑶各国纷纷展开变法运动。

2.目的: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4.内容:⑴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⑵奖励耕战。①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②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⑶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5.作用:⑴秦国经济得到发展;⑵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⑶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6.战国时变法的影响:

⑴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⑵地主阶级统治代替奴隶主贵族统治。

⑶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一、汉字的演变:

1.演变的过程:甲骨文、金文(铭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以“马”为例)

2.几种主要的文字:

⑴甲骨文:①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②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开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③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⑵金文: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它比甲骨文规范。

⑶大篆: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称为“大篆”。

⑷小篆:秦统一六国后,为了规范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废除了原来六国的文字。

⑸隶书:秦朝时在小篆的基础上,推出的一种笔画更为简单的文字,叫做隶书。

⑹楷书:魏晋时期,书法字体逐渐变化,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而且,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

1.商朝甲骨文有日食和月食的记载。

2.夏朝就有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3.扁鹊: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总结出得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1.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代表:编钟。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一、孔子

1.生平: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

2.历史地位:

⑴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⑵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

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3.政治主张:

⑴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⑵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4.教育上的贡献:

⑴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号称“孔门三千”)。

⑵注意“因材施教”。

⑶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⑷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⑸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孔子的言论在由其弟子等整理,记载在编成的《论语》中。

二、老子

1.生平: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

2.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

3.主要学说:《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三、百家争鸣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讨论,形成“百家争鸣”。

2.主要流派及思想主张:

⑴墨家:

①代表人物:墨子(名翟,鲁国人)。

②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⑵儒家:

①代表人物:孟子(名轲,邹国人)、荀子(名况,赵国人)。

②思想主张:

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以“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使自然资源能持续利用。(孟子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能够认识自然,并要按自然规律去办事。

⑶道家:

①代表人物:庄子(名周,宋国人)。

②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反对孔子在鲁国想要恢复西周制度的做法。

⑷法家:

①代表人物:韩非子(韩国人)。

②思想主张: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

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⑸兵家:

①代表人物:孙武(春秋晚期人,兵家鼻祖,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②军事思想:“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篇4:七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有哪些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一、秦统一六国(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2.人物:嬴政(秦始皇)。

3.定都:咸阳。

4.意义: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⑴目的:为了适应统一的新形势,加强封建统治。

⑵主要措施: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③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这一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毛泽东:百代都行秦政制,就是指郡县制。)

2.采取措施,巩固统一:

⑴统一货币。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⑵统一度量衡。对全国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⑶统一文字。先后有小篆和隶书。

⑷实行焚书坑儒:

①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②内容: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后又把暗中批评他的儒生在咸阳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③评价:秦始皇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是必要的,但“焚书坑儒”这种做法是既残暴又愚蠢的,它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郭沫若:“书藉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3.北筑长城、开发南疆:

⑴修筑长城:

①目的:为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并移民垦田戍边)。

②人物:秦始皇、蒙恬。

③起止:东:辽东。西:临洮。

④地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同时,也是秦暴政的历史见证。

⑵开发南疆:

①派兵统一东南、岭南地区,开发经济。

②兴修灵渠,沟通长江与珠江水系。

4.秦朝疆域:东至大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

1.徭役:秦始皇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每年役使七十多万犯人和奴隶,加上修长城、修驰道,每年服役不下三百万人。使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赋税:很重,农民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3.刑法:残酷,但是死刑就有十多种,如车裂。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牵连。

4.秦二世:和赵高狼狈为奸,任意屠杀他得兄长姐妹和文武大臣。埋葬秦始皇时,大量宫女殉葬,修墓工匠也被关在墓里闷死。

二、陈胜吴广起义

1.公元前2,九百多农民,被征发渔阳戍守长城。走到大泽乡遇上连日大雨冲毁道路,不能按期到达,按法要处斩。陈胜吴广设计杀死押送的军官,号召大家起义。(陈胜: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西汉的建立

2.建立者:刘邦,汉高祖,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成语:项羽的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刘邦的“约法三章”;项羽与刘邦的鸿门宴“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一、文景之治

1.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

2.到景帝后期,国家粮仓丰满,府库有大量铜钱。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汉武帝生平:名刘彻,是汉朝著名的帝王,他在位期间,西汉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思想文化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2.主要统治措施:

⑴政治上:解决王国问题。

①背景: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势力相当大,严重威胁中央政权。

②措施: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准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

③影响:解决了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⑵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①背景: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聚集于诸侯门下,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②目的: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政权。

③提出者:董仲舒(《汉书》记载: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

④内涵: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排斥。

⑤相关措施:在长安设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为主要教材。

⑶军事上:解除匈奴的威胁。

①组织强大骑兵,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②公元前1,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大胜而归,经漠北之战后,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

⑷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上: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与西域的交往。(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汉书》)

⑸重视经济发展:

①治理黄河;

②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③实行经济上的大一统。

三、东汉的统治

1.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

2.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中兴”。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一、治理黄河和农业进步

1.汉武帝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武帝下令治理黄河,有八十多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水灾。

2.西汉末年,黄河水患又严重起来,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以后八百多年,黄河没有改道。

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

1.汉代的丝织品,使用提花机,能织出精美的花纹,呈现出万紫千红的色彩。(如长沙马王堆汉墓的素纱衣)

2.汉代冶铁技术处于世界先列。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汉代的铁制兵器已逐步取代青铜兵器。

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1.汉武帝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造五铢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2.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规模宏大,人称东西二京,商业繁荣。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强大的国家。

2.匈奴族畜牧业兴旺发达,冶铸业也发展起来,学会了农耕。匈奴进入鼎盛时期。

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1.汉武帝时,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反击,夺取核桃和河西走廊地区。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分别出击匈奴。经过漠北大战,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开始西迁。

三、昭君出塞

1.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求和,同西汉订立和好盟约。

2.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宫女王昭君自请前往。此后,边境安定了较长一段时间。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位置:今天的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两次通西域的经过:

⑴第一次:

③结果:未达到预期目的,但了解了西域各族的情况以及他们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⑵第二次:

③影响:加强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双方的频繁交往,密切了汉与西域的关系。(西域传入内地:天马、汗血马等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植物,乐器和西域歌舞。内地传到西域: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

⑶西域都护的设置:

③意义:使今天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

2.线路:汉与西域的使者、商人将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丝绸之路。

3.作用:开辟了中西交通线路,促进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4.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后,西汉商人还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即海上丝绸之路。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一、纸的发明与蔡伦改进造纸术

1.发明:西汉。今天甘肃天水汉墓出土的西汉麻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2.改进:

⑵人物:蔡伦。

⑶特点: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既容易找到原料,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人称此纸为“蔡侯纸”。

3.外传: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

4.意义:⑴我国造纸术发明以后,外传到世界各地,改变了各国的书写材料。⑵它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1.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是数学名著,涉及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内容。

2.地动仪:发明者东汉的张衡,能测定地震方向,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三、华佗和张仲景

1.华佗:汉代人,擅长外科,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编了体操“五禽戏”。

2.张仲景:东汉人,写成《伤寒杂病论》,后世尊称为“医圣”。(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当今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____、佛教、伊斯兰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意义: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道教:兴于东汉时期,创始人之一叫张陵。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意义:道教对我国文化也有深远的影响。

二、王充与《论衡》

1.秦汉时期,求仙、鬼神迷信思想盛行。

2.王充是批判迷信思想的思想家,写了《论衡》一书,指出天是没有意志的,也不会通过自然灾害来警告人。

三、司马迁和《史记》

2.体例: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3.地位:⑴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⑵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四、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1.秦汉时期雕塑艺术水平很高,代表:秦始皇陵兵马俑。

篇5:七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有哪些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三国鼎立(魏、蜀、吴)

一、官渡之战

1.交战双方:袁绍和曹操。

2.结果:曹操获胜。(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二、赤壁之战

1.双方:孙权刘备联军对曹操。

2.结果:曹操战败。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三国的形成:(1)赤壁之战后,曹操推手黄河一带,不敢轻易南下。(2)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3)刘备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4)2,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5)2,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6)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今南京)。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2.三国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魏国兴修水利;蜀国丝织业兴旺;吴国的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今台湾地区),加强了内地和台湾的联系。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西晋的兴旺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三分天下的分裂局面。

2.内迁的各族:从东汉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3,内迁的匈奴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二、淝水之战

1.3,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建康(建业、建邺、建康都是今南京),史称“东晋”。

2.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统一黄河流域。

3.383年,苻坚征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灭东晋。秦军前锋与东晋军队8万人隔淝水对峙。晋军获胜。(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4.南朝: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了东晋的统治。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王朝(宋齐梁陈),总称“南朝”。

三、江南经济的开发

1.原因:

⑴东汉末年以来,大量的北方劳动人民纷纷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⑵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⑶南方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⑷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南方得到了迅速的开发。

2.表现:

⑴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⑵大片荒地被开垦成为良田。

⑶江南种植水稻,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也推广到江南。

⑷东晋南朝时,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福建、广东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江南开发前:司马迁在《史记》中载: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江南开发后:《宋书》中这样记载:江南……地方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3.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20课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大融合

1.4世纪后期,东北地区的鲜卑族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2.孝文帝迁都洛阳:

⑴原因:①原都城平城,气候干旱,粮食缺乏。②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⑵目的:为了巩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学习和接受汉族文化。

⑶影响:迁都后,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促进了洛阳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北方的民族融合。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⑴措施:

①在朝廷上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②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拓跋——元,贺赖——贺,丘穆——穆,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楼)

④鼓励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⑤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⑵影响:促进鲜卑族的发展,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改革家。

二、北朝

1.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了四个王朝。

2.北魏和四个王朝(北魏分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又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统称为北朝。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1.祖冲之:南朝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2.成就:测算一年的时间与现代相比,只差50秒;造千里船;设计制造水碓磨;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贾思勰:北朝农学家。写《齐民要术》

2.《齐民要术》:介绍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3.地位: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1.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著《水经注》

2. 《水经注》:全书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一、古代古代书法、绘画、雕塑方面的主要成就

1.书法艺术:⑴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⑵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⑶王羲之:

①东晋时大书法家,集书法之大成,被后世称为“书圣”。②代表作有《兰亭

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后人称其为“遒媚劲健,绝代更无”)。③书法特点: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2.绘画艺术:

⑴顾恺之:东晋人,其绘画题材非常广泛,笔下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⑵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雕塑和石窟艺术:

⑴秦陵兵马俑: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⑵石窟艺术:

②目的:统治者为了宣传佛教。

③主要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④特点:石窟里雕刻着数量惊人的大小佛像,周围石壁上满刻着浮雕。这些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篇6: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由来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进化论由达尔文提出)

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2.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

4.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人体最大的细胞,

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发育初期提供营养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

5.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胎盘和胎儿是靠脐带相连)

胎儿产生的废物是通过脐带胎盘排除体外的

6.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

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

7.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8.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38周)

9.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

(2)神经系统以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10.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会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人体内三大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2.蛋白质:主要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

3.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4.缺钙的: 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中老年、妇女)

缺铁的:    缺铁性贫血(头晕、乏力)、

缺碘的 :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智力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5.每日摄入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

6.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

7.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8.消化腺(1)唾液腺——分泌唾液,含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2)胃腺——分泌胃液,含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含多种消化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含多种消化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9.注意:消化腺可分为外消化腺(唾液腺、胰腺、肝脏)和内消化腺(胃腺、肠腺)

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

10.小肠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11.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a最长;

b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而且小肠中含有各种消化液。

12.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13.唾液腺——唾液——唾液淀粉酶           胃腺——胃液——胃蛋白酶、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可乳化脂肪,注入小肠;    肠腺——肠液——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胰腺——胰液——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注入小肠

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最终在小肠被分解成葡萄糖

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最终在小肠被分解成氨基酸

脂肪在小肠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14.营养吸收: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

(1)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

(2)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维生素、无机盐、水

(3)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1.咽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有结构。

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鼻腔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2.呼吸道的功能: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鼻:鼻毛---清洁;黏膜----清洁湿润。

气管:软骨---保持通畅;纤毛---清洁;黏膜----清洁湿润

3.吞咽与呼吸的关系:呼吸时,会厌软骨抬起,让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会厌软骨放下,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4.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

5.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吸气和呼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肋间肌膈肌       肋骨         膈顶     胸廓    肺     肺内气压     结果

收缩             向上向外运动  下降    扩大     扩张      减小      吸气

舒张             向下向内运动  上升     缩小    收缩      增大       呼气

6.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后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

(2)、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血液中的氧气运送到组织细胞处,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氧气可以透过较薄的血管壁进入到组织细胞内,同时,细胞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到血液中。进入细胞的氧气,最终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参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7.肺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1)肺泡数量多(2)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90%)、血浆蛋白(7%)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2.血液分层后,血浆为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中层,白色。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

3.红细胞: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贫血

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发炎

血小板: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止血和加速凝血

4.血细胞: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5.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分布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分布较深或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较大,四肢静脉内有静瓣膜(防止血液倒流),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6.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毛细血管;

7.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8.三种血管间血流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9.四肢静脉内表面有静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0.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

11.心脏的功能: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12.心脏的四个腔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13.与四个腔相连的血管:

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

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动脉瓣,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血液只能沿 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14.心脏内部血流方向:心房→心室→动脉

15. 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16.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变化: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17.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动脉→左心房

血液变化: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18.肺动脉里流动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动的动脉血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19.血型:A型、B型、AB型、O型;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万能输血者:O型血的人;万能受血者:AB型血的人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除

1.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的途径有:呼吸、排汗和排尿

2.排遗: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3.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尿道:排出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每个肾有100万个肾单位组成。

每个肾单位主要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构成。

进入肾小球和出肾小球的血管都是小动脉

4.尿的形成:(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滤过,形成原尿(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形成尿液(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

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          外膜:角膜(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眼球的'结构与功能中膜: 虹膜(有色素,中央是瞳孔,通光。调节瞳孔大小)

睫状体:(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

内容物:晶状体:双凸镜,玻璃体、房水。

2.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3.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明亮环境中,瞳孔缩小;黑暗环境中,瞳孔放大。

眼球中的成像部位:视网膜

视觉形成部位:大脑皮层

4.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进出的物体

矫正:戴凹透镜

5.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矫正:戴凸透镜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

6.   外耳: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导声波。

耳的结构  中耳:鼓膜:接受刺激,产生振动。

听小骨:三块,传递声波

鼓室:

内耳:半规管和前庭: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咽鼓管:与咽部相通,调节鼓膜两侧压力差

7.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8.听觉形成的部位:大脑皮层

人体除了眼和耳外,还有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9.神经系统的组成:脑和脊髓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

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周围神经系统。

10.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有专门的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脊髓:能对外界的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它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11.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

神经元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

(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

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

12.神经纤维、神经和神经末梢

(1)神经元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2)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3)神经纤维末端细小分枝叫神经末梢。

1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4.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5.反射又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简单的反射:先天具有的,一般不会消失,反射中枢在脊髓

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跳反射、吃梅止渴、吮吸反射

复杂的反射:后天学习获得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

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狗做算术、听到上课铃进教室等)。

语言文字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16. 内分泌腺无导管: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胰岛(分泌胰岛素)

外分泌腺有导管:汗腺,唾液腺,肝脏。

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

17.激素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18.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影响。

19. 肾上腺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

20. 侏儒症症状:身材矮小,智力正常,原因: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巨人症症状: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呆小症症状: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善,原因: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清瘦疲乏,原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注射胰岛素

地方性甲状腺肿症状:缺碘,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常吃紫菜、海带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

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排放工业废气)、水华和赤潮、生物入侵等。

3.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有:植树造林、放归野鸟、建立自然保护区

4.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

5.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二氧化碳的排放

6.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 二氧化硫的排放,

含汞、银、镉的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水,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

8.保护生态环境要做好以下工作:保护森林和植被,控制酸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篇7:五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第一模块

短语:

1. in London 在伦敦

2. be back from 从……回来

3. come back 回来

4. last Sunday 上星期天

5. live in住在

6. look at 看

7. ice cream 冰激凌

8. come with 与……一起来

9. hurry up 赶快

10. wait for 等待

11. by bus 乘坐公交车

12.Chinese friends 中国朋友

句型:

一. 疑问词(放在句首)

when什么时候 where在哪里 who谁 what什么 how怎样,如何

二. (用什么提问,用什么回答)(疑问句直接回答)

1. Did you walk to school? (你步行去学校么?)

Yes, I did. No, I didn’t

2. Did they go home by bike?(他们骑自行车去学校么?)

Yes, they did. No, they didn’t.

3. When did you come back with Sam?(你和sam什么时候回来?)

I came back with Sam yesterday.(昨天我和sam回来的。)

4. I dropped my ice cream.

三、with 加某人放在后面。

如:I went to school with Sam.(我同sam去学校)

四、过去式:come-came go-went meet-met

buy-bought drop-dropped

Run-ran see-saw

walk-walked send(邮寄-sent eat-ate live-lived

Have-had do-did

第二模块

短语

1. shopping list 购物单

2. how many多少(可数名词复数)

3. half a kilo 半公斤

4. how much 多少(不可数名词)

5. one kilo of noodles 一公斤面条

6. make a list 做一个清单

7、go to the supermarket 去超市

8、the first thing 第一项

9、five bottles 五瓶

10、here you are给你

11. What's next?下一项是什么?

12.All right! 好吧

句型

1. how many +可数名词+do you want?

你想要多少……呢? 对可数名词的数量提问。

例:How many bananas do you want?

2. how much +不可数名词+ do you want?

对不可数名词的数量进行提问

例:How many milk do you want?

(常见的不可数名词:milk juice water meat rice bread cake cheese )

3. do you like …? 你喜欢…吗?

例:Do you like cheese?Yes, I do.No, I don’t.

第三模块

短语

1. at the weekend 在周末

2. lots of 许多

3. the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馆

4. Big Ben 大本钟

5. the London Eye 伦敦眼

6. like …best 最喜欢

7. at ten o’clock 在10点

8. take photos of 拍照

9. by bus 乘坐公共汽车

10. the Great Wall 长城

11、in the morning在早上

句型

1. What did you do at the weekend? 你周末干什么了?

We visited lots of places

2. Where did you go?

We went to the British Museum

Where 对地点提问,回答用表示地点的词回答。

第四模块一.

单词

人称代词的各种形式

主语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名词性物主代词 宾格

(用于句首) (用在名词前面) (用于句末) (用于动词、介词后)

I my mine me

you your your you

he his his him

she her hers her

they their theirs them

we our ours us

二. 短语

1. What’s the matter? 发生什么事了?

2. on the line 在绳上

3、Don't argue不要争吵

三. 语法点

1. Whose bag is this?

这是谁的书包?Whose :

谁的,后面直接跟名词,询问时谁的东西。

2. Lingling’s cap玲玲的帽子。

人名’s +名词: 名词所有格,表示是谁的东西。

例: Tom的书 Tom’s book Sam的包 Sam’s bag

3、A:Sam took my T-shirt.

He wants to wear it.

B: but it isn’t hers. It’s mine

A:Is this Sam’s bag ? B: Yes, it’s his.

第五模块 短语

1. give out 分发

2.give to 给

3. in the class 在班级里

4. have got 有

5. put……in 把……放进去

6. in the blue box 在蓝色的盒子

7. be careful 小心

8. too many book 太多的书

9. enough pencils 足够的铅笔

10. every child 每个孩子

11. learn Chinese学习汉语

12. twenty pencils20枝铅笔

13.in the bag在书包里

14.put on 穿上

句型:1. There are +数量+名词 表示名词有多少个

例:有四个苹果There are four apples

2. There are enough +名词。表示有足够多的东西来分配

例:有4个苹果,有三个学生There are four apples. There are three students. There are enough.

3.There are too many books on the desk. 桌子上有太多的书。

4.There are too many +名词+地点。表示在……有太多的……。

例: 书包里有太多书。 There are too many books in the bag.

第六模块 短语

1.in the football team 在足球队

2.play well 打得好3.run fast 跑得快

4 catch the ball well接球接得好

5.control the ball 控球

6.jump high 跳得高

7.be good at 擅长干…

8. in china在中国

9. a fantastic goalkeeper 一个出色的守门员

句型1. Can you run fast? 你能跑得快吗?Yes, I can. No, I can’t.

2. You can catch the ball well.(你能接球接得很好。)

3. You can control the ball well。(你能控球控得很好。)

4. 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你能踢足球踢得很好。)

第七模块短语

1. a programme about 关于……的节目

2. be useful 有用的

3.sit down 坐下

4. hot dogs 热狗

5.these firemen 这些消防员

6.sausage香肠

句型can’t 表示不能干某事。

1. This man is blind. He can’t see.

This dog helps him.

2. This girl is deaf.

She can’t hear.

This dog helps her.

3. These firemen can’t find people.

These dogs help them.

4. This little girl can’t walk。

Her father helps her。

5. This old man can’t sit down.

A young girl helps him。

6. These chick can’t eat.

Their mother helps them.

7. This little girl can’t swim.

Her mother helps her

第八模块 短语

1. would like to do 想要干……

2.what time 问事情什么时间点发生

3. at nine o’clock 在九点

4.half past seven 七点半

5. do exercises 做运动

6. in the playground 在操场上

7. skipping rope 跳绳

8. get up 起床

9. Sam and Amy’s school Sam 和Amy的学校

10. in England 在英国

11. do morning exercises 做早操

12. go into the classroom 进入教室

句型1.时间的表达 在几点几分用at

(1) 整点时间 数字+o’clock

例 7点 seven o’clock在七点 at seven o’clock

8点 eight o’clock 在8点 at eight o’clock

(2)半点表达 half past +数字

例: 7点半 half past seven 在7点半 at half past seven

8点半 half past eight 在8点半 at half past eight

2. A: 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学校几点开始

B:My school starts at nine o’clock.

3. A: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B: I get up at half past seven。

篇8:七年级数学全册复习提纲有哪些

七年级数学全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 number)。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 axis)。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mì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图形

几何体也简称体(solid)。包围着体的是面(surface)。

3.2 直线、射线、线段

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做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3 角的度量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4 角的比较与运算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compi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是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对顶角(vertical angles)相等。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perpendicular)。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5.2平行线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parallel)。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直线平行的条件: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

5.3平行线的性质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6.1平面直角坐标系

含有两个数的词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和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ordered pair)。

第七章 三角形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三角形(triangle)具有稳定性。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度

多边形(polygon)的外角和等于360度。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

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8.2 消元

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用小于号或大于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inequality)。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叫做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解集(solution set)。

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linear inequality of one unknown)。

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把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起来,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linear inequalities of one unknown)。

第十章 实数

10.1平方根

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rithmetic square root),2是根指数。

a的算术平方根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

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square root) 。

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extraction of square root)。

10.2 立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cube root)。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extraction of cube root)。

10.3 实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做无理数(irrational number)。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real number)。

中考数学复习方法之两大策略

第一梳理策略

总结梳理,提炼方法。

复习的最后阶段,对于知识点的总结梳理,应重视教材,立足基础,在准确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公式、法则、定理的实质及其基本运用的基础上,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题型的总结梳理,应摆脱盲目的题海战术,对重点习题进行归类,找出解题规律,要关注解题的思路、方法、技巧。如方案设计题型中有一类试题,不改变图形面积把一个图形剪拼成另一个指定图形。总结发现,这类题有三种类型,一类是剪切线的条数不限制进行拼接;一类是剪切线的条数有限制进行拼接;一类是给出若干小图形拼接成固定图形。梳理了题型就可以进一步探索解题规律。同时也可以换角度进行思考,如一个任意的三角形可以剪拼成平行四边形或矩形,最少需几条剪切线?联想到任意四边形可以剪拼成哪些特殊图形,任意梯形可以剪拼成哪些特殊图形等。做题时,要注重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比较,发现规律,做到触类旁通。

反思错题,提升能力。

在备考期间,要想降低错误率,除了进行及时修正、全面扎实复习之外,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反思错题,具体做法是:将已复习过的内容进行“会诊”,找到最薄弱部分,特别是对月考、模拟试卷出现的错误要进行认真分析,也可以将试卷进行重新剪贴、分类对比,从中发现自己复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正确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例如,是计算马虎,还是法则使用不当;是审题不仔细,还是对试题中已知条件或所求结论理解有误;是解题思路不对,还是定理应用出错等等,消除某个薄弱环节比做一百道题更重要。应把这些做错的习题和不懂不会的习题当成再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找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就找到了解题的最佳途径。事实上,如果考前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及时纠正,就会越快地提高数学能力。对其中那些反复出错的问题可以考虑再做一遍,自己平时害怕的题、容易出错的题要精做,以绝后患。并且要静下心来,通过学习、回忆,而有所思,有所悟,便会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有所创新,便能悟出道理、悟出规律。

第二答题策略

首先,审题时注意力要集中

思维应直接指向试题,力争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审题时,应弄清已知条件、所求结论,同时在短时间内汇集有关概念、公式、定理,用综合法、或分析法、或两头凑的方法,探索解题途径。特别注意已知条件所设的陷阱,仔细审题,认真分析是否该分类讨论,以免丢解。

其次,在答题顺序上,应逐题进行解答

要正确迅速地完成选择题和填空题,有效利用时间,为顺利完成中档题和压轴题奠定基础。在逐题进行解答时,遇到一时解不出的题应先放下(别忘了做记号,以免落题),把会解的题目都做完后,再回来把留下的疑难逐一解决。

第三,遇到平时没见过的题目,不要慌,稳定好情绪

题目貌似异常,其实都出自原本。要冷静回想它与平时见过的题目、书本中的知识有哪些关联。要相信自己的功底,多方寻找思路,便能豁然得释。切忌对着题发呆不敢下手,有时动笔做一做或者画一画,就图形进行相应地分析,也就做出来了。尽可能解答一步是一步,不放过多得一分的机会。

第四,解综合题时,应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否则前面错了,后面即使方法对了,也得分甚少。

最后,注意认真检查

如感觉某题答错了,不能盲目去改,要十分冷静地重新审题,仔细研究,确定此时思路正确,再动笔去改,因为此时易把正确的改错了,尽量减少失误。检查在数学考试中尤为重要,它是减少失误的最有效途径。

小升初数学复习方法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在复习时抓住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类整理、梳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

复习的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体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便于融合贯通。要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三、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

对于易混淆的概念,首先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再者是对易混概念的分析。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另外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

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在复习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

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要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正确评估自己,自觉补缺查漏,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

小升初是一场艰难的战役,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但是光是努力使不够的,还需要掌握好的方法,才能使自己更上一层楼。行知小升初有计划地复习以及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学好数学有很大的帮助。

篇9:四年级全册教案

第一课 文件的查找与创建快捷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学会文件的自动查找。

2、使学生了解快捷方式的含义,能够自己创建快捷方式,更改快捷方式的图标。

3、激发和增强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自己想要找的文件。

2、学会创建快捷方式。

教学难点:

1、综合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联想传奇电子教室、更换一些漂亮(有趣)的图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副漂亮的图片(图片途径保密,文件名已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关闭图片,怎样才能找到刚才那副漂亮的图片。

3、由a数同学操作找图片。

4、反馈结果(找不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快速地查找文件。

二、文件的查找

1、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图片的文件名,那么我们就已经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了。

2、单击[开始]按钮,指向[查找],

选择[文件或文件夹]命令,就可以

得到如左图的窗口。(图1)

3、在名称一项中输入图片的名

称:东北虎。在搜索一栏中选择范

围为:(本地硬盘驱动器(c:,d:,e:)).      (图1见上)

注意:点击“搜索”栏右边的下拉式按钮,就可以指定计算机查找的范围了。

4、单击[开始查找]按钮,电脑就会将查找的结果显示出来,找到了文件,双击就可以打开文件了。

知识点:如果你不知道文件的全名,输入一部分也能找到。

5、学生练习自己查找文件。

三、创建文件(程序)的快捷方式

1、如果我下次还想找[东北虎]文件,就还需要去查找,那么有没有一种方便的方法呢?(建立快捷方式)

2、先查找到所需建立快捷方式的文件,指向该文件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

3、单击[创快捷方式(s)].

4、将快捷方式的图标剪切、复制至桌面,

或有时出现左图的对话框。(图2)  选择[是]。  (图2)

5、学生练习将一个文件或程序在桌面上建立快捷方式。

四、更改“快捷方式”图标

1、如果你对建立的快捷方式图标不满意,也可以更改!

2、鼠标右键单击快捷方式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在对话框中选择[快捷方式]选项卡。

3、单击[更改图标]按钮。

4、找到自己喜欢的图标,按[确定]按钮就完成了,也可以按[浏览]按钮,去找另外的图标。

5、选择1——2个快捷方式的图标,更改它们的图标。(a、b同学各操作一次)

五、练一练:

1、           将同桌的文件藏起来,让他自己找出来。

2、查找所有文件中带有“我”的文件,将其中一个创建快捷方式。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查找文件、创建快捷方式、更改快捷方式的图标三个内容,用电脑来查找文件好不好?为什么?

课后记:

本课是这个学期的第一节电脑课,应让学生稍将旧知识复习一下,本课的知识点较多,应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来实践。其中“文件的查找”是重中之重。

返回目录

第二课 从这里启航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基本认识word的基本界面、启动方法和在编辑文字方面的作用。

3、熟悉word的编辑环境,能在word中录入文字及将所编辑的文字进行格式化。

教学重点:

启动word的方法和在word中对文字进行排版。

教学难点:

文字的格式化

教学准备:

联想传奇多媒体教室、供学生欣赏的word文章、学生机上准备好范例word文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万里长城]范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教案

2、这么漂亮的文章,你想不想来试一试?

3、引出word软件。介绍word。

word是微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办公软件,它是功能十分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包括文章的编辑、排版和打印,可以方便地实现图文的混排,它和excel、powerpoint、outlook、access合成为office。目前office有97和等版本。

二、word的启动与主界面。

1、           启动。

单击[开始]按钮,选择[程序],单击[microsoft word],就进入word程序了。(教师还可介绍从桌面快捷方式进入的方法)

2、word的主界面。

主要由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栏、绘图工具栏和状态栏组成,如果其中的一项没有显示,可以在[试图]—[工具栏]中打开。

切换到中文输入法后,我们就可以在word中输入文字了。

三、word中文字的排版。

1、选中输入的文字(定义为“块”),在格式栏中选择[黑体]、[三号],点取状态栏上的颜色按钮,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2、如果你要对字体进行进一步的设置,可以将文字选中后,打开菜单栏中的[格式],单击[字体]。这里的设置要比我们上学期学的写字板丰富得多。

3、如果想使文字有动态效果,可以在[字体]对话框中单击[动态效果]选项卡,选择文字的动态效果方式,这是word非常出色的一项功能。

4、学生练习进行文字的编辑和排版。(a、b同学交换操作)

5、因为我们打开的文件是只读的,所以要用[文件]—[另存为]的方法将文件另外保存成一个文件,文件名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和好记的,注意文件存放在d:盘自己的文件夹里。

这样,一篇文章的编辑和排版就完成了,你还可以试一试word中还有哪些功能。

四、学生练习

输入一篇同桌俩自我介绍的文章,并排好版,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

word和写字板哪一个软件能处理出更漂亮的文章来?

五、总结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word这个功能强大的字处理软件,其实我们中国人也有许多属于自己的软件,比较出名的字处理软件就是金山公司出品的《wps》,它有着许多自己的特色,同学们回去后可以自己去看下书上的阅读材料《wps》。

课后记:

本课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word,教师在课上可以给同学们多欣赏一些word的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一个就是让学生总结出word和写字板哪一个软件能处理出更漂亮的文章来。

返回目录

第三课   给我们的文章加图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学会在word中插入剪贴画和来字文件的图片。

2、掌握图片的移动、缩放、叠放次序等设置。

3、了解word的页面边框。

教学重点:

在word中插入剪贴画和来自文件的图片。

教学难点:

对图片的格式进行设置。

教学准备:

联想传奇多媒体教室、学生用图片若干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编辑好的文章,如果单单是文字的话,是不是太单调了?我们今天就来给文章加一些图片。

2、教师示范如何在文档内插入图片。

二、插入剪贴画。

1、打开原来保存的[万里长城]文件。

2、将光标移到要插入图片的地方,然后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图片],单击[剪贴画]。

3、在[剪贴画]对话框中选择合适的文件,(由于剪贴库有不同的版本,高版本的已将类别分好),再点击[插入]按钮。

步骤:定位—[插入][剪贴画]—选择—插入图片

4、对图片进行缩放、移动。

移动:将鼠标指针指向图片,单击鼠标选中图片,当指针变成十字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就可以移动图片。

缩放:当鼠标指针移到图片周围的八个小方点上,指针会变成双向箭头,这时按住左键拖动,就可以改变图片的大小了。

5、设置图片的格式。

(1)选中图片后,在图片上单击右键,

就会出现一个如图(1)的快捷菜单菜单。

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就会弹出“设置图

片格式”的对话框。

图(1)

在这里,可以选择不同的选项卡对图片的颜色和线条、大小、位置、环绕方式进行设置。

试一试:在“设置图片格式”中选择一种线条色和填充色,看看是怎样的效果,改变图片的环绕方式,不同的选项是怎样的效果。

6、设置文字的叠放次序。

在无环绕的情况下,希望图片放在文字的下面,只要在图片上单击右键,指向[叠放次序],单击[置于文字下方],图片就放在了文字的下面了。

三、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

1、如果你觉得剪贴库里的画不好看,你还可以插入图片文件。

步骤: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图片],单击[来自文件],就会出现插入图片的对话框。在“查找范围”右边的下拉式按钮上单击,可以选择图片存放的文件夹,然后选择要插入的图片,单击[插入]按钮,就大功告成了。

2、学生练习查找一个图片文件插入文章中。

小技巧:在图片上单击右键,会显示[图片]工具栏,除了可以对图片进行调整,还有许多有趣的功能。

四、设置页面边框

选择[格式]菜单下的[边框和底纹],选择[页面边框]选项卡,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艺术型边框。

五、练一练

1、在[万里长城]文件中插入自己喜欢的图片1—2幅。

2、在该文件中设置一个自己喜欢的页面边框。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在word里插入剪贴画和来自文件的图片,以及对图片的格式进行设置。其实在word中还有许多的功能,书上的阅读材料上的[分栏]也是word中的一项功能,大家回家后可以去看一看。

课后记:

这节课主要是为了学生掌握如何在word中插入剪贴画和来自文件的图片,这是一节非常重要的课,应让学生弄清楚插入的步骤,及能对图片的格式进行修改。培养学生一种独立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

返回目录

第四课  让我们的文章更有艺术性——艺术字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并能进行阴影和三维的设置。

教学重点:

艺术字的设置。

教学难点:

插入艺术字的过程。

教学准备:

联想传奇多媒体教室、打印的艺术字若干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在word文档中如何插入剪贴画和来自文件的图片,但是,在文章中常常需要更美观的字体,这时,艺术字是最好的选择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

二、插入艺术字。

插入艺术字的方法有两种:

(1)、选择[插入]菜单中[图片]下的[艺术字]。

(2)、在绘图工具栏上单击    按钮。

就可以得到图1所示的对话框。

单击一种你喜欢的艺术字样式,单击[确定]。

三、输入文字。

删去“在此键入你自己的内容”几个字,输入

你想要编辑的艺术字文字,单击[字体]可以设置艺术     图1

字的字体,在选择适当的字号,单击[确定]按钮。

这时,屏幕上就出现了你编辑的艺术字。但是,刚插入的艺术字,默认的环绕方式一般是浮于文字方的,这样就把下面的文字挡住了,可以在艺术字上单击右键,选择“设置艺术字格式”,可以改变它的环绕效果。

四、艺术字的调整和修改。

1、调整艺术字的位置、大小。

艺术字位置、大小的调整和图片的位置、大小的调整的方法是一样的。在艺术字上双击,就可以修改艺术字的式样。

2、使用艺术字工具栏

要对艺术字有更多的选择,我们可以用艺术字工具栏来完成。如果你没有调用出[艺术字]工具栏,单击[试图],选择[工具栏],单击[艺术字],使艺术字前面打上√。

假如插入艺术字后,没有“艺术字工具栏”,你可以在艺术字上单击右键,选择[显示“艺术字工具栏”]来显示艺术字工具栏。

3、艺术字的旋转。

单击艺术字工具栏上的自由旋转按钮    ,艺术字的四角上会出现四个绿色旋转控制点。(此时,必须选中该艺术字)

4、艺术字的阴影设置和三维设置。

和旋转功能一样,都必须先选中该艺术字,在绘图工具栏上单击阴影设置按钮和三维设置按钮,就能选择艺术字的阴影或三维效果了。

五、练一练。

1、学生练习插入艺术字并对艺术字进行设置。

2、对插入的艺术字进行阴影和三维设置。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并且对艺术字进行三维和阴影的设置,希望同学门能将这节课的内容好好掌握。

课后记:

本课是教会学生如何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这一课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插入的艺术字进行阴影和三维的设置,这对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返回目录

第五课   有趣的自选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会在word中插入自选图形。

3、学会充填效果的设置,知道文本框的作用,掌握文本框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在word中插入自选图形。

教学难点:

充填效果的设置和文本框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联想传奇多媒体教室、准备范文一篇。

教学过程:

一、提出任务

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教师展示[吸烟有害健康]范文)在这篇文章中,如果插入一个禁烟的标志,文章一定会更加生动、更加具有说服力。虽然我们在上学期已经学过了画图,但是你知道吗,在word中也能画图,而且它的画图能力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画图,它提供了大量的自选图形。

二、显示[绘图]工具栏

如果你的word还没有显示[绘图]工具栏,就单击[试图],选择[工具栏],单击[绘图],使[绘图]前面打√。

教师简要介绍[绘图]工具栏。

三、插入自选图形。

(1)、画一支香烟。

单击[自选图形],在弹出的菜单上选择[基本形状]中的圆柱形,在文档区单击并拖动鼠标,一个圆形柱就出来了。

(2)、将鼠标指针移到黄色的控制点上,点住拖住,改变圆柱底面的形状。

(3)、单击旋转按钮,圆柱的周围出现四个绿色的控制点。点住控制点拖动,将圆柱旋转到需要的角度。再次单击旋转按钮,取消旋转方式。

(4)、单击复制按钮,再次单击粘贴按钮,复制一个圆柱。

(5)、将复制出的圆柱缩短,做成香烟过滤嘴。单击“填充色”按钮右边的下拉式按钮,为过滤嘴选择土黄色,并将它移到另一个圆柱的头上。

四 、画禁止符。

(1)、单击[自选图形],在弹出的菜单上选择[基本形状]中的禁止符。在文档区画一个禁止符,并将禁止符移到香烟上。

(2)、单击填充色右边的下拉式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填充效果]。在颜色栏中选择[单色],并将颜色改为红色,再选择一种底纹式样,单击[确定]按钮。

(3)学生练习设置填充效果中的其它设置。

五、加文字。

为了使文字的位置调整起来更方便,我们用文本框来加文字。

(1)、单击文本框按钮,然后在禁烟标志的下方拖出一个文本框,输入禁止吸烟。设置好文字的字体和大小,移动文本框到合适的位置。

(2)、在文本框的边线上单击以选中文本框,单击线条颜色按钮右边的下拉式按钮,选择[无线条色]。

六、学生练习。

动动脑筋,你还能用自选图形画出什么图形来?(两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

试着画画书本第19页的两幅画(一人一幅)

七、总结

我们今天的内容是画一幅禁止吸烟的标志,想一想,把这个标志放在文章的哪个位置最好?最生动、最具有说服力。

课后记:

本节课是教会学生如何在word中插入自选图形,并能自主创造性地将几个自选图形组合成另外一幅图形。这一课,注重的就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返回目录

第六课   制作表格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在word中插入简单的表格。

2、掌握对表格的一些设置,能在文章中将数据改为表格。

教学重点:

表格的插入和修改。

教学难点:

在表格中直接画直线和擦除直线。

教学准备:

联想传奇多媒体教室、范文[吸烟有害健康]。

教学过程:

一、介绍表格的基本知识。

在一篇文章中,如果使用了大量的数据,一定会使人厌烦,所以,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把文章的数据改为用表格来表示,这样,既清晰明了,又简单易懂。

1、插入表格。

在word中,插入表格有两种常用的方法:

(1)、点住常用工具栏上的[插入表格]按钮,拖出一张表格。(行数和列数会在拖动框下显示出来)

(2)、在[表格]菜单下选择[插入表格],输入行数、列数后单击[确定]按钮。

2、修改表格。

(1)、改变单元格的高度和宽度:将鼠标指针移到表格线上,指针会变成双向箭头。拖放鼠标,可以修改单元格的高度和宽度。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要修改整行和整列的大小,可以直接去拖拽表格边线就可以了;如果改变的是某个单元格的大小,就必须先选定这个单元格,再去拖拽这个单元格的边线。

(2)、插入行、列:插入行时,只要将光标移到要插入的位置就行了,插入列时,要选定一列。

观察一下,当你由插入行操作变成插入列操作时,[表格]菜单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简单介绍[表格和边框]工具栏。

我们可以利用表格工具栏来画、修改表格,还能对表格内的文本进行调整。工具栏上还有设置表格边框颜色和底纹颜色的按钮。

4、画不规则的表格。

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可以按[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的[绘制表格]按钮,这时,鼠标指针变成一支笔,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画表格了,画错了或是有些表格线你不想要了,也可以用擦除工具来擦除。

5、拆分、合并单元格。

您可将同一行或同一列中的两个或多个单元格合并为一个单元格。例如,您可将若干横向的单元格合并成横跨若干列的表格标题。

(1)、单击“表格和边框”按钮  以显示“表格和边框”工具栏。

(2)、单击“擦除”按钮 ,单击并在要删除的单元格上拖动。

合并多个单元格的快捷方法是,选定单元格后单击“合并单元格”按钮  。

二、制作表格,修改文章。

1、将光标移到文本后面,单击[插入表格]按钮,拖出一张3×4规格的表格。(3×4即行高×列宽)

2、在单元格里输入数据。

3、删去原来文章里的文字数据。

4、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 ,使它看起来更美观。

5、选中所有的单元格,单击居中和垂直居中按钮,使单元格中的文字居中。

四、练一练。

同桌两位同学合作完成一张自己班的课程表。

五、总结。

word中的表格具有一定的智能性,除了今天我们介绍的功能外,表格还可以发挥许多特殊的作用,如国际象棋棋盘、中国象棋棋盘等等。

课后记:

本课是教会学生制作表格的方法和修改表格的一些基本知识,在这一课中制作不规则表格是一个重点,教学中采取较通俗的方式,设计若干练习在讲解中穿插练习,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独立完成或协作完成。

返回目录

第七课 制作统计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在word中插入对象。

2、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

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在word中插入对象。

教学准备:

联想传奇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引起动机

文章中光有表格还不够,如果有个统计图就好了。电脑是画统计图的高手,word中有一个叫“graph“的对象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二、教学新课

⒈插入统计图(师示范)

⑴打开文章“吸烟有害健康”。

⑵单击[插入]菜单下的[对象],屏幕上弹出一个对话框。

⑶拖动“对象类型”右边的滚动条,找到[microsoft graph 97 图表],单击[确定]按钮。

⑷屏幕上会出现一个统计图和一张数据表。只要修改表中的数据就可以了。

⑸先删去一行,一列。

⑹将表格中的文字和数据改成我分辩率需要的数据,图表中的数据会跟着变化。

⑺在表格外单击鼠标,就会使数据表隐藏起来,只留下图表了,如果需要修改数据,可以双击图表。

2、学生操练(师巡回指导)

3、改变图表的类型(师示范)

4、(师巡回指导)

三、师总结本课内容。

四、按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返回目录

第八课    用word编一份小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技能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设置文本框填充色、给文字添加动态效果、调整行距、添加标注。

教学重点:

美化海报文字

教学难点:

综合合理的运用各种方法以美化文字

教学准备:

编制完整的海报一份、卡通人物网页,学生构思小报主题并且准备好所需要的素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平时我们都在纸上编制小报,你觉得这样的编制方法和效果你满意吗?(学生回答并说说在纸上排小报有什么缺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电脑上编制自己的海报。

二、教师演示。

1、教师示范,解决问题(设置文本框)

要使海报中的文字变的更漂亮,我们可以先从文本框入手。美化文本框我们可以使用“设置文本框格式”。

在文本框上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文本框格式】,出现“设置文本框格式”。在“颜色和线条”选项卡中选择填充颜色为“填充效果”。

在“填充效果”对话框中,选择“预设”、“彩虹出岫ⅱ”、“中心辐射”。

同样在“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中还可设置文本框边框的线型。

1、制作动感文字。

除了可通过设置文本框格式来美化外,我们还可设定文字。

单击【格式】→【字体】。在“字体”对话框中单击“文字效果”选择动态效果。

2、           调整行距

单击【格式】→【段落】。在“段落”对话框中设定行距。

3、添加标注

单击【视图】→【工具栏】→【绘图】,打开“绘图”工具栏。

选择【自选图形】中的“云形标注”,为海报添加标注。

三、学生练习制作小报(自己选择一个主题)

1、学生尝试,教师解疑

2、交流汇报,总结提高

3、自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并说出自己最满意的地方

4、互评:说出展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5、教师评估

四、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返回目录

第九课    走进幻灯片世界

教学目标:

1、会打开powerpoint,了解幻灯片的界面。

2、会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制作幻灯片。

3、会播放幻灯片。

教学重点:

会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制作幻灯片。

教学难点

在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制作幻灯片时能设置好相应的设置

课前准备:

制作一组幻灯片范例—海报。

教学过程:

一、引起动机

师演示课前准备好的幻灯片。

想制作图文并茂的海报吗?想制作充满动感的幻灯片吗?那么,就和我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powerpoint世界吧!

二、新课教学

1、进入powerpoint世界(师演示)

单击[开始]按钮,选择[程序],单击[microsoft powerpoint]

命令,你会看到powerpoint启动对话框。

2、学生启动powerpoint

3、用powerpoint内容提示向导制作一张海报。(师示范)

⑴在powerpoint启动对话框中选择[内容提示向导]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⑵出现“内容提示向导”对话框,单击[下一步]按钮。

⑶选择“通告/海报类”的演示文稿,单击[下一步]按钮。

⑷在“演示文稿的用途”中选择[普通演示、非正式会议、讲义],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⑸在“是否打印讲义?”中选择“否”,单击[下一步]按钮。

⑹在“演示文稿标题”一栏输入海报标题海报,在“您的姓名”一栏输入四(4)班,在“附加信息”一栏输入全体同学,然后单击[下一步]。

⑺单击[完成]后,进入powerpoint的大纲视图 。

⑻师讲解视图工具的使用。

三、学生模仿教师练习。

1、输入海报的内容(师及时指导)

2、进入幻灯视图

3、播放幻灯片

选择[视图]菜单中的[放映幻灯片],就能看到播放的效果。如果想看下一张,只要单击一下鼠标左键就可以了。

四、展示学生作品

教师总结本课内容

返回目录

第十课    制作第一张幻灯片

教学目标:

1、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模板,并根据模板制作演示文稿。

2、学生会在幻灯片视图中修改和编辑文本。

3、会在幻灯片视图中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和图片并会对它们进行必要的修改。

4、会保存演示文稿。

教学重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模板后,能在幻灯片视图中添加和修改文本。

教学难点:

文本的修改以及文本框的移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已经跟着“内容提示向导”走进了奇妙的powerpoint世界。我们也可以不用“内容提示向导”,完全由自己来设计幻灯片。

二、进入poerpoint(师演示)

⑴启动powerpoint。

⑵选择一个模板。

⑶选择一个自动版式。

认识powerpoint的设计界面。

⑷学生进入powerpoint。

三、制作幻灯片(师示范)

⑴在文本框内输入汉字。

⑵修改字体格式。(选中后操作)

⑶让文字居中。

⑷移动文本框的位置。

⑸插入艺术字。(略)

⑹插入剪贴画和图片。

⑻(学生操练,师巡回指导)

四、保存文件

方法:

选择[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然后在“文件名”文本框

中输入春晓,并选择好文件的保存位置,单击[确定]按钮。

(学生保存文件)

五、展示学生作品

1、学生观看作品并对作品提出评价。

2、总结本课内容。

3、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返回目录

第11课  让文字和图片飞起来

教学目标:

1、会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

2、会设置文字、图片和艺术字等对象的动画效果,并会给每

个对象配上声音。

3、培养学生经常保存文件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设置文字、图片和艺术字等对象的动画效果并配上声音。

教学难点:

在设置动画效果之前要先选中对象。

课前准备:

1、制作好演示文稿范例。

2、提供声音素材(光盘里的“声音”文件夹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已经制作了一张图文并茂的古诗欣赏幻灯片,在powerpoint里,我们还可以让图片和文字飞起来。

二、新课教学

⒈打开文件“春晓”(师演示)

⑴启动powerpoint。

⑵打开“春晓”。

⑶学生打开“春晓”文件。

⒉、让图片和文字飞起来(师示范)

⑴选择[视图]菜单中的[工具栏]命令,单击[动画效果],这

时,你就可以看到“动画效果”工具栏。

⑵先选中艺术字古诗欣赏,单击“动画效果”工具栏中自定

义动画,打开“自定义动画”对话框,对艺术字进行动画设置。我们先单击“动画效果”下拉框,选择“右侧飞入”的效果,单击[预览]按钮,就可以看看效果。最后单击[确定]。

(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好其他对象的动画效果。)

(师巡回指导)

3、学生设置幻灯片中对象的动画效果。

4、演示放映幻灯片

选择[视图]菜单中的[幻灯片放映]命令,看一看幻灯片的放

映效果是不是和我们刚才的设想一样。

5、学生放映幻灯片

三、展示学生作品

1、观看学生作品

2、学生对所观看的作品发表议论。

四、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学习了设置幻灯片中的文字和图片等对象的动画效果,并

且播放幻灯片)

返回目录

第12课  制作一组幻灯片

教学目标:

1、会在演示文稿中添加新幻灯片;会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

并输入文本。

2、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能修改项目符号。

3、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为每一张幻灯片设置一种切换效果。

教学难点:

在设置切换效果之前要先选中幻灯片。

课前准备:

1、制作好演示文稿范例——“动物之爱”。

2、提供动物图片(光盘里的“图片\动物”文件夹里)。

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制作一个作品通常需要几张幻灯片。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组介绍动物的幻灯片。

二、新课教学

1、制作封面(师演示)

⑴启动powerpoint。

⑵选择“简洁型模板”、“文本与剪贴画”自动版式。

⑶介绍封面的制作方法。

⑷介绍项目符号的修改方法。

⒉、新建幻灯片(师示范)

选择空白版式进入幻灯片视图,依次选择[插入]、[图片]、[来

自文件],插入一张有关猴子的图片,拖出文本框输入“可爱的猴子为这张幻灯片加上标题,依次选择绘画工具栏上的[自选图形]、[标注]、白云,拖出一个标注框输入“玩累了,休息休息!”,修改字体格式,调整对象的位置。

3、学生操练(师巡回指导)

4、增加幻灯片切换效果

⑴选择[视图]菜单中的[幻灯片浏览],切换到幻灯片浏览视图,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刚才做好的四张幻灯片了。

⑵选中第一张幻灯片,单击幻灯片切换工具栏的切换按钮,弹出“幻灯片切换”对话框。单击下拉按钮,选择[垂直百叶窗]。最后单击[应用]按钮。

⑶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用右键单击幻灯片,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幻灯片切换]命令,也能打开“幻灯片切换”对话框。

⑷设置好所有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后,不要忘记及时保存文件。我们给文件取名为“动物的家”。

三、展示学生作品

1、观看学生作品

2、学生对所观看的作品发表议论。

四、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制作一系列的幻灯片,并且增加了幻灯片

之间的切换效果

返回目录

第13课  在幻灯片里播放电影

教学目标:

1、认识影片对象;学会在幻灯片里插入影片对象;学会修改幻灯片的背景。

2、会在幻灯片排序视图中的指定位置插入新幻灯片。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时在四周留出一定的空隙。

课前准备:

1、演示文稿范例。

2、电影片段(光盘上的“电影”文件夹下)。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在幻灯片里可以输入文本,插入剪贴画、图片,还能播放声音。那么,你信不信,在幻灯片里还能播放电影呢!

二、新课教学

1、插入一张新幻灯片(师演示)

⑴启动powerpoint,打开上次保存的“动物的家”。

⑵切换到幻灯片浏览视图,单击第2、3张幻灯片之间的空白区域,在这两张幻灯片之间出现一根竖线。选择空白版式,即插入了一张新幻灯片。

⑶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双击幻灯片,就能进入幻灯片视图。

2、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师示范)

双击新幻灯片进入幻灯片视图,选择[插入]菜单中的[声音和

影片]命令,单击“文件中的影片”,弹出“插入影片”对话框。改变查找范围,选择喜欢的影片后单击[插入],新幻灯片中就多了一个影片对象,如果想先睹为快就双击影片对象。我们还应该为这张新幻灯片增加一个标题。在幻灯片顶部拖出一个文本框,输入“有趣的海龟”,然后为幻灯片增加一个标注,输入“我得出去透透气”。最后,修改字体格式,并把影片的大小和位置调整好。

3、介绍影片文件的图标。(师巡回指导)

4、修改幻灯片背景

⑴选择[格式]菜单中的[背景],弹出“背景”对话框,选择一种颜色填充背景。

⑶选择[填充效果]后,可以看到四种填充方式。在这组幻灯片中,我们使用[过渡]效果来填充幻灯片的背景。选择[双色],将“颜色1”设置为白色,将“颜色2”设置为淡蓝色,在“底色式样”一栏选择喜欢的过渡效果后单击[确定]按钮。在“背景”对话框中单击[全部应用],让所有的幻灯片都使用刚才的填充效果。

三、展示学生作品

1、观看学生作品

2、学生对所观看的作品发表议论。

四、教师总结

我们学会了在幻灯片中插入电影的方法,你能用纹理、图案、图片等方式来填充背景吗?请你在课后试一试!

返回目录

第14课  参观动物的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超级链接的含义。

2、会设置演示文稿内部的超级链接。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在幻灯片中设置超级链接。

教学难点:

理解超级链接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演示文稿范例。

2、上次制作的演示文稿“动物的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点过菜吗?想吃什么就点什么,一会儿想吃的菜就端上来了。你信不信在电脑上也可以“点菜”,当然这“菜”你只能看不能吃。我们一起来看,在这一张幻灯片里,有四种动物,想看什么就点什么,它马上会出现在你眼前。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教学

1、新建一张新幻灯片(师演示)

⑴启动powerpoint,打开上次保存的“动物的家”。

⑵在第一张和第二张幻灯片之间新建一张空白的幻灯片,然后双击它,进入幻灯片视图。

⑶拖出文本框,输入四种动物的名称,为了让它更美观,可以在这张幻灯片里插入一张剪贴画或其他图片,还可以给幻灯片加入一个标注框,并在标注框里输入一段话,告诉使用者怎么使用这组幻灯片:嗨!知道怎么用吗?想看什么动物只要单击它的名称就可以了。哈……

2、超级链接(师示范)

⑴我们在看书时,要查看书上的一个内容,一般先到目录里

找到这部分内容在哪一页,然后再翻到那一页去看,而在电脑里,只要单击这部分内容名称,需要的内容就会很快呈现在眼前,这就是超级链接。

⑵想单击一下新幻灯片里的猴子就进入介绍猴子的幻灯片,可以这样做:将“猴子”两个字选中,选择[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动作设置] 命令,弹出“动作设置”对话框;

在“单击鼠标时的动作”一栏里选择[超级链接]一项,单击[下一张幻灯片],弹出“超级链接幻灯片”对话框,从“幻灯片标题”一栏中选择介绍猴子的幻灯片,单击[确定],最后单击“动作设置”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回到幻灯片视图后,你会发现猴子文本框发生了变化,这表明超级链接已经制作完成了。进入幻灯片放映视图,将指针指向猴子,你会发现鼠标指针变成了手型,单击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⑶进入幻灯片视图,找到介绍猴子的幻灯片,在幻灯片的空白区域拖放一个基本图形,把它移到适当位置。右键单击它,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动作设置]命令,从[单击鼠标时的动作]一栏选择[超级链接到],单击[下一张幻灯片],选择[幻灯片],再从“超级链接到幻灯片”对话框中选择[幻灯片2],单击[确定]按钮,回到“动作设置”对话框中选择[幻灯片2],单击[确定]按钮,;回到“动作设置”对话框后再单击[确定]按钮。为了使大象、海龟和鳄鱼三张幻灯片也能超级链接到“幻灯片2”,可以把基本图形复制一下,然后分别粘贴到其他三张幻灯片中。

三、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对所观看的作品发表议论。

四、教师总结

超级链接是幻灯片中一个很大的功能,大家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和同学们的连接在一起。

返回目录

第15课  我的作品

教学目标:

1、学会整理自己的文件,能把自己的文件分类保存。

2、学会设置对象与文件之间的超级链接。

3、养成经常整理文件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设置对象与文件之间的超级链接。

教学难点:

整理自己的文件。

课前准备:

1、学生作品:自己画的图片、word文档、powerpoint演示文稿。

2、演示文稿范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在powerpoint里轻松地实现幻灯片与幻灯片之间的超级链接了,其实,在powerpoint里同样能实现文件与文件之间的超级链接。现在,我们来制作一张幻灯片,上面列出我的作品名称,有word里写的作文,有画笔里画的图画,还有powerpoint里做的幻灯片。放映时,只要单击作品名称就可以打开相应的作品。

二、整理我的作品(师演示)

1、启动资源管理器,新建“我的作品”文件夹,在新文件里

再新建作文、图画和幻灯片三个文件夹,然后分别将在word里写

的作文、用“画图”画的作品和在powerpoint里完成的幻灯片放

到对应的三个文件夹里。

2、新建一张幻灯片

启动powerpoint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模板,并选择空白版式,新建一张空幻灯片。

3、幻灯片增加文本对象

在幻灯片里新建四个文本框,在这四个文本框里分别输入“我的作品”、“作文”、“图画”和“幻灯片”。其中“我的作品”是幻灯片的标题。

4、设置超级链接

将“作文”选中,从右键快捷菜单中选择[动作设置]命令。这时,会弹出一个“microsoft powerpoint”对话框,询问你是否要保存这个文件,单击[是],并把这个文件取名为“我的作品”。弹出“动作设置”对话框后,在[单击鼠标时的动作]一栏选择[超级链接到],单击[下一张幻灯片]下拉框,拖动滚动条选择[其

他文件]。在“超级链接到其他文件”对话框里改变查找范围,依次找到“我的作品”文件夹、“作文”文件夹,从文件列表中选择一篇自己满意的作文后,例如一支破旧的钢笔,单击[确定]按钮,回到“动作设置”对话框后,再单击[确定]按钮。三、

三、学生交流作品

将自己的作品(文章、画图)和幻灯片之间做好链接。

四、教师总结

我们已经学习完幻灯片的基本知识,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电脑的优势,将自己学得的本领亮给大家看看。

篇10: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期中复习提纲

1、公元前43,位于西亚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流域南部的 苏美尔文明 是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之一;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2、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法典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法典旨在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

3、古埃及兴起于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埃及形成统一的国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法老;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因形似汉字“金”字而得名;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在它不远处矗立着狮身人面雕像斯芬克斯。金字塔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卓越的聪明才智,象征着古代埃及的高度文明。

4、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前1750年,典型代表是公元前2300年出现的哈拉帕文化。

5、公元前-前1600年,雅利安人建立了新的国家,并确立的森严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即僧侣贵族;第二等级刹帝利,即武士,掌握军政大权;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多为非雅利安人。种姓制度阻碍了社会不同等级间的自由流动,严重束缚印度社会发展的活力。

6、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创世人乔达摩·悉达多,被人们尊为释迦牟尼。佛教教义: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国。古中国起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

7、希腊是西方文明发源地,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

8、在希腊众多的城邦之中,雅典以其经济文化的繁荣闻名于世,而更令雅典人引以为豪的则是他们的民主政治。

9、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除十将军的职位外,雅典各级官职,经由抽签的方式向所有公民开放。由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的权力机构。雅典甚至为担任公职和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发放津贴。

10、雅典的民主也有局限性。广大妇女和外邦人不能享有雅典的民主权利,奴隶毫无疑问也被排除在外。尽管如此,雅典的民主政治依然是古代社会的一个光辉典范,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

11、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4年春天率领希腊联军东征,灭亡了领土范围包括埃及和巴比伦在内的波斯帝国,一直进军到了印度河流域,建立了一个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12、亚历山大的东征使东方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但是客观上促进了希腊文明与东方诸文明的交流和融汇,具有划时代意义。

13、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大型建筑的重要代表,是雅典卫城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至今仍然是雅典市的地标与旅游胜地。

14、古希腊哲学家的三位著名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5、继东地中海世界的希腊文明之后,罗马文明兴起于西地中海世界的意大利半岛。

16、公元前5,罗马人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公元前146年,经过三次“布匿战争”,罗马消灭了西地中海世界的另一强国迦太基,开始走上称霸地中海之路。

17、公元前27年,罗马的屋大维,创立了“元首制”,罗马帝国建立。屋大维本人获得了“奥古斯都”的尊号。罗马帝国进入了一个持续两百年之久的“罗马和平”时期。

18、__大约产生于公元1世纪中叶,最早出现在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下层群众中间。基督__典为《圣经》。早期基督__平等、博爱和互助,鄙视富人权贵等,后逐渐承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合理性。

19、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其中西罗马帝国的首都依然是罗马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20、古罗马的建筑以圆形竞技场和万神殿最为著名。

21、古罗马人以崇尚法制而闻名于世。罗马法对今日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有重要影响。罗马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是《十二铜表法》。

22、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太阳历,是古埃及人创制的。公元前46年,罗马的统治者恺撒对其作了修改,制定了儒略历。

23、330年,君士坦丁将帝国首都迁移到 君士坦丁堡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因首都旧名为拜占庭,帝国也被后人称为拜占庭帝国。

24、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早期极有作为的皇帝,他统治时期被称为拜占庭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529年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包括先前罗马法律,对欧洲其他地区以及后世的立法都有深远影响。

25、拜占庭帝国作为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保存了它们的文化遗产,并且兼容并包了__文明 和东方文明的诸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体系。拜占庭文化对阿拉伯文明、斯拉夫文明 和西欧文艺复兴都有重要的影响。

26、481年,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800年,查理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皇帝,由此被后人称作查理大帝或查理曼。

27、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签订《凡尔登条约》,三人分别获得了帝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由此奠定了日后法兰西 、意大利、德意志三个国家的雏形。

28、392年,__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西欧教会以罗马主教为核心,逐渐形成教皇体制。此后教皇不断干涉西欧各国世俗君主的政治事务,夺取他们的利益,由此引发了教权与王权的激烈冲突和斗争。直到14世纪,教皇势力开始衰落,标志性事件是“阿维农之囚”。

29、西欧中古社会的基础是庄园,在内部结构上,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早期采用的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它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

30、西欧城市兴起于10世纪前后,在地中海地区的意大利发展起来。如威尼斯、热那亚、米兰和佛罗伦萨等。城市兴起后,中古的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31、西欧城市为获得自治和自由,一般以赎买为手段,购买自治特许状,或者发动武装斗争。

32、在西欧古老的大学中,以法国的巴黎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大学最为著名。

33、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7世纪初;地点(圣地)---麦加;人物---穆罕默德;

经典——《古兰经》。教义---宣称自己是真主安拉的使者和最后的先知,号召信仰唯一的神——安拉,反对多神崇拜。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通称“穆斯林”。

34、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在那里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政权。622年被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35、通过传播伊斯兰教,穆罕默德把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统一为一个强大的民族,完成了传播宗教信仰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使命。

36、穆罕默德去世后,阿拉伯人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与扩张,建立起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1258年,西征的蒙古军队攻陷帝国首都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37、阿拉伯帝国在文学、科学、建筑和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中心有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一部杰出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著名的清真寺,有麦加清真寺、伊斯坦布尔蓝色清真寺和科尔多瓦清真寺。

38、日本的大化改新:

⑶目的:维护统治⑷内容:①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②在经济上,施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

⑸性质:一场古代日本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⑹意义: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39、幕府政治又被称为武家政治,在这种政治形态中,以将军为首的武士政权与天皇为首的朝廷并存,但其实际权力远远超过朝廷。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16,德川家康重新建立了统一的武家政权江户幕府。1867年,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时代宣告结束。

40、14——17世纪的欧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的“两个发现”是指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41、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直接原因是教会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42、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学说而发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43、文艺复兴运动从实质来看是一种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44、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是——但丁,但丁被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创作的《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45、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46、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其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被称为“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等也是他流传至今的名剧。

47、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直接原因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碍了东西方贸易。

48、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到海外获取黄金;而在此之前的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明朝国威。

49、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50、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5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1)最重大影响:把世界各个地区联系起来,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2)消极影响: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开始了,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52、“三角贸易”的目的是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三角贸易”路线是欧洲——非洲——美洲——欧洲,受害最大的是非洲,获利最大的是欧洲,具有悲惨性和血腥性的贸易航程是非洲——美洲。

53、“三角贸易”的影响:它是欧美殖民宗主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它使非洲大陆失去大量人口,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5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1688年,“光荣革命”。

55、1649年1月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王宫广场被送上了断头台,斯图亚特王朝被推翻,革命进入高潮。此后,英国经历了短暂的共和时期。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恢复了封建专制统治,詹姆士二世恢复了天主教活动。

56、1689年,英国议会在伦敦召开会议,制订并批准了一个著名的法律文件——《权利法案》, 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确定了议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确立了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政治制度,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政体在英国确立起来。

5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资产阶级革命创立了议会权利至上的原则,确立了符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②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58、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59、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

60、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大陆军,并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61、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 。宣告北美13块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

62、《独立宣言》的核心思想是:倡导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各国反对封建专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63、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64、1783年,英美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65、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66、1787年9月15日,制宪会议通过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即“1787年宪法”,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征税权由联邦政府和州共同享有。在国家权力方面,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1787年宪法”的意义:新宪法使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巩固了北美独立战争的成果,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部宪法是世界近代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宪法。

67、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是:“三级会议”的召开;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革命。

68、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爆发。7月14日被定为法国国庆日。

69、1789年,大资产阶级控制的制宪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70、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掌权时期,是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时期。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将罗伯斯庇尔送上了断头台,结束了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着法国大革命高潮的结束。

71、17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建立执政府,拿破仑为第一执政。18拿破仑加冕称皇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拿破仑打败了第三次反法同盟,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以少胜多,取得重大胜利。 186月18日,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

72、为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从1804到1810年间,拿破仑先后颁布了《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等法律文献,其中最著名的是《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73、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法国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4、蒸汽革命也称工业革命,其本质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即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革命。

75、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开始于棉纺织业。

76、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以他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机”,这是人类第一台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77、18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机械师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因此,蒸汽机被看作工业革命的标志。

78、蒸汽机的应用,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和改进。18,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从此,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火车时代”。

79、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能源是煤;动力机是蒸汽机。

80、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了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主要的对立阶级;ƒ现代大工厂制度也建立起来,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现代大工厂的过渡。

81、欧洲工人觉醒: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82、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

83、《共产党宣言》:1848年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84、第一国际:1864年成立,原名叫国际工人协会。

85、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法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86、玻利瓦尔:“解放者”;圣马丁“拉丁美洲解放者”。

87、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年,章西女王领导人民反抗英国殖民侵略。

88、重点:《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对比总结

相同点:①都是两国资产阶级在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表达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强烈要求;②都突出地强调保障人的自由和民主权利,都是反封建的;

③都对本国及西方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不同点:①颁布时间不同(《独立宣言》是在革命过程中发表的,《权利法案》是革命结束后通过的);②主要矛头不同,前者指向殖民者英国,后者指向封建国王。

北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复习提纲(上)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过程:

(1)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2)开始:1640年,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议会

(3)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此后英国经历了短暂的共和时期

(4)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5)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

4、领导人:克伦威尔

5、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6、影响: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创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确立了符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二、《权利法案》的颁布

2、目的:限制国王权力

3、内容:

①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

②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

4、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

第12课 美国独立战争

一、美国独立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经过:

(1)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2)开始: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3)建国: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7月4日美国的独立日)

①机构:第二届大陆会议

②起草者:托马斯·杰斐逊

③主要内容:宣言痛斥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

④意义: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⑤评价:《独立宣言》体现的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成为当时欧洲各国反对封建专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4)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织大陆军,并任命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5)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6)胜利:1781年,约克镇战役

(7)结束: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4、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质)

5、影响: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1787年宪法”

1、制定:1787年美国13个州的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并通过《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2、内容:实行联邦制;确立了立法、司法、行政的三权分立原则;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3、影响:

(1)积极性:使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巩固了北美独立战争的成果,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世界近代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宪法,它所创立的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原则,对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及政治体制的设计和建立都有着重大影响。

(2)局限性:1787年宪法也有阶级局限性,如允许奴隶制存在,保留了种族歧视条款,不承认黑人、印第安人和妇女享有与白人男子同等的权利等。

三、华盛顿的评价

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

一、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经过:

(1)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

(2)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7月14日法国国庆节)

(3)革命的发展进程:

①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②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巴黎人民再次齐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掌握政权,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③1794年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各宾派的统治,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4、颁布的法律文件:《人权宣言》

5、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6、影响: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场革命也还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二、拿破仑帝国

1、兴起:

(1)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

(2)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巩固:

(1)对内:颁布《刑法典》、《商法典》和《民法典》等一系列法典,其中的《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其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世所借鉴。

(2)对外:发动拿破仑战争

①重要战役: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

②性质:前期:反抗反法同盟对法国的侵略。(正义战争)后期:侵略欧洲其他国家。(非正义战争)

③评价:

a.积极影响: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b.消极影响:威胁了欧洲其他国家的主权,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给欧洲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3、灭亡:1815年,滑铁卢战役的失败

三、评价拿破仑

颁布了《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典范。对外战争中,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并将大革命精神传播到了所征服国家,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后期战争则是侵略性战争,侵犯了别国人民权益,并造成法国国内经济困难。

表1: 17~18世纪的近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之比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

1640—1688年

1775—1783年

1789年—1794年

领导者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领导人

克伦威尔

(护国公)

华盛顿

(大陆军总司令)

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领导人)

导火线

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

开始标志

1640年

查理一世重新召集议会

1775年

来克星顿的枪声

1789年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结束标志

1688年光荣革命

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

1794年“热月政变”

处死国王

查理一世

路易十六

重要文献

1689年《权利法案》

1776年《独立宣言》

1789年《人权宣言》

历史意义(影响)

①使英国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②英国革命不仅对英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迅速波及其它欧洲国家,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①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

②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

联邦制/总统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表2: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三个重要文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国家

英国

美国

法国

时间

1689年

1776年7月4日

1789年

颁布机构

英国国会

大陆会议

制宪议会

主要

内容

限制王权和确保国会和公民的权利

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①生来自由平等。

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重要

意义

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殖民统治;标志着美国诞生。

在反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中起了巨大的号召作用,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第14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含义

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首先爆发于英国。开始于纺织业。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到“蒸汽时代”。

二、英国率先开展的条件

1、政治前提: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2、经济: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使英国积累了大量的生产资本,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三、重大发明

1、1765年,哈格里夫斯(英国人)发明珍妮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2、瓦特(英国人)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的核心标志)

3、1807年,富尔顿(美国人)发明汽船。

4、1814年,史蒂芬孙(英国人)发明蒸汽机车(火车),人类迈入“火车时代”。

四、影响

1、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重要的影响)

2、产生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3、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现代大工厂的过渡。

4、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造成东方落后于西方。

5、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第15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背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

(1)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

(2)英国的宪章运动

(3)德意志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标志: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表《共产党宣言》

3、意义: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二、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2、地点:伦敦

第16课 殖民地独立运动

一、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2、爆发的原因: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疯狂侵略,引起当地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

3、领导人:

(1)玻利瓦尔,被授予“解放者”的称号(1825年,上秘鲁独立,为纪念玻利瓦尔,该国改名为玻利维亚)

(2)圣马丁,被授予“拉丁美洲解放者”的称号

4、性质: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

5、结果:基本摧毁了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地区的殖民统治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1600年,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以私营公司的名义对印度进行殖民侵略

2、印度民族大起义

(2)爆发的原因:英国殖民者在印度掠夺财富,欺压民众,引发印度各界的不满和反抗

(3)导火线:“涂油子弹事件”

(4)爆发:1857年,印度“土兵”起义

(5)英雄人物:章西女王

(6)结果:起义失败,印度成为英国王室的直属殖民地

(7)性质: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

(8)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表现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表: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事件

印度民族大起义

(1857----1859年)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9世纪初期)

原因

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残酷剥削和掠夺

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的残暴统治和掠夺

人物

章西女王——印度民族英雄

玻利瓦尔——“解放者”

圣马丁——“拉丁美洲解放者”

影响

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体现了印度人民勇于反抗外来侵略的顽强斗争精神。

摆脱了殖民统治,产生了新兴独立的国家。

性质

反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

第17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2、目的:为了改变俄国社会落后的面貌

3、内容:

(1)政治上:设参政院,掌握国家行政事务。

(2)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引进西方技术和人才,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

(3)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和海军,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校,培养专门军事人才。

(4)社会文化方面:发展文化教育,改革社会习俗

3、意义:

彼得一世改革为俄国后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有利条件,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二、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或1861年改革)

1、原因:

(1)根本原因:俄国的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直接原因:1853-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惨败,激化了国内的社会矛盾

2、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

4、主要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

(2)农民可通过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份地。

(3)农奴可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

5、实质: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6、性质:资产阶级改革

7、影响:

(1)进步性:农奴制的废除,缓解了国内矛盾,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局限性:

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沙皇专制制度仍然存在,农民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②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

第18课 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一、原因

1、根本原因:美国南北方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

2、矛盾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直接原因(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二、根本目的:维护美国的统一(林肯政府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三、过程

1、爆发: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

2、战局的扭转: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向北方军队投降,最终以北方胜利而告终

四、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五、意义

它是决定美利坚命运的一场战争。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一大障碍,是南方和北方在政治上统一起来,在经济上成为一个整体,为美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评价林肯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

第19课 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

1、内忧: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2、外患:美、俄、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日本的侵略扩张。

1853年,美国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此后又被迫开与一些欧洲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的大门被侵略者打开。

二、倒幕运动

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联合形成改革力量(倒幕派),打着恢复天皇权力的旗号,进行倒幕运动。

三、明治维新

2、人物:明治天皇

3、目的(口号):富国强兵

4、措施: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2)经济上: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3)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废除武士制度。

(4)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5、性质:资产阶级改革

6、影响:

(1)积极: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2)消极:这次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使日本走上了一条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表1: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之比较

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名称

美国独立战争

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原因

(背景)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黑人奴隶制度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

1775——1783年

1861——1865年

导火线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首要解决问题

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独立。

维护国家的统一,避免分裂。

发表的

主要文献

《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殖民统治;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解决黑人奴隶的宣言》。

这两个文件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重要人物

华盛顿

林肯

历史

意义

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

①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②为以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

表2:19世纪60年代的两次重要的资产阶级改革之比较

国家

俄国

日本

名称

1861年改革(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

背景

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幕府统治的腐朽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目的

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挽救统治危机

富国强兵

人物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②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③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并自由选择职业。

①在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

②在经济上,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③在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和警察制度。

④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①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社会矛盾,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具有积极作用。

②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①使日本摆脱落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民族独立的国家。

②消极作用: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方式

自上而下

性质

资产阶级改革

表3:近代欧洲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之比较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名称

文艺复兴运动

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

17-18世纪

代表

人物

①但丁----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中世

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

最初一位诗人。)《神曲》被认为欧洲开

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②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③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四大悲剧

①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教会。

②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

③卢梭----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

主要

思想

人文主义(个性的自由和解放,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

理性主义(独立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文艺复兴打破了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为以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性质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二、特点

电力的广泛应用(核心标志)

三、重大发明

1、1879年,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2、1883年,德国的戴姆勒制成了汽油内燃机

3、1885年,德国的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

4、1892年,德国的狄赛尔制成了柴油内燃机

5、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6、19,美国的亨利·福特首先在汽车的生产中发明了流水线装配工艺

四、结果: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

五、影响

1、积极:电成为不可或缺的能源,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并产生了电力、石油、汽车工业等新兴部门;

资本主义各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2、消极:工业污染加剧,自然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城市贫富分化严重,犯罪活动猖獗。

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核心标志

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1765年,珍妮机的发明----哈格里夫斯(英)

2、新交通工具的发明

1807年,汽船------(美国的富尔顿)

1814年,火车------(英国的史蒂芬孙)

1、“发明大王”——爱迪生(美)---电灯

2、汽车的发明与生产:

1885年,发明----卡尔·本茨(德)

1913年,流水线装配生产工艺——亨利·福特(美)

3、1903年,飞机----莱特兄弟(美)

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社会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②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

③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①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财富增加,生产领域出现垄断和垄断组织。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③西方国家走上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道路。

④工业污染加重,自然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城市中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犯罪活动猖獗。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21课近代自然科学

一、近代科学创始人

(波兰)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日心说”,沉重打击宗教神学宇宙观,解放了天文学。

二、现代科学之父

(英)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牛顿力学。

三、物种起源的探索者

(英)达尔文——1859年,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为生物学和其他科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电磁理论的创始人

(英)麦克斯韦——在《电磁学理论》中阐述了电磁场理论,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被誉为继牛顿之后“物理学的第二次大综合”。

第22课近代文学艺术

一、文学

1、法国的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被誉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2、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 、《战争与和平》和《复活》等,他被誉为“心理描写大师”,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3、法国的司汤达:代表作是《红与黑》

4、英国的狄更斯:代表作是《雾都孤儿》、《艰难时世》等

二、音乐

1、德国的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最具代表性的是《第五交响曲》(又称作《命运交响曲》),他被誉为“乐圣”。

2、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代表性作品是《蓝色多瑙河》,他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

三、绘画

荷兰的凡·高:是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性人物和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代表性作品是《向日葵》,他被称为“用生命作画的人”。

篇11:小学生英语复习:五年级英语全册复习提纲

一、Should、shouldn’t、can、can’t、could、couldn’t之后用动词原形,词形不变

1、You should look,then cross the road. You should eat fruit/apples.

You should take the right child.You should say hello to my friends.

You should hold my hand,too.

2. You shouldn’t walk in the road. You shouldn’t jump on the bed.

3. I can do it very well. She was three then.She couldn’t swim.

4. When I was two years old., I could laugh. I couldn’t run.

二、表达内心感受:happy/sad/tired/bored/angry/hungry/thirsty

1. Can I have some water?I’m thirsty. 2. I’ve got a present.I’m happy.

3. I lost my favourite toy. I’m sad. 4. I want to eat a hamburger.I’m very hungry.

5. Can we play chess?I’m bored. 6. I played basketball.I’m so tired.

7. Today I won a chess game.Now I feel happy.

8. Yesterday I lost my bag.I can’t find it. I feel sad.

9. I can smell some nice noodle soup. I feel hungry.

10. It’s raining and I can’t go out to play.I feel bored.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a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像、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涌流。

Youth means a temperamental predominance of courage over timidity of the appetite, for adventure over the love of ease. This often exists in a man of sixty more than a body of twenty.Nobody grows old merely by a number of years. We grow old by deserting our ideals.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篇12:英语资料:英语上册全册短语复习提纲

短语:

1. 0n the road 在路上

2. be dangerous 危险

3. cross the road 穿过马路

4. hold my hand 握住我的手

5. say hello to 给……说你好

6. in a hurry =hurry up 赶紧,匆忙

7. take the right child 带走正确的孩子

8. do homework 做家庭作业

9. ride bicycle 骑自行车

10. play the flute 吹笛子

11. eat fruit 吃水果

句型1. You should +动词原形 该做……事。

表示从道理上来说应该做某事。

例: (1)You should look, then cross the road.

(2)You should take the right child。

(3)You should say hello to my friend。

(4)You should hold my hand。

2. You shouldn’t +动词原形 你不应该干……事。

例:(1) You shouldn’t run in the road. 你不应该在马路上跑

(2)You shouldn’t walk in the road

短语

1. what’s the matter? 发生什么事了

2. miss china 想念中国

3. play chess 下象棋

4. of course not 当然

5. think about 思考,考虑

6. on the farm 在农场上

7. all day 整天

8. go out 出去

9. go out to play 出去玩耍

10. noodle soup 面条汤

句型:Are you feeling ……?

你觉得……吗?Yes, I am No, I’m not.

表示一种情绪状态。

表示情绪状态的词有:sad 难过 :bored 无聊 angry 生气:

happy 高兴: tired 劳累:hungry 饥饿

篇13:数学 - 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第六单元

数学 -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第六单元

内容过多且设计不可显示内容过多,点击此处打开或鼠标右键选择另存为下载

第六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

单元教材分析: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最好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各节中教学内容的编排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中,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手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以具体事物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方法内化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单元课时安排: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NO:1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56—5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T)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能力

(课件出示场景切换,配上明快的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

(课件切换到夷陵广场或书上的主题图)

2、师:瞧,这些美丽的花将我们的大自然装点得多美啊!你能估计一下,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吗?

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

3、课件从左慢慢移入一个花农骑车进入。

师: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他要去干什么呢?咱们都是少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天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二、创设情景,在生活中学习。

1、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师:看这里的鲜花可真漂亮,它们各有几种颜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样最快的数出来的?

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学生分组互相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2、信息反馈,交流整理。

师:刚才老师看见小朋友们在小组里说的可认真了,那谁愿意大声的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算式呢?

师选择的板书算式。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这道题哪个组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组里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课件里花农伯伯说:小朋友们快来帮我摆花盆吧。我要搬走10盆花,)

师:同学们,你们能据花农伯伯说的话来完整的说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自己想一想这样解答?你是怎么想的?还有谁有不同的想法

3、巩固练习,

P57面的做一做,用小棒摆一摆,算出结果。

4、观察整理,总结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你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什么数?(他们都是整十数,)

师:在计算时要怎么办?(整十整十的相加减)

三、强化练习,

1、练习十的1T

(出示1T图)老伯伯看见同学们这么热心特地买来矿泉水来谢谢大家了。你能看着图说出图意吗?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T:独立计算,并仔细观察。

上下2题什么不同的地方?3+2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30+20里的30又是什么意思?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在计算时要注意,记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减,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减。)

3、课堂作业

P58面的3T

看懂图意,独立列式

四、全课总结。

你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吗?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怎么加减。

NO 2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练习课(P58 4—7T)

教学目的:

1、通过生活情景教学感受社会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培养学生数感,并提高学生的心酸能力,

3、通过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1

20+60 80+10 20+50

70-20 60-30 90-60

2、连加连减口算

3+2+4 1+3+4 7+2+10

10-5-2 6-2-3 15-5-2

指明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上学期我们还学过连加连减。那你会算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吗?

今天我们就来试着解答这样的题目。

二、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第五题,小猴分花生图

要求:(1)看图说出图意,要求还剩多少个花生怎么计算?

(2)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

(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2、基础练习。出示第四题基础练习

要求:(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比较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讨论,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怎么计算?

(4)师总结算法: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一样,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拟,出示第6题

师模仿售货员一个学生上来模仿买东西的人,先示范给其他学生看,后要求学生分组模拟。

要求:(1)说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根据自己的要求买东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钱,付出钱后还要找回多少?

(3)口头列式,并回答。

(4)全班反馈,说一说,你想怎么买,是怎么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第7题,

师:看小熊想邀请大家到它家里玩,可是只有算的又对又快的孩子才能进它的家,你有信心和它交上好朋友吗?

要求:独立解答。

三、回家帮妈妈算酸她今天买菜用了多少钱,并说出一些整十数连加连减的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比一比谁是细心的孩子。

NO:3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课(P59练习十8~11T及思考题)

教学目的:1、练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2、创设生活情景,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十数加减。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口算卡,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40+30 90-50 100-80

95-5 80-80 60+6

40+20+8 80-50+4

40+50-30 90-60-10

(1) 记时,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 师:说一说,40+30=?你是怎样想的?用小棒摆一摆,在小组里说出计算方法。

(3) 指名说出计算方法,还有谁的方法不同的?

2、算一算,练一练(第8题)

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40+30 90-50 100-80

95-5 80-80 60+6

40+20+8 80-50+4

40+50-30 90-60-10

3、听算

师报算式,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检查听算能力。

10+40+30 40+20+30

70-40-30 60-20-30

二、读一读,算一算

1、(课件出示P60 9T)

要求:1、读一读,读懂题意。

2、指明读题加深理解。

3、列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磁性教具摆出10T

要求:1、仔细看图,数一数桃和梨的个数。

2、比一比,谁的个数多?

3、指出同样多的部分和多余的部分,

4、想一想,从桃里去掉桃和梨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是什么?

5、在小组里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多几个?少几个?再填空。

3、课件出示11T

先出示美丽的校园,在逐步出示三个同学的对话,

师:从刚才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校里有什么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 在小组里提出问题,并自己解答。

(2) 全班反馈,说出你的问题和算式。

(3)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二、思维训练

P60的思考题

下面每个括号里能填什么数?

NO4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P61例1和练习十一 1~4T)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捆扎好的练习本,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1、30+6 5+20 60+4 9+40

30+60 50+20 60+40 50+50

2、65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29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 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

要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吗?一捆有多少本?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

2、小组讨论:

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能算出来?3、合作探究:

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数学书,你能怎样算?

想一想,你是怎样列式的?用小棒摆一摆,你是怎么算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再次探究:如果要算出我们班领了多少本书,你能算出来吗?请看图,我们领了多少本?一包语文书和一包数学书有多少本?

5、全班反馈: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办法。

B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6、比较算法,加深理解

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

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组说,后指名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促进理解

1、P61的做一做。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

2、P63的练习十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1)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指名说53+4 和20+67是怎么计算的?

(3)你是怎么算的?

(4)小组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P63:3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完整说出来吗?

(2)你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

(3)说出结果,你是怎么算的?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设计

P63的4题

NO:5

教学内容:一位数加整十数(进位) (P62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一5~71T)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的正确掌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联系,课件出示口算

(1)进位加法练习

8+5 7+8 6+8

5+7 4+9 7+3

(2)旧知复习

20+9 2+60 69+30

25+4 62+3 52+20

(全班练习,指明说出算法)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多媒体出示:联欢晚会上的欢乐景象,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并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多媒体出示2个小朋友,并配上画外音对话:我们班要准备联欢会的饮料,一共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3、引导学生讲述图上的意思,明确要求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问题,开动脑筋说一说,你想有什么方法来解决?

5、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

6、全班反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组织同学交流评价。教师要表扬学生的各种有道理的解法,鼓励学生独立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7、小结: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来解答我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的同学是用进位加的方法,有的是想的已学过的知识,只要是你自己想出的来的解答方法,都可以用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计算方法

1、P62做一做,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培养学生用语言内化知识的能力。

2、P63练习十一的5至7T

5T:课件出示,学生独立计算后小组里说一说,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的?你发现了什么?该这样计算?

6T:课件或卡片出示,帮小鸟找家。3只小红鸟都要加上83只小蓝鸟要加上36后才能分别找到自己的家,你能帮它们找准自己的家吗?

3、作业设计:

7T:自己看图说出图意,并在小组里说出自己的问题,后独立解答。

NO:6

教学内容:练习课(P64 8T至12T)

教学要求: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看卡片开火车,说出结果

23+7 75+9 8+23

56+9 50+5 48+5

79+5 42+50 5+44

2、听算,全班计算,后集体订正

9+27 6+27 6+30

9+30 14+6 54+5

36+5 46+3 33+7

3、指名说一说:9+30和36+5你是怎么样算的?

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二、自主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第8题。

要求:1、先口算,在填空。

2、指明说出计算方法。

3、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2、游戏——小小邮递员

比一比,哪个邮递员送的又快又准!

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练习十一第10题,6连续加6,每次加的结果写在横线上。

要求:1、小组里口说结果。

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是怎么想的?

3、仔细计算,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三、作业设计

练习十一的第11题,

要求:1、先说出图意,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独立计算。

联系十一的第12题。

注意:先计算在比较大小。

NO:7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课(P65练习十一的 13T到17T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25+7 70+9 21+8 32+9

2+55 59+9 4+66 9+91

38+7 67+4 43+2 79+7

2、听算

60-30 50-40 63-3 86-6

45+4 59+10 4+58 63+8

3、填空:(课件出示)

65+4=(),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38+6=(),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二、练习十一的习题

1、计算练习:

23+7 75+9 8+23

56+9 50+5 48+6

76+5 42+50 5+44

先说计算过程,在写得数。

2、练习十一的第14题

要求:(1)、看图,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现在一共有多少架飞机?怎样计算?

(3)、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3、练习十一的第15题

要求:自己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列式计算。

4、课件出示第16题,比一比谁算的又快又对。

57+86+5625+70

42+671+9 7+80

80-60 68+5 15-9

9+72 37-4 48-6

三、作业设计

练习十一 的第17题。

自己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计算。

四、思维训练

读题,解答P66面的思考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NO8

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

P67例1及做一做和练习十二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玩具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玩具店的货架和玩具的标价。)

二、自主探索,提出问题。

1、仔细看图,提出问题

师:看货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欢什么玩具?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观察后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师:货架下的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指明生说出题意)

师: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元呢?(用减法算)

师:你知道这么列式吗?(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师:大家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先在小组里摆一摆,算一算。

2、分组操作,形成思维。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3、信息反馈,抽象算法。

师: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题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师:谁来说一说35-20又是怎样摆出来的呢?

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算法。

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结算法。

师:你能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吗?

师:同学们可真棒,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在个位上去减还是在十位上去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8 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要求: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独立完成P69 练习十二的1—3题。

NO:9

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P68面例2,练习十二第5、6、8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件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生活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将例题制成的课件,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3-7 15-6 17-8

78-8 45-30 97-7

2、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17-9是怎样算的。

二、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

师:上面2排算式分别是什么样的减法算式?

(第一排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第二排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算式。)

师: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三、自主探索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课件出示:第67面例1中的玩具货架图。

师:在例1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课件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课件出示例2玩具图下面两个小朋友和他们的对话。

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

(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钱,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才够,右边的小朋友在想怎么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钱?)

师:你知道这样列式计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算式:36-8=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指导学生摆小棒。

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76-4、57-3等算式相比有什么不同?

师: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的方法。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师: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根据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36-8的方法。

师总结算法,刚才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出了几种算法,真不错。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那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68面做一做的第2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定1到2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重点让他们说一说,当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5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订正时说一说81-4和60-3的计算过程和方法,让他们进一步感受退位减的过程。

2、完成练习十二的第8题

先让学生看明确计算任务,然后由学生独立计算各题的差,最后集体订正得数。

六、课堂小结

1、小结计算方法。

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NO:10

教学内容:

练习课 (练习十二的4—13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的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2、从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算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32-5 46-9 29-8 62-40

50-6 45-30 24-5 91-7

指名学生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巩固学生的思考过程。

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用夺红旗的游戏来练习第四题,

比一比,谁能又快又对的算出来?

集体记时,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独立完成第5、6题,后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第7题。

要求:

(1)仔细观察图画,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想一想这是要干什么?家长和椅子有什么作用?

(3)还缺多少把椅子?你能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吗?

(4)列式计算,后集体订正。

4、完成教科书上P70 的第8题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再独立计算。

5、用游戏的方法完成第9题

用游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巩固学生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6、完成P70 的第10题

这种同数连减既有助于帮助学生熟练的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又为以后学习除法做准备。

三、独立完成P70 11—13题

四、思考题独立完成。

NO:11

教学内容:比多少的应用题(P72 的例3、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及初步分析和推理能力。

3、通过生活情境的模拟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生活数学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求两数相差的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件演示)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群快乐的小矮人,他们每天在森林里早上出去采果子,晚上回到家里唱歌跳舞,生活的很幸福。这一天他们采了很多的果子回来了,突然两个小矮人争起来了。他们到底在争什么呢?我们去看看吧!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对回答问题好的同学给他们组奖一朵小红花)

课件出示:两个小矮人的对话(蓝衣服的小矮人说:我摘了12个果子,红衣服的小矮人说我摘了8个,)

问:(1)你能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哪些有关的数学问题?

(先同桌互说,互提,然后再指名说,同时老师板书)

(2)那你能够根据这些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吗?请试一试。(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老师板书)

板书:8+6=14

8-6=2

8-6=2

8-6=2

8-6=2

(3)观察以上的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归纳得出:求多多少或者是少多少?多几或者是少几都可以用减法计算。

2、做一做 (电脑出示:P72:做一做)

(1)先让学生同桌互编数学小故事并列式计算。

(2)集体订正

3、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每个组红花的获得情况:

1)先数一数:每个组各有几朵花

2)你可以提出哪些有关的数学问题?

(学生活动,在小组里互提互说)

3)指学生说,其它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口头列出算式计算,看一看,谁最聪明。

问:还有不同的问题吗?

4、出示第73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习:

NO:1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十与两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内容:教科书P78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汇报表

教学过程:

篇14:数学 - 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第五单元

数学 -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第五单元

内容过多且涉及不可显示内容过多,点击此处打开或鼠标右键选择另存为下载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NO:1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第46页的第例1----------例4 (认识人民币)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和P53:1、2题

教学要求: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CAI课件一套 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 (CAI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誰认得多(学生活动)

a: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4、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CAI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 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 )分吗?

(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电脑出示第49页的例4,让学生口答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的第一题

(1)学生独立操作,订正 (学生上台操作)

(2)说凑成的钱数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师:蓝猫要文具店等急了,我们回去吧!

(课件出示第48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第49页的做一做)

师:1元钱能买什么学习用品?10元呢?(学生先在小组里说,然后指名说)

3、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四、全课总结

(略)

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老师要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这部分知识。

2、要给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操作和交流中,感知知识,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

1、课前准备必须充分,其中包括课件和钱币的准备及后面游戏的准备工作。

NO:2

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例5、6、7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53:3、4、7、8、9)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例5、例6教学挂图,例7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

1、3元=( )角 50角=( )元

2、8元=( )角 70角=( )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的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再做说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教师试问:谁知道0.50元是几角?2.00元是几角?你是怎么知道?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1.20元是1元2角。35.90元是35元9角。(这部分知识学生知道它表示几元几角就可以了,至于1.20元是个什么数,怎么读、写不需要学生掌握)

3、教学例7。

(1) 课件演示例7第一小题。

教师:0.5元是几角?(5角)0.80元是几角?(8角)学生回答。5角+8角是几角?(5角+8角=13角教师板书)教师问:多少角是1元?13角里面拿出10角还剩多少角?(3角)所以13角等于1元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7第二小题(课件演示,提出问题:我买这两个气球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的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0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本第51页“做一做”。

3、练习九。

第5题: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哪两样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例:一个同学拿7角,另一个同学要拿几角合起来才是1元?你是怎么想的?(1元=10角,7角+3角=10角)在操作过程中,也可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NO:3

教学内容:人民币的简单计算(P52:例8)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同时掌握最基本的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导示范

师: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开了一家聪明小超市,你们想去看一看吗?(电脑出示“聪明小超市)

师:小超市里都有些什么呢?

生:超市里有乒乓球、足球、花皮球、飞机、机器人和小熊。

师:哟!这么多玩具,快看一看,它们的价钱是多少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开始同桌交流)

师:谁来给说一说为玩具的价钱。

生:乒乓球拍的价钱是6元,足球的价钱是3元,花皮球的价钱是2元,小熊的价钱是4元5角,飞机的价钱是8元,机器人的价钱是9元。

师:看过这些玩具的价钱后,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口答)

师:快看,小叮当也来了,它在说什么呢?

(屏幕出示小叮当的话)

生读:我买一个足球。

生读:我有5元钱,应找我…………

师:哟!小叮当遇到难题了,谁来帮他算一算?

(学生口答)

二、参与其中、主动探究

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小叮当解决了难题。现在你也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了,不过最多只能买两件,在买之前,先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准备准备买玩具?怎么付钱?(同桌开始交流)

(学生汇报)

三、小组购物,实践体会

师: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将你们的商品放在一起建一个小超市,然后选出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为顾客,可以去售货员那里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小顾客?

(学生开展购物活动)

师:哪些同学愿意说一说你的购物过程?

生1:我用3元钱买了一瓶鲜橙多。

生2:我买了一寺钓鱼的东西,它的价钱是8元,给他10元钱,找了我2元钱。

生3:我很喜欢那只音乐盒,可中它人价钱是20元,太贵了,我只有10元钱,还差10元钱,下次再买吧。

生4:我买了一个跳跳盒,它人价钱是6元,可是我只有5元钱,我就请他便宜一点,5元钱就买来了。

(师边笑边夸奖同学们)

生5:我本来想买一个机器人和一本书,共需要14元钱,我只有10元钱,还差4元钱,所以我就只买了一本8元钱的书,找了我2元钱。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1:我学会了买东西时怎么付钱。

生2:我学会了还价

生3:我学会了买两件东西时怎么付钱。

生4:我觉得做一名售货员真不容易。

生5:我懂得了根据自己的钱来选商品。

…………………………

师:回家后,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去帮爸爸妈妈购物吧。

实施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如:CAI课件及上课时让学生进行活动时需要的物品及每件物品的价格牌

2、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的说明购物过程及思维过程。

3、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历学习的全过程。

NO:4

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及一步加、减应用,并巩固已学过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准备:练习中试试看放大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元8角=( )角 12角=( )元( )角

1元3角=( )角 15角=( )元( )角

二、新授。

教学例8。

课件演示(小朋友购买皮球)。

教师:看看哪一位小朋友最聪明,能用几句话把你看到的讲一遍。

教师:10元钱习皮球用了6元钱,还剩几元?该怎样列式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6=4(元)

教师:机器人几元?飞机几元?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

学生:机器人比飞机贵5元。

教师:该如何列式呢?

学生:45—40=5(元)(教师板书)

教师:“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还可以怎么说?

学生:飞机比机器人便宜几元?飞机比机器人少几元?

机器人比飞机多几元?……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课本第52页。

学生独立填,再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1)出5元,要买的东西3元,应找回2元。

(2)出20元,要买的东西10元,应找回10元。

(3)付出2元,要买的东西0.50元,应找回1元5角。

2元=20角 0.5元=5角 20角—5角=15角=1元5角。

2、练习九

第9题:学生看图填书。

第10题:

(1)买一本练习本和一块橡皮,一共用多少钱?老师指定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3角+2角=5角。

(2) “买上面3种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同一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列式计算?钱该怎么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角+2角+6角=11角=1元1角

(3) 抢答比赛:付给售货员2元钱买以上3种物品,应找回多少钱?

2元—1元1角=20角—11角=9角

3、试试看。

(1)可以买( )块这样的橡皮。

(2)如果买一把尺子,应找回( )角。

(3)要买一把小刀,还差( )角。

(4)小明想买一块橡皮、两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他所带的钱够吗?

(5)小丽只买了一个文具,就把钱花光了,这个文具是( )。

篇15: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要求】 ⒈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试商和调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能判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几位数,能估计商的最高位是几。 ⒉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乘法与加减法、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初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会脱式计算两步运算的式题。 ⒊经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这些运算律,会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一些加法和乘法的简便运算。 ⒋初步认识射线和直线,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体会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⒌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表示角的符号和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的角。 ⒍进一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平角和周角,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 ⒎能根据实际需要对数据分段整理,填写统计表,能对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⒏在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进行有关的口算、估算的过程中,发展类比迁移能力、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⒐在认识射线和直线的过程中发展空间想像能力;在研究角的度数,认识平角、周角,认识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习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说明。 ⒒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效地与同伴合作,或者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或者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交流,体会合作的益处,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 ⒓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初步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 ⒔在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理性精神。 ⒕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敢于提出疑问,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下,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⒈正确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进行笔算;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位是几。 ⒉运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运算。 ⒊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⒋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的学习过程。 【教学难点】 ⒈利用间隔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有关问题。 ⒉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作出正确的分析。 ⒊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线。 ⒋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分析、判断、创新等能力进行培养。 【进度安排】 单元 课时 除法 13课时 角   7课时 混合运算  8课时平行和相交  5课时 找规律 4课时 观察物体  4课时 期中考试  2课时 运算律   7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4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  6课时 认数 8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  5课时 整理与复习  6课时 加机动课时10课共89课时 【研究专题】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措施】 ⒈学期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⒉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从而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⒊加强补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不落人后。 ⒋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枯燥无味。         第一单元 除法   【教学目标】 ⒈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索、掌握整十数、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商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且商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⒉ 使学生经历试商过程,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进一步加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⒊ 使学生在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已掌握的乘、除口算的方法,能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⒋ 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已有的计算解决问题睥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5页: ⒈ 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 ⒉ 学习除数不是整十数的笔算,着重掌握试商的方法(包括试商后不需要调商和试商后需要调商),以使学生较为完整地理解和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课时划分】 共计13课时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  1课时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  1课时 练习一    1课时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3课时 练习二    1课时 练习三    2课时 复习    2课时 单元测试练习  2课时   第一课时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例题,“试一试”,第2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要求】 ⒈ 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⒉ 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 【重点难点】 ⒈ 灵活掌握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⒉ 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教学资源】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 漫长的暑假过去了,在暑假中有没有去新华书店逛逛呀,我们学校也到新华书店去为同学们采购了好多书,你们瞧,实物投影出示挂图。 二、师生探究 1、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3、交流:板:60÷20= 4、提问:80÷40怎样想? 相机板书:20×3=60  6÷2=3   60÷20=3  60÷20=3 5、提问:60÷20要怎样笔算呢?这就是今天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板课题) 6、教学竖式 笔算先写竖式(板竖式)提问:60除以20得几?为什么是3?3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不能写在十位上呢?接下去怎么算?(完成竖式)谁来说说笔算60÷20怎么想的? 三、活动尝试 1、出示题目:96÷20= 2、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并验算 3、反馈交流,提问:这题与前面一题有何不同?余数是几,余数是不是比除数小? 4、指出: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商写在个位上,计算时,只要想这两位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就是商几。 四、巩固反思 1、想想做做1 (1)学生自己完成 (2)反馈交流:你是怎样想的?上下两题有何异同? 2、想想做做2 (1)出示前两2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 (2)反馈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比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地方? (4)出示后2题,用相同的方法完成 3、想想做做4 (1)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时间单位?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2)小黑板出示:60分=( )时 60秒=( )分 180分=( )时  300秒=( )分 420分=( )时  540秒=( )分 (3)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4)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4、想想做做6 (1)学生自己完成,指名2人板演 (2)反馈交流 5、完成思考题 (1)小黑板出示思考题 (2)学生自己完成,能写几道就写几道 (3)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应用质疑 1、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疑问? 2、作业:P2―3.5 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      60÷20=3(包) 96÷20=4……16   3 4  20 20 60  20 96  验算×4   60   80  80   0 16 +16 答:60本《科学天地》要打成3包。  96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例题,“试一试”,第4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要求】 ⒈ 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⒉ 使学生在探索、练习中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重点难点】 ⒈ 估计商的大致范围。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⒈口算下面各题,指名说出其中一、两题的思考方法。 120÷40 560÷70  420÷60  240÷80  320÷40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⒈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题意。 提问: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班”算式怎样列?学生列式。 ⒉提问:420÷30得多少,你们能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多少吗?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⒈估算出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估算的结果和方法。 ⒉笔算出结果。 ⑴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⑵提问:你是怎么想到要商1的?这个1为什么要写在商的十位上?30怎么来的?… ⒊教学试一试。 ⑴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两题,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⑵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⒋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⑴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可以怎样算? ⑵师小结,补充完整。 四、想想做做 ⒈“想想做做”第1题。 ⑴学生独立计算,指名版演。选择其中两题说一说计算过程。 ⑵比较前两题和后两题,为什么被除数一样,但商的不同? ⒉“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找出错误,全班交流,分析错误原因。 ⒊“想想做做”第4题

篇16:思想品德第四册全册教案

思想品德第四册全册教案

教学时间:第1周

1家乡的春天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的春天,感受春天的气息。

2、初步掌握春天的气候特征。

3、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能够注意春天疾病的预防。

二、教学重、难点:

1、课前布置任务,收集有关春天的信息。

2、歌曲:《春天在哪里》

3、学生喜欢用的颜料笔。

4、每位学生准备白纸和剪刀。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春天的图片。

3、利用课余时间到附近公园或田野里寻找春天,并记录春天的特征。

4、搜集反映春天特征的图画、歌曲、诗歌。

5、白纸。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赞美春天。

师:同学们,春姑娘已经轻轻地、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们喜欢春天吗?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春天吧!让春姑娘知道你对她的喜爱。

1、组内交流。

春天的词语:春暖花开、春光明媚、草长莺飞…。

春天的歌舞。

春天的诗。

2、小组代表展示。

活动二:剪贴“春”字。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写“春”字。

2、剪贴“春”字。

3、展示作品。

第二课时

活动一:感受春天。

师:同学们,你们送给春姑娘的礼物真是太棒了!她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礼物,她已经悄悄地放在你们的生活中,放在了你们身边。你们发现了春姑娘的礼物吗?

1、集体交流。

2、欣赏春天的图片。

活动二:秘密春天。

1、讲述生活情景:春天空气湿度大,引导学生思考防潮的办法。

1)凉晒的衣服总是潮潮的。

2)滚进草丛中的球湿漉漉的。

3)墙上出水。

2、说说防潮小窍门。

师: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美丽的春天还藏着许多大自然的小秘密。这是因为南方的春天空气湿度大,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就像前几天连墙壁、地板都透出水来了。聪明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帮大家吗?(让学生发言,师评价颁发“发明星”)

活动三:健康春天。

师:“春天孩儿面,阴晴随时变。”春天是一个疾病多发的季节,你知道春天我们容易患什么疾病吗?小医生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预防这些疾病?

2、学生自由讲述。

3、活动小结:春天这么美,我们不光要用笔来画春天,用成语、古诗和歌声来赞美春天,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保护环境。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做个环保小卫士,健康小使者。那么春天一定会越来越美的,让我们一起为春天再唱首歌吧,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结束活动。

板书设计:

1家乡的春天

2、一年之计在于春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开春时节社会主要劳动者及其工作方式。

2、引导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生活,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CAI教学课件

2、关于春天的谚语和诗词等资料

3、歌曲:《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4、每人准备纸、笔以作采访和写计划之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走在春天的田野上(说一说)

1、观赏春天的田野图片,了解农民伯伯的春天耕种情况。

2、认识各种耕种工具、机器。

3、学习生活小常识。

4、猜想:春天里,农民伯伯会作什么打算呢?忙些什么呢?

活动二:

小采访DD放眼看春天的'城市(演一演)

1、学生当采访员。按不同的行业编组。

2、采访目的:了解各行各业在年头忙什么,对自己有何启发?

3、收集资料,准备汇报。

4、各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春天是一个定下计划的好时机。

5、

第二课时

活动三:我的一年之计(做一做)

1、在感受叔叔、阿姨在春天的劳动之余,师生共同制订计划。

2、计划的形式多种多样:愿望卡、进步台阶、愿望树,发挥学生想像力。

活动四:我爱春天(展示台)

1、歌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自豪而愉悦。

2、讨论:如何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

3、讨论:我国传统为何那么重视春天?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谚语、诗歌、成语、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

课外拓展:(完成表格)

《一年之计在于春》资料收集

1、班级姓名

类别内容

描写春天文章有

描写春天古诗有

描写春天儿歌有

描写春天对联有

描写春天成语有

描写春天谚语有

2、班级姓名

问题答案

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收集资料的?

你收集资料约用了多少时间?

你对你收集的资料满意吗?

让父母给你的积极参与打分。

板书设计:

2、一年之计在于春

说一说

珍惜时间演一演

做一做

3、四季大本营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四季的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探究活动,全面了解四季的自然和社会生活常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探究活动,全面了解四季的自然和社会生活常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和态度。

三、教学准备:

1、各个季节的诗歌1首。采集代表季节的诗歌、动物。

2、关于火星的书籍和其他星球的资料。请家长协助教育学生阅读。

3、颜料笔、彩色卡纸。

4、在网上或者向家长了解四季的更多知识。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四季面面“秀”

1、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定出四季主题,可以以某一植物或某一动物或服饰、衣着来作主题。

2、找寻相关主题的四季资料,各个组员分工合作。

3、汇集资料,设计不同的汇报方式。例如:画册、口头轮流介绍。

活动二我来夸四季

1、制作四季彩色卡片。先出示范例。卡面可以自由设计,内容包括名称、颜色、吉祥物、代表诗。学生想到的能象征该季节的事物都可以添加。

2、学生之间交流成品。

3、讨论: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

活动三火星人探访地球亲戚

1、看关于火星知识的书籍,发现火星的四季。

2、质疑:火星也有四季吗?是怎样的呢?

3、自由组合表演:火星四季生活的幻想。看更多的星球知识,扩大知识面。

板书设计:

3、四季大本营

4、安全小黄帽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各种安全常识。

2、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养成基本的文明的行为,遵守纪律,形成珍爱生命的情感与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初步掌握各种安全常识。

2、学生养成基本的文明的行为,遵守纪律,形成珍爱生命的情感与态度。

三、教学准备:

投影仪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激趣

1、故事导入:报纸上有一则这样的真实报道:深圳红荔路上,一个年轻的妈妈中午接放学回家,因为着急回家不走前面的100米的天桥,而是拉着孩子横过马路准备跨栏而过。突然,一辆小汽车疾驰而来,撞到小朋友身上,小朋友被撞飞二十多米,当场死亡,这时的妈妈手中只剩下了一个书包了。

2、提问:听了这则消息以后,你有什么想法?

3、板书:小黄帽安全。师:我们都非常清楚,安全是最重要的。

4、提问:为什么马路上的商标底色会是黄的,为什么要带安全小黄帽。

活动一:争戴小黄帽。

规则:

1、共有十个安全标志,四个大组各答两个,如果不会,其它组可以抢答,答对一个得一个安全标志。

2、剩下两个抢答。

3、认识最多的那位同学可以戴上这顶小黄帽。

活动二:安全之旅

1、看课文第18~19页,虚拟场面,请出学生带领同学们参加“深圳一日游”。出示在旅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安全小黄帽负责操作,生抢答,师当裁判,答对的同学可以得安全标志。

(1)、行人靠哪边走才安全?

(2)绿灯闪时还能过马路吗?

(3)自动售票机你会用吗?

(4)你会看站牌吗?

(5)乘公共汽车还要主要些什么呢?

2、大嘴鸟看到你们懂得那么多很高兴,想送给你一句话:“遵守交通规则,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来。”

活动三:我是小小安全员

1、给学生戴上“小黄帽”,创造情景。

2、看本课第20页,角色扮演:你是小小安全员,你想对身边的同学说什么呢?

3、填补课本上空白处。

4、总结:看清标志、严守规则、别把生命当儿戏。

活动四:游乐场规则我会守

1、看课本第21页,说说:在游乐场要注意什么?该怎样做?能为图上的小朋友解决困难吗?

2、还有没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呢?把它写下来,再汇报。

3、师总结: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希望每个小朋友都遵守纪律,爱惜自己的生命。

板书设计:

4、安全小黄帽

5、走亲戚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和较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2、培养学生爱亲敬长的情感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初步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和较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2、培养学生爱亲敬长的情感和态度。

三、教学准备:

评价表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穿戴

1、看图说说,丁丁能出门探访外公了吗?

2、你是丁丁,你会怎样做?结合“温馨小提示”说一说。

3、读读“穿戴小常识”请学生补充下去。

活动二:说话

1、鼓励学生继续与丁丁一块过说话关,一进门见到亲戚该说什么呢?

补充课本第23页的图上几个小朋友的对话,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2、读“交谈小常识”,请学生补充下。

活动三用餐礼仪

1、看图说说丁丁在餐桌上的行为做对了吗?为什么?谁的餐桌礼仪值得同学们学习呢?

2、说说你们打算怎样帮助丁丁过关。

3、家里吃饭时都要注意什么?谁想到了就站起来讲。看谁说得又快又对又不重复。

4、上网查找更多的用餐礼仪,看看不同地方、不同国家各有什么礼仪。

活动四走进外公的房间

1、看图,发现丁丁的问题。

2、请出个别学生扮演丁丁,马上做出应对措施。还要配上适当的配角。

3、填写评价表。

板书设计:

5、走亲戚

6、我有小主见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养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行为习惯,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