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peng36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赵四经典语录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四经典语录怎么写,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赵四经典语录怎么写
赵四经典语录怎么写
1、和谐社会把你救了。
2、你说谁是电工,人家我是木匠。
3、你为什么这样对我呢?
4、你是女儿国的国王啊,我怎么看你想女儿国夜总会的捏。
5、你说你让我等你一天两天四五六七天,你就说一个礼拜就得了被!
6、我长得就这么磕碜吗?能污染大院?
7、打你还用俩人吗?我个人都收拾你卑服的。
8、老妹,你们天上没有老爷们了嘛?
9、你认不认识我能怎么地,我跟你说,你让我给你干活儿,差一分钱都不好使。
10、我要是女的`,我就跟你!
11、滚一边去你。我就不信:你走着走,能撵上我骑自行车的。
12、你们这是医院啊?咋谁见我都说有病呢?
13、那啥子,工友伴侣们。我到家了。
14、我第一个媳妇儿结婚俩月跑了,第二个媳妇儿结婚俩月又跑了,第三个媳妇,你说他也不跑啊,这批货销不了下一批他也进不来啊。
15、断我吃行,断我喝行,断我烟火......指定不行!
16、我们习武之人难免有磕磕碰碰......
篇2:刘能赵四经典语录
刘能赵四经典语录20句
1、一瓶汽水,饼干一条。消费标准和他一样。
2、消停的对你有好处,一边去是你唯一出路。
3、保护大脚是我们每个村民的义务。
4、赵四踢门。刘能说;疼了吧!这是铁的'。
5、刘英哭。刘能说:和,和你内个死…死妈,一…一样一样地。
6、不是哭就是闹一宿一宿不睡觉手里拿瓶药,拿个小绳就上吊。
7、我就喜欢救人,特别是喜欢救你们这些有钱人!
8、我把那梦再给接上,看看后边啥情况。
9、我这就干一件让你瞪眼睛的事!钱不到手,说啥也不走。
10、赵四:你要纪念我教你个招,回家你搁盐卤它半年,那能纪念十年二十的。刘能:对,我再给它晾成干,做成标本,我就不吃,瞅着也下饭。赵四:瞅前儿那你最好是就点饭瞅,要整不好容易齁着。
11、刘能说:脑袋和脚整一起去了(刘大脑袋和谢大脚)。
12、刘能:把那牌子摘了吧,好像我真是坏人似的。大脚:你要是好人,那全世界不都得成坏人哪?刘能:你看你…把我…还…还跟世界接…接轨了。
13、刘能:还哭出拍了、把你扔开原走回来脚都能给走掉了。
14、刘能对刘英说:不带钱你连智商你也不带,我脑袋这点玩意儿你要有一毫米,你就啥都够了。
15、刘英第一次哭着跑回家,刘能一进屋说:“咋打成这样呢?多少个人打的呀?”刘英边哭边说:“没…打,没打!”
16、你再能能有我刘能能啊!
17、人家都说鸡蛋里挑骨头,我能从鸡蛋里挑出鸡蛋皮来。
18、我刘能一世英名,让你们这些娘们给毁了!
19、在我人生倒计时之前,我就这么点心愿,你们要是不能满足我,我死也睁不开眼啊!
20、有能耐人走,腿留下。
篇3:赵四说的经典语录
赵四说的经典语录
1、其实我说句心里话啊,我特别不想见你,因为你做这事太可气了。这是我们老赵家隐私,基本上让你播出去一半,干哈呀在那儿。我穿的红裤头,你都给播出去了。干什么玩意儿呢这是。
2、你这种做法,就是让我无法原谅,我是最烦,就是把我们家的秘密往出泄露的,没有这么干的,知道不。
3、刘能,你这么五更半夜你打电话你问我媳妇叫什么名,你不感到过分吗。
4、孩子还没生呢,着啥急,等到时候整个小飞机啥的。
5、群殴就是我们四个削你,单殴就是你削我们四个。
6、亲家,在咱们这个村子你要是不欺负我,我谁也不怕。
7、瞅前儿那你最好是就点饭瞅,要整不好容易齁着。
8、这要是搁我们村,就你刚才说完那句话,我都撂倒你四回了。
9、他老嫌户热,那哪嘎达凉快啊?太平房凉快,你去唱去吧,就有一个鼓掌的都能把你吓死。
10、没事,鸡蛋他爹挺多的,少了一个他妈也不知道。
11、刘英,你爹就是一种特殊材料做成的人,他就是一个抗击打型的人。他经得起千锤百炼、风吹雨打,小来小去的事根本打不倒他。
12、玉田呀!今天爹跟你在心里从里往外得沟通一下!
13、你也别说20xx,我也别说60,咱就一口价,我给你扔70块钱。
14、你要纪念我教你个招,回家你搁盐卤它半年,那能纪念十年二十的。
15、什么是灵魂的舞步?就是一杯热水倒进裤裆,如果我的舞蹈跳的不够好,那是因为热水不够烫。
16、你就记住,纸里永远包不住火,是疖子早晚得出头!
17、告诉你刘能可不是好惹的,就我这样的也就和刘能打个平手,要是刘能来了一脚就把你定位了。
18、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19、别介,你该给卖货,卖货呀。我接受你的道歉,行,以后你注意点就得了。
20、咱就好比菜板上的火腿肠,人家愿意怎么切就怎么切。
篇4:经典赵雯语录
经典赵雯语录大全
1. 这脸皮的事他是这样,你要先把自己脸皮扔一边,把能抓到手的名和利都抓到手里,然
后再站到一定的位置上,那谁都会给你脸啊,谁都会把你的脸当脸看的。但是,你要把自己的脸皮,捧在手心里护的死死地,这也看不看,那也干不了,到最后落得个穷得啷当响,谁也不知道你是谁,到那时候,除了你自己以外,谁也不会给你脸,谁也不会把你的脸当脸看的,这才叫没皮没脸。
2. 一见钟情那种老土的游戏,我没兴趣玩,我要的是更实际的,人这一辈子就这么几年。
我总不能像白开水一样混过去吧。我得过点有颜色的生活,而且一定要是金色的。
3. 无耻,那什么叫有耻呢?我有耻了20多年,只不过是一人见人踩的小虾米,我就无耻了这么一小下,眼见就要出门了,你说这耻不耻的,我还有必要理吗?小虾米的有耻一点都吧金贵,那些名人大腕的无耻,真没多少人嫉恨,就现在这时代里吧,你只要敢出名,就有人敢顶礼膜拜。
4. 就你那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思想在我这纯属扯淡,君子是永远是斗不过小人的。
5. 我们下面说的话,是有一定心里素质的人才能听的`,我怕雷死她。
6. 太聪明活得太明白的女人不好,那是太蠢太无能的男人说的话,怕被看穿,怕掌握不了局面,才希望身边的女人无才便是德。周少觉对不是这样的人,你一定觉得一定要棋逢对手才够刺激,没错吧
7. 一场游戏的结束,是另一场游戏的开始,原来,执子之手可以与偕老无关。
8. 贱,是一种态度,是将世事归律看透后的脚踏实地,扔掉一切道德外衣后的真实,会刺痛看惯为伪善的世人,但这正是我存在的价值,所以我存在,所以,我成功
9. 赵雯,你其实,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傍款族,。。都只不过把他们当成棋子或者是跳板, 来实现你自己的梦想而已
10. 这个世界本来就没什么公平可以,每个人一出生,财富,地位,国籍,性别,智商,就有择手段也好,那就是我的比赛规则,我需要这些,我也只能靠这些才能敢得上那些一出身就跑在前头了的那些人
11. 我很欣赏你,你是很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人,也是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欲望,更敢不遮不掩地把它直接表达出来的人,你说的没错,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你要想这个世界对你公平,你就得用自己的实力,逼着这个世界对你不得不公平,我喜欢你把什么都摆在明面上,说出来的勇气,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人都在追求名利,但是又有太多的人,不承认自己在追求名利,还指责别人在追求名利,可是你敢,你敢说,我贱,过我在,你敢说,扔掉一切道德外衣后的真实,会刺痛看惯为伪善的世人,但这正是我存在的价值。
12. 宁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上笑。因为价值观,衡量幸福和快乐的标准不一样,其实宁愿在宝马车上哭的人,通常在自行车上,是笑不出来的,既然如此,那这些人与其选择在自行车上哭,那还不如到宝马车上哭呢。
篇5:元旦小品《赵四拜年》剧本
物:甲:赵老师 乙:赵四 丙:赵四妻
(赵四两口子推着三轮车,车上装满了年货,一应俱全来到赵老师家,赵四叫门)
甲:谁呀?来了来了,哎呀!赵四兄弟两口子
乙:赵老师在家啊
乙,丙:赵老师好!
甲:你们好!哆嗦啥呀?
丙:九天冷,穿少了
乙:我胆够大了,知道内幕胆小的人都吓得尿裤子喽
甲:你嘟囔啥哪,你们这是搬家呀?
乙:不是,这不往你家这来吗
甲:我家这?我家不招户啊
乙:不是,这不明天小年了吗,这不上你这……
甲:呵,我明白了,入伙过年,我说呐,都二、八月乱搬家,这大冷天哪有搬家的,才小年,早点吧?
丙:不早了,有些东西该煮的,该烀的都得弄了
甲:好,人多过年热闹,我就喜欢热闹,欢迎各位一人拉一车货入伙过年,有意者拉两车也不反对,来吧,往屋搬吧
乙:等会儿,还没说清楚呐
甲:啥不清楚的,过年嘛,到初五就算过完了,初六就都上班了
乙:那是以前,现在都十一上班,一般都是得过完正月十五,十六才正式上班,现在人多,很多单位都多编,没事干休大礼拜嘛
甲:再过几年兴许过了二月二才上班呢,你这到初五是十多天,到十五二十多天,小的溜地一个来月,那你还得一人加一车年货
丙:唉呀妈呀!赵老师你咋这么抠呢
乙:多点了吧,哪能二月二,不是这意思
甲:呵!不是入伙过年呐
乙:这不是来到年了吗,这年货是给你送来的,来吧老伴,往屋搬
甲:别搬,过年相互拜个年,祝福一下挺好,你们拉这些年货,还一人拉一车,不入伙过年啥意思,有事儿吧?啥事儿说吧
丙:看出来了
乙:不瞒你说,赵老师,真有事儿,这些年货都不好意思说,这事儿太大了,这是我们的终生大事,我们就是倾家荡产也得办
甲:终身大事我办不了,我还就愿意终生大事
乙:我们的口号是(乙,丙)“不成功,则成仁”
甲:哎呀!真是大事
乙:这事儿你一定的给办呐,你要是不给办,我也不想过年了,就今天,就这
甲:别,别,我答应我答应,我的天哪!要出人命,这是我家门口
乙:别人家门口也没用啊,这事儿可是属于“绝密”,你就是我当年的中情局,特高科,克格勃都整不出来
丙:你说的这些单位都是外国的吧?
甲:外国的
丙:那外国人归上帝管,人家找也没用啊
乙:啊,对,【阿门】,上帝,皇帝,玉皇大帝,他们都是平级的,都是一把手
丙:你看外国一把手管
乙:人命关天嘛,大事儿
甲:那这么难的事儿你是咋知道的?
乙:我朋友的朋友是“大仙”,把这世上的“绝密”告诉我了,我这后半辈子就指这个信息活了
甲:你这靠谱吗?
乙:准信儿,事实已经验证了,我给他们每人一车年货,这三轮车是人力车中最大的非机动车,他们那两车都是平箱的,今天只有点儿超载,要不搬屋说吧,让运管的人看见
甲:啥运管的,没人管,话都说这份儿上了,这么大的是现在就得办了是不是?
乙:不,不,不是
丙:我的妈呀!不是现在办
甲:你现在不办,这忙乎啥玩意儿,把年货拉回去吧
乙:别,别的,赵老师,是这样的,今天我们来主要是吧这事儿定下来,我们俩不一定一年
丙:对,不一定一起“不行”
乙:万一有硬手找你要赶到一起,怕给我们整没名喽
丙:名额整没喽,我们先排上号
甲:说了半天,啥名额,排什么号啊?
丙:不怨赵老师,你没说明白
乙:是这样,实际赵老师你应该明白啥事儿了
甲:我明白啥啊,越听越糊涂了
乙:还是把年货搬屋说吧,让别人听见
甲:就这儿说,这么大的秘密,大伙儿也听听,就当过小年了
乙:这秘密曝光了,我下半辈子指啥呀,再说了我也是为你着想,说出去得有多少人找你,就这年货你就得租仓库,吃不了,还得用人往超市送,给你添麻烦嘛
甲:我直接开超市,别整那些没用的
丙:快说吧,挺冷的
乙:是这样的,前年你不是去那边儿了吗
甲:那边?
乙:那边,天国吗~
甲:天国?没听说过,新成立的?
乙:不是,历史悠久,文化不知道,你刚去过,你铁哥们就知道了,“大怒”,谁带回来的,把办事儿的打入二十八层地狱
甲:十八层地狱!
乙:现在都兴“高层”
甲:那应该叫“深层”,这也没问问青红皂白,就下地狱永世不得翻身了?
乙:谁敢呐!你哥们儿向你赔礼道歉,我的属下办事不利,让兄弟受惊了,用送元首的礼节亲自送你到国界
甲:我哥们儿官不小啊
乙:那是,那可不是一般炮啊,老厉害了,谁敢提他呀,提他手脚都凉
丙:提他那真是胆上长油你胆肥了,肚脐眼儿拔罐子找死啊
甲:我这哥们儿是谁呀?
乙:阎王爷吗
甲:他……他是我哥们儿?
乙:那是呗!铁哥们,钢钢的,要不看见你咋哆嗦呢
甲:不是穿少了吗?
乙:啥穿少了,我推车都推冒汗了现在我们不是怕你,怕你哥们儿呀!一般人和你比不了,没硬手不可能回来,有几个过去能回来的,有多少冤死鬼呀,你哥们儿没啥送你的
甲:送啥都不要,用不上
乙:给你一年三个名额
甲:什么名额?
乙:就是有朋友要不行了
丙:要死了,说明白点儿
乙:你跟他说,他给延长几年寿命,我们俩就想求你到时候给说一声,延期几年
甲:我和阎王爷说说,打个延期多活几年
乙:就凭你俩的关系,几十年都没问题‘
甲:那是,问题不大,粮库死个耗子多大个事儿啊
丙:看人家赵老师,广交四海哥们儿,关键时刻真给力呀
乙:我明年攒好年货,非得交个四海哥们儿,管海啸的,官也不小
甲:还海哭的呐
乙:你有延长寿命的名额,没有减少寿命的名额吧?
甲:这方面的信息你们没有吗?
乙:没有啊
丙:没想减少啊
甲:这属于绝密中的绝密,不过这方面的名额你们要也可以弄
乙:不……不
丙:妈呀!没人要啊
乙:这方面的也能弄到,我天妈呀!你太厉害了,你就是阎王二爷,二阎王爷
甲:这辈分都上来了
丙:别说这方面的了,说那方面的吧
乙:对,还是延长吧
甲:延长寿命,就这事儿?
乙:就这事儿,多大呀!
甲:这事儿你就是用机动车拉年货……,我也办不了
丙:完了,办不成了
乙:看吧,车小了
甲:胡说八道,我那是医生用现代科学技术给我治好的病,这才是事实
乙:这是真的吗?
甲:千真万确
丙:赵老师还能说谎,我就说没这事儿
乙:完了,两车年货白瞎了
甲:我没收你年货啊!
乙:不是,我是说那两车年货
甲:朋友嘛~送给人家了,就送了,以后没事多学习学习,别整这些乌七八黑的,来到年了我也不多说你们了,现在你俩进屋坐会儿吧
乙:不坐了。我怕年货丢喽,这两车年货再丢喽就四车年货了,谁家趁啥呀
甲:你们这非机动车太大了,我又没有仓库,还不吃坏喽,把年货拉回去,好好过年,我这儿啥也不缺
丙:你看都拉来了,还拉回去,就留下呗
甲:拉回去,好好过年吧
乙,丙:祝赵老师新年快乐
甲:大家都快乐!
篇6:赵州禅师语录
赵州禅师(778-897),法号从谂,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八十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弘法传禅达40年,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赵州古佛”。其证悟渊深、年高德劭,享誉南北禅林并称“南有雪峰,北有赵州”,“赵州眼光烁破天下”。赵州禅师住世1,圆寂后,寺内建塔供奉衣钵和舍利,谥号“真际禅师”。
篇7:赵州禅师语录
(1)师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师云:“还可趣向否?”泉云:“拟向即乖。”师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也!”师于言下,顿悟玄旨,心如朗月。
(2)南泉上堂,师问:“明头合,暗头合?”泉便归方丈。师便下堂,云:“这老和尚被我一问,直得无言可对。”首座云:“莫道和尚无语,自是上座不会。”师便打。又云:“这棒合是堂头老汉吃!”
(3)师问南泉:“知有的人,向什么处去?”泉云:“山前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去!”师云:“谢和尚指示!”泉云:“昨夜三更月到窗。”
(4)师在南泉作炉头,大众普请择菜。师在堂内叫:“救火!救火!”大众一时到僧堂前,师乃关却僧堂门,大众无对。泉乃抛钥匙,从窗内入堂中,师便开门。
(5)师在南泉井楼上打水次,见南泉过,便抱柱悬却脚,云:“相救!相救!”南泉上扶梯,云:“一二三四五。”师少时间,却去礼谢,云:“适来谢和尚相救。”
(6)南泉因东西两堂争猫儿,泉来堂内,提起猫儿,云:“道得即不斩,道不得即斩却。”大众下语,皆不契泉意,当时即斩却猫儿了。至晚间,师从外归来,问讯次,泉乃举前话了,云:“你作么生救得猫儿?”师遂将一只鞋戴在头上出去。泉云:“子若在,救得猫儿。”
(7)师问南泉:“异即不问,如何是类?”泉以两手托地,师便踏倒,却归涅堂内,叫:“悔!悔!”泉闻,乃令人去问:“悔个什么?”师云:“悔不更与两踏。”
(8)南泉从浴室里过,见浴头烧火,问云:“作什么?”云:“烧浴。”泉云:“记取来,唤水牯牛浴。”浴头应诺。至晚间,浴头入方丈。泉问:“作什么?”云:“请水牯牛去浴!”泉云:“将得绳索来否?”浴头无对。
师来问讯泉,泉举似师。师云:“某甲有语。”泉便云:“还将得绳索来么?”师便近前,蓦鼻便拽。泉云:“是即是,太粗生。”
(9)师问南泉:“离四句绝百非外,请道。”泉便归方丈。师云:“这老和尚,每常口吧吧地,及其问著,一言不措。”侍者云:“莫道和尚无语好。”师便打一掌。
(10)南泉一日掩却方丈门,便把灰围却门外,问僧云:“道得即开门。”多有人下语,并不契泉意。师云:“苍天!苍天!”泉便开门。
(11)师问南泉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还有过也无?”泉云:“有。”师云:“过在什么处?请师道。”泉遂举,师便出去。
(12)师上堂谓众曰:“此事的的,没量大人,出这里不得。老僧到沩山,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沩山云:‘与我将床子来。'若是宗师,须以本分事接人始得。”
时有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庭前柏树子!”学云:“和尚莫将境示人。”师云:“我不将境示人。”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庭前柏树子。”
(13)师又云:“老僧九十年前,见马祖大师下八十余员善知识,个个俱是作家,不似如今知识,枝蔓上生枝蔓,大都是去圣遥远,一代不如一代。只如南泉寻常道:‘须向异类中行。’且作么生会?如今黄口小儿,向十安街头说葛藤、博饭口童、觅礼拜,聚三五百众,云:‘我是善知识,你是学人。’”
(14)僧问:“如何是清净伽蓝?”师云:“丫角女子。”云:“如何是伽蓝中人?”师云:“丫角女子有孕。”
(15)问:“承闻和尚亲见南泉,是否?”师云:“镇州出大萝卜头。”
(16)问:“和尚生缘什么处?”师以手指云:“西边、更向西。”
(17)问:“法无别法,如何是法?”师云:“外空、内空、内外空。”
(18)问:“如何是佛真法身?”师云:“更嫌什么!”
(19)问:“如何是心地法门?”师云:“古今榜样!”
(20)问:“如何是宾中主?”师云:“山僧不问妇!”问:“如何是主中宾?”师云:“老僧无丈人!”
(21)问:“如何是一切法常住?”师云:“老僧不讳祖!”其僧再问,师云:“今日不答话。”
(22)师上堂云:“兄弟!莫久立,有事商量,无事向衣钵下坐,穷理好。老僧行脚时,除二时斋粥,是杂用心力处,余外更无别用心处也。若不如此,出家大远在!”
(23)问:“万物中何物最坚?”师云:“相骂饶汝接嘴,相唾饶汝泼水。”
(24)问:“晓夜不停时如何?”师云:“僧中无与么两税百姓!”
(25)问:“如何是一句?”师云:“若守著一句,老却你。”
(26)师上堂,谓众云:“若一生不离丛林,不语十年五载,无人唤你作哑汉,已后佛也不奈你何!你若不信,截取老僧头去。”
(27)师上堂云:“兄弟!你正在第三冤里。所以道:‘但改旧时行履处,莫改旧时人。’共你各自家出家,比来无事。更问禅问道,三十二十人聚头来问,恰似欠伊禅道相似。你唤作善知识,我是同受拷。老僧不是戏好,恐带累他古人,所以东道西说。”
(28)问:“十二时中,如何用心?”师云:“你被十二时使,老僧使得十二时。你问哪个时!”
(29)问:“如何是赵州主人公?”师咄云:“这箍桶汉!”学人应诺。师云:“如法箍桶著!”
(30)问:“如何是学人本分事?”师云:“树摇鸟散,鱼惊水浑。”
(31)问:“如何是少神的人?”师云:“老僧不如你!”学云:“不占胜。”师云:“你因什么少神!”
(32)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是时人窠窟?”师云:“曾有问我,直得五年分疏不得。”
(33)有官人问:“丹霞烧木佛,院主为什么眉须堕落?”师云:“官人宅中,变生作熟,是什么人?”云:“所使。”师云:“却是他好手。”
(34)问:“毗目仙人执善财手,见微尘佛时如何?”师遂执僧手,云:“你见个什么?”
(35)有尼问:“如何是沙门行?”师云:“莫生儿!”尼云:“和尚勿交涉。”师云:“我若共你打交涉,堪作什么。”
(36)问:“如何是赵州主人公?”师云:“田库奴。”
(37)问:“如何是王索仙陀婆?”师云:“你道老僧要个什么?”
(38)问:“如何是玄中玄?”师云:“说什么玄中玄,七中七,八中八!”
(39)问:“如何是仙陀婆?”师云:“静处萨婆诃。”
(40)问:“如何是法非法?”师云:“东西南北。”学云:“如何会去?”师云:“上下四维。”
(41)问:“如何是玄中玄?”师云:“那个师僧若在,今年七十四五。”
(42)问:“王索仙陀婆时如何?”师蓦起,打躬叉手。
(43)问:“如何是道?”师云:“不敢!不敢!”
(44)问:“如何是法?”师云:“敕敕,摄摄!”
(45)问:“赵州去镇府多少?”师云:“三百。”学云:“镇府来赵州多少?”师云:“不隔。”
(46)僧问:“如何是玄中玄?”师云:“玄来多少时也?”学云:“玄来久矣!”师云:“赖遇老僧,洎合玄杀这屡生。”
(47)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云:“还见庭前柏树子么!”
(48)师上堂云:“若是久参的人,莫非真实,莫非亘古亘今。若是新入众的人,也须究理始得。莫趁者边三百、五百、一千,傍边二众丛林,称道:好个住持,洎乎问著佛法,恰似炒砂作饭相似,无可施为,无可下口。却言他非我是,面赫赤地,良由世间出非法语。真实欲明者意,莫辜负老僧。”
(49)问:“在尘为诸圣说法,总属披搭。未审和尚如何示人?”师云:“什么处见老僧?”学云:“请和尚说。”师云:“一堂师僧,总不会这僧语话。”别有一僧问:“请和尚说。”师云:“你说,我听。”
(50)问:“真化无迹,无师、弟子时如何?”师云:“谁教你来问?”学云:“更不是别人。”师便打之。
(51)问:“此事如何辨?”师云:“我怪你。”学云:“如何辨得?”师云:“我怪你不辨。”学云:“还保任否?”师云:“保任、不保任自看。”
(52)问:“如何是无知解的人?”师云:“说什么事!”
(53)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下禅床。学云:“莫便是否?”师云:“老僧未有语在。”
(54)问:“佛法久远,如何用心?”师云:“你见前汉、后汉把揽天下,临终时半钱也无分。”
(55)问:“时人以珍宝为贵,沙门以何为贵?”师云:“急合取口。”学云:“合口还得也无?”师云:“口若不合,争能辨得。”
(56)问:“如何是赵州一句?”师云:“老僧半句也无。”学云:“岂无和尚在?”师云:“老僧不是一句!”
(57)问:“如何得不被诸境惑?”师垂一足,僧便出鞋;师收起足,僧无语。
(58)有俗官问:“佛在日,一切众生归依佛;佛灭度后,一切众生归依什么处?”师云:“未有众生。”学云:“现问次。”师云:“更觅什么佛!”
(59)问:“还有不报四恩、三有者也无?”师云:“有。”学云:“如何是?”师云:“这杀父汉,算你只少此一问。”
(60)问:“如何是和尚意?”师云:“无施设处。”
(61)师上堂云:“兄弟!但改往修来;若不改,大有著你处在!”
(62)师又云:“老僧在此间三十余年,未曾有一个禅师到此间。设有来,一宿一食急走过,且趁软暖处去也。”
问:“忽遇禅师到来,向伊道什么?”师云:“千钧之弩,不为鼷鼠而发机。”
(63)师又云:“兄弟!若从南方来者,即与下载;若从北方来,即与装载。所以道:‘近上人问道,即失道;近下人问道者,即得道。’”
(64)师又云:“兄弟!正人说邪法,邪法亦随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亦随邪。诸方难见易识,我者里易见难识。”
(65)问:“善恶惑不得的人,还独脱也无?”师云:“不独脱。”学云:“为什么不独脱?”师云:“正在善恶里。”
(66)尼问:“离却上来说处,请和尚指示!”师咄云:“煨破铁瓶。”尼将铁瓶添水来,云:“请和尚答话。”师笑之。
(67)问:“世界变为黑穴,未审此个落在何路?”师云:“不占。”学云:“不占是什么人?”师云:“田库奴。”
(68)问:“无言无意,始称得句。既是无言,唤什么作句?”师云:“高而不危,满而不溢。”学云:“即今和尚是满是溢?”师云:“争奈你问我。”
(69)问:“如何是灵者?”师云:“净地上屙一堆屎!”学云:“请和尚的旨。”师云:“莫恼乱老僧!”
(70)问:“法身无为,不堕诸数,还许道也无?”师云:“作么生道!”学云:“与么即不道也。”师笑之。
(71)问:“如何是佛,如何是众生?”师云:“众生即是佛,佛即是众生。”学云:“未审两个哪个是众生?”师云:“问、问。”
(72)问:“大道无根,如何接唱?”师云:“你便接唱!”云:“无根又作么生?”师云:“既是无根,什么处系缚你!”
(73)问:“正修行的人,莫被鬼神测得也无?”师云:“测得!”云:“过在什么处?”师云:“过在觅处。”云:“与么即不修行也?”师云:“修行。”
(74)问:“孤月当空,光从何生?”师云:“月从何生?”
(75)问:“承和有言,道不属修,但莫染污。如何是不染污?”师云:“检校内外。”云:“还自检校也无?”师云:“检校。”云:“自己有什么过,自检校?”师云:“你有什么事。”
(76)师上堂云:“此事如明珠在掌,胡来胡现,汉来汉现。”
(77)师又云:“老僧把一枝草作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作一枝草用。佛即是烦恼,烦恼即是佛。”
问:“佛与谁人为烦恼?”师云:“与一切人为烦恼!”云:“如何免得?”师云:“用免作么。”
(78)师示众云:“老僧此间,即以本分事接人。若教老僧随伊根机接人,自有三乘十二分教,接他了也。若是不会,是谁过欤!已后遇着作家汉,也道老僧不辜他。但有人问,以本分事接人。”
(79)问:“从上至今,即心是佛;不即心,还许学人商量也无?”师云:“即心且置,商量个什么!”
(80)问:“古镜不磨,还照也无?”师云:“前生是因,今生是果!”
(81)问:“三刀未落时如何?”师云:“森森地。”云:“落后如何?”师云:“迥迥地。”
(82)问:“如何是出三界的人?”师云:“笼罩不得!”
(83)问:“牛头未见四祖,百鸟衔花供养;见后,为什么百鸟不衔花供养?”师云:“应世,不应世。”
(84)问:“白云自在时如何?”师云:“争似春风处处闲!”
(85)问:“如何是露地白牛?”师云:“月下不用色。”云:“食n何物?”师云:“古今嚼不著!”云:“请师答话!”师云:“老僧合与么!”
(86)师示众云:“拟心即差。”僧便问:“不拟心时如何?”师打三下,云:“莫是老僧辜负?梨么?”
(87)问:“凡有问答,落在意根;不落意根,师如何对?”师云:“问。”学云:“便请师道!”师云:“莫向者里是非!”
(88)问:“龙女亲献佛,未审将什么献?”师以两手作献势。
(89)师示众云:“此间佛法,道难即易,道易即难。别处难见易识,老僧者里,即易见难识。若能会得,天下横行。忽有人问:什么处来?若向伊道赵州来,又谤赵州;若道不从赵州来,又埋没自己。诸人且作么生对他?”
僧问:“触目是谤和尚,如何得不谤去?”师云:“若道不谤,早是谤了也!”
(90)问:“如何是正修行路?”师云:“解修行即得,若不解修行,即参差落他因果里。”
(91)师示众云:“我教你道,若有问时,但向伊道赵州来。忽问:‘赵州说什么法?’但向伊道:‘寒即言寒,热即言热。’若更问道:‘不问者个事。’但云:‘问什么事?’若再问:‘赵州说什么法?’便向伊道:‘和尚来时,不教传语上座,若要知赵州事,但自去问取。’”
(92)问:“不顾前后时如何?”师云:“不顾前后且置,你问阿谁?”
(93)师示众云:“迦叶传与阿难,且道达磨传与什么人?”问:“且如二祖得髓,又作么生?”师云:“莫谤二祖!”
师又云:“达磨也有语:‘在外者得皮,在里者得骨。’且道更在里者得什么?”问:“如何是得髓的道理?”师云:“但识取皮。老僧者里,髓也不立!”云:“如何是髓?”师云:“与么皮也摸未著!”
(94)问:“与么堂堂,岂不是和尚正位?”师云:“还知有不肯者么?”学云:“与么即别有位!”师云:“谁是别者?”学云:“谁是不别者?”师云:“一任叫。”
(95)问:“上上人一拨便转,下下人来时如何?”师云:“汝是上上下下?”云:“请和尚答话!”师云:“话未有主在。”云:“某甲七千里来,莫作心行。”师云:“据你者一问,心行莫不得么?”此僧一宿便去。
(96)问:“不绍傍来者如何?”师云:“谁?”学云:“惠延。”师云:“问什么?”学云:“不绍傍来者。”师以手抚之。
(97)问:“如何是衲衣下事?”师云:“莫自瞒。”
(98)问:“真如、凡圣,皆是梦言;如何是真言?”师云:“更不道者两个。”学云:“两个且置,如何是真言?”师云:“更不道者两个。”
(99)问:“如何是赵州?”师云:“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100)问:“如何是定?”师云:“不定。”学云:“为什么不定?”师云:“活物、活物。”
(101)问:“不随诸有时如何?”师云:“合与么。”学云:“莫便是学人本分事?”师云:“随也,随也。”
(102)问:“古人三十年,一张弓两下箭,只射得半个圣人,今日请师全射!”师便起去。
(103)师示众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言语,是拣择。老僧却不在明白里。是你向什么处见祖师?”问:“和尚既不在明白里,护惜什么?”师云:“我亦不知。”学云:“和尚既自不知,为什么道不在明白里?”师云:“问事即得;礼拜,退。”
(104)师示众云:“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更不要道:才语是生,不语是灭。诸人且作么生是不生不灭的道理?”问:“早是不生不灭么?”师云:“者汉只认得个死语。”
(105)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言语,是拣择,和尚如何示人?”师云:“何不尽引古人语?”学云:“某甲只道得到这里!”师云:“只这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106)上堂,示众云:“看经也在生死里,不看经也在生死里,诸人且作么生出得去?”僧便问:“只如俱不留时如何?”师云:“实即得,若不实,争能出得生死!”
(107)问:“利剑锋头快时如何?”师云:“老僧是利剑。快在什么处?”
(108)问:“大难到来,如何回避?”师云:“恰好。”
(109)上堂,良久云:“大众总来也未?”对云:“总来也。”师云:“更待一人来,即说话。”僧云:“候无人来,即说似和尚。”师云:“大难得人。”
(110)师示众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你诸人作么生?”僧乃问:“只如不生不灭时如何?”师云:“我许你者一问。”
(111)师因参次,云:“明又未明,道昏欲晓,你在阿哪头?”僧云:“不在两头。”师云:“与么即在中间也。”云:“若在中间,即在两头。”师云:“这僧多少时,在老僧者里,作与么语话,不出得三句里。然直饶出得,也在三句里。你作么生?”僧云:“某甲使得三句。”师云:“何不早与么道。”
(112)问:“如何是通方?”师云:“离却金刚禅。”
(113)师示众云:“衲僧家,直须坐断报、化佛头始得。”问:“坐断报、化佛头是什么人?”师云:“非你境界。”
(114)师示众云:“大道只在目前,要且难睹。”僧乃问:“目前有何形段,令学人睹?”师云:“任你江南江北。”学云:“和尚岂无方便为人?”师云:“适来问什么。”
(115)问:“入法界来,还知有也无?”师云:“谁入法界?”学云:“与么即入法界不知去也?”师云:“不是寒灰死木,花锦成现百种有。”学云:“莫是入法界处用也无?”师云:“有什么交涉。”
(116)问:“若是实际理地,什么处得来?”师云:“更请?梨宣一遍。”
(117)问:“万境俱起,还有惑不得者也无?”师云:“有。”学云:“如何是惑不得者?”师云:“你还信有佛法否?”学云:“信有佛法,古人道了。如何是惑不得者?”师云:“为什么不问老僧?”学云:“问了也。”师云:“惑也。”
(118)问:“未审古人与今人,还相近也无?”师云:“相近即近,不同一体。”学云:“为什么不同?”师云:“法身不说法。”学云:“法身不说法,和尚为人也无?”师云:“我向个里答话!”学云:“争道法身不说法?”师云:“我向个里救你阿爷,他终不出头。”
(119)问:“学人道不相见时,还回互也无?”师云:“测得回互。”学云:“测他不得?回互个什么?”师云:“不与么是你自己。”学云:“和尚还受测也无?”师云:“人即转近,道即转远也。”学云:“和尚为什么自隐去?”师云:“我今现共你语话。”学云:“争道不转。”师云:“合与么著。”
(120)师示众云:“教化得的人是今生事,教化不得的人是第三生冤。若不教化,恐堕却一切众生。教化亦是冤。是你还教化也无?”僧云:“教化。”师云:“一切众生,还见你也无?”学云:“不见。”师云:“为什么不见?”学云:“无相。”师云:“即今还见老僧否?”学云:“和尚不是众生。”师云:“自知罪过即得。”
(121)师示众云:“龙女心亲献,尽是自然事。”问:“既是自然,献时为什么?”师云:“若不献,争知自然。”
(122)师示众云:“八百个作佛汉,觅一个道人难得。”
(123)问:“只如无佛无人处,还有修行也无?”师云:“除却者两个,有百千万亿。”学云:“道人来时,在什么处?”师云:“你与么即不修行也。”其僧礼拜。师云:“大有处著你在。”
(124)问:“白云不落时如何?”师云:“老僧不会上象。”学云:“岂无宾主?”师云:“老僧是主,?梨是宾,白云在什么处?”
(125)问:“大巧若拙时如何?”师云:“丧却栋梁材。”
(126)师示众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问:“和尚还为人也无?”师云:“为人。”学云:“如何为人?”师云:“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学云:“既是玄,作么生是旨?”师云:“我不把本。”学云:“者个是玄,如何是旨?”师云:“答你是旨。”
(127)师示众云:“各自有禅,各自有道。忽有人问你:作么生是禅是道?作么生o对他?”僧乃问:“既各有禅道,从上至今语话为什么?”师云:“为你游魂。”学云:“未审如何为人?”师乃退身不语。
(128)师示众云:“不得闲过,念佛、念法。”僧乃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念?”师云:“念者是谁?”学云:“无伴。”师叱:“者驴。”
(129)上堂,示众云:“若是第一句,与祖佛为师;第二句,与人天为师;第三句,自救不了。”
有僧问:“如何是第一句?”师云:“与祖佛为师。”师又云:“大好从头起。”学人再问,师云:“又却人天去也。”
(130)师示众云:“是他不是不将来,老僧不是不o对。”僧云:“和尚将什么o对?”师长吁一声。云:“和尚将这个o对,莫辜负学人也无!”师云:“你适来肯我,我即辜负你。若不肯我,我即不辜负你。”
(131)师示众云:“老僧今夜答话去也,解问者出来!”有僧才出礼拜,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只得个墼子。”
(132)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无。”学云:“上至诸佛,下至蚁子,皆有佛性;狗子为什么无?”师云:“为伊有业识性在。”
(133)问:“如何是法身?”师云:“应身。”云:“学人不问应身。”师云:“你但管应身。”
(134)问:“朗月当空时如何?”师云:“?梨名什么?”学云:“某甲。”师云:“朗月当空,在什么处?”
(135)问:“正当二八时如何?”师云:“东东,西西。”学云:“如何是东东西西?”师云:“觅不著。”
(136)问:“学人全不会时如何?”师云:“我更不会。”云:“和尚还知有也无?”师云:“我不是木头,作么不知!”云:“大好不会。”师拍掌笑之。
(137)问:“如何是道人?”师云:“我向道是佛人。”
(138)问:“凡有言句,举手动足,尽落在学人网中;离此外,请师道!”师云:“老僧斋了,未吃茶。”
(139)马大夫问:“和尚还修行也无?”师云:“老僧若修行,即祸事。”云:“和尚既不修行,教什么人修行?”师云:“大夫是修行的人!”云:“某甲何名修行!”师云:“若不修行,争得扑在人王位中!]得来赤冻红地,无有解出期。”大夫乃下泪拜谢。
(140)师示众云:“?梨不是不将来,老僧不是不o对。”
又云:“?梨莫擎拳合掌,老僧不将禅床、拂子对。”
(141)问:“思忆不及处如何?”师云:“过者边来。”云:“过者边来,即是及处;如何是思不及处?”师竖起手云:“你唤作什么?”云:“唤作手,和尚唤作什么?”师云:“百种名字,我亦道。”云:“不及和尚百种名字,且唤什么?”师云:“与么即你思忆不及处。”僧礼拜。师云:“教你思忆得及者。”云:“如何是?”师云:“释迦教、祖师教,是你师!”云:“祖与佛古人道了也,如何是思忆不及处?”师再举指云:“唤作什么?”僧良久。师云:“何不当头道著,更疑什么!”
(142)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老僧耳背,高声问!”僧再问,师云:“你问我家风,我却识你家风。”
(143)问:“万境俱起时如何?”师云:“万境俱起。”云:“一问一答是起,如何是不起?”师云:“禅床是不起的。”僧才礼拜次,师云:“记得问答?”云:“记得。”师云:“试举看。”僧拟举师问。
(144)问:“如何是目前佛?”师云:“殿里的!”云:“者个是相貌佛,如何是佛?”师云:“即心是!”云:“即心犹是限量,如何是佛?”师云:“无心是。”学云:“有心、无心,还许学人拣也无?”师云:“有心、无心,总被你拣了也,更教老僧道什么即得。”
(145)问:“远远投师,未审家风如何?”师云:“不说似人。”学云:“为什么不说似人?”师云:“是我家风。”学云:“和尚既不说似人,争奈四海来投?”师云:“你是海,我不是海。”学云:“未审海内事如何?”师云:“老僧钓得一个。”
(146)问:“祖佛近不得的是什么人?”师云:“不是祖佛。”学云:“争奈近不得何?”师云:“向你道,不是祖佛,不是众生,不是物,得么?”学云:“是什么?”师云:“若有名字,即是祖佛、众生也。”学云:“不可只与么去也!”师云:“卒未与你去在。”
(147)问:“如何是平常心?”师云:“狐狼野犴是。”
(148)问:“作何方便,即得闻于未闻?”师云:“未闻且置,你曾闻个什么来?”
(149)问:“承教有言:随色摩尼珠。如何是本色?”师召僧名,僧应诺,师云:“过者边来!”僧便过,又问:“如何是本色?”师云:“且随色走。”
(150)问:“平常心的.人,还受教化也无?”师云:“我不历他门户。”学云:“与么则莫沉却那边人么?”师云:“大好平常心。”
(151)问:“如何是学人保任的物?”师云:“尽未来际拣不出。”
(152)问:“如何是大修行的人?”师云:“寺里纲维是。”
(153)问:“学人才到,总不知门户头事如何?”师云:“上座名什么?”学云:“惠南。”师云:“大好不知。”
(154)问:“学人欲学,又谤于和尚;如何得不谤去?”师云:“你名什么?”学云:“道皎。”师云:“静处去,者米囤子!”
(155)问:“如何是和尚大意?”师云:“无大无小。”学云:“莫便是和尚大意么?”师云:“若有纤毫,万劫不如。”
(156)问:“万法本闲,而人自闹。是什么人语?”师云:“出来便死。”
(157)问:“不是佛,不是物,不是众生。这个是断语,如何是不断语?”师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158)问:“如何是毗卢圆相?”师云:“老僧自小出家,不曾眼花。”学云:“和尚还为人也无?”师云:“愿你长见毗卢圆相。”
(159)问:“佛祖在日,佛祖相传;佛祖灭后,什么人传?”师云:“古今总是老僧分上!”学云:“未审传个什么?”师云:“个个总属生死!”云:“不可埋没却祖师也!”师云:“传个什么。”
(160)问:“凡圣俱尽时如何?”云:“愿你作大德,老僧是障佛祖汉。”
(161)问:“远闻赵州,到来为什么不见?”师云:“老僧罪过。”
(162)问:“朗月当空,未审室中事如何?”师云:“老僧自出家,不曾作活计。”学云:“与么即和尚不为今时也。”师云:“自疾不能救,焉能救得诸人疾。”学云:“争奈学人无依何!”师云:“依即踏著地,不依即一任东西。”
(163)问:“在心心不测时如何?”师云:“测阿谁?”学云:“测自己。”师云:“无两个。”
(164)问:“不见边表时如何?”师指净瓶,云:“是什么?”学云:“净瓶。”师云:“大好不见边表。”
(165)问:“如何是归根?”师云:“拟即差。”
(166)问:“不离言句,如何得独脱?”师云:“离言句是独脱。”学云:“适来无人教某甲来。”师云:“因什么到此?”学云:“和尚何不拣出?”师云:“我早个拣了也。”
(167)问:“非心不即智,请和尚一句。”师云:“老僧落你后。”
(168)问:“如何是毕竟?”师云:“毕竟。”学云:“哪个毕竟是?”师云:“老僧是毕竟。你不解问者话。”学云:“不是不问。”师云:“毕竟在什么处!”
(169)问:“不挂寸丝时如何?”师云:“不挂什么?”学云:“不挂寸丝。”师云:“大好不挂寸丝。”
(170)问:“如救头燃的人如何?”师云:“便学。”学云:“什么处?”师云:“莫占他位次。”
(171)问:“空劫中阿谁为主?”师云:“老僧在里许坐。”学云:“说什么法?”师云:“说你问的!”
(172)问:“承古有言:‘虚明自照。’如何是自照?”师云:“不称他照。”学云:“照不著处如何?”师云:“你话堕也。”
(173)问:“如何是的?”师云:“一念未起时。”
(174)问:“如何是法王?”师云:“州里大王是。”云:“和尚不是?”师云:“你拟造反去,都来一个王不认!”
(175)问:“如何是佛心?”师云:“你是心,我是佛,奉、不奉自看!”学云:“师即不无,还奉得也无?”师云:“你教化我看。”
(176)问:“三身中,哪个是本来身?”师云:“阙一不可。”
(177)问:“未审此土谁为祖师?”师云:“达磨来,这边总是。”学云:“和尚是第几祖?”师云:“我不落位次!”学云:“在什么处?”师云:“在你耳里。”
(178)问:“不弃本,不逐末,如何是正道?”师云:“大好出家儿。”学云:“学人从来不曾出家!”师云:“归依佛,归依法。”学云:“未审有家可出也无?”师云:“直须出家。”学云:“向什么处安排他?”师云:“且向家里坐。”
(179)问:“明眼人见一切,还见色也无?”师云:“打却著。”学云:“如何打得?”师云:“莫用力。”学云:“不用力如何打得?”师云:“若用力即乖。”
(180)问:“祖佛大意,合为什么人?”师云:“只为今时。”学云:“争奈不得何?”师云:“谁之过?”学云:“如何承当?”师云:“如今无人承当得!”学云:“与么即无依倚也?”师云:“又不可无却老僧。”
(181)问:“了事的人如何?”师云:“正大修行。”学云:“未审和尚还修行也无?”师云:“著衣吃饭。”学云:“著衣吃饭寻常事,未审修行也无?”师云:“你且道我每日作什么!”
(182)崔郎中问:“大善知识,还入地狱也无?”师云:“老僧末上入!”崔云:“既是大善知识,为什么入地狱?”师云:“老僧若不入,阿谁教化汝!”
(183)问:“毫厘有差时如何?”师云:“天地悬隔。”云:“毫厘无差时如何?”师云:“天地悬隔。”
(184)问:“如何是不睡的眼?”师云:“凡眼、肉眼。”又云:“虽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学云:“如何是睡的眼?”师云:“佛眼、法眼是睡的眼。”
(185)问:“大庾岭头趁得及,为什么提不起?”师拈起衲衣,云:“你甚处得者个来?”云:“不问者个。”师云:“与么即提不起。”
(186)问:“不合不散如何辨?”师云:“你有一个,我有一个。”云:“者个是合,如何是散?”师云:“你便合。”
(187)问:“如何是不错路?”师云:“识心见性是不错路。”
(188)问:“明珠在掌,还照也无?”师云:“照即不无,唤什么作珠?”
(189)问:“灵苗无根时如何?”师云:“你从什么处来?”云:“太原来。”师云:“大好无根。”
(190)问:“学人拟作佛时如何?”师云:“大煞费力生。”云:“不费力时如何?”师云:“与么即作佛去也。”
(191)问:“学人昏钝在一浮沉,如何得出?”师只据坐。云:“某甲实问和尚。”师云:“你甚处作一浮一沉。”
(192)问:“不在凡,不在圣,如何免得两头路?”师云:“去却两头来答你。”僧不审。师云:“不审,从什么处起?在者里,从老僧起;在市里时,从什么处起?”云:“和尚为什么不定?”师云:“我教你,何不道‘今日好风’。”
(193)问:“如何是大阐提的人?”师云:“老僧答你还信否?”云:“和尚重言,哪敢不信?”师云:“觅个阐提人难得!”
(194)问:“大无惭愧的人,什么处著得?”师云:“此间著不得。”云:“忽然出头争向?”师云:“将取去。”
(195)问:“用处不现时如何?”师云:“用即不无,现是谁。”
(196)问:“空劫中还有人修行也无?”师云:“唤什么作空劫?”云:“无一物是。”师云:“者个始称修行;唤什么作空劫!”
(197)问:“如何是出家?”师云:“不履高名,不求苟得。”
(198)问:“不指一法,如何是和尚法?”师云:“老僧不说茆山法。”云:“既不说茆山法,如何是和尚法?”师云:“向你道不说茆山法。”云:“莫者个便是也无?”师云:“老僧未曾将者个示人。”
(199)问:“如何是目前独脱一路?”师云:“无二亦无三。”云:“目前有路,还许学人进前也无?”师云:“与么即千里万里。”
(200)问:“如何是毗卢向上事?”师云:“老僧在你脚底。”云:“和尚为什么在学人脚底?”师云:“你元来不知有向上事。”
(201)问:“如何是合头?”师云:“是你不合头。”云:“如何是不合头?”师云:“前句辨取。”
(202)问:“如何是和尚的的意?”师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203)问:“澄澄绝点时如何?”师云:“堕坑落堑。”云:“有什么过?”师云:“你屈著与么人。”
(204)问:“未审出家誓求无上菩提时如何?”师云:“未出家,被菩提使;既出家,使得菩提。”
(205)有秀才见师手中拄杖,乃云:“佛不夺众生愿是否?”师云:“是”。秀才云:“某甲就和尚乞取手中拄杖,得否?”师云:“君子不夺人所好。”秀才云:“某甲不是君子。”师云:“老僧亦不是佛。”
(206)师因出外,见婆子插田,云:“忽遇猛虎作么生?”婆云:“无一法可当情。”师云:“l。”婆子云:“l”师云:“犹有者个在。”
(207)有秀才辞去,云:“某甲在此括挠和尚多时,无可报答和尚,待他日作一头驴来报答和尚。”师云:“教老僧争得鞍。”
(208)师到道吾处,才入僧堂,吾云:“南泉一只箭来。”师云:“看箭。”吾云:“过也。”师云:“中也。”
篇8:赵州禅师语录
(209)师上堂,示众云:“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菩提、涅、真如、佛性,尽是贴体衣服,亦名烦恼。不问即无烦恼,实际理地,什么处著。一心不生,万法无咎。但究理而坐二三十年,若不会,截取老僧头去。
梦幻空花,徒劳把捉;心若不异,万法一如。既不从外得,更拘什么。如羊相似,更乱拾物安口中作么。老僧见药山和尚道:‘有人问著,但教合取狗口。’老僧亦道:‘合取狗口。’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一似猎狗相似,专欲得物吃。佛法向什么处著。一千人万人尽是觅佛汉子,觅一个道人无。若与空王为弟子,莫教心病最难医。
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坏。从一见老僧后,更不是别人,只是个主人公。者个更向外觅作么?与么时,莫转头换面即失却也。”
(210)问:“百骸俱溃散,一物镇长灵时如何?”师云:“今朝又风起。”
(211)问:“三乘十二分教即不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水牯牛生儿也,好看取!”云:“未审此意如何?”师云:“我亦不知。”
(212)问:“万国来朝时如何?”师云:“逢人不得唤。”
(213)问:“十二时中,如何淘汰?”师云:“东河水浊,西水流急。”云:“还得见文殊也无?”师云:“者蒙瞳汉,什么处去来?”
(214)问:“如何是道场?”师云:“你从道场来,你从道场去;脱体是道场,何处更不是。”
(215)问:“萌芽未发时如何?”师云:“嗅著即脑裂。”云:“不嗅时如何?”师云:“无者闲工夫。”
(216)问:“如何数量?”师云:“一二三四五。”云:“数量不拘的事如何?”师云:“一二三四五。”
(217)问:“什么世界即无昼夜?”师云:“即今是昼是夜?”云:“不问即今。”师云:“争奈老僧何。”
(218)问:“迦叶上行衣,不踏曹溪路,什么人得披?”师云:“虚空不出世,道人都不知。”
(219)问:“如何是混而不杂?”师云:“老僧菜食长斋。”云:“还得超然也无?”师云:“破斋也。”
(220)问:“如何是古人之言?”师云:“谛听谛听。”
(221)问:“如何是学人本分事?”师云:“与么嫌什么?”
(222)问:“万法归一,一归何所?”师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223)问:“如何是出家儿?”师云:“不朝天子,父母返拜!”
(224)问:“觌面事如何?”师云:“你是觌面汉。”
(225)问:“如何是佛向上人?”师云:“只者牵耕牛的是。”
(226)问:“如何是急?”师云:“老僧与么道,你作么生?”云:“不会。”师云:“向你道,急急著靴水上立,走马到长安,靴头犹未湿。”
(227)问:“四山相逼时如何?”师云:“无路是赵州。”
(228)问:“古殿无王时如何?”师咳嗽一声。云:“与么即臣启陛下?”师云:“贼身已露。”
(229)问:“和尚年多少?”师云:“一串数珠数不尽。”
(230)问:“和尚承嗣什么人?”师云:“从谂。”
(231)问:“外方忽有人问:‘赵州说什么法?’如何o对?”师云:“盐贵米贱。”
(232)问:“如何是佛?”师云:“你是佛么。”
(233)问:“如何是出家?”师云:“争得见老僧。”
(234)问:“佛祖不断处如何?”师云:“无遗漏。”
(235)问:“本源请师指示。”师云:“本源无病。”云:“了处如何?”师云:“了人知。”云:“与么时如何?”师云:“与我安名字著。”
(236)问:“纯一无杂时如何?”师云:“大煞好一问。”
(237)问:“无为寂静的人,莫落在沉空也无?”师云:“落在沉空。”云:“究竟如何?”师云:“作驴,作马。”
(238)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床脚是。”云:“莫便是也无?”师云:“是即脱取去。”
(239)问:“澄澄绝点时如何?”师云:“老僧者里,不著客作汉。”
(240)问:“凤飞不到时如何?”师云:“起自何来?”
(241)问:“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时如何?”师云:“一切总在里许。”
(242)问:“如何是一句?”师应诺。僧再问。师云:“我不患聋。”
(243)问:“初生孩子,还具六识也无?”师云:“急流水上打球子。”
(244)问:“头头到来时如何?”师云:“犹较老僧百步。”
(245)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老僧自小出家,抖擞破活计。”
(246)问:“请和尚离四句道?”师云:“老僧常在里许。”
(247)问:“扁鹊医王,为什么有病?”师云:“扁鹊医王,不离床枕。”又云:“一滴甘露,普润大千。”
(248)问:“如何是露地白牛?”师云:“者畜生。”
(249)问:“如何是大人相?”师侧目视之。云:“犹是隔阶趋附在。”师云:“老僧无工夫趋得者闲汉。”
(250)问:“才有心念,落在人天,直无心念,落在眷属时如何?”师云:“非但老僧,作家亦答你不得。”
(251)问:“凡有施为,尽落糟粕,请师不施为答。”师叱尼云:“将水来,添鼎子沸。”
(252)问:“如何是般若波罗蜜?”师云:“摩诃般若波罗蜜。”
(253)问:“如何是咬人狮子?”师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莫咬老僧。”
(254)问:“离却言句,请师道。”师咳嗽。
(255)问:“如何得不谤古人,不负恩去?”师云:“?梨作么生。”
(256)问:“如何是一句?”师云:“道什么。”
(257)问:“如何是一句?”师云:“两句。”
(258)问:“唯佛一人是善知识如何?”师云:“魔语。”
(259)问:“如何是菩提?”师云:“者个是阐提。”
(260)问:“如何是大人相?”师云:“好个儿孙。”
(261)问:“寂寂无依时如何?”师云:“老僧在你背后。”
(262)问:“如何是伽蓝?”师云:“别更有什么?”云:“如何是伽蓝中人?”师云:“老僧与?梨。”
(263)问:“二龙争珠,谁是得者?”师云:“老僧只管看。”
(264)问:“如何是离因果的人?”师云:“不因?梨问,老僧实不知。”
(265)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如何是真象?”师云:“无假,自是不知。”
(266)问:“如何是第一句?”师咳嗽。云:“莫便是否?”师云:“老僧咳嗽也不得。”
(267)问:“大海还纳众流也无?”师云:“大海道不知。”云:“因什么不知?”师云:“终不道我纳众流。”
(268)问:“如何是毗卢师?”师云:“毗卢、毗卢。”
(269)问:“诸佛还有师也无?”师云:“有。”云:“如何是诸佛师?”师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270)问:“如何是学人师?”师云:“云有出山势,水无投涧声。”云:“不问者个。”师云:“是你师不认。”
(271)问:“诸方尽向口里道,和尚如何示人?”师脚跟打火炉示之。云:“莫便是也无?”师云:“恰认得老僧脚跟。”
(272)问:“不行大道时如何?”师云:“者贩私盐汉。”云:“却行大道时如何?”师云:“还我公验来。”
(273)问:“如何是本来身?”师云:“自从识得老僧后,只是者更不别。”云:“与么即与和尚隔生去也?”师云:“非但今生,千生万生亦不识老僧。”
(274)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东壁上挂葫芦,多少时也?”
(275)问:“方圆不就时如何?”师云:“不方不圆。”云:“与么时如何?”师云:“是方是圆。”
(276)问:“道人相见时如何?”师云:“呈漆器。”
(277)问:“谛为什么观不得?”师云:“谛即不无,观即不得。”云:“毕竟如何?”师云:“失谛。”
(278)问:“行又不到,问又不到时如何?”师云:“到以不到,道人看如涕唾。”云:“其中事如何?”师唾地。
(279)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如你不唤作祖师意犹未在。”云:“本来的如何?”师云:“四目相观,更无第二主宰。”
(280)问:“不具形仪还会也无?”师云:“即今还会么?”
(281)问:“如何是大无惭愧的人?”师云:“皆具不可思议。”
(282)问:“学人拟向南方学些子佛法去,如何?”师云:“你去南方,见有佛处,急走过,无佛处,不得住。”云:“与么即学人无依也?”师云:“柳絮,柳絮。”
(283)问:“如何是急切处?”师云:“一问一答。”
(284)问:“不藉三寸,还假今时也无?”师云:“我随你道,你作么生会?”
(285)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茫茫宇宙人无数。”云:“请和尚不答话。”师云:“老僧合与么?”
(286)问:“二龙争珠,谁是得者?”师云:“失者无亏,得者无用。”
(287)问:“如何是大人相?”师云:“是什么?”
(288)有俗士献袈裟,问:“披与么衣服,莫辜负古人也无?”师抛下佛子,云:“是古是今。”
(289)问:“如何是沙门行?”师云:“展手不展脚。”
(290)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云:“饱柴饱水。”云:“见后如何?”师云:“饱柴饱水。”
(291)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云:“吃粥了也未?”云:“吃粥也。”师云:“洗钵盂去。”
(292)问:“如何是毗卢师?”师云:“白驼来也未?”云:“来也。”师云:“牵去喂草。”
(293)问:“如何是无师智?”师云:“老僧不曾教?梨。”
(294)问:“如何是亲切一句?”师云:“话堕也。”
(295)问:“不借口,还许商量也无?”师云:“正是时。”云:“便请师商量。”师云:“老僧不曾出。”
(296)问:“二祖断臂当为何事?”师云:“粉骨碎身。”云:“供养什么人?”师云:“来者供养。”
(297)问:“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师云:“你是?梨。”
(298)问:“昼是日光,夜是火光,如何是神光?”师云:“日光火光。”
(299)问:“如何是恰问处?”师云:“错。”云:“如何是不问处?”师云:“向前一句里辨取。”
(300)问:“如何是大人相?”师以手摸面,叉手敛容。
(301)问:“如何是无为?”师云:“者个是有为。”
(302)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栏中失却牛。”
(303)问:“学人远来,请和尚指示?”师云:“才入门,便好蓦面唾。”
(304)问:“如何是直截一路?”师云:“淮南船子到也未?”云:“学人不会。”师云:“且喜到来。”
(305)问:“柏树子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云:“几时成佛?”师云:“待虚空落地。”云:“虚空几时落地?”师云:“待柏树子成佛。”
(306)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云:“因什么向院里骂老僧?”云:“学人有何过?”师云:“老僧不能就院里骂得?梨。”
(307)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云:“板齿生毛。”
(308)问:“贫子来,将什么过与?”师云:“不贫。”云:“争奈觅和尚何?”师云:“只是守贫。”
(309)问:“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师云:“如隔罗e。”
(310)问:“诸天甘露什么人得吃?”师云:“谢你将来。”
(311)问:“超过乾坤的人如何?”师云:“待有与么人,即报来。”
(312)问:“如何是伽蓝?”师云:“三门、佛殿。”
(313)问:“如何是不生不灭?”师云:“本自不生,今亦无灭。”
(314)问:“如何是赵州主?”师云:“大王是。”
(315)问:“急切处,请师道。”师云:“尿是小事,须是老僧自去始得。”
(316)问:“如何是丈六金身?”师云:“腋下打领。”云:“学人不会。”师云:“不会,请人裁。”
(317)问:“学人有疑时如何?”师云:“大宜小宜。”学云:“大疑。”师云:“大宜东北角,小宜僧堂后。”
(318)问:“如何是佛向上人?”师下禅床,上下观瞻相,云:“者汉如许长大,截作三橛也得,问什么向上向下。”
(319)尼问:“如何是密密意?”师以手掐之。云:“和尚犹有者个在!”师云:“是你有者个。”
(320)师示众云:“老僧三十年前在南方,火炉头有个‘无宾主’话,直至如今,无人举著。”
(321)问:“和尚受大王如是供养,将什么报答?”师云:“念佛。”云:“贫子也解念佛。”师云:“唤侍者将一钱与伊。”
(322)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屏风虽破,骨格犹存。”
(323)问:“如何是不迁之义?”师云:“你道者野鸭子,飞从东去西去。”
(324)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云:“什么处得者消息来?”
(325)问:“如何是尘中人?”师云:“布施茶盐钱来。”
(326)问:“大耳三藏第三度觅国师不见,未审国师在什么处?”师云:“在三藏鼻孔里。”
(327)问:“盲龟值浮木孔时如何?”师云:“不是偶然事。”
(328)问:“久居岩谷时如何?”师云:“何不隐去。”
(329)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礼拜著。”僧拟进话次,师唤沙弥文远,文远到,师叱云:“适来去什么处来?”
(330)问:“如何是自家本意?”师云:“老僧不用牛刀。”
(331)问:“久向赵州石桥,到来只见掠彳勺子。”师云:“梨只见掠彳勺子,不见赵州石桥?”云:“如何是赵州石桥?”师云:“过来过来。”
(332)又僧问:“久向赵州石桥,到来只见掠白印!笔υ疲骸澳阒患掠白樱不见赵州石桥?”云:“如何是石桥?”师云:“度驴度马。”
(333)问:“和尚姓什么?”师云:“常州有。”云:“甲子多少?”师云:“苏州有。”
(334)师上堂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还有答话分也无?”有僧出抚侍者一下,云:“何不o对和尚?”师便归方丈。后侍者请益:“适来僧是会不会?”师云:“坐的见立的,立的见坐的。”
(335)问:“如何是道?”师云:“墙外的。”云:“不问者个。”师云:“问什么道?”云:“大道。”师云:“大道通长安。”
(336)问:“拨尘见佛时如何?”师云:“拨尘即不无,见佛即不得。”
(337)问:“如何是无疾之身。”师云:“四大五阴。”
(338)问:“如何是阐提?”师云:“何不问菩提?”云:“如何是菩提?”师云:“只者便是阐提。”
(339)师有时屈指,云:“老僧唤作拳,你诸人唤作什么?”僧云:“和尚何得将境示人?”师云:“我不将境示人。若将境示?梨,即埋没?梨去也”云:“争奈者个何?”师便珍重。
(340)问:“一问一答,总落天魔外道;设使无言,又犯他匡网,如何是赵州家风?”师云:“你不解问。”云:“请和尚答话。”师云:“若据你合吃二十棒。”
(341)师示众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还有答话分也无?”有僧出将沙弥打一掌,便出去,师便归方丈。至来日,问侍者:“昨日者师僧在什么处?”侍者云:“当时便去也。”师云:“三十年弄马骑,却被驴子扑。”
(342)问:“与么来的人,师还接也无?”师云:“接。”云:“不与么来的人,师还接也无?”师云:“接。”云:“与么来,从师接;不与么来,师如何接?”师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343)镇府大王问:“师尊年,有几个齿在?”师云:“只有一个牙。”大王云:“争吃得物。”师云:“虽然一个,下下咬著。”
(344)问:“如何是学人珠?”师云:“高声问。”僧礼拜。师云:“不解问,何不道:‘高下即不问,如何是学人珠?’何不与么问?”僧便再问,师云:“洎合放过者汉。”
(345)问:“二边寂寂,师如何阐扬?”师云:“今年无**。”
(346)问:“大众云集,合谈何事?”师云:“今日拽木头,竖僧堂。”云:“莫只者个便是接学人也无?”师云:“老僧不解双陆,不解长行。”
(347)问:“如何是真实人体?”师云:“春夏秋冬。”云:“与么即学人难会?”师云:“你问我真实人体。”
(348)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你名什么?”云:“某甲。”师云:“含元殿里,金谷园中。”
(349)问:“如何是七佛师?”师云:“要眠即眠,要起即起。”
(350)问:“道非物外,物外非道,如何是物外道?”师便打。云:“和尚莫打某甲,已后错打人去在。”师云:“龙蛇易辨,衲子难瞒。”
(351)师见大王入院,不起,以手自拍膝云:“会么?”大王云:“不会。”师云:“自小出家今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
(352)问:“如何是忠言?”师云:“你娘丑陋。”
(353)问:“从上至今,不忘的人如何?”师云:“不可得系心,常思念十方一切佛。”
(354)问:“如何是忠言?”师云:“吃铁棒。”
(355)问:“如何是佛向上事?”师便抚掌大笑。
(356)问:“一灯燃百千灯,一灯未审从什么处发?”师便出一只履;又云:“若是作家即不与么问。”
(357)问:“归根得旨,随照失宗时如何?”师云:“老僧不答者话。”云:“请和尚答话。”师云:“合与么。”
(358)问:“如何是不思处?”师云:“快道快道。”
(359)问:“夜升兜率,昼降阎浮,其中为什么摩尼不现?”师云:“道什么?”僧再问,师云:“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
(360)问:“非思量处如何?”师云:“速道速道。”
(361)问:“如何是衣中宝?”师云:“者一问嫌什么?”云:“者个是问,如何是宝?”师云:“与么即衣也失却。”
(362)问:“万里无店时如何?”师云:“禅院里宿。”
(363)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师云:“家家门前通长安。”
(364)问:“觌面相呈,还尽大意也无?”师云:“低口。”云:“收不得处如何?”师云:“向你道低口。”
(365)问:“如何是目前一句?”师云:“老僧不如你。”
(366)问:“出来的是什么人?”师云:“佛菩萨。”
(367)问:“灵草未生时如何?”师云:“嗅著即脑裂。”云:“不嗅时如何?”师云:“如同立死汉。”云:“还许学人和合否?”师云:“人来,莫向伊道。”
(368)问:“祖意与教意同别?”师云:“才出家未受戒,到处问人。”
(369)问:“如何是圣?”师云:“不凡。”云:“如何是凡?”师云:“不圣。”云:“不凡不圣时如何?”师云:“好个禅僧。”
(370)问:“两镜相向,哪个最明?”师云:“?梨眼皮,盖须弥山。”
(371)问:“学人近入丛林,乞师指示。”师云:“苍天苍天。”
(372)问:“前句已往,后句难明时如何?”师云:“唤作即不可。”云:“请师分。”师云:“问问。”
(373)问:“高峻难上时如何?”师云:“老僧不向高峰顶。”
(374)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师云:“非人。”
(375)问:“请师宗乘中道一句子?”师云:“今日无钱与长官。”
(376)问:“学人不别问,请师不别答。”师云:“奇怪。”
(377)问:“三乘教外,如何接人?”师云:“有此世界来,日月不曾换。”
(378)问:“三处不通,如何离识?”师云:“识是分外。”
(379)问:“众机来凑,未审其中事如何?”师云:“我眼本正,不说其中事。”
(380)问:“净地不止是什么人?”师云:“你未是其中人在。”云:“如何是其中人。”师云:“止也。”
(381)问:“如何是万法之源?”师云:“栋梁椽柱。”云:“学人不会。”师云:“矶凡媸植换帷!
(382)问:“一物不将来时如何?”师云:“放下著。”
(383)问:“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未审将什么对?”师云:“人从陈州来,不得许州信。”
(384)问:“开口是有为,如何是无为?”师以手示之,云:“者个是无为。”云:“者个是有为,如何是无为?”师云:“无为。”云:“者个是有为。”师云:“是有为。”
(385)师示众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
(386)问:“和尚还为人也无?”师云:“佛,佛。”
(387)问:“尽却今时,如何是的的处?”师云:“尽却今时,莫问那个。”云:“如何是的?”师云:“向你道莫问。”云:“如何得见?”师云:“大无外,小无内。”
(388)问:“离四句绝百非时如何?”师云:“老僧不认得死。”云:“者个是和尚分上事。”师云:“恰是。”云:“请和尚指示。”师云:“离四句绝百非,把什么指示。”
(389)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内无一物,外无所求。”
(390)问:“如何是归根得旨?”师云:“答你即乖。”
(391)问:“如何是疑心?”师云:“答你即乖也。”
(392)问:“出家的人,还作俗否?”师云:“出家即是座主,出与不出,老僧不管。”云:“为什么不管?”师云:“与么即出家也。”
(393)问:“无师弟子时如何?”师云:“无漏智性,本自具足。”又云:“此是无师弟子。”
(394)问:“不见边表时如何?”师云:“因什么与么!”
(395)问:“澄而不清,浑而不浊时如何?”师云:“不清不浊。”云:“是什么?”师云:“也可怜生。”云:“如何是通方?”师云:“离却金刚禅。”
(396)问:“如何是囊中宝?”师云:“嫌什么。”云:“用不穷时如何?”师云:“自家的还重否?”又云:“用者即重,不用即轻。”
(397)问:“如何是祖师的的意?”师涕唾。云:“其中事如何?”师又唾地。
(398)问:“如何是沙门行?”师云:“离行。”
(399)问:“真休之处,请师指。”师云:“指即不休。”
(400)问:“无问时如何?”师云:“乖常语。”
(401)问:“四山相逼时如何?”师云:“无出迹。”
(402)问:“到者里道不得时如何?”师云:“不得道。”云:“如何道?”师云:“道不得处。”
(403)问:“但有言句,尽不出顶,如何是顶外事?”师唤沙弥文远。文远应诺。师云:“今日早晚也。”
(404)问:“如何是毗卢师?”师云:“莫恶口。”
(405)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何得不拣择?”师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云:“此犹是拣择。”师云:“田库奴,什么处是拣择!”
(406)问:“如何是三界外人?”师云:“争奈老僧在三界内。”
(407)问:“知有不有的人如何?”师云:“你若更问,即故问老僧。”
(408)师示众云:“向南方趋丛林去,莫在者里。”僧便问:“和尚者里是甚处?”师云:“我者里是柴林。”
(409)问:“如何是毗卢师?”师云:“性是弟子。”
(410)问:“归根得旨时如何?”师云:“太慌忙生。”云:“不审。”师云:“不审从甚处起。”
(411)刘相公入院,见师扫地,问:“大善知识,为什么却扫尘?”师云:“师云:“从外来。”
(412)问:“利剑出匣时如何?”师云:“黑。”云:“正问之时,如何辨白?”师云:“无者闲工夫。”云:“叉手向人前争奈何?”师云:“早晚见你叉手。”云:“不叉手时如何?”师云:“谁是不叉手者?”
(413)问:“如何是沙门得力处?”“师云:“你什么处不得力?”
(414)问:“如何是和尚示学人处?”师云:“目前无学人。”云:“与么即不出世也。”师便珍重。
(415)问:“祖意与教意同别?”师作拳安头上。云:“和尚犹有者个在?”师卸下帽子,云:“你道老僧有个什么?”
(416)问:“心不停不住时如何?”师云:“是活物。是者个正被心识使在。”云:“如何得不被心识使?”师便低头。
(417)问:“道从何生?”师云:“者个即生也,道不属生灭。”云:“莫是天然也无?”师云:“者个是天然,道即不与么。”
(418)问:“祖意与教意同别?”师云:“会得祖意,便会教意。”
(419)问:“如何是异类中行?”师云:“口部啉、部啉。”
(420)问:“高峻难上时如何?”师云:“老僧自住峰顶。”云:“争奈曹溪路侧何?”师云:“曹溪是恶。”云:“今时为什么不到?”师云:“是渠高峻。”
(421)问:“如何是宝月当空?”师云:“塞却老僧耳。”
(422)问:“毫厘有差时如何?”师云:“粗。”云:“应机时如何?”师云:“屈。”
(423)问:“如何是沙门行?”师展手拂衣。
(424)问:“祖佛命不断处如何?”师云:“无人知。”
(425)问:“未审权机唤作什么?”师云:“唤作权机。”
(426)问:“学人近入丛林不会,乞师指示。”师云:“未入丛林,更是不会。”
(427)问:“从上古德,将何示人?”师云:“不因你问,老僧也不知有古德。”云:“请师指示。”师云:“老僧不是古德。”
(428)问:“佛花未发,如何辨得真实?”师云:“是真是实。”云:“是什么人分上事?”师云:“老僧有分,?梨有分。”
(429)问:“如何是佛?”师云:“你是什么人?”
(430)问:“蓦直路时如何?”师云:“蓦直路。”
(431)问:“如何是玄中不断玄?”师云:“你问我是不断玄。”
(432)问:“觉花未发时,如何辨得真实?”师云:“已发也。”云:“未审是真是实?”师云:“真即实,实即真。”
(433)问:“还有不报四恩三有者也无?”师云:“有。”云:“如何是?”师云:“者辜恩负德汉。”
(434)问:“贫子来,将什么物与他?”师云:“不欠少。”
(435)问:“如何是赵州正主?”师云:“老僧是从谂。”
(436)有婆子问:“婆是五障之身,如何免得?”师云:“愿一切人升天,愿婆婆永沉苦海。”
(437)问:“朗月当空时如何?”师云:“犹是阶下汉。”云:“请师接上阶。”师云:“月落了,来相见。”
(438)师有时示众云:“老僧初到药山时,得一句子,直至如今JJ地饱。”
篇9:赵州禅师语录
(439)师因在室坐禅次,主事报云:“大王来礼拜。”大王礼拜了,左右问:“列土王来,为什么不起?”师云:“你不会。老僧者里,下等人来,出三门接;中等人来,下禅床接;上等人来,禅床上接。不可唤大王作中等、下等人也,恐屈大王。”大王欢喜,再三请入内供养。
(440)师因问周员外:“你还梦见临济也无?”员外竖起拳。师云:“那边见。”外云:“者边见。”师云:“什么处见临济。”员外无对。师问:“周员外什么处来?”云:“非来非去。”师云:“不是老鸦,飞来飞去。”
(441)师示众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还有答话分也无?”后有僧举似洛浦,洛浦扣齿;又举似云居,云居云:“何必。”僧举似师,师云:“南方大有人丧生失命。”僧云:“请和尚举。”师才举前语,僧便指傍僧云:“者个师僧,吃却饭了,作什么语话。”师休去。
(442)师因看《金刚经》次,僧便问:“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菩提,皆从此经出;如何是此经?”师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僧云:“不是。”师云:“我自理经,也不得。”
(443)因僧辞去,师云:“?梨出外,忽有人问:‘还见赵州否?’你作么生o对?”云:“只可道见。”师云:“老僧是一头驴,你作么生见?”僧无语。
(444)师问新到:“从什么处来?”云:“南方来。”师云:“还知有赵州关么?”云:“须知有不涉关者。”师叱云:“者贩私盐汉。”
又云:“兄弟!赵州关也难过。”云:“如何是赵州关?”师云:“石桥是。”
(445)有僧从雪峰来,师云:“上座莫住此间,老僧者里只是避难所在,佛法尽在南方。”云:“佛法岂有南北?”师云:“直饶你从云居、雪峰来,也只是个担板汉!”云:“未审那边事如何?”师云:“你因什么夜来尿床?”云:“达后如何?”师云:“又是屙屎。”
(446)示众云:“我此间有出窟狮子,亦有在窟狮子,只是难得狮子儿。”时有僧弹指对之。师云:“是什么?”云:“狮子儿。”师云:“我唤作狮子,早是罪过,你更行踏。”
(447)师问新到:“离什么处?”云:“离雪峰。”师云:“雪峰有什么言句示人?”云:“和尚寻常道:‘尽十方世界,是沙门一只眼,你等诸人向什么处屙?’”师云:“?梨若回,寄个锹子去。”
(448)师因舍衣l大众次,僧便问:“和尚总舍却了,用个什么去?”师召云:“湖州子。”僧应诺。师云:“用个什么!”
(449)师示众云:“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坏。”僧问:“如何是此性?”师云:“五蕴四大。”云:“此犹是坏,如何是此性?”师云:“四大五蕴。”
(450)定州有一座主到,师问:“习何业?”云:“经律论不听便讲。”师举手示之:“还讲得者个么?”座主茫然不知。师云:“只饶你不听便讲得,也只是个讲经论汉,若是佛法,未在。”云:“和尚即今语话,莫便是佛法否?”师云:“直饶你问得答得,总属经论,佛法未在。”主无语。
(451)师问一行者:“从什么处来?”云:“北院来。”师云:“那院何似者院?”行者无对。有僧在边立,师令代行者语,僧代云:“从那院来。”师笑之。师又令文远代之,文远云:“行者还是不取师语话。”
(452)师问座主:“所习何业?”云:“讲《维摩经》。”师云:“《维摩经》道:‘步步是道场。’座主在什么处?”主无对。师令全益代座主语,全益云:“只者一问,可识道场么?”师云:“你身在道场里,心在什么处?速道取!”云:“和尚不是觅学人心。”师云:“是。”云:“只者一问一答,是什么?”师云:“老僧不在心所里,法过眼、耳、鼻、舌、身、意而知解。”云:“既不在心所里,和尚为什么觅?”师云:“为你道不得。”云:“法过眼、耳、鼻、舌、身、意而不解,作么生道不得?”师云:“吃我涕唾。”
(453)师问僧:“你曾看《法华经》么?”云:“曾看。”师云:“经中道:‘衲衣在空闲,假名阿练若,诳惑世间人。’你作么生会?”僧拟礼拜。师云:“你披衲衣来否?”云:“披来。”师云:“莫惑我。”云:“如何得不惑去?”师云:“自作活计,莫取老僧语。”
(454)师问座主:“所习何业?”云:“讲《维摩经》。”师云:“哪个是维摩祖父?”云:“某甲是。”师云:“为什么却为儿孙传语?”主无对。
(455)师一日上堂。僧才出礼拜,师乃合掌珍重。
又一日僧礼拜。师云:“好好问。”云:“如何是禅?”师云:“今日天阴,不答话。”
(456)问新到:“从何方来?”云:“无方面来。”师乃转背。僧将坐具,随师转。师云:“大好无方面。”
(457)问新到:“从什么处来?”云:“南方来。”师云:“三千里外逢人莫喜!”云:“不曾。”师云:“摘杨花,摘杨花。”
(458)丰干到五台山下,见一老人。干云:“莫是文殊也无?”老人云:“不可有二文殊也!”干便礼拜,老人不见。
有僧举似师,师云:“丰干只具一只眼。”师乃令文远作老人,我作丰干。师云:“莫是文殊也无?”远云:“岂有二文殊也!”师云:“文殊,文殊。”
(459)师问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云:“吃茶去!”
(460)师到云居,云居云:“老老大大,何不觅个住处?”师云:“什么处住得?”云居云:“面前有古寺基。”师云:“与么即和尚自住取。”
(461)师又到茱萸,茱萸云:“老老大大,何不觅个住处去?”师云:“什么处住得?”茱萸云:“老老大大,住处也不识!”师云:“三十年弄马骑,今日却被驴扑。”
(462)师又到茱萸方丈,上下观瞻,茱萸云:“平地吃交作什么?”师云:“只为心粗。”
(463)师一日将拄杖,上茱萸法堂上,东西来去,萸云:“作什么?”师云:“探水!”萸云:“我者里一滴也无,探个什么?”师将杖子倚壁,便下去。
(464)台山路上有一婆子,要问僧。僧问:“台山路,向什么处去?”云:“蓦直去!”僧才行,婆云:“又与么去也!”师闻后,便去问:“台山路,向什么处去?”云:“蓦直去!”师才行,婆云:“又与么去也!”师便归,举似大众云:“婆子今日被老僧勘破了也。”
(465)师见僧来,挟火示之,云:“会么?”僧云:“不会”。师云:“你不得唤作火,老僧道了也。”师挟起火云:“会么?”云:“不会。”师却云:“此去舒州有投子山和尚,你去礼拜问取;因缘相契,不用更来;不相契,却来。”其僧便去,才到投子和尚处,投子乃问:“近离什么处?”云:“离赵州,特来礼拜和尚!”投子云:“赵州老人有何言句?”僧乃具举前话。投子乃下禅床,行三五步,却坐云:“会么?”僧云:“不会!”投子云:“你归举似赵州。”其僧却归,举似师,师云:“还会么?”云:“未会。”师云:“也不较多也。”
(466)洞山问僧:“什么处来?”云:“掌鞋来。”山云:“自解依他?”云:“依他。”山云:“他还指?梨也无?”僧无对。师代云:“若允即不违。”
(467)普化吃生菜,临济见云:“普化大似一头驴。”普化便作驴啼。临济便休去。普化云:“临济小厮儿,只具一只眼。”师代云:“但与本分草料。”
(468)保寿问胡钉铰:“莫便是胡钉铰否?”云:“不敢。”保云:“还钉得虚空么?”云:“请打破虚空来!”保寿便打,却云:“他后有多口阿师,与你点破在。”
胡钉铰后举似师,师云:“你因什么被他打?”云:“不知过在什么处!”师云:“只者一缝,尚不奈何,更教他打破!”钉铰便会。师又云:“且钉者一缝。”
(469)师因行路次,见一婆子问:“和尚住在什么处?”师云:“赵州东院西。”师举向僧云:“你道使哪个西字?”一僧云:“东西字。”一僧云:“依栖字。”师云:“你两人总作得盐铁判官。”
(470)师与侍郎游园,见兔走过,侍郎问:“和尚是大善知识,兔子见为什么走?”师云:“老僧好杀。”
(471)师因见僧扫地次,遂问:“与么扫,还得净洁也无?”云:“转扫转多。”师云:“岂无拨尘者也?”云:“谁是拨尘者?”师云:“会么?”云:“不会。”师云:“问取云居去。”其僧乃去,问云居:“如何是拨尘者?”云居云:“者瞎汉。”
(472)师问僧:“你在此间多少时也?”云:“七八年。”师云:“还见老僧么?”云:“见。”师云:“我作一头驴,你作么生见?”云:“入法界见。”师云:“我将为你有此一著,枉吃了如许多饭!”僧云:“请和尚道。”师云:“因什么不道:‘向草料里见!’”
(473)师问菜头:“今日吃生菜熟菜?”菜头提起一茎菜,师云:“知恩者少,负恩者多。”
(474)有俗行者到院烧香,师问僧:“伊在那里烧香礼拜,我又共你在者里语话,正与么时,生在哪头?”僧云:“和尚是什么?”师云:“与么即在那头也。”云:“与么已是先也。”师笑之。
(475)师与小师文远论义,不得占胜,占胜者输胡饼。师云:“我是一头驴!”远云:“我是驴纣。”师云:“我是驴粪。”远云:“我是粪中虫。”师云:“你在彼中作么?”远云:“我在彼中过夏。”师云:“把将胡饼来。”
(476)师因入内回,路上见一幢子无一截,僧问云:“幢子一截,上天去也,入地去也?”师云:“也不上天,也不入地。”云:“向什么处去?”师云:“扑落也。”
(477)师坐次,一僧才出礼拜,师云:“珍重。”僧申问次,师云:“又是也。”
(478)师因在檐前立,见燕子语,师云:“者燕子喃喃地,招人言语。”僧问:“未审他还甘也无?”师云:“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479)有僧辞去,师云:“什么处去?”云:“闽中去。”师云:“闽中大有兵马,你须回避。”云:“向什么处回避?”师云:“恰好。”
(480)有僧上参次,见师衲衣盖头坐次,僧便退。师云:“?梨莫道老僧不o对。”
(481)师问僧:“从什么处来?”云:“南方来。”师云:“共什么人为伴?”云:“水牯牛。”师云:“好个师僧,因什么与畜生为伴?”云:“不异故。”师云:“好个畜生。”云:“争肯。”师云:“不肯且从,还我伴来。”
(482)师问僧:“堂中还有祖师也无?”云:“有。”师云:“唤来与老僧洗脚。”
(483)堂中有二僧,相推不肯作第一座,主事白和尚,师云:“总叫他作第二座。”云:“教谁作第一座。”师云:“装香著。”云:“装香了也。”师云:“戒香定香。”
(484)师问僧:“离什么处?”云:“离京中。”师云:“你还从潼关过么?”云:“不历。”师云:“今日捉得者贩私盐汉。”
(485)因送亡僧,师云:“只是一个死人,得无量人送。”又云:“许多死汉,送一个生汉。”时有僧问:“是心生,是身生?”师云:“身心俱不生。”云:“者个作么生?”师云:“死汉。”
(486)有僧见猫儿,问云:“某甲唤作猫儿,未审和尚唤作什么?”师云:“是你唤作猫儿。”
(487)因镇州大王来访师,侍者来报师,云:“大王来。”师云:“大王万福。”侍者云:“未在,方到三门下。”师云:“又道大王来也。”
(488)因上东司召文远,文远应诺。师云:“东司上,不可与你说佛法也。”
(489)因在殿上过,乃唤侍者,侍者应诺。师云:“好一殿功德。”侍者无对。
(490)师因到临济,方始洗脚,临济便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正值洗脚。”临济乃近前侧聆,师云:“若会便会,若不会更莫口舀啄,作么?”临济拂袖去,师云:“三十年行脚,今日为人错下注脚。”
(491)师因到天台国清寺,见寒山、拾得,师云:“久向寒山、拾得,到来只见两头水牯牛。”寒山、拾得便作牛斗,师云:“叱叱。”寒山、拾得咬齿相看,师便归堂。二人来堂内,问师:“适来因缘作么生?”师乃呵呵大笑。
(492)一日,二人问师:“什么处去来?”师云:“礼拜五百尊者来。”二人云:“五百头水牯牛,尊者。”师云:“为什么作五百头水牯牛去?”山云:“苍天苍天!”师呵呵大笑。
(493)师行脚时,见二庵主。一人作丫角童。师问讯,二人殊不顾。来日早晨,丫角童将一铛饭来,放地上,分作三分。庵主将席子近前坐。丫角童亦将席近前,相对坐,亦不唤师。师乃亦将席子近前坐。丫童目顾于师,庵主云:“莫言侵早起,更有夜行人。”师云:“何不教诏这行者?”庵主云:“他是人家男女。”师云:“洎合放过。”丫童便起,顾视庵主,云:“多口作么?”丫童从此入山不见。
(494)师因看经次,沙弥文远入来,师乃将经侧示之。沙弥乃出去。师随后把住,云:“速道!速道!”文远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师便归方丈。
(495)因沙弥童行参,师向侍者道:“教伊去。”侍者向行者道:“和尚教去。”行者便珍重。师云:“沙弥童行得入门,侍者在门外。”
(496)师行脚时,到一尊宿院,才入门相见,便云:“有么?有么?”尊宿竖起拳头,师云:“水浅船难泊。”便出去。
又到一院,见尊宿,便云:“有么?有么?”尊宿竖起拳头,师云:“能纵能夺,能取能撮。”礼拜便出去。
(497)师一日拈数珠,问新罗长老:“彼中还有者个也无?”云:“有。”师云:“何似者个?”云:“不似者个。”师云:“既有,为什么不似?”长老无语。师自代云:“不见道新罗、大唐。”
(498)问新到:“什么处来?”云:“南方来!”师竖起指,云:“会么?”云:“不会。”师云:“动止万福。不会?”
(499)师行脚时,问大慈:“般若以何为体?”慈云:“般若以何为体?”师便呵呵大笑而出。
大慈来日见师扫地次,问:“般若以何为体?”师放下扫帚,呵呵大笑而去。大慈便归方丈。
(500)师到百丈,百丈问:“从什么处来?”云:“南泉来。”百丈云:“南泉有何言句示人?”师云:“有时道‘未得之人亦须峭然去。’”百丈叱之。师容愕然。百丈云:“大好峭然。”师便作舞而出。
(501)师到投子处,对坐斋。投子将蒸饼与师吃。师云:“不吃。”不久下胡饼,投子教沙弥度与师。师接得饼,却礼沙弥三拜。投子默然。
(502)因僧写师真呈师,师云:“若似老僧,即打杀我;若不似,即烧却。”
(503)师因与文远行次,乃以手指一片地,云:“这里好造一个巡铺子。”文远便去彼中立,云:“把将公验来。”师便打一掴。远云:“公验分明过。”
(504)师问新到:“近离甚处?”云:“台山。”师云:“还见文殊也无?”僧展手。师云:“展手颇多,文殊谁睹?”云:“只管气急杀人。”师云:“不睹云中雁,焉知沙塞寒。”
(505)问:“远远投师,请师一接。”师云:“孙膑门下,因什么钻龟?”僧拂袖出去。师云:“将为当荣,折他双足。”
(506)师与首座看石桥,乃问首座:“是什么人造?”云:“李膺造。”师云:“造时向什么处下手?”座无对。师云:“寻常说石桥,问著下手处也不知。”
(507)有新罗院主请师斋,师到门首,问:“此是什么院?”云:“新罗院。”师云:“我与你隔海。”
(508)问僧:“什么处来?”云:“云居来。”师云:“云居有什么言句?”云:“有僧问:‘灵羊挂角时如何?’云居云:‘六六三十六。’”师云:“云居师兄犹在。”僧却问:“未审和尚尊意如何?”师云:“九九八十一。”
(509)有一婆子日晚入院来,师云:“作什么?”婆云:“寄宿。”师云:“者里是什么所在?”婆呵呵大笑而去。
(510)师出外,逢见一个婆子提一个篮子,师便问:“什么处去?”云:“偷赵州笋去。”师云:“忽见赵州,又作么生?”婆子近前,打一掌。
(511)师因见院主送生饭,鸦子见便总飞去,师云:“鸦子见你为什么却飞去?”院主云:“怕某甲。”师云:“是什么语话?”师代云:“为某甲有杀心在。”
(512)师问僧:“什么处来?”云:“江西来。”师云:“赵州著在什么处?”僧无对。
(513)师从殿上过,见一僧礼拜。师打一棒,云:“礼拜也是好事。”师云:“好事不如无。”
(514)师因参潼关,潼关问师云:“你还知有潼关么?”师云:“知有潼关。”云:“有公验者即得过,无公验者不得过。”师云:“忽遇銮驾来时如何?”关云:“也须检点过。”云:“你要造反。”
(515)师到宝寿,宝寿见师来,遂乃背面而坐。师便展坐具。宝寿起立,师便出去。
(516)师在南泉时,泉牵一头水牯牛,入僧堂内,巡堂而转。首座乃向牛背上三拍,泉便休去。师后将一束草安首座面前,首座无对。
(517)有秀才见师,乃赞叹师云:“和尚是古佛。”师云:“秀才是新如来。”
(518)有僧问:“如何是涅?”师云:“我耳重。”僧再问,师云:“我不害耳聋。”乃有颂:腾腾大道者,对面涅门;但坐念无际,来年春又春。
(519)有僧问:“生死二路是同是别?”师乃有颂:
道人问生死,生死若为论?
双林一池水,朗月耀乾坤。
唤他句上识,此是弄精魂。
欲会个生死,颠人说梦春。
(520)有僧问:“诸佛有难,火焰里藏身;和尚有难,向什么处藏身?”师乃有颂:
渠说佛有难,我说渠有灾。
但看我避难,何处有相随。
有无不是说,去来非去来。
为你说难法,对面识得来。
(521)见起塔,乃有颂:
本自圆成,何劳叠石。
名邈雕镌,与吾悬隔。
若人借问,终不指画。
(522)因见诸方见解异途,乃有颂呵:
赵州南,石桥北,观音院里有弥勒。
祖师遗下一只履,直至如今觅不得。
(523)因鱼鼓有颂:
四大犹来造化功,有声全贵里头空。
莫怪不与凡夫说,只为宫商调不同。
(524)因莲花有颂:
奇异根苗带雪鲜,不知何代别西天。
淤泥深浅人不识,出水方知是白莲。
(525)十二时歌
鸡鸣丑,愁见起来还漏逗。裙子褊衫个也无,袈裟形相些些有。h无腰,F无口,头上青灰三五斗。比望修行利济人,谁知变作不唧溜。
平旦寅,荒村破院实难论。解斋粥米全无粒,空对闲窗与隙尘。唯雀噪,勿人亲,独坐时闻落叶频。谁道出家憎爱断,思量不觉泪沾巾。
日出卯,清净却翻为烦恼。有为功德被尘埋,无限田地未曾扫。攒眉多,称心少,叵耐东村黑黄老。供利不曾将得来,放驴吃我堂前草。
食时辰,烟火徒劳望四邻。馒头饣+ 追?子前年别,今日思量空咽津。持念少,嗟叹频,一百家中无善人。来者只道觅茶吃,不得茶口童去又嗔。
禺中巳,削发谁知到如此。无端被请作村僧,屈辱饥受欲死。胡张三,黑李四,恭敬不曾生些子。适来忽尔到门头,唯道借茶兼借纸。
日南午,茶饭轮还无定度。行却南家到北家,果至北家不推注。苦沙盐,大麦醋,蜀黍米饭薤莴苣。唯称供养不等闲,和尚道心须坚固。
日失未,者回不践光阴地。曾闻一饱忘百饥,今日老僧身便是。不习禅,不论义,铺个破席日里睡。想料上方兜率天,也无如此日炙背。
晡时申,也有烧香礼拜人。五个老婆三个瘿,一双面子黑皴皴。油麻茶,实是珍,金刚不用苦张筋,愿我来年蚕麦熟,罗目侯罗儿与一文。
日入酉,除却荒凉更何守。云水高流定委无,历寺沙弥镇长有。出格言,不到口,枉续牟尼子孙后。一条拄杖粗棘藜,不但登山兼打狗。
黄昏戌,独坐一间空暗室。阳焰灯光永不逢,眼前纯是金州漆。钟不闻,虚度日,唯闻老鼠闹啾唧。凭何更得有心情,思量念个波罗蜜。
人定亥,门前明月谁人爱。向里唯愁卧去时,勿个衣裳著甚盖。刘维那,赵五戒,口头说善甚奇怪。任你山僧囊罄空,问著都缘总不会。
半夜子,心境何曾得暂止。思量天下出家人,似我住持能有几。土榻床,破芦席,老榆木枕全无被。尊像不烧安息香,灰里唯闻牛粪气。
篇10:赵丽词汇连载四:口诀记忆法
小时候,我们为了记忆方便,经常喜欢将地理的名词编成小的顺口溜如四大著名石窟,我们为了方便记忆,记成一个叫云龙的人卖(麦)馍(莫)即云龙卖馍---云指云岗石窟,龙指龙门石窟,麦指麦积山石窟,莫指莫高窟。这样背起来非常的容易,而且在考试时应用自如,这也是后来我的单词和语法口诀教学的思想来源。此外在单词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好多单词都有包含相同的独立的单词/词根,只是在这个单词前加不同的前缀或字母,我就利用这个特点将这类单词根据其含义特点编写成比较流畅的口诀,串到一起来背,就变得容易且有趣而且一下子就记住了多个单词。因为是串记在一起,所以回忆时一并回忆,记得更牢。人如何才能记住这些单词,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回忆7次,就会记住了,而口诀法的好处就在于可以随时回忆。
背单词最忌枯燥,如果长期使用一种方法背单词不仅枯燥而且还可能降低效率,这也是许多同学不能坚持下去的原因。在国外读过书的同学会知道:如果学校中一个科目不funny 没有意思,则没人去读。老师上课就是在讲故事,谁的故事讲得好,使你在听故事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所学的内容,谁就是最受欢迎的老师。背单词也是如此,尽可能让背的过程有趣化,多样化,而口诀法的出现恰恰祢补了传统背词法的缺陷。操作方法:
将单词按逆序或模糊查询,查出一组以某一单词结尾或开头的词,根据其拼写和含义编成口诀,注意口诀一定要顺口流畅,要好记而且直白,不要过于深奥而难以理解,这样不便记忆。
举例说明:
一、用逆序查出了一组单词及其含义
bull cull dull gull hull lull mull
bull/bul/ n. 公牛
cull/kQl/ vt. culled; culling; culls; 挑选从其他东西中选出;挑选 采集;收集 去掉 【例】 cull the biggest apple
dull/dQl/ adj.
gull/^Ql/ 1) n. Any of various chiefly coastal aquatic birds of the family Laridae,having long wings, webbed feet, a thick, slightly hooked beak, and usually gray and white plumage. 海鸥一种鸥科水鸟为灰白色,主要生于海岸附近,生有长翼、蹼足、略呈弯勾状的长喙、羽毛通常
2) n.容易受骗的人, 笨蛋
3) vt. 欺骗【例】gull sb. out of sth.骗取某人的某物;gull a person into buying rubbish骗人买无用的东西
4) gullibility n. gullible adj. 易受骗的,轻信的gullibly adv
hull/hQl/ 1) n. The dry outer covering of a fruit, seed, or nut; a husk. 果皮,外皮水果、种子或坚果的干外皮;果皮
2) vt去壳(皮); (用炮弹/鱼雷/)打穿...船壳 【例】 hull barley 去大麦皮hull a vessel 轰击船只
3) vi. 漂流
lull/lQl/ To become calm. 使安静
mull/mQl/ vt&vi mulled; mull.ing; mulls; To ruminate; ponder: 思考;思索【例】To go over extensively in the mind; ponder. 思虑仔细而广泛地考虑;思索mull over a plan.考虑一个计划
二、查出其常考的中文含义
bull公牛
cull 挑选
dull白痴的,蠢的
gull 海鸥
hull硬壳
mull 思考
这组单词的共同特点是在拼写上惊人的相似都是以ull结尾的,这样我只要找出前面的差异,
三、按照尽可压韵的方式编成口诀
记忆口诀:
gull前边唱歌(g歌)的是海鸥
hull海鸥喝(h喝)水用硬壳
lull拉住(l拉)海鸥快安静
mull飞到山后(m山)去思考
bull海鸥不同意(b不)变公牛
dull (d)打它一下变白痴
cull只好重新(c)去挑选
我们再举两组例子以便大家去用心体会:
【四级哥哥系列词汇串记 】: grace glitter grain grope
race [reIs] n. 速度竞赛;赛
【例】 a horse race 赛马
grace [^reIs] n 雅致;斯文;优美
【例】 She walks with grace.她步态优雅。
litter [5litE] n. 垃圾
【例】litterbag废品袋
glitter[5^lItE(r)] vi. (常与with连用)闪闪发光;闪烁
【例】The sea glittered in the sun大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The diamond ring glittered on her finger.钻戒在她的手指上闪闪发光。
grain[^reIn] n.谷物,谷类,细粒,颗粒
【例】Grain is used for making flour.谷物用来做面粉。a grain of salt一粒盐
grope[^rEJp] vi. 摸索;搜寻
【例】He groped for the doorhandle in the dark. 他在黑暗中摸索着找门把手。
【哥哥系列串记口诀: 】
比赛(race)的哥哥真优雅
垃圾(litter)前的哥哥放光辉
雨前(rain)的哥哥拣谷粒
绳前(rope)的哥哥在摸索
【lank系列词汇串记】:lank blank flank plank rank crank frank prank
lank /lANk/ adj 瘦削的,细长的, 平直的
【例】lank and floppy hair. 直而松软的长发
flank /flANk/ n. 侧翼vt. 位于…侧面
【例】a road flanked with tall trees马路两侧高树林立 “By the left flank, march!” 向左转走!
plank /plANk/ n. 厚板;板条
rank /rANk/ n. 等级, 阶级vt. 排列, 归类于vi. 列为, 列队
【例】This town ranks high among beauty spots. 这城市在风景区中享有盛名。
crank /krANk/ vi 弯曲而行n. 曲柄(一个传递转动的部件,包括一个手柄或把手与一个轴直角相连) 怪人;脾气坏的人
【例】The river flows cranking into the village.河流弯弯曲曲地流进村落。
frank /frANk/ adj. 坦白的;直率的;真诚的
【例】Will you be quite frank with me about this matter? 在这个问题上你能不能真正地跟我说实话?
prank /prANk/ n. 恶作剧vt 打扮; 装饰 同义词trick trick or treat?万圣节会问的一句话
【例】 prank oneself up with用...把自已打扮起
【词汇串记口诀】:
只有lank瘦又长,
b在lank前变空格(blank)
f在lank前是侧翼(flank)
p在lank前厚木板(plank)
lank 变rank是排名
前面加C是曲柄(crank)
前面加f真坦白(frank)
前面加p才是恶作剧(prank)
四、优缺点
将此口诀反复念三遍即可记住。因为口诀给出了单词的前面的区别,而后面的拼写又完全相同,这样一来,只要我们记住了前面的区别,一下子就记住所有有关的单词,认为这样背起来效率非常高。有的同学认为这样做,多了很多过程,不如直接去记来得容易,但是直接记是很快,忘记也很容易,这也是为什么长时间以来,人们英语学习没有坚续下去的原因。单词记过就忘,没有进步的感觉,人如何才能学好一门科目,就是要不断地产生进步感。而这种口诀记忆法的好处就在于记住后终身难忘。因为你在编这个口诀时已花了大量的时间使其在大脑中产生了很深的印象,此方法又很新奇,所以背起来会对大脑皮层产生新的刺激,这样就做到了过目不忘。
篇11:赵又廷经典人生语录
1.我希望一般观众.粉丝们不要对演艺圈灰心,真的没有那么糟糕,不是你们想的那么乱,真的没有,很多好人在拍好的电影,好的作品,在做好事。
2.我很挑剧本,我想要对自己.对观众.我的粉丝负责,我希望他们能进戏院看我的戏都有信心说,赵又廷出品肯定是好电影。所以我自己很挑剧本,没办法,我也不急嘛,重质不重量。
3.我觉得我们俩都很幸运的,能够找到彼此,无关乎外貌。(指的是高圆圆)
4.知识分子是很高学历的那种人,至少念了一个博士学位,才称自己是知识分子。文艺青年的话,感觉读了好多书,带有一点愤怒的感觉。但我都没有,我只是一个喜欢思考爱看书的人,也不是青年了。
5.那如果我们把这样一个人变成一个反派的话会不会挺有趣,我期待这样的一个人出现。没有人会想一直演同样的角色。
6.我是比较想要走自己的路那种人。可能世界的规则是这样运行的,我不会想去改变它,但是我也不会完全跟着它走。
7.当一个人有着大智慧,当他可以看破很多东西的时候,他反而可以退一步,比较轻松地看待很多事情。
8.往往你跟一个人相处很长一段时间,你认为那个就全部的,但是当你碰到一个真正是对的那个人或者真正适合你的那个人,他回头想象可能发现,之前的爱人已经升华到家人的感觉了。
9.我自己其实是一个蛮没有企图心和野心的人。我就只是想要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我又要求自己,又完美主义,所以比较挑作品,希望每一个作品都能全部投入进去。
10.彼此信任,所以给对方的建议都是发自内心的。
11.我自己觉得没有,一直都是脚踏实地地在走路,但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是一步一步走的。很多电影的成功其实不完全归功于我,没有对手.没有导演.没有剧本,我就什么都不是,我的存在是因为大家共同的一个存在。
12.反正一直以来我都想朝实力派演员的方向行进,但现在也没人太认真地看待这件事情。
13.你要走得舒服,你要走到适合自己的一条路,就坚持这么走,不要去伪装自己,或者做一个不是自己的人,太辛苦了。
14.因为坚持走这一条自己相信的路而被淘汰的话,也没办法。我觉得你在这一行想要走得更远更久,可能要适时地掌握那个节奏,然后确定自己要做什么怎么达到。事业上永远有一个方向。
15.长得很丑啊或者什么的?没问题啊,我不是偶像派,我真不是偶像派,黄渤才是。
16.良性竞争会对市场带来好的效果,只要大家不要恶意地去伤害彼此,要不然永远都是这几个人在演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