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uo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教师的教育经验总结:学着做老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教师的教育经验总结:学着做老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老师教育心得:做一名个性教师
老师教育心得分享:做一名个性教师
好教师往往是有个性的。有个性的教师,才能造就有个性的教育。教师的个性体现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而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全国优秀教师李镇西曾说:“任何教师的教育都是不可重复的,因为教育的魅力在于个性。”我们经常说让教育充满个性,让学生充满个性,可是,教师们我们自己是否是个性的呢?只有个性才能发展个性。
而教师的个性如何形成的呢?个性的背后是思想。“一提起真正的大家名家,我首先想到的不是他们哪一堂课,而是他们所提出的教育(教学)思想或观点——于漪的‘人文教育观’,钱梦龙的‘主体·主导·主线’,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魏书生的‘民主加科学’,程红兵的‘语文人格教育’,韩军的‘新语文教育’……也许他们的这些思想观点至今仍有争议,但这不妨碍我把他们的个性首先看成是思想的个性。思想源于思考。同样是教了20xx年书,有的老师可能相当于只教了一年,因为他不断地重复自己,只有实践而没有思考;而有的老师则真是教了20xx年,因为他在不断思考中,每一年乃至每一天都不简单重复走过的路。思考,积累成思想;而思想,形成教育者的教学个性。”李镇西老师如是说。
教师的个性养成对教育质量、教师的个人发展及学生个性开发都具有重大意义。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不仅仅是教育教学活动执行者,更是有着独立价值、尊严和独特个性的人。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固然,许多事有赖于学校的一般规章,但是最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的教室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考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所以,教师个性对学生教育是起着导向作用的。
现代教师应该是富有激情、会创造、不唯书的一个群体,有善于发现的眼睛,不仅能看到那个孩子最聪明,更能从每个孩子身上找到与众不同的东西,并视之为宝藏,不断挖掘;应该勤恳教书,潜心育人,在“求同”的基础上“存异”。个性不是言语的轻狂、行为的乖张。个性教师同样也需要符合教育大方向,然后,在彰显个性。应该在课堂中关注真人,引导学生学做真人,能客观地勇敢地对一些流行说“不”。当个性成为榜样的时候才有现实意义,就好像从应试教育的荆棘中走出一条自己个性路子的魏书生一样。
那么,作为一名现代教师,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完善自我个性,树立终身学习的决心,多读书,提高人文素养,多交流,提升专业水平;要拥有丰富而健康的心灵,才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关心、理解、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断的展示自己,形成拥有生命力的个性化教学。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教学中挥洒自身的个性,让个性像粘合剂一般将学生紧紧地凝聚在他的周围;富有个性魅力的教室以其独特的教育风格、吸引着每个学生。
篇2:老师我不会做小班教师教育随笔
老师我不会做小班教师教育随笔
今天,我给孩子们示范讲解五角星的折法,孩子们课专心听着。示范结束后,我要求大家自己试一试,折一折。可王洁莹一拿到纸,就叫了起来:“|老师,我不会做。”接着就把纸给了旁边的小朋友。我走了过去,笑着说:“不会吧,我看你刚才听的很仔细的,大胆点,试试看,老师再帮助。”她动手了,可还是没有象其他孩子那样肯自己独立地去思考,总想依赖老师来帮助…孩子专心、积极动脑、动手都是老师和家长所期盼的,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良好学习习惯,它是一个人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习惯,才能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孩子终生受益。作为幼儿园,最基础的教学,从小培养好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显的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老师在关注孩子的差别的同时,更要细心的观察到孩子的各种学习习惯,有针对性的、有目的通过多种方法,有效的引导孩子,慢慢地朝着良好习惯方向发展。
篇3:教师优秀教育随笔:不妨做一名儒雅老师
儒雅,出自《汉书·张敞传》:“以经术自辅,其政颇杂儒雅,往往表贤显善,不醇用诛罚。”其意思就是指人知识渊博,内心善良、宽容,不轻易责罚人。而说到儒雅之人首先会想到苏轼当年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所描给的宽容大度、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儒将周瑜的形像“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也会想到月下抚琴如行云流水的白居易“食饱拂枕卧,睡足起闲吟。浅酌一杯酒,缓弹数弄琴。”的文雅。而诗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描述的“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也有几分优雅。当然还有比较著名的《诗经•卫风•淇奥》里的“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描述士大夫学问精湛,正直善良,品质高洁之儒雅。
一名教师面对三千弟子,传道,授业,解惑,受他们瞩目甚至敬仰,如果也具儒雅之风,岂不是更具魅力,恰似锦上添花。儒雅就是教师最美的气质,儒雅的老师亦是学生之魂,儒雅所彰显出的外在形象会化作无声的教育力量,熏陶感染每一个学生。
从我个人见解来说儒雅老师应该是指内在睿智而善良、知识渊博而深厚,外在淡定而从容的教师。南宋学者杨敬仲说:“学者涵养有道,则气味和雅,言语闲静,临事而如无事。”就是说做学问的人身心修养有道,才能情趣高雅温和,谈吐气定神闲,遇事冷静,处事稳妥。正是因为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审美对象,所以才要竖立敬业、博爱、儒雅的人民教师形象,这样一定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儒应该是指知识渊博,出口成章,即“胸藏经略才当展,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且还要特别聪明,善于领悟,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和积累丰富独特的经验,在教育过程中善于总结和利用个人更为灵巧实用的教学方法。将丰富教学底蕴自然融合为一体,不仅能延伸,而且能深化直至升华,形成自已独有的教学特色。达到以上几点,就可在上课时可以抛开固有的教材模式,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学习,完全不受条条框框限制,洋洋洒洒自如的发挥,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而不是照本宣科、亦步亦趋。
而教师的雅应该是一种自由在高处,有尊严的精神生活,是愉快、宁静、平和、宽容的心态。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达到的境界与高度就是“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之所以能达到上述境界,首先要认识到教育是慢的艺术,因为的学生智力和能力是有差异的,就如初春校园里的白玉兰,有棵即将花谢,有棵却还无花开。所以教育就像人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学生也要这样养,要慢,不要着急。要容的下学生的错,要理解学生的苦。我们整天因为学生不听话,成绩上不去而烦恼、苦闷,精神、心理也倍受煎熬,可仍然于事无补。可当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巧治不能铸木,巧工不能斫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无完人,凡事何必强求,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要培养自己的宽大之心,待人宽宏大量,这也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也是教师的一种力量,一种优雅。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试想老师动不动就怒火冲天对学生豪不留情的呵斥时还有什么优雅可谈,学生又怎能尊敬和亲近这样的老师。
当然,要做到上述境界谈何容易,仅凭个人修为就能做到之人少只又少。仅职称聘任这一项就是横在年轻老师面前永远跨不过的梦魇。它使我们在学生成绩面前无法笃定,在违纪学生面前无法宽容。职称成为教师心中最大的痛,或多或少影响了老师的从容。
总之, 一名儒雅的老师,亦能在书山题海中寻一片蔚蓝澄净的天空,可以真意感悟、卓而不凡;又在纷乱杂沓的生活中独辟蹊径,走幸福之路,做智慧之人,创和谐关系,过优雅生活,并最终能将教育引向光明、自由、希望与博爱之路。
公众号:临朐