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为一株植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也说诗与远方美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也说诗与远方美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也说诗与远方美文
也说诗与远方美文
找一处地离阳光更近的地方,敞开心扉。阳光温暖,透过肌肤渗入血液,缓缓流淌。我喜欢这种蔓延,如春日里的青藤,迅速疯长,延伸,然后疯狂地炸开,一朵,两朵,千朵万朵。刹那间,即是万紫千红,春光明媚。
阳光是有翅膀的。我一直这样认为。心静的时候,阳光扇着透明的薄翅,轻盈地飞舞。那是一群又一群天使,极细极微的,在另一个时空里飞翔。
阳光倾泻下来,在空阔处汇聚。空旷的地方,温度更高,仿佛炉火的中心。而在有房子、有树的地方留下一片又一片的阴影。我暗暗琢磨,为什么呢?或许这一幢幢房子,一棵棵树,就如人心中的欲望,欲望越多,阴影面积就越大。
心动,一切都动。闭目,冥想,放空自己,此刻,世界只有阳光,只有温暖。睁开眼,一切都重新出现——风动,叶摇,人行……江河湖海,哪一刻不动呢?天边的云,山中的雾,川流不息的时光,变幻不定的世界。我知道,这一切,只不过都是心中的幻影。
挥一挥手,让它们去吧。只让这阳光,温暖内心,驱散尘世的寒凉。
有人说,人生必须有诗和远方。不要在现实里苟且。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就是人心。没有比人心更美的风景,也没有比人心更深不可测的江湖。世上最好的是人心,世上最坏的也是人心。
读了散文网一篇文章,说你的诗与远方,不过如此。说那些在丽江寻梦的年轻人,过着简朴的生活,甚是可笑。其实,你的现实,也不过如此。朝九晚五,吸着雾霾,说着言不由衷的假话,戴着面具,做着戏子,机器一般工作,动物一般圈养,又有什么为人称道的呢?!
一个背包,一双脚,独自去远方寻梦,寻找诗意人生。我佩服这样的勇气。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如佛陀一样,衣不蔽体,露宿菩提树下。人生往往这样,放下得越多,心越自由。
人生必须有梦。梦想是对春天的向往,是踮着脚尖向天空跳跃。谁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也有闭上眼睛做梦的自由。
有放下,才有得到。得到了诗与远方,必须要放弃脚下的土地。人生,总是得失相等。拥有的同时,也正在失去。得到了,过去梦想的诗与远方,又变成了现实。心里又会产生下一个诗与远方。
生梦,寻梦,追梦,圆梦。生命,就是生生不息,就是折腾。大自然里,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平等地生灭,平等地存在。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心里最大的王。
很多时候,我们夹着爱吃的食物,热情地放进对方的碗里,对方却露出尴尬的神情。我们突然就愕然——为什么?!
我想,这就是《惠子相梁》吧。
很喜欢这句话,人如果没有神性的光辉,没有超脱的灵魂,就是住在黄金打造的'宫殿里,依然只是个动物。
这世上,有钱有地位有权势的动物多了,有神性光辉的人,反而被耻笑了。这并不是什么怪事——粪堆上的苍蝇,总是嘲笑蜜蜂的!
几天前,北上广的雾霾重了,来了一阵风,吹到我的小城来了。不过不严重,轻度污染。微风一起,又是艳阳天,今天空气质量——优。阳光灿烂。为什么呢,我们这儿有大片的山野,也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可以自我净化。
空气里的雾霾只是可怕,灵魂里的雾霾才叫恐怖。其实,世上没有净土,也没有桃花源。诗与远方在哪里?仅仅只在我们的心里——心里有江山万里,无限风光。
我想,无论外界如何喧嚣,一定要保持内心的宁静。自净其心,自净其意。让心中的原始森林蓬勃生长,让心中的茂盛田野,郁郁葱葱。用青山绿水,净化浊世吹来的雾霾——不让它污染了我们的心!
篇2:选择诗与远方美文
选择诗与远方美文
最近时常在想,
如果未来注定选择征程远方,
我是选择为梦还是为生活?
也许有人会说,
为生活也为梦,
可是当现实与理想相悖时,
你又该怎样安放自己的心?
理想很丰满,现实往往很骨感。
从小到大总被人安慰一切终会好的,
可是却从没有人告诉过你,
这一切是否真的会如你所愿。
如果你足够幸运,
在追逐梦想时成功了,
那我祝贺你。
若是没有成功,
也不要荒废青春。
但也不要刻意坚持,
随心就好,
命运会在你需要或者时机真正到来的`那一刻,给你指引。
这世界上,
心灵鸡汤太多,总告诉你希望,
却不告诉你怎样成功的方案。
仅仅只有一个空乏内容的无用的鼓励
却能让你误以为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坚持坚持再坚持,终会有收获。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一定,
但奇妙的是我们总会奔着那小小的可能去奋斗,
这是为了什么?
那是因为心中有梦,
可是当有一天,
梦想被现实磨平了激情,
清空了动力时。
你又该如何选择?
我只想说不要放弃梦想,
但可以换一个方向,
因为生活总会给你太多的错觉,
以至于你认为你的梦想是一定不会改变的。
最初的梦想不一定会永远不变,
真正的是经历现实后还能坚持的。
所以我的选择是年轻有梦会去拼,
历经现实是理想,能够与生活相和的才是你真正值得去坚守的东西。
因为年轻太过稚嫩,才会忽略你其实真正需要坚守的事情。
篇3:美文赏析:诗与远方
美文赏析:诗与远方
一个稀松平常的夜晚,星光并不明亮,视野像是披着一层纱。舍友正围着电脑看《琅琊榜》,我戴着耳机,与世隔绝,心思随着《完美世界》游弋。
忽然,手机提示栏跳出来一个问号:你的诗与远方是什么呢?
其实,我很少去想生活的琐碎,更何逞生活的目标。在我看来,日子是一碗稀粥,它的甜不事招摇,只有沉醉于闲庭漫步的人,才能嗅到它的芬芳。
所以,有时候,我是一个局外人,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来了又去;他们匆匆忙忙地奔赴所谓的彼岸,过着自以为充实的日子。
而我,缺少觉悟,没有鸿篇大略的前景式展望,也不会囿于过去的边边角角;更多时候,我会陶醉于明朗却不刺眼的朝霞,静静地观看血红的潮汐回卷西方的温床,融入朦胧的夜色中,在入不了眠的深夜天马行空。
我是一个常常与现实脱节的.人,即使汹涌的浪潮时不时朝我呼啸。现实往往一派热火朝天,而我总是心不在焉,有时恍然惊醒,也是呃,肚子好饿,该吃饭。
苏东坡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他永远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不媚俗,更不庸俗,用诗词把生活的海洋酿成十里飘香。
这就是我的诗与远方。它不是我的驿站,也不是我的海岸;它是我的空气,时时萦绕在我的心口。
诗与远方,我的生命;我不再只盯着夜空中的繁星,视线转移到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当下有澎湃无垠的诗意的源泉。
诗意的心,是不断蔓延的火星,燃烧自己,也照亮他人。

篇4: 你说的诗和远方美文
你说的诗和远方美文
如果你和我一样来自于外省,那么肯定会有人问过你为什么要来这么远的地方。不明白你是怎样回答的,是因为想出去走走,想更加独立,还是由于分低被调剂?抑或是像我一样体验过江南水乡的柔情后也想感受一下北国雪野的无垠?但我觉得有一句话你们就应都会说,那就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你还记得第一次下火车,应对的是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张张陌生的脸,一句句听不通的方言,而身边却是父母疲惫的神态吗?相信对于周围的一切你都是觉得新奇的,哪怕这边的风真的很大,沙尘真的很多,宿舍真的很小,但你还是一遍遍地告诉自我,这是自我的选取,不能够后悔。因此,就算父母会常打电话问你适应的怎样样,室友会常吐槽宿舍太烂,但你还是不会去抱怨,哪怕你也明白他们说的都对,哪怕那里真的比自我家乡差好多。但正因为你想要的是诗和远方,你不敢也不愿去抱怨……
其实,只要心中有诗,便哪里都是远方。但不管怎样你来到了这个地方,你就不要去幻想重新来过,不要去后悔,因为真的没必要也真的'不可能。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比起身边那些经常抱怨的同学,我觉得我们真的很棒,在该哭的时候我们依旧笑得灿烂,那一刻,我觉得我们很美,真的很美!
期望同样是来自外省的我们有同样坚强的性格,同样执著的向往,同样完美的内心。如果说是父母的苟且换来了我们的诗和远方,那么你有什么理由不把远方的自我活的漂亮?
篇5:诗与远方
诗与远方路灯
——黑夜永恒的光
一团黄晕的光
指明了无数方向
黑暗的夜里
点燃了无尽的期望
夕阳收起了微笑
远处传来喧嚣
你从梦中醒来
悠闲地
静听人世的浮华
当静谧悄然而至
你也依旧存在
是那么坦然
享受世间的孤独
夏雨倾灌
理解苦难洗礼
秋风萧瑟
是你笔直得挺立
寒冰骤降
你亦坚韧不拔
再来一年
又是春暖花开
风云变幻
星移斗转
愿你是这黑夜中永恒的存在
数学与统计学院17级孤静投稿
寒冬的守望
明亮的眼睛
浓浓的眉
望向远方
眼角露出一滴泪
是什么使你憔悴
枯黄的麦田
凛冽的风
唯有这
是寒冬带给你
最亲切的安慰
孤独的人
寂静的夜
是悲伤的灵魂
对远方的思念
让你的心
永远地依靠
亲热的依偎
数学与统计学院17级孤静投稿
初雪
最后等到你
梦里寒冬洁白的嫁衣
现实应是冰天雪地
而你
至今
才露出痕迹
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
是去年的这天
那时的你已是
寒冬冰城的外衣
又见你
却是枯瘦不堪
只得与霜作比
初见你
像破碎的玻璃
阳光投射出你的美丽
漫天飞舞
走进我的心里
数学与统计学院17级孤静投稿
篇6:也说一叶障目美文
也说一叶障目美文
中国的文化是很狡猾的,不知道老祖宗为什么这么聪明,这么有智慧!创造的语言,成语,文字,寓言,典故,诗歌,绘画。。。。。。都无不透着人性的深深内涵,义意双关,意境高远;时而直白,时而隐喻,时而顺来,时而逆反。。。。。。其哲理,其蕴意,甚致是天意天理似乎也都被纳藏在其中,真个儿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难怪单就文字就能令老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得自己把自己搞晕!难怪有许多学者和文化人进去了就是出不来。出不来当然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祖宗传承下来的这些东西毕竟不能代表着你,你只可以去心领神会,好好消化于它,长出翅膀飞还得靠你自己!学不能成呆成僵,理解化灵化活才是置顶!所以,你出不来只是被醉倒!这从某一方面来说也是不幸,只因一个人真正要完美,要真实,一定是比这文化来得更多,更广,更无限度,于你非刀刀见血不可。因此说,读懂文化才晓文化仅仅是借灯和借路,人不可去醉!对中国的文化只能用心去读,用心去懂则成智,而不能单凭地用感情去品,单凭用感情去品往往一情愿,这样,你就很可能被醉倒了。当然,这对于哪些崇洋媚外的人来说倒是不知要幸运多少倍,因为,他们崇外是找梦,而你虽然是醉,倒还是真醉值的!
言归一叶障目。一叶障目这句成语的'喻理真是天衣无缝。显然,有的草木叶片其形状真如目一样,拿一片叶遮目,那人就只能是黑天黑地了,而黑天黑地就不可能有你的光明世界。但只要拿掉这片叶,世界就会是一片光明。当然,而一叶障目真正喻理的是人的心灵与心胸。
人的心眼如果有了一叶障,那人的胸襟就一定会窄小,阳气不存,阴气沉池,人就算聪明也一定是鼠目寸光,走不了多远。狭窄,自己连自己都容不下,就更谈不上容纳他人和世界;自己都看不清自己,也就更谈不上去看清外面的形形色色了!光明是智慧,阴暗是愚蠢,事情总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做人就是要使心眼通畅无叶障,无尘蒙,这样,心就会成本来的摸样,通天达海,入宇自然,慈怜万物。如此大气度,大格局,大容量于人于事于物该是何等的智慧,安宁,自在与快乐呢!如果心眼被叶障了,那就是思虑纷繁,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是是非非,宽容对己,刻薄对人,表面里面两重天时常成分裂,成打斗,成冲突与纠缠!
人的心眼不叶障,人就不会受任何的束缚了,就能涵通宇宙,自慧至灵。人在现实社会的生活中就都能够心安理得,得心应手。心眼清晰,看什么都自然走来真理。人做好了,你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任何角色也才能够名副其实的。否则,就只能使人两面三刀,留有遗憾,甚致,一败涂地,含恨终生!
有些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之所以与牢狱结缘,有的最后还要丢掉性命,究其原因就是心眼被一叶障目了。
这些最显然的一点就是人没做出自己的本分和老实。心存自私自利,偏执狭隘。人心之眼被贪欲叶死死障住。所以,把公仆的权力当作自己的私利工具,拼命贪,拼命捞!做人与扮演的公仆角色挂不上钩,对不上号。因为,你只有人做到了真处,国家,社会,人民大众就都是你维系的生命。生命的小我一定是被大化了的。因此,使用人民给予的权力就是等于人民的生命而关天了!而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不就是融于其中吗!
一叶障目这句成语的意义所给人的启发,启迪和警示实在是太深刻了,它说明,一个人的心眼如果被叶障住了,肉眼看外面纵然是清楚的,但也只能是形色上的,现象上的,而真正的理,道和真实仍然只能是盲!反过来,只要心眼不叶障,肉眼即使一叶障那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因为心明了,就算是肉眼瞎了,世界也会是亮的。
一叶障目真是:意喻唤人醒,显理鞭人真呀!
篇7: 也说乡愁经典美文
也说乡愁经典美文
夜晚是那么静谧,月下树影随风婆娑,星星在天空明明灭灭的闪烁,时而传来邻家几声狗吠,搅散夜色里微微的寂寥。总是这样的夜晚,就会不由得思念故乡……
家在哪里,那里便是故乡,提起故乡,就会勾起心底无穷尽的思念,那种思念在每一个游子的心间放肆的游荡,不分昼夜永不停歇。
离开家乡,于是就有了乡愁。每次思乡,就会油然而来一种深深浅浅,浓浓淡淡揪心的疼痛。好似芒刺扎在手指的那种锥心的隐痛。虽是如此,心底对故乡的`眷恋依然时隐时现。不肯释怀。
曾有多少文人墨客用笔讲述了他们的思乡愁绪――乡愁,是余光中先生笔下的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席慕蓉先生写下的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乡愁,是周树人先生儿时的玩伴少年闰土,乡愁,是老舍先生久久牵念的老北京的一杯香片茶……
然而,对我来说,乡愁,是故乡山野一道道跨不过去的沟沟壑壑,乡愁,是伴随炊烟四处逸散的洋芋焦香,乡愁,是冬日弥漫着柴草燃烧味道的火坑。乡愁,是我怎么也握不住父母的一双皴裂的手……
乡愁总是那么远又那么近,总是溢于言表却又无法说出口,乡愁像烙印一样实实在在的刻在心里,那种感觉走遍天涯也挥之不去……
乡愁,在游子心中是故乡的一花一草,一g土一盏灯,一口饭菜一碗茶水。是故乡年复一年不断轮回的春夏秋冬!
春的乡愁是满眼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夏的乡愁是荷塘不蔓不枝的瓣瓣莲花,香远益清。秋的乡愁是树树黄叶OO@@,随风飘摇。冬的乡愁是漫山白雪,皑皑千里,银装素裹。四季的乡愁在心底犹如一幅水墨画,色彩总是浓淡相宜的恰到好处。
曾几何时,故乡的风吹拂到我的脸颊,掠过我的发梢,想到故乡就抑制不住胸腔里跳动的声音,那份情足以融化我的心!可是如今啊,谁在我的故乡,我又在谁的故乡?
篇8: 也说那些不喜欢经典美文
也说那些不喜欢经典美文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很多爱,想拥有很多温暖。在理想的世界里,我们交往的每一个人都和蔼、友好、体贴、大方。我们会互相开玩笑,逗对方开心,享受跟彼此相处的点点滴滴。我们会沉浸在友好、欢乐的气氛中,没有人可以打扰我们,困扰我们,或者我们。
现实的世界是否也如理想般温馨而美好?
毋庸置疑,在辽阔的生命里,总有一朵或几朵祥云为你缭绕。家人对我们的爱与关怀始终带给我们温暖。这种爱是离家时的驻足远望,是失意时的殷切鼓励,是取得成就时的阵阵喝彩。在求学的路上,我们会邂逅一群又一群人,有些人会成为与我们心灵相通的朋友。我们一起学习、生活,周末相约一起看电影。生活中的快乐,与他们共享。在遇到困难时,朋友会陪我们一起面对。因为朋友,我们即使身处异乡,也感受不到孤苦。我们享受生活中与身边人的这种融洽的关系。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时候,我们会陷入交往的困境。我们会发现,不是身边的每个人都能得到我们的肯定。我们会不可避免地遇上一些难缠的人,他们会惹我们生气,有时质疑我们的处事动机,有时对我们的言行冷嘲热讽,甚至搬弄是非、诋毁我们。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我们会对他们产生厌恶甚至敌对的想法。但是,理智的人会意识到矛盾和冲突常常是价值观不同的结果。
作为学生,我们所处的环境简单。在平常的生活中,与我们相处的多是老师、同学和家长。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个性特征,这直接决定了个人的行为方式。我们不喜欢某一个老师的上课方式,因为他(她)经常在正常的教学内容里加入一些过难的内容,让人难以消化;我们不喜欢某一个同学,因为他(她)上课时总是喜欢跟同桌讨论,影响了课堂纪律;我们不喜欢某一个同学,因为他(她)总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生活中的“不喜欢”,有时来源于身边人与我们格格不入的处事方式。
我们不喜欢一个人,有时问题不一定出在对方身上,因为喜欢和厌恶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我们不喜欢的人也许本质上并不坏,我们没法好好相处可能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可能是过去的经验在脑海里留下的固化印象,可能是被对方唤起的某种感觉。譬如,看到三角脸的人,就会联想到毒蛇的头是三角形的,觉得很可怕;看到出手阔绰的人,往往会联想到富二代,觉得没意思;看到极度自信的人,往往会唤起自己自卑的羞耻感……这些印象或感觉深入骨髓,以致见到某种类型的人,闻到某种味道,听到某种声音,就会让我们产生厌恶的感觉。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必须承认,不是每个人都能让我们感觉良好。生活,有贴心的温暖,也有刺骨的寒冷。面对生活中的困惑与不如意,有时候,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足以解决问题。对不喜欢的人,多一分包容,承认差异的存在,可能会让你与身边人相处得更好。
篇9:诗与远方作文
新学期,部编版教材终于展露“庐山真面目”,经典的篇目,精心的编排,传统文化的渗透,课外阅读的拓展,“专治学生不会读,兼治老师不会教”,让人充满了多少期待!
只可惜自己今年不在起始年级,开学了,手里还捧着早该退出历史舞台的苏教版,竟然还是苏教版新教材,又是呵呵!
看着七年级老师手里拿着的新教材,只有艳羡的份,无奈捧起我的八年级苏教版,想想我如何也能教出新意。翻遍了各大公众号里关于部编本新教材编写内容、原则等的文章,了解了语文教学新的要求:重视传统文化的积累,重视课外阅读的拓展,重视朗读的训练……
于是在开学第一课,我确定的课题为:“相遇更好的自己”。一张张我参加赛教的照片展示在学生面前,告诉他们我的理想,我的追求,我的努力,我的蜕变。又将孩子们的假期作业————《自己的第一本作文集》一一展示,看到自己写作,自己编辑,自己设计的属于自己的精美的作文集,孩子们由衷的为自己鼓掌。接着我告诉大家我们在暑假都遇到了最好的自己,但我们不能停留,收拾好行囊,为了新的目标,重新出发,就会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定下了我的目标:坚持阅读,坚持写作,开通个人公众号,不断更新文章,抒写生活的点滴感悟,争取每一次作文先写下水文,和孩子们共读、共写。我也给孩子们制定了目标:本学期一个月阅读一本名著,每周写两篇随笔,每天背一篇古诗文,每天中午到校练一张字帖,每天晚上在群里朗诵一首“为你诵读”。孩子们欣然答应,我们当堂一起完成了第一篇同题作文《相遇更好的自己》。
两周来,我还在开学的忙碌中时写时断,而孩子们却已在新的语文天地里肆意徜徉。
加油吧,自己!奔跑吧,孩子们!让我们一起一路欢笑,一路芬芳,去追寻语文的诗意与远方!
【关于诗与远方作文汇总五篇】
篇10:诗与远方作文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有的人升上天堂,有的人直坠地狱。
——题记
仔细回想高一下学期的最后几个月,颇有些感慨,自己居然能为了一个目标如此奋不顾身。一面埋怨着自己上学期为什么不更加努力,一面拼死拼活的复习力求考的更好。是啊!既然已经错失了过去,就不要再辜负了将来。所幸最终的结果差强人意,但分班结果尚未揭晓之前,我的每天都是提心吊胆,只想时间永远定格在当下,不愿与他人展望未来,害怕最终他们的时间里,他们的世界中不再有我的身影。可是,那怎么行呢?我还有几段弥足珍贵的友情想去珍惜,几分倔强的自尊想去维护。
肖哥那不标准的普通话在我心中激起的早已不是层层涟漪,而是惊涛骇浪,我像久旱逢甘露的禾苗般疯狂的渴求自己的名字后面接的是“1918班”。如愿以偿,我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堆砌再华丽的词藻也无法形容我的喜悦。然后,整个人都瘫软了下来,积累了近半年的压力从五脏六腑中迸发而出,颇有种想要“登东皋以舒啸”的冲动。
我天真的以为自己已经进了保险箱,不用再那么努力了吧?我安慰着自己,打算一扫当初的紧张,做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但又总是心有不甘,又不明白这不甘来自何处。高一年级的奖学金花落各家,理所当然的没有我,但我似乎没有那么不以为然……班主任展示着20xx年高考红榜,记录了成绩优异的人所考取的大学,但以我当下的水平,似乎无法触及,有能力的一口一个“我根本考不起”,稍差之的只能沉默不语。我清楚那并不是真话,心下更不是滋味。我终于明了,幡然醒悟,这所谓的不甘来自实力的尚有所欠缺,毫不避讳的说,这是羡慕,更类似于嫉妒。仍记得从前看到过的一句话:“竞争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因,嫉妒才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远方的远方还有更远的远方,我不能止步于此,这并不是我的终点,也不希望我的终点仅仅只是别人的起点。
虽然说来显得太过物质事俗,但在这个学校里,成绩好坏确实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爬树一般,向下能看到别人的头顶,向上只能看到别人的背影。但大部分人都并不在意有多少人只能看他的背影,只关心还有多少背影亟待他去超越。或许是所谓的上进心在作祟,不希望只跟在别人身后,也不期待有谁能回头,果然只能靠自己的双脚去追平去超越。但人不是生来就要跟他人分个高下的,最终的目的都回归到更好的自身,我并不期望通过与他人竞争成为人上人,但求保持着这份压力走的更远。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将不贪图眼前的苟且,也不止步于诗和远方。
【关于诗与远方作文锦集九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