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地久虎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高中化学电离平衡课时练习题与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高中化学电离平衡课时练习题与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课时练习题与答案

篇1:高中化学电离平衡课时练习题与答案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课时练习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的是( )。

A.Ca(OH)2 B.CH3COOH C.BaSO4 D.CH3COONa

答案:B

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NH3H2O=NH +OH- B.KClO3=K++Cl-+3O2-

C.H2S2H++S2- D.NaOH=Na++OH-

答案:D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钙溶液加足量的苛性钠溶液:Ca2++HCO3+OH=CaCO3↓+H2O

B.二氧化碳通人碳酸钠溶液中:CO2+CO +H2O=2HCO

C.硫化亚铁固体中加入稀硫酸:FeS+2H+=Fe2+H2S↑

D.氯气通人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Cl2+2oH-=3Cl-+ClO-+H2O

答案:AD

4.某固体化合物A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物质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是非电解质 B.A是强电解质 C. A是离子晶体 D.A是弱电解质

答案:BC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只由它的浓度决定

B.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没有本质的区别

C.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弱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答案:B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能溶于水的电解质,在溶液中都存在电离平衡

B.强电解质溶液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C.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过程都是离子键被破坏的`过程

D.氯化氢是电解质,因此盐酸和液态氯化氢都能导电

答案:B

二、填空题

7.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按表中要求填写有关空格:

加入物质 电离平衡移动方向 溶液中[H+]的变化

少量固体NaOH

固体CH3COONa

同浓度的醋酸

少量硫酸溶液

答案:向右;减小

向左;减小

不移动;无变化

向左;增大

8.对于同一弱电解质来说,溶液越稀,其电离程度越_________,这是因为在稀溶液中_________,温度越高,其电离程度越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离子互相碰撞而结合成分子的机会减少;大;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

D.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

答案:C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②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③固态的共价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共价化合物可以导电 ④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也不导电 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A.①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3.HClO是比H2CO3更弱的酸,反应Cl2+H2OHCl+HClO达到平衡后,要使HClO浓度增大,可加入( )。

A.NaOH(固) B.HCl(气) C.CaCO3(固) D.NaClO(固)

答案:D

4.用水稀释0.1mol/L的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 B. C. c(H+)c(OH-) D. OH-的物质的量

答案:B

5.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lOO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该液体是( )。

A.自来水 B.0.5mol/L的盐酸 C.0.5mol/L的醋酸 D.0.5mol/L的氨水

答案:B

6.某一元强酸X的溶液和某一元弱酸Y的溶液,它们的[H+]相等。将两种酸溶液各取50mL分别与足量镁屑反应。现有如下叙述:①X溶液与Y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②开始反应时两种溶液的反应速率相等 ③反应开始后X的反应速率下降较快 ④反应开始后Y的反应速率下降较快 ⑤完全反应后X产生的氢气较多 ⑥完全反应后Y产生的氢气较多。以上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答案:D

7.将0.1mol下列物质置于1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 )。

A.MgSO4 B.Mg(OH)2 C.BaO D.SO3

答案:C

8.有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现向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的CO2,发生如下反应:

NaR+CO2+H2O=HR+NaHCOO3

2NaR'+CO2+H2O=2HR'+Na2CO3

比较HR和HR',酸性的强弱,正确的是( )。

A.HR较弱 B.HR'较弱 C.两者相差不大 D.无法比较

答案:B

9.20℃时,H2S的饱和溶液1L,浓度约为1.0mol/L,其电离方程式为:

第一步:H2SH++HS-

第二步:HS-H++S2-

若使该溶液中[H+]减小的同时[S2-]也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

A.加入适量的NaOH B.加入适量的水

C.通人适量的SO2 D.加入适量CuSO4固体

答案:BC

10.用足量的锌粉与稀H2SO4反应制H2时,由于反应速率太快难以控制,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但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其中加入( )。

A.NaOH(固) B.Na2CO3(固) C.CH3COONa(固) D.K2SO4溶液

答案:CD

二、填空题

11.在下列三种溶液中①5mL 0.2mol/LCH3COOH ②5mL 0.1mol/LH2SO4 ③10mL 0.1mol/LHCI

(1)[H+]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H+]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0.1mol/LNaOH溶液中和上述三种酸,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② (2)① (3)①10mL②10mL③10mL

12.图3—1的图象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的导电性能发生变化,其电流强度(I)随新物质加入量(m)的变化曲线,以下四个导电性实验,其中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___,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___,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Ba(OH)2 溶液中滴人H2SO4溶液至过量

(2)醋酸溶液中滴入NH3H2O至过量

(3)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4)NH4Cl口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NaOH固体

答案:(2); (1)(3); (4)

拓展练习

1.有一实验如图3—2(a)所示:

将30mL0.1mol/L的Ba(OH)2溶液置于烧杯中,然后边搅拌边慢慢加入0.1mol/L某第3周期元素形成的某酸溶液共25mL,加入酸的体积V和电流强度I的I-V图如图3—2(b)所示。

根据上述情况填写下列空白:

(1)此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处于C点时,溶液中导电的阳离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处于F点时,溶液中导电的阴离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烧杯中刚加入酸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b中,从A→E电流强度I变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3PO4 (2)Ba2+ (3)H2PO (4)有白色沉淀生成 (5)生成难溶的Ba3(PO4)2和难电离的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

2.化学实验员给某学生提供下列药品和必要的实验仪器,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证明乙酸是弱酸,药品是冰醋酸、蒸馏水和pH试纸。此同学思考后认为:

(1)设计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简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需记录的现象和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推断与分析,由于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乙酸是弱酸。

答案:(1)弱电解质稀释10a 倍,pH改变小于a

(2)将一定浓度的乙酸稀释到一定量(如100倍体积)后,测量稀释前后的pH

(3)稀释的倍数、稀释前后溶液的pH

(4)溶液稀释100倍体积后,溶液pH值的改变小于2;稀释过程中乙酸的电离度增大

篇2:高中化学电解质及其电离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及其电离练习题(含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CO2 B.盐酸

C.BaSO4 D.C2H5OH

解析: 判断某物质是否是电解质的要点有:是否是化合物,是否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CO2和C2H5OH是非电解质,盐酸是电解质溶液。

答案: C

2.下列物质中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的是( )

A.氯化钠晶体 B.熔化的氯化钾

C.氯酸钾 溶液 D.液态氯化氢

解析: 氯化氢只有在水中溶解时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液态氯化氢不能电离。氯酸钾溶于水虽能电离,但不产生自由移动的氯离子,产生的是氯酸根离子(ClO-3)。氯化钠晶体中存在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当加热氯化钾时,热能破坏了阴、阳离子的相互作用,使离子自由移动,即发生电离。综上所述:除氯化氢不存在离子,氯 化钠、氯化钾、氯酸钾本身都存在离子,但NaCl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KClO3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但不是Cl-。只有熔化的氯化钾能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氯离子。

答案: B

3.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 )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

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

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是盐

D.NH4Cl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4+Cl-,所以NH4Cl是盐

E.NaHSO4可以电离出H+,因此NaHSO4属于酸

F.非金属元素不可能形成盐

解析: A、B说法与定义不符,E中NaHSO4电离的 阳离子除H+外还有Na+,因此不属于酸,NaHSO4应属于酸式盐。非金属元素也能形成盐,例如铵盐。故正确答案为CD。

答案: CD

4.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NaHCO3===Na++H++CO2-3

B.NaHSO4===Na++H++SO2-4

C.CH3COOH鸠馛H3COO-+H+

D.Na2SO4===2Na++SO2-4

解析: A项HCO-3不能拆开写;B项正确,NaHSO4是强酸酸式盐,可完全电离;C项CH3COOH是弱酸,部分电离,用可逆号,正确;D项是强酸强碱盐,溶于水完全电离,正确。

答案: Axkb1.com

5.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溶于水之后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双选)( )

A.NaCl B.CH3CH2OH(酒精)

C.H2SO4 D.NH4HCO3

解析: 酒精属于非电解质,B项不符合题意;NaCl、H2SO4、NH4HCO3均为电解质,NaCl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NH4HCO3、H2SO4溶于水均导电,但H2SO4在液态时难导电,NH4HCO3受热易分解,无熔融状态,故C、D符合题意。

答案: CD

6.已知溶液中存在下列离子,试判断该溶液的溶质并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1)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3+、SO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H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H+4、N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溶质是HCl,电离方程式为:HCl===H++Cl-

(2)溶质是硫酸铁,电离方程式为:Fe2 (SO4)3===2Fe3++3SO2-4

(3)溶质是碳酸氢钠,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

(4)溶质是硝酸铵,电离方程式为: NH4NO3===NH+4+NO-3

7.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课时练习题与答案(1)金属导电是因为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因为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液态氯化氢不导电,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是因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熔融的氯化钠能导电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 (1)自由移动的电子 (2)自由移动的`离子 (3)只有氯化氢分子,无离子存在 (4)氯化氢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H+、Cl- (5)氯化钠晶体中的Na+、Cl-不能自由移动 (6)熔化状态下由于热能作用 ,氯化钠发 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Na+、Cl-

B组——拔高训练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与Cl-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C.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解析: 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受热熔化,不是通电。电解质要 导电的前提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A项错误;酸的定义中强调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 如NaHSO4也能电离出H+,但NaHSO4属于盐 类,故B项错误;HCl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H+和Cl-,所以能导电,但液态HCl 是由分子组成的,无离子,不能导电,故C项正确;溶液的导电性主要由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决定,即由单位体积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决定,故D项错误。

答案: C

9.硫酸氢钠(NaHSO4)通常为晶体,易溶于水。硫酸氢钠溶于水电离出三种不同的离子,溶液显酸性;硫酸氢钠受热熔化后只能电离出两种不同的离子。

(1)硫酸氢钠在水中电离的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氢钠在熔融状态下电离的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

A.硫酸氢钠属于酸

B.硫酸氢钠属于盐

C.硫酸氢钠属于电解质

D.硫酸氢钠溶液跟锌单质反应生成氢气

解析: 硫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HSO4,它溶于水电离出三种不同的离子,且溶液显酸性,则硫酸氢钠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是Na+、H+和SO2-4。硫酸氢钠受热熔化后只能电离出两种不同的离子,这两种离子是Na+和HSO-4。由硫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结果可知,硫酸氢钠既属于盐又属于电解质,不属于酸;硫酸氢钠溶液中存在大量H+,能跟锌单质反应生成氢气。

答案: (1)NaHSO4===Na++H++SO2-4 (2)NaHSO4===Na++HSO-4 (3)BCD

篇3:高中化学葡萄糖蔗糖课时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葡萄糖蔗糖课时练习题和答案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具有多羟基醛结构,属于糖类化合物

B.葡萄糖是最简单的一种糖类化合物

C.因为葡萄糖具有甜味,所以属于糖类化合物

D.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所以属于醛类化合物

答案:AB

2.水解前和水解后的溶液,都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是( )。

A.蔗糖 B.甲酸乙酯 C.麦芽糖 D.乙酸甲酯

答案:BC

3.下列物质,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

A.蔗糖和麦芽糖 B.葡萄糖和果糖 C.果糖和鼠李糖 D.乙酸和甲酸甲酯

答案:C

4: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 )。

A.不能再水解为更为简单的糖 B.分子组成符合通式Cn(H2O)m

C.分子仅含有一个羟基 D.分子结构简单,含碳原子数少

答案:A

5.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

A.乙醛 B.葡萄糖 C.丙酮 D.甲酸

答案:AB

6.在lOOmL0.1mol/L的蔗糖溶液中,经水解反应转化率为85%,则产生的葡萄糖的质量为( )。

A.0.53g B.1.08g C.1.53g D.1.8g

答案:C

二、填空题

7.写出4种有机物,它们完全燃烧产生CO0和H2O(气态)的体积比均为1:1,且能被新制的Cu(OH)2氧化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答案: OH

HCHO,HCOOCH3, CH2CHO, CH2OH(CHOH)4CHO

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对有硫酸参加的反应,还需指明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

(1)在蔗糖晶体中加入浓硫酸:___________。

(2)在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___________。

(3)在反应(2)的产物中加入NaOH溶液中和后,取适量的这种液体加到新制Cu(OH)2悬浊液中,加热煮沸:___________。

答案: 浓H2SO4 稀H2SO4

(1)C12H22O11 → 12C+11H2O,脱水剂 (2)C12H22O11+H2O → 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催化剂

△ △

(3)CH2OH(CHOH)4—CHO+2Cu(OH)2 CH2OH(CHOH)4CCOOH+Cu2O↓+2H2O

三、实验题

9.简要说明下列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

(1)做蔗糖水解实验时,首先在试管内加少量蔗糖溶液,再加3~5mL稀H2SO4,小心加热煮沸几分钟后,冷却。取少量冷却后的液体加入装有新制Cu(OH)2悬浊液的试管中。加热到沸腾,无红色沉淀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银镜反应实验时,在一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氨水,滴加几滴AgNO3溶液,再加入0.5mL乙醛溶液,水浴中加热,试管内壁无光亮的银镜出现。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稀H2SO4加得过多,在加Cu(OH)2之前应该先用NaOH中和剩余H2SO4,并使NaOH稍过量

(2)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错误,应在试管中先加入少量AgNO3溶液,再逐滴滴加稀氨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10.用实验的方法鉴别葡萄糖、可溶性淀粉和乙二醇三种无色透明溶液。

答案:各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碘水,使溶液呈现蓝色者为可溶性淀粉;然后再取余下的样品,以银氨溶解检验,有银镜发生者为葡萄糖,没有银镜发生者为乙二醇。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葡萄糖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葡萄糖具有醇羟基,能跟酸起酯化反应

B.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

C.葡萄糖能被硝酸氧化

D.葡萄糖能水解生成乙醇

答案:D

2.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论两种物质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经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质量不变的是( )。

A.乙炔和苯 B.乙醇和乙酸 C.甲醛和葡萄糖 D.丙烯和丙烷

答案:AC

3.下列物质中,常温下和Cu(OH)2、溴水、碳酸钠都能反应的是( )

A.麦芽糖 B.葡萄糖 C.丙烯酸 D.甲酸丙酯

答案:C

4.某学生做麦芽糖的还原性实验,取4mL 0.5m01/L的CuSO4溶液和4mL0.5mol/L的NaOH溶液,将它们混合后,滴入1.0mL的10%麦芽糖溶液加热煮沸,结果没有看到红色沉淀生成,这是因为( )。

A.麦芽糖溶液太浓 B.加热时间不够

C.CuSO4溶液不够量 D.NaOH溶液不够量

答案:D

5.某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x和y两种有机物。x不能使石蕊试纸变色,y能与小苏打反应产生无色气体。实验测得在同温、同压条件下,相同质量的x、y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原有机物是( )。

A.C2H5Br B.HCOOC4H5 C.蔗糖C12H22O11 D.CH3COOC3H7

答案:BD

二、填空题

6.已知多羟基醛中的醛基可以被溴水(Br2和H2O均参与反应)氧化,试写出葡萄糖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H2OH(CHOH)4CHO+Br2+H2O→CH2OH(CHOH)4COOH+2HBr

7.A、B、C、D都是只含有碳、氢、氧的有机化合物。在常温下,A呈气态,B、C为液态,D是白色晶体。A、B均有强烈刺激性气味,C具有芳香气味,D有甜味。它们具有相同的最简式。各取等质量的上述物质,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

(1)上述有机物的最简式为:___________。

(2)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别为: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答案:(1)CH2O (2)A:HCHO B:CH3COOH C:HCOOCH3 D:CH2OH(CHOH)4CHO或CH2OH(CHOH)3COCH2OH

8.有A、B、C、D、E、F、G、H等8种白色固体。它们是:KHSO4、C6H12O6(葡萄糖)、HOOC—COOH、MgCO3、Na2CO3、MgSO4、Al(OH)3、Ba(NO3)2。对这些物质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各取部分固体分别加入水中,除C、F外均能溶解得到澄清溶液。②C(固)+D溶液→固体溶解放出气体;C(固)+H溶液→固体溶解放出气体。③E溶液+H溶液→白色沉淀;E溶液+G溶液→白色沉淀;E溶液+B溶液→白色沉淀。④B溶液+H溶液→放出气体。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这几种固体物质分别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G___________、H___________。要进一步证实某固体为萄萄糖,应用___________作试剂,根据___________现象来确证。

答案:A:C6H12O6 B:Na2CO3 C:MgCO3 D:HOOC—COOH E:Ba(NO3)2 F:AI(OH)2

G:MgSO4 H:KHSO4,银氨溶液,银镜反应

三、实验题

9.在课外实验中,某学生用蔗糖、碳铵、生石灰和硫酸四种药品从ASNO3(内含少量Fe3+和Al3+)废液中提取银。试填写下列方案里的方框中的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①是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⑤是___________,⑥是___________。

答案:①碳铵、生石灰 ②NH3 ③Ag(NH3)2OH ④Fe(OH)3,Al(OH)3 ⑤蔗糖、硫酸 ⑥C6H12O6

10.有n1mol有机物CxHyOz与n2mo1O2(不过量)混合。经电火花点火爆炸后,将混合气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点火仪器略)设计一个实验以测定该有机物的分子组成。(忽略装置中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用字母表示),爆炸混合气→( ),( )接( ),( )接( )。

(2)若用△W甲、△W乙、△W丙等代表各不同位置装置的质量改变量,则有机物分子中,x= ___________、y=___________,z=___________。

答案:(1)D,C接A,B接E(其中A、B可以颠倒)

篇4:高中化学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介课时的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介课时的练习题及答案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蔗糖 B.油脂 C.棉花 D.酚醛树脂

答案:CD

2.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蛋白质 B.淀粉 巳酚醛树脂 D.聚氯乙烯

答案:AB

3.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的结构简式是( )。

答案:C

4.根据烯烃双键氧化断裂的规律,推断分子式为C4 H8 的烯烃的氧化产物最多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C

5.根据化学分析知道,橡胶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则其单体是( )。

答案:D

6.1mol有机物A(分子式为C6H10O4)经水解得到lmolB和2molC。C经分子内脱水得到D,D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 由此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 )。

A.HOOC(CH2)4COOH B.HCE)C(CH2)3COOCH3

C.CH3COO(CH2)2COOCH3 D.CH3CH2COOC—COOCH2CH3

答案:D

7.某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也能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两种有机物。还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则此有机物中一定含有下列基团中的( )。

①—CH3 ②—OH ③—C1 ④—CHO ⑤—C2H3 ⑥—COOH ⑦—COOCH3 ⑧—ONa

A.①③⑧ B.②⑥⑦ C.⑤⑦ D.④⑤

答案:C

二、填空题

8.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硬脂酸甘油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少上千,通常称它们为__________化合物,或简称__________;而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或更高,通常把它们称为__________化合物,简称为__________。

答案:342,1094,低分子,小分子,几万,几十万,几万,几百万,高分子,高分子

9.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是由有成千上万的__________连成长链形成的。由C—C键连接的'高分子有__________。由C—C链和C—O键共同连接的高分子有__________。通常,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有两种形式:__________结构和__________结构。__________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能溶解在适当的溶剂里;而__________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则不易溶解,只有一定程度的胀大。在受热时,__________结构的高分子会软化,直到熔化成液态,冷却后又变为固态,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_性;有些__________结构的高分子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这种性质称做__________性。

答案:链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淀粉、纤维素等,线型,体型(网状),线型,体型,线型,热塑,体型,热固

10.棉花纤维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960,则每个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个葡萄糖单元。当这种纤维素与 浓HNO3、浓H2S4的混合物反应后,产物中含氮11.12%,则每个葡萄糖单元中发生硝化反应的羟基数是__________个。

答案:1080,2

11.已知乙炔和羧酸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催化剂

→ FCOOCH=CH2

一定条件

试采用电石、水、空气为原料和必要的催化剂制取聚醋酸乙烯酯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须写结构简式)。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答案:①CaC2+2H2O→Ca(OH)2+CH CH↑

②CH CH+H2O CH3CHO

催化剂

③2CH3CHO+O2 → 2CH3COOH

催化剂

④CH3COOH+CH CH → CH2COOOH=CH2

⑤nCH3COOCH=CH2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硫化天然橡胶的目的是( )。

A.使直线型结构变成交联的网状结构 B.增加橡胶的密度

C.改善橡胶的性能 D.只改变其物理性质,不改变化学性质

答案:AC

2.乙烯和丙烯按物质的量1:1聚合成乙丙树脂,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是( )。

答案:CD

3.纤维素分子中每个结构单元都含有3个羟基,所以常用 或[C6H7O2(OH)3]n来表示纤维素的组成,其中的羟基和醇羟基一样,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则硝酸纤维中最高含氮量可达( )。

A.25.9% B.14.14% C 14.147% D.13.82%

答案:B

4.氯丁烯(C4H7Cl)的同分异构体只有8种,某同学却写出了如下10种:

其中两两等同的式子是( )。

A.②⑥ B.⑥⑦ C.⑧⑨ D.⑨⑩

答案:BD

5.乙烷强热分解,生成C2H4和H2两种物质。现取乙烷部分分解产物1体积,使其充分燃烧,生成1.6体积CO2(同温、同压下测定),则乙烷分解率是( )。

A.20% B.25% C.30% D.40%

答案:B提示:设分解率为x,则1体积气体中含C2H4:x,H2:x,未分解的C2H6:(1-x)。

二、填空题

6.以2—丙醇为原料可以制取聚丙烯,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浓硫酸

CH3CHOHCH3 → CH2=CHCH3↑+H2O,nCH2=CHCH3

170℃

(2)不能反应,因为苯酚羟基的邻、对位无氢原子

7.异丁烯在催化剂存在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异丁烯之间也能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两种二聚物A和B。A和B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后,都能得到2,2,4—三甲基戊烷C,试写出A、B、C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答案:

8.酚醛树脂的生成反应历程是,甲醛分子中的羰基打开,氧原子和苯酚邻位(或对位)氢原子结合生成水,同时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试讨论下述反应能否发生,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答案:

(2)不能反应,因为苯酚羟基的邻、对位无氢原子

篇5: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发展与应用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发展与应用练习题(附答案)

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一有机化学的发展

1.18世纪初期,瑞典化学家贝采乌利斯提出有机化学概念,有机化学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19世纪中叶,德国化学家维勒,第一次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尿素,推翻“生命力论”

3.1965年我国首次在人类历史上合成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4.目前人工合成有机物超过3000万中。

二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分类

1有机物——含碳化合物,除CO2和碳酸盐外。

2有机物的分类

【练习】

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

A.NH4HCO3 B.NH4NO3 C.NH4CNO D.CH3COONH4

2.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使用一种无机盐直接转变为有机物尿素,这一成果成为有机化学的里程碑。维勒使用的无机盐是 ( )

A.(NH4)2CO3 B.NH4NO3 C.NH4CNO D.CH3COONH4

3.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种类最多的是 ( )

A.过渡元素的化合物 B.第四主族的化合物

C.第六主族的化合物 D.第七主族的化合物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烃类的是 ( )

A.C6H6 B.C2H4 C.CH3COOH D.CH3Cl

5.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3

B.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C.该有机物中肯定含氧

D.无法判断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氧

6.烃是 ( )

A.含有碳、氢元素的有机物

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C.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D.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物

7.下面列举了一些化合物的组成或性质,以此能够说明该化合物肯定属于有机物的是

A.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在氧气中能燃烧,且只生成二氧化碳 D.熔点低,且不溶于水

8.从19世纪代开始,人们用从非生物体内取得的物质合成了许多有机物。下列属于最早合成的这一类物质是 ( )

A.酒精 B.尿素 C.淀粉 D.蛋白质

9.下列属于有机物的是 ( )

A.CaC2 B.NaHCO3 C.KCN D.CO(NH2)2

10.大多数有机物分子里的碳原子与碳原子或碳原子与其它原子相结合的化学键是 ( )

A.只有极性键 B.只有非极性键

C.有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D.有离子键

11.某含氧有机物0.5mol与1.75mol氧气混合后,可恰好完全燃烧,生成33.6LCO2(标准状况)和27g水,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参考答案;1.D2.C3.B4.CD5.BD6.C7.A8.B9.D10.C

11.解: , ,

设该含氧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xHyOz,

则:n(CxHyOz):n(O2):n(CO2):n(H2O)=0.5mol:1.75mol:1.5mol:1.5mol=2:7:6:6

有:2CxHyOz+7O2→6CO2+6H2O,根据质量守恒: 得

∴该含氧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6O2。

篇6:高中化学几种重要的金属练习题与答案

高中化学几种重要的金属练习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纯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熔点比生铁低

B.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生成H2的速率比生铁的快

C.在潮湿空气中比生铁容易被腐蚀

D.在冷的浓硫酸中可钝化

答案:D

2.铝制品容器能盛浓硝酸而不被溶解的原因是( )。

A.铝金属活动性弱 B.浓硝酸的氧化性不强

C.浓硝酸使铝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 D.铝不与浓硝酸反应

答案:C

3.下列关于铜锌电池(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铜锌原电池中,在锌极上析出铜

C.铜锌原电池中,在铜极上析出铜 D.铜锌原电池中,在锌极上析出H2

答案:AC

4.某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为( )。

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

B.正极为Fe,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

C.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NO3)3

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答案:BD

5.下列各组试剂,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

A.KOH和A12(SO4 )3 B.稀HCl和Na2CO

C.CaCl2和Na2CO3 D.Ba(OH)2和NaHSO4

答案:AB

6.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 B.NH3H2O C.AgNO3 D.BaCl2

答案:A

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3+、Cu2+、Cl-、SO B.Al3+、K+、AlO 、SO

C.C1 、SO 、I-、H+ D.HCO 、H+、Na+、Cl-

答案:AC

8.钢铁在不同的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正极反应可能是( )。

A.Fe-2e-=Fe2+ B.2H++2e-=H2↑

C.4OH--4e-=2H2O+O+O2↑ D.O2+2H2O+4e-=4OH-

答案:BD

9.将7.8g铁加入到200mL2mol/L的H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的浓度关系是( )。

A.[NO3-]>[Fe2+]>[Fe3+]>[H+] B.[NO3-]>[Fe3+]>[Fe2+]>[H+]

C.[Fe2+]>[Fe3+]>[NO3-]>[H+] D.[Fe2+]>[NO3-]>[Fe3+]>[H+]

答案:A

10.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01mol的溶液中,加入0.015mol的Fe粉,经过充分搅拌后,发生的变化是( )。

A.铁溶解,但没有其他任何金属生成 B.只析出银,且溶液中不再含Fe3+

C.析出0.01molAg和0.01molCu D.析出0.01molAg和0.005molCu

答案:D

二、填空题

11.为了除去镀在铝制容器表面的铜镀层,而使铝不溶解,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浓HNO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12.Cu放入稀H2SO4溶液中,不溶解,再加入Ag2SO4或NaNO3,均见溶液变蓝,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与Ag+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2+;Na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将Cu氧化为Cu2+

13.(1)如今有2H2+O2 2H2O反应,构成燃料电池,则负极通的气体是___________,正极通的气体是_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KOH改为稀H2SOn作电解质,则电极反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和(2)的电解质溶液不同,反应进行后,其溶液的pH各有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H2 改为甲烷,KOH作导电物质,则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4分)H2;O2;负极:2H2+4OH--4e-=4H2O;正极:O2+2H2O+4e-=4OH-

(2)(4分)负极:2H2-4e-=4H+;正极:O2+4e-+4H+=2H2O;变小;变大

(3)(4分)负极:CH4+100H--8e-CO +7H2O;正极:2O2+4H2O+8e-=8OH-

14.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某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

其中A为澄清溶液,C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则易溶于水。若取A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浅紫色。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KAlO2;B:AI(OH)3;C:A12O3;D:AlCl3;E:NaAIO2

(2)AlO +CO2+2H2O=Al(OH)3↓+HCO A1O +4H+=A13++2H2O

15.等质量的Cu、Zn、Fe三种金属混合物ag加入FeCl3,和盐酸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

(1)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有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

(2)若剩余固体为 g,则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有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

(3)若剩余固体为 g,则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有_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

答案:(1)Zn2+、Fe2+、Cu2+;Fe3+、H+ (2)Fe2+、Zn2+;H+;Cu2+、Fe3+, (3)Zn2+;Fe3+、Gu2+

三、实验题

16.有一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少量的FeSO4、Ag+、Na+。试设计一实验方案,回收金属银和FeSO4晶体。写出实验步骤,简要说出每一步骤的目的,写出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7.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FeSO4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还需加入___________。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___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如图4-11所示装置中,用NaOH溶液、Fe屑、稀H2 SO4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I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

(2)为了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在试管工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生成的Fe(OH)2 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方法一:(1)稀H2SO4,Fe屑 (2)煮沸 (3)避免生成的Fe(OH)2沉淀接触O2

方法二:(1)稀H2SO4,Fe屑;NaOH溶液 (2)检验试管Ⅱ出口处排出H2的纯度,当排出H2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3)试管工中反应生成的H2充满试管工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

四、计算题

18.准确称取6g铝土矿(含A12O3、Fe2O3、SiO2)样品放入盛有100mLH2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mol/L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的关系如图4—12所示:

(1)求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a=2.75,则铝土矿中各成份的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

(3)a值的范围在___________之间,在这个范围内,a值越大,___________含量越少。

答案:(1)1.75mol/L(2)w(A12O3)=85%,w(Fe2O3)=10%;w(SiO2)=5% (3)1.625-5;Fe2PO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