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gyzxlzx”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我是收破烂的教育随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我是收破烂的教育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收破烂的教育随笔

篇1:我是收破烂的教育随笔

我是收破烂的教育随笔

早上,孩子们正在区角中安静地活动,吕同安和王子聪却为了一个小小的塑料片争执起来。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奶片包装塑料:“这破东西,有什么好抢的?这是垃圾,又没有什么用,把它扔到垃圾箱里。”

“老师,我是收破烂的.,垃圾是有用的。”吕同安不服气地说。

“哈哈哈……吕同安是收破烂的……”孩子们顿时大笑起来。

吕同安的脸涨得通红:“收破烂怎么了?收破烂也可以挣好多钱,还能让很多东西回收再利用。”

对呀,我平时总是教育孩子们要节约资源、废物利用,现在却怎么忘了这一点呢:“嗯,吕同安说得真好,很多东西都可以回收再利用。谁知道哪些东西可以回收?”

“妈妈告诉我,塑料、铁、铜、废纸都是可以卖钱的。那个装奶片的是塑料做的,就可以卖钱。”吕同安骄傲地向大家介绍起来。

我顺手拿过一个酸奶瓶制作的娃娃:“瞧,这个漂亮的娃娃就是用酸奶瓶做出来的。一些废旧的东西经过加工就可以变成有趣的玩具,也可以送到工厂加工成其他一些物品。所以,大街上有很多分类垃圾箱,就是为了方便人们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而收破烂也是一种职业,有了收破烂的人,才能把很多废旧的东西分类整理,送到工厂进行再加工。”

“老师,我可以把教室里有用的垃圾带回家交给爸爸妈妈吗?”吕同安说。

“好啊,我们小朋友都要养成垃圾分类回收的好习惯。”我找出一个小纸箱,“我们把塑料、废纸、饮料瓶等有用的垃圾放在这个纸箱里,到时候可以请吕同安的爸爸妈妈把它送到废品回收站。”

“收破烂喽!收破烂喽!”孩子们一边把废纸往纸箱里放,一边欢呼着。“收破烂”成了孩子们生活中重要的一种游戏。倡导环境保护,不应该仅仅是某一次宣传活动,而应该真正体现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活动之中,让孩子从小养成节约资源、垃圾分类回收的好习惯,比学会念一首环保儿歌或者表演一个环保节目更重要。

篇2:教育随笔:我是“统治者”

一、案例现象:幼儿个案追踪记录

轩轩是班级乃至幼儿园的“明星好宝宝”,一提起孩子的名字,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她的各方面能力突出,表现优秀很优秀。最近我好几次都发现在游戏中的她像是班级里的统治者,分配别的孩子去做什么,去玩什么,只要有一点不爽就会停止你玩的权利。我一看到这样的行为,我刚走过去想去阻止些什么的时候,她发现了我,马上让停止玩的孩子回归了他们的队伍。我暗喜是不是她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了,马上改正了。当时的我也没去在意,可是接下来的几次区域活动我又发现了这样的事情,她每次都作为“统治者”,分配孩子的活动,有些孩子会不开心跟我来告状,但是对于同伴的告状,轩轩似乎非常敏感,一经被他发现,她就会实施“报复”,直到报告的孩子吃亏才肯罢休,即使当时不能“报复”,她也会找机会,直到达到自己的目的为止。经过一个月的观察,我发现孩子这样的行为,是老师和孩子对她太优秀太多的表扬,导致她自信心太满满,让她过于的骄傲了。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总是低着头不说话还会掉眼泪,问她这样做对不对,她会说这样不对,但是也不会承认错误。

二、案例分析

轩轩的表现一直都很棒,上课回答问题都能很棒的回答,不管是什么活动都积极的参加,在平时都很棒的表现,常规也是很棒的。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老师对她的表现每次都是赞赏、表扬,导致她太过自信,太过骄傲。

三、措施与效果:

所有的孩子都有闪光点,也有缺点。我们不能放大孩子的优点而忽视孩子的问题。对于轩轩这样特殊的孩子来说,采取强硬的教育手段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常以对平常的孩子为主,发现孩子的优点,但是发现了她的缺点也当众批评,让所有孩子都知道我们都是一样的,平等的。

篇3:我是猴子教育随笔

我是猴子教育随笔

一天,我站在楼梯口,看护下楼的孩子们安全通过。

突然,一个漂亮的小女孩猛地从三层台阶上跳下来,我吓了一大跳,本能地扶住了她。

我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对她说:“台阶要一层一层地下,这样跳太危险。”她扭过头不理我,一个劲儿地想挣脱、逃跑。我有些不高兴,又一次地把她拉了回来:“小朋友,这样跳下来会伤到脸,以后就不漂亮喽……”还没等我说完,她猛地转过脸对我说:“我不要漂亮,我是猴子!”

我有些吃惊,这样的话不像从她这么漂亮的小女孩嘴里说出来的呀。我接着问:“你为什么说自己是猴子呢?”“我们家里人都这样说我。”她毫不犹豫地回答。

真是一个特别的孩子,第二天我去走访了他的父母。

女孩妈妈带着无奈的`语气对女儿评价道:“哎,她不像其他女孩喜欢唱歌跳舞,她总爱和男孩子一起玩,喜欢像猴子一样跳上跳下,真没办法。”

“那么你们有没有发现她有哪些优点是其她女孩子所没有的呢?”我启发道。她的妈妈想了想,说:“她喜欢运动,她很勇敢!即使跌倒也不会哭泣,她还……”

我感叹道:“其实她有很多别人没有的优点哦!”“是呀!”孩子妈妈欣慰地笑了。

回园后,我建议老师在户外活动中有意识地多给她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渐渐地,她成为了孩子们崇拜的“跳高偶像”,同时她也在其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更愿意主动地与教师配合,愉快地参加集体活动。

成人总受不自觉地以貌取人,喜欢给孩子贴标签:女孩子应该去学跳舞,男孩子应该去学跆拳道等等,不然的话,似乎就是“不正常”、“不好”。可是,如同大自然充满了丰富的别样性,世界上找不出同样的两片叶子一样,孩子的世界同样也是绚烂多姿的,我们应该善于接纳每个孩子的别样性,引领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我是收破烂的教育随笔篇4:我是榨汁机教育随笔

我是榨汁机教育随笔

前不久我看过一个小故事,它是这样讲的:太阳和风要比比谁的力量大。路上正好有个穿着大衣的行人在走。风说:看我的,我打赌我的力量可以把他的外套吹下来。于是,他呼啸着刮起大风,结果,那个人却裹紧了大衣,走得更快。太阳看到了,微笑着站高了身子。行人被暖暖的阳光照耀着,一会儿就出汗了,于是,他马上就脱掉了大衣。原来,温暖的爱和智慧,是最强大的力量。

以前,在我的教育中,我总是一味地用我认为对的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却忽略了孩子们自己的感受。所以往往“风”越大,孩子们离我就越远,越不听我的。我想如果我变成太阳,运用我的爱和智慧,那孩子们是不是就能对我敞开心扉,“听”我的呢?

这时我想起了我班的奔奔牛,他是一个个性十足,精力旺盛,思维灵活的孩子。他经常会做一些你搞不清楚弄不明白的事情,有时还会被他的提问或回答弄得不知所措,让我“抓狂”。对于这种不安分的孩子,我当然是要帮助他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于是批评教育自然少不了。奔奔牛也是个倔强的孩子,对于老师的劝说全然不理会。从他那带着不满的眼神里我深深地感到无措,只能是以“暴”制“暴”。可这一切却让奔奔牛变得更加顽皮不听话了。

一次吃加餐的时候,全班小朋友都端着盘子,低头一口接一口地吃,奔奔牛吃了两口苹果,不是咽下去,而是使劲嚼了嚼,吸吸水,就吐掉了苹果渣。我很奇怪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是他不吃?或故意这么做,想捣乱?于是我走上前去,问他:“你这是在干吗呀?为什么把苹果吐出来?”他连想也没想就说:“我是榨汁机,只能吸水,这些是不能吃的。”看,他的想象力够丰富吧!

还有一次我们班要比赛早操,为鼓励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我对孩子们说:“只要表现好的,做操积极的,我就发一朵小红花,但是如果表现不好就没有了。”孩子们听了这个消息,一个个都认真起来了,眼睛瞪得圆圆的跟着老师做动作,渴望拿到那朵小红花。而这时的奔奔牛,却没有跟着老师做操,而是自己跑到滑梯上去玩了。我害怕他这一下子带坏了头,赶紧来到他跟前,着急地质问他“难道不想要小红花了”,奔奔牛想了想说:“我们家有小红花,我就不要这个了。”这让我说什么好呀!

奔奔牛的故事多着呐,有时候真让我头痛,而且你越吆喝,他越容易跟你反着干。后来我静下心来开始换位思考:其实他这样有个性,说明他有自己的思想,不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而且思维活跃,所以才会想出你想不到的各种理由,这不正是他的优点吗?可是我又如何利用他的优点,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呢?

奔奔牛比较挑食,经常会在吃饭的时候挑三拣四,遇到愿意吃的就多吃,遇到不愿吃的`就一口不进。如果我去直接说“奔奔牛不能挑食”,估计奔奔牛可能因此而把自己包得更紧,甚至跟你对着干。我想,他对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很有兴趣,且想象力丰富,既然他能把自己变成一台榨汁机,那他一定也能变成一台粉碎机呀!于是我笑眯眯地走过去,蹲下来问他:“你知不知道什么是粉碎机?”他马上说“知道呀!”“那你能变成粉碎机吗?把这些蔬菜粉碎了,送到你的小肚子里?”“没问题!”“好,电源开启,牙齿开始粉碎!”没多久,奔奔牛就把饭全吃完了!我趁热打铁,说:“你是一台质量超好的粉碎机,奖励小红花一朵!这个是你们家里没有的,因为这是以努力得来的。”然后我将小红花贴在了他的胸前,他抬起头挺起胸,显得无比自豪。从那以后,奔奔牛变得积极了,吃饭也不挑食了,也能听进去老师的建议了。

“教育是需要智慧和爱的。”孩子们让我真正体味了此话的魅力。每个孩子都是一块透明的玻璃,我愿做那温暖的阳光,折射出孩子们自己的色彩。

编辑点评:王老师深深体悟了“教育是需要智慧和爱的”。是的。更想说:教育必须要有爱和智慧。爱是前提。从眼见的“微笑”,可以透视到老师心里是否有爱。

篇5:发夹是我的教育随笔

发夹是我的教育随笔

一天,孩子们午睡起床后都陆续回到活动室。我开始点名,当点到琳琳时,没有人回答,旁边的孩子说:“她可能还在午睡室里睡觉吧!”我走到午睡室一看,琳琳正趴在地上东看看、西摸摸。我走过去亲切地问道:“琳琳,你在干什么呀?”琳琳失望地说:“老师,我妈妈给我新买的美羊羊发夹不见了,我找了很久还是没找到。”说完,竟哭了起来。于是,我在班级中立即发动孩子们开展了“寻找发夹行动”,但没有任何发现。难道发夹不翼而飞了?这时孩子们纷纷议论了起来。有的说:“我早上看见琳琳戴在头上的发夹很漂亮!”有的说:“琳琳还把发夹拿下来给我们看呢。”……这时,惠惠站起来说:“今天中午,我看见媛媛捡了一个发夹,可是她没有交给老师。”

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媛媛,媛媛的脸色一下子变了,慌乱地说:“我没有捡到发夹,那个发夹是我的。”看到媛媛的表情,我心里基本有点数了,但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弄清事实的真相,我决定终止孩子们的讨论:“刚才惠惠看到媛媛拿的发夹,不一定就是琳琳的发夹,我相信小朋友捡到别人的东西后一定会归还的。”听我这样一说,孩子们就不再继续讨论了。下午户外活动时,只见媛媛独自在一边玩,我便走过去和她一起玩,趁机轻轻地对她说:“媛媛,老师想问问惠惠说的那件事情,你捡到的是不是琳琳的.发夹呢?”听了我的话,媛媛低头不语。看她眼圈都红了,我不想给她压力,所以没再问下去,而是继续与她玩游戏,以放松她的心、情。

离园的时间到了,凑巧,媛媛的奶奶来得比较晚,我便与她谈了白天发生的事,请她回家帮助观察一下媛媛是否捡到了琳琳的发夹。同时,我嘱咐媛媛的奶奶要注意场合和方式方法,不要给媛媛心理压力。媛媛的奶奶满口答应。

第二天早上,媛媛的奶奶跟我讲了媛媛的情况。媛媛从小没有妈妈,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她由爷爷奶奶照顾。前段时间,媛媛一直想要买一个漂亮的发夹,可是奶奶一直没有帮她买。她特别喜欢琳琳的那个发夹,当她无意间发现琳琳的发夹掉在地上时,她便悄悄地捡起来,没有还给琳琳,想回家时自己戴。奶奶离开后,我蹲下身来,轻轻地拉起媛媛的手说:“这个发夹是琳琳的,我们还给琳琳,好吗?”媛媛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后来,我选一个合适的时机,把媛媛捡到的发夹还给了琳琳,并对大家说:“琳琳的发夹被老师找到了。”当时,我从媛媛的眼中读出了歉疚之意和感激之情。

发夹事件后,我更加关注媛媛了,经常与她交流、游戏,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都尽力帮助她,还选择合适的时机送了她一个与琳琳一样的发夹。媛媛的表现也在发生变化,她开始愿意和我们交流想法、分享心情了。听到她开心爽朗的笑声,我很欣慰。

目前,在农村幼儿园像媛媛这样的留守儿童并不少见,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的很多愿望及情感无法及时得到满足。所以,作为教师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要更多地关爱、帮助、呵护这些孩子,努力使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

篇6:我是幼儿教师的教育随笔

我是幼儿教师的教育随笔

有人问我:是什么力量让你坚持在幼儿教师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年,教了两辈人,说实话,这期间我也不止一次的动摇过,是家长的信任,同事之间的姐妹情将我挽留下来,我渐渐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这一群孩童了。

责任----孩子的安全大于天。每天清晨,看到孩子们高高兴兴的来到幼儿园,看到他们那一张张稚嫩的笑脸,听到一声声童真的“朱老师早上好”,我的心里暖暖的。但每天只要孩子进了幼儿园,我的一颗心就悬起来了,我担心每一个孩子的安全,我尽量将安全事件降到最低,看到孩子鞋带开了,我赶紧蹲下身子帮孩子记好鞋带,午睡时将孩子的小头花、小卡子等替孩子保管,

孩子午睡时,我怕孩子睡姿不对,憋着孩子,每隔大哟十分钟,我巡视观察孩子的脸色一次,天气冷了,给孩子盖盖被子,天气热了,帮孩子拽拽被子。活动期间,孩子之间的磕磕碰碰,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经之路,但现在大多数的.孩子是爷爷奶奶看护的,心疼自己的孩子,对此有时不甚理解,我耐性的与其沟通,在家一个人看一个孩子有时还磕着,碰着,何况我们老师一个人看着三十多个孩子呢,家长慢慢地理解了我们做老师的辛苦。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每天只有安安全全的将孩子送到家长手里的那一刻,我才会松一口气,悬着的心也才放下。

我真心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因为我爱他们。记得有一次,吃了早饭后,我发现刘玉阁有些异常,我随手摸了他的头,有点发热的感觉,我赶紧给孩子试了体温,结果真的发烧37.8度,当孩子奶奶来接孩子时说的第一句话是:“老师看孩子比奶奶还上心呢!”。我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读书,一起唱歌,是爱,使我对这项工作更加成熟,更加得心应手,我和孩子们也在爱中溶为一体了。久而久之,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段音符,孩子们都和我好象有了默契,都能心领神会。当我辛勤的汗水浇灌在孩子身上时,当我汗流颊背,口干舌燥时,我发现孩子们忽然长大了,懂事了,聪明了,突然间,我找到了自身的价值。

总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爱是一种奉献给予。它如一股甘泉,一股热流,穿透人的心田。其实爱除了是一种奉献以外,它还是一种责任。

篇7:我是你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我是你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我是老师,你是孩子。

我在门口等你,你三岁的脚步还有些不稳,粉嘟嘟的小嘴,粉嫩嫩的脸蛋儿,让我忍不住亲你。

我在午睡房陪你午睡,你却总要调皮地在床上翻滚。我只能把你搂在怀里,你依偎在我的身边,小小的身体安静下来,我和你,暖暖地抱在一起。

不知不觉,你五岁了,个子高了,可你依然会调皮,午睡时,像一只青蛙趴在床上,或者戴着帽子把脸遮起来假装睡着了,或者坐在床上不停地讲你想到的事情。于是,我依然像从前那样陪着你。我和你,轻轻地在小床上相互依偎,就像有着某种神奇的魔法,我很开心,你也很开心,你很快就闭上眼睛进入梦乡,我看着你静静入睡,温暖如初。

现在你已经六岁了,你总是对我说:“我要自己睡觉。”可我却总想陪着你,依偎着你,享受和你在一起的温暖。我会像你小时候一样调皮,假装成小小孩儿,悄悄地对你说:“如果你没有睡着,我就来抱着你……”你就会像个小大人似的`,狡黠地笑着,轻轻地躲过我的拥抱:“我才不上你的当.我会自己安静睡……”

我是老师,你是孩子,我陪伴着你蹒跚学步,你陪伴着我开心工作;我是老师,你是孩子,我陪伴着你一天天长大,你陪伴着我幸福生活……人生的旅程,我陪伴着你,你陪伴着我,我们相互依偎,相互鼓励,迎接着每一天的温暖阳光。

我是老师,你是孩子。

我和你,一起畅想着幸福的未来,一起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篇8:小班教育随笔作文:我是第一名

小班教育随笔作文:我是第一名

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萌发时期,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幼儿自我中心很严重,认为什么都是我的,不会谦让;有的幼儿较胆怯,羞于交往,害怕对方拒绝自己,但其内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一起做游戏的;有的幼儿缺乏起码的礼貌知识,在活动中撞倒了对方或踩痛了对方连一句“对不起”都不说。因此,帮助小班幼儿在生活小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一次户外活动回来后,李老师带女孩子喝水,我带男孩子入厕。这时,厕所里传来了争执的声音:“我是第一个吗!老师他抢我的第一,他推我!”“不行,我是第一个!”“哇!”(哭声)…… 原来,小朋友小便后喜欢赶快跑回来站队,有些小朋友回来的早,可是不排队,所以就让回来晚的下朋友站在了第一名。可早回来的小朋友,就是不主动排队更不愿让出第一。其他小朋友又不肯让还给他,于是他就动起了“武力“…像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排队的时候都会上演好几次。

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中走出来,他们的自我中心心理比较明显。在他们的意识中,“我抢到的就是我的。”“我抢不到就打你、咬你”,而不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因此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常常发生冲突。我们知道幼儿模仿力极强,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为。所以我们在日常活动来启发、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经过我们班级老师一段时间的耐心引导,现在我们在如厕时耳边经常听到的是:“老师,我排好队了。老师,我没有抢第一”

今天的幼儿园教育,是个内涵丰富的大概念,生活环境对幼儿生活能力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行为、语言、表情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他们需求、困惑和感受的信息,所以身为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注重生活中每一件小事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篇9:微笑是我的通行证教育随笔

微笑是我的通行证教育随笔

爱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人的本能,但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其爱的内涵应是既丰富又理智的。我爱幼教事业,爱每一个孩子。我给孩子的总是一张温和的笑脸,细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尊重每一个家长。我给孩子的总是一片真诚、责任。

我们班有一个叫泽泽的小朋友,他性格内向、乖巧、安安静静,所以是一个容易被老师忽视的孩子。泽泽的朋友很少,因为他不大主动找朋友玩。有一次,我发现泽泽拿着“小羊回家”的游戏棋来回穿梭在小朋友之间,直到听到我弹琴的声音,孩子们都收起自己玩具回座位了,他才无奈地把游戏棋放回原处,回到自己的座位。这些,让我明白他最需要爱,我赶紧把这节课临时改为谈话课。首先,我在谈话前在小朋友中树立泽泽小朋友的威信,便和小朋友讲“泽泽小朋友聪明、懂事、爱幼儿园、爱班上的小朋友,他是个好孩子,老师最喜欢和他一起玩。我们小朋友更喜欢和他一起玩,对不对?并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和影响小朋友。第二次课间活动,情况和我谈话前的一次课间活动完全不同。小朋友纷纷主动和他一起玩“小羊回家”的游戏棋。我看着他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也对他微笑,从此胆小、内向的泽泽有朋友了。离园时,我把这事告诉了泽泽的妈妈,她非常感动,感谢老师有这份爱心。她还主动承认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偏见。孩子年龄小,需要老师细心呵护、细心观察孩子在一日活动中的.情绪,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变化,做个细心的老师,做孩子们的朋友。孩子的脸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孩子的心情直接影响一些行为,所以我认为对于孩子的特殊表现及时给予肯定或否定是非常必要的。

亲切和蔼的教育态度使我和孩子之间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关系。每天置身与孩子们中间,生活在充满童趣的世界中,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孩子们五颜六色的衣服和他们天真的笑脸,我的微笑变成了我与孩子相处的通行证。

篇10:我的孩子是第几名的教育随笔

我的孩子是第几名的教育随笔

温暖的午后,微风吹过,让人惬意无比,这个周末,真的是非常舒适啊!为了不辜负这大好时光,我决定和妈妈一起去劳作。

正准备和妈妈一起去地里挖红薯呢,被搁置在一旁的手机突然响了,不出所料正是家长打来的。原来是刘辉的妈妈,她向我了解刘辉的学习及生活上的一些情况,我如实表述后,这位家长问了一个我竟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我儿子在班上排第几呢?我先是楞了会儿,接着回答说:在我心里,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和不足点,有的爱学习,有的爱交流,有的爱思考,有的爱表达等等,然而您的孩子身上也具备了许多优点:善于思考和提问,喜欢表达与交流,同样另外一方面,通俗的'说就是喜欢说话,喜欢说话导致他在课堂上偶尔的不专注、分心等状况。这是一个孩子正常的心理反应,所以我不能准确的以他某方面的优点来评定他的排名!

这位家长她所传达的意思我懂了,挂完电话后,我随之来到了园地,看到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红薯破土而出,我脑子里依然在回忆刘辉妈妈的那个问题,再抬头看看我的妈妈,是不是我小的时候,她也曾这么对我期盼呢?那么,以后呢?作为妈妈的我也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吗?这源源不断的问题就犹如这挖不完的红薯一个接一个在脑海里沉浮……

篇11:互动是本教育随笔

互动是本教育随笔

区域游戏自制材料的制作无关材质的牢固,只要能激发幼儿产生游戏“动机”,不断与材料互动,促进幼儿的发展即可。而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老师在游戏中尽量把一些物品~样一样用贴膜扎好,一件件分别在盒子里装好……孩子们使用时就是一盆盆、一盒盒地“买”,有的甚至都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我们还会看到点心店的客人端着包装结实的盆子在假装吃饺子、馄饨,还有鱼等。孩子们真正接触的只是一个包装盒,根本就没有和里面的一个个饺子、馄饨、鱼等进行过亲密接触。原因是老师们生怕孩子们会在游戏的过程中损坏了这些辛苦制作而成的游戏材料。

其实,每当增设新游戏、增添新材料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增设与之相关联的`一些小游戏区。这个小游戏区的持续时间也可以随着幼儿的游戏需要灵活机动地安排:一个月、一个星期亦或是一天、两天都行。

针对话题中的情况,我们可以在超市旁边增设一个鞋子修理店或者是移动小摊位,增设“修鞋匠”这个角色。孩子们可以把穿坏的拖鞋拿去进行修理,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游戏情节,还可以让孩子们在修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动手制作能力,萌发爱惜物品的环保意识。因为“修理”渗透在游戏情节中,也有角色作为动力,孩子们与材料得到了更多的互动,游戏热情会更加高涨。

再如,在图书馆游戏中,可以增设一个图书修理日,临时招聘修理图书的工作人员,把坏了的图书整理出来并修好;在点心店、菜市场等游戏中,若是碰到有材料弄坏或破损,我们也可以增设~个食品加工厂,把那些坏的包装进行回收再包装或再制作……

无需老师们独自来修补,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要让孩子们和材料互动起来,这才是根本。

篇12:教育是灵魂之本教育随笔

教育是灵魂之本教育随笔

教育就是灵魂之本。没有教育,孩子就像棵棵任凭蚊虫叮咬的大树,伤痕累累;没有教育,孩子就会如同路边的腐烂的水果,慢慢从心底向区壳腐烂,逐渐没了整个自己。其实,孩子的思想教育远远比给他一套漂亮的衣服,一堆好玩的玩具,甚至为他留一套房子更为可贵。今天,你不教育你的孩子,你没有时间去管你的孩子;明天你将花比现在还要多的时间去教育他,而且你会发现,即使力不从心,即使浑身解数,也无法拯救你的孩子。你是否会觉得因此而愧疚于他,便纵容他,内心一次次受到伤害,却不得不忍气吞声,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个刀俎也是你培养出来的呀。

常会在网络上看到匪夷所思的新闻,有的孩子因为被老师责罚而跳楼自杀了;有的孩子像疯狗一样咬伤七八个孩子;校园欺凌事件接连不断……这个时候谁会站出来说这些家长,怎么不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往往会说,这个老师没有教育好孩子。

孩子生病了,找老师;孩子学习不好,找老师;孩子打架了,找老师;有的甚至孩子在家出现了问题,就说老师没教育好。孩子在山上被蜂叮咬,害的老师写了几个月检讨,还要调查。孩子在家出意外死掉了,家长就会去学校闹……

可怜的孩子,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还是把老师当做你的父母来赡养吧!可事实却不是如此,老师陪伴他的时间少,再说血浓于水,他怎么会把你放在心上呢?尤其那些调皮的孩子,你的掏心掏肺,换来的不过是报复了。这是多么可悲的现象呀?

教师,只能如履薄冰的,做着这份仅能养家糊口的工作。人家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是,这个工程师恐怕无法为孩子规划他们的未来。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当你兢兢业业为他的孩子规划美好蓝图的时候,他的叛逆心理就会在心底萌芽,因为人的惰性和玩性从呱呱坠地时就与生俱来了,就会做出一些不正常的举动。老师们会马上联系父母,这些孩子的父母总会说,老师我很忙,随便吧,初中毕业他就回家种田了。有的家长接到老师打电话说他孩子种种不好的行为,他的回答竟然只是“嗯”,一个“嗯”字,你现在说的这么轻巧,多少年后,你可曾想它会让你付出多大的代价。

从近几年从教来看,我发现孩子调皮的80%家长思想都是不过关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孩子还是要从家庭教育开始。近几年来,家庭教育也成为学校重视的一部分,可是不少农村家庭,留守儿童比较多,来的都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这样,也起不到多好的效果。有的家长来了,也就是来坐坐,身在曹营心在汉,根本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

家庭教育,光从学校入手,恐怕收到的效果不是很好。要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思想,甚至改变父母的教育观念,把金钱放在思想的后面,恐怕并非易。

如果不改变目前教育问题孩子的现状,恐怕教育将会陷入,父母没时间管,老师不敢管的局面。现在的孩子根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有的甚至还敢威胁老师。

有的人在研究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或许对孩子的改变有些作用。可是,我认为这些远不及父母教育来的好。教育是灵魂之本,把孩子扶植到正轨上,我们父母一定不能放手,一定要牢牢抓住他柔嫩的手。不仅给他施肥浇水,还要把他扶正,往正确的方向走。带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不管他变成什么样也不要放手。如果你累了,停一停,明天还要继续,借助社会和学校好的资源,去改变他。他不是顽石,不会冥顽不灵,他会感动,也会流泪。他也希望得到爱,得到赞美、支持和陪伴。用你的爱,托起孩子美好的明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